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脂类药物(生化制药技术)

合集下载

酯类药物简介

酯类药物简介

脂类药物简介14制药朱文超学号:21407021077摘要:酯类系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其中具有特定的生理、药理效应者称为酯类药物。

其共同性质是微溶或不溶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即具有脂溶性。

本文主要讲磷脂类药物,磷脂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主要有卵磷脂,以及磷脂类药物的机理和前景。

一:脂类药物的概述1.1.概念及分类脂类是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脂类物质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物理特性:不溶或微溶与水,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脂类化合物的这种特性,称为脂溶性。

脂类物质在体内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中。

脂类药物是一些具有重要生化,生理,药理效应的脂类化合物,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可采用组织提取,微生物发酵,酶转化及化学合成方法制备。

根据脂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脂类药物可分为:1,脂肪类: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炭五烯酸和DHA等。

2,磷脂类:卵磷脂,脑磷脂。

3.糖苷脂:神经节苷脂。

4.萜式脂类:鲨烯。

5.固醇及类固醇:胆固醇,谷固醇,胆酸和胆汁酸等。

人工牛黄等。

6.其他:胆红素,辅酶Q10,2:临床应用2.1胆酸类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发现胆酸作为药物投送载体最大的优势是肝肠循环效率高。

药物与胆酸偶联后,由于可被胆酸转运蛋白识别,参与进胆酸的肝肠循环,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及在肝脏中的浓度1.2.2色素类药物临床应用1.2.3.人工牛黄临床应用人工牛黄是根据天然牛黄的化学组成来人工合成的脂类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酸,猪胆酸,胆固醇及无机盐等,它是多种中药的重要原料药。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热病澹狂,神昏不语等。

外用治疗疥疮及口疮。

1.2.4.固醇类药物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包括胆固醇,麦角固醇,及β-谷固醇。

胆固醇是人工牛黄,多种甾体激素及胆酸原料,是机体细胞膜不可缺少缺少的成分。

麦角甾醇是机体维生素的D2原料;β-谷固醇具有调节血脂,抗炎,解热,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分离包合法学习要求⏹掌握包合物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包合材料和包合方法⏹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一类独特形式的络合物的技术。

⏹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nd,complex)是一种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包裹另一种分子而成。

⏹译名还有包藏物、加合物、包含物等。

⏹具有包合作用的外层分子称为主分子(host molecule);被包合到主分子空间内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客分子(guest molecule)。

⏹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容纳客分子,形成分子囊(molecule capsule)。

(1)管状包合物一种分子构成管形或筒形空洞骨架,另一种分子填充其中而成。

如尿素、硫脲、环糊精等;(2)笼状包合物-客分子进入主分子构成的笼状晶格中而成,其空间完全闭合,如对苯二酚包合物等;(3)层状包合-药物与某些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胶团,某些胶团的结构也属于包合物。

包合原理⏹主分子和客分子进行包合作用时,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或配位键等化学键的作用,包合作用主要是一种物理过程。

⏹包合物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于主分子和客分子的立体结构和两者的极性。

包合物的稳定性,依赖于两种分子间的van der Waals引力的强弱;如分散力、偶极子间引力、氢键、电荷迁移力等,有时单一作用力起作用,多数为几种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包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其它客分子,因包合竞争作用,原客分子可被取代出来;⏹利用此性质将包合物中的客分子药物含量可被测出。

⏹包合常数包合作用竞争性High: Low free drug for absorption Low: High free drug, precipitation Moderate:102-104mol -1结晶法固体:区别:结晶形物质构成单位(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是规则的,而无定形物质构成单位的排列是无规则的。

脂类药物PPT课件

脂类药物PPT课件
第12页/共24页
•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神经髓鞘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磷脂,它们是神经纤维间的重要绝缘体。 • 神经组织含有大量磷脂,以中枢神经系统而言,其干重的51~54%为脂类,而
其中半数以上是磷脂,与神经兴奋及信号传递有关。
第13页/共24页
• 4.酶的激活剂 • 生物膜上许多酶的活性与磷脂关系密切。 • 若以丙酮除去磷脂或用专一性的磷脂酶破坏磷脂,均可使此类酶活性下降或完全
二、磷脂类
卵磷脂
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是生命的基础物质。
第18页/共24页
• 【作用与用途】
• ①保护肝胆:预防胆结石,预防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 生。
• ②保护心脏、血管:乳化、分解油脂,调节胆固醇在人 体内的含量,增进血液循环,有效降低冠心病、动脉硬 化症的发病率,是血管的清道夫。
第一节 概述
•脂类是由脂肪酸和醇生成的酯及 衍生物的统称,在机体内以游离 或结合的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中, 是机体内重要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第1页/共24页
一、脂类药物的分类
(一)按组成不同分类 • 1. 简单脂类: • 脂肪酸与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 如甘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形成,种类最多。
第21页/共24页
五、色素类
胆红素
【别名】胆红质,胆深红。 【来源】由猪胆汁提取制得。 【性状】应为橙色至红棕色结晶性粉末。 【作用与用途】用于与牛羊胆酸、猪胆酸、胆固醇、无机盐及淀粉等混合制成人工
牛黄,有解热、抗惊厥和抑菌等作用。
第22页/共24页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7页/共24页
• 3.胆酸类 主要是由24个碳原子构成的胆烷酸,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

脂类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

脂类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

任务二 前列腺素E2的生产
❖ 一、生产前准备 ❖ (一)查找资料,了解前列腺素生产的
基本知识 ❖ (二)确定生产技术、生产原料和工艺
路线 ❖ (1)确定生产技术——酶解提取技术 ❖ (2)生产原料:羊精囊
(3)确定生产工艺路线
二、生产工艺过程
1.酶的制备 2.转化 3.提取 4.PGE2分离
5.纯化
类球红细菌 JDW-610 突变株 肉汤培养基,避光培养(3)确定生产工艺路线
(二)生产工艺过程
❖ (1)提取:脑干丙酮提取液(见卵磷脂生产工艺) ❖ (2)浓缩与溶解:取大脑干丙酮提取液,蒸馏浓缩至出现
大量黄色固体物为止,向固体物中加入10倍体积工业乙醇, 加热回流溶解,过滤,得滤液。 ❖ (3)结晶与水解:上述滤液于0~5℃冷却结晶,滤取结 晶得粗胆固醇酯。结晶加5倍体积工业乙醇和5%~6%硫 酸,加热回流8h,置0~5℃结晶。滤取结晶并用95%乙醇 洗至中性。 ❖ (4)重结晶:上述结晶用10倍体积工业乙醇和3%活性 炭加热溶解并回流1h,保温过滤,滤液置于0~5℃冷却 结晶,反复三次。滤取结晶,压干,挥发除去乙醇后, 70~80℃真空干燥得精制胆固醇。
三、脂类药物的生物生产技术
直接提取法
生产方法
生物转化法
水解法
合成法
四、脂类药物的分离纯化
❖1.有机溶剂分离法 ❖2.尿素包合法 ❖3.结晶法 ❖4.蒸馏法或精馏法 ❖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任务一 胆固醇的生产
❖ (一)生产前准备 ❖ 1.查找资料,了解胆固醇生产的基本知识 ❖ 2.确定生产技术、生产原料和工艺路线 ❖ (1)确定生产技术——有机溶剂提取技术 ❖ (2)生产原料:猪大脑干或脊髓
脂类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

生物制药工艺学之脂类药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之脂类药物

第二节 脂类生化药物
一.分类 复合类:含脂肪酸 简单脂类:不含脂肪酸
二.重要的脂类化合物 卵磷脂,猪去氧胆酸,胆酸,熊去氧胆酸,胆红 素, 胆固醇,人工牛黄
脂类药物 掌握脂类药物的分类、生 理功能和制备原理
第一节 一般生产方法
一.脂类药物的制备
(一)直接提取 根据各成分的溶解性质,采用相应溶剂系统从
生物组织或反应体系中直接抽提出粗品,再经各 种相应技术分离纯化和精制获得纯品
(二)水解法 和其他成分构成复合物,含这些成分的组织需
经水解或适当处理后再水解,然后分离纯化 (三)化学合成、半合成 (四)生物转化
二.脂类药物的分离 • 溶解度法:依据脂类药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差
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 吸附分离法:根据吸附剂对各种成分吸附力差异
进行分离的方法
三.脂类药物的精制
结晶法,重结晶法,有机溶剂沉淀法
四.分类及临床上的应用
1.胆酸类药物: 甾体类化合物,如胆酸钠(胆囊炎,胆汁缺乏症,消化
不良),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溶胆结石) 2.色素类药物
胆红素,胆绿素,血红素,原圤啉,血圤啉及其衍生物 3.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
前列腺素,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及二十碳五烯酸 4.磷脂类药物
卵磷脂,脑磷脂(神经衰弱,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5.固醇类药物 甾体类化合物。胆固醇(人工牛黄的原料),麦 角固醇
6.人工牛黄 根据天然牛黄的组成而人工配制,主要成分:胆 红素,胆酸,猪胆酸,胆固醇及无机盐。清热, 祛痰,抗惊厥

生化制药学课件-脂类生化产品制备技术(1)PPT优选课件

生化制药学课件-脂类生化产品制备技术(1)PPT优选课件

器的功能保持、肌肉、关节的活力和脂肪代谢都有重要
作用。
2. 卵磷脂是神经信使——乙酰胆碱中胆碱的供体,它的
多少决定着住处传递速度快慢、智力是否发达,是否充
2020/10/18
15
脂肪酸
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2020/10/18
亚油酸
α-亚麻酸
16
花生四烯酸
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熔点比较
熔点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14
2020/10/18
饱和
不饱和
16
18
20
22
碳原子数目
24
17
问题2?
❖ 什么是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类生化产品 制备技术(1)
第一课件网
()
2020/10/18
1
第一节 概述
❖ 一、脂类化合物定义:不
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 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 的化合物,统称脂类。
油脂(甘油三脂)
类脂 2020/10/18
(磷脂、蜡、萜类、甾类)
2
具有下列三个特征
A: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乙醚、氯仿 等) B:为脂肪酸与醇所组成的酯类 C:能被生物体所利用,构造,修补组织或供能
❖ 脂类根据主要成分如何分类?根据生理 功能如何分类?
2020/10/18
13
第三节 脂类的结构与性质
一、脂肪酸
参与构成脂类的脂肪酸往往 是含16C以上的高级一元脂肪酸, 它们可以是饱和脂肪酸,
也可以是不饱和脂肪酸。 常见有含16C、18C、20C 的各种脂肪酸。所以也称高 级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

脂类药物的制备有:
•提取法
•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
•生物转化法
生活中常见的脂类
一、提取法
根据脂类的种类、理化特性、在细胞中存在的状 态,选择适宜的提取溶剂、工艺路线和操作条件,把 脂类物质提取出来,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方法。 在生物体内,有些脂类药物是以游离形式存在的, 如卵磷脂、脑磷脂、亚麻油、花生四烯酸及前列腺素 等。因此通常根据各种成分的溶解性质,采用相应溶 剂系统从生物组织或反应体系中直接 抽提 出粗品,再经过各种分离纯化技 术和 精制方法,得到纯品。
磷脂酸(PA)
复合脂
磷脂酰乙醇胺(PE)
甘油磷脂
磷脂 神经鞘磷脂
磷脂酰胆碱(PC) 磷脂酰肌醇(PI)
狭义的卵磷脂仅指PC。各类磷脂的结构图如下图: R1,R2=脂肪酸烷基链 X=H 磷脂酸
+ =CH2CH2N (CH3)3 磷脂酰胆碱 + =CH2CH2N H3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
磷脂结构
X
二、 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 来源于生物的某些脂类药物可以用相应有机化合物或 来源于生物体的某些成分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或半 合成法制备。如以胆酸为原料经氧化或还原反应可分 别合成去氢胆酸、鹅去氧胆酸及熊去氧胆酸,三种胆 酸分别与牛磺酸缩合,可获得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牛 磺去氢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又 如用香兰素及茄尼醇为原料可合成COQ10,过程为: 先将茄尼醇延长一个异戊烯单位,使 成10个异戊烯重复单位的长链脂肪醇, 另将香兰素经乙酰化、硝化、甲基化、 还原和氧化合成2,3-二甲氧基-5-甲基 -1,4-苯醌。然后将二化合物在ZnCl2或 BF3催化下缩合成氢醌衍生物,经AgO氧 化得CoQ10。
7.1 脂类药物的基本知识

脂类生化产品制备技术

脂类生化产品制备技术

非脂成分是糖 醇成分
糖脂
不同
甘油磷脂(如磷脂酸、磷脂 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 鞘氨醇磷脂(鞘磷脂)
鞘糖脂(如脑苷脂、神经 节苷脂等)
甘油糖脂(半乳糖基二酰 基甘油)
脂的分类
脂类也称脂质,它包括两类物质。 一类是脂肪,又名中性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
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另一类是类脂,它与脂肪化学结构不同,但理化性质相
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 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 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
有几种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 必需脂肪酸?
脂类的基本性质
油脂保存中,由于不饱合键与酯键的存在,导致易于 发生水解和氧化作用,产生“酸败”现象→导致油脂 相对密度降低、碘值降低、酸值升高,主要要检测的 指标为碘值和酸值
似。在营养学上较重要的类脂有磷脂、糖脂、胆固醇、 脂蛋白等。 由于脂类中大部分是脂肪,类脂只占5%并且常与脂肪 同时存在,因而营养学上常把脂类通称为脂肪。
脂类的基本性质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 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 子油等。
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 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作用,可作为消炎药 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溶解胆结石,抑制胆固醇沉着、
平肝、利胆、解毒作用 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去氢胆酸及牛磺去氧胆酸具有抗病
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8.4.3 色素类生化产品
胆红素、胆绿素、血红素、原卟啉、血卟啉及其衍生物 胆红素:人工牛黄的重要成分(抗氧剂,清除自由基,
消炎),也是天然牛黄的重要成分之一,解热、降压、 促进红细胞再生 胆绿素:许多消炎药类中成药均含该成分 原卟啉:促进细胞呼吸、改善肝脏代谢功能,用于治疗 肝炎

8第八章 脂类药物(生化制药技术)PPT课件

8第八章 脂类药物(生化制药技术)PPT课件
13Βιβλιοθήκη 五、脂类药物的精制14
第二节 重要脂类药物的制备
一、磷脂类
15
一、磷脂类
16
一、磷脂类
17
一、磷脂类
18
一、磷脂类
19
一、磷脂类
20
二、胆酸类
21
1、胆酸(Cholic Acid,简称CA)
22
1、胆酸(Cholic Acid,简称CA)
23
2、猪去氧胆酸
24
2、猪去氧胆酸
脂类药物
1
第一节 脂类药物概述 脂类: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其中
具有生理、药理效应者称为脂类药物。 共性:微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
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脂溶性)。
2
一、脂类药物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
• 1)脂肪类,eg. 亚油酸、亚麻酸、DHA、EPA 等 • 2)磷脂类,eg. 卵磷脂、脑磷脂等 • 3)糖苷脂类,eg. 神经节苷脂等 • 4)萜式脂类,eg. 鲨烯等 • 5)固醇及类固醇类,eg. 胆固醇、麦角固醇等 • 6)其他,eg. 胆红素、人工牛黄、人工熊胆等
3
二、脂类药物的应用
• 1)磷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主要有卵磷脂及脑磷脂,二者都有增强 神经组织及调节高级神经活动作用,又是血浆脂肪 良好的乳化剂,有促进胆固醇及脂肪运输作用,临 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
卵磷脂可用于肝炎、脂肪肝及其引起的营养不良、 贫血消瘦、
磷脂类也是一种良好的药用辅料,可以作为增溶 剂、乳化剂和抗氧化剂。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13.6脂类药物

13.6脂类药物
4.生物 转化法
2.水解法
1.直接提取
3.化学合成或 半合成法
1.直接提取 在自然界中,有些脂类药物是以游离形式
存在的,如卵磷脂、脑磷脂、亚油酸、花生四 烯酸及前列腺素,因此,可根据各自的溶解性 质,采用相应溶剂系统直接提出粗品,再经分 离纯化获得纯品。
2.水解法
在生物体内有些脂类药物与其他成分构成复合物,含这 些成分的组织需经水解或适当处理后再水解,然后分离纯化, 如脑干中胆固醇酯经丙酮抽提,浓缩后残留物用乙醇结晶, 再用硫酸水解和结晶才能获得胆固醇。又如辅酶Q10 (CoQ10)与动物细胞内线粒体膜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故从 猪心提取CoQ10时,需将猪心绞碎后用氢氧化钠水解,然后 用石油醚抽提及分离纯化,在胆汁中,胆红素大多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成共价化合物,故提取胆红素需先用碱水解胆汁, 然后用有机溶剂抽提。
2、吸附分离法
根据吸附剂对各种成分吸附力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如从家禽胆汁中提取的鹅去氧胆酸粗品经硅胶柱层析及乙 醇-三氯甲烷溶液梯度洗脱即可与其他杂质分离。前列腺 素E粗品经硅胶柱层析及硝酸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精品。 CoQ10粗品经硅胶柱层析吸附层析,胆红素粗品也可通 过硅胶柱层析及三氯甲烷-乙醇溶液梯度洗脱。
4.生物转化法
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及酶工程技术可统称为生物转化法。来源于 生物体的多种脂类药物亦可采用生物转化法生产。如微生物发酵法或烟 草细胞培养法生产CoQ10 ;用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素,产品已商品 化;另外以花生四烯酸为原料,用绵羊精囊、Achlya americama ATCC10977及Achlya bisexualis ATCC11397等微生物以及大豆 (Amsoy种)的类脂氧化酶-2为前列腺素合成酶的酶原,通过酶转化合 成前列腺素。其次以牛磺石胆酸为原料,利用Mortie-rella ramanniana菌 细胞的羟化酶原,使原料转化成具有解热、降温及消炎作用的牛磺熊去 氧胆酸。

药剂整理

药剂整理

学习任务与要求✹1、生物药物的来源及其原材料药物生产的途径和工艺过程;✹2、生物药物一般提取、分离、纯化、制造原理和生产方法;✹3、各类代表生物药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其工艺和质量控制。

生物制剂与生物制药区别:✹简单比较:制剂主要是研究剂型;制药是从生物里提取,或合成药用成分✹生物制剂(名词解释):简单的来说它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也称为生物制剂。

最早的生物制剂药出于1982年,就是胰岛素。

✹生物药物(名词解释):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

例如维生素、红霉素等。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剂之间的区别:✹制药工程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药学、制药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设计与革新、新药研制与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成为在制药及相关部门从事化学药物合成生产、管理、科研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工业药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毕业后能从事生物药物的研制、生产、质量控制、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质量控制与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生物制剂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制备药物制剂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设备维护能力,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制剂生产需求,能独立稳定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设备调试与养护、在线质量控制及一线生产管理等能力。

药物与药品区别✹药物(Medicine)(名词解释)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康复保健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类药物
编辑ppt
1
第一节 脂类药物概述
脂类: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其中 具有生理、药理效应者称为脂类药物。
共性:微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 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脂溶性)。
编辑ppt
2
一、脂类药物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
• 1)脂肪类,eg. 亚油酸、亚麻酸、DHA、EPA 等 • 2)磷脂类,eg. 卵磷脂、脑磷脂等 • 3)糖苷脂类,eg. 神经节苷脂等 • 4)萜式脂类,eg. 鲨烯等 • 5)固醇及类固醇类,eg. 胆固醇、麦角固醇等 • 6)其他,eg. 胆红素、人工牛黄、人工熊胆等
编辑ppt
11
三、脂类药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编辑ppt
12
四、脂类药物的分离
编辑ppt
13
五、脂类药物的精制
编辑ppt
14
第二节 重要脂类药物的制备
一、磷脂类
编辑ppt
15
一、磷脂类
编辑ppt
16
一、磷脂类
编辑ppt
17
一、磷脂类
编辑ppt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磷脂类
编辑ppt
19
一、磷脂类
编辑ppt
编辑ppt
3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编辑ppt
4
二、脂类药物的应用 • 2)色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3)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应用
编辑ppt
5
二、脂类药物的应用 • 4)胆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编辑ppt
6
二、脂类药物的应用
• 5)固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包括胆固醇、麦角固醇及-谷固醇等。胆固醇是人 工牛黄、多种甾体激素及胆酸的原料,是机体细胞膜不可缺少的 成分;麦角固醇是机体维生素D2的原料; -谷固醇具有调节血脂、 抗炎、解热、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编辑ppt
3
二、脂类药物的应用
• 1)磷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主要有卵磷脂及脑磷脂,二者都有增强 神经组织及调节高级神经活动作用,又是血浆脂肪 良好的乳化剂,有促进胆固醇及脂肪运输作用,临 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
卵磷脂可用于肝炎、脂肪肝及其引起的营养不良、 贫血消瘦、
磷脂类也是一种良好的药用辅料,可以作为增溶 剂、乳化剂和抗氧化剂。
20
二、胆酸类
编辑ppt
21
1、胆酸(Cholic Acid,简称CA)
编辑ppt
22
1、胆酸(Cholic Acid,简称CA)
编辑ppt
23
2、猪去氧胆酸
编辑ppt
24
2、猪去氧胆酸
编辑ppt
25
2、猪去氧胆酸
编辑ppt
26
2、猪去氧胆酸
编辑ppt
27
三、固醇类
编辑ppt
28
三、固醇类
• 6)人工牛黄的作用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及抗惊厥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热 病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惊风,咽喉肿胀等,外用治疗疥疮 及口疮等。
编辑ppt
7
固醇类 磷脂类
胆酸类
色素类
编辑ppt
8
三、脂类药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编辑ppt
9
三、脂类药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编辑ppt
10
三、脂类药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胆固醇为人工牛黄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合成维生素
D及D3起始材料和化妆品原料,并是药物制剂良好的
表面活性剂。
编辑ppt
29
四、人工牛黄
编辑ppt
30
五、前列腺素
编辑ppt
31
编辑ppt
32
作用与用途
PGE2有促进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及抑制 胃液分泌作用,也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 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哮喘及高血压,亦用 于催产、早产及中期引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