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汇总(XXXX年8月整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一、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通过1、《证券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章-证券发行、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是并购重组法律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2、《公司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章-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对并购重组中的吸收合并、分拆上市、定向增发、缩股等进行规范。
(1)吸收合并《公司法》第173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手柄,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种:同一证券市场交易所多个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如攀钢钢钒吸收合并ST长钢和攀渝钛业、盐湖钾肥吸收合并ST盐湖。
第二种:不同证券交易所多个上市公司的跨市场吸收合并(08年1月开始允许跨市场合并),如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云天化吸收合并ST马龙和云南盐化、唐钢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
(2)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公司法》第143条:“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3、《企业破产法》(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增破产重整制度,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新的法律路径。
注意: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慎用出资人权益削减方式,如果一定要用,应采取保护股东尤其是社会公众股东的权益的措施,如提供网络投票方式等。
4、《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第四章-经营者集中第二十条:“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集中;(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第二十一条:“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第三十一条:“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在运营一个公司时,需要符合各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来确保合规性和经营正当性。
下面是一个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清单。
1.公司法:公司法是指管理公司内部和外部事务的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公司的组织结构、治理方式、股东权益保护、公司行为等方面的规定。
2.劳动法:劳动法规定了公司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它包括雇佣合同、薪资支付、工时安排、劳动关系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3.税法:税法规定了公司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收。
其中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
公司需要遵守税法规定的税务申报、缴纳和报告要求。
4.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保护公司的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公司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确保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5.竞争法:竞争法旨在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消费者权益。
公司需要遵守竞争法规定的禁止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6.金融法:金融法规定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运营和监管要求。
如果公司从事金融业务或与金融机构合作,需要遵守金融法的规定。
7.环境法:环境法规定了公司在生产和运营中对环境的保护责任。
公司需要遵守环境法的排放标准、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8.数据保护法:数据保护法保护个人和公司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公司需要确保合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并采取措施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取和滥用。
9.消费者权益法:消费者权益法规定了公司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责任。
公司需要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符合消费者权益法的要求。
10.海关法:海关法规定了公司进出口商品的报关和缴税要求。
公司需遵守海关法规定的进出口程序和报关要求。
11.公司道德准则:公司道德准则是公司自行制定的行为准则,规范公司员工的道德和职业行为。
它包括诚信、尊重、公正、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12.职业健康安全法: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定了公司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公司需要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政策和程序,并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至关重要。
其中,同业竞争问题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有着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和规范。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同业竞争。
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相同或相似,双方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
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
《证券法》要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诚实守信,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如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从事与上市公司相同或相似的业务,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竞争,损害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对同业竞争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
该准则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应当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不得利用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垫付费用、对外投资、担保、利润分配和其他方式直接或者间接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资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过程中,同业竞争问题更是审核的重点之一。
根据相关规定,发行人的业务应当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如果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发行人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比如通过收购整合、资产转让、业务剥离等方式,以确保上市后的独立性和持续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同业竞争问题有所涉及。
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如果这些人员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的业务,可能构成对公司利益的损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同业竞争问题,也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和规范。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竞争,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行为。
本文将重点介绍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主要通过打击垄断行为、限制市场操纵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律不尽相同,但通常包括禁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经营者集中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反垄断法的制约,可以保证上市公司在同业竞争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
二、广告法广告法是规范上市公司广告宣传行为的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通过广告宣传来促进产品销售、提升品牌形象,然而,过度宣传虚假信息、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等行为不仅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还欺骗了消费者。
因此,各国政府出台广告法,明确了广告宣传的准则和规范,禁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以及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的行为。
三、商业秘密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是为了保护上市公司的商业秘密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手段获取商业优势,这些商业秘密的泄露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秘密的泄露、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了法律保护,明确了商业秘密的定义、保护范围以及行为的处罚标准,以维护上市公司合法权益。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行为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如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竞争对手等。
为了遏制这些行为,各国政府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标准以及处罚措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五、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法是约束上市公司行为的重要法律法规。
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的发行、交易等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并维护了证券市场的稳定。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涉及哪些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涉及哪些法律法规一、公司法《公司法》是规范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基础性法律,其主要规定如下:1. 股份转让自由原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但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2. 股份转让限制: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转让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离职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二、证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股票交易规则: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并遵守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
2. 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转让时,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包括股权转让的原因、转让比例、转让价格等信息。
3. 股权转让报告:上市公司应当在股权转让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股权转让情况。
4. 股权转让限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转让时,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包括股权转让的原因、转让比例、转让价格等信息。
2. 信息披露程序:上市公司应当在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两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信息披露申请,并在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后及时公告。
3. 信息披露内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信息披露应当包括股权转让的原因、转让比例、转让价格、转让双方的基本情况、股权转让对公司的影响等内容。
四、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中的收购行为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收购定义:收购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对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目的。
新三板法律法规汇总
新三板法律法规汇总新三板是指创业板和基础层,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和发展的平台。
为了规范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新三板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汇总介绍。
1.《证券法》《证券法》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法律,对于新三板的发展与监管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证券法》规定了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各个环节的基本制度,并规定了证券交易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
新三板的发行、上市和交易行为也要受到《证券法》的规范。
2.《公司法》《公司法》是我国公司法律框架的核心法律,对新三板的公司准入、股东权益保护、公司治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设立、组织形式、股东权益、董事会制度等一系列与公司运行相关的制度。
3.《创业板管理办法》《创业板管理办法》是中国证监会对创业板的监管规章,其中包含了对新三板基础层市场的监管规定。
其内容包括了基础层市场的准入条件、信息披露要求、停复牌机制、交易制度等具体规定。
4.《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作为新三板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私募基金的监管也是至关重要的。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私募基金的注册备案要求、信息披露制度、运营管理要求等,为私募基金的合规经营提供了依据。
5.《股票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股票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了股票发行和承销的程序和要求,对于新三板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包括了发行申请、发行方式、发行价格确定等要点。
6.《关于进一步做好新三板市场运行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是国务院颁布的文件,对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其中包括了挂牌条件的进一步放宽、交易制度的与优化、信息披露要求的进一步加强等内容。
7.《新三板基础层分层实施细则》《新三板基础层分层实施细则》是新三板基础层市场分层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对基础层的企业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规范并购重组行为,保护各方利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指导和监管。
本文将主要介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
二、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我国公司制度的基础法律。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公司法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并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 合并与分立:根据公司法第四十六条,上市公司的合并与分立需经过全体股东会议的审议通过,并依法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备案。
2. 收购要约: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九条,当任何人或者公司以股份或者财产等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需依法向全体股东发出书面收购要约。
3. 内幕交易: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五条,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未公开的重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交易被视为内幕交易,并违反法律规定。
三、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法律。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证券法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并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根据证券法第七十四条,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期间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投资者获得合法、准确、完整的信息。
2. 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禁止:根据证券法第七十六条,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未公开重大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是被禁止的。
3. 收购要约: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六十条,收购上市公司股份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四、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反垄断的基本法律。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反垄断法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反垄断法,上市公司并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 市场份额控制: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四条,上市公司并购后形成垄断地位,将对市场造成限制竞争的影响,若市场份额达到一定比例,需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核准。
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的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
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的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的关联交易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此,我将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证券法和法规1. 证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自身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公开披露与关联方发生的交易,包括其性质、金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情况。
3. 《上市公司重大事项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在发生关联交易前应当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并依法公告。
4.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关联方、控股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应当遵守相关披露和减持比例规定。
二、公司法和法规1. 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关联交易应当事先经过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公告。
2.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监控关联交易的程序和方式。
3.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独立董事,并授权独立董事审议和决策关联交易事项。
4.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第六十一条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对关联交易事项具有最终决策权,要求股东大会对关联交易进行审议和决策。
三、监管机构规章和指南1. 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工作的通知》第七条规定,关联交易的价格应当公允合理,并符合市场价格。
2. 《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规定关联交易的审批程序和决策程序,并设立相应的内部管理机构。
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工作底稿规定》规定,审计人员应当结合公司治理情况和市场实际,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全面审计,并做出独立意见。
四、法院和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案例法院和中国证监会在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关联交易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行政处罚案例,对于违规交易的情况进行了严肃处理。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汇总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汇总上市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受到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管。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汇总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规定。
1. 公司法公司法是我国公司制度的基础,对上市公司的设立、组织、运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
其中,对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股份转让、公司治理等问题均有具体规定,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并规范市场秩序。
2. 证券法证券法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法律依据,主要针对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活动。
该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证券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和程序,并加强了对信息披露的监管,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3. 证券交易所规则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交易场所,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规定,对上市公司的上市条件、信息披露、交易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等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向投资者公开相关信息。
4.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主要机构,其制定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及重大事项进行了规范。
例如,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5. 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治理准则是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例如,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旨在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透明度。
6.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要求的文件。
例如,我国采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会计核算原则,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涵盖了公司制度、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财务报告等方面,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营质量和透明度。
2024年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日”的总结范本
2024年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日”的总结范本2024年,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日”的总结在2024年,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日”的总结如下:一、公司法对“日”的规定公司法是指对公司组织、运营和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
在2024年,公司法对“日”进行了如下规定:1. 公司设立根据公司法,公司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需要申请注册并获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
同时,公司需要提供详细的注册材料,包括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股东等信息。
2. 公司治理公司法要求公司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
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监督,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和利益分配。
3. 公司财务公司法对公司的财务进行了规定,包括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审计等。
公司需要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制,并定期向股东和相关机构披露财务信息。
4. 公司监管公司法对公司的监管进行了规定,包括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危机处理等方面进行监管和调整。
监管机构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确保公司依法经营。
二、证券法对“日”的规定证券法是指对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
在2024年,证券法对“日”进行了如下规定:1. 发行与交易证券法规定了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发行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证券的发行,并详细披露相关信息。
交易者需要按照证券法规定进行证券的买卖交易。
2. 信息披露证券法要求发行人和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真实和完整的披露,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相关机构会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对违法披露行为进行惩罚。
3. 监管与处罚证券法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并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三、相关法律法规对“日”的规定除了公司法和证券法,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日”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1. 《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控制文件,规定了公司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股东权益等。
2020年上市公司监管法规汇编目录模板
2020年上市公司监管法规汇编目录模板.《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必备手册》目录一、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5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5、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二、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1、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1993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2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1994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0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3、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1995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9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4、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1月31日国发[2004]3号)5、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2005年10月19日国发[2005]34号)6、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决定(2005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1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5年12月19日国办发[2005]60号)8、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5年2月13日)三、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一)一般规定1、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批准 1993年9月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2、上市公司检查办法(2001年3月19日证监发[2001]46号)3、上市公司董事长谈话制度实施办法(2001年3月19日证监发[2001]47号)4、关于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2001年11月30日证监发[2001]147号)附件: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5、关于发布《关于执行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的补充规定》的通知(2003年3月18日证监公司字[2003]6号)附件:关于执行《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的补充规定6、关于发布《关于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年2月5日证监公司字[2004]6号)附件:关于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7、关于印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2004年7月1日)附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试行)》8.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二)股权分置改革1、关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6月16日证监发[2005]52号)2、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2005年6月17日国资发产权[2005]111号)3、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2005年8月23日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证监发[2005]80号)4、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2005年9月4日证监发[2005]86号)5、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9月8日国资发产权[2005]246号)(三)公司治理监管1、关于执行《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的通知(1994年8月27日证委发[1994]21号)附件: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2、境外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作指引(1999年4月8日证监发行字[1999]39号)3、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1999年3月29日国经贸企改[1999]230号)4、关于上市公司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不得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的通知(1999年5月6日证监公司字[1999]22号)5、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6月6日证监公司字[2000]61号)6、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2001年6月18日证监发[2001]102号)7、关于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通知(2002年1月7日证监发 [2002]1号)附件:上市公司治理准则8、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7月21日证监发[2004]67号)9、关于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004年12月7 日证监发[2004]118号附件: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10、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2005年6月6日证监公司字[2005]37号)11、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2005年7月11日证监公司字 [2005]52号))12、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2005年11月4日证监会、银监会证监发[2005]120号)13、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的通知(2005年12月9日国资发改革[2005]293号)14、关于发布《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指引》及相关实施细则的通知(2005年12月22日证监公司字[2005]147号)1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12月31日证监公司字[2005]151号)16、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的通知(2006年3月16日证监发[2006]21号)17、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2006年3月16日证监公司字[2006]38号)18、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清欠工作的通知(2006年5月26日证监公司字[2006]92号)19、关于进一步做好清欠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四)信息披露监管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关于境外上市公司进一步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3月26日证监发[1999]18号)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01年1月19日证监发[2001]11号)4、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2号——中高层管理人员激励基金的提取(2001年6月29日证监会计字[2001]15号)5、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3号——弥补累计亏损的来源、程序及信息披露(2001年6月29日证监会计字[2001]16号)6、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4号——金融类公司境内外审计差异及利润分配基准(2001年8月30日证监会计字[2001]60号)7、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5号——分别按国内外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差异及其披露(2001年11月7日证监会计字[2001]60号)1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2001年12月24日证监会计字(2001)67号)1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2001年12月12日证监发[2001]157号)14、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3]3号 2003年3月9日)附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15、关于上市公司临时公告及相关附件报送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的通知(2003年3月20日证监公司字[2003]7号)16、关于印发《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2003年修订)》的通知(2003年3月26日证监公司字[2003]8号)附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2003年修订)17、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3年修订)(2003年6月26日证监公司字[2003]25号)18、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的通知(2003年12月1日证监会计字[2003] 16号)附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19、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2004年1月6日证监会计字[2004] 1号)20、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2004年修订)》的通知(2004年1月15日证监会计字[2004]4号)附件: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4年修订)2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2005年12月15日证监公司字[2005]141号)2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号《公司股份变动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2005年12月16日证监公司字[2005]142号)23、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至19号的通知(2006年8月4日证监公司字[2006]156号)(五)并购与重组监管1、关于加强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2001年9月30日证监发[2001]119号)2、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2001年10月8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外经贸资发「2001」538号)3、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12月10日证监发[2002]83号)4、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2001年12月10日证监公司字[2001]105号)5、关于105号文有关问题的补充解释(2002年4月3日上市部函[2002]62 号)6、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1月7日证监公司字[200]1号)7、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6月16日证监发[2005]51号)8、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05年12月31日商务部、证监会、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外管局、商务部2005年第28号令)9、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6年5月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0号)10、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6年7月3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5号)11、关于发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工作规程》的通知(2006年7月25日证监发[2006]83号(六)B股公司监管1、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1996年5月3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委发[1996]9号)2、B股公司非上市外资股申请上市流通的工作程序(2001年2月22日证监发「2001」24号)3、关于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公司非上市外资股上市流通问题的通知(2000年9月1日证监公司字「2000」140号)(七)其他1、关于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持有本公司股份管理的通知(1996年4月22日证监发字[1996]54号)2、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7月24日证监上字[1996]7号)3、关于上市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1996年7月29日证监会字[1996]1号)4、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1999年6月14日证监公司字[1999]138号)5、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0年6月7日证监公司字[2000] 62号)附件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意见6、关于加强派出机构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通知(2001年10月8日证监公司字[2001]98号)7、关于加强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审计监管工作的通知(2006年2月5日证监会计字[2006]5号)四、司法解释1、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88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9月30日起施行)2、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3、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1次会议通过)五、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转让有关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2004年3月25日国税函[2004]390号)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9号--《企业登记程序规定》(2004年6月10日)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0号--《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2004年6月14日)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2号--《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2004年6月14日)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暂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有关审批事项的通知(2004年8月2日国税函[2004]941号)附件: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暂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申报文件的规定6、关于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的通知(2005年1月2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财税[2005]11号)7、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005年3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财税[2005]35号)8、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2005年4月11日国资发产权[2005]78号)9、关于印发《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的通知(2005年9月5日银监会[2005]61号)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2006-9-30 国税函〔2006〕902号)279、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运作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运作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要想在资本市场中稳健前行,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规范自身的运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上市公司需要遵守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
证券法是上市公司运作的基石性法律。
它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上市公司的收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证券法要求上市公司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例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严格的审计,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公告,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公司法对于上市公司的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
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
董事会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负责,监事会要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确保公司合法合规运营。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对上市公司的具体业务和行为进行了更细致的规范。
那么,上市公司为何要如此严格地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呢?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将资金投入上市公司,期望获得合理的回报。
而只有在上市公司依法规范运作的前提下,投资者才能基于准确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如果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息失真,投资者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将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从上市公司自身的角度来说,规范运作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一个治理良好、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吸引更多的资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规范运作也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避免因违法违规而遭受处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接下来,我们看看上市公司在规范运作方面的一些关键要点。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核心环节之一。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在同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中,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法规。
反垄断法主要用于防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比如,美国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欧盟的反垄断法赋予了相关机构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和处罚的权力。
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用于惩罚那些通过欺骗、侵权等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的行为。
比如,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范围和惩罚措施,对上市公司进行了明确的监管。
二、证券法和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法是上市公司同业竞争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法律法规。
证券法主要用于规范上市公司的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和交易行为,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保护。
例如,美国的《证券交易法》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以保证市场的透明度。
公司法主要用于规范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以保证公司运作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比如,英国的《公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职责和义务,加强了公司治理的监管。
三、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在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对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上市公司之间的侵权行为。
例如,中国的《商标法》和《专利法》对商标和专利的保护进行了规定,为上市公司的创新提供了保障。
四、反洗钱法和反腐败法在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中,反洗钱法和反腐败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
反洗钱法主要用于防止上市公司进行洗钱活动,保护金融安全和市场秩序。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洗钱活动进行打击和处罚。
反腐败法主要用于打击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保护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上市公司是指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可以公开转让股票的公司。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角色。
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合法运营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上市公司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
1. 公司法公司法是中国上市公司最基本的法律框架,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制度、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公司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更加严格,强调公司应当公开募集资金,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对股东权益进行保护,并设立独立董事,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等。
2. 证券法证券法是监管和规范证券市场运作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及后续运营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中,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依法披露信息,以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证券法还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 信息披露规定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旨在向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
我国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了具体规范。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定期披露财务报告、业绩预告、资产重组计划等重要信息,确保投资者获得真实、完整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
4. 内幕交易法律法规内幕交易是指基于未公开信息进行的证券交易行为,其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性和投资者利益。
为了杜绝内幕交易行为,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并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来负责监管和打击内幕交易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内幕信息知情人应当主动披露相关信息,并且内幕交易行为一经发现将面临严厉处罚。
5. 治理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是指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规范公司的运作和决策过程,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效率。
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
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第三章第三、四节)(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1、《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委发[1997]96号)2、《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1995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9号)3、《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1994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0号)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1997年6月20日国发[1997]21号)5、《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1999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发布证监发行字[1999]126号)6、《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04年5月19日国发[2004]16号)司法解释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59次会议通过法释[2003]1号)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1次会议通过法释[2003]2号)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2002年12月16日证监会令第14号)2、《证券市场禁入规定》(2006年6月7日证监会令第33号)3、《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2003年12月28日证监会令第18号)4、《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2006年5月17日证监会令第32号)5、《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6年5月6日证监会令第30号)6、《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2006年5月9日证监会令第31号)7、《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2006年9月17日证监会令第37号)8、《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2006年5月29日证监发行字[2006]15号)9、《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7月21日证监发[2004]67号)10、《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2月18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5号)11、《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2001年12月12日证监会令第4号)12、《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2006年4月7日证监会令第29号)13、《证券公司管理办法》(2001年12月28日证监会令第5号)14、《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2002年6月1日证监会令第8号)15、《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7月20日证监会令第34号)16、《关于发布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的通知》(2006年7月20日证监机构字[2006]161号)17、《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2006年11月30日证监会令第39号)18、《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3月30日证监信息字[2000]5号)19、《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2001年5月16日证监会令第3号)20、《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1996年10月23日证监[1996]6号)21、《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指引》(2005年11月11日证监机构字[2005]126号)22、《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2003年12月18日证监会令第17号)23、《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年1月7日证监会、国家经贸委证监发[2002]1号)24、《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2006年3月16日证监公司字[2006]38号)2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7年1月30日证监会令第40号)26、《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6年7月31日证监会令第35号)27、《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6年8月8日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外管局商务部令2006年第10号)28、《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05年12月31日商务部、证监会、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外管局商务部令2005年第28号)29、《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2001年12月10日证监公司字[2001]105号)30、《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6月16日证监发[2005]51号)31、《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2005年11月14日证监会、银监会证监发[2005]120号)3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12月31日证监公司字[2005]151号)33、《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4年6月8日证监会令第19号)34、《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2004年6月25日证监会令第20号)35、《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2004年6月29日证监会令第21号)36、《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9月16日证监会令第22号)37、《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试行)》(2006年6月15日证监基金字[2006]122号)《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2004年9月22日证38、监会令第23号)3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2006年8月24日证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证监会令第36号)证券交易所规则1、《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5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2、《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5月1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3、《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06年5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4、《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06年5月1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强调独立董事的作用,要求董 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
3
关联交易与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公司加强关联交易的管理 和信息披露,防止利益输送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02 股票发行与交易制度
首次公开发行制度
01
02
03
发行条件
公司需符合证券法规定的 发行条件,如持续经营时 间、盈利能力、股本总额 等。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体系应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 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
强化内部控制环境
上市公司应营造积极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诚信与道德价值观、治 理层参与、组织结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等。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识别与评估风险
上市公司应定期识别、评估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重要事项等。
临时报告制度
临时报告的情形
包括发生重大事件、交易异常波动、传闻澄清或说明等。
报告时间
一般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公告,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平性。
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概述、影响分析、风险提示等。
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措施
警告
对违规情节较轻的上市公司, 监管部门可给予警告处罚。
罚款
对违规情节较重的上市公司, 监管部门可给予罚款处罚,罚 款金额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程 度而定。
03
股东大会制度
上市公司应定期召开股东大会,为股东提供参与公司决策、表达意见和
诉求的平台,确保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
投资者沟通机制
上市公司应建立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机制,包括定期报告、临时公告、投资者接待日、网络互动平台等,确保投资者 能够及时获取公司经营和财务信息,提出问题或建议。
上市公司监管法规汇编目录
上市公司监管法规汇编目录本文档为上市公司监管法规汇编目录,旨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法规进行详细归纳。
以下是目录详细内容:第一章监管机构及职责1.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1.2 上交所、深交所及其监管职责1.3 中国公司监察机构及其职责1.4 银监会、保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职责第二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2.1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要求2.2 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披露要求2.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要求2.4 上市公司重大事件披露要求2.5 上市公司内幕信息披露要求第三章上市公司治理法规3.1 公司法及其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规定3.2 股东权益保护法规3.3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制度3.4 董事会独立性规定3.5 基本内控制度及其运作要求第四章上市公司交易行为规范4.1 内幕交易法规4.2 股权激励法规4.3 关联交易法规4.4 信息泄露、操纵市场及其他不当交易行为规范4.5 上市公司收购及重组法规第五章上市公司会计准则5.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规定5.2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要求5.3 财务报表审计要求5.4 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职责第六章上市公司信息技术安全管理6.1 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6.2 上市公司数据保护法规6.3 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要求6.4 上市公司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第七章上市公司信披违法行为处理7.1 违法行为认定与责任追究7.2 行政处罚与市场禁入措施7.3 上市公司信披违法行为的司法救济附件:相关法规文件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附件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附件3:《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附件4:《内幕交易管理办法》附件5:《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适用于企业集团)》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国证监会:全称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国的主管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
2.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3.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之一,位于深圳市。
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
一、同业竞争相关法律法规: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发行人的业务独立。
发行人的业务应当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2、《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十七条上市公司业务应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及其下属的其他单位不应从事与上市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业务。
控股股东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3、《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7.2.9上市公司收购、出售资产的公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十一)如果收购资产后,可能与关联人产生同业竞争的,应披露规避的方法或其他安排(包括有关协议或承诺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
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二、同业竞争-形成与在通常情况下,同业竞争的形成与未进行“完整性重组”有直接关系,在公司改制时,发起人未能将构成同业竞争关系的相关资产、业务全部投入股份公司,最终导致股份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与控股股东形成竞争关系。
大型国有企业、跨国集团以及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发起人的情形下,比较容易出现同业竞争的问题。
三、同业竞争-判断同业竞争主体的判断,应从实际控制角度来划分,第一类包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通过协议或公司章程等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实际控1制权力的股东、可以控制公司董事会的股东、与其他股东联合可以共同控制公司的股东;第二类包括上述股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也就是拟上市公司的并行子公司。
同业竞争内容的判断,不仅局限于从经营范围上做出判断,而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业务的性质、业务的客户对象、产品或劳务的可替代性、市场差别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应充分考虑对拟上市企业及其股东的客观影响。
例如华润集团下的华润超市和深万科下的万佳百货,一个是立足于生活小区的小型超市,一个是综合性的商场,从市场定位、客户对象等还是有区别的,并且华润集团和深万科一直以来就在各自的商品零售业发展,无论要谁兼并谁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深万科在公告中这样表述:“华润万方和万佳业务虽然同处零售行业,但因双方业态和经营模式及商品种类存在很大差异,并没有构成直接对立的利益冲突。
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汇总
目录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汇总1.公司法 (003)2.证券法 (072)3.募集资金使用办法(对比) (163)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165)附件:中小板上市注意事项及实操指南 (182)章节1 公司上市的意义章节2 公司上市主要条件章节3 IPO基本流程章节4 中国证监会审核要点章节5 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章节6 在审企业注意事项章节7 未过会企业问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二节组织机构第三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第四节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第三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二节股东大会第三节董事会、经理第四节监事会第五节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第五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一节股份发行第二节股份转让第六章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第七章公司债券第八章公司财务、会计第九章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第十章公司解散和清算第十一章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司法………………………………………………………………………………………………………003
2.证券法………………………………………………………………………………………………………072
3.募集资金使用办法(对比)…………………………………………………………………………………………………………163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
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第二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和住所;
(二)公司经营范围;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第八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
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第九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第十条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第十一条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第三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
(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第三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三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第三十八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165
附件: 中小板上市注意事项及实操指南………………………………………………………………………182
章节1公司上市的意义
章节2公司上市主要条件
章节3 IPO基本流程
章节4中国证监会审核要点
章节5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二节 股份转让
第六章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第七章 公司债券
第八章 公司财务、会计
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十一章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第二十九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第三十条股东的首次出资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第三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七条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章节6在审企业注意事项
章节7未过会企业问题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5年10月27日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第三十五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三十七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