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10月月考卷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材料一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毛泽东曾批示:“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纵观整条生命锁链,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必须同时具备“自主生长”与“自我保护”两种能力。
两者缺一不可。
任何物种生存当各怀绝技,互利互惠,正像那句德国谚语:“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
”其防卫又各有绝招,有的长刺,有的含毒,有的恶臭,有的干脆以极大的繁殖力,产下成千上万的后代,只要有一二成活就不会绝种。
凭借着这两种天赐本领,在天敌存在的环境里,每个物种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侵害,在大自然中立足,生生不息,并与其他物种动态平衡,偕同繁衍。
人类不断地将原本野生的植物移入田园。
受到特殊保护的植株也逐渐自行解除武装,退化自我防卫能力,完全依赖人类的庇护。
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愿,使自己长得叶肥、果大、粒饱、味美、株高,奉行“全力发展,不要防卫,依靠保护”的政策,使自己成为“不设防”的物种。
它们这种体态特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口福,也成了各种动物伺机捕食的首选目标。
许多农作物原始的野生形态本非这般招摇。
经过人类调教,它们现行的生存状态,实乃生命之大忌。
这等于把自己的软腹部完全坦露给对手,又怎能不招引大批天敌蜂拥而至呢?对此局面已经难以招架的人类,无奈之际,将其统称“害虫”。
可见,是先有人类育出无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害虫”概念。
倘它们仍是旷野中的野麦、野菜,怕什么害虫吗?对付害虫,我们人类重要的法宝——杀虫剂也越来越失灵了。
我们的对手不仅是一个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更是一个繁殖周期短、迅速更新的种群。
不管人类施用什么药剂也只能灭其一部,留下来的却成了抗药性一代胜过一代、为害能力越来越强的品种。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主持人: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能够给个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李志斌: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的颠覆性产品和科技将大幅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能源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途径极大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缩短劳动时间,使得更多的劳动者从事研发、服务、创意等工作,再加上人工智能能够为人类引入认识世界的新范式、创造理解世界的新工具、形成改造世界新业态以及构建管理自身新模式,从而不断拓展时间与空间的边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提升个体的生命存在意义。
吴浩:从衣食住行来看,新质生产力为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
一是生活品质智能高效。
新质生产力通过深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带来了众多创新且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人形机器人凭借其灵巧的双手和灵活的关节,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增强了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交互的能力。
二是生活方式便捷充实。
例如,从深圳到珠江口对岸的珠海,以往驾车需要2个小时,而现在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空中跨海飞行只需要20分钟。
三是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新质生产力催生了数字人、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休闲方式,让人们更便利地进行娱乐体验和社交互动。
四是生活环境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能推动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碳捕获技术、碳封存技术等前瞻性、创新性、颠覆性环保技术的突破和转化,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
付伟:从社会关系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也深刻重塑了社会关系。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
《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
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
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
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
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
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
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
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年版)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二)(解析版)
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迷蒙中感到爷爷在推我,睁眼爬起来一看,已是半下午了。
“星儿,快起来,天不好,得快点儿走。”爷爷对我说。
不知何时——在我睡梦中茶色的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太阳已挂到西半边,光线是橘红色,很短,好像射不到草甸子就没劲了。
“要下雨吗?爷爷。”
“灰云主雨,黑云主风。”
“爷爷!”我惊叫一声。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绳拽得紧紧的。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摘编自《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要有理论思维,就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评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当下,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也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
吃得更放心、更营养、更安全,成为大家的新诉求。
②食物是每人每天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是人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能量基础。
①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健康”界定为“完全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状态”,而食品健康、安全恰恰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紧密相关,健康、安全的食品将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在“吃”上,就是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供应。
大食物观正是对传统粮食安全观的拓展和延伸,打破了食物主要来源于耕地的传统观念,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多途径开发丰富食物品种,其范畴包括一切能够满足人类能量需求并具有营养健康价值的食物。
在此基础上,以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生产方式由“生产什么吃什么”向“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通过科技创新,优化食物品种和品质,建立供需适配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适应人们对于更加健康、多样化食品的需求。
③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随着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不断改变,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在变化。
过去,我国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但谷类食物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偏少,奶类和水果较为缺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渐转变为畜肉类和油脂消费过多,而粗杂粮、薯类食物减少,这样又容易导致营养摄入失衡,引发新的营养问题。
当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同时存在。
例如,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凸显。
④可见,吃与会吃是有本质区别的。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每日需要均衡摄取的7种营养素。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的中上游,它横跨河南、湖北两省,库区主要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从这里出发,跨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一路北上,最终来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
中线工程与多条大河存在交叉,这时就需要用到渡槽或隧洞。
渡槽又被称为①,是输送水流跨越河流、溪谷、洼地和道路时常用的方式,人们形象地将它比喻成为水修建的“高速公路”。
渡槽历史悠久,古代中东、南亚和希腊文明都修建过这类建筑,构成古罗马庞大引水工程的渡槽更是声名显赫,而在我国古代,渡槽还有个名字,叫“飞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后以最高420立方米/秒的流量向北奔涌而去,迅猛的水流给渡槽的强度带来了极大挑战。
水利工程师设计了一种②是U形的渡槽,它的底部圆滑,水流作用在上面的力会均匀分散开,这样即使不加厚溏槽,也能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降低了成本。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一些跨度大、流量大的位置,就使用了这样的U形渡槽,沙河渡槽就是其中的代表。
沙河渡槽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长9075米,由跨越沙河的梁式渡槽、沙河和大浪河之间的箱基渡槽、跨越大浪河的梁式渡槽、大浪河到鲁山坡的箱基渡槽。
以及鲁山坡的落地渡槽组成。
其中沙河上方的梁式渡槽长1440米,由4组③的U形单槽组成,每个单槽直径8米,净高7.4米。
这些U形渡槽在工厂中预制生产,为了把它们运到施工现场,工程师采取了“槽上运槽”的方案,也就是在已经安装好的渡槽顶部架设轨道,运送渡槽的运槽车沿着轨道行驶到指定位置。
这是世界上首次用这种方法建造渡槽。
架设渡槽时,运槽车缓慢行驶到有两台龙门吊的架槽机下方,龙门吊将渡槽向上提起100毫米,然后架槽机带着渡槽整体向前移动,到达架设渡槽的位置。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生态正义和环境正义是有着不同正义指向的两个概念。
“生态正义”主要指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正义关系的一种理论主张。
它是伴随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一些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再反思的产物。
生态正义的流行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环境伦理学不无关联,并以环境伦理学中的主潮——非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代言人。
有鉴于自然已伤痕累累,并以各种方式如生物多样性消失、植被退化、土壤破坏等控诉着人类的暴行,“还我公平”则被非人类中心主义视为自然界发自内心的呼唤。
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流派,以史怀泽、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以奈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生态中心主义等,不遗余力地将生态危机的矛头直指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正是其将人置于中心地位,而不考虑非人类生物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其内在价值的错误做法,才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基于此,赋予动物、植物等以道德主体资格,承认其内在价值,并让人类对其讲义务和道德,就成为这些流派的理论旨趣,并希望以此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正义,以实现自然不被人类奴役和破坏的目的。
环境正义虽然也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但它和生态正义在发端、源流以及价值取向上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环境正义诞生于美国,是由广大少数族裔、有色人种、低收入阶层组成的环境弱势群体,为追求环境平等权益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正义运动。
环境正义主张“在发展、环境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实施等方面,所有人,不论其种族、文化、收入以及教育水平如何,都应得到平等对待。
平等对待意味着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缺乏政治或经济的力量而被迫承担不合比例的环境负担,如环境污染或环境危险物等”。
2025届辽宁部分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辽宁部分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
其中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早已为人所熟知。
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
也就是说,故而略过不论。
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
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
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帝喾)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颂顼的后代”,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所认为的黄帝后裔。
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材料二:本文所谓“边缘”,是指人类文化适应上存在边缘效应的地方。
边缘效应的说法来自生态学,如森林的边缘存在更加多样的生态空间,也存在类似现象,尤其是在文化发展的转型期,用以考察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相关问题,可以丰富我们考察这些问题的维度。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的现象,在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于边缘地带”的观点。
2024届高三10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
1、下列哪部作品是司马迁所著,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资治通鉴》B、《史记》C、《汉书》D、《三国志》(答案:B。
解析:《史记》由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以下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体现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精神?A、破釜沉舟B、闻鸡起舞C、勾践复国D、指鹿为马(答案:C。
解析:“卧薪尝胆”讲述的是吴王勾践被越王夫差打败后,忍辱负重,最终复国的故事。
)3、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A、李白B、杜甫C、王维D、白居易(答案:D。
解析: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如《卖炭翁》等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
)4、下列哪部作品是元杂剧的代表作,讲述了窦娥冤屈的故事?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D、《窦娥冤》(答案:D。
解析:《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代表作,讲述了窦娥被冤枉致死的故事。
)5、以下哪个节日与屈原相关,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C。
解析:端午节与屈原相关,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屈原。
)6、下列哪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行书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赵孟頫(答案:C。
解析: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兰亭序》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7、以下哪个成语源自《论语》,意指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A、学而不厌B、温故知新C、学思结合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D。
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直接出自《论语》,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8、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答案:D。
解析:《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024-2025学年江西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
《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
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必须从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
在他看来,思想和言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就是强调从事实中获得认识,以感性经验和亲身实践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八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明朝后期开始,随着大批传教士、商人和使者来到中国,中西关系进入较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时期。
其中传教士的活动尤其引人注目。
他们大多长期居留中国,遵循“知识传教”的方针,极力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人吸引力较大的早期近代科技知识。
同时,他们又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介绍到欧洲,内容以哲学、文学、历史为主,也包括造纸、印刷、农艺、医药等科技知识。
可以说,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初衷,本是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传播基督的“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之间架起一道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桥梁。
明清时期相继来华的传教士数量很多,论其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大,无出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之右者。
自万历十年 (1582年) 抵达澳门,到万历三十八年 (1610年) 在北京病逝,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8年时间。
他交游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庶人,几乎包括了当时中国各界的知名人物,为中国人直观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和新奇事物打开了一个窗口。
他勤奋工作,笔耕不辍,用中文单独或合作撰译著作近20种,如《天主实义》《几何原本》《浑盖通宪图说》《同文算指》等,极力向中国人传授西方的知识和理念。
毫不夸张地说,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利玛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以前相比,晚明中国人对欧洲的认识和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
当时文献中提到欧洲的文字,较前大大增加。
在致德·法比神父的一封信中,利玛窦谈到:“目前中国人在许多书中涉及到我们欧洲的种种,虽然其中有不少夸大不实的记载,但显示出了他们对欧洲地理知识、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认识上的突破……”而这些记载和突破的产生,十之七八系因利玛窦而起。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
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
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
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
这是懦夫讲的话。
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024年10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 分,时长150分钟。
第Ⅰ卷 (共33分)一、(3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和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正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竭诚报国,我们的国防才更加稳固有力,生活更加安定有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
他们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的贡献。
一个人爱国,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也往往在意义层面引致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还是全心全意为民生福祉打拼,或是鞠躬尽瘁致力于重大科技创新,在国家大事,民族大义、时代需要面前,爱国情感总能出强烈的责任感、旺盛的战斗力、执着的事业心,指引一个人建树卓著功勋。
1.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横空出世方兴未艾不可磨灭焕发B. 一鸣惊人方兴未艾不可企及生发C. 一鸣惊人欣欣向荣不可企及焕发D. 横空出世欣欣向荣不可磨灭生发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爱国,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而且往往在意义层面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B.一个人爱国与否,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而且往往在意义层面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C.一个人爱国与否,不仅在意义层面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产生分野,而且往往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
D.一个人爱国与否,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而且在意义层面往往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B. 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把深沉大爱献给祖国C. 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在于他们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D. 祖国在他们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10月月考卷-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10月试卷语文2018. 10注意:本试卷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作为的“黑马”球队,克罗地亚从小组赛头名杀到世界杯决赛,同样也是实力大于运气的写照。
克罗地亚队的真正优势是中场,布罗佐维奇统领全局的调度、莫德里奇对于节奏的、拉基蒂奇精细的串联进攻,三人且默契十足,引领着克罗地亚队在攻守转换之间维持着平衡。
A.当之无愧掌握各行其是 B.名不虚传掌控各行其是C.名不虚传掌握各司其职 D.当之无愧掌控各司其职2.下列俗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弹打出头鸟A 强扭的瓜不甜 B.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C.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D.化干戈为玉帛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中,“互联网+交通”处于排头兵位置。
,,,。
,,没有一个能进行集合信息、做出决策的“城市交通大脑”。
①形成了局域网孤岛②没有数据之间的相互打通融合③停留在“局域网+”就相当于缺乏神经中枢④然而,目前交通领域的“互联网+”建设面临着一个问题⑤即把“局域网+”当作“互联网+”,各自为战⑥如果把“互联网+交通”比作一个人A.④⑤②①⑥③B.②⑥⑤④③①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⑥⑤①②③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特别是人口的迁移,土著和移民原来所用的方言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至分化为不同的方言,产生新的方言。
同一方言的人口迁入不同地区后,即使当地完全没有土著人口,只要他们之间互不来往,年深日2久后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方言,因为代际传承也会发生变异。
所以,所谓标准的方言只能指某一特定的时刻和特定的地域。
A 人口迁移是导致方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
B.所谓标准方言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也会因时因地而变。
C.如果同一方言的人口迁入不同地区后长期互不往来,就必然产生代际传承的变异。
D.从语言演变的角度看,方言的形成与变异是一种历史必然。
5.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景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B.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C.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D.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朱伺传①朱伺,字仲文,安陆人。
有武勇,而讷口,不知书,见乡里士大夫,揖称名而已。
及为将,遂以谦恭称。
②张昌之逆,太守弓钦走滠口,伺与同辈郴宝、布兴合众讨之,不克,乃与钦奔武昌。
后更率部党攻灭之。
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
伺部曲等以诸县附昌,惟本部唱义讨逆,逆顺有嫌,求别立县,因此遂割安陆东界为滠阳县而贯.焉。
③其后陈敏作乱,陶侃时镇江夏,以伺能水战,晓.作舟舰,乃遣作大舰,署为左甄,据江口,摧破敏前锋。
敏弟恢称荆州刺史,在武昌,侃率伺及诸军进讨,破之。
敏、恢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领骑督。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
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珉又问:“将军前后击贼,何以每得胜邪?”伺曰:“两敌共对,惟当忍之。
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
”珉大笑。
④永嘉中,石勒破江夏,伺与杨珉走夏口。
及陶侃来戍夏口,伺依之,加明威将军。
随侃讨杜弢,有殊功。
夏口之战,伺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
贼挽船上岸,于水边作阵。
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
诸军寻至,贼溃,伺追蒲圻,不及而反。
加威远将军,赤幢曲盖。
3⑤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
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
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
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
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
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
声东走,保董城。
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
城中无水,杀牛饮血。
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
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⑥时王敦欲用从弟暠代侃为荆州,侃故将郑攀、马俊等乞侃于敦,敦不许。
攀等以侃始灭大贼,人皆乐附,又以暠忌戾难事,谋共距之。
遂屯结涢口,遣使告伺。
伺外许之,而称疾不赴。
攀等遂进距暠。
既而士众疑阻,复散还横桑口,欲入杜曾。
时朱轨、赵诱、李桓率众将击之,攀等惧诛,以司马孙景造谋距暠,因斩之,降轨等。
(选自《晋书·朱伺传》有删节)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伺外.许之外:表面上B.遂割安陆东界为滠阳县而贯.焉贯:同“惯”,习惯。
C.伺逐水上下以邀.之邀:阻截D.晓.作舟舰晓:精通7.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伺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知诗书,及至做了将军,便以谦恭著称。
B.王敦打算让其堂弟暠代替陶侃,朱伺与郑攀等商量共同抗拒.C.陈敏作乱时,朱伺善于水战,配合陶侃,大败陈敏,立下战功。
D.朱伺多次立下战功,他认为取胜的关键在于“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
(4分)(2)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
(5分)9.第⑤段中,为了打败陈声,朱伺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
太常引①[元]陈孚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
三载隔晨昏。
更疏雨、寒灯断魂。
赤城②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
蒲醑③谩④盈尊。
倩谁写、青衫泪痕?4【注】①本词作于母亲生日之时②赤城:山名,在天台县北,常以此代指诗人所在的家乡台州。
③蒲醑:用蒲草炮制的酒。
④谩:徒然。
10.简析“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的表达效果。
(6分)11.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青衫泪痕”的原因。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2)皇览揆余初度兮,▲ 。
(屈原《离骚》)(3)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琵琶行》)(4)▲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5)▲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6)床头屋漏无干处,▲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大直若屈,▲ ,大辩若讷。
(《老子》)(8)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
(《左传》)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胭脂扣郭凯冰①午后的阳光曲曲折折穿过窗前那株滴水观音宽大的叶片,安静地落在竹椅中端坐的女子身上,那月白上衣,便也有隐隐的绿萦着。
女子抬抬眉毛,得到允许,方缓缓站起,适度地伸几下胳膊,踱到旁边欣赏起画室里的几幅油画。
②严画家此刻很愿意坐在藤椅里,舒展一下疲惫的神经。
温和的阳光、古朴的藤椅甚至眼前的女子,都萦绕着严师母的气息,温婉舒适,悄无声息。
眯了眼睛,泻在女子腰身间的阳光似乎使时光流动起来,流着流着,眼前就有十八岁的严师母,正惊奇地在画室里顾盼。
记忆,像从背后斜射进来的阳光,将当初没有留意的微尘映射出来。
③严画家那时还只是美院的学生,为寻找模特完成毕业作品苦恼不堪。
父亲从当年插队两载的清水湾,带回房东留下的孤女,使所有的寻觅就此停止。
④这个清水湾的小姑娘,被严父送去复读,考上大学。
毕业后,被分配到她所喜欢的地质院。
那时严画家已凭创作的系列油画“清水湾女子”一举成名,借这个优势,一步跨入省美协。
5⑤那时严画家眼里再没有别的女子,面对其他模特儿,笔下毫无神采。
这个清水湾的女子像一枚晶莹剔透的玉,捧在严画家手里,还怕或冷或暖,伤了她。
每次月末回严家,严画家坐在画架前的苦恼和无助,甚至那眼神里的祈求,都看在她的眼里。
她觉得背后的目光越来越沉,终于辞了工作,成了严画家的专职模特儿,一年后又成了严师母。
严师母很贤惠,知道严画家作画时最喜欢怎样的光线,知道他最喜欢的画笔放在哪个画箱里,更知道哪些色彩颜料是严画家喜欢用的,甚至许多深深浅浅的紫色静物衬布,也是严师母的眼光。
只是当初穿来的月白上衣在结婚前一夜装进箱子后,任丈夫百般喜欢,再也没有穿过。
那一次严画家问急了,她便幽幽道,穷家破业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珍惜呢?严画家被妻子的神情吓住,便不再提起。
⑥想着死去的妻子,眼前袅袅婷婷的女子便让严画家多了一份心思:“你跟我妻子一样,最适合做油画模特儿。
你们都是为艺术而生的女人。
怎么样,留下吧?”女子回头笑笑,没说什么,踱步到另一幅画前。
⑦这是严师母最后一张画像。
严画家清楚记得,正是妻子三十六岁那年的秋日,她拿了当年的月白上衣在秋阳下晾晒。
院里的菊花刚开过,有零落的金黄散在藤椅上下。
妻子稍显瘦弱的身子斜倚在藤椅中,左手托着旧衣,右手抚弄着靛青胭脂扣,举止间有一抹秋阳般的忧伤。
严画家并没有太在意这伤感。
他站在门边,呆呆看着眼前,几乎屏了呼吸:零落的黄花,古朴的竹椅,安静的妇人,在秋日晴空下绝妙组合着,幻化出一幅绝世之作。
他的心怦怦跳着,预感自己将会有更成熟的作品问世,甚至还没动笔,就已经想好了以《秋阳》为题。
当他踉踉跄跄拿出画架,举笔在画布上留下第一抹颜色时,手还忍不住抖。
断断续续画了十天,定稿后严师母爱不释手。
那时她身体已有些病弱,严画家顾及妻子的身体,更不忍拂了她的意,便将画挂在她的卧室里。
⑧看着这幅得意之作,严画家突然有了兴致,很想在这愉快的午后问一个以前没怎么在意的问题。
因为他想起当初妻子病着的时候,常常用瘦弱的双手编织一枚枚靛青色的胭脂扣,编好却又一一解开。
严画家就说,何苦来,难道编来就是为了解开再说,怎么老是编这种靛青色扣子胭脂扣,胭脂色才对。
严师母不说什么,只低敛了眉目笑笑。
此时想起,便问眼前的女子道:“我妻子也是你们清水湾女子。
她走之前,非要我给她穿一件靛青胭脂扣的月白上衣。
你们那里女子去世有这样的讲究?”6⑨女子吃惊地回了头,很迷惑的样子。
复又转回去,盯着画框里的严师母细细审视。
好一阵,转身看着严画家静静地说:“我们清水湾风俗,未嫁人的女子去世,才可以穿戴月白上衣配靛青胭脂扣的。
”⑩画室里好一阵静得出奇。
之后严画家呆呆望着女子起身离去,她脚步里的决然踏碎一室昏黄而安静的阳光。
⑪一年后,严画家举行他的最后一次画展,开展时间定在一个秋日阳光温和的午后,画只有一幅——《胭脂扣》:十八岁的严师母穿一件月白上衣,孤独地坐在阔大的红木靠背椅中,双手抚定胸前的靛青胭脂扣,迷离的眸子中,是深深的痛。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13.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严师母的思想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