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综合)
腹诊方法与经方应用
脐旁、 左右小腹、 脐下部位 抵抗、 压痛
小腹拘急: 腹直肌在耻骨联合附着部附近出现
的异常紧张称为小腹拘急。
该症候与小腹不仁相同,也表示肾虚。
正中芯: 小腹正中可触及的竖状(纵向)条索
状物抵抗。
• 常伴有小腹不仁。
• 该症候也意味着肾的虚衰。
• 脐上方也会出现类似条索状 物,意味着脾的虚衰。
12,脐旁部抵抗、压痛
脐的斜外方约2横指处与腹直肌交叉点上可触及肌 肉的硬结,若用指端向脊柱方向按压此部位,患者会 有放射性剧痛,称为脐旁部抵抗、压痛。
5,腹力(腹壁紧张度)
通过手掌按压腹部,可以评估腹壁的紧张度
明显充实者为5/5 中等程度者为3/5 明显软弱者为1/5 介于它们之间者为4/5、2/5
腹满
6,腹直肌的紧张度
诊察腹直肌的紧张状态方法:
使用2、3、4三 指,从腹直肌肋弓付 着部到耻骨联合部, 依次按压,诊察整个 腹直肌的紧张度。
• 腹直肌紧张度的异常有数种类型,在有些场合,腹直 肌紧张度的某种类型明显地提示某种特定的方剂。
第一部分 腹诊概念及源流简介 第二部分 腹诊方法 第三部分 腹诊(象)辨证举例
第一部分 腹诊概念及源流简介
腹诊,即腹部的触(切)诊。 通过观察腹壁的紧张度、肌性防御反应, 以判断虚实和决定病型。
从目前一般意义上来讲,腹诊指的是日本汉方医 学的腹诊方法。
腹诊的源流是《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 论》,汉方医学家通过对经典中对腹部征候记述的领 会,经过临床实践探索,于江户时代发掘、形成了腹 诊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直至今日,仍是汉方医学常用 诊法,其重要性甚至超过脉诊。
• 全腹直肌紧张,提示芍药甘草汤、 桂枝汤、 桂枝加 芍药汤 、小建中汤。
腹诊在肠胃病的诊疗中竟如此重要
腹诊在肠胃病的诊疗中竟如此重要中医腹诊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中多有论述。
腹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组成部分,在胃肠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用中医腹诊,结合平脉辨证及现代诊疗手段(如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数字胃肠造影、超声波等),指导临床常见胃肠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颇有心得,现总结如下。
1 腹诊的方法与分区腹诊方法:腹诊包括了腹部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而切诊在腹诊中较之其他三种方法尤为重要。
由此,古今不少医家认为,腹诊就是指腹部的切诊,如清代俞根初就指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
”腹诊时,让患者仰卧,两腿屈曲,两臂顺沿两肋平伸,露出腹部,放松腹肌,检查医师位于右侧,用右手指掌,逆时针方向从左下腹诊查起,顺序向右下腹触摸,手法宜轻柔徐缓,由浅入深,由轻到重。
为了寻找疾病病位,也可用大指或食指,由轻到重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压、推移、循摸等,以便发现阳性反应,我们在临床上常用滑动法、揉按法、移压法、推动法,或一法独施,或数法合用,诊查腹部的胀、满、硬、痛、痞、急、结、板等情况。
注意有无凝滞、结节、团块、板结、条索等。
腹诊分区:腹诊分区参照《中医诊断学》胸腹部位划分法及王琦教授“中医十一区腹诊分区法”,根据脾胃病证特点划分为9个区域。
胃脘(心下):相当于西医腹部九分法上腹部;脐部(大腹):相当于西医腹部九分法中腹部;小腹:相当于西医腹部九分法下腹部;左右少腹:相当于西医腹部九分法之左右下腹部;左右肋下:相当于西医腹部九分法左右中腹部;左右肋部:相当于西医腹部九分法左右上腹部;胃脘(心下):诊胃、心、胆;脐部:脾、胃;左右少腹:肠、肝;左右肋下:诊肝、胆;左右肋部:诊肝、胆;小腹:肾膀胱、胞宫。
2 腹诊的应用胃病腹诊辨证:胃脘(心下)如果胃脘部有轻度压痛、无板结,病程较短,多为胃炎活动期,说明胃病在初期,多为浅表性胃炎。
结合舌脉及症状,治疗宜理气清热和胃,多用柴胡、香附、延胡索、枳实、蒲公英、败酱草、茵陈等。
腹诊(综合)_图文.
腹诊第一节腹诊的理论依据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腹部部位分布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
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
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
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
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
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
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伤寒论》腹诊大全(实用)
《伤寒论》腹诊大全(实用)日本汉方的腹诊术,最早是受我国医学影响而出现的。
主要分为“难经派”与“伤寒派”。
“难经派”腹诊由针术医家提倡,以《内经》、《难经》为理论根据,重视诊察胸腹间动气,将腹部分区与五脏相配。
“伤寒派”腹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理论指导,将腹诊所得证候与仲景原文对比,决定选方用药。
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臻完善,形成了具有日本汉方医学特点的诊断技术。
(1)腹诊的目的腹诊的最大目的是测知虚实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而腹力,包括腹肌的弹力、厚度、加压的抵抗感、皮下脂肪等综合情况是反映虚实的重要指征。
如腹壁厚、肌肉发达、富有弹性的为有腹力,多见于实证。
相反,腹壁软,腹肌弹力弱为没有腹力,多属虚证。
(2)腹证的临床意义[1]心下痞硬,指心下部憋闷,有抵抗感,多见于阳证,如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用泻心汤类或柴胡剂;若素来胃肠虚弱见腹胀、时腹痛,误用下剂而致的心下痞硬者则为阴证,用人参汤类。
[2]心下痞、心下痞满,指有心下部憋闷感而没有压痛,抵抗等他觉症状,常在心下部有振水音,为虚证,适于用四君子、六君子及人参汤等。
[3]心下软,心下部软而无抵抗,多见于虚证病人,偶见于实证者。
[4]胸胁苦满,指从胸到两胁严重的胀感并伴有抵抗和压痛。
按体质的虚实及胸胁苦满的强弱,分别使用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5]胁下痞硬、胁下硬满,指肋骨弓下部的痞硬,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也应柴胡剂。
[6]心下支结,指腹直肌在上腹部分的肌紧张状态,是柴胡桂枝汤、四逆散的证。
[7]里急、腹直肌挛急,指腹直肌从上至下呈紧张状态,包括自觉肌紧张,肠蠕动亢进、疝痛等,多是虚证的腹证。
适于用柴胡桂枝汤、小建中汤等。
[8]小腹拘急、小腹弦急,小腹拘急是下腹的肌肉从耻骨联合为下顶点的逆八字形的肌紧张,多伴腰膝无力,腹疼等,为肾虚的腹证,用八味地黄丸。
小腹弦急指下腹的肌肉沿腹直肌的异常紧张状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腹候诊察方法及诊断标准
腹候诊察方法及诊断标准腹诊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触摸、观察和询问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征。
以下是腹诊的诊察方法和诊断标准:1. 准备工作:患者仰卧于诊察台上,放松四肢(下肢伸直,必要时屈膝),宽解衣服。
医师立于侧面,以右手四指或拇指,掌心向下,贴近患者腹壁,轻轻按抚,自胸而腹,自左至右。
2. 触诊:先让患者仰卧于诊察台上,放松四肢(下肢伸直,必要时屈膝),宽解衣服。
医师立于侧面,以右手四指或拇指,掌心向下,贴近患者腹壁进行触诊,触诊前医师的手要温热,避免冷手突然触及腹部惹起腹肌挛缩甚至腹肌反应性抵抗而变硬影响诊断。
3. 望诊:观察患者的腹部外形、呼吸、胀满疼痛等情况。
4. 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5. 听诊: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声音,如肠鸣音等。
6. 闻诊:嗅患者腹部的气味,如是否有异常气味等。
诊断标准因病种和病情轻重而异,一般而言,腹诊可以诊断出以下几种疾病:1. 脏躁:多见于女性,常表现为形体肥胖、性情抑郁、频发全身痉挛、四肢抽搐而精神神志正常。
腹部左侧动悸亢进、腹部直肌拘挛紧张等。
2. 腹水:多见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表现为腹部胀大、下肢水肿、食欲减退等。
3. 腹痛:多表现为腹部疼痛、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症状。
4. 便秘: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质较硬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等。
5. 泄泻: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便、排便不尽感等。
6. 胃痛:多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满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
7. 胁痛:多表现为胁肋部疼痛、胀满不适、胸闷等。
8. 鼓胀:多表现为腹部胀大、四肢水肿、食欲减退等。
9. 积聚:多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疼痛拒按、食欲减退等。
10. 黄疸:多表现为身黄、目黄、小便黄等。
需要注意的是,腹诊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不能替代其他临床检查方法。
同时,腹诊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腹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腹诊一、腹诊是如何诊断疾患的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故气血俱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气对人生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体脏腑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动力。
常说,“人活一口气”,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气,离了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气能益人,也能害人”。
虽然人离不开气,但窝气成灾。
故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
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
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
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
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
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
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
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推腹时,发现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怎么办呢?,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这类民间疗法都很好用。
老中医:腹诊学会这4个方法,选对相应之方,诊病得心应手!
老中医:腹诊学会这4个方法,选对相应之方,诊病得心应手!中医腹诊,对每个病证都有特定的腹证,每个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每个方剂都有特殊的腹证指标。
如胸胁苦满证,方选柴胡汤类;心下痞,方选泻心汤类;奔豚,气上冲,方选桂枝汤类;腹直肌挛急,方选芍药甘草汤类;腹软、喜温喜按无热者,十全大补汤主之;少腹急结,方选桃核承气汤;少腹拘急,方选金匮肾气丸等。
如此,从腹证到辨病、辨证、确定治疗原则或方药,都有其特定的对象。
总之,无论全身疾病如何危重,症状千姿百态,但只要有一个主要腹证,即可选相应之方,疗效颇佳。
这样灵活运用于千变万化的临床实践中,对每个病、证都有辨证治疗的作用。
一.补法建中汤治疗里急腹中痛;桂枝甘草汤治“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心阳虚证,是补剂。
二.清法白虎汤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等证,是从清阳明热入手的。
湿热黄疸证,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亦为清法。
三.温法“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下利,心下逆满者用吴茱萸汤温中;下利脓血腹痛则用桃花汤温里固脱止利;若下利清谷反不恶寒或有腹痛的,则属真寒假热证,方用通脉四逆汤温阳通脉。
温阳利水是常用的治则之一,阳虚水饮内结的,当用温阳利水剂。
如太阳蓄水证,用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少阴阳虚水寒相搏证,则用真武汤温阳散水气。
还有水停心之动悸,冲逆证,用苓桂枣甘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法治之。
四.消法论中有用水蛭、虻虫破血消积,大黄、桃仁活血化瘀的消法,常用以治疗血瘀证或癥瘕证等仲景对腹证治疗,既有针对病因而设的,攻下法、逐水法、消导法等,又有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而获效之法,如温阳、补虚、调和诸法。
临证应把握全身病变规律,权衡腹证之虚实参合脉证,独用一法,或合用数法。
病案举例:某女,30岁。
主诉:7日前在田野工作,突然剧烈头痛,并呕吐2~3次,意识朦胧,后头部剧烈疼痛。
腹诊
三角形脐:
向上三角(▲):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 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提示胃、胆囊、 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 上移。而且便秘者多。
中点(脐中):诊小肠, 拒按者,多数在脐 旁位有结节、痛点和腹 冷症状。 一些有过敏性肠炎患 者,饮食不注意时,大 便时硬、时溏。
小肠
硬溏的程度与腹部 结节的大小有关。
体位: 客人排空二便后仰卧 床上,自然呼吸,肌肉 放松,下肢伸直,两手 置于股部外侧 一般治疗师于客人之 右床侧。 顺序: 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重点。综合运用望、 闻、问、切四法,以求腹诊全面可靠。 内容: 腹部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
腹诊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必以腹诊为先,手法以 “轻、柔、稳”“慢、柔、 贴”进行,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对年老体弱、小儿,禁用重法。 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将指环等有碍操作 的物品,预先摘掉。 按摩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另饭后二小时 左右为宜。 按摩时,防风防凉。
毛细血管
为什么可以治病
人之脏腑分上、中、下焦。 若下焦不通,则中焦积; 中焦积则上焦满。积满则病。
治病应该像治水, 疏其下则利其上, 中下二焦通则三焦畅, 三焦通畅疾病自无, 三焦不通而百病丛集。
腹诊推拿适应症
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揉脏腑, 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 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腹诊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 系统的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脾胃虚弱、肥胖、高血 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 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等疗效尤为突出。
腹诊的诊治方法
腹诊的诊治方法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医切诊中的腹诊的诊治方法,供中医爱好者们学习讨论。
腹诊包括胸胁腹等处的诊察,有时也要检查腰背等部位。
病人取仰卧位,两腿伸直,两手臂顺沿两胁肋伸展,或交叉放于胸前亦可。
腹部放松,不能用力,并且要精神平静,等待医生检查。
这种休位检查后,再让病人弯曲膝关节,使腹肌弛缓,再做检查。
两腿伸直便于检查表浅部位,如肌肤、皮下、腹肌等。
弯腿便于检查深在部位,如脏、腑、动气(腹腔大动脉跳动)等,也可进一步验证腹肌强急与软弱之程度,两者对照可以获得更多的临床资料。
腹诊前先观察胸腹部,再做按掘等检查。
腹诊主要是医生用手自上而下按循检查,一般是医生在病人左侧用右手检查为便。
限于条件(如床位及病人不便移动等)及医生习惯亦可不拘。
腹诊要求环境安静,室温适宜,床位舒适,平坦,光线充足,以便观察及检查的进行。
检查时要注意不要突然的以手指强压病人腹部,这样容易引起病人腹部突然紧张矜持或怕痒,影响检查。
须先以手掌轻贴胸壁,徐徐向腹部按抚,先诊其胸部然后进行腹部的检查n腹诊前先问询病人为食前空腹或食后不久,大小便情况,如贮尿内急,应先使其排尿再行检查;如远途步行来诊或有精神紧张等情况,可使病人适当休息后再行检查。
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按压患者之胸腹部以诊查皮肤之温度、湿度、润泽或干燥及软硬等;积聚、痞满、疼痛、动气、隆起之情况等。
循:循抚皮肤和肌肉,硬满之性质及其范围,走行方向等。
中医腹诊介绍
中医腹诊介绍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法之一,是“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
本文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源流、腹诊内容、腹诊的应用以及腹诊的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使腹诊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以促进其发展。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然而,自宋代以来,中医腹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几近于失传的状态,虽近几十年有崛起之势,然而与日本汉方医的“察病必须候腹”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笔者通过对腹诊的源流、基本内容和方法、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对中医腹诊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推进中医腹诊的传承与发展。
1腹诊的基本概念关于腹诊基本概念,有2种主要观点,一种是指胸腹部的按诊,属于中医切诊的范畴,即狭义的腹诊;另一种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即广义的腹诊。
日本汉方界学者更倾向于后者,他们不仅切按胸腹部,还注意观察胸腹部的形态、闻胸腹部的声音及气味等。
更有学者认为腹诊是以上2种观点的综合,即四诊合参并以按诊为主的腹部诊察方法。
亦有人认为腹诊应是对腹部症状、体征及证候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医者通过望诊和问诊获得患者腹部出现的各种症状的信息,再通过闻诊和切诊得到相关的体征信息,最后再与病因病机相结合,得出相关的证候的这一过程,称为腹诊。
2腹诊的源流中医腹诊源远流长,腹诊的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灵枢·水胀》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难经》对于《黄帝内经》中“腹诊”的内容进行传承和发展,如十六难云:“假令得肝脉,其外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汉代《伤寒杂病论》其全书有关腹诊条文达141条之多,把腹诊进行分部,把胸腹部大致分为胸、肋、心下、腹、脐、少腹等六个区域;将症状和体征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列出少腹满、少腹满按之痛、少腹满如敦状等较为客观的描述;将腹诊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同时作为一种鉴别诊断的方法,提高辨病辨证的准确率;并且将腹诊与理法方药相结合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中医腹诊简介
中医腹诊简介腹诊,即腹部的切诊,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起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伤寒论》,然因为历史原因(医者需用手掌接触患者腹部肌肤)而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而汉方医学家通过对经典中记载的腹部征候记述的领会,经过临床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腹诊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腹诊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遗产,在临床上具有切实地操作性和实用性,关于腹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渐丰富,学者应当究索原委,研核是非,方能取其精华,弘广其用,现结合病案探讨如下。
1.腹诊的主要内容腹诊是通过判断腹部的紧张度,查知血、水的状况,以判断虚实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参考近现代研究文献,将腹诊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腹壁出汗情况:如微微汗出,提示在表的气、血衰弱;如汗液发粘,提示里热。
2)皮肤温度:肤温低常见于阴证,肤温高常见于阳证。
3)腹力:分为5个等级,明显充实者为5/5,中等程度者为3/5,明显软弱者为1/5,介于中间的分别为2/5、4/5。
一般无抵抗压痛,多为虚证;有抵抗压痛,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4)胸胁苦满:即左右肋弓附近有重压感、压迫感和肋弓下肌紧张和压痛,是决定少阳病胸胁苦满型的重要症候,在实证表现显著,虚证表现轻微。
5)脐部悸动(腹主动脉搏动):提示气逆、水滞病态密切相关的症候。
6)胃部振水音:提示心下部水滞病态相关症候。
7)小腹不仁:即腹部脐以下至耻骨联合的领域的不充实感,常常伴有表面知觉不敏感,提示肾之机能的虚衰。
8)正中芯:小腹正中可触及的竖状(纵向)条索状物抵抗,提示肾之机能的虚衰;脐上方出现提示脾之机能的虚衰。
9)脐旁部、回盲部、乙状结肠部、腹股沟部抵抗和压痛:若可触及肌肉的硬结,按压时常有放射性的疼痛,提示瘀血病态。
此外,尚有五脏六腑、脐部、动气等触诊方法以及特殊腹诊提示的方证,不再赘述。
2.理论依据《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腹诊四要素
中医腹诊四要素1.观外形腹部膨满:腹部自觉有膨胀感,膨隆凸起。
属于病理状态的,最多见于气腹痛、肠麻痹、肠结核等疾病;伴有腹部呈青筋显露,多见于肝积或腹腔内肿瘤。
脐腹凹陷:以脐腹部为中心的部位下陷或凹陷,腹肌瘦削,腹皮皱褶。
多见于久病,提示元气、精血亏损或中气不足。
腹脐凸出:以脐部出现圆形隆起,仰卧则脐平。
多见于脐疝,或久咳引起的大量腹水。
少腹凸块:两侧(或单侧)少腹部位有圆形肿块凸起,时起时消,战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提示肝气失调,疏泄失常,或老年气虚下陷,或狐疝。
2.按腹力以脐为中心的腹部内压力,称之腹力。
被诊者自然呼吸,诊查者用手按于被诊者脐腹,候其举指而起的腹力大小,若手按下后随即放松腹起举手无力而脐腹软弱者,属于虚证。
按其脐腹不软,腹壁张力较强,按之凹陷度小,手下觉有抵触的感觉,松手后脐腹部凹陷随即恢复原状,但手下有腹力不实,举指乏力,提示虚中夹实。
脐腹部按之坚实,或指下如触摸在石板上,按之凹陷度较小,提示实证。
3.测腹温腹部按之肌肤凉而喜温,提示寒证。
右少腹部局部肌肤灼热,且痛而拒按,提示肠痈可能。
4.触痞硬心下痞、心下痞满、心下痞硬:心下痞是自觉心下部痞塞不适,但触摸时没有抵抗和压痛。
心下痞伴有膨满的,称之心下痞满。
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按之有坚硬感,抵抗感较强,称心下痞硬。
胁下硬满与胸胁苦满:胸胁部满闷不舒服的自觉症状,胁下部位触按时,触及石硬。
胁肋苦满,胸胁部满闷不舒服,触压肋骨下多有抵抗与压痛。
少腹满、少腹硬满:少腹部位的膨满,称之为少腹满。
少腹满伴有触摸抵抗感的,称之为少腹硬满。
伤寒论腹诊——精选推荐
精选留⾔写留⾔郭⽌觀伤寒腹诊在中国⼏近失传,⽽在⽇本却发扬光⼤,王⽼师翻译⽇本汉⽅医家的著作并介绍给中国读者,真是功德⽆量!6谢谢您的关注与⿎励2作者窦宝(DouBao)太棒了,衷⼼感谢腹部诊察也是部分医家采⽤的⽅法,见于内科妇科针灸等。
但伤寒派腹诊则是源于仲景发展于汉⽅的相对系统的⽅法,是经⽅医学的⼀部分,也可以更确切地说,是⽅证对应的⼀部分,只有这个的思维范围内腹诊才具有活⼒和灵性,否则腹诊腹证仅仅是⼀些呆板的体征⽽已。
从此处着眼,各地的伤寒派腹诊⼤同⼩异。
2作者⼣颜谢谢王⽼师的付出,我是去年南京国际经⽅学院培训第⼀次接触到腹诊,听了您的课程对我临床治疗帮助⾮常的⼤,感谢您1精通腹诊,提⾼疗效。
1作者鲲鹏有配图,很直观,为王宁元⽼师点赞 1复活腹诊,还原仲景作者吕振雷读完伤寒论讲本后⼜读三⼗年,对⼤塚先⽣⾮常敬佩,不知王⽼师后⾯有整理出版其他著作的计划吗?1同感,⼤塚先⽣值得后学们敬重。
其他汉⽅著作在翻译,谢谢关注。
作者医者谢谢王⽼师发这么好的⽂章。
请教下王⽼师,汉⽅腹诊现在是不是折衷派是主流。
1谢谢关注。
⽬前以伤寒派腹诊为主流。
作者⼤象期待⽼师的译著作者刘⽼师⼗分喜欢这些资料。
谢谢精⼼编辑翻译紫光 什么时候出版啊?谢谢您的关注,出版程序⽐较复杂,会需要⼀些时间。
作者紫光 为什么不要恢复中医本论作者经⽅腹诊腹证只是经⽅腹诊腹证紫光好东西,如果能⽤中医本论解释就更好了作者千万不要黎明腹诊对⽅剂的辨别选⽤有⾮常⼤的作⽤,谢谢王⽼师作者是的,在经⽅⽅证对应的思维范围内,腹诊腹证与⽅剂之间有惊⼈的契合性。
甬其此等专著还有待于王⽼师费⼼译制出版。
作者谢谢关注,翻译⼯作慢慢在做。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
中医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正常之腹诊,腹部外形虽因男、女、老、幼、肥、瘦有种种之不一,总以皮肤滋润光泽,“有色有气”,皮肉相附,胸部平正对称,虚里(心尖搏动处)动气隐约可见,腹部中央任脉按循时为一直道小凹之感觉,两侧肌肉饱满有力,三脘平舒,大小腹相称,小膜略隆于大腹,腰腹紧束,若扎一带约束有力,脐眼凹人,推之牢固有力,腹部按抚柔而有力,全腹平实匀静,无硬满积聚等凝滞者为正常腹诊。
男人腹较硬实,女人腹较柔软。
少壮腹部“上虚下实”(心下柔软小腹坚实)为正常,老年“上实下虚”为正常。
少年如老年属病态,老年如少年为元气强固。
1、皮肤皮肉相附柔韧有力为正气充足,皮肉相离软缓无力为正气不足,皮肤光薄如纸为元气大伤,高年衰老多显示预后不佳。
肌肤甲错为瘀血证或病久正虚,肤皮肿皮薄色泽按之没指,甯而不起为水肿,皮厚色苍腹满属气胀,腹皮黄为黄疸,红点隐隐为疹,如洒朱泼墨(虹、紫色)为斑。
皮肤磊磊高起作痒为暗痿(荨麻疹),色白如水细小如麻为白瘩,腹部青筋突起为鼓胀重证,腹胀而脐突为中气衰数重证,脐小而浅推之虚浮移动不而为中气元气不足。
水肿自上肿至下为外感,其邪在外易治;自下肿至上为内伤,其邪在内难治。
肿先起于腹后散于四肢是中气尚能驱邪于外易治,先起于四肢后人于腹部,病邪盘踞中气日衰难治。
温热病诊肌肤可知温热邪气之鸱盛与轻微,热邪盛则灼手,热邪轻则手温。
察肌肤的潮润与干燥,从而可了解病之有汗与无汗。
风热郁于肺而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为疹,抚之而碍手。
在外科方面,常用抚按疮疡患处以辨脓之成否。
手按之柔软波动而有热感者为脓已成,坚硬而无热感者为脓未成,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触诊肌肤的方法可导源于《灵枢》诊尺肤,诊尺肤就是诊察肘关节内侧(尺泽穴)至寸口皮肤的缓急、滑涩以及寒温等以判断疾病的方法,与《素问》所说“循尺滑涩寒温之意”相吻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腹诊篇(肖春宏老师)
腹诊篇(肖春宏老师)《腹诊辨证诊断肠病》1,右少腹有压痛多为大便秘结,兼见腹满,舌质红苔腻,脉滑为热结肠腹。
药用瓜蒌,火麻仁,败酱草,生石膏,女贞子,玄参,枳实,红藤。
2,左少腹有压痛多为大便溏泄,兼见腹满,舌淡苔腻,脉细,多为脾虚夹湿,药用茯苓,炒白术,炒薏苡仁,山药,防风,葛根,砂仁,仙鹤草,凤尾草。
【干货】胸胁苦满,这是个倒装句,意思是胸部和胁部为苦所满。
如何腹诊胸胁苦满呢?分述于下:1,患者自己感觉胸部与胁部有胀满或者堵塞感,此为自觉症状。
2,以大拇指放于肋弓下缘,稍向上推按,患者说苦满或疼痛。
3,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列从肋弓下水平插入肋弓内,患者说痛。
1,痛在心下脐上,硬痛拒按,按之则痛益甚者,是食积。
2,痛在脐旁小腹,按之则有块应手者,是血瘀。
3,腹痛牵引两胁,按之则软,吐水则痛减者,是水邪。
胸胁苦满多用柴胡剂,根据不同兼症选用不同柴胡剂,分述于下:1,胸胁苦满重,体格健壮或有便秘,用大柴胡汤。
2,胸胁苦满轻,用四逆散。
3,胸胁苦满甚,脐上动脉搏动明显,易便秘,或有烦燥惊狂,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胸胁苦满轻,体质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5.按脐周硬痛,并且便秘。
脐周硬痛主血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大黄,半夏,水蛭。
少腹急是指少腹部位皮肤紧张不柔顺。
少腹结是指按压少腹部位有如条索状物。
少腹急兼有少腹结则称为少腹急结。
太阳病,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宜桃核承气汤。
【悸】胸腹处跳动如脉搏者,称为悸动,简称悸。
悸可以是自觉症状,也可以是他觉症状。
悸的病机是什么?躯体腰脐水平线以下属于阴位,以上属于阳位。
当阴位病邪上逆于阳位之后而呈动态时发生悸。
悸有气悸与水悸种类之不同,也有心悸,心下悸,脐悸,少腹悸等部位之不同。
腹诊时,气悸要轻按,重按则无。
水悸要重按,轻按刚无。
【伤寒论77条】发汗,若下之,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胸中窒者,其中的“中”是内之意,窒是不通之意。
患者自已感觉胸闷而呼吸不畅,这是自觉症状,医生可以腹诊心下,按之心下软而无底力。
《伤寒论》中之腹诊
《伤寒论》中之腹诊一.腹诊的范围界定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
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
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
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之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腹证的主要表现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
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
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胸胁症象,每见胸满、胸中窒、胸中痛、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胸胁下满、胁下痛等。
其病机多与气血失和相关,常为邪实之外象。
而心动悸者,则多属正虚之外象。
在胸胁症象中,胸胁苦满一症,是其典型。
研究者认为,此“满”者,非胀满之义,乃闷也。
所谓胸胁苦满,即苦于胸胁烦闷,是患者的主观症状。
医者若切按其位,则但增烦闷之苦,并无特殊形象可得。
而日本汉医界有认为胸胁苦满是他觉体征者,即医者手指自肋缘下向胸腔方向推压,而病者自觉胸胁烦闷而痛。
亦有研究者认为,胸胁苦满应是自觉症状和他觉体征之结合,若只有自觉症状而无他觉体征者,为假性胸胁苦满;若二者兼而有之者,属真性胸胁苦满。
中医绝技,看看肚子就能诊病
中医绝技,看看肚子就能诊病腹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之一,是指临床通过望腹形、观腹色、听腹音、测腹温、按腹力、诊压痛、问腹痛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通过腹诊,可得到诸多反映胸腹部脏腑、经络等病理变化的腹证。
观察腹部形态是腹诊中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下不同的腹部形态都代表什么吧。
1.腹部凹陷,腹壁松弛者,多为虚证。
如上腹部及右季肋部出现局限性凹陷,多见胃脘胀痛,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早期征象。
若整个腹壁瘦薄,腹皮甲错,腹皮以脐腹为中心下陷于里呈舟状者,称为舟状腹,严重者深凹着背,脐周搏动明显可见。
多见于严重消瘦,伤津脱液,脏腑精气极度耗竭的患者,如霍乱、泄泻、痢疾等。
2.腹部胀满,隆起,腹壁紧急者,多为实证。
腹皮紧急光亮,抚之太热者,为内痈重症;腹皮因胀满或腹水而致腹大无纹者,为危证;腹膨满见于腹胀,未满心窝者其病尚轻,已满心窝者病重。
麻疹见腹胀满者,为逆证。
3.臌胀,又称单腹胀,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部青筋暴露,四肢不肿或微肿为特征,乃由气、水、血积于腹内所致。
如患者平卧时腹部高于胸部,坐位及站立时腹部突出于身前,按之柔软无凹痕,叩之如鼓,无波动感者,为气臌,多因气结所致。
如腹部坚满,皮色光亮,平卧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腹壁有凹痕,叩之音浊,摇动有水声,有波动感者,为水臌,多因水聚所致。
如见腹上青筋暴露,面颊、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是以血瘀为主。
本病腹未见青筋者,虽胀易治;青筋暴露,腹臌胀者,难治。
4.疳积,小儿形瘦,腹大如鼓,青筋暴露,伴厌食、便溏诸症者,为疳积。
乃因脾胃久虚,滞积内停所致。
5.疝气,表现为直立时或用力后,腹壁呈半球状隆起,平卧后可回纳腹腔者。
多因寒滞肝经,或气虚升提无力,气滞腑气不通所致。
发生于脐部者,称为脐疝,多见于小儿,啼哭时尤甚;出现于腹部正中线上者,称为腹壁疝;位于腹股沟中部者,称为股疝,多见于女性;发生于髂窝部者,称为腹股沟疝。
一般有轻度胀痛感,如平卧不得回纳者,可产生剧烈绞痛。
中医常见腹诊简介
中医常见腹诊简介腹诊在伤寒杂病论中广泛存在,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属于中医四诊之切诊范畴。
一、腹诊协助判断体质黄煌教授在临床上非常重视体质的判定,腹诊是判断体质的一个重要方法,以下列举几种常见体质的腹诊特点。
◎大黄体质腹证:腹部饱满,大腹便便,腹部皮肤厚而油润,紧绷有弹性,按之腹部充实,有底力。
大黄体质属实性体质,易表现为里实热证,是适合长期服用大黄剂的体质类型。
附:防风通圣散体质防风通圣散体质属于大黄体质的一个类型,其显著特点是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充实高鼓。
◎黄芪体质腹证:腹部大而松软,脂肪层厚,腹肌软弱无力,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
黄芪体质为骨弱肌肤盛者,属于虚体,容易出现肺脾气虚,表气不固证,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剂的体质类型。
◎柴胡体质腹证:腹部大小中等,或偏瘦或偏胖均可见。
腹部皮肤较干燥,腹肌偏紧,尤其是上腹部肌肉容易紧张。
腹部多怕冷。
胸胁苦满是柴胡体质者最明显的腹证。
所谓胸胁苦满,一方面是病人的自觉症状,另一方面又可以是一个客观体征。
当医者按压病人胸胁及胸胁下时,医者感觉肌肉紧张,有抵抗感,同时病人也感觉到胀闷或疼痛。
同时柴胡带的不适也是胸胁苦满证的延伸。
柴胡带处于身体之两侧,包括头额,肩颈,胸胁,腰胯,少腹,腹股沟。
柴胡体质属于气郁型体质,容易出现少阳枢机不利,肝胆胃的气滞和气逆证,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剂的一种体质类型。
附1: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是柴胡体质和大黄体质的复合体,其特点是上腹部充实和肌张力大,胸廓宽厚,以上半身大为明显的体型特点。
附2:四逆散体质四逆散体质是柴胡体质的一种,腹部偏瘦,当用常规手法按压胸胁苦满征不明显时,黄煌教授发现用冲击性腹诊法却见明显的胸胁苦满征,患者胸胁下腹肌紧张收缩,压痛明显。
◎桂枝体质腹证:腹部扁平甚则凹陷,腹部皮肤薄而细腻,多湿润,脂肪层薄,腹肌薄弱按之无底力,但却偏紧,甚至腹直肌拘急,触之有抵抗感。
该体质容易出现心动悸,脐周悸,故而可在虚里,心下及脐周扪及搏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诊第一节腹诊的理论依据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腹部部位分布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
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
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
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
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
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
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图9—1腹部分区图图9-2外腹内脏相应图第三节腹部经穴诊病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
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
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来与子宫附件等等,均能反映有关腹内脏腑的症状。
在临床中若按压患者的腹部这些穴位,如出现压痛则表明与其相应的脏器可能有病。
1.梁门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上腹部,脐上四寸,中脘旁二寸(见图9-3)。
在按压梁门穴时,如左侧梁门部胀痛多见于胃体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若右侧梁门胀痛为胃窦炎、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症,当其胃粘膜脱垂后嵌入球部时,望诊可发现右梁门穴处略饱满,切腹时可触及一软性团块。
2.中脘穴为任脉之穴,胃的“募穴”,位于脐上四寸(见图9—3)。
若中脘穴压痛,多见胃小弯溃疡。
3.鸠尾穴为任脉之“络穴”,位于剑突下,脐上七寸(见图9—3)。
临床腹诊若见鸠尾穴至中脘间空虚陷瘪多见于胃下垂。
4.日月穴与巨阙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位于期门穴直下1肋;巨阙穴:为任脉之穴,心的“募穴”,位于脐上六寸(见图9—3)。
胆道蛔虫症上腹痛剧烈,钻钻如顶撞,呼号汗出。
腹诊时,右日月穴至巨阙穴连线上均有压痛,在巨阙穴处压痛尤为明显,但无肌卫现象。
经治后自觉症状消失,巨阙穴无压痛者为蛔虫已退至肠腔,如症状未消失则应继续治疗。
如个别伴有上腹痛向左放射,并伴肌卫现象,应注意并发胰腺病变;如巨阙穴压痛消失而右日月穴有压痛,应考虑胆囊有继发病变。
此外,右侧日月穴压痛还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
5.归来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脐下3寸,旁开2寸(见图9—3)。
按压归来穴处若有压痛,伴有带下者多为附件炎。
腹部经穴的诊病,除上述外,京门穴主肾脏病变,中极主膀胱病变;气海、丹田亦可诊断肾脏病变。
在按压穴位时,除有疼痛反应,还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均为疾病反应,根据穴位所在就可做出相应的诊断。
图9—3腹部经穴分布图第四节腹部全息诊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
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则表示其相应的脏腑可能有病,按之疼痛顿减者为虚,加剧者为实。
其脏腑在腹部的分布,如图9—4。
图9-4腹部全息自诊图第五节常见腹证与诊法本节所论述的腹证,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12种腹证。
这些腹证诊察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腹证正常人的腹部无膨满、紧张,心下部舒适,少腹肌张力适中,肌肉和皮肤不分离,无硬结肿块、动悸、压痛等。
另外,日本式腹诊的另一特色是腹部征象与患者自觉症状融合在一起,腹诊时若为诊察者所洞察,正确选定处方,便可达到预定的疗效。
例如,心下痞硬,首先是自觉心下部堵塞不适,这完全是自我感觉,亦即是腹诊上的心下痞证,若为心下痞硬,腹诊时,手指则应在心下部位探索到像有弹力性般的抵抗感才是。
临床上心下痞单独存在时与心下痞硬,在选方用药上是有区别的。
还有一些腹证纯为腹部自觉的证候。
例如奔豚,其理论来自《金匮要略》奔豚汤证治。
日本腹诊对奔豚证记述谓:奔豚起自少腹,奔豚气上冲心下,有材料记述奔豚气还可上冲咽部,但都是自我感觉,如诊者察明患者的这一奔豚上冲之腹证,用桂枝加桂汤可以治愈。
在病理情况下常见腹证有以下几种:1.胸胁苦满胸胁苦满是患者两季肋区出现的一种自觉充满感,而他觉症状是:诊时(如图9-5),诊者拇指自季肋下向胸腔内上方按进去,则有明显抵抗感。
同时患者感到气短、痛苦加重。
胸胁苦满可于两侧同时出现,也可在一侧单独出现,但多见于右侧。
该项腹证被认为是肝胆经的病变,是用柴胡汤一类方剂的指证。
图9—5胸胁苦满示意图2.挛急指腹肌,特别指腹直肌的挛急,这是腹壁深层拘挛而被触到的一种状态,故统称为里急。
挛急是人体内部的变化在腹直肌或腹肌上的反应。
腹直肌挛急,即腹诊时在脐两侧抚摸到犹如按琴弦一样的感觉。
日本东洞一派医家称腹直肌挛急现象似二木棒,可见腹直肌挛急时出现的程度是很明显的(见图9—6)。
无腹直肌挛急,腹部软而无力,但肠管蠕动亢进,所谓“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也属腹肌拘挛或里急。
此种状态,即使伴有便秘等症状,也禁用泻下药,常用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缓解挛急。
图9—6腹直肌挛急示意图3.心下痞及心下痞满于心下部位,如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线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该部位的腹证特点为心下痞。
心下痞为自觉症状,即心下部位有痞塞不适,但触摸时触不到心下部的抵抗感或压痛感觉。
心下痞满多为虚证,常选用人参汤之类的方剂,临证亦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等治疗。
4.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的部位同心下痞,只是心下痞硬有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
腹诊时,拇指除外,四指并拢,在心下部位探索,一般有弹性抵抗感时,但无压痛者便是(如图9—7)。
心下痞硬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胁苦满同时出现,亦多出现于邪在半表半里时,有虚实之分。
虚证较明显可用三泻心汤加减,若伴胸胁苦满与柴胡汤类方合并化裁。
诊断心下痞硬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皮下脂肪多者(如中年妇女)有时腹壁表面较柔软,没有抵抗,但深部有抵抗亦为心下痞硬。
②因腹壁未自然放松,腹直肌紧张似乎有心下痞硬,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腹直肌如板样痉挛,可让患者屈膝,使腹直肌松弛后再行诊察,即可鉴别。
③范围广至脐周围有膨满抵抗者,不是心下痞硬,应按腹满证论治。
图9-7心下痞硬示意图5.心下支饮为心下部闻及振水音的一种腹证。
若以指掌摸心下,稍用力即听到水声,指掌似摸暖水袋一样的感觉(见图9—8)。
患者心下支饮为胃部常停水湿,多为虚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一类方剂。
图9-8心下支饮示意图6.腹满腹满为一种自觉症状或他觉的全腹部膨满状态。
有虚实之分,如《金匮要略》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但仅凭痛与不痛还不能正确判断虚实,实者腹满充实、紧张,用力按压腹壁有底力。
一般临床绘制的腹满医案腹图(见图9-9)。
虚证腹满腹壁张力低或腹壁松弛,或紧张但按之无底力。
腹壁虽软弱,但有底力为实证,相反腹壁硬,但无底力者属虚。
腹满便秘者多实,腹满腹泻者多虚,伴有腹水者多为虚证。
虚证者可选用桂枝加芍药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
实证可选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
下后虚满者用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
图9—9腹满示意图7.心下支结心下支结为上腹部腹直肌的挛急,支撑心下的一种症状(见图9—10)。
触诊可有紧张感,下腹部柔软。
该类腹证一般可选用柴胡与芍药合剂,如柴胡桂枝汤之类。
图9—10心下支结示意图8.胸腹动悸动悸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
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
动悸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脐下悸、肾动悸等(如图9—11)。
图9—11胸腹动悸示意图正常人动脉的搏动位于腹底,其程度使人感觉不到,病理情况下就会产生自觉或他觉的动悸。
动悸均为虚证,对发汗、催吐、攻下均属禁忌。
动悸部位不同,用方亦不同,如心中悸用炙甘草汤;心下悸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脐下悸用五苓散;脐旁悸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等。
9.少腹满及少腹硬满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同时有抵抗感者叫少腹硬满(如图9-12)。
少腹满有自觉与他觉之分或自觉与他觉都出现的。
自觉与他觉均出现者,多为虚证。
少腹硬满还有水证和血证之分,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
《伤寒论》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图9—12少腹满及少腹硬满示意图10.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见图9—13)。
这种症状可见于下焦虚证。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虽属同类,但后者在发病程度上较前者为重。
图9—13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示意图11.少腹急结少腹急结可见于少腹左侧,触之如条索状,对于擦过性之压力有急迫性疼痛(见图9-14)。
该腹证多见于女性。
腹诊时让患者伸直两腿,用手指尖轻轻地触及皮肤,然后迅速从脐旁擦过样移向髂窝。
如有少腹急结证,患者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皱眉,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
仅用力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并不是少腹急结,例如菌痢所致的乙状结肠痉挛疼痛就不能认为是少腹急结症。
少腹急结是瘀血的体征,一般都是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
图9—14少腹急结示意图12.小腹不仁小腹不仁为小腹麻痹之意,并有无力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