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文言文虚词和句式复习 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略句、倒装句等。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古汉语判 断句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A、基本形式是“…者…也”。变式“…也”、“…者,…”、“…者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此天子气也。 是寡人之过也 B、用“则”“皆”“乃”“非” “诚”“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是乃仁术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C、无标志词,语意表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以乱易整,不武
将判断出来的意思代入句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说明理解准确。如 “而”“且"表承接、转折,若判断为承接,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 若判断为转折,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说明判 断不准确。
文言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 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
(是,动词) (认为,动词) (“被” 介词)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读wèi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击破沛公军 君为我呼入
(替、给,介词)
(替、给,介词) (替、给,介词)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视为止,行为迟
(是,动词)(句末语气助词,“呢”) (给,介词;做、谋划,动词) (两个为同义,因为,介词)

(助词 ,的) (助词, 的)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主谓之间)(代词, 国君) (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动词, 往、到) (动词 , 往、到)
技法攻略
准确翻译文言虚词的技法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
用文意解题。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
准确翻译文言虚词的技法
3.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
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 “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4、代入检验法
修饰关系简单说就是“状中”关系,前后两个词语有主次之别,前面 的修饰后面的中心词。如:咏而归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常以身翼蔽沛公 加之以师旅 敢以烦执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具告以事

(用,介词) (用,介词) (用,介词) (拿、用,介词) (把,介词) (把,介词)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其无礼于晋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作《师说》以贻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因为 ) (因为 ) (在) (来) (来,也可不译) (因此)

一 、用作代词 1、可以代人、物、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 二、用作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如“是寡人之过也”。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行李之 往来”。 3、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 4、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 5、音节助词。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 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 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 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你能很快 找出故事中的判断句吗?
此必苦李。(语意直接表判断)
被动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 有两种情况: (一)用“于”“为”“为---所”“见”“见---于”表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百姓之不见保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妇女无所幸。
夜缒而出 提刀而立 今急而求子 善刀而藏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若无罪而就死地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表修饰,连词) (表修饰) (表顺承) (表顺承) (表转折) (却,转折) (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顺承和修饰
顺承关系是指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顺次发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从逻 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
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圣心备焉《劝学》“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2、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
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 也难矣”。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 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失其所与,不知”;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 “吾其还也”。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读wèi
吾见其难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客何为者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窃为大王不取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做,这里为“下刀”,动词) (做,动词) (给予,动词) (做、担任,动词) (治理,动词) (做、干,动词)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文言文知识梳理之 文言虚词和文言句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虚词探究文言虚词的 推断方法
2.掌握重点文言句式 在了解句式用法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 能力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试说明》中明确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吾得兄事之 唯君图之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为之奈何 鸡、豚、狗、彘之畜

(代词 ,他)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代词,此,解牛这件事) (代词 ,千乘之国) (代词,指这件事。) (指示代词 ,这、这些)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臣之壮也 故民之从之也轻 夫晋,何厌之有 牛何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