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航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25•【字号】浙政办发〔2016〕83号•【施行日期】2016.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8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25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迈向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决胜阶段(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紧紧围绕破解科技创新"四不"问题,深入开展"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6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位。
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突破千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倍;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78%提高到2.36%;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保持全国前列。
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1.引言1.1 概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是为了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的一项行动计划。
通用航空作为航空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引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队伍,提升通用航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通用航空市场环境,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协调发展。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将努力实现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航空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介绍该计划的重要性和目标。
同时,还会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让读者对文章的组织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具体论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内容和实施路径。
其中,第一个要点将详细介绍该计划的目标和计划的实施步骤,包括对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第二个要点将深入探讨该计划的影响和意义,包括对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通用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强调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同时,还会给出相关建议和对该计划的评价,并指出今后应该关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内容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目的,旨在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优化航空交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并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航空出行方式。
具体目的如下:1. 促进经济发展:通用航空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航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浙江航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浙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航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浙江航空产业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浙江航空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浙江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浙江航空产业现状浙江航空产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至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了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运输、航空科研为主要支撑的航空产业体系。
其中,浙江航空制造业以杭州航空工业集团为龙头,形成了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强的民用飞机制造产业集群。
浙江航空维修业则以浙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飞机维修体系。
此外,浙江航空运输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民用航空枢纽之一,为浙江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浙江航空科研机构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二、浙江航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 提升制造能力浙江航空制造业目前主要以通用航空飞机为主,未来应该继续提升制造能力,向大型商用飞机领域拓展。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需要购买约8000架新飞机,这为浙江航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浙江航空制造企业应着眼于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投入,推动浙江航空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2. 加强航空科技创新航空科技是浙江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浙江应该加强航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航空科技与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
同时,浙江航空产业应跟踪国际航空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与国际航空科技前沿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推动航空企业国际化浙江航空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当前,浙江航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浙江航空企业应加强国际市场的调研,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市场拓展策略。
同时,浙江航空企业还应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31•【字号】•【施行日期】2021.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经信局:现将《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年3月31日附件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在要求。
为指导“十四五”期间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文件,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按照制造强省建设要求,我省全面实施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1%,202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7175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量的29.74%,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
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产业规模领先全国。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领域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省级一等奖17项。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制造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国外封锁和垄断,有力地推动了集成电路、高清显示等战略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发展绿色航空制造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航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一轮航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提升航空制造业未来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党的二十大作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决策部署。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航空动力变革机遇,加快培育航空产业新业态,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背景(一)高质量发展对绿色航空制造业提出新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期对航空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绿色化发展是实现航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航空制造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航空发展,抢占航空动力变革新领域新赛道。
二是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产品形式和应用场景,亟需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航空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体系。
三是现有的航空技术标准体系、适航管理体系、运营服务体系等亟需更新与提升,以适应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需要。
(二)我国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航空强国建设,为我国航空制造业开辟绿色航空新赛道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一是我国航空运输、物流配送、城市空运、航空应急救援等领域均具有巨大潜在市场。
二是我国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新能源装备领域积累了技术优势,形成了先进工业基础,为航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空科学技术加速融合,电池、电机、传感器、飞控系统等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共享出行、智慧城市等新模式不断发展,为航空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我国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加强顶层谋划,央地协同加快布局,超前部署绿色航空新技术、新产品,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快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浙江通航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浙江通航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先行者之一,其通航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通航业是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能够有效地连接不同地域,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对浙江通航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浙江通航发展的现状。
浙江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上百个机场和飞机场。
其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作为浙江的核心枢纽机场,年客流量持续增长。
除了主要机场外,浙江还有一些通航机场,如义乌机场、温州机场、绍兴机场等,这些机场为浙江通航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通航业在航空运输、航空制造、航空业务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浙江的通航企业数量庞大,经营范围广泛,包括航空公司、航空维修企业、航空器生产企业等。
这些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浙江通航业在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环境保护,浙江通航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保障。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浙江通航发展的未来趋势。
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航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通航业将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补充方式之一。
未来,通航业将朝着“快速、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通过提高机场设施、优化航线布局,提高通航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其次,浙江通航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通航业将实现更为智能化的运营模式。
通过使用先进的飞控系统、无人机、航空电子设备等,提高通航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未来浙江通航将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通航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他领域的紧密配合,如旅游业、文化产业、会展业等。
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农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与通航业的有机结合,可以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最后,浙江通航还将努力打造国际化航空枢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浙江通航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民航发展五大任务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民航发展
五大任务
据民航局网站消息,日前编制完成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民航发展的五大任务,即:确保航空持续安全、构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全面提升航空服务能力、提升空管保障服务水平、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构想的决战时期和全面夯实民航强国建设基础的关键阶段,要以发展为人民为宗旨,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建设民航强国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发展为途径,推进法治建设,增强保障能力,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运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民用航空系统,充分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实现民航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民航发展要遵循坚持安全第一、改革创新、全面协调、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五条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十三五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安全水平保持领先,运输航空每百万小时重大及以上事故率低于0.15。
二是战略作用持续增强,民
航对国民经济贡献不断提高,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旅客周转量比重达到28%;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420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2 亿人
次,货邮运输量850 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8%、10.4%和6.2%。
三是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60 个左右,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
全高效的机场网络;空域不足的瓶颈制约得到改善,空管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年起降架次保障能力达到1300 万。
四是服务品质明显改善,全面提升运行质。
横店:小镇迎接航空时代
横店:小镇迎接航空时代作者:李明超来源:《商周刊》2019年第15期横店规划以“航空+影视+旅游”为主要方向,以“影视+”带动产业稳步发展,以“航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旅游+”带动产业特色发展。
历经运河时代、铁路时代、高速公路时代,中国正在进入的航空时代是一个大交通时代,以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不仅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将带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会从根本上转变人的居住、办公、出行观念和方式,正在成为现代交通的引领和主导力量,通过与公路、铁路、水运等传统交通方式紧密衔接,构建起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大交通网络格局。
航空时代以民用运输机场和航线网络为依托,衔接提升传统交通格局和传统经济版图,创新变革城市之间要素配置效率和作用方式,从而带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卡萨达提出了“第五波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以空港为纽带的全球化管理、采购与销售网络,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托航空枢纽港。
现代化机场的职能正在逐渐由单一的交通设施演进为综合性的航空港,并在其外围地区形成以航空运输为中心,集高新技术产业、仓储及出口加工、商贸金融、办公会展、观光旅游、生活居住等功能及相应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区,从而带动周边配套服务综合经济区的新城组团和特色小镇迅速崛起。
2019年7月3日,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在2019中国横店航空周开幕式上演讲时,以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为例,将这种以机场为导向的城镇发展模式命名为AOD(Airport OrientedDevelopment以机场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作为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的延伸与拓展。
当很多地方将发展的目光定格在传统交通方式上时,横店早就把目光锁定高铁、航空等高效通勤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态,横店主动迎接、投身、拥抱航空时代和积极探索实践AOD模式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期间,对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而言既是一个较为重要和良好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充满风险和困难的阶段,对杭州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七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对接《中国制造2025》,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浙江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杭州市国- 1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市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等有关文件编制。
本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落实《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行动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按照发展重点领域、培育新型领域、提升特色领域的发展导向,以“两化融合、三大平台、四项工程”为任务抓手,以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高端化、空间发展的集群化、行业竞争的品牌化、产业结构的再优化、能级提升的跨越化,最终形成我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助力世界名城建设。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1.08•【字号】温政办〔2018〕116号•【施行日期】2018.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温政办〔2018〕1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执行责任分工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8日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100号)等文件精神,培育壮大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提速发展,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打造高能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平台1.推进重点平台核心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发展一批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支持发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五大重点产业。
对市区范围内的“3+12”核心产业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的,市财政给予平台基础奖励100万元,20亿元以上部分每增加20亿元的,再给予100万元奖励,累计奖励不超过500万元。
2.加快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对成功列入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建名单并以企业为主导开发的,市财政给予市场创建主体300万元奖励(同一平台如有多个市场创建主体,由多个市场创建主体共享300万元奖励资金),其中获批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建资格,先期拨付40%奖励资金;通过验收命名为省“万亩千亿”新产业示范平台,再拨付余下奖励资金。
杭州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建议
杭州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建议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44-47)【作者】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2010年,低空领域(1000-3000米)空域管制逐步开放,国家航空“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500个通航机场、200万小时飞行时间的目标;浙江省作为全国通航综合试点省份和低空领域改革试点区,2015年以来,出台了《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浙江省民用机场“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项关于通航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明确至2020年建设40个以上通用机场,2030年大部分县(市)拥有通用机场的发展目标。
良好的政策环境、日趋完善的市场环境为杭州发展通航产业、规划建设通航机场带来了空前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
意义和基础条件发展通航产业是全面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有效促进杭州重点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
根据GAMA(国际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数据,通航产业投入产出比达到1:10,就业带动比达到1:12,快速增长周期达到30-50年以上,远远超出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具备产业附加值高、关联度强、就业带动率高、产业增长周期长等显著优势和特征,是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发展通航产业也是保障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一环。
空中医疗救援的成本虽然是地面救援的5-7倍,但其救援效率是地面救援的15-20倍,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先进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巴黎、柏林、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通航医疗救援占比达到了60%以上,有力支撑和健全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杭州城市发展的阶段,已基本具备发展通航产业的基础条件。
经济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组织判断,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通航产业即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通航产业即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
航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体系
航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体系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业也在不断壮大。
作为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的发展目标体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的发展目标体系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服务质量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航班安排,减少延误和取消;提高机舱设施和餐食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
二、拓展航线网络航线网络是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继续拓展航线网络,开通更多的国内和国际航线,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航空公司将加强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提高航班转机的便利性。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航空公司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优化航班安排和机票销售;推广电子化登机和行李托运,提高旅客体验;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保障信息安全。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航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航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加强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总之,未来五年,航空公司将以提高服务质量、拓展航线网络、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民航十三五工作总结
中国民航十三五工作总结中国民航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阶段,中国民航不仅在航空安全、运行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改革创新、科技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国民航十三五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首先,中国民航在航空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民航持续加强了安全监管和管理,全面提升了航空安全水平。
航空事故率持续下降,为乘客和航空公司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此外,中国民航还积极推动了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全行业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其次,中国民航在运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民航积极推动了航空运输体制改革,加快了航空运输市场的开放和竞争。
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航空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乘客出行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中国民航还加强了机场建设和管理,提高了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航空公司和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中国民航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民航积极参与国际航空组织的工作,加强了与国际航空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推动了国际航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中国民航还积极推动了国际航空市场的开放和合作,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航空运输合作,促进了国际航空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中国民航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民航将继续积极推动航空运输体制改革,加强航空安全监管和管理,推动航空科技创新,促进国际航空合作,为建设现代化航空强国不懈努力。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摘要:日前国院印发《“十三五”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0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形成5产值规模0万亿元级新支柱平每年带动新增就业00万人以上,《规划》提出要加强主创新推进民用航空产品产业化、系列化发展提高产品安全性、环保性、济性和舒适性全面构建覆盖航空发动机、飞机整机、产业配套和安全运营航空产业体系
日前国院印发《“十三五”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0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形成5产值规模0万亿元级新支柱平每年带动新增就业00万人以上
《规划》提出要加强主创新推进民用航空产品产业化、系列化发展提高产品安全性、环保性、济性和舒适性全面构建覆盖航空发动机、飞机整机、产业配套和安全运营航空产业体系
到00年民用型客机、新型支线飞机完成取证交付航空发动机研制实现重突破产业配套和示运营体系基建立
根据《规划》将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
推进轨道交通裝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有国际竞争力轨交装备产业链
《规划》要幅提升新能汽车和新能应用比例推动新能汽车、新能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支柱产业到00年产值规模达到0万亿元以上
相关热词战略性发展规划新兴产业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28•【字号】浙政办发〔2016〕122号•【施行日期】2016.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2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28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我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为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和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至2020年。
本规划所称文化产业是指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产业范畴依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并结合我省实际界定。
一、现实基础(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立足区域禀赋条件,加强特色产业培育,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为“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产业规模迅速增长。
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056 0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90亿元,年均增长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 88%提高到2015年的5 81%,文化产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4位。
“十三五”浙江海港将形成“一体两翼多联”格局
的真 实偏差 。在集装箱 轨道 吊上 的试 验证 明 ,该方
激 光 与红外 ,2005,35(7):521—523.
-、
\! 石
分 石\! 石
;l - 、 石
石 \! _l、
l、 石 _'、、! ; 环境 保 护投 资金 额 最 多 ,占 GDP的 比重也 最 大 , 山东省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 。山东省生态环境的 持 续改 善为 青 岛港 港 口作 业 的安 全性 提 供 了有利 的环境条件 ,保障了港 口竞争力的可持续发挥 ,为 青 岛港 构建 环境 友好 型港 口提供 了有 力 的支持 。
案能够提高 自动化堆场的叠箱精度。
参 考文献 [1]倪菲.基于机器视觉的 吊具位姿检测 系统叽起
重运输机械 ,201 1(10):43—47. [2】周平.计 算机单 目视 觉测量 系统卟 光电工程,
2005(12):90—93. 【3]郑毅 .基 于 空间矩 的激 光光 斑 中心 亚像 素 定位
8)防雷 。在 变频 器 中 ,一般 都设 有 雷 电吸收 网
器 的吸收 网络不 能满 足 要求 。如 果 电源 是 电缆 引 入 ,则 应做 好控 制室 的 防雷 工作 ,以防雷 电窜 人破 坏 设备 。 3.9 加 强设备 防灾 性研 究
对 设备 可 能 出现 的故 障进 行逐 一分 析 ,制定 解 决方 案 ,同 时对方 案进 行 分解 ,逐 步确 认方 案 的 技术 性 和可行 性 。
、 ;·、 = \ \ \ = 、 ;’\ \ 、 \ : 、纬 ! ·、 、
·\ : \ :二I、 \ 二'、 ;' \ ;-
、 ,·、
’ ,·、 、 , ·、 ;'、 、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5.06•【字号】浙政办发〔2021〕26号•【施行日期】2021.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实施类)》和《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谋划类)》由省发展改革委另行公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5月6日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更好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有效投资可持续增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总体要求(一)“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省全面实施投资新政,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全力推进省“4+1”重大建设项目、“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成效显著,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安排的599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万亿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投资占比达29.1%,交通设施投资占比达25.0%,公共服务投资占比达18.7%;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一批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和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高铁总里程超15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
同时,“十三五”期间我省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中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受土地、能耗、资金和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前期推进困难;二是受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部分产业项目暂缓实施;三是政府刚性支出增加,投融资渠道收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障碍,导致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精神,结合浙江发展实际,特制订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发展背景一“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浙江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进发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和制造业投资分别达11991亿元、3325亿元、11707亿元和757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张;201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较快提升;创新能力显着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分别达%左右和%,比2010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突破3万件,是2010年的倍左右;“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72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40家和271家,累计分别达93家和896家;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和%,比2010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三名”试点企业69家;截至“十二五”末,国内外上市企业377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制造业领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42个;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县市、区21个,比2010年增加8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加速深化;2015年,预计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5,从2012年的全国第七位跃居全国前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浙江;据测算,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万台,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一位;绿色发展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吨标准煤2010年价,用能效率居全国前列;全省共实现节能4500万吨标煤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主要行业及产品单位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工业治水成效明显;“十二五”我省制造业发展历经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调整和国内三期叠加的交织影响,形势跌宕,压力巨大,但仍负重前行,取得不俗进展和成就;回首“十二五”,历程曲折艰难,但经验也弥足珍贵,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将制造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目前制造业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四成,制造业领域在全省专利成果中的比重约占七成,同时制造业在保就业、促增收、稳税源等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持之以恒地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并举,“十二五”以来陆续推进的“四换三名”、创新驱动、七大产业培育、浙商回归、有效投资、市场主体升级、特色小镇建设等“拳法招数”稳、准、狠、奇,目前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已找到跑道、见到曙光;三是坚持不懈地培养和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以企业家为引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既有一批专注主业、引领发展的企业家,又有一批高起点、高素质、宽视野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大量高技能、善实践的产业基础人才,成为我省制造业创新创业活力源泉;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制度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管制最少、门槛最低、服务最好”的省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水平和建设制造强省的新要求,我省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融合发展亟待深化、集群效应亟待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亟待加强、企业适应新常态步伐亟待加快等突出问题,新的发展动能依然不足,传统动力仍待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二“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酝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产业价值链不断深度重组,为我省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发达国家积极主导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新秩序,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大变化,对我省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造成巨大压力;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四化”同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部署,持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动力、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我省制造业发展逐渐步入新阶段;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制造业发展速度、动力、结构和模式正发生积极转换,以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动力持续修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逐渐推行,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日益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出了方向;但制造业转型升级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潜在风险隐患增多,产业竞争压力加大,迫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抓住时间窗口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竞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扩大创新成果影响,大力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动力格局;坚持融合互动,促进结构优化;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和贯通作用,构建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经济模式,推动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紧密结合,加速“两化”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促进制造业结构明显优化;坚持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生态;把现代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产业生态,推进智慧产业集群建设,引导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推动制造业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形成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于一体、互动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合作共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大力引进外资项目共建国际产业合作园,支持企业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走出去”,加强产业区域合作与有序转移,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并有效集成高端要素,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提升;坚持绿色低碳,引领永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制造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不断提高绿色精品制造能力,加快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制造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先进、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着提高的制造强省;具体目标包括:——创新能力:制造业领域研发投入和产出明显提高,力争到2020年,在规模以上制造业中,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每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80件,新产品产值率达37%;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形成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质量效益:“十三五”期间,力争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左右,增加值率稳步提高,“浙江制造”的质量、标准水平和品牌效应显着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9,装备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分别达50%和40%,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智能制造模式广泛推行,“两化”融合水平全国领先;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制造业产城融合全面深化;——结构优化: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分别达41%和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各类开发区数量达25个,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制造业企业数量达110家,培育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涌现一批国际化现代产业集群,建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特色小镇,产业生态明显优化;——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16%,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浙江省“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发展主要指标注:带号为预计数;带号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和的下降幅度;三、重点产业瞄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万亿产业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强化技术改造着力修复传统动力,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快形成新型产业体系;一新兴产业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着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水平,打造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000亿元,培育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骨干企业20家左右;集成电路与新型元器件;重点发展面向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产业应用,扩大国产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市场份额;大力提升新型传感器件、光电子器件、存储器件、储能器件等高端电子元器件及新型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和开发能力,加快行业应用,建成我国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生产等电子装备开发应用水平;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新一代光通信宽带、IPv6下一代互联网、5G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应急通信、量子通信、高端服务器及云存储等系统设备、终端及关键配套件;重点突破面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人机交互技术,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可穿戴产品、家居控制、车载终端、智能视听等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及应用系统;应用电子及物联网;重点突破物联网传感芯片、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建成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海洋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能源电子及北斗导航等各类应用电子产品,大力发展数字安防产品,打造全球数字安防中心;加快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及信息工程服务系统,巩固提升制造业智能控制水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软件,巩固提升安防监控、纺织服装、工业控制、医疗卫生、智能交通、金融、通信、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优势;积极发展基础软件、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大数据处理、中间件;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和应用等信息技术增值服务;加快发展高端工业平台软件、高端领域应用软件和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方案及行业应用;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2.高端装备产业引导高端装备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高端装备进口替代,加快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链,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1200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骨干企业50家;智能装备;加快开发系统集成、导航控制、自主控制、视觉定位、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殊机器人等新一代机器人产业,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新一代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加快研制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大力开发嵌入式软件芯片、无线传感器、工业控制、故障自动诊断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监测与装配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开发自动识别、信息快速处理、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物流机械、智能电梯、智能家电、智能包装机械、掘进装备、空气动力装备、食品加工装备等成套装备;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点突破绿色高技术船型、主力海工装备和核心配套装备的研制技术,加快提升船舶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等的自主配套率,大力发展超大型干散货船和油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船、疏浚工程船等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船舶修造基地;积极发展大型海洋钻井平台、大型海洋生产生活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半潜运输船、海工辅助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现代交通装备;加快开发自动泊靠关键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重点发展城市地铁轻轨车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波音客机组装基地建设,加快开发大飞机核心部件、小型载人飞行器、无人载货飞行器等通用航空新产品新装备,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工程技术服务;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所需的方案诊断设计、工艺流程再造、装备智能化升级、售后监测维护、技术工人培训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生产流程规划设计仿真和优化服务,推进开放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流设计、装备设计的标准化与模块化,开发支撑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型;提升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能力,培育一批高端装备工程服务公司;3.新材料产业面向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新需求,引导新材料产业向高性能、高质量、高效能等方向发展,加快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8000亿元,培育形成国内外知名新材料研发平台30家以上;先进基础材料;推进材料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以提高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为着力点,重点发展基础零部件用钢、新型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特种不锈钢、高端钴基合金等黑色金属材料,高强合金材料、特殊性能铜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特种涂料等先进化工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玻璃、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等先进建筑材料,生物基合成纤维及无纺布、高端产业用纺织材料、功能性纤维、纸基功能性材料等先进轻纺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重大需求,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以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一致性为着力点,重点发展海洋环境用钢材料、稀贵金属钎焊材料、超级镍基合金、特殊性能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材料,软磁金属材料、新型永磁材料等先进磁性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正极材料、碳基和硅基负极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前沿新材料;注重原始创新,做好知识产权布局,以逐步扩大前沿新材料应用领域为着力点,重点发展高质量石墨烯微片、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先进碳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纳米电子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等纳米材料,增材制造专用合金粉体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医用增材制造材料等增材制造材料,智能材料等;4.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消费终端新需求,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向轻量化、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率先布局建设完善覆盖全省的充电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应用基地;力争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整车产能规模达50万辆以上,培育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骨干企业20家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突破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流程,重点发展城市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车领域的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低速短途纯电动汽车;新一代高性能、大运量纯电动公交车;短途物流车,低速纯电动旅游观光车,环卫、电力用等纯电动市政工程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核心基础材料等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力争开发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核心产品势;重点发展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和高性能车用电机,专用机电耦合装置及高效控制系统,具备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智能交通系统ITS相结合的整车控制器,用于车身、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的非金属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5.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引导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向低碳、清洁、生态、互联等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100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值达9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节能环保;重点发展节能与清洁能源运输、节能降碳、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打造国内先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节能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能源;突破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核电等产业核心技术,开发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和集成服务,发展海上风电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核岛蒸发器等核电关键部件,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综合应用与产业基地;6.医药产业面向重大疾病、进口替代药物、优质医疗服务、家庭保健等新需求,引导生物医药向更加温和、反应效率高、环境友好、安全性高、产品可控性强等方向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向可控性强、替代进口等方向发展,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成为支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生物医药;大力发展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海洋药物及个性化治疗药物,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的医药制剂出口基地;积极推进针对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常见慢性病的诊断试剂研发和产业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大力发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等高值医用耗材,以及可穿戴、远程诊疗等智慧医疗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生物增材制造、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互联网医疗;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发面向慢病医疗服务及居家养老看护等的健康传感器和数字化健康产品,推进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攻关,完善在线即时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智慧医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二特色优势产业1.时尚产业重点依托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时尚产业名城及六大特色时尚产业基地试点建设,推动时尚产业向引领时尚潮流、时尚消费、时尚体验等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时尚产业销售收入达6500亿元,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10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时尚品牌。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支持民航强省低空经济发展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支持民航强省低空经济发展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4.10.08•【字号】浙自然资规〔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支持民航强省低空经济发展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4〕12号各市、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24〕20号)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在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实施中,统筹落实民航强省、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切实保障临空经济示范区、航空产业园区、航空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和用地需求,加强机场周边区域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等规划协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地面基础设施布局网、航线航路网、飞行服务网建设,合理确定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点)规划选址,允许乡村旅游、监测、救援、物流、农林植保等有特定选址要求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布局。
二、加强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场设施等单独选址项目积极申请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或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使用国家用地计划指标予以保障。
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重点支持链主型重大项目,对入库项目按规定给予用地指标支持,地方指标不足的可提前预支用地指标。
鼓励各地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存量建设用地等土地要素,保障民航强省、低空经济相关项目合理用地需求。
各地要积极推进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建设,超额完成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酌情给予指标补助支持。
三、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发展加强低空经济产业平台资源要素保障,允许在设区市域内统筹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平台用地,鼓励通过“产业飞地”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集聚化程度高,带动效应明显,是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加快发展航空产业,对我省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为使我省航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航空产业包括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不含公共运输机场运营服务)。
一、产业基础与发展环境(一)产业基础当前,我省各级政府大力扶持航空产业发展,民营企业热情高涨,初步谋划形成以机场网络布局为基础、整机制造为突破口、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航空特色小镇创建为抓手的产业格局,加快发展航空产业的氛围日益浓厚、条件日趋成熟。
航空制造业蓄势待发。
目前,全省从事航空制造相关企业近30家,形成一定规模的达18家,涉及特种飞行器、航空零部件、航空材料、航空内饰等领域,产值约20亿元。
航空制造项目加快谋划,我省已与波音公司、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引进波音737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台州无人机等重大项目。
万丰—1 —航空、精功集团分别完成钻石飞机工业公司、美国第一飞机公司的股权收购,加快进入航空制造领域。
航空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我省运输机场民航旅客、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分别达到4521万人次、59万吨和38万架次,三项指标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五。
航空快递物流、通航运营服务逐渐成为我省航空服务业亮点,航空旅游、航空体育、航空会展、航空培训等新业态加快培育。
全省已注册和在筹航空公司10余家,拥有联邦、顺丰、圆通等航空货运公司,长龙航空、宁波东海通航、东华航空等本土航空公司,万丰、精功等公务机运营公司。
航空产业平台加快谋划。
杭州、宁波正在依托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积极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宁波杭州湾集聚区等区域正在加快集聚航空制造项目,推进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建设。
各地围绕通航机场和航空产业项目布局,正在推进一批航空特色小镇建设,建德航空小镇和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已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航空特色小镇和航空产业园近20个。
航空改革试点积极推进。
我省是全国通用航空综合试点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正在积极争取和大力推进各类航空领域改革试点,宁波、绍兴入选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新昌县天姥山旅游区、千岛湖旅游区列入国家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创建,宁波奉化阳光海湾航空飞行营地、建德市寿昌镇航空2飞行营地列入国家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工程创建。
专栏1:我省航空产业相关规划出台情况一是航空产业规模总体偏小,缺少带动作用强的航空产业基地和企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亟待提升;二是缺乏主机集成企业,核心部件制造、维修保障、航空运营、研发设计等上下游环节较缺乏,产业链体系尚待构建;三是支撑航空产业发展的研发设计、管理培训、运营服务等高层次人才缺乏,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四是我省航空产业发展仍然缺乏省级层面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
(三)发展环境“十二五”以来,国家加快支持航空产业发展,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先后发布了《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等规划和政策文件,航空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3 —全国各省、市航空产业发展持续升温,上海、天津已布局大型飞机制造,江苏、山东等地抢先建设通用航空项目。
我省航空产业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全球航空制造龙头企业加快布局。
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企业加速生产基地的全球布局,中国商飞等企业加快推进国产大飞机项目实施,我省有条件优先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和上海航空产业发展的外溢。
二是我国航空管理政策正在调整。
我国正在积极推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推进简化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加快简化进口航空器购置审批(备案)手续,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创业和多元化发展。
三是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军工央企、科研院所加快向具有经济和市场活力的区域布局,我省民营企业参军合作、承接军用技术转化的意愿日益强烈,民用航空航天装备已列为“十三五”期间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是长三角区域消费市场逐渐成熟。
长三角区域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省内无人机应用、航空旅游与体育运动的需求逐年提升,航空俱乐部相继成立,航空产业市场培育的条件加快成熟。
二、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4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结合需求实际和改革试点,发挥本土优势,以构建航空全产业链为出发点,以市场培育为着力点,重点实施“12105”战略,大力推进航空整机制造、航空关联制造、航空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航空产业园、航空特色小镇建设,努力把我省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航空制造高地,争创全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使我省航空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专栏2:浙江省航空产业发展“12105”战略坚持统筹发展,主动谋划。
积极融入全国航空产业总体布局,结合浙江航空产业基础与条件,统筹考虑全省空域资源、综合交通等因素,突出优势和特色,积极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航空产业重大项目。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加强航空产业规划,以积极培育—5 —市场、做强航空制造、健全产业体系、加强人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航空整机与零部件、航空制造与运营、服务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
发挥政府统筹谋划、协调、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为航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促进航空产业市场持续壮大。
坚持军民融合,开放发展。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合作,深度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军转民”和“民参军”,引导多种形式资本到浙江发展航空产业,鼓励浙江企业开展航空产业跨国并购,推动航空产业跨越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航空制造与航空服务相联动的产业格局,形成年交付大飞机100架,年产通用飞机500架、大中型无人机1000架以上的能力,实现航空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通航运营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建设10个左右航空特色小镇,培育形成2~3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到2025年,全省实现航空制造业产值3000亿元,通航运营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航空制造高地、全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
三、产业布局围绕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以舟山航空产业园为核心,以杭州、宁波、温州、绍6兴为重点,以十大航空特色小镇为平台,打造航空运营网络,构建“一核四区十镇一网”的航空产业总体布局。
——一核,舟山航空产业园。
依托波音737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项目,争取中国商飞国产大飞机试飞中心和公务机项目落户,开展飞机集成、总装、完工、交付、试飞等,实现整体制造系列化发展,重点开展大型干线飞机、固定翼通用飞机、直升机、水上飞机、客改货等,集聚一批为波音配套的航空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力争将舟山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航空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加快建设浙江(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综合保税区空港分区,积极推进航空金融、零配件保税物流等航空服务业发展。
——四区,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航空产业集聚区。
杭州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宁波以栎社国际机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等为载体,温州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温州空港新区等为载体,绍兴以新昌万丰机场、诸暨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为载体,主攻通用飞机整机、航空零部件、航空电子、航空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通航运营和旅游、航空物流、航空商务等航空服务业。
——十镇,十个左右航空特色小镇。
抓住全省创建特色小镇机遇,依托通用机场与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围绕航空先进制造、航空运营服务、通航旅游休闲、飞行运动体验等领域,重点建设建德航空小镇、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萧山空港小镇、德清通航智造小镇、安吉通航小镇、台州无人机航空小镇、新昌—7 —万丰航空小镇、横店航空小镇、宁海滨海航空小镇、绍兴滨海航空小镇等十个左右航空特色小镇。
专栏3:我省重点建设的航空特色小镇8——一网,航空运营与服务网络。
依托全省民用机场扩建和各类通用机场新建、迁建等,推动全省航空运输及通航运营网络化发展,为航空出行、农业生产、旅游资源开发、航空教育培训、海上交通及救助、医疗卫生、岛际交通、公安巡逻、应急救援等提供服务支撑。
四、重点领域突出招大引强,挖掘本土优势,着力构建航空整机与零部件制造相协调,公共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发展相互补,航空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于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体系。
(一)重点突破航空整机制造以大型干线飞机制造为核心,加快发展通用飞机和先进无人—9 —飞行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开发系列化产品,尽快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能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航空市场需求。
大型飞机。
以波音集团、空中客车、中国商飞及国外大型干线飞机制造企业为主要招商对象,重点发展大型干线、支线飞机总装、喷漆、测装、试飞交付等领域。
推进波音737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项目布局,推进737飞机机上娱乐系统、座椅等内饰安装,形成大飞机产业化能力。
通用飞机。
依托万丰航空、幸福航空、浙江瀚星等企业,以活塞、涡轮发动机飞机为重点,加快发展2座轻型运动飞机、4~8座载人飞机、小型公务机、水陆两栖飞机、新能源飞机、民用直升机等制造,积极开展公务机转包生产和国际合作。
重点推进万丰航空通用飞机制造、精功集团通用飞机、格莱斯艾尔(Glasair)飞机中国生产基地、山河科技SA160五座飞机制造等项目建设。
无人机。
通过军民融合,加快引进、培育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积极开展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取证、集成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研制大中型无人机、智能无人机和高端航模等系列产品。
支持无人机试飞基地建设,提供试验鉴定、飞行器测试、航空体育竞技、无人机应用服务等专业化服务。
加快实施台州无人机生产基地、杭州牧星科技无人机等项目。
10专栏4:当前我省航空制造企业及机型一览依托浙江装备制造、基础材料、地理信息产业优势,加快航空关键零部件、航空新材料、航空关联电子等特色优势领域提升发展,夯实我省航空产业发展基础。
航空零部件。
依托西子航空、日发集团、精功集团、天扬机械等优势企业,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ARJ国产支线飞机高效数控零部件研发制造;积极发展冷凝空分设备、负压温差聚变防腐设备、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直升机停机坪等装备;配套发展中央翼盒、内饰件、轮胎、航空线缆等部件;积极培育中小型航空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