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糖尿病肾病
中药灌肠方
大黄15克
丹参30克
煅牡蛎30克 煅磁石30克
薏苡仁30克
水煎至100-200ml, 保 留 灌 肠
蒲公英30克 炒槐米30克
制附子30克 败酱草30克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发表于《世界临床医学》2016年9月124期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药明目方
三七10 木贼30
4、脾肾气虚证
症状:腰酸腰痛,眼睑或下肢水肿,自汗,小便清长或短少,夜尿增多,或 五 更泄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治法:健脾益肾 方药:健脾益肾调糖饮
太子参30 黄芪30-80 生山药30 山茱萸30 泽泻20 川怀牛膝各30 苍白术各15 枳壳10 猪茯苓各30
专科对慢性并发症治疗经验
加减:口干、胁肋隐痛不适者加生地、白芍、沙参;腰膝酸软、舌红少 苔 者加怀牛膝、女贞子、墨旱莲。
⑸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温补脾肾,活血通脉。方药:金匮肾气丸加 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黄精、枸杞、三七粉、水蛭、桂枝、制附 子、 地龙等。
加减:肢端不温,冷痛明显者加川乌、制草乌、木瓜;乏力明显者重用 黄 芪;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火麻仁。
津亏而致血瘀;或因气滞而致血瘀;或因气虚而致血瘀;或因阳虚寒 凝 而致血瘀;或因痰浊阻络而致血瘀。瘀血可贯穿糖尿病的整个过程。 近 年来关于消渴中医治疗中早期治络、全程治络受到广泛认同。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
3、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本证迀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至表现肾 阳
衰微之候。
4、六淫侵袭,化热损阴
素体正气不足,五脏柔弱,易受六淫之邪侵袭。外邪伤人,首先犯肺, 易化热生燥。燥邪耗伤肺阴,阴液不能敷布,内肺燥、胃热、肾虚传遍过 程, 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临床出现“三多一少”之消渴见症。《灵枢•五 变》说: “余闻百病之始期,必生于风雨寒,外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桂平市中医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内容 流行病学情况 病因病机
专科对慢性并发症治疗经验
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发病年轻化: 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170287例 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Wang L,Gao P,Zhang M,et al.JAMA,2017
加减:足部皮肤暗红,患肢皮肤发凉可加桂枝、细辛、延胡索;疼痛剧烈 可加乳香、没药;瘀重者可加全蝎、水蛭。
(2) 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方药: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 加减:金银花、玄参、当归、牛膝、黄柏、茵陈、栀子、半边莲、连翘、 紫花地丁、結梗等。
加减:热甚者加蒲公英、冬青、虎杖,湿重者加车前子、泽泻、薏苡仁, 肢痛者加白芍、木瓜、海桐皮。
(3) 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益气养血,清化湿毒。方药:当归补血汤 合 二妙散加减:黄芪、当归、党参、土茯苳、贝母、黄柏、薏苡仁、天花 粉、 皂角刺等。
加减:湿热明显加用牛膝、苍术;肢麻重者可加赤芍、桃仁、丹参、地 龙;疼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
(4)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调补肝肾,化痰通络。方药:六味地黄丸加 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三七粉、地龙、穿山甲、枳壳 等。
2、饮食不节,蕴热伤津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或饥饱无度,食积停滞,前者蕴热化燥,损伤脾 胃 津液,胃阴虚则胃火焰灼;后者损伤脾阳,湿浊停滞,湿郁化热,亦能伤 津耗 液,致胃火亢盛。胃热盛则消谷善饥,胃火上耗肺津而口渴多饮,下损 肾阴至 津不化气,开阖失司而多尿。《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瘅... 肥贵人则 膏梁之疾也”。过多碳水化合物、脂肪,易产生肥胖,现代医学认为肥胖是导致 糖尿病的 重要病因。《素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 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肥胖 与 糖尿病的这种重要关系是我国自古即认识到的。
5、劳逸失度,房劳伤肾
劳倦过度,过劳耗气,脾气损伤。脾虚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无以濡养脏 腑, 生化乏源,气血亏虚。津血同源,血虚津亏,五脏阴液不足,脾不为胃 行津液, 胃津虚乏则胃火亢盛,火灼津伤,相继出现肺燥、胃热、肾虚等病理过程,消渴 之症遂生。
房事无度,耗伤肾元,尤其先天不足之人,真阴耗竭,燥热内生。《圣济总 录》中把“房劳过度,精血虚竭”作为“肾消”的重要病因。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
1、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阴虚与燥热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愈虚,阴愈虚者则燥 热
益甚。其病变部位主要肺、脾(胃)、肾,影响到人体上、中、下三 焦, 始终围绕着人体水液代谢、精血盈亏及其输布为机转。肺、脾 (胃)、肾 三脏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
2、阴虚为本,血瘀为标 临床所见,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具有血瘀表现。其血瘀的形成可因热 灼
中药辨证治疗
1、热盛伤津证
症状:易饥多食,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烦渴引饮,甚至大饮不解其渴,小 便 频数量多,心烦易怒,口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白干,脉弦或数。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清热养阴调糖饮
石膏30 知母10 生地30 麦冬10 川牛膝10 太子参30 葛根30 天花粉30 苍术10 玄参10 生甘草6
2、气阴两虚证
症状:倦怠乏力,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腰膝酸软, 自
汗盗汗,舌质淡红或舌红,苔薄白干或少苔,脉沉细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益气养阴调糖饮
太子参30 生黄芪30 山萸肉30 五味子10
生山药30 苍白术各10 泽泻10 丹参20
茯苓30
枳壳10
麦冬10 生地黄30
1、禀赋不足,五脏柔弱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若先天不足,禀赋羸 弱, 则肾精亏虚,五脏失于肾精滋养而柔弱,气血皆虚,与本病发生有着重 要关系。 五脏主藏精,精为人生之本,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藏之,若五脏虚 弱,则精气 不足,气血虚弱,肾亦无精而藏,复因调摄失宜,终至精亏液竭 而发为消渴。 清代张隐瘫说:“益五班主藏精者也,五脏脆弱则津液微薄,故皆成消瘅”。说 明古代医家己经认识到而且极为重视消渴发病的内因。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的 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病因有共同之处。
感谢聆听!
3、痰浊中阻证
症状:形体肥胖,身重困倦,纳呆便溏,口干口渴,饮水量不多,舌质淡, 苔 腻,脉濡。 治法:燥湿健脾,化痰降浊 方药:和中降浊调糖饮
苍白术各10 陈皮10 厚朴30 泽泻20 猪茯苓各30 桂枝6 生 姜 3 片 甘 草 6 若舌苔黄腻,口干,口中异味,大便粘腻不爽,属湿热中阻者,可用连朴饮。
3、情志失调,郁久化热
长期精神抑郁,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燔灼, 耗伤阴液,必然导致肺燥、胃热。燥热伤肺,敷布无能,无以将水谷精津敷 布全 身,水谷精津直趋膀胱,至口渴多饮,尿多而甜。肝肾同源,肝火亢盛, 暗吸肾水,致肺阴更虚,阴津耗伤,化源不足,不能上输于肺,亦不能充养 胃阴,致肺燥、胃热更甚,出现口渴引饮无度,小便混浊如膏脂。《灵 枢• 五变》篇说:“怒则气上逆,胸中积蓄...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 故为消瘅。”刘河间在《三消论》中指出:“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 阴,致令消渴。”
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50 40 30 20 10 0
知晓率
治疗率
49.2
■ 2010 年 ■ 2013 年
控制率
与2010年相比,2013年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 和治疗控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Wang L,Gao P,Zhang M,et al.JAMA,2017
糖尿病的中医病因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消渴病的中医记载起源于中国最 早之古典医书《黄帝内经》,这部医典将糖尿病的病因归之五脏“脏脆”, 开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病因之先河。后世医家随着临床不断深化和中医 理论日趋完善,从七情、饮食、劳倦、房劳、外感等方面认识病因。
红花10 青箱子30
谷精草15 冰片6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水煎至100-200ml,中药离子导入
决明子15
菊花15
3、糖尿病足病
我科对糖尿病足病病人采取中医辨证分类,施以不同的方药内服,并充分发挥医 院多种中医敷料优势。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生脉饮合血府 逐 瘀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赤 芍、 枳壳、地龙、川牛膝、黄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