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拾遗
灞桥诗思诗词典故
灞桥诗思诗词典故典源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唐相国郑启虽有诗名,……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释义用法唐相国郑启喜欢写诗,有人问他近日是否有新作,郑启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灞桥,本作霸桥,在陕西长安县东。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故灞桥亦称销魂桥。
后用此典指在具体的情景下,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佳作。
用典形式【风雪灞桥】宋·张炎:“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觅句灞桥】宋·陆游:“结茅杜曲桑麻地,觅句灞桥。
”【桥边得句】宋·范成大:“犯寒书剑出春萝,风雪桥边得句多。
”【雪里骑驴】宋·陆游:“山阴清绝君须记,雪里骑驴未办诗。
”【骑驴索句】宋·范成大:“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
”【蹇驴灞桥】清·黄鷟来:“间世词人怀旷达,蹇驴曾踏灞桥来。
”【灞桥风雪】宋·范成大:“为问灞桥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宋·陆游:“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灞桥驴背】清·黄景仁:“风流辉映今犹昔,更有灞桥驴背客。
”【灞桥诗句】元·王行:“满眼落花飞絮,回首琼林玉树。
驴背是何人?得了灞桥诗句。
”【驴背无诗思】明·高启:“年来驴背无诗思,醉踏尘埃空自愁。
”【诗在驴背上】明·唐寅:“诗在浩然驴背上,按鞭徐咏夕阳归。
”【诗兴属骑驴】宋·陆游:“江头霜叶满,诗兴属骑驴。
”【诗情似灞桥】宋·陆游:“老来万事浑非昔,惟有诗情似灞桥。
”【诗情灞桥生】清·孙中岳:“词笔已从梁苑秃,诗情又向灞桥生。
”【骑驴上灞桥】宋·陆游:“骑驴上灞桥,买酒醉新丰。
”【骑驴吟灞上】宋·范成大:“谁子骑驴吟灞上,何人跋马客蓝关?”。
回溯千年灞桥
回溯千年灞桥
.
回溯千年灞桥
.
西安东部的“国际文化交流轴”的核心,就是灞河。
这条在西安城区流淌18公里的河流,塑造了东部的城市格局和形态。
灞河,在西安和中国文化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桥,故称“灞桥”——它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自古为关中交通要冲、长安东出通衢。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唐时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为文人骚客所乐道。
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
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桥柱408个。
1996年11月20日,灞桥遗址被成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终始灞浐,出入泾渭。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两千多年前,司马相如描述八水萦绕长安的巨丽。
早在秦汉时期,灞水两岸的河堤上就广植柳树,隋唐之际灞河两岸更是杨柳含烟,柳絮飘舞,呈现出"灞柳风雪扑满面"的胜景,灞水、灞桥、灞柳更是自古就闻名于世。
当地的柳树也被称“灞柳”,古人折柳送别即源于此,每年三月柳絮漫空飞扬,何其美哉,灞柳身为长安八景之一“灞柳风雪”即由此而来。
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像冬日雪花飞扬。
“灞桥风,吹落千年沧桑;灞桥柳,舞动离别忧伤”。
灞桥和灞
柳,也不断进入到西安当地歌手的摇滚音乐中,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沿街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沿街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布日期】2006.10.24•【字号】市城管发[2006]83号•【施行日期】2006.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沿街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城管发〔2006〕83号)城六区执法局、局属各支队:为了认真落实市创卫办10月24日牌匾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进行牌匾广告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我局《沿街门头牌匾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抓好落实。
二00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沿街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落实10月11日孙清云书记在我市创卫工作会议上的有关指示精神和10月24日市创卫办的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市执法局决定从10月25日起,对沿街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较为混乱的太华路等八条街路进行专项整治。
一、指导思想以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依据《西安市城市容貌标准》和《临街建筑物立面整治标准》,通过强化执法整治措施,严格城市管理工作,以规范城市建筑立面管理,净化城区空间环境,提高城市容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市执法局成立牌匾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政府副秘书长、市执法局局长张建政担任,副组长由执法局副局长吕强、孙智书、张玉成、副巡视员刘希顺担任,成员由市执法局创卫办、执法督查一、二处、城六区执法局及市局各支队主要负责人组成。
牌匾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整治工作协调及情况收集上报,主任由局创卫办副主任王翔同志担任。
三、重点整治内容沿街建筑物立面管理不符合《西安市城市容貌标准》和《临街建筑物立面整治标准》要求,门头牌匾不符合《西安市门头牌匾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和未经市户外广告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擅自设置的非法户外广告,为本次专项整治的重点。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字词基础1.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曝晒(pù)苔藓(xiǎn)理论忘忽所以B.谚语(yàn)笨拙(zhuō)攀登全神贯注C.单薄(bó)琴弦(xuán)伏岸惊天动地2.看拼音,写词语。
bō li dǒu péng hé ǎi c hú fánglíng lì kāng kǎi táo zuì dàng yàng3.给词语中的“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里。
遗:①丢失;②余,留;③漏掉;④丢失的东西。
暴露无遗不遗余力路不拾遗不慎遗失4.选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一项,在下面画“√”。
(1)心满意足心惊肉跳惊天动地忐忑不安(2)高山流水黄钟大吕画龙点睛天籁之音(3)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马后炮5.请用“望”组成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中。
(不能重复)(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能够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是郝副营长美好的。
(3)桑娜去生病的邻居西蒙。
(4)这个老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是音乐学院最有的教授。
积累运用6.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情境选词填空。
别出裁轻歌舞字正圆妙笔花粉登场惟妙惟(1)王子悦开办的“流动图书馆” 、简单质朴,让乡镇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刘志诚和自己的同伴为家乡兴义村画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墙绘,有的动物、天真可爱的卡通动漫、古色古香的山水风光等。
(3)二十大期间,新华社“任仲平”执笔的《十年砥砺奋进绘写壮美画卷》可谓一气呵成,。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7.在《童年》这本书里,我们认识了脾气暴躁的外祖父、慈祥善良的外祖母、诚挚友善的安利柯、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等。
8.“好的故事”就是指鲁迅先生做的一个美好的梦,是他随手记的。
三辅黄图卷之六
阁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
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三辅故事》曰:石渠阁,在未央宫殿北,藏秘书之所。
直按:《汉书。
儒林。
施雠传》颜师古注引《三辅故事》,《文选。
西都赋》李善注引《三辅故事》,皆与原注文相同。
成帝使谒者陈农求遗书干天下。
见《汉书。
艺文志》序。
《雍录》云:“石渠阁礲石为渠以导水。
以水经约其地望,则沧池在未央西南。
此之为渠,必引沧池下流,转北以行成其为渠也。
水之又北,遂转行乎明光、桂宫之间,谓之明渠也。
又益趋东,则长乐之有酒池,都城东之有王渠,皆此水也。
”《雍录》又谓承明殿与石渠相距不远。
现今遗址在西安市未央乡小刘寨天禄阁西南。
余屡住访,其把多出王荨大泉五十钱背范,采集达四十余枚,疑在王莽时此阁已废,改为制造钱范之作所。
尚有石渠二具,一完一残,存在天禄小学内。
又福山王氏藏“石渠千秋”瓦,文字至精。
天禄阁,藏典籍之所。
《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
”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
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
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
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
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曰:余略授子焉。
至子歆,从授其术,向亦不悟此人焉。
直挂《文选。
西都赋》李善注,引《三辅故事》云:“天禄阁在大殿北。
”《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四并同。
又《陕西通志》巷七十二,引《三辅故事》云:“天禄阁在未央大殿北。
天禄,异兽也。
即扬雄校书处。
”又刘向校书天禄阁一段,亦见《拾遗记》卷六,完全与本文相同。
现今遗址在西安市未央乡小刘寨未央大殿遗址直北,设有天禄小学。
又咸阳郭氏所藏汉瓦拓册中,有“天禄阁”瓦。
麒麟阁,《庙记》云:“麒麟阁,萧何造。
”《汉书》:宣帝思,股肱之美,乃图霍光等十一人于麒麟阁。
直按:《汉书。
柳条抽芽的诗句
柳条抽芽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柳条抽芽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形容柳条的诗句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1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2月春风似剪刀青门柳白居易青青1树难过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陈光 9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1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崔橹不见江头34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家乡牵幻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杜牧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难过怀远路,1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杜牧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方干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1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韩偓 1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照旧褭长条。
柳韩琮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韩溉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绿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李峤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李商隐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7贤宁占竹,3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李商隐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关于灞桥的历史典故
关于灞桥的历史典故
灞桥的历史典故:
1、汉时灞桥上设有稽查亭,检查来往行人。
一夜,被“贬为庶人”的大将军李广猎归路过此桥,喝醉了酒的灞陵尉拦住不准过去。
李广的随行人员说:“这是原李将军。
”灞陵尉并未买账:“今将军也不得夜行,还说什么原将军!”
李广无奈,只得在桥头的稽查亭过了一夜。
后来李广官复原职,汉武帝拜其为右北平太守,走马上任时,特向武帝要求灞陵尉与他同去。
待灞陵尉一到军中,即寻机杀之。
看来,威名赫赫的飞将军也难免小肚狭肠。
这件事后来让司马迁写在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
2、东汉末年,长安大乱,帝都百姓纷纷由灞桥东逃他乡。
著名文学家王粲在逃出长安后,曾站在灞陵岸上回首长安,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哀诗》,然后从灞陵岸古道南奔荆州。
3、灞桥的东边,就是举世闻名的骊山华清池。
唐时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灞桥上,年年龙凤辇,皇帝与皇妃哪里会想到人间的伤别。
4、公元880年末,黄巢起义军占领临潼,唐王朝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带领文武官员数十人到灞桥向起义军“迎降”。
随后,黄巢起义军浩荡过灞桥进长安。
5、1936年末,“西安事变”前,爱国学生为了表达至死不渝的抗战决心,平躺在灞桥上,挡住张学良从华清池开往西安城的小汽车,要求他当众表明抗战心迹,否则宁可被汽车压死在灞桥上。
灞柳与送别
灞柳与送别石维娜【摘要】历史上灞水两岸曾广植柳树,石桥、流水、柳条依依、柳絮纷飞,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灞柳风雪,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同时也是泸灞地区最富盛名的自然景观。
在历史上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具有的独特意境,使其与“折柳送别”的民俗逐渐结合,并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期刊名称】《华夏文化》【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送别;自然景观;地理位置;古代文人;历史;成一【作者】石维娜【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陕西旅游出版社,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历史上灞水两岸曾广植柳树,石桥、流水、柳条依依、柳絮纷飞,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灞柳风雪,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同时也是浐灞地区最富盛名的自然景观。
在历史上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具有的独特意境,使其与“折柳送别”的民俗逐渐结合,并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从而成为一道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
灞水两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宜于柳树的生长,早在秦汉时期灞水两岸已经广植柳树,《三辅黄图》记载:“汉人送客至此(灞桥),折柳赠别”。
到了春天,灞水两岸水波荡漾,柳枝飞舞,柳絮轻飘,风光十分秀丽,西汉时期常于春季在灞水岸边进行祓禊活动,这与灞水两岸的美丽风景也有一定联系。
东晋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随风起”,以柳絮喻风雪的诗句,被传为千古佳话,自此之后诸多文人都将柳与雪的意境相连,灞水之柳也随之逐渐被意化为灞柳风雪。
隋唐时期,灞柳风雪更是频频出现在诗人笔下,如戴叔伦的《赋得长亭柳》诗中的“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裹翠丝柔”,就描写了秋日的灞柳景色与悠远意境。
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如杨巨源的《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诗中的“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描绘了初春灞柳的美丽景致;刘复的《送刘秀才南归》诗中有:“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
古路入商山,春风生灞水”,亦是对春天灞柳的描绘。
盛唐著名诗人高适古诗词
盛唐著名诗人高适古诗词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
我在此整理了盛唐诗人高适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盛唐诗人高适古诗词11别董大二首高适〔唐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2燕歌行并序高适〔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
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
盛唐诗人高适古诗词21别董大高适〔唐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陕西西安灞桥新筑兰家村唐代及明清墓葬发掘简报
46
考古新发现
0 4cm 1
2 图四 M10 出土器物 1、2. 塔式罐(M10:2) 3. 铜钱(M10:1)
径 10.1、高 10.6,罐口径 10、腹径 25.4、底径 11.5、高 25.3,罐座底径 18、顶径 11.4、高 16.5 厘米,罐通高 52 厘米(图四,1、2)。
开元通宝 1 枚。标本 M10:1,直读,面缘 规整,背缘宽窄不等,光幕。钱径 2.5、穿边长 0.7、厚 0.12 厘米(图四,3)。
墓道 : 位于墓葬南端,平面近长方形,土 圹斜坡式,坡度 25 度。东、西两壁基本竖直, 口底同宽,壁面稍作修整。墓道开口残长 3.7、
地
铁
围墙村 仓门村 新筑镇3号西坡村 潘骞路线
港 务
墓葬位置 南吴村
港 务
西
大
杏
路
渭
道
路
兰家村
三义庄
图一 兰家村墓地位置示意图
陕西西安灞桥新筑兰家村唐代及明清墓葬发掘简报
45
宽 0.9、斜坡残长 4.0 米。 封门 : 土坯封嵌于甬道入口处,仅
墓口西侧底部残存数块,残高 0.6 米。 甬道 : 介于墓室与墓道之间,拱顶 M3
土洞式,进深 0.4、宽 0.95、洞高 1.3 米, 直壁高约 1.0 米起券,壁面略经修整较 平齐。
墓室 : 位于墓葬最北端,平面呈长 方形,拱顶洞式。墓室四壁基本竖直平 齐,东壁与甬道及墓道东壁近于同一直 线上。东、西两直壁在高约 1.0 米处起券, 拱顶弧高约 0.35 米。地面平坦,壁面原 作铲平修整,发掘时多已垮塌。墓室进 深 2.62、宽 1.5、洞高 1.35 米。
(二)M11 1. 墓葬形制 M11 系斜坡墓道单天井土洞墓,平面呈直
灞桥拾遗
:-O灞桥• 桥*灞桥位于西安以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是东出西安的必经之地。
它西临浐水,东接骊山,东南为白鹿原,北面为渭河平川。
《雍录》中寥寥数语便点明了灞桥的重要:“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历史的滚滚车轮曾从这里一一碾过:秦穆公称霸一方,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大将军郭子仪平“安史之乱”,慈禧忌惮八国联军的铁骑逃往西安,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史料典籍中,灞桥第一次横跨在灞水之上是在春秋时期。
汉代灞桥在西安东北的浐灞两河交界处,称为北桥。
隋唐时期的灞桥应在今灞桥附近,称为南桥。
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风蚀雨浸,灞桥常会损毁,宋、元、明、清期间都重修过灞桥。
灞河是一条沙河,水势千余年来变化很大,上游带来的泥沙冲至下游后会垫高河床,日积月累河水便几经改道,而河上的灞桥自然随着河水的流向有所变动了。
清代灞桥于道光十三年由陕西巡抚主持修建,桥庄用狗血糯米贝壳等浇筑而成,可谓巧夺天宫,重修的桥据载全长380米,宽7米,皆为石条砌成,边设石栏,桥下有72个孔,孔的大小不等,用圆石排垒,作为石柱,约408根。
桥面为石板,桥两端各建有一座牌楼,可以想象其气势之宏伟。
清《度陇记》中形象地写道:“石柱林立,亘若长虹。
”2004年,这座横跨灞河170余年文物保护灞桥老桥被拆除,建起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
当时,该不该拆这座见证过历史变迁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桥,曾引起当地群众的议论。
现在的灞河上横跨众多气势宏伟的大桥,高速公路桥,陇海铁路桥,西康铁路桥,57年建成的新桥,清代桥遗址上新建的公路桥,以及位于最中央的隋代灞桥。
其中陇海铁路桥于2002年6月9日被洪水冲垮,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亲自主持修复。
*隋代古桥,于2004年10月1日被洪水冲出水面,根据考证,始建于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弃于元朝的隋唐灞河古桥,比赵州桥的建造要早20多年,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为宏大、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遗址,为中国古代建筑史、桥梁史、科技史及隋唐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送别诗
古诗鉴赏:送别诗【素养目标】1.积累送别诗常用意象、情感、手法等相关知识点。
2.掌握送别诗答题技巧。
3.体味送别诗表达的多样性情感,感受送别诗深厚的文化底蕴。
送别诗鉴赏考点分析一览表【知识回顾】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送别诗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方法回顾】五看法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意象四看手法五看情感【活动一:典例剖析】(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湖北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答案:B(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峨眉、岘首借代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新高考还可能这样考:假如你穿越到了杜甫身上,成为了作者本人,面对刚刚写完的这首诗歌,你心中激荡着哪些情绪?参考答案:1.对国家动荡不安和个人年老多病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
2.对郑诗的赞美之情。
3.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4.对先贤的仰慕之情以及希望朋友能觅得知己,一展才能。
【活动二:拓展提升】2020年浙江省高考题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唐代送别诗及其点评
唐代送别诗及其点评唐代送别诗及其点评[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
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
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
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
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
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
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基于以上的理由,唐人“别”因虽多,但不外以下几种:[赴任迁谪]唐代重视京官,外放出去,即便官秩相同,也觉贬谪。
因此,这类的送别诗特多。
除此之外,送别中有些常用的象征意象:如柳树,春草,征帆,酒。
因为,此类诗若单就怨别着眼,伤之太露,通常必须透过景物的描绘,来烘托离别的气氛,或以景寄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莫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把送别的时间,地点都说得很清楚。
而其“杨柳”自来便是依依不舍得离别象征。
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
汉代,在长安的灞桥送行时,常须折“柳”送别,以表示想“留”住朋友,因此,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诗句。
灞桥
灞桥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
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
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
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
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
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
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
‚灞桥风雪‛从此成了西安的胜景之一。
古代的灞桥古代的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
《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唐朝的王昌龄在其《灞桥赋》中也说:‚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
但是,灞河上建桥的历史则要追溯至春秋时期。
当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祥之兆,便将桥改为‚长存桥‛。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
有关于灞桥最出名的诗句
有关于灞桥最出名的诗句1.关于灞桥的古诗1. 《东风第一枝·春雪》史达祖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漫疑碧瓦难留,信知暮寒犹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
熏炉重熨,便放漫春衫针线。
怕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2. 《玉蝴蝶》晁冲之目断江南千里,灞桥一望,烟水微茫。
尽锁重门,人去暗度流光。
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
恨偏长。
佩沈湘浦,云散高唐。
清狂。
重来一梦,手搓梅子,煮酒初尝。
寂寞经春,小桥依旧燕飞忙。
玉钩栏、凭多渐暖,金缕枕、别久犹香。
最难忘。
看花南陌,待月西厢。
3. 《灞桥待李将军》长孙无忌飒飒风叶下,遥遥烟景曛。
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
4. 《解连环》高观国露条烟叶。
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
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
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
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5. 《柳梢青》高观国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
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
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6. 《连理枝》贺铸绣幌闲眠晓。
处处闻啼鸟。
枕上无情,斜风横雨,落花多少。
想灞桥、春色老於人,恁江南梦杳。
往事今何道。
聊咏池塘草。
怀县年来,萧萧壮发,可堪频照。
赖醉乡、佳境许徜徉,惜归欤不早。
2.关于灞桥飞雪的诗句应该是“灞柳飞雪”吧。
人们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象冬日雪花飞扬(来自百度百科),遂有此名。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
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_1 3_1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是:150分〕一、积累与运用〔一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能最广泛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小说。
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ōu gē美妙、神圣、庄严,biān t à丑陋、污秽、邪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小说表现的对象。
2.以下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 (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他非常着急地问道:“怎么了,你?〞我看着他那样子,扑哧地笑了起来。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开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HY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人绷紧平安这根弦,拧紧头脑中的“平安阀〞,才能一共同构筑护卫HY的坚实根底。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这个的一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开展“阳光体艺〞。
B.晚上9点了,还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
C.改版后的?新闻联播?,一改正去相对严肃的形象,显得更有亲和力,让人耳目一新。
D.特快列车驶过大桥时,我站在窗前看到了正在桥头日夜站岗的战士。
补写名句或者填写上课文原句。
(8分,①-⑥每一小题1分,第⑦题2分)①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那么孤陋而寡闻。
③________▲______,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运用暗喻和典故,真实地写出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又更想抗敌立功的心理;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类比,说明自己拥有远大的志向,也要像古代名贤一样具有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名著阅读。
〔6分〕〔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 〔时代〕人____▲____〔人名〕。
河北省邢台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5,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中国小说观赏》,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主持:您的枕边书多数是什么?能谈谈详细的阅读感受吗?唐我不喜爱躺在床上看书,这样不利于爱护视力。
要知道我到现在还没近视,不戴眼镜。
因此,我没有真正意义的枕边书。
假如把旅途中的书、睡前在书房里看的书都视为“泛枕边书''的话,倒是以历史学、经济学的学术书和大众读物为主。
最近刚读完备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的新著《美国真相》。
这本书讲解并描述了美国经济表面旺盛的背后,前所未有的贫富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如我们常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的那样。
美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种族问题上的表现,更为这本新著供应了资料佐证。
主持:阅读在您的生活中占多大比重?唐博:由于平常很忙,阅读只能争分夺秒。
反正只要有点时间,哪怕是零碎的,我都基本用在阅读上。
主持:让您感到“真正了不得”的是哪本书?唐博:不得不佩服当年明月(石悦)的《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跟我同是80后,也是同行,他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创了一种别样的写史方式。
他把自己的读史心得融入书中,真正形成了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更珍贵的是,他并没有在写书成名后放弃本职工作,而是恰当处理了本业和副业的关系。
主持:您最志向的阅读体验是怎样的?唐博:夜深人静,毫无倦意,气温相宜,独自一人,耐性再读一遍《毛泽东选集》1 —4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灞桥• 桥*灞桥位于西安以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是东出西安的必经之地。
它西临浐水,东接骊山,东南为白鹿原,北面为渭河平川。
《雍录》中寥寥数语便点明了灞桥的重要:“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历史的滚滚车轮曾从这里一一碾过:秦穆公称霸一方,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大将军郭子仪平“安史之乱”,慈禧忌惮八国联军的铁骑逃往西安,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史料典籍中,灞桥第一次横跨在灞水之上是在春秋时期。
汉代灞桥在西安东北的浐灞两河交界处,称为北桥。
隋唐时期的灞桥应在今灞桥附近,称为南桥。
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风蚀雨浸,灞桥常会损毁,宋、元、明、清期间都重修过灞桥。
灞河是一条沙河,水势千余年来变化很大,上游带来的泥沙冲至下游后会垫高河床,日积月累河水便几经改道,而河上的灞桥自然随着河水的流向有所变动了。
清代灞桥于道光十三年由陕西巡抚主持修建,桥庄用狗血糯米贝壳等浇筑而成,可谓巧夺天宫,重修的桥据载全长380米,宽7米,皆为石条砌成,边设石栏,桥下有72个孔,孔的大小不等,用圆石排垒,作为石柱,约408根。
桥面为石板,桥两端各建有一座牌楼,可以想象其气势之宏伟。
清《度陇记》中形象地写道:“石柱林立,亘若长虹。
”2004年,这座横跨灞河170余年文物保护灞桥老桥被拆除,建起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
当时,该不该拆这座见证过历史变迁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桥,曾引起当地群众的议论。
现在的灞河上横跨众多气势宏伟的大桥,高速公路桥,陇海铁路桥,西康铁路桥,57年建成的新桥,清代桥遗址上新建的公路桥,以及位于最中央的隋代灞桥。
其中陇海铁路桥于2002年6月9日被洪水冲垮,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亲自主持修复。
*隋代古桥,于2004年10月1日被洪水冲出水面,根据考证,始建于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弃于元朝的隋唐灞河古桥,比赵州桥的建造要早20多年,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为宏大、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遗址,为中国古代建筑史、桥梁史、科技史及隋唐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横跨河面的灞桥全部在西安34中学外侧依次排开。
:-O灞桥•历史古迹*汉文帝霸陵位于白鹿原北侧。
陵基依坡而成,如凤凰展翅,当地人称“凤凰嘴”,也称“青凤山”。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子,执政期间,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生活简朴,陵中陪葬品皆为泥烧制的陶器,没有金银珠宝殉葬,民间有“天葬汉文帝”之说。
*黄巢堡大门位于距西安城30公里的东骊山腹地。
古时人称“九龙山”。
唐末,黄巢起义军失败后撤出长安城,为了再攻长安,屯兵养马,将部队隐藏在东骊山深处这个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形如口袋、易守难攻的地方。
今有古建牌楼大门,额书“黄巢堡”。
*黄巢练兵场在“黄巢堡”山上南侧,近50亩的平台。
当年黄巢攻打长安,60多万士兵归来休息,倒出鞋中之土,堆积成此台。
每次出征前,黄巢在山顶上点将。
*秦琼救驾坡在“黄巢堡”东两公里的山崖中。
隋末,李渊父子遭隋炀帝杨广陷害,携家眷回原籍太原途中,在临潼金岗庙宿住,被杨广派兵包围发生激战,寡不敌众。
秦琼押解罪犯至此,看到杨广以强凌弱,暗射一箭,杨广肩部受伤撤兵,李渊得救*哭井在“黄巢堡”北的一处山沟里,有一股清泉长流,出水之声如咽。
像是人在哭泣。
相传,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先锋官胡寿廷被欧阳芳诬陷杀害后葬此,其女胡秀英到此痛哭数日不起。
忽一日脚下涌出一泉,如人在哭。
*白鹿原在古都西安东郊灞河、浐河之间,是西安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
周平王时,有白鹿出于此而得名。
后因宋天圣年间,大将狄青在此安营扎寨,又称狄寨原。
“汉高祖灭秦还军灞上”即指此,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即以此地为历史背景。
*汉淮阴侯韩信墓在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事处的新农村,西安80中学墙外,高约10米,封土底部占面积1333.2平方米。
韩信为西汉开国功臣,后被吕后诛杀。
*半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西安东郊灞桥区半坡村北。
是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仰韶文化类型,距今约6000年。
半坡的先民已进入农业社会,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58年在半坡村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命名为"西安半坡博物馆"*西汉薄太后陵西汉文帝生母之墓,现存阙门,墙基和卵石路面等遗址。
封土保存较好,为夯筑履斗行,底边章173米,宽140米。
陵前有清乾陵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力书“汗薄太后南陵”碑,高2.9米。
出土彩绘女侍俑、陶罐及犀牛、大熊猫、马、牛、羊、狗等兽骨,以犀牛、大熊猫从葬,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
*绑子井“绑子井”位于灞桥区席王街道官厅村西临高速公路北侧。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谋图把汉室宗族斩尽杀绝.王莽追刘秀至官厅村北小桥边,刘秀无处栖身,随藏桥下躲过追兵,保住了性命.因天气炎热,加之因逃一天,刘秀口干舌燥,实在想找个地方喝口水.但见桥西路旁老白杨树下有口水井,水离地面不过二尺多,清澈见底。
他越看越口馋,就是没有东西打水,这时一卖油朗从此而过,见其绕井而转,便知其意,就放下担子,顺手把卖油用的“梆子”递给刘秀,刘秀接过“梆子”一提一口,饮个痛快。
刘秀登基,建立了东汉后,想起他逃亡之事,就赐名那座小桥为“刘秀桥”,道旁喝水之井为“梆井”。
*米家崖遗址米家崖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西岸,分布的中心区域在灞桥米家崖村周围。
遗址南北长约2.5千米,宽约0.5千米。
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二是为客省庄文化(龙山文化)遗存。
*灞柳风雪西安市境内东有灞水,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其位置在今灞桥镇西北方向5 公里处的上桥梓口村以西。
有水有桥,柳树自然也不能少。
《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
”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烟雾蒙蒙,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
唐时在灞桥设有驿站,当时叫做“滋水驿”,也被称作“灞亭”。
古时人们多在此处迎宾送客,依依话别。
灞河、灞桥、灞柳、灞亭,古往今来,竟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生离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到了这个地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
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其它的诸如“泾渭分明”、长安八大镇之首新筑镇、之一狄寨镇之类以后慢慢考证后再介绍。
:-O灞桥• 名人*爱国将领孙蔚如孙蔚如(1896~1979)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生于陕西省咸宁(民国时并入长安)县灞桥豁口村。
抗日战争开始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参加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阻滞日军进展。
孙部防守中条山两年多,以伤亡两万多的代价,先后十一次粉碎日军扫荡,大量杀伤敌人。
日军牛岛的二十师团在中条山战场先后补充新兵十九次。
1945年6月,孙升任第六战区司令官。
日本投降时,孙任武汉战区受降主官。
青年时期,他博览群书,接受了三民主义进步思想,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17年,他投笔从戎,加入于右任创建的陕西靖国军,参加了护法战争,1922年初转入杨虎城部,成为杨虎城将军最亲密的战友和最得力的助手,并在杨虎城将军被迫离开所部后,统帅陕军。
孙蔚如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以他坚持追求进步,坚持民主与革命,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精神,跟随杨虎城出生入死,屡建战功。
以他初露锋芒的军事才能和统帅才能,帮助杨虎城稳定和发展队伍,使杨部成为全国闻名的精锐之师,也为杨虎城主政陕西立下功劳。
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召孙蔚如回西安,将扣蒋以实行兵谏的决定告知孙蔚如,他坚决拥护,并表示:“要干,就干到底!”当夜行动时,他在西安绥靖公署内协助杨虎城、张学良掌控全局。
西安事变期间他担任西安戒严司令、军事顾问团召集人,抗日战争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负责人等主要职务,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以后,孙蔚如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曾担任民革陕西省主任委员、陕西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兢兢业业,光明磊落,鞠躬尽瘁。
另,孙蔚如将军为西安34中学奠基人,学校至今保留着校史陈列馆及孙将军纪念碑以纪念这位著名的爱国将领。
*孙作宾孙作宾,西安灞桥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第三十八军中共军委书记、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组织部部长、甘肃工委书记、甘宁工委书记、陇南特委书记、陇东特委代理书记。
建国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青海省委第二书记、青海省省长、中共青海省委第二书记、青海省省长、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孙作宾同志是西安市灞桥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陕甘宁青党内早期革命活动家之一。
1932年12月,中共甘宁青特委成立,他任特委军委书记,组织创建了西北抗日义勇军。
这是由汉、回、蒙、藏等多民族组成的甘肃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第一次在甘肃打出“驱逐日寇出中国”的爱国旗帜,唤醒民众,开展武装斗争,为创建陕甘新苏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在离开领导工作岗位后,仍然念念不忘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精心撰写了十多万字的革命回忆录和党史资料,给陕甘宁青党史研究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孔从周孔从周,(1906--1991)陕西西安灞桥人。
1924年投奔杨虎城部,参加安边军事教导队。
1926年后任炮兵连、营、团长,参加了西安守城、北伐以及新军阀混战。
为人忠厚老实,深受杨虎城信赖。
西安事变时任警二旅长兼城防司令。
抗战期间,先后任38军独46旅长、新35师长、55师长。
参与过血战永济、保卫中条山、中原等战役,所属部队战斗力很强。
1946年任38军中将副军长,成为继孙蔚如、赵寿山之后38军的第三面旗帜。
同年率55师起义并入党。
起义后,与前一年起义的17师组建了西北民主联军38军,加入晋冀鲁豫野战军行列,归属陈赓兵团领导。
1948年,38军被拆散,孔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后任二野特纵副司令。
建国后,一直从事炮兵领导工作,55年再次成为中将。
与毛润之为儿女亲家。
1991年6月7日在北京病逝。
*陈忠实陈忠实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