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包括车间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包括车间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区域划分:根据车间的功能和工作流程,合理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域,如生产区、装配区、仓库区、办公区等,以便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作业。
2. 设备布置:根据车间的工艺和生产要求,确定设备的布置位置,使得设备之间的距离合理,方便操作和物料流动,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3. 物料存储:设计合理的物料存储区域,包括原材料和成品的存放位置,以及临时存放或待处理物料的暂存区域,确保物料的安全、顺畅和便捷的流动。
4. 照明和通风:根据车间的大小和工作环境,设计合理的照明和通风系统,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视觉舒适度,以及室内空气的流通。
5. 安全设施: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布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出口、防火设施、应急疏散通道等,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车间。
6. 工作流线设计:根据车间的工作流程和产品的制造路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线,使得材料和产品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流程进行加工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7. 工作站设计:根据不同的工序和工作内容,布置合理的工作站,包括工作台、工作椅、储物柜等,确保员工在工作时的舒适度和操作的便捷性。
8. 标识和标示:在车间的各个区域和设备上设置标识和标示,包括作业指导、安全警示、物料存放位置等,方便员工识别和操作,并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车间布置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车间的功能需求、生产工艺、安全要求以及员工的舒适性,以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生产环境。
化工设计第9章_车间布置设计
各方面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四、操作条件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装置布置应该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 条件 1、操作和检修通道(举例塔和换热器); 2、合理的设备间距和净空高度; 3、必要的平台,楼梯和安全出入; 4、尽可能地减少对操作人员的污染和噪音; 5、控制室应位于主要操作区附近。
各方面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车间内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的防火间距一定要达 到工厂防火规定的要。 (2)有爆炸危险的设备最好露天布置,室内布置要加强 通风,防止易燃易爆物质聚集,将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 与其它设备分开布置,布置在单层厂房及厂房或场地的 外围,有利于防爆泄压和消防,并有防爆设施,如防爆 墙等。 (3)处理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尽量集中布置在 建筑物的底层,不宜布置在楼上和地下室,而且设备周 围要设有防腐围堤。 (4)有毒、有粉尘和有气体腐蚀的设备,应各自相对集 中布置并加强通风设施和防腐、防毒措施。
(2)剖视图 ( 比较复杂的装置或有多层 构筑物的装置须绘制 )
剖切位置及投影方向应按《机械制图》 标准或《建筑制图标准》在平面图上标 注清楚。 在剖视图的下方应注明相应的剖视名称 。 剖视图的数量应尽可能少 。
视图的表达内容:建筑物及构件、设备
3.建筑构件及设备的表示方法 (1)建筑物及其构件 • 建筑物及其构件的轮廓用中实线绘出。(图9-14) • 墙、柱、地面、地坑、地沟、安装孔洞、楼板、平 台、栏杆、楼梯、吊车、吊装梁及设备基础等,应 按比例并采用规定的比例画出。 • 门、窗在平面图上只画出位置、开启方向,在剖视 图上一般不表示。 • 承重墙、柱等结构用细点划线画出其建筑定位轴线。
各方面对设备布置设计的求
三、安全、卫生和防腐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5)设备布置尽量采用露天布置或半露天框架式布置形 式,以减少占地面积和建筑投资。比较安全而又间歇操 作和操作频繁的设备一般可以布置在室内。 (6)要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采光条件,布置设备时尽 可能作到工人背光操作,高大设备避免靠窗布置,以免 影响采光。 (7)要最有效地利用自然对流通风,车间南北向不宜隔 断。放热量大,有毒害性气体或粉尘的工段,如不能露 天布置时需要有机械送排风装置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 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8)装置内应有安全通道、消防车通道、安全直梯等。
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附属工程设计是指分布在车间总体建筑内的非生产性或非直接工艺生产性用房。包括:
(1) 辅助生产房间的配置。如车间变电室、配汽室、空气压缩机室、通风机室、除尘室等。
(2) 工艺辅助房间的配置。如质量检查室、分析化验室、保全及检修室、车间贮藏室等。
(3) 生活用房配置。如设在车间 内的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厕所、浴室)等。
6.车间组织及定员资料;
7.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本车间与其他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数量。
8.有关布置方面的一些规范资料。
二、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1.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2.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
(1) 考虑设备占位要求
2.车间布置图
工艺设计人员在取得建筑设计图后,即可在布置草图的基础上绘制正式的车间平、立面布置图。
车间布置图,按照设计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图和施工图阶段的车间布置图。详见Pg281—289。
四、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
4.车间布置设计说明
说明车间设备布置的特点和优点。
5.车间布置设计的图纸
(1) 各层平面布置图;
(2) 正立面图(包括正立面图和侧面立面图)
(3) 各部分剖面图。
四、 车间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车间布置图的设计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布置草图和布置图。
(4) 必须考虑设备的检修和拆卸以及运送物料所需要的起重设备;
4.车间布置应符合厂房建筑的要求
(1) 凡是笨重设备或运转时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如压缩机、粉碎机、大型通风机、离心机等到,应该尽量布置在厂房的底层,以减少厂房楼面的荷载和振动。
09第九章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09.9 - 复件
第九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9.1 概况9.1.1 位置与交通张家峁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以东约2.0km的考考乌素沟西侧河滩阶地上,处于塔峁村和七俱牛村之间,距神木县城36km。
省道府(谷)~新(街)二级公路沿考考乌素沟,经柠条塔井田、本矿井工业场地北侧自西向东通过。
9.1.2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本井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之南缘,属丘陵区。
东部为黄土梁峁沟谷地貌,西部为波状沙丘地,地势开阔,梁峁区及沙丘区植被覆盖较好,主要以沙柳、沙蒿、柠条、沙打旺等为主。
井田所在位置属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流域。
东西向穿越井田的考考乌素沟为窟野河一级支流,为长年性流水,于店塔乡注入窟野河内。
9.1.3 气象及地震本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悬殊。
当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冻土最大深度146cm;最大积雪厚度12cm;元月初至5月初为季风期,多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5m/s,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雨量436.7mm,且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1907.2~2122.7mm,是降雨量的4~5倍。
本区地壳活动相对微弱,基本烈度为Ⅵ度。
9.2 总平面布置9.2.1 平面布置的原则1.贯彻建设部、国土资源部2009年发布的《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精神,全面规划,合理安排,集中设置,节约土地。
2.在满足工艺布置和交通运输合理的前提下,力求路径短捷、作业方便,减少地面折返运输。
3.场地布置功能分区要明确、合理,人流、货流通畅短捷,减少交叉。
4.尽量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设一个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
9.2.2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根据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及所选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外部关系,结合建设单位意见,对工业场地的总平面布置如下:工业场地按功能不同可分成生活区、行政办公区、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包括车间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包括车间车间布置设计是指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对车间进行布置和装饰,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环境质量。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包括车间的空间规划、设备摆放、工作区域划分、人员流线设计、安全设施设置等。
车间的空间规划是车间布置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车间的空间规划应该考虑到各个工作区域的相对位置,合理划分车间的不同功能区域。
例如,应将机械加工区与储存区相对独立,以避免噪音和灰尘对储存的物品造成污染。
同时,在进行空间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到车间的人员流线,使得物料和人员能够顺畅地流动,提高工作效率。
设备摆放是车间布置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根据车间的工艺流程和生产需求,合理摆放设备可以减少物料的运输路径,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的摆放要考虑到其安全性、便捷性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设备之间的间距,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区域划分也是车间布置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车间的工作流程和不同工种的需求,应将车间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区域。
例如,可以根据工序的不同将车间划分为原料准备区、加工区、装配区、包装区等。
这样的划分可以使得不同工种的员工能够有序地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人员流线设计也是车间布置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员流线设计是指合理规划和安排车间内的人员流动路径,使得人员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人员流线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工序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的位置,并设置合适的通道和通道宽度,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设施设置是车间布置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车间作为一个工作场所,安全设施的设置至关重要。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紧急疏散通道、安全标识标牌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车间布置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车间的空间规划、设备摆放、工作区域划分、人员流线设计、安全设施设置等方面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与内容车间布置设计是指以合理布置、美观整洁、舒适环保为原则,根据车间的功能需求和特点,科学规划和安排车间内设备、工作场所、通道等,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环境的一种设计。
下面将从原则和内容两方面详细介绍车间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车间的布置设计必须优先考虑工人的安全。
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应急通道和安全标识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便利性原则:车间内的设备、工作场所和通道的布置应方便操作和管理。
对设备或工作场所的布置要尽量避免盲区,使得操作人员能够便捷地进行工作。
3.效率性原则:车间布置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规划,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将生产设备按照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布置,减少不必要的杂乱移动和物料运输。
4.环保原则:车间布置应注重环保,合理安排和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
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美观原则:车间布置要注重美观,既要使员工心情愉快,又能提高品牌形象。
通过合理的配色、布局和装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1.工作区域布置:根据车间的工艺流程和产品特性,合理规划工作区域的布局。
例如,生产线上的工作台、检测仪器、传送带等应按照工艺步骤合理排布,减少运输和等待时间;零部件的存放区域应设立在离生产线近且易取放的位置。
2.走道和通道设计:车间内的走道和通道应根据人员和设备的流动设定,保持通畅、安全。
合理划分安全出口和应急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3.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指标。
在车间布置中,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对于需要人工照明的区域,应选择适合的照明设备,使得光线均匀分布,不过于刺眼或有阴暗死角。
4.通风和空调设计:车间内通风良好,有助于排除有害气体和调节温度。
因此,在车间布置设计中,应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安排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使车间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5.设备摆放和工作流程:根据车间的工艺流程,合理安排设备的摆放位置和工作流程,使得设备之间的配合紧密,操作流程顺畅。
车间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1、工厂布置2、车间设备布置:车间内部设备等的布置二、准备工作1、收集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2、明确产品大纲和生产规模、厂区位置和水文气象地质资料,然后多方案比较,确定流程和布置。
三、车间分类:生产、辅助生产和行政生活三个部分在设计过程中,1、要确定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2、确定车间建筑物的主要尺寸;3、确定车间内全部工艺设备的空间位置。
四、室外设计参数(一)、温度和相对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外围护结构传热的最高计算温度和新风计算温度,均采用该值。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湿球温度,应采用室内温度不保证时间平均每年不超过50h的标准加以确定。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温度的平均值。
(二)、室外风速和主导风向及其频率冬、夏季室外风速应分别采用历年最冷、最热三个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冬、夏季主导风向及其频率应分别采用历年最冷、最热三个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年主导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历年的主导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三)、大气压力冬、夏季大气压力应分别采用历年最冷、最热三个月平均大气压的平均值。
(四)、室外大气尘及厂房周围情况洁净厂房应置于室外大气含尘浓度低,含有害气体少并且振动小的环境中,初步设计时应收集厂房所在环境的大气尘浓度、有害气体的含量及尘源、振源分布情况等。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
1、目的: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并 决定车间、工段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建筑结构型式,以 及各车间之间与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设备露天化
可考虑使用露天布置设备
(1)生产中不需要经常看管的设备,辅助设备,对气候影 响较小的设备。 (2)需要大气来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 (3)不需要人工操作,高度自动化的设备 (4)气候温暖,无酷暑或严寒的地区。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厂房的整体设计的有关参数
2、厂房的立面布置
单层、多层、层次混合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厂房的整体设计的有关参数
2、厂房的立面布置 (1)单层厂房的剖面高度
A、厂房地面标高:150mm B、柱顶标高:柱顶标高为300mm的倍数 (2)多层厂房的剖面高度:是按每层所安装设备的外形 高度,并考虑到装卸和维修的需要而确定的。各楼板、地 板表面之间的层高采用300mm的倍数。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 有关技术与参数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厂房的整体设计的有关参数
1、厂房的整体布置
集中式或分离式
第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设备露天化
优点
(1)节约建筑面积,节约建筑投资 ; (2)节约土建施工工程量; (3)将有毒物质的设备、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露 天或半露天化,可以节约厂房通风设备及动力,降低厂房 防火,防爆等级,降低生产费用和厂房造价; (4)对厂房的改建、扩建,增加灵活性。
车间布置设计PPT课件
管道安装和维修人员通道。
2021/3/7
直通管廊长条布置——露天布置的基本方案
道路 控制室
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
贮罐区
工艺设备
管廊 贮罐区
直通管廊是在厂区中间设置管廊,在管廊两侧布置工艺 设备,与单侧布置比,占地面积小,管廊长度短,而且流程顺畅。
2021/3/7
2021/3/7
b. 组合型布置
2021/3/7
仓 库
无 规 锅 炉
聚
丙
控 制 配 电 生 活 行 政
烯造Leabharlann 粒装置平回 收
聚 合 催 化 剂 配 制
分 解
干 燥
面
布
置
示
贮 罐
泵
冷 却
意 图
油 分 离 器
房塔
1.4.2.厂房的立体布置
主要是确定厂房的层数与高度
厂房的里面有单层、多层、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 厂房的每层高度主要取决于设备的高低、安装的位置、检修要求及
安全卫生等条件,一般每层高度采用4~6m,最低层不宜低于3.2m, 净空高不得低于2.6m,每层高度尽量相同,且应尽可能符合建筑规 模的要求; 在有高温及有毒气体的厂房中,要适当加高建筑物的层高或设置避 风式气楼,以便形成自然通风、散热;
2021/3/7
a. 管廊布置:
➢ 为了便于安装及装置的整洁美观,通常都设集中管廊; ➢ 管廊的布置首先要考虑工艺流程,来去管道做到最短、
最省,尽量减少交叉重复; ➢ 一般管廊布置在长方形装置并且平行于装置的长边,其
两侧均布置设备,以节约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 管廊宽度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配管配线的数量而
车间布局设计范文
车间布局设计范文1.工序分析首先,需要对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及其先后顺序。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批次的要求,将工序进行合理地排列,并确定每个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作区域。
同时,还需考虑工序之间的物料和信息流动,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进行。
2.设备布置根据工序分析的结果,将各个设备合理布置在车间内,以减少物料和人员的移动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设备之间的距离、物料的输入输出通道、设备安全操作距离、设备的通风和通道等。
同时,还需考虑设备的数量、大小和工作方式,确保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能的需求。
3.工作区域规划除了设备布置外,还需要合理规划车间的工作区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首先,应规划出员工的工作台和存放物料的区域,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效率。
其次,还需设置员工的休息区域、卫生间、更衣室等生活设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生活保障。
在进行车间布局设计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安全因素2.物料流动根据工序分析,合理规划物料的输入和输出通道,以减少物料的运输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还需考虑物料的保存和分配,确保物料的安全和准时供应。
3.环境保护在车间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车间布局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工艺流程、生产要求、安全因素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各种因素。
只有合理规划和布置工作场所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工作区域,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条件和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车间布局设计方案
车间布局设计方案1. 引言车间的布局设计是生产操作的关键之一。
一个合理的车间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并确保员工能够在一个平安、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车间布局设计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优化的生产环境。
2. 目标与原那么2.1 目标本车间布局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本钱和优化员工工作环境。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最小化员工和物料之间的移动距离,以减少时间浪费和生产中的瓶颈。
•将相互依赖的工作站放置在靠近的位置,以减少工作流程中的等待时间。
•确保通道和走廊的宽度足够满足员工和物料的流动需求。
•提供平安、舒适的工作环境,包括适宜的照明、通风和温度控制。
2.2 原那么在设计车间布局方案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那么:•流程优化:将生产线上的工作站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排布,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移动和等待时间。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车间的空间,通过合理布置设备和工作站,最大化利用可用空间。
•平安性:确保车间布局满足平安标准,防止可能引起事故和伤害的布局问题。
•可变性:考虑到未来生产需求的变化,设计一个灵巧的布局方案,可以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3. 设计步骤3.1 数据收集在进行车间布局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收集一些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车间的情况和需求。
数据收集可能包括以下内容:•车间尺寸和地形图•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和要求•物料流动和存储需求•人员数量和工作流程3.2 分析和规划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将进行分析和规划工作。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适宜的布局方案,以满足生产需求,并最大化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
在分析和规划阶段,我们将考虑以下要素:•生产流程优化:根据工艺流程图,将工作站和设备按照最正确顺序进行排布,以减少物料移动和等待时间。
•空间利用优化:考虑车间的尺寸和形状,确定每个工作站和设备的最正确位置,以最大化空间利用。
•平安和人员流动:确保通道和走廊的宽度足够满足员工和物料的流动需求,同时遵循平安标准。
车间布局设计
•图表1—9 S或Z型制造流程图
车间布局设计
• 任务二:工厂内车间平面布局及其改善
•奇角型制造流程
• 指制造流程顺序没有一定的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缩短物料搬运的距离,以 利于一位操作工从事数种工作适用于小零件的生产或用人不多的制造业。
•从至表
• 从至表法是一种常用的车间设备布置方法。从至表是记录车间内各设备间物 料运输情况的工具,是一种矩阵式图表,因其表达清晰且阅读方便,因而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
•图表 1—3 A产品与B产品的按生产线的布局法
车间布局设计
• 混合 •布局 法
• 相关 •分析法
•将上述两种方法混合,如:在重复性很 高的标准品工厂里,有时可以将特别昂 贵的机器集中在一起充分加以利用,而 有时可将易于发生震动或噪音的机器集 中,以防止震动和噪音。
•根据工厂个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大小 进行部门的布局,这种布局方法符合上 述原则,宜于实现工厂布局的目标,因 此为现代企业在进行工厂设计时广泛采 用。
正确确定制品按照加工过程所经过的路径和搬运
•包括两个含义:单元的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
车间布局设计
• 任务二:工厂内车间平面布局及其改善
车间布局的方法
•假定某车间的制造程序有6个部门,另加上收料部门与成品仓库,共8个 部门 :
•直线型制造流程:•依照制造过程的顺序,将生产线做直线的安排,通常
最有利于运用输送带搬运物料与在制品,参图1-7。
考虑组织结构、各个部门的配置方式 。
车间布局设计
• 任务三:非工商企业单位部门与机构平面布局及改善
场景一
•办公室布置 :
•注意 •事项:
•力求使办公室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车间布置设计
工
予
艺
留
设
备
予
予
留
留
工
工
艺
艺
设
设
备
备
②T形、 L形布置
这种布置适合于较复杂的车间管道可由二个或三 个方向进出车间。
中间贮罐布置在设备或厂房附近,原料成品贮罐 分类集中布置在贮罐区。易燃物料贮罐外设围堤以防止 液体泄漏漫延,为操作安全,泵布置在围堤外;
槽车卸料泵靠近道路布置,贮罐的出料泵靠 近管廊即方便又节约管道。
2
复杂车间考虑平面布置时的原则如下:
a.露天和敞 开式布置。 回收(精馏、吸收)、聚合、分解、干燥、料仓、
无规锅炉等主要装置采用露天式或敞开式框架布置;有 特殊要求的工段如控制、配电、催化剂配制、造粒、包 装及成品仓库布置在封闭式厂房中。
b.流程式布置 各生产工段从贮罐,回收到产品包装入库都顺流程
在工艺设计人员取得建筑设计图后,再对车间布置草图进 行修改,然后画出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立面布置图。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工段、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行政福利设施的平 面、立面布置。
(2)车间场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
(3)设备的平面、立面布置。
(4)通风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一、厂房的整体布置
分离式:生产规模大,车间各工段生产特点 有显著差异(例如属于不同的防火等级)或位于 山区等情况,可适当考虑分离式布置。
集中式 :生产规模不大,车间各工段联系频 繁,生产特点无显著差异,厂区地势平坦者,可 适当采用集中式布置。
考虑厂房的整体布置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室外 场地的利用和设计。在操作上可以放在露天的设 备如体形巨大的容器,贮罐,较高大的塔,原则 上应尽可能布置在室外。可以大大地缩减厂房的 建筑 面积。
车间布置设计
5.1 概述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 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 要为车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以及节能等
要求创造条件。 考虑其他专业对本车间布置的要求。 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
5.1 概述
⑥ 车间中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腐、防火、防毒、防爆及 安全卫生等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化工设备与工厂设计
5 车间布置设计
天津科技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5.1 概述
车间布置设计——是对车间建筑物、设备等设施配置 的安排作出合理的布局,主要是对设备按生产流程 在空间上(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组合、布置。
车间布置设计以工艺为主导,并在其他专业的密切配合下完 成的。工艺专业除工艺设计本身外,还需了解和考虑总图、 土建、设备、仪表、电气、供排水等非工艺专业的及机械、 安装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5.2 车间设计技术
2、厂房垂直布置 厂房的垂直布置要充分利用空间,每层高度取决于设备的高 低、安装的位置、检修要求及安全卫生等条件。 一般框架或混合结构的多层厂房,层高多采用5m,6m,最低 不得低于4.5m,每层高度尽量相同,不宜变化过多。 在设计厂房的高度时,除设备本身的高度外,还要考虑设备 顶部突出部分,如仪表、阀门和管路以及设备安装和检修的 高度,还要考虑设备内取出物的高度(如搅拌器等)。
5.2 车间设计技术
在决定厂房高度时,应尽量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在有高温及有毒害性气体的厂房中,要适当加高建筑物的层 高。 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宜采用单层,如必须设在多层厂房内,则 应布置在厂房顶层。 车间内防爆区与非防爆区(生活、辅助及控制室等)间应设防 火墙分隔。
5.2 车间设计技术
5.2.2 设备布置技术 一、设备布置的露天化: 露天布置的优点: 节省大量建筑面积,节省基建投资; 节约土建施工工程量,加快基建进度; 对于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的设备,露天布置可降低
车间设置布置设计方案
车间设置布置设计方案车间设置布置设计方案车间是企业生产操作的核心场所,因此车间的布置设计十分重要,关系到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环境。
下面是一个关于车间设置布置的设计方案。
1. 车间的总体布局车间的总体布局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来确定。
首先,根据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将不同的工作区域划分出来,形成一个生产线。
每个工作区域应该相对独立,便于工人的操作和流程的顺畅。
此外,整个车间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到材料和产品的流动方便,避免交叉污染。
2. 设备的摆放和维护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根据其功能和使用频率来进行摆放。
常用的设备应该放在易取得的地方,以便工人操作。
而不常用的设备可以放在角落或者高处,避免占用空间。
此外,设备的维护也是重要的,应该设置相应的维护区域和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
3. 安全措施车间是一个存在很多潜在危险的地方,因此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该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提示员工注意安全。
其次,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手套和护目镜等。
再次,在危险区域和使用危险设备时,应该设置隔离栏或者警戒线,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照明和通风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车间应该安装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员工在操作设备和检查产品时有足够的光线。
此外,车间也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因空气污浊导致员工身体不适。
5. 办公区域车间一般都会有一个办公区域,用于员工管理和生产计划等事务。
办公区域应该舒适、安静,方便员工进行工作。
可以设置员工桌椅、文件柜、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以及一些小型会议室,方便员工进行讨论和交流。
总结而言,车间设置布置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的摆放和维护、安全措施、照明和通风以及办公区域的设置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一组或一列设备中,当安装或维修其中某一设备时
应不妨碍其余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这样,
设备起吊运输高度>运输线路上最高设备的高度
(5)建筑的要求
① 笨重或运转时能产生很大震动的设备 如压缩机、巨大的通风机、破碎机、离心机等 应尽量布置在底层,以减少厂房的荷载和震动 ② 大型设备沿墙布置时应注意不应影响门窗的 开启,不妨碍厂房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总平面布置图、各项设施的要求以及物料贮存及运
输情况等资料画出车间的布置草图
#提供给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做厂房建筑的初步设计
#工艺设计人员取得建筑设计平立面图后
再对车间布置草图进行修改
# 画出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立面布置图
4
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 (1)车间场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及尺寸
(2)生产工段、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行政福利设施的
第九章 车间布置设计
9.1 概述 9.2 厂房的整体布置和厂房轮廓设计 9.3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9.4 车间生产辅助用室和行政福利用室的配置 9.5 设备布置图
9.1 概述
化工生产车间的组成:
(1)生产设施
包括生产工序、原料和成品仓库、控制室、露天
堆场或贮罐区等
(2)生产辅助设施
包括除尘、通风室、变电和配电室、机修间、化
27
9.3.2 反应器布置
釜式反应器: (1)釜式反应器通常间歇操作 布置:考虑便于加料和出料 液体常经高位槽计量后 靠位差入釜 固体多用吊车从人孔或加料口 加入∴人孔或加料口离 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面 高度以800mm为宜 (2)釜式反应器常用耳架支承在建筑物上或操作台梁上 对大型、重量大或振动大设备,需用支脚直接支承在地 面或楼板上
13
9.3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确定:
①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的位置 ②室外场地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尺寸 ③工艺管道、电气仪表管线及采暖通风 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14
9.3.1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总体应考虑的问题
(1)能够或宜于露天布置的设备尽量布置在室外
①生产中不需经常看管的设备、辅助设备和受气候影响较 小的设备(如吸收器、吸收塔、不冻液体贮罐、大型贮
#施工图设计阶段车间布置的成品:最终车间布置平面、
立面图,列入施工图阶段的设计文件中
7
9.2 厂房的整体布置和厂房轮廓设计
9.2.1 厂房的整体布置
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特点以及厂区面积、厂区地形、
地质条件等考虑厂房的整体布置
分离式或集中式 应考虑:生产线、物料运输、通道、辅助设施(锅炉 房、动力站、泵房等)的位置 中心建筑物(办公楼、餐厅、医疗中心、机修、仓 库和化验室)的位置 排出物(雨水排出、三废的排出和处理)的位置的冷却器,宜成组 布置
36
(5)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宜取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 当支座间距不相同时,宜取一端支座基础中心线对 齐。为管道连接方便,地面上布置的换热器也可采
进行空间布置的配合,全面考虑土建、仪表、电气、暖
最后得到一个能满足各方面要求的车间布置 #这一阶段∵设备设计、管道设计均已进行∴设备尺寸、 管口方位、管道走向、仪表安装位置等均可由各专业设
通、供排水等专业与机修、安装、操作等各方面的需要,
计人员协商提供,其它专业设计工作也为最后落实车间
布置提供了十分全面、详尽的资料,经多方协商研究、
23
③布置设备时要避免设备基础与建筑物基础及地下构筑 物(如地沟、地坑等)之间发生碰、挤和重叠等情况 ④有剧烈震动的机械,其操作台和基础切勿和建筑物的 柱、墙相连 ⑤在多层厂房楼板上布置设备时,常常要在楼板上预留 孔洞,要注意不要任意打乱或切断建筑物上主要梁、
柱的结构布置
(6)设备布置和管线布置要密切配合
8
通道的净空距离
9
9.2.2 厂房的平面布置
(1)厂房的平面轮廓
厂房的平面轮廓一般:直线形、L形、T形、Π形等
形式,其中以直线形采用最多 ∵直线形厂房便于作全厂总平面布置,节约用地,方便 设备排列,便于安排交通和出入口,有较多墙面提供 给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使用
(2)车间柱网布置和厂房宽度
厂房柱网的布置首先要考虑满足工艺操作、设备安装、 运转及检修的需要。在满足上述各种需要的前提下, 应优先选择符合建筑模数的柱网
超过24m,单层厂房一般不宜超过30m
厂房长度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但应注意尽量使长度
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
11
一般车间的
短边(即宽度)
常为2~3跨,其
长边(即长度)
则根据生产规模
及工艺要求决定
12
9.2.3 厂房的立面布置
厂房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 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 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 确定厂房层高时考虑: (1)设备高度 设备安装、起吊、检修、拆卸所需高度 和管道布置占据的空间等各方面因素 (2)通风、采光、高温及是否有有害气体产生等因素 厂房层高尽量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取0.3m的倍数 一般工厂厂房层高为4~6m 采用框架结构或混合结构的多层厂房, 层高多采用5.1m和6m,最低不得低于4.5m 各层高度尽量相同,不宜过多变化
和仪表操作盘也应布置在室内
(2)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
设备布置应尽量使:
工艺流程顺、工艺管线短、工人操作方便安全
还要考虑使原料和成品有适当的运输通道
16
(3)要有合适的设备间距
考虑:① 安全操作,安装、维修的需要 ② 节省占地面积和投资
③ 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
防腐蚀要求等
(4)设备安装、检修方面的要求
管道是车间布置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设备布置 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设备布置时,要同时安排好 管道的走向,留好管道布置的空间并决定主管架的位 置和操作盘的位置
24
(7)安全和防腐蚀方面的要求
①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设备,布置时必须符合防火、 防爆的规定。最好把危险等级相同的设备尽量集中在
一个区域内,以便于在建筑设计上采取诸如设计防爆
① 要考虑设备安装、检修和拆卸的可能性 ② 要考虑设备如何运入和运出厂房 设备运入或运出厂房次数较多时宜设大门, 若设备运入后很少再需要整体搬出,则可设安装孔, 即在外墙预留洞口,待设备运入后再行砌封
17
设备的安全距离 (m)
18
设备的安全距离 (m)
19
操作设备所需的最小间距图例(mm)
20
罐、废热锅炉、气柜等)一般都应考虑在露天放置
②需要大气来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如凉水塔、冷却器等
更宜于露天放置
③在气候温和、没有酷寒的地区,应考虑更多的设备露天
放置
15
但某些反应器和使用冷冻剂的设备,它们受大气温度
的影响,而生产工艺上又不允许有显著的温度变化,
这类设备就要考虑布置在室内
各种传动机械设备如气体压缩机、冷冻机、往复泵
在底层,这样可在较小的范围内,从土建设计上采取
特殊处理,以节省投资并便于集中管理
⑤安装有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泄漏的设备厂
房,须特别注意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 有时为加强自然通风,在厂房楼板上设置中央通风孔 中央通风孔还可解决厂房中央光线不足问题 ⑥为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可设计不同屋顶结构 ⑦要创造良好采光条件以保证工人安全 高大设备应避免靠窗布置以免影响采光,在布置设备 和操作盘时尽可能做到使工人背光操作
平立面布置
(3)设备的平面、立面布置
(4)通道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5)安装、操作、维修的平面和空间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的成品:
一组平、立面布置图,列入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中
5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设备布置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初步设计批准后,各专业进一步对车间布置进行研究并
塔与关联设备,在不违背“放火规范”的前提下尽量
靠近布置
塔和塔之间距离≥2.5m
塔安装与检修时吊车通道≥5.5m
(2)布置方式 单排布置:管廊一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塔时,一般 中心线对齐,单排布置,若两或两以上塔之间建联合 平台,可采中心线对齐或可采用一边切线对齐的方式
33
非单排布置:可采用
双排布置或三角形布置
10
我国统一规定:厂房建筑以3m的倍数为优先选用的柱网
例如3m、6m、9m、12m、15m、18m等
对多层厂房,更常采用6m×6m的柱网,这样的柱网较经济,
如因生产及设备需要必须加大时,最好不超过12m
常采用厂房宽度有6m、9m、12m、15m、18m、24m、30m等
∵受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限制,多层厂房总宽度一般不宜
验室、动力间(压缩空气和真空)
2
(3)生活行政福利设施
包括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卫生间等
(4)其它特殊用室
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
车间布置设计: 把上述各设施、车间各工段进行组合布置, 并对车间内各设备进行布置和排列
3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步骤:
#工艺设计人员根据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工厂
操作设备所需的最小间距图例(mm)
21
③设备过楼层或安装在二楼以上时,可在楼板上设安 装孔,也可在厂房中央设吊车梁和吊车 供设备起吊用
一般体积较大又比较固定的设备(例如室内安装的 塔器),可在楼层外墙上设置安装孔,设备可在室 外直接起吊,通过楼层外墙的安装孔进入楼层
④为便于设备进行维修,厂房内应保留进行维修的面 积和空间,包括:设备维修时工人操作所需的位置和 设备拆下的部件及材料存放的位置
28
(3)两台以上相同反应器尽可能排成一直线
反应器间距离:由设备大小,附属设备和管道具体情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