教育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吧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部分。包
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
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2.观察法3.调查法4.个案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5.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6.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
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关键期,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7.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
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二.形式运动阶段(2~7岁),他们的思维主要有一下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等。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里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为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体运算。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且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8.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
的认知和发展。
9.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1.儿童的现有水平,
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2.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承认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
10.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八个发展阶段,1.基
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
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11.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
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1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自我意识具有调控和完善自我的作用,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主要标志。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
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13.学习的类型:一。加涅的学习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
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四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学习④动作技能⑤态度。二。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2.技能的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来自对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3.行为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际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经验。
14.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基本规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三.斯金
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
惩罚。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信息流2.控制结构
15.认知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学习观:学
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1.知识观
2.学习观
3.学生观
1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
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7.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18.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理论。二.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随后出现的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层次。三.成就动机理论,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才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四.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五.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