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维护沙皇的封建统治,沙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教材通过讲述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理解改革的过程,感受改革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改革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改革前后的社会变化,认识改革的影响。

4.教师讲解:穿插讲解改革过程中的历史背景、事件和影响,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图片:收集改革前后的社会图片,直观展示改革的影响。

4.视频:寻找相关改革过程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19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

教师穿插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讨论成果。

初中俄国的改革教案

初中俄国的改革教案

初中俄国的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

3. 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比较法,评价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 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历史名城的诞生和发展,以普京总统对彼得大帝的赞誉引发学生对彼得一世改革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彼得一世改革时间:18世纪初背景:俄国面临封闭落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束缚国家发展的困境。

内容:① 推行西方化的政策,提倡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

②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③ 改革经济制度,发展工商业,鼓励出口。

④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建领主的权力。

意义: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实现了现代化,提升了国力,为俄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1861年背景: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内容:① 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自由身份。

② 分配土地,农民可购买土地使用权。

③ 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地位。

意义:农奴制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不彻底,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3.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异同,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4. 总结课程强调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教材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针对1861年改革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次改革,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1861年改革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激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的改革。

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但对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解改革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

教师简要介绍改革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讲解改革的具体措施,如解放农奴、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呈现的内容,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2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1.2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2: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在克里姆林宫普京的办公室里,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中,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探究新知(一)彼得一世改革1.材料展示:材料一此时(17世纪),荷兰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材料二17世纪,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被外国人把持。

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思考彼得一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7世纪的俄国盛行农奴制,落后于荷兰、英国等国家。

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第7页的“人物扫描”,对彼得一世进行简要介绍。

3.引生阅读教材第7页的内容,出示表格,总结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材料一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1861年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次改革。

提问:“你们认为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改革的背景,如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展示改革的内容,如农奴获得自由、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提问:“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矛盾?如何解决?”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改革的影响,如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来深入了解俄国改革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掌握亚历山大改革和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内容,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2.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特点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反映俄国改革的史料,深入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的意义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引出本课的课题《俄国的改革》。

2.呈现(10分钟)展示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如农民生活困苦、起义频发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解放农奴、推行地方自治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了解16—19世纪俄国在欧洲、亚洲扩张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俄国的改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两次改革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清俄国的改革的局限性,即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感知这两次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探究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以上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学生回答: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师引导:照片上的两位沙皇为俄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彼得一世改革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二、新课讲授(一)彼得一世改革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然后谈谈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学生回答: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进入沙皇专制时代;17世纪,俄国沙皇专制在政治、经济及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及内容。

学生回答:(1)目的: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内容: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A)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 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
7.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 )
A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8、(2015·四川资阳·10)托洛斯基(1842年—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A)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3.总体目标: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对俄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4.能通过史料分析俄国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内外因不同的角度做出判断(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5.能通过对比分析,认识俄国的两场改革在性质上的差异。(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课堂练习
1、(2015·河南省·1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D)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2. (2015·湖北荆门·13)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C)
A.市场问题B.资金问题C.劳动力问题D.原料问题
3、(2015·广东茂名·48)土地问题是各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俄国农民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中国农民通过土改获得耕地。”请问,俄国和中国的农民分别在什么事件中获得了土地?(AD)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视频内容,文字和图片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初中历史俄国的改革教案

初中历史俄国的改革教案

初中历史俄国的改革教案
教学内容:俄国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内容。

3. 了解俄国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难点:对俄国改革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在前几节历史课中学到的俄国的历史,为今天的主题做铺垫。

二、讲述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10分钟)
1. 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与欧洲国家的比较。

2. 彼得大帝为何要进行改革。

三、介绍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内容(15分钟)
1. 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

2.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启蒙改革。

四、俄国改革对俄国的影响(10分钟)
1. 俄国由封建国家转变为近代国家。

2. 提升俄国在世界的地位。

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
1. 教师对俄国改革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们就俄国改革对俄国的影响进行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文章,总结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应该对俄国的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俄国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改革,如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新的历史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危机,掌握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改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危机,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具体措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改革的作用及其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学习这两次改革,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改革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相关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以及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俄国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3.改革过程中各阶层的态度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知。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4.教学辅助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2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1.2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表格整理的学习活动,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独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形成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通过研读史料、纵横对比等学生活动,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形成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表格梳理、学生活动,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和措施,形成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2.通过识读地图、研读史料、构建思维导图的学生活动,理解两次改革的影响和性质,认识到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形成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教学难点废除农奴制改革如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教学方法识读地图法、史料研读法、表格整理法教学资源 ppt教学内容及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俄国历史上的“解放者”,为什么说解放农奴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学了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

二、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发展历程阅读P6第一段文字,简述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学生倾听思考阅读课本、梳理通过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强化了沙皇专制权力。

阅读P6文字、P7《相关史事》,思考彼得一世为什么要改革? 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决心改革。

表格整理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社会生活方面整理)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的改革设计说明本课的两大主要内容“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之间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17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沙皇彼得一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强化了农奴制和专制统治。

19世纪以后,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一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通过对这两次改革的学习,学生可以感知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探究这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过程中,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等基本史实。

2.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作出客观的评价。

3.认识到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理解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重要手段,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影视作品:《大国崛起》(纪录片)。

(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先让学生依据他们看过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如《大国崛起》,说一说他们眼中的俄国,然后引导学生从史料实物中认识历史,并提醒学生本节课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着手进行学习。

二、预习检查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学习任务一俄国的兴起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它的成长之路吧。

教师活动:展示脉络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第1自然段的内容,使学生对俄国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第二课是“俄国的改革”,主要讲述的是沙皇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司法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课本在教材末尾提出了几个问题,希望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19世纪中期俄国全面进行的改革措施;②理解改革措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和影响;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从文本中抓住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

2、能力目标①学会总结、比较和分析历史事件,发现历史变革的规律;②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并据此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判断;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从文本中抓住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变革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预习导学(10分钟)点击阅读主要章节,并思考下列问题:1.1 为什么俄国需要进行改革?1.2 改革方向有哪些?在社会发展方面会带来哪些变化?1.3 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1.4 本节课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词汇?2、新课讲授(35分钟)2.1 课堂讲授在讲述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互动问答、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①开篇导入导入俄国老爷爷的故事,使学生能够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中。

②主体分析1、农村改革:解放农奴,取消赋税,分配土地等改革措施;2、司法改革:着力改进法律制度,提高司法公正性,打击贪污腐败;3、文化改革:开办新学校,印刷新教材,传播新思想等方式来推广普及教育;③重点事件分析推荐精选一些精彩的历史事件,如《不列颠战役》,并通过对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进行详细解读,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

2.2 学生讨论(15分钟)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发现情节性的内容,并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俄国的来历;理解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性质及改革的影响。

通过比较两场改革,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从改革的内容中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俄国两次改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客观评价历史事件。

通过比较两场改革,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彼得大帝具有的优秀品质及关键历史人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发展,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理解改革的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地图导学法、分析推理法、微视频辅助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法、分析推理法、比较学习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微视频等【新课导入】老师最佩服的人是普京,普京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

普京为什么佩服彼得大帝?从俄国的改革中找找答案。

出示课题《俄国的改革》。

【新课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目标。

一、彼得一世改革1、自学俄国的来历完成自学提纲。

2、利用俄国疆域的扩张图,简单了解俄罗斯帝国的形成。

3、观看“有关彼得一世剪胡子”的微视频。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对“彼得一世改革”的学习。

4、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1)教师补充材料,让学生直观认识俄国落后的具体表现。

(2)教师出示历史材料: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农奴制不断的强化下,俄国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引导学生初步明确俄国出现落后面貌的原因——农奴制盛行。

5、学生大声朗读“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教师对改革内容进行简单说明,通过学生朗读和教师的简单说明,让学生初步了解彼得一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上等方面改革的内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

两部分内容的关系比较密切。

17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它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19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发展速度加快,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俄国废农奴制。

三、教学目标1.了解俄国发展历程,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到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事,并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看待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唯物史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中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教师引导:彼得大帝是谁?他对俄国有着怎样重大的贡献?(二)新课讲授1.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发展历程:【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教材,梳理俄国的发展历程。

(2)改革背景:【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原因。

材料:17世纪的荷兰人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海洋贸易,相对宽容自由的环境使国家充满活力。

……英国在17世纪里完成了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在17世纪中叶成为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史料和详细的论述,展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俄国历史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交织。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改革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了解改革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改革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师总结: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教师在ppt上展示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的史料,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史料,结合教材P6——P7,得出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

(1)背景史料1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徭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2)内容史料2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史料2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 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 9 160资本主义史料 3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2)内容学生自行阅读教材P8内容,找出1861年改史料2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 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 9 160资本主义史料3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2.学生阅读教材,找出1861年改革内容。

教的活动4 小结1.教师出示俄国两次改革表格,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写,进行知识点巩固记忆。

6.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标要求】知道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的历;理解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性质及改革的影响。

通过比较两场改革,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从改革的内容中分析改革带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俄国两次改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客观评价历史事件。

通过比较两场改革,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彼得大帝具有的优秀品质及关键历史人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发展,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理解改革的影响。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地图导学法、分析推理法、微视频辅助教
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法、分析推理法、比较学习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微视频等
【新课导入】
老师最佩服的人是普京,普京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

普京为什么佩服彼得大帝?从俄国的改革中找找答案。

出示课题《俄国的改革》。

【新课学习】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目标。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自学俄国的历完成自学提纲。

2、利用俄国疆域的扩张图,简单了解俄罗斯帝国的形成。

3、观看有关彼得一世剪胡子的微视频。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对彼得一世改革的学习。

4、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1)教师补充材料,让学生直观认识俄国落后的具体表现。

(2)教师出示历史材料:
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农奴制不断的强化下,俄国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
引导学生初步明确俄国出现落后面貌的原因农奴制盛行。

5、学生大声朗读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教师对改革内容进行简单说明,通过学生朗读和教师的简单说明,让学生初步了解彼得一世在政治、军事、经济、化、生活上等方面改革的内容。

6、学习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1)学生在课本上找出改革给俄国带的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从改革的内容中分析改革带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
1、分析改革的背景
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19世纪上半期农奴制的弊端。

(1)解说中提到19世纪的俄国遇到了哪些问题?
(2)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析改革的目的。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3、学习改革的内容。

让学生朗读。

5、从改革的内容中分析改革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学习方法。

6、从图片和史料中,体会农奴制残余的存在,认识改革的不彻底性。

三、合作讨论:比较两次改革的异同
(1)一、二小组讨论改革的相同点,老师提供两个角度。

(2)三、四小组讨论改革的不同点,老师提供四个角度。

(3)、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后,老师引导归纳。

【课堂小结】
依据板书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及重点知识,同时,让学生深化认识,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关键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堂检测】知识抢答
1.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盛行的制度?
2. 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3、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4、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是?
5、这两场改革最本质的不同是?
【板书设计】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崛起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伟大转折
三、比较两场改革性质不同
【布置作业】
结合俄国两场改革的意义,谈谈你对今天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要求多角度思维)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中的最大的亮点是学习指导:在讲解两场改革的影响是都有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在课的末尾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去学习两场改革的异同点,有利于培养了学生比较学习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