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PPT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PPT
非地带性的判断思路
1.非地带性的判断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
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2.非地带性成因分析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例如,
因素 地形
分布地区 东非高原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布
成因
(理想状态) (现实状况)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因素
分布地区
地带性分 布(理想状
态)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
成因
非洲的马达加
斯加岛东部、 亚热带常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 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 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形。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①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 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自然带:同一山体,阳坡高于阴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不同山体, 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与差异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
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C.7—8月
√B.4—5月
D.10—11月
3.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
(× )
(5)稳定功能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产物,又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微方法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 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 (1)~(3)题。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课时质量评价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1)题: 第(2)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褶皱 深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3)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抬升
减少
(1)__C__ (2)__D__ (3)__B__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6-整体性和差异性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雨 林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草 原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荒 漠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温 带 荒 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顶 水热 山麓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带谱复杂程度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01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02 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03 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含义: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新
典例:生物的生长发育
功
能
含义: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平衡功能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典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不同的气候类型(植被、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一)自然带
(一)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分布情况
(二)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热量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延 伸
距海远近 (水分)
更替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第一章 自然地理
01
02
03
04
05
06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草 原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荒 漠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温 带 荒 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顶 水热 山麓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带谱复杂程度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01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02 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03 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含义: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新
典例:生物的生长发育
功
能
含义: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平衡功能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典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不同的气候类型(植被、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一)自然带
(一)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分布情况
(二)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热量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延 伸
距海远近 (水分)
更替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第一章 自然地理
01
02
03
04
05
06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旳水平自然带一致。如某山地旳基带是常 绿阔叶林,阐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域。
2.经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鉴定所处纬度 一般,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旳纬
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旳纬度 越高。
山地垂直带旳判读措施
3.经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旳高下判 断南北半球。
假如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阐明南坡热 量更充分,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 则为南半球。
观察高大山地旳景观,它有何变化规律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地域高山 植被带模式图
终年积雪
雪线
苔原带
高山草原带
高山灌木带 针叶林
森林上限
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3.山地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位于高山地域。在某些高 海拔旳山区,伴随海拔旳增长,水 热情况、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规律我们称为山地旳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冰原带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森林林带
冬季牧场
低山草地
山麓荒漠(绿洲)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经度地带性)(经度更替)
热量 水分
2.经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鉴定所处纬度 一般,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旳纬
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旳纬度 越高。
山地垂直带旳判读措施
3.经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旳高下判 断南北半球。
假如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阐明南坡热 量更充分,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 则为南半球。
观察高大山地旳景观,它有何变化规律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地域高山 植被带模式图
终年积雪
雪线
苔原带
高山草原带
高山灌木带 针叶林
森林上限
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3.山地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位于高山地域。在某些高 海拔旳山区,伴随海拔旳增长,水 热情况、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规律我们称为山地旳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冰原带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森林林带
冬季牧场
低山草地
山麓荒漠(绿洲)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经度地带性)(经度更替)
热量 水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无脊椎动物
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石炭纪
6亿年前 寒武纪 46亿年前
代
纪
距今年代 (亿年)
新生代
0.03~0.02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0.7 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 25~38 46
(3)植被的生态作用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植被通过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小地表 径流量,且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减小流水侵蚀和搬运。 调节径流——植被通过涵养水源,减小雨期的径流量;然后通 过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 净化空气(水源),缓解全球变暖——植被通过降解空气污染 物(颗粒物、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式净化空气,缓解 全球变暖。 防风固沙——植被通过降低风速、根系固定、增加土壤水分等 作用来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植被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 而使得局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小,降水趋多。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
D.行政管辖不同
(2017新课标1)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
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
11.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
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
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 种的时间推迟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区域经济发展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差异性
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情导航
考纲点击 考纲解读
知:1.自然
地理环境的
1.自然地理 组成要素
要素在地理 2.地理环
环境形成和 境各要素间
演变中的作 的相互关系
用
和地理环境
2.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表
各要素的相 现
互作用,地 能:运用地
理环境的整 理环境整体
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
气。
(2014·课标全国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 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
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
夯实基础
知识札记
地理 要素 间进 行着 物质 与能 量的 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 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图示】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
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
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
循环等。
3.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①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
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C,②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
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
分解 能――→热能
呼吸
能、重力能
①促进自然界物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
质和化学元素的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迁移运动,能量 意 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
的流动、转化; 义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联系自然地理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
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情导航
考纲点击 考纲解读
知:1.自然
地理环境的
1.自然地理 组成要素
要素在地理 2.地理环
环境形成和 境各要素间
演变中的作 的相互关系
用
和地理环境
2.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表
各要素的相 现
互作用,地 能:运用地
理环境的整 理环境整体
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
气。
(2014·课标全国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 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
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
夯实基础
知识札记
地理 要素 间进 行着 物质 与能 量的 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 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图示】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
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
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
循环等。
3.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①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
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C,②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
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
分解 能――→热能
呼吸
能、重力能
①促进自然界物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
质和化学元素的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迁移运动,能量 意 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
的流动、转化; 义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联系自然地理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课堂PPT)
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
似,则该地( D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 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即时 训练
27
3. (2011年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 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 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涵养水源
造 林
保持水土
吸烟滞尘
生态系统 良性发展
防风固沙
6
当堂训练
1.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 统一变化的过程 2.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硬叶林带
带 带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00
14
热带雨林带
15
热带草原带
16
热带荒漠带
17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8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9
亚寒带针叶林带 20
寒带苔原带
28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亚__寒__带__针__叶__林__带____, ②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带__,③___亚__热__带__常__绿__硬__叶__林__带___, ④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带__,⑤___亚__热__带__常__绿__阔__叶__林__带_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 ___⑥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___夏__季__盛__行__从__印__度__洋__吹__来__的__西__南__季__风__,__降__水__丰__沛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 ___②__④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 码是 __④__⑤____。
似,则该地( D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 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即时 训练
27
3. (2011年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 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 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涵养水源
造 林
保持水土
吸烟滞尘
生态系统 良性发展
防风固沙
6
当堂训练
1.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 统一变化的过程 2.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硬叶林带
带 带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00
14
热带雨林带
15
热带草原带
16
热带荒漠带
17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8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9
亚寒带针叶林带 20
寒带苔原带
28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亚__寒__带__针__叶__林__带____, ②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带__,③___亚__热__带__常__绿__硬__叶__林__带___, ④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带__,⑤___亚__热__带__常__绿__阔__叶__林__带_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 ___⑥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___夏__季__盛__行__从__印__度__洋__吹__来__的__西__南__季__风__,__降__水__丰__沛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 ___②__④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 码是 __④__⑤____。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8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1.C
草毡层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孔隙较小,厚度较厚,可以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
错误、②正确;草毡层可以阻滞部分地表径流,增加下渗,从而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③正确、④错误。综上,C
10.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
【答案】10.A 植物死根分解速度快慢主要与土壤的温度、湿度、土 壤透气性等因素有关。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数量少、 种类少、活性较低,从而导致植物死根分解缓慢,故选A。
[2023新课标·9—11,12分,难度★★★★☆]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 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 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9—11题。
[2022全国甲·9—11,12分,难度★★★☆☆]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
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
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
3—5题。
5.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
在于(பைடு நூலக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湘教版湖南专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36页
(·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联考)读“澳大利亚 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第37页
3.能表达森林→草原→荒漠自然带更替是(
)C
A.丙乙丁
B.丁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丁
4.和甲处自然带形成无关原因是(
D)
A.暖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
D.寒流
第38页
【解析】 森林→草原→荒漠表达了自然带由沿海到内陆地 域分异规律,图中甲乙丙或者戊乙丙符合这种规 律。甲处是热带雨林带,是属于局部环流或洋流 原因造成地方性分异。且甲处东部是东澳大利亚 暖流,因此D错误。
第30页
规律技巧总结
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办法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 然带一致。 ②山坡上自然带谱多少,与山地所处纬度 位置、山脉坡向及山地海拔高度相关。
第31页
规律技巧总结
③同一纬度地域,海拔高山地自然带谱多; 相同高度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域自然带谱多。
④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高度阳坡高 于阴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
第27页
【真题3】(·江苏)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域南、北 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28页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A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2)我图西藏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穿,结
第24页
③同一自然带内水热情况相同,随纬度和坡向改变,同一自然带在 不同地域分布高度不同: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越低。如针阔 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 只能到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m;
(·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联考)读“澳大利亚 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第37页
3.能表达森林→草原→荒漠自然带更替是(
)C
A.丙乙丁
B.丁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丁
4.和甲处自然带形成无关原因是(
D)
A.暖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
D.寒流
第38页
【解析】 森林→草原→荒漠表达了自然带由沿海到内陆地 域分异规律,图中甲乙丙或者戊乙丙符合这种规 律。甲处是热带雨林带,是属于局部环流或洋流 原因造成地方性分异。且甲处东部是东澳大利亚 暖流,因此D错误。
第30页
规律技巧总结
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办法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 然带一致。 ②山坡上自然带谱多少,与山地所处纬度 位置、山脉坡向及山地海拔高度相关。
第31页
规律技巧总结
③同一纬度地域,海拔高山地自然带谱多; 相同高度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域自然带谱多。
④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高度阳坡高 于阴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
第27页
【真题3】(·江苏)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域南、北 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28页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A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2)我图西藏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穿,结
第24页
③同一自然带内水热情况相同,随纬度和坡向改变,同一自然带在 不同地域分布高度不同: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越低。如针阔 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 只能到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m;
2025届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7
下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2.自然带I、Ⅱ、Ⅲ的分异
规律属于
A
A.纬度地带性分异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C.垂直分异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D.地方性分异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 转让本 协议或 者本协 议中的 权利。
01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 转让本 协议或 者本协 议中的 权利。
下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2.自然带I、Ⅱ、Ⅲ的分异
规律属于
A
A.纬度地带性分异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C.垂直分异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D.地方性分异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 转让本 协议或 者本协 议中的 权利。
01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 转让本 协议或 者本协 议中的 权利。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一轮复习)(共36张PPT)
9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
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D )
A 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荒漠草原 、草原 C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草甸 、荒漠 D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草原 、荒漠
10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
示意图。读图3回答2题( B )
例:依据山体自然带的
分布判断山体的位置
北
南
14
⑵ 由基带推知山体垂直自然带的类型: 山体垂直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类似于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向高纬度的变化。
见下图,热带雨林地区的高山,垂直自然带完整的变化。(见上侧视图)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B )
②热量:(其次) ❷不同纬度的山体,纬度较低的地区,温度高,雪线高度较高;纬度较高的地区,
6
水平自然带地域分异重点掌握的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洲)
7
低纬度、北半球的高纬度
北半球的中纬度
冰原带 苔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针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森
常绿硬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林
草 原
荒 漠
草 原
森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8
例: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15
⑶ 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差异的原因: 热量:(主要的) ①不同纬度的山体: 纬度越低的山体中,该自然带的海拔高度越高;纬度越高 的山体中,该自然带的海拔高度越低。;(见下图)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47张).ppt
1.火地岛雪线高度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D )
A.海拔
B.坡向
C.植被 D.降水
2.火地岛西部和南部适合苔藓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①生长环境潮湿
②极地东风,风力强劲
③冰川侵蚀,土层薄
④地形坡度小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苔藓植物生长使得当地( B )
A.大气杂质减少
①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 化的方向变化
②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③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④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西岸
亚欧大陆东岸
北美西岸
北美东岸
荒漠
草原
森林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
水 两极的地
平 地
域分异
域 从沿海到 分 内陆的地 异
积雪与季节性积雪的界限。其大致与山地夏季0℃等温线一致。
知识拓展
2. 分布特征:
雪线
全球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 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我国分布: ①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②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知识拓展
雪线
3.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5.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B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考点二 垂 直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7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第41课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湘教版
生存空间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如森林、湿地)广,物种 丰富;处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区域,物种丰富
天敌 地形较封闭(烟稀少,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 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物种丰富
注:同一山体,高差相同范围内,越往山顶,面积越小,物种丰富 度一般会降低;另外,越往山顶,水热交换作用越强,水热差异减小, 生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
2.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水热条件
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 丰富
①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
水热差异
②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 ③地形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物种丰富。
④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
3.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
自然原因 少大型食肉动物,缺乏生存竞争,动物进化缓慢
地质历史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人为原因 人类发现较晚(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真题感悟 [典例] [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 题。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 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 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 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 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 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 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真题感悟 [典例]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 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 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 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 因为缓丘上( D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2)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C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每个 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都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变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是自然地 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案例 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自唐代以后,大兴 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 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 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 ,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循环
传递
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 界联系起来,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水
二氧化碳
呼
吸
水
植物
无机盐
死亡
呼 吸
动物
死亡
土壤
无机盐 分解
微生物 分解
生物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 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2、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B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 )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精讲点拨
藏 存活率上升
羚
数量增加
羊
藏 存活率下降
羚
羊
数量锐减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境
壤不足
二氧化碳的平衡,氧气的平衡,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平衡
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
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合成有机物不是某一地理要素的能够独立 完成的, 而是由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多种地理要 素(如: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相统 一共同完成的。
因此,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6CO2+6H2O 叶光绿照素(C有6H机12O物6+)6O2
大 气
水文变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水化
地貌变化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土
流 土壤侵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蚀
失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气候变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水土流失过程化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气候统一变
化的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学以致用一
例1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 (1)~(2)题。
绿色 水圈 植物
自然环境各 要素综合作
用的产物
精讲点拨
②平衡功能:各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
换,使自然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的成分构成、 物种在数量上的构 成状况都能体现自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
学 案:
藏羚羊
藏羚羊
活动 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西北大漠
南方水乡
水 分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陆地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纬度 太阳 位置 辐射 海陆 影 响 位置
热量 水分
形 成
气候
产 生
植被 土壤
自 然 带
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冰原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 境,还会对其它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点二:
1、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土 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整体
圈
1、大尺度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哪些圈层? 2、各圈层间通过哪些循环使彼此间进行联系与 作用的?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地形等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 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形成的原因? 纬度位置差异
海南四季炎热
热
黑龙江长年冰雪
量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 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形成的原因? 海陆位置差异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混交林和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 以
陆
北地
半 球 为 例
自 然 带
)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一一对应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景观
水土流失的过 程是地貌、土壤、 生物、水文统一变 化的过程,黄土高 原景观正是这种统 一变化形成的,说 明自然地理各要素 相互作用引发的发 展演化具有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间接或直接的相互 作用关系
自然带的最显著标志: 植被
自然带名字的记忆 (植被+“带”)
注意区别: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
表示植被 表示自然带 表示气候类型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气候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高纬度地区
66°34N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中纬度地区
23°26 N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是自然地 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案例 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自唐代以后,大兴 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 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 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 ,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循环
传递
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 界联系起来,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水
二氧化碳
呼
吸
水
植物
无机盐
死亡
呼 吸
动物
死亡
土壤
无机盐 分解
微生物 分解
生物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 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2、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B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 )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精讲点拨
藏 存活率上升
羚
数量增加
羊
藏 存活率下降
羚
羊
数量锐减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境
壤不足
二氧化碳的平衡,氧气的平衡,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平衡
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
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合成有机物不是某一地理要素的能够独立 完成的, 而是由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多种地理要 素(如: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相统 一共同完成的。
因此,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6CO2+6H2O 叶光绿照素(C有6H机12O物6+)6O2
大 气
水文变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水化
地貌变化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土
流 土壤侵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蚀
失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气候变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水土流失过程化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气候统一变
化的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学以致用一
例1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 (1)~(2)题。
绿色 水圈 植物
自然环境各 要素综合作
用的产物
精讲点拨
②平衡功能:各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
换,使自然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的成分构成、 物种在数量上的构 成状况都能体现自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
学 案:
藏羚羊
藏羚羊
活动 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西北大漠
南方水乡
水 分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陆地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纬度 太阳 位置 辐射 海陆 影 响 位置
热量 水分
形 成
气候
产 生
植被 土壤
自 然 带
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冰原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 境,还会对其它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点二:
1、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土 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整体
圈
1、大尺度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哪些圈层? 2、各圈层间通过哪些循环使彼此间进行联系与 作用的?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地形等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 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形成的原因? 纬度位置差异
海南四季炎热
热
黑龙江长年冰雪
量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 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形成的原因? 海陆位置差异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混交林和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 以
陆
北地
半 球 为 例
自 然 带
)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一一对应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景观
水土流失的过 程是地貌、土壤、 生物、水文统一变 化的过程,黄土高 原景观正是这种统 一变化形成的,说 明自然地理各要素 相互作用引发的发 展演化具有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间接或直接的相互 作用关系
自然带的最显著标志: 植被
自然带名字的记忆 (植被+“带”)
注意区别: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
表示植被 表示自然带 表示气候类型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气候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高纬度地区
66°34N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中纬度地区
23°26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