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学校能否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能,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促进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给全体教师以实现他们要求愿望的机会。教师的劳动付出应与获得发展机会保持动态平衡,只工作不进修,只“教”不“学”,只“教”不“研”,只“使用”不“充电”,他们就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也会因此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基于这些认识,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以加强师德教育为前提,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支“事业型、研究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以强化师德教育为前提,激发教师内在职业动力。
教师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在治学境界和人生境界中,首先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要从顺应职业本能,社会风气的“自然境界”和以“功利”为教书动机的“功利境界”中摆脱出来,提高到自觉为学生发展服务,对学生负责的“道德境界”,进而追求崇高的为全社会、全人类利益而做人的“社会境界”。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就难以为人师表,也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
在强化师德教育中,我们提出牢固树立五个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五种”意识,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组织由教师、学生参加的师德师风民主测评与师生个别座谈会,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校文明教职工的评比活动、组织师德事迹报告会,并在学校宣传橱窗中进行表彰。通过这些活动,树立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典型,带动教师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使教师们形成“不单要争做业务上的骨干,在思想上也要成为骨干”的意识。
二、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
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与管理制度是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绩效挂钩机制则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改革,本着激励与发展的原则,大胆尝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抓住流动环节,激活用人机制。为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真正做到用人所长,我们坚持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校内积极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和评聘分离制。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实行校内转岗或试聘,努力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
制,不断激发广大教师进行公平竞争的进取心和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热情。
2、工作绩效挂钩,建立激励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将教师基本工作分为师德、教学业绩、教科研业绩、三大块分别进行考核,并将校本教研作为教师教科研业绩直接列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范围,促使教师关注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我们还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教师教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促进了教师的自主提高。
3、完善过程管理,建立导向机制。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学校要抓师资队伍建设,抓教师的专业提高,必然立足于教师个体的提高。在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制定中,我们要求教师从学习计划、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题研究、论文获奖与发表等方面制定当年度具体的专业成长目标,促进教师们在目标管理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并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业绩实施公开制度,旨在从二方面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其一,表彰先进,鼓励教师务实、创新,弘扬正气;其二,树立榜样,激励竞争,实现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主发展。同时我们还改革职称评定推荐办法,在教师申报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推荐基本条件中,明确提出“论文要求”、“课题研究要求”、“公开课或讲座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师校本教研的质量意识。
三、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和业务素质。
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的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我们以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为契机,加强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的学习,让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转变。
1、注重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们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的开展为载体,积极倡导终身学习,并以“一个重点,两类学习,三个层面,四项结合”促进教师学习,积极营造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习惯,人人争做学习的楷模,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其中,一个重点即网络学习,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要在网络中有选择地学习,鼓励把学习成果应用于教学或放在校园网供全体教师享用。两类学习即坚持政治学习与坚持业务学习两手抓。三个层面:理论层面,如教育名著、专著。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自学一本,鼓励精读和撰写读书笔记,领会思想内涵,提升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通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探索层面,如新课标、案例等,主要是学以致用。四项结合即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学历进修与业务进修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2、强化校本教研,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是教学研究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进一步拓宽思路过程中,我们注重校本实践的层次性、多元化、师本化,通过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包括开展师徒结对“一帮一”活动、同伴交流与互助的“集体
备课”与“说课”相结合的常规教研活动、“四级”校级公开课(新分教师过关课、师徒结对汇报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新课改专题研究课)活动,教师们的学科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在交融中达成共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推广行动研究,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教师教科研能力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使教育科研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起着导向和推进作用,带头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的迅速提升。近几年,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参与承担并完成了“中学生自我教育指导研究”、“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与操作”、“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研究”等多项省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对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给予技术和经费支持,对课题研究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使相当多的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学者型教师。
纵观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我们觉得:我校教师队伍在总体上是稳定的,广大教师在争做“事业型、研究型”教师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呈现了强劲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两难性”与艰巨性。比如,如何处理“高素质队伍建设”与“为教师减负”两者的关系,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如何处理“强化教师培训”(外力)与“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内力)两者的关系,让培训活动及教师发展更具有效性?等,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