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
![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029e0300722192e4536f653.png)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自主复习案【复习目标】1. 明确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体液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 理解内环境概念的涵义,学会判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常见物质3. 理解内环境的的理化性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知识再现】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 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 和 ,并把 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细胞内液 (存在于__________约占体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体液__________是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 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直接生活内环境思考: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内部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属于内环境组分吗?3、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1、成分 (90%)(1)血浆 (约1%):其中 含量较多。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 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 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 的 含量比血浆 。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盐 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细胞外液 注:补充完整左图。
(1)透出毛细血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
这类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
(2)组织液成分只能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
(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前者含较多,其它成分 。
辨析:以下成分属于内环境的是()①氨基酸、②氧气、③尿素、④K+、⑤血红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激素、⑧呼吸酶、⑨抗体、⑩载体、⑪胃蛋白酶。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①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环境与稳态](https://img.taocdn.com/s3/m/b78804f9f61fb7360b4c655e.png)
神经递质等
1、 抗体——抗原结合 2、神经递质——受体结合; 3、蛋白质类激素——靶细胞结合; 4、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①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和血红 蛋白(红细胞内)。 ②细胞膜上的载体。 ③细胞内的各种酶
④呼吸道、肺胞腔、消化道、生殖道、泪腺中的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4、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其中的生理过程
4、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 蛋白质 )决定。
细胞外液无机盐主要由(Na+和Cl - )维持
5、组织水肿概念和原因
6、外界环境中的食物和气体是怎样进入细胞内的?
7、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引起水滞留。
①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组 织 水 肿 ②营养不良 ③过敏反应 ④淋巴回流受阻 ⑤肾小球肾炎
变式训练
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
表示细胞外 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
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③淋巴管阻塞
8、跨膜问题
9、氧气、二氧化碳在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三者间的浓度大小
二、内环境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
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保持 相对稳定 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反馈调节 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__________ 6.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https://img.taocdn.com/s3/m/6d4802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f.png)
5.部分婴幼儿的营养主要依赖奶粉,品质低劣的奶粉导致“大头”婴儿出 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品质低劣的奶粉中的氨基酸含量低,婴儿血浆中蛋白质合成不足, 血浆渗透压偏低,更多水分进入了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B.对水疱不做任何处理它也会自行消失,这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被毛细淋 巴管吸收 C.该同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的 微粒数量 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的pH明 显下降所致
解析: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 组织液中形成的,A项正确; 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绝大部分会被毛细血管静脉端吸收,少部分 会被毛细淋巴管吸收,B项错误;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蛋白质属于大分子 有机物,C项错误; 腿酸主要是因为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但因内环境 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内环境的pH不会明显下降,D项错误。
2.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 或过低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
考向1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2024·梅州高三期末)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01
考点一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的组成。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淋巴液 细胞内液
体液
[易错提醒] 细胞内液≠细胞液。细胞内液正常指动物细胞膜以内的液体, 细胞液指植物细胞液泡膜内的液体。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https://img.taocdn.com/s3/m/c02cb9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c.png)
3.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 代谢废物
(2)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 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 ②本质: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 盐溶液 。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溶液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有关。细胞外液渗透 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3.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渗透压 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 温度 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 血糖浓度 和 氧气含量 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稳态概念的发展 分裂和分化
结构与功能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 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 小 , 内环境 中 的水将较多地通过 渗透 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 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因此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 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 些 电解质(或无机盐) 。
①内环境中的成分
归纳 总结
②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归纳 总结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①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 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 的水肿现象。
归纳 总结
②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
归纳 总结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https://img.taocdn.com/s3/m/40b908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f.png)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4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生命观念)2.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科学思维)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社会责任)考点1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液,④细胞外液。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中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各类细胞生活的内环境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①各种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②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很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④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血浆的正常pH:7.35~7.45,这与其含有HCO-3、HPO2-4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知识清单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7ac3ec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9.png)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1.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2)激素调节的概念
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2)光的信号传导
(3)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4)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5)淀粉——平衡石假说
(6)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理解能力: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
1.3.3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电信号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3)突触小体、突触
(4)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
(5)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6)兴奋产生与传导过程中的K+、Na+的运输方式
(1)理解能力:兴奋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及机制分析。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4)稳态概念的发展
第2章神经调节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1.3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af15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0.png)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细胞正常生活的液体环境
几种组织水肿的原因----渗透压失衡
组织细胞破裂
血浆PH的调节分析——
食物 消化系统 (碱性NaCO3)
正常 机体
剧烈运动
PH升高
NaCO3
PH降低
NaHCO3
NaHCO3
1.判断哪些地方属于内环境? 消化道,肺泡,细胞质,呼吸道,肾小管内液,肾小球 内液,输卵管
2.判断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蛋白质纤维,纤维蛋白原,呼吸 酶,蛋白质水解酶,体液中的溶菌酶,神经递质,糖原, 激素,抗体,载体蛋白,淋巴因子
3.判断哪些反应在内环境? 细胞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TP水解供能,DNA复 制,消化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突触间隙,乳酸与碳 酸钠反应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
酸进入血液后,不会使血液pH改变因为
使
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 蛋白 酸质
② ①
③
④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糖尿病 严重腹泻 感冒发烧 高原反应 组织水肿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流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血氧过低,体内缺氧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过高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a7b79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3.png)
【解析】 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1/3,B错 误;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当人体内蛋白质 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较多的水进入组织液,因此③组织 液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错误。
考向二 结合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
3. [2023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摸底]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 B.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 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的量相等 D. 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过程
2)调节机制:__神__经__—__体__液___调节。 ①感受器:__下__丘__脑___渗透压感受器。 ②神经中枢:调节中枢位于__下__丘__脑___;渴觉产生部位: __大__脑__皮__层___。 3)参与的激素:主要为__抗__利__尿___激素。
①产生部位:__下__丘__脑___。 ②释放部位:__垂__体__后__叶___释放。 ③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④功能:__促__进__肾__小__管__和__集__合__管__对__水__分__的__重__吸__收___节
考点·自主梳理
命题·规律探究
(1)体液与内环境 生物体内的液体
体液
(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提醒 明确血液组成
(3)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提醒 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 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 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 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 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 浆和淋巴,但不是只有这三种, 还有脑脊液等。 ③生活在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织液中的组织细胞等均不是内 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与稳态-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内环境与稳态-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3fecf2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9.png)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4.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食物
空气 气体 体 外
消 化 营养 系 物质 统
呼
O2
吸
系 统
CO2
循 营养 物质
环
系 O2
统 CO2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代谢终产物
体
外
O2 营养物质
组织液 代谢终产物
细 胞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约770KPa)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
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之, 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血浆渗透压的 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1.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注意: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 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其中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2)体液的分类:
(2/3) (1/3)
C 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 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Ⅰ端比Ⅱ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
糖含量低
二.精题精练
解析: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 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 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c,B项错 误;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调节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c43832e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e.png)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进入较冷的环境时人体产热大于散热B.寒冷时人体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C.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代谢产热D.人体在35℃以上环境,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2.反射弧(reflex arc)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
从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信息传到效应器。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反射弧仅由神经元构成,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B. 图中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神经递质受体C. 兴奋由c向b传导的过程中,涉及不同信号的转换D. 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3.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B. 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C. 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
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B. 新冠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C. 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病人患自身免疫疾病D. 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5.下列关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B. 血浆中含有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C. 流经肝脏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升高D. 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Na+和Cl-的含量有关6.根据下图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经内环境运输到消化道发挥作用B.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C. 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①、②和③D.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也会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7.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623b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4.png)
四、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
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体
废物、食物残渣
体
食物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系 物质
物质
统
环
空气 呼 O2 系 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CO2
统
代谢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
O2
细 营养物质
胞 代谢终产物CO2
泌尿系统
尿液
皮
肤
汗液
外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织外液液 。 和组织
细胞
血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管中
红细胞白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血小 较多的 细__胞__外__液_,是
板
_蛋__白__质___, 细胞直接生活
组织液 淋巴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而组织液和 内环境,三者
淋巴中蛋白 基本成分
质很少。 _相__近_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稳态的生理意义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内反应环受阻境,代稳谢紊态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8e18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3.png)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1层→出小肠上皮细胞1层→进入血管上壁细胞1层→出血管上壁 上皮细胞1层→进入血管下壁细胞1层→出血管下壁细胞1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
三、物质进出内环境的“穿膜”层数
组织细胞内的尿素排出体外依次穿过哪些生物膜?
7层。 组织细胞到组织液1层→进入毛细血管2层→出毛细 血管2层→然后滤过肾小球壁细胞2层。
①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②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
肾脏排出
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渗透压: (1)概念: 溶液中溶___质__微__粒__对水的吸引力。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无__机__盐____、____蛋__白___质____的含量有关; 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N_a__+__、__C__l_- 离子。 (3)生理作用: 维持细胞正常 形态和功能。 (4)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 细 为溶胞什质外么微液细粒中 胞数含 外量量 液对最 渗水多透的的压吸溶的引质90力是%蛋来渗白源透质于压,N高Na+低a、ClC00仅..l33-为?mmoo0ll.//9LL%葡蔗萄糖,糖溶溶液液渗渗透透压压 =
二、 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图的分析
毛细血管壁
无盲端
红细胞
血浆
组织细胞 组织液
组织液 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细胞
有盲端
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
汗液
外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泌尿、外循环
4.物质出入人体细胞的具体途径分析 (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
(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 (1)小肠、肺、肾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 ①小肠:小肠内表面有丰富的小肠绒毛,绒毛内具有毛细血管 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均由单层细 胞构成,便于小分子物质通过它们而进入循环系统。 • 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 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一样,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 • ③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壁、肾小管壁和毛细血管壁一样,由单层细胞组成,便于 对血浆的过滤(形成原尿)和对原尿的重吸收。 • ④以上凡是单细胞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 细淋巴管壁、肺泡壁、肾小球壁、肾小管壁等),物质通过时要 经过两层细胞膜,4层磷脂分子层。
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
1、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 pH值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P5
(1)渗透压 (约为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90%以 上来源于Na+和Cl-
拓展1、什么是生理盐水? •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拓展2、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 此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
1.体液与内环境的关系 P2
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为体液,其组成如下:
血浆与血液: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可全视作内环 境,因为血液中含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等)。
2.内环境概念的理解 (1)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 角度看就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 延。 (2)易错点:注意区分三种环境(极易混淆,重点记忆)
例1、(双选)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浆蛋白、H+
AD
B.突触小泡、抗体、激素、H2O
C.唾液淀粉酶、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有何 区别?
②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 的物质和分泌到肠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a.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b.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 (或者除消化酶之外); c.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 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D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
1、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 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 程。 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 的消化水解过程。
内环境作用: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
体
食物
空气 气体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淋巴
系 统
物质
物质
环
血浆
O2
组织 营养物质 细
液 胞 代谢终产物
呼 吸
O2
系
O2
代 谢 终 产
CO2
系 CO2 统
物
CO2
统
泌尿系统
代谢终产物:尿素
尿液
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输卵管、子宫腔
1、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C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B )
A.细胞外液
B.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
3: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
细
胞
内
液
(3)不同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①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组织液;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组织液; ④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 ⑤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血浆。
• 吊针、打屁股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
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C、D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 5.组织水肿:
• 原因:组织液增多
• 实例:
• (1)某些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可使大量血浆 蛋白随尿排出,血浆渗透压降低
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列举的诸多
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③淋巴管阻
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
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内环境成分: ①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 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a.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 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b.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 质、激素等; c.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尿素等。
• (2)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
•
出现组织水肿。
• (3)患丝虫病时,淋巴回流受阻
• (4)过敏时,引起组织胺的释放,可导致毛细血管
•
的通透性加大,引起局部水肿。
• (5)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如代谢废物积累、组织液 中蛋白质增多等。
[做一题]
[例4] 右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