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州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浅析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经济的概念,然后结合恩施州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分析恩施州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生态旅游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并存的复合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为生态消费者提供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经济系统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生态旅游经济必须处理好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该地区的重要出路。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是西部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以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存在旅游发展优势,很多地区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恩施州为例分析走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
1、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他为生态旅游提出了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
到损害。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里得出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生态中心论与经济中心论
生态旅游中心论是以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中心论导致“不经济”的现象,不仅不能促进旅游地区居民的经济发展,而且生态环境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经济中心论产生的后果是经济“不生态”,把生态资源当成经济工具,进而做出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的行为,最终导致环境恶化,成为不可持续经济。
三、恩施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资源特征
1、发展现状
恩施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属于老少边穷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近几年随着恩施铁路、高速、航空运输等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推动了恩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步伐。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进入恩施,为恩施的对外发展提供了机遇。恩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1)自然景观旅游为主导
自然旅游景观主要是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恩施龙鳞宫、巴东神农溪、清江闯滩、八百里清江画廊、巴东水布垭、恩施梭布
垭石林以及咸丰坪坝营原始森林公园等,这些自然生态环境经过人工开发而形成自然生态景观供旅游者游览,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主导的旅游是最能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然而恩施州的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完善,由于旅游者的素质普遍不高,造成旅游垃圾不断污染自然生态环境,旅游管理者对这方面管理的条例不足,环境保护意识低,同时旅游地区管理成本高,生态旅游形成“不生态”的现象。
(2)以民俗文化为特色
近几年恩施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连续两年举行恩施生态旅游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旅游者前来,通过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学习民俗历史文化。正是少数民族特殊文化为恩施提供了旅游文化资源,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和好奇心。
(3)基础设施的落后
恩施地区长期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与相邻城市的连通性差,信息隔离,难以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交通不便造成旅游业难发展,走不出大山,导致经济落后,人民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两路的开通为恩施交通带来了福音,旅游经济从此上升到新的台阶,旅游者不再为交通不便而担忧。
2、恩施旅游资源的特征
(1)旅游资源丰富而分散
恩施源于其独特的地形特征和民族特色,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人文景观、山水景观、钟乳石洞、古桥古镇…,以及土家女儿会、
摆手舞等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如图1所示:上图中恩施旅游资源分布广而散,旅游景点之间不成系统,联系不紧密。这使旅游景点很难受到旅游部门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而且旅游者很难把旅游景点连成一体进行游览。恩施州每个县市都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虽交通越来越便利,但由于距离相隔较远,仍让很多旅游者望而却步。
(2)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恩施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还有很多比较偏远的地区没有被开发出来,属于完全原生态的生态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所以自然生态环境与其他地方相比较仍然很完整。恩施生态旅游的良好环境能够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承载体,它的恶化会导致生态旅游不能持续发展下去,倘若人类过度活动而超出环境承载力,最终只会加重环境的负担。
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困境
1、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首先,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即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享受旅游资源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必须以环境保护为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第二,能够满足当代人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即实现公平性与大众化。第三,必须在不损坏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为后
代人创造更多资源,即平等性。
(2)生态经济原则
第一,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价值的创造在可持续发展中被认为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或一般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是人类各种智力的、体力的、直接的、间接的劳动流转和凝结于生态系统中,与经济价值一样都是通过人类劳动创造的。
第二,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破坏了自然发展规律会导致扭曲发展,人类生活的环境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可持续利用资源减少。
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制约
(1)经济落后,资金不足
经济落后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提升经济水平的主要手段,忽视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统一性,单方面考虑经济上升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落后、资金不足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难以维持,与人们的预期背道而驰。
(2)缺乏环保意识
由于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生态旅游环境得不到合适保护。虽然旅游地每隔一段距离设有垃圾桶,但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导致旅游人员把垃圾被随意乱扔在旅游地内。同时,旅游者把旅游地点当成公共场所的心理而对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管不顾,且旅游场所大都在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属于原生态,被破坏程度相对较低,也导致旅游者认为环境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