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灰回收使用规定

合集下载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概述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遵守国家安全环保法规,加强工作场所内粉尘的清扫和收集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本公司工作场所内粉尘的清扫和收集。

一、粉尘的来源1.1 机房设备运行环节产生的粉尘;1.2 生产现场搬运、加工等环节产生的粉尘;1.3 地面积尘、建筑结构松散物等产生的粉尘。

二、粉尘的危害如果不及时清除和收集,粉尘对人体健康及工作环境都有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2.1 呼吸系统疾病:职工操作时候所产生的大量粉尘,长时间吸入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如阻塞性肺气肿、野瘤、肺纤维化、硅肺等;2.2 肝肾脏毒性:进入人体内时,大量粉尘通过可以对肝脏、肾脏造成不良影响;2.3 危害视力:大量粉尘对人眼睛产生刺激,对视力造成长时间作用可导致角膜炎、结膜炎和干眼病等。

三、工作职责3.1 企业主要负责环境保护、清扫和收集工作。

必须有充足的经济拨款,为环境保护所需的专业技术、设备和劳动力提供足够资金。

3.2 环保科研究所需要检测清扫和收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相应地,必须配备人员和仪器设备。

3.3 清扫人员要按照计划进行清扫工作。

需要清扫的区域应当密切关注,预防粉尘的滋长。

清扫人员应该在清扫过程中穿着细胞官服装,以防止不必要的危险。

3.4 收集粉尘时,应该配备专业设备,如太空浴室、粉尘吸尘器等设备,确保收集效果。

同时收集的粉尘应当进行安全的储存和处置。

四、清扫和收集标准4.1 普通室内环境:空气清新,可制造不同的情境氛围,应该清扫并清除任何杂乱的物品、品尘和物品堆。

4.2 机房粉尘清扫和收集:在高速旋转的机器中,可能会产生粉尘或异物滞留,需要选用特别的清扫方式,提高清扫的功效。

4.3 地下室和房间清洁:由于它们的位置深度,这些地方最容易积累灰尘、粉尘、液体渗出等,并且人员进入不频繁,容易滋生病菌。

清洁时,应该优先考虑清洁和杀菌。

五、制度执行5.1 针对不同的工作区域和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职责的清扫计划和人员配置。

回收除尘灰协议书

回收除尘灰协议书

回收除尘灰协议书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出售/提供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回收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在生产或运营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除尘灰,乙方具备处理并回收该类物质的资质与能力,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经友好协商,就除尘灰的回收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回收物品及规格回收物品:除尘灰。

规格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但不限于成分、含水量、粒度等)。

二、回收数量与期限回收数量:初步预估每月____吨,具体数量以实际交付为准。

回收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三、回收价格与结算方式回收价格:人民币____元/吨(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吨)。

结算方式:每月____日前,双方根据上月实际交付量进行结算,乙方应于结算后____个工作日内将款项支付至甲方指定账户。

四、交付与验收交付地点:甲方工厂内指定区域。

交付时间:每月____日至____日(具体时间可协商调整)。

验收标准:乙方应在接收除尘灰后____小时内完成验收,包括数量核对、质量检查等。

如有异议,应在验收后____小时内书面通知甲方。

五、双方权利与义务甲方权利与义务:确保提供的除尘灰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不含危险废物。

负责按时、按量交付除尘灰。

提供必要的协助,确保乙方回收作业顺利进行。

乙方权利与义务:具备合法有效的回收处理资质。

按时支付回收款项。

环保灰管理制度

环保灰管理制度

环保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环保灰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单位,旨在规范废灰管理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要求,提高废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废灰管理责任1. 生产单位对废灰的管理负主要责任,需要制定并执行废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废灰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2.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废灰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单位的废灰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

3. 运输单位对废灰的运输负责,保证废灰从产生到处置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4. 处理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处理废灰,确保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废灰的分类和收集1. 生产单位要对废灰进行分类,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储存和运输。

2. 废灰应按照有毒、有害、可回收和其他类别分别收集存放,并标识清晰,以确保废灰的准确定位和有效管理。

3. 废灰收集设施要保持清洁良好的状态,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废灰二次污染。

四、废灰的处置1. 废灰的处置应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如废弃灰渣可以作为辅助原料应用于水泥生产,废弃木灰可以用于农作物腐殖和土壤改良。

2. 废灰的处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不得进行非法倾倒和乱堆乱放等行为。

3. 废灰处置过程中需要做到尽量减少废灰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确保处置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五、废灰的监测和报告1. 生产单位应对废灰的产生和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废灰的产生量和处理量真实准确。

2. 废灰处理单位需要向环保部门提交定期的废灰处理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废灰产生量、处理方式以及处理效果等详细信息。

3. 环保部门要对废灰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六、废灰管理的宣传和教育1. 生产单位要加强废灰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员工和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除尘器尘灰放灰运输管理规定

除尘器尘灰放灰运输管理规定

除尘器尘灰放灰运输管理规定目的1.此项目主要是把除尘器积灰放掉装袋封口包括厂房清砂排水沟杂物清运等,(厂房清砂、排水沟杂物清运时间为:4-5月份,9-10月份两次)装车运出厂外处理。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铸造一厂范围内的废旧物资管理业务。

3 职责1.1生产营销部负责组织人员协调工作。

1.2各车间负责对本车间所属除尘器灌灰量,厂房清砂、排水沟杂物放灰等情况自行检查。

2 .通风除尘器放灰标准及要求。

2.1 除尘器灰斗内粉尘及时放掉,除尘器内粉尘不能超过灰斗1/3处。

2.2 除尘器放下的灰及时运走处理,不得在除尘器间或除尘器周围存放。

2.3 除尘器放灰作业时不能影响各种设备的正常作业,放灰时不能造成二次扬尘(必需接灰,不能放地撮灰)。

2.4 除尘器放灰后,放灰口封闭好,现场环境清理干净。

2.5除尘灰外运时不能对我厂周边环境污染,甲方不负责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环保责任。

2.5职工上下班时间(7:00-8:30、16:00-17:30)不允许主要干道旁除尘器放灰。

3.除尘器地点: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4.1 安全生产4.1.1 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认真细致的技术安全交底,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注意事项,同时与甲方签定相关方的各种协议。

4.1.2 施工时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进入车间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鞋进入施工现场。

5. 工期:一年6 施工要求:6.1 施工期内发生的突发情况,需要立即除尘器清灰,乙方必须在3小时内到现场解决。

6.2 乙方施工中要严格遵守甲方现场生产相关管理规定,施工中与生产发生冲突,与甲方合理协调,生产任务紧急时以生产为主。

7 付款方式及相关责任:7.1 投标时要求乙方做好工程预算。

合同签订生效后,乙方财务部门于每季度按年的1/4款项结算结算一次向甲方开据增值税专用发票。

7.2 乙方如达不到技术文件中的各项标准要求,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在每次结算时扣除,违约金为根据检查验收5000元/次。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2023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CATALOGUE目录•目的和范围•管理制度规定•安全规定•检查和记录•相关文件和培训01目的和范围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旨在有效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保障作业场所的卫生和员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实施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可以降低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粉尘产生和扩散的作业场所。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装卸区、实验室等。

02管理制度规定1粉尘清扫规定23粉尘清扫工作应纳入日常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区域和设备,制定合理的清扫周期和清扫标准。

清扫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生产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污染和粉尘爆炸等安全事故。

对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或部件应立即停机检修,检修前必须进行粉尘清理,防止粉尘积聚对设备造成损害。

粉尘收集规定应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合理设置粉尘收集设备和管道,确保粉尘能够被有效收集。

对于有危害性的粉尘,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收集、储存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粉尘收集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对可回收利用的粉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措施,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03安全规定粉尘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排放标准;对于超过排放标准的粉尘,需进行减量处理;应定期检查粉尘排放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粉尘排放规定粉尘爆炸预防必须严格控制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和排放;禁止将未处理的粉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应采取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应定期检查和处理设备故障,以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04检查和记录定期检查定期对粉尘清扫和收集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异常检查如发现粉尘排放异常,应立即组织检查,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检查规定记录内容对粉尘清扫和收集设施的检查、维修、更换等重要事件进行记录。

记录保存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于追踪管理和改进管理。

粉尘的处理和回收处理

粉尘的处理和回收处理

粉尘的处理和回收处理
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大部分可以直接回收利用,一部分要经过处理加以利用。

不能够回收利用或者从技术经济考虑不回收利用时亦应妥善处理,避免粉尘的二次污染。

粉尘处理与回收设计注意事项,首先应根据工艺条件、粉尘性能、回收可能性等条件考虑,使粉尘重回生产系统。

在不能直接回收时,通过输送、集中、处理,使粉尘间接回到生产系统中。

例如,把除尘器下部的输灰装置直接纳入生产工艺过程,使粉尘回收利用。

除尘装置排出的粉尘一般应以干式处理为主,便于有用粉尘的回收利用。

当粉尘采用湿式处理时,以适当加湿不产生污水为原则;如存在污水应设置简易、有效的污水处理装置,不可将污水直接排放。

在除尘器系统设计中,除按厂房内卫生标准及环境保护的排放标准,统筹考虑粉尘的处理方法,创造必要条件,防止粉尘的二次污染。

选择粉尘处理设备应注意其简单、可靠、密闭,避免复杂和泄露粉尘。

粉尘的处理方式有湿式处理方式、粉尘的加湿设备、干式处理方法这三种。

常用的粉尘加湿设备有圆筒加湿机和螺旋加湿机等,圆筒加湿机运行可靠,加湿均匀,不易堵塞,但设备外形尺寸大;螺旋粉尘加湿机外形尺寸较小,但叶片易堵塞并磨损较快。

除尘工程遇到的粉尘处理以干式为主。

粉尘的干式处理有就地回收、集中处理和湿式处理三种方法。

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范文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设备房除尘灰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房除尘灰的安全、高效处理,保护环境和员工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除尘灰的来源设备房除尘灰是指工业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主要来自于燃煤、焚烧、磨碎、振动筛分等工艺过程。

除尘灰中含有金属元素、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处置。

第三章除尘灰的收集与存储1. 设备房除尘灰的收集工作由设备房部门负责,设备房部门应设置封闭式的收集系统,确保除尘灰在收集过程中不外溢,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

2. 设备房除尘灰应按时进行收集,定期清理收集器。

收集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接触除尘灰。

3. 设备房除尘灰收集后应进行分装,贴上明确的标签,标注除尘灰的来源、成分和数量等信息。

分装后的除尘灰应存放在单独的区域,禁止与其他化学品混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第四章除尘灰的运输与处置1. 设备房除尘灰的运输由专业运输公司负责,运输人员应装备防护设备,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2. 设备房除尘灰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封闭式运输,禁止采用敞开式车辆,防止除尘灰洒落。

3. 设备房除尘灰的处置应根据不同成分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有害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含量较高的除尘灰,应委托专业的处理公司进行焚烧处理;对于含金属元素较高的除尘灰,应委托专业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利用。

第五章除尘灰的环保管理1. 设备房部门应定期检查除尘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除尘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每次清理除尘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除尘灰。

3. 设备房部门应定期对除尘灰进行储存区域的清理和消毒,防止污染扩散。

第六章安全与事故应急1. 设备房部门应建立设备房除尘灰的安全管理制度,对除尘灰进行分类、封堵、密封、减少与危险物质接触,确保设备房除尘灰的储存与运输安全。

2. 设备房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针对设备房除尘灰产生的各种事故,明确责任人,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焦化厂固废管理制度

焦化厂固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焦化厂固废管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资源化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废,包括但不限于焦炭废料、煤焦油废渣、煤气化废渣、除尘灰等。

第三条焦化厂固废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减量化原则: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固废的产生量和危害性。

2. 资源化原则:优先考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无害化原则:确保固废处理后的产品或排放物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法规优先原则:固废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焦化厂固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固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固废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固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实施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措施;3. 监督检查固废处理设施运行情况;4. 负责固废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和升级;5. 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固废管理情况。

第六条设立固废管理部门,负责固废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1. 负责固废的收集、分类、存放和运输;2. 负责固废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3. 负责固废处理费用的核算和结算;4. 负责固废处理设施的安全生产管理;5. 负责固废处理设施的环保验收和运行监测。

第三章固废的产生与分类第七条焦化厂固废的产生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产生时间、地点、种类、数量等信息。

第八条焦化厂固废分类如下:1. 有害固废:包括焦油废渣、煤气化废渣、含重金属的废渣等;2. 可回收固废:包括焦炭废料、除尘灰等;3. 其他固废: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渣。

第四章固废的减量化第九条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固废的产生量。

第十条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固废减量化:1. 采用先进的焦化技术,提高焦炭产率,减少焦炭废料产生;2.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3. 对产生的固废进行分类收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4. 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减少人为造成的固废产生。

除尘灰安全管理制度

除尘灰安全管理制度

除尘灰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提高员工健康水平,预防因除尘灰导致的事故和疾病发生,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尘灰管理工作。

三、责任部门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除尘灰管理的整体方针和政策,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确保实施有效性。

2.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生产过程中的除尘灰产生情况,制定和实施除尘灰管理措施。

3.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检查和督促生产部门执行本安全管理制度。

4. 所有岗位的员工对除尘灰管理负有责任,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四、除尘灰产生及处理1. 除尘灰产生(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尘灰应及时收集,避免扩散;(2)采用封闭装置和抽风设备,减少除尘灰产生量;(3)确保除尘设备运行正常,减少除尘灰排放。

2. 除尘灰处理(1)除尘灰应定期进行集中处理,采取密闭方式避免产生二次污染;(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除尘灰的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除尘灰防护措施1. 生产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避免吸入除尘灰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2.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除尘灰对皮肤造成刺激;3.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除尘灰的存在;4. 定期进行除尘灰的清理和清洁,保持作业环境清洁。

六、除尘灰应急处理1. 如若发生除尘设备故障,导致除尘灰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2. 在紧急情况下,应佩戴好防护设备进行除尘灰的清理工作。

七、员工培训1. 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有关除尘灰管理的培训,认真学习并通过考核;2. 定期进行员工除尘灰管理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八、罚则1. 对于违反本安全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将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2. 对于故意造成除尘灰污染环境的人员,公司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九、附则1. 本管理制度于制定日起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改,应经公司领导层同意后执行;2. 对本管理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公司领导层将予以认真研究并及时调整。

除尘清灰安全操作规定范文(三篇)

除尘清灰安全操作规定范文(三篇)

除尘清灰安全操作规定范文1.引言除尘清灰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其安全操作对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个人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定范本,详细说明除尘清灰操作中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2.操作前准备2.1 作业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2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工作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2.3 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识,并设立警戒线,以防他人误入作业区域。

3.除尘清灰操作安全要求3.1 在清洁除尘设备之前,确认电源已经断开,开关已关闭。

3.2 除尘设备应经过放电处理,以减少静电的积聚。

放电处理应按照设备厂家的操作规程进行。

3.3 清洁除尘设备时,禁止直接用手触摸滤芯或其他过滤部件,以免受伤。

3.4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清洁作业,切勿使用有可能引发火花的金属工具。

3.5 启动清洁设备之前,作业人员应确保在设备内没有人员。

3.6 清洁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烟雾、异响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负责人。

4.清洁除尘设备的操作安全措施4.1 清洁除尘设备时,应先进行固定设备的锁定,以防止设备突然启动。

4.2 清洁作业时,应戴好安全帽,确保头部安全。

4.3 在清洁设备过程中,应确保作业人员双脚稳固站立,避免高处作业时的滑倒和坠落危险。

4.4 清洁高处设备时,应使用合适的攀爬工具,严禁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攀爬。

4.5 操纵清洁设备时,应确保手部干燥,防止滑倒和丧失操作控制。

4.6 清洁设备时,应避免将清洁剂溅到设备的电气元件上,以免引起故障或事故。

5.作业结束后处理措施5.1 作业结束后,关闭设备,将电源断开。

5.2 清理作业区域内的垃圾和杂物,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5.3 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安全关闭,并将工具归位,防止遗留工具引发事故。

5.4 上报作业情况,包括作业时间、清洁设备的问题及维修需求等,以便及时处理。

6.培训和意识教育6.1 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操作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风险。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一、前言粉尘在制造和生产活动中属于常见的废弃物之一,而粉尘的积聚不仅影响工作环境,更可能引发不同的危害,如造成火灾、爆炸、职业病等。

为了确保员工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中从事工作,订立一整套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进行认真解读。

二、管理制度概述1.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部生产、加工和制造工作场所及其清洁工作人员。

2. 规律制度灰尘收集和清除管理制度是公司卫生保洁管理中的紧要一环,它是保障员工健康、防止工厂事故、制造干净环境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卫生保洁管理的保障性系统。

本规程所指粉尘清扫和收集都是人为排出、清除,不包括机械设备、自动化等无需人力干预的方式。

3. 管理内容本规程重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确定生产场所、清洁区域和清洁工人的职责划分。

第二、粉尘收集和清除方法、频度,使用清洁工具及清洁剂。

第三、粉尘清理要求和措施。

第四、清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第五、检查和记录方法和内容。

4. 紧要性将订立粉尘清洁和收集管理制度的原因是用于规范企业清洁工作,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环境和职业安全问题。

企业假如没有粉尘清洁和回收机制,很简单导致工作人员细小甚至重伤,引起企业生产停工,甚至被有关部门惩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粉尘收集和清除管理制度1. 责任的划分(1)生产场所与办公区的责任划分清洁工人重要负责生产场所和办公区域的清洁工作,监管人员负责对其工作进行检查和领导,确保清洁达到当时的要求。

(2)定期清理责任划分企业应进一步将定期清理工作的职责和内容进行分解,包括生产车间、货仓、配料室、设备走道等场所,以便职工和清洁工人能够更好地进行清理工作,并能够适时发觉问题。

2. 粉尘的清理方法及频度(1)清洁工具选择企业应依据场所实际情况选择清洁工具、清洁剂,以充足其小、中、大型污染区域的清理工作。

清洁工具应防静电,勿用易燃物质,防滑;清洁剂应是亲水性液体,勿使用助燃或易滥挥发性液体;清洁工具和清洁剂应存放在容器内,以便管理与使用。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办公环境的清洁、卫生和安全,减少粉尘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依据《劳动法》《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员,包含办公室、车间、生产线等工作场合。

三、管理标准1. 工作责任(1)企业负责人应指定特地的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任和权限。

(2)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和管理相关工作,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3)部门负责人应确保下属员工了解并遵守本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 清扫计划(1)每个工作场合应订立粉尘清扫计划,明确清扫内容、频次和责任人。

(2)依据不同场合特点,订立不同的清扫计划,确保全面清洁。

(3)清扫计划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3. 清洁工具和设备(1)供应适当数量和种类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如吸尘器、扫帚、拖把等,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2)清洁工具和设备应经定期检查和维护,如有故障应立刻修理或更换。

4. 清扫流程(1)清扫前应清理工作场合内的杂物和易燃物,确保安全。

(2)清扫应从清洁区域的高处向低处进行,确保灰尘不外扬。

(3)清扫应包含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等各个部分,并确保清洁彻底。

5. 粉尘收集和处理(1)供应适当数量和种类的粉尘收集设备,如除尘器、集尘袋等,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2)粉尘收集设备应经定期检查和维护,如有故障应立刻修理或更换。

(3)收集到的粉尘应依据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安全。

四、考核标准1. 清洁度评估(1)定期对工作场合进行清洁度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判。

(2)评估内容包含清洁程度、灰尘积累情况、异味存在情况等,依照肯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3)评估结果用于对清扫和收集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改进。

2. 报告和处理问题(1)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人员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处理。

除尘灰安全管理制度

除尘灰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除尘灰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除尘灰产生、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生产部门负责除尘灰的产生、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等工作,确保符合本制度的要求。

3.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除尘灰的处理设备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作业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除尘灰的操作,确保作业安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管理(1)除尘灰处理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作业管理(1)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尘服等。

(2)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运行参数。

(3)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运输管理(1)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完好。

(2)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尘飞扬,如使用密封容器、覆盖篷布等。

4. 储存管理(1)储存场所应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2)储存容器应完好无损,防止粉尘泄漏。

(3)储存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 处置管理(1)处置场所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

(2)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尘飞扬,如喷淋、喷水等。

(3)处置完毕后,应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除尘灰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除尘灰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

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制度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厂和生产线上产生的粉尘越来越多,这些粉尘虽然微小,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本公司特制定了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所有的粉尘产生和收集管理工作,以及相关人员。

3.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程序3.1 粉尘清扫程序•每日清扫:每日工作结束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通风管道、生产设备、操作台等多重清扫。

在清扫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扬尘,并遵循Wenjia系统的清扫流程。

•周期性清扫:对于大面积的清洁,如地面、墙面等,每周进行一次清扫。

在保证清洁的同时避免扬尘。

•特殊清扫:在进行一些特殊工艺或生产过程后,如焊接、切割、涂装等,应立即清扫,防止灰尘聚集,烟雾增多。

3.2 粉尘收集程序•粉尘收集设备:公司将在生产现场建立现代化的粉尘收集设备,粉尘含量超标时,设备会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理。

•工作流程:在进行生产时,对于生产设备和操作台上的粉尘进行及时收集和处理。

由负责人对收集的粉尘进行一系列处理,如分离、压缩、封装及运输等。

根据粉尘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3.3 粉尘收集处理•处理风险:在粉尘收集、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加强管理。

负责人应在操作前检查设备并确认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粉尘运输:粉尘运输应当采用防尘车辆,或在运输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封闭,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粉尘处理:根据粉尘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采用焚烧和填埋两种方式。

对于难以处理的粉尘,应委托具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质量保证公司将严格执行本制度,并持续改进,确保粉尘清扫和收集管理工作的落实。

负责人应有培训和职责清晰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责的落实。

5.法律法规•《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6.总结本制度必须由所有员工严格遵守,不得违反,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为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

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

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设备房除尘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置除尘灰,确保环境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设备房除尘工作的除尘灰管理,包括除尘装置的日常运行、除尘灰收集和处置等。

三、除尘灰的来源及性质1. 除尘灰的来源:设备房除尘装置在压缩空气、工业废气、粉尘、静电粉尘等生产排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除尘灰,需要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

2. 除尘灰的性质:除尘灰主要为固体颗粒,包含有机和无机成分,部分可能有毒害成分,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置。

四、除尘灰的收集和处置1. 除尘灰的收集:设备房除尘灰应当设立专门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需经常检查清理,避免堵塞和泄霎。

2. 除尘灰的处置:除尘灰应当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采取可靠的包装和密闭装置进行暂存,定期委托卫生环保部门进行装设处理。

五、除尘灰的管理1. 除尘灰的登记:设备房应当建立除尘灰登记制度,包括除尘灰的产生量、收集时间、存储地点等信息的详细记录。

2. 除尘灰的监测:定期对设备房除尘灰进行监测,测试其化学成份和有害成分,确保除尘灰安全无害。

3. 除尘灰的存放管理:设备房应当设立专门的存放区域,用于分类存放除尘灰,并设立相应的标识和安全警示牌。

4. 除尘灰的处置管理:设备房应当建立除尘灰处置管理制度,规范除尘灰的暂存和处置流程,确保其安全处理。

六、安全措施1.设备房应当配备相应的排尘设备和健康防护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操作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安全防护培训,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3.严格执行设备房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七、责任制度1.设备房应当设立专门的除尘管理部门,负责除尘灰的收集、存放和处置工作。

2.各部门负有责任对设备房的除尘灰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对于违反除尘灰管理制度的行为,设备房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教育,严格执行。

八、监督检查1.设备房除尘灰管理工作定期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

工业除尘灰运输管理规定(3篇)

工业除尘灰运输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业除尘灰的运输管理,保障运输安全,防止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工业除尘灰的运输活动,包括生产、收集、储存、装卸、运输等环节。

第三条工业除尘灰的运输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责任明确,管理规范;(四)科技进步,提高效率。

第二章运输许可第四条运输工业除尘灰的企业(以下简称“运输企业”)应取得相应的运输许可,未取得运输许可的企业不得从事工业除尘灰的运输活动。

第五条运输企业申请运输许可,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企业法人资格;(二)拥有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运输车辆;(三)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四)有完善的运输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运输企业应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以下材料,申请运输许可:(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二)运输车辆行驶证;(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资格证书;(四)运输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五)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七条环境保护部门应在收到运输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法定时限内作出许可决定。

第三章运输车辆与设备第八条运输工业除尘灰的车辆应具备以下条件:(一)车辆结构合理,密封性能良好;(二)车辆标识清晰,易于识别;(三)车辆装备有防止泄漏、洒落、扬尘的设施;(四)车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运输安全。

第九条运输企业应配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装卸设备,确保装卸作业过程中工业除尘灰不泄漏、不洒落、不扬尘。

第十条运输车辆与设备的购置、更新和维护,应优先采用环保型、节能型产品和技术。

第四章运输过程管理第十一条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工业除尘灰运输过程管理制度,明确运输路线、时间、责任等。

第十二条运输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洒落、扬尘等突发事件。

废弃粉尘管理制度

废弃粉尘管理制度

废弃粉尘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废弃粉尘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保护环境、预防事故、保障员工健康,确保废弃粉尘的安全管理和处置。

二、制度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废弃粉尘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649号)三、责任部门废弃粉尘管理工作由环保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共同负责。

四、废弃粉尘管理内容1.废弃粉尘的安全管理(1)废弃粉尘的产生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产生的粉尘。

(2)废弃粉尘的监测:进行废弃粉尘监测,测定其浓度和分布情况。

(3)废弃粉尘的处置:对产生的废弃粉尘,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2.废弃粉尘的处置(1)废弃粉尘的储存:对产生的废弃粉尘进行储存,保证其不会扩散或外泄。

(2)废弃粉尘的运输:对废弃粉尘进行合理、安全的运输,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3)废弃粉尘的处理:对废弃粉尘进行合理的处置,如焚烧、填埋等,保证不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3.废弃粉尘的防控(1)废弃粉尘的技术防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控制废弃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废弃粉尘的管理防控:建立完善的废弃粉尘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监控产生和处置过程。

(3)废弃粉尘的个人防护:对从事废弃粉尘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供个人防护用具,保障其健康和安全。

4.废弃粉尘的紧急处置制定废弃粉尘紧急处置预案和应急措施,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迅速应对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监督检查环保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废弃粉尘的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整改,及时发现并解决废弃粉尘管理中的隐患。

六、法律责任和奖惩措施对违反废弃粉尘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积极开展废弃粉尘管理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制度宣传培训加强对废弃粉尘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对从事废弃粉尘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铁球使用规定
为保证氧化铁球在初炼炉的顺利使用,规范制球、烘干、水分检测及使用,在总结生产过程中试用氧化铁球的经验基础上,依据《电弧炉炼钢工艺规程》重新制定本规定。

1、制球及使用流程图
2、制球
除尘灰配一定比例的水制球,
粒度要求1~5cm ,粒度不达标的球、结块灰、散灰严禁直接放入料盘,原料负责准备装球的料盘,并监管造球粒度。

3、烘干及水分检测
3.1原料部门负责氧化铁球的烘烤及使用准备。

湿球在烘烤窑中200~300℃烘烤,烘烤后的氧化铁球的水分含量≤3%。

3.2 烘干后的氧化铁球应避免着水受潮。

3.3 经过烘烤的氧化铁球出炉后,原料立即通知检查站取样,检查站人员应及时取样送化验室做水分检测。

3.4 化验室负责送来的氧化铁球水分检测,确保当天收到的样当天出结果,并将水分检测结果通知检查站。

3.5 检查站将水分分析结果告知原料,且检查站应对每天即将使用的干球进行检查,检查后签字确认,水分超标的重新烘烤至达到使用要求。

4、使用
4.1 大修、中修、挖补后第一炉不使用氧化铁球。

4.2 氧化铁球粒度要求1~5cm,水分含量≤3%方可使用。

4.3 80t电炉铸件按照每炉2~3t除尘灰球的量使用,普通锻件钢种按照每炉1.5t的量使用。

30t电炉按照每炉1t的量使用。

高中压转子钢种及超纯净钢种暂不使用氧化铁球。

4.4 配料员在料单上配入每炉次使用的氧化铁球量。

4.5 原料根据料单计划准备氧化铁球。

4.6 80t电炉使用方法:在装最后一罐料前用料盘翻入炉内,氧化铁球应均匀分布在炉内,严禁集中分布,同时配入0.5~1t的石灰。

炉门口另备500kg氧化铁球,冶炼班组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从炉门加入。

4.7 30t电炉使用方法:料盘放1000kg待化开取样后加入,炉前备200kg。

炉门口另备500kg氧化铁球,冶炼班组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从炉门加入。

4.8干球加入后冶炼人员观察炉内钢水翻动情况,根据炉内钢液面的情况调整吹氧压力及吹氧量,合理吹氧。

冶炼班组严格控制冶炼过程的吹氧量,保证废钢化清后的深吹氧量。

5、记录填写
5.1 原料、检查站如实填写《氧化铁球烘烤记录表》,原料负责填写
烘烤日期、重量、烘烤时间、水分、使用炉次,检查人员对上述记录内容进行检验并对结果确认,原料负责保存《氧化铁球烘烤记录表》;
5.2 化验室负责对水分检测结果的记录。

5.3 冶炼班组人员在冶炼记录上如实记录氧化铁球的加入时间、加入量。

1、本规定解释权归炼钢厂技术科。

2、本规定下发之日起即实施,之前所下发相关规定失效,自行销毁。

附:1、氧化铁球烘烤记录表
2、氧化铁球使用统计记录
3、氧化铁球水分含量记录表
氧化铁球烘烤干燥记录
氧化铁球水分含量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