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26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患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患儿皆使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无感染案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无感染案例,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6.8±1.1d;对照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10.6±1.2d,两组患者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①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红斑最初在眼周、口周、面部起发皮疹,然后迅速蔓延到背、胸、颈、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②体征:发病后3d内可见患者的全身皮肤明显发红,可在红斑基底上见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同时能够互相融合生成更大的水疱;③体检可见有明显触痛,疱壁薄和松弛易破,尼克征呈为阳性,导致表皮细胞极易剥脱,促使患者露出鲜红色的湿润面,与烫伤样类似。

1.3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也略有升高,经血培养见有细菌生长有18例,无细菌生长8例。

1.4治疗方法

1.4.1观察组: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有9例;第二代头孢菌素治疗有3例;青霉素治疗有1例;均采取50~100mg/kg/d静滴,另外,其创面采取暴露疗法,参考ii度烧伤创面处理方法,使创面保持清洁和干燥,然后依据皮损性质合理选择0.02%呋喃西林溶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诊断发生感染的部位外用2%的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每天对眼结膜进行清洗,然后使用氯霉素眼药水进行滴眼,并在睡前取少量红霉素眼膏进行涂眼,预防感染。

1.4.2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给予静滴5~

10mg/kg/d的卡奇霉素治疗有6例;静滴15~30mg/kg/d的红霉素治疗,1天3次,有7例;另外,其创面采取暴露疗法,参考ii度烧伤创面处理方法,使创面保持清洁和干燥,然后依据皮损性质合理选择0.02%呋喃西林溶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诊断发生感染的部位外用2%的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每天对眼结膜进行清洗,然后使用氯霉素眼药水进行滴眼,并在睡前取少量红霉素眼膏进行涂眼,预防感染[1]。

1.5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制定出以下的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皮疹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出现;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皮疹面积缩小≥50%,体温降至中低热,≤38.5℃,偶见腹泻等并发症出现;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皮疹无缩小甚至扩大,体温仍持续升高或持续

高热状态,出现较多的腹泻、肺炎等并发症出现。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本组疗效、感染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期间采取x2检验,以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6.8±1.1d;对照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10.6±1.2d,两组患者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所导致的急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且病情进展快,若无法及时确诊,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感染[2]。ssss又可称作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主要由于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发,其中包括噬菌体ⅱ组3a、3b以及3c等型号,少数情况也有噬菌体ⅰ组或者噬菌体ⅲ组。在原发感染病灶中,致病菌释放出表皮剥落霉素,当通过血源性传播之后,扩散到表皮的颗粒层,对表皮颗粒层细胞间桥粒造成破坏作用,形成表皮脱落、松弛性大疱等现象。

由于该毒素属于外毒素,不会形成抗体,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但是由于婴幼儿的肾脏功能发育不健全,排泄毒素缓慢,大量毒素滞留在血液中,因此发病率高于成人。除了新生儿以外,较大儿童也可能发生该疾病,如体质差、免疫功能差等原因,尤其在夏秋季节多发,以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为诱因。本疾病的大多

数患者除了伴有结膜炎、唇炎以外,不会产生其他明显的粘膜损坏问题,也不对内脏产生影响;极少数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死亡,死亡率约2-3%。

本文对确诊后的患儿,积极采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其中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的总有效率达100%,且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6.8±1.1d,显著比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皮疹恢复至正常时间要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还有新发展的硫霉素类、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皆能对胞壁粘肽的合成酶(也就是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抑制,从而有效地阻碍细胞壁的粘肽进行合成,促细菌胞壁迅速缺损,进一步加速菌体的膨胀及裂解,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且其毒性较低,临床的适应症较广,是一种具有不同抗菌谱、抗菌作用及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可见早期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能够使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减轻炎症损害到机体,全面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协助机体早期炎症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治疗方案是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其中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过敏患者可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配合局部对症处理,能够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促机体的炎症早日修复,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宇,杨宇真,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38(5):482-483

[2]萨初然贵,刘文涛,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9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