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最新版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斜面的作用
活动二:自主探究,验证科学猜想。
(1)分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交流分享时关注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说出方法与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2)分组通过试验后清楚地认识到:斜面可以省力,同时验证了刚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如:杠杆、轮轴、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也通过各种实验了解到了各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作用。《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认识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斜面。他们将通过动手实践,明白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平缓)越省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像搭在讲台边缘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反之,越费力。
(3)通过汇总全班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斜面可以省力
活动三:深入探索,
发现科学原理。
(1)通过制定方案,交流讨论,让学生懂得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哪些是“要控制不变的条件”、哪些是“要改变的条件”。突破实验操作难点。
(2)在讲清实验要求并分发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单,接着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教师对各小组巡视指导,让各小组同学通过试验后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坡度的斜面都可以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同时深入探索发现一些科学原理。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本课是按照“问题――实践――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1.斜面有什么作用?2.不同坡度的斜面;3.生活中的斜面。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斜面可以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的科学概念,从而对简单机械概念进行了扩充。
斜面的作用教学案例5篇
斜面的作用教学案例5篇第一篇:斜面的作用教学案例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省力与坡度大小有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实验计划并用实验数据来说明斜面省力及其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两组实验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斜面能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教学难点:螺丝钉也是斜面,螺纹越密,拧起来越省力;螺纹越疏越不省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境生疑师:(出示课件)老师买了两桶汽油要搬到这辆货车上运回家,现在请你帮老师把油桶搬上货车。
你用什么办法?生1:用定滑轮生2:可以用滑轮组拉上去,这样很省力。
生3:可以用一块木板,把油桶滚上去。
师:同学们的联想能力真棒!像这样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自主探究活动一:“斜面的作用” 1.提出问题师:工人叔叔为什么用斜面搬运货物呢?生:更加方便了/更加省力了……师:斜面真的能省力吗?这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板书;斜面的作用)师:斜面能省力仅是我们的猜想,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 2.设计实验生:做实验师:是的,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有:1个简单机械、1盒勾码、1个弹簧测力计。
(出示材料)3.交流方法师:你们打算用这些材料怎杨设计我们的实验呢?生:先做一个斜面,把物体放在上面用测力计往上拉,测出所用的力。
师:你们有补充吗?生:应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再测出沿着斜面提升物体所用的力。
再进行比较。
师:好,我们再来熟悉一下实验步骤(课件出示)师:教师边说实验步骤,边演示。
(强调用测力计时先看指针是否在0刻度位置。
拉重物时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
)师:出示“温馨提示”师:开始实验 4.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6.小组汇报,交流小结生: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可以省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使学生感受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体会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过简单机械,对斜面有初步的认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利用数据分析问题、如何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利用数据分析问题、如何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斜面模型:准备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模型。
2.测量工具:准备尺子、测力计等测量工具。
3.实验材料:准备小车、的重物等实验材料。
4.教学PPT: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斜面动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省力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是否有关?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摩擦力等数据。
引导学生利用数据分析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小学科学17斜面的作用(教案)
小学科学17斜面的作用(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斜面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 能力目标:观察、探究和描述斜面的作用;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斜面的定义以及对物体的作用;2. 难点: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斜面的作用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直尺、计时器;2. 材料:书籍、图片、视频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斜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斜面的思考,并提问:"你们见过斜面吗?你们知道什么是斜面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关注斜面对物体的影响和作用。
实验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斜面实验: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观察小车滑下斜面的过程并记录。
2. 学生描述小车滑下斜面的现象和特点,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斜面的作用是使物体向下滑动。
3.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多组实验,调整斜面的角度,观察不同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并记录实验结果。
讲解斜面的作用原理:1. 教师向学生介绍斜面的作用原理: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利用重力的作用,使物体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
2. 教师通过比较斜面和平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斜面对物体滑动的作用。
3. 教师给出相关例子,如滑雪、滑板等运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斜面的作用。
巩固训练:1.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斜面,观察不同斜面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2. 每个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结论。
拓展应用:1. 学生利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为什么需要坡道、环形马路等。
2. 学生自定义实验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探索斜面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五、教学延伸:1.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斜面的作用,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2.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了解更多关于斜面的知识,并扩展自己的学习视野。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斜面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斜面作用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斜面的定义。
斜面的作用。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斜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斜面的了解。
1.3.2 讲解讲解斜面的定义,即一个平面倾斜的表面。
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例如:方便运输、节省力量等。
1.3.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实例。
第二章:探究斜面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斜面作用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斜面作用的应用。
2.3 教学过程2.3.1 实验准备提供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以及不同质量的物体。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和物体进行实验。
2.3.2 实验过程学生将物体放在斜面顶端,观察物体沿斜面滑下的情况。
学生记录不同斜面倾斜角度下物体的滑下距离。
2.3.3 结果分析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斜面倾斜角度对物体滑下距离的影响。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斜面倾斜角度越小,物体滑下距离越远,斜面作用越明显。
2.3.4 应用拓展学生思考斜面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滑雪场、斜坡道路等。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实例。
第三章:斜面的历史与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斜面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斜面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斜面在古代的应用,如斜坡道路、斜面运输等。
斜面在现代的应用,如滑雪场、滚梯等。
3.3 教学过程3.3.1 讲解讲解斜面在古代的应用实例,如斜坡道路的建设,帮助人们节省力量,提高运输效率。
3.3.2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斜面在现代社会中的其他应用实例。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实例。
第四章:斜面的设计与创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斜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自己的斜面。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知识。
他们对斜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作用和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斜面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斜面的作用和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斜面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斜面的作用和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小车、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认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斜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和应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用小车沿斜面滑下,观察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上小车的滑落速度,并用计时器记录滑落时间。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有影响,那么如何设计斜面,可以使物体滑落速度更快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对于斜面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斜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斜面的定义,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使用斜面,探究斜面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面的定义,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难点:斜面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斜面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小车、球、木板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小车、几个球、一张木板。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现象,如滑梯、斜坡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斜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生能说出斜面角度越大,物体滑下的速度越快。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能举例说明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斜面停车库、滑梯等。
斜面的作用教案
斜面的作用教案教案:斜面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斜面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斜面的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斜面的力分析;2.斜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具;2.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通过展示一张斜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斜面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列出斜面可能的作用。
二、讲解斜面的定义和作用1.定义: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可用于方便地移动物体。
2.作用:斜面可以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使得移动物体更容易;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三、力分析1.斜面上的力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然后,讲解斜面上的力分析:(1)重力:总是指向地心的方向;(2)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的内侧;(3)摩擦力:沿着斜面方向,指向下方。
2.斜面的力分析通过分析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让学生理解斜面的作用原理:(1)当物体静止时,斜面上的摩擦力和重力之和等于支持力;(2)当物体滑动时,斜面上的摩擦力小于重力,并且二者之差等于加速度的产生。
四、斜面的计算方法1.计算斜面的支持力通过分析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让学生掌握计算斜面的支持力的方法。
2.计算斜面的摩擦力通过分析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让学生掌握计算斜面的摩擦力的方法。
五、运用斜面的知识通过实际问题和例题,让学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总结与课堂练习总结斜面的定义、作用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斜面的定义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斜面的计算方法。
然而,在实际问题的运用中,学生还存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和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斜面在提升物体时所起的作用,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提升物体所需力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斜面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斜面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
2.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
2.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斜面、小车、球、尺子、记录表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呈现(5分钟)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应用领域,以及如何设计斜面来提高物体的提升效率。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斜面的作用和原理。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斜面倾斜程度与提升物体所需力量之间的关系。
8.板书(5分钟)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
教学过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分析:在《斜面的作用》这一节课中,教学情境主要包括实验情境和问题情境。
《斜面的作用》教案
《斜面的作用》教案【教材简析】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认识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斜面,并分析斜面的作用及省力原理。
本课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斜面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不同,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从《使用工具》中的用木板将油桶运上汽车引入斜面的定义,学生容易理解。
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斜面的特点,提出疑问:斜面是否省力?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发现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2.知道斜面是否省力,斜面省力的大小与坡度有什么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对斜面是否省力和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能够整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大小的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1.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解释“斜面的作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两组实验发现斜面能省力,并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的力越少。
难点:如何将斜面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面板状材料、7本书、1盒钩码、1个弹簧测力计。
为全班学生准备:有关斜面使用情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一张用木板搭建斜面将油桶运上汽车车厢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挑战的任务吗?把油桶搬上汽车,如果直接搬,油桶太重,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吗?学生观察、思考并汇报。
2.小结:我们可以将木板的一端搭在汽车上,另一端支在地上,这样我们就搭建了一个斜面,然后把油桶放倒,沿着木板推上汽车车厢。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场景的导入,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科学知识。
二、探究活动一:斜面有什么作用。
1.讲述:此时的这块木板就是一种简单机械。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斜面的基本概念,掌握斜面的计算方法,并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计算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斜面的认识较少,对于斜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斜面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斜面的定义,掌握斜面的计算方法,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难点:斜面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斜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计算器、实物图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斜面模型、计算器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斜面?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讲解斜面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件展示斜面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斜面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不同斜面的角度和高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盼望同学通过观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一种新的简约机械——斜面。
同学对于斜面已经有肯定认识,能结合生活阅历,猜想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约机械。
老师需要指导同学设计科学的试验方案,通过两个对比试验来认识斜面是如何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的认识过程。
知道生活中许多工具、方法都运用了斜面的原理。
教学目标:1.使同学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2.指导同学设计一个简约的讨论计划并用试验的数据说明斜面省力的规律。
3.使同学乐于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一、生活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2.出示概念: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约的机械,叫做斜面。
〔出示〕3.猜一猜:阿姨,下次会选择怎样的方式上楼?二、自主试验,探究问题〔一〕探究斜面的作用1.大胆质疑:究竟斜面是否真能省力?2.制订计划:同学分组争论,并利用材料验证争论结果的可行性。
〔老师巡察指导。
〕3.沟通争论:先组内沟通,再分组汇报制订的计划。
〔设计意图:先让同学自己争论怎样利用材料设计试验,从而培育同学动手、动脑设计试验的技能,和小组内其他成员合作学习的技能,加强其科学素养。
〕4.出示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5.测力计运用指导〔1〕运用之前先检查测力计竖直时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
〔2〕拉动时要匀速、缓慢。
〔3〕在斜面上拉测力计尽量与斜面平行。
〔4〕在拉动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全都。
〔设计意图:既指导了同学设计试验,又指导了同学怎样运用测力计,以及怎样读测力计上的数据,既培育同学设计试验的技能,又培育同学试验中的科学素养。
〕6.同学分组试验,老师巡察指导。
7.汇报试验结果。
8.得出结论:发觉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径直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让同学知道科学结论的获得要依靠科学数据,不能随意得出结论,这样对培育同学科学素养很有用。
斜面的作用优秀教案
斜面的作用优秀教案【教案】斜面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斜面的基本概念。
b.掌握斜面的作用。
c.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a.能够分析斜面的作用力。
b.能够解决与斜面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a.斜面的基本概念。
b.斜面的作用力分析。
c.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a.斜面的作用力分析。
b.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向学生展示一副图片,上面有一个斜面和一个物体,并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讨论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b.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物体放在斜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2.知识讲解(20分钟):a.介绍斜面的基本概念,即一个倾斜的平面。
b.解释斜面的作用力,即重力分解在斜面上的分力和法向量。
c.讲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即物体在斜面上会受到斜面的支撑力和摩擦力。
3.教学实践(30分钟):a.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包括斜面、小车和测量工具。
b.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不同斜度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绘制运动图。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解释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知识巩固(20分钟):a.提出几个与斜面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b.分析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斜面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斜面的作用。
5.课堂总结(5分钟):a.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a.阅读教材中关于斜面的部分,总结斜面的作用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b.思考并解答以下问题:1)一个斜面的角度在0°到90°之间,当斜面倾角为0°时,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2)当斜面倾角逐渐增大时,物体的摩擦力会发生什么变化?3)如果斜面很光滑,物体会怎样运动?4) 假设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的质量为2kg,求斜面对物体的支撑力和摩擦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斜面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7 斜面的作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1、教师准备材料:
有关斜面机械使用情境的图片、课件、搭斜面用的平板,
铁架
台、实验记录表。
2、小组准备材料:
一块搭斜面的平面板状材料、铁架台、1盒钩码、1个测力计。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探索与调查 三、回顾与反思 四、拓展与延伸 1、你们走过学校的这条小路吗?它有什么特点? 2、你们走过这样的过街天桥吗?它具有什么特点?请你描述一下经历和感受。 一、呈现斜面的描述性概念 师:(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与水平面呈向上倾斜角度的平面叫做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出问题:斜面能省力吗? 2、分析问题:
7 斜面的作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7斜面的作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学校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版本 教科版 课题 斜面的作用 作者 年龄 学历
职称 骨干级别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分工协作开始实验 3、得出实验数据及时准确记录。 4、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及时记录。 2、小组分析实验数据,汇报实验 生: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生: 想一想,并小组讨论。 生: 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生: 小组分析实验数据,汇报实验 生:
想一想,说一说。 生: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1、根据实验我们得出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2、直接垂直向上提升物体相当于坡度为90度。 1、螺丝钉是怎样拧进木板里的? 它上面应用到斜面到了吗? 2、你能看出这是变形的斜面吗? 3、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很多公路都要修成“S”形了吗? 4、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应用了斜面的原理,你还能再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 学生描述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生: 学生小组讨论 生: 1、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面在提升物体时的作用,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对提升物体所需力量的影响。
教材通过简单的斜面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斜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简单机械等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对斜面的理解可能仍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可以省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斜面的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斜面的倾斜程度对提升物体所需力量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斜面的作用。
2.讲解法:讲解斜面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斜面模型:每个小组一个,斜面倾斜程度可调。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木块等。
3.教学PPT:包含实验步骤、原理讲解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斜面图片,如滑梯、斜坡等,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斜面在不同倾斜程度下,提升物体所需的力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斜面的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设计一个省力的斜面?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工程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斜面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省力斜面,画出图纸,并计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8.板书(5分钟)倾斜程度:越缓越省力应用:滑梯、斜坡等以上教案根据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内容编写,教学过程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斜面的作用,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斜面的作用,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正确使用斜面和测量工具。
2. 运用数据分析斜面角度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斜面模型、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实验记录表格、障碍物。
2. 不同角度的斜面(如30°、45°、60°等)。
3. 小车或滑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斜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 探究活动一:认识斜面1. 学生分组,每组搭建一个斜面,尝试让小车从斜面滑下,观察小车的滑行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包括斜面角度、小车滑行距离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斜面角度与小车滑行距离的关系。
3. 探究活动二:斜面角度对滑行距离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角度,让小车从斜面滑下,测量小车滑行距离。
2. 学生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斜面角度与滑行距离的关系。
4. 探究活动三:控制变量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角度,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尝试改变小车的质量、摩擦力等因素,观察小车滑行距离的变化。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小车滑行距离的影响。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2. 学生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滑雪、运输等。
3. 学生展示拓展作业,如设计一个斜面模型,使小车滑行距离最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斜率:斜面的高与底之间的比值
长度:根据斜率和高度计算得出
⑤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斜面角度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斜面模型、小车、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调整斜面角度,记录小车运动距离,分析数据
⑥思考与讨论
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斜面的优缺点
斜面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斜面的基本概念、作用、应用实例以及实验设计。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斜面的组成、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同时,板书中的实验设计和思考与讨论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斜面知识。
h.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斜面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如加入科学俱乐部、参加科学竞赛等,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培养科学精神。
作业布置与反馈
本节课的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并据此撰写实验报告。
b.绘制斜面示意图:要求学生绘制一个斜面示意图,标注出斜面的高、底和斜率。
c.设计一个斜面应用的案例: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斜面应用的案例,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斜面模型或者是对某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d.撰写一篇关于斜面的短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斜面的短文,内容可以包括斜面的定义、作用、应用等方面。
2.作业反馈: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以下是一些反馈的建议:
5.科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理解能量转化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பைடு நூலகம்学情分析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如下:
1.知识层次:学生在五年级阶段已经学习了力学基础知识,对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因此,在学习《斜面的作用》这一课时,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斜面的概念,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力和运动的基本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生活中的观察,对其原理和作用尚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斜面的作用,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斜面的作用。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小车、测量工具等。
2.学具:每组准备斜面模型、小车、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和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斜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交通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斜面的作用和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是否省力,斜面省力的大小与坡度有什么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是否省力和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斜面省力是否省力,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测力计、小车、木板、铁架台、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
1.图片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王叔叔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你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大机器就能帮助王叔叔把油桶运上
卡车?
(生:可以抬上去,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推上去・…)
2.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3.那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斜面?
(生:滑梯、楼梯、剪刀的刀口•…)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斜面。
(出示幻灯片)
4.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斜面,你们想不想知道科学家是怎么给斜面下定义的呢?
(生:想)
5.(出示幻灯片)揭示斜面的科学定义。
6.我们已经知道了斜面的科学定义,那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斜面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倾斜的,我觉得它们都可能省力)。
7.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斜面是否省力。
(板书:斜面的作用)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那你们想怎么做呢?结合我们桌上的实验仪器,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想法。
2、学生设计实验:
①、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铁架台搭成)
②、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
(不能)
③、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
行对比)
师:为了便于统计数据,我们统一用装有一个钩码的小车做重物。
3、为了保证我们的实验更加顺利的完成,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哪
(生:读测力计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归零,读数时要平视,•…)
4、学生分组实验。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
8那一个钩码做的重物是这样,两个呢?老师考一下大家短时记忆, 迅速的实验一下两个钩码是不是同样具有斜面省力的作用。
(小组实验并汇报)
9、那三个呢?(小组实验并汇报)
10、再重的物体呢?(生:也省力)是的,刚刚我们也实验了,斜面都能够省力(板书:斜面能够省力)。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正所谓数据就是证据,数据在我们科学中是很重要的,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实验一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用的同样的钩码,测出来直接提升的力都差不多,为什么沿斜面提升的力都不相同呢?)
师:也就是沿斜面提升的力有大有小,斜面省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斜面的高度都不一样,会不会跟这个因素有关系
呢)
师:真善于观察,在科学中我们把这种斜面有高有低叫做坡度有大有小,斜面越陡坡度越大,斜面越缓坡度越小,大家明白了吗?师:还会与什么因素有关?(生:拉的速度,读书的问题•…)师:斜面省力的大小可能还与很多因素有关,但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大家都认可的这一点:坡度的大小与斜面省力是否有关。
2、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研究新问题:
①、在实验中,我们要改变什么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②、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相同?(被拉升的物体重量)
③、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
师: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实验多做几次取平均值,要匀速拉动小车• …)
3、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
4、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师:你们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
(板书: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
四、思考问题
1、铁钉和螺丝钉哪个更容易拧进木头里?
(意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发现螺丝钉上有斜面)2、为什么我们的盘山公路要修成S型?
(意在与开题的图片呼应,做到有始有终)
五、板书设计:
斜面的作用
1.斜面都省力
2.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