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试卷一答案

合集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历年真题0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历年真题0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竞技体育系统训练及周期安排原则焦虑结束姿势锻炼成瘾二、判断三、简答1.体育文化本质2.体育及健身的区别3.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的原则有哪些4.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5.竞技战术及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6.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四、论述1.运动项目分类2.如何培养与激发运动动机3.结合实例谈谈常规大周期训练安排的要求2016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及体育教育训练学考试大纲(一)72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学概论、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各占1/3)1. 体育学概论部分:绪论:体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及特点第一章体育概念: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体育的本质;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第二节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第三节体育的结构质功能;第四节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第三章体育目的: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第二节我国体育目的及目标及其关系;第三节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第四章体育手段:第一节体育手段概述;第二节身体运动及体育运动技术;第三节体育基本手段及体育运动项目;第五章体育科学:第一节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第三节体育科学体系;第六章体育过程: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第二节体育过程的要素;第三节体育过程的结构及控制;第四节体育过程及相关过程的关系第七章体育文化:第一节体育的文化属性及含义;第二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第三节奥林匹克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继承及创新;第八章体育体制:第一节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第二节体育体制的特点及作用;第三节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第四节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第一节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第二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参考书:杨文轩(杨文轩杨霆)《体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013年08月出版2. 体育心理学部分: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第二节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体育心理学的简史与发展方向;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第一节运动中的目标定向;第二节运动中的目标设置;第三节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第三章体育学习的动力培养:第一节体育学习动机;第二节体育学习兴趣;第三节体育学习态度;第四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及运动表现:第一节应激、唤醒与焦虑的定义;第二节唤醒、焦虑及运动表现的关系;第三节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第四节心境状态及运动表现;第五章运动技能学习心理:第一节运动技能的概述;第二节运动技能习得;第三节运动技能迁移;第六章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技能训练:第一节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二节行为干预方法;第三节认知干预方法;第七章体育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第一节体育教学法的心理学分析;第二节影响体育教学法的心理学因素;第三节体育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第八章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第一节体育团体凝聚力概述;第二节影响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因素;第三节团体凝聚力及运动表现;第四节团体凝聚力的发展;第九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一节运动中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第二节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分类;第三节体育运动及攻击性行为;第四节降低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参考书:1.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2. 王斌. 《体育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3. 运动训练学部分:第一章竞技体育及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引论;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第三节运动成绩及竞技能力;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第一节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第二节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第三节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第四节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第三章运动员选材:第一节运动员选材概述;第二节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第三节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施;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竞技需要及定向发展原则;第二节系统训练及周期安排原则;第三节集群组训及区别对待原则;第四节适宜负荷及适时恢复原则;第五节导向激励及有效控制原则;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及手段概述;第二节运动训练方法的演进;第三节运动训练方法体系及应用;第四节运动训练手段体系及应用;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第二节身体形态及其训练;第三节力量素质及其训练;第四节速度素质及其训练;第五节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技术及运动员技术能力;第二节协调能力是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第三节技术训练常用方法;第四节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五节运动项群技术训练要点;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一节竞技战术及运动员战术能力;第二节战术训练方法;第三节战术方案的制定;第四节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第二节运动员智能及其训练;第三节运动员心理训练及智能训练的相关问题;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及组织:第一节运动训练过程及运动训练计划;第二节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第三节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第四节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及组织:第一节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第二节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第三节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第四节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第十二章周、课训练计划及组织:第一节训练周的计划及组织;第二节训练课的计划的制定;第十三章参赛的准备、进行及总结:、第一节参赛准备;第二节教练员的赛场指挥;第三节运动员参赛行为的自我控制;第四节参赛总结第十四章项群训练理论: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第二节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大学体育试卷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大学体育试卷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7.标准兵乓球台长2.74m、宽1.525m。 (√)
8.羽毛球比赛的场地规格要求长13.40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6.1(√)
9.正式兵乓球比赛中是轮换发球,比赛中双方是每人4球轮换一次。(×)
10.羽毛球比赛一般采取三局两胜制。 (√)
11.网球场地、羽毛球场地长宽都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 (√)
(2)改善体形体态,塑造健美形体体形和体态是反映人体外部的表现.体型是指整个身体的形状,而体态是指身体各部位所表现出来的外型姿态.造成人体不良体型的原因有先天发育不良和后天营养过剩及姿势不正确.具体表现在肥胖型、瘦弱型、驼背、鸡胸、“x”型腿和“0”型腿等.这些不良体型将直接影响着人的体态美.健美操是具有动态的健美锻炼,动作频率快,讲究力度,运动负荷较大,运动中消耗较大能量,消除体内多余脂肪,发展某些部位的肌肉,使人体按着健美的方向发展.如果坚持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健美操锻炼,就可以使各种不良的体型与体态得到矫正和改
(4)立定跳远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力量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腿部的爆发力是以腿部的力量为基础,没有力量就谈不上爆发力,也谈不上肌肉的耐力。
(5)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测试是评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方法之一。由于它能比较安全的测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在做仰卧起坐时主要是腹肌在起作用,髋部肌肉也参与工作,因此这种测试既评价了人腹肌的耐力,也反映了髋部肌肉的耐力。
(5)锻炼后忌直接进入空调房。原理和洗冷水澡一样,容易导致毛细血管骤然收缩。
四、试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测试指标的作用与意义? (20分)
(1)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20=20)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

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

(2×5=10)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华中师范大学-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课程编号437115任课教师____________、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3 分)3体育教学大纲:4体育教学手段:5•体育教学原则:6体育课的结构:7课时计划:8课外体育训练:、填空题:(共10题,每题1 分)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________________ 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_____________ 一门学科。

2.学校体育是以_________ 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____________ 。

3.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 _________________ ,培养______________ 和良好的____________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______________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通常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5.体育实践课教学是以 ____________ 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 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6.运动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 阶段,___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__ 阶段。

7.以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例,其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部分构成。

8.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990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

华师大体育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师大体育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师大体育真题及答案解析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大)是我国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以其优秀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而闻名于世。

在华师大的体育课程中,学生们需要参加一系列的考试和测试。

本文将对华师大体育的真题及答案进行解析和讨论,探讨体育考试对学生们发展的作用。

华师大体育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

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体育学科的了解程度,例如体育相关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等。

实践技能部分则要求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出自己的技能水平。

这两个方面的综合考核旨在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份典型的华师大体育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中,可能会包含下列问题:1. 体育科学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2. 为什么体育锻炼对健康有益?3. 请解释体育运动的分类和特点。

这些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阅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回答。

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经验来回答。

例如,在回答体育科学定义和特点的问题时,学生可以指出体育科学是关于体育活动及其相关现象的系统研究,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在解释体育运动分类和特点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列举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其特点,如足球是一种需要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性的运动。

实践技能考核主要在体育课堂上进行,通常会有一系列的体育项目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篮球、足球、游泳等各种项目都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学生需要展示出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实践考核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解答实践考核问题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动作表达能力。

例如,在篮球项目中,学生需要展示出投篮、传球、运球等基本动作,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能。

这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华师大体育的真题及答案解析涉及到对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

《学校体育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少年儿童训练应以()为主。

A)专项训练B)一般训练C)技术训练D)战术训练2.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A)讲解B)口令C)方言D)专业术语3.在跳远运动中,()是技术的关键环节。

A)助跑B)起跳C)空中动作D)落地4.群众体育在国外也称()。

A)大众体育B)社区体育C)社会体育D)基层体育5.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6.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 )。

A)教养B)教育C)强身健体D)美育7.《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A)陈独秀B)二十八画生C)恽代英D)徐冰8.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 )。

A)早操B)课间操C)体育课D)课外训练9.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 )。

A)认识规律B)社会制约性规律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D)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10.编选体育教学内容时应遵循( )。

A)自觉性原则B)经常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11.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 )。

A)传统型和现代型B)常规型和专门型C)视觉型和听觉型D)固定型和可动型12.为了有效地发展体能,教师要控制和调节的基本要素是指( )。

A)身体素质B)运动能力C)身体健康D)负荷与休息13.( )是运动技能教学要经过的阶段之一。

A)体力准备阶段B)粗略掌握动作C)运动经验积累D)心理准备14.直观法指的是( )。

A)口令与指导B)口头评价C)教师演示D)口头汇报15.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的讲解形式。

A)直陈式B)概要式C)侧重式D)联系式16.一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课的()。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17.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 )。

A)教学一般规律反映B)教学特殊规律反映C)课外锻炼规律反映D)课外锻炼计划的反映18.我国整体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环节是( )。

学校体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

学校体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

学校体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方案、实施2、练习密度、运动负荷3、根底性、业余性4、教师、学生、教材5、说明、教材纲要体系、考核工程级标准6、全面、针对、多样7、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8、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正确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根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展方案、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那么,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历,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根底和特点所进展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教育性原那么;(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那么;(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那么;(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那么;(5)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那么。

(注:每一个要点1分)2、(1)自觉、自愿性原那么;(2)经常性原那么;(3)针对性原那么;(4)适量性原那么;(5)渐进性原那么。

(注:每一个要点1分)3、依据:(1)社会的需要(1分);(2)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1分);(3)学生身心开展特点(1分)要求:(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1分);(2)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0.5分);(3)详细化与定量化相结合(0.5分)。

4、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详细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

(2分)选择是范位置和方向时应注意:(1)示范应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情况、平安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方位进展(1分);(2)应防止让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1分);(3)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示范(1分)5、(1)注意合理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2分);(2)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新旧教材内容(1.5分);(3)根据新旧教材内容特点和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的学生进展合理分组练习,并合理地分配练习时间,安排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1.5分)。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书D、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A、1950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0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B、竞技性C、基础性D、技术性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A、专业术语B、口令C、方言D、艺术语言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A、必须B、不一定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内力B、人体外力C、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A、分解法B、快速示范C、常速示范D、正误对比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为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A、分开B、相对靠拢C、保持距离D、保持较远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历年真题01-12年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历年真题01-12年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体育本质体育中介非衡结构补偿间歇训练法表象训练技能迁移2、判断题1、举国体制2、体育态度3、简答1、运动技术创新2、运动质量的评定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自信的训练方法4、论述1、如何理解体育文化2、系统与周期训练3、心理技能训练的计划特点,依据,结合实例说明心理技能的制定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体育制度2 运动动作3 运动动机4 心理健康5 运动训练6 竞技战术二判断题1、教师在进行表象训练时要注意从动觉表象逐步过渡到视觉表象。

2、体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是体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3、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应。

4、心理现象可分为情绪和性格两种。

5、体育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6、高原现象是指在高原训练中,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出现竞技水平略有下降的现象。

7、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根据肌肉群的负荷能力给予不同负荷,使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释放最大力量。

8、运动员如果遇到“速度障碍” ,则该运动员一般不宜继续短跑类项目训练。

9、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由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理论及专项训练学三个层次所构成。

10、俯卧撑推起击掌是一种等动收缩训练形式。

11、疲劳越深训练效果越好。

12、跳水、艺术体操、柔道项目同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3、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的表述所达到的技术水平。

14、比赛时期训练发展体能主要采用重复法,发展技能主要采用完整法,并较多采用比赛法。

15、发展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三简答1运用运动动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简述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之间倒U型假说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含义、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四论述1谈体育的普及与提高。

华师体育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师体育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师体育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示范-模仿-练习-反馈”教学模式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法?A. 探究式教学法B. 启发式教学法C. 情境教学法D. 任务驱动教学法答案:B2. 体育教学评价中,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评价方式是:A. 绝对评价B. 相对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答案:C3.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视不理C. 及时纠正D.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答案:D4.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课堂难度B. 减少课堂活动C. 创设情境D. 增加作业量答案:C5. 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A. 让学生自由分组B. 教师指定分组C. 鼓励学生相互竞争D. 教师主导课堂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团队精神、竞争意识2.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________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方式。

答案:形成性3. 体育教学中,________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有效方法。

答案:反复练习4. 体育教学评价中,________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答案:自我5.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________。

答案:及时纠正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答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设计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的重要性;其次,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再次,通过团队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最后,教师应给予团队合作成功的学生以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2. 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答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再次,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性,及时给予学生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最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评价。

华师体育考研试卷真题

华师体育考研试卷真题

华师体育考研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B.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C.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D.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2.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包括以下哪些项目?A. 身高、体重B. 肺活量C. 视力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体育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法?A. 讲解法B. 示范法C. 游戏法D. 问答法4. 体育课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A. 让学生自由活动B. 教师统一指挥C. 分组进行D. 以上都是5. 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A. 认知阶段、模仿阶段、熟练阶段B. 模仿阶段、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C. 认知阶段、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D. 认知阶段、模仿阶段、自动化阶段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阐述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3. 描述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中学体育课上,一名学生在进行跳远训练时不慎摔倒,导致轻微骨折。

请分析此事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应对措施。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体育教学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作答,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模拟试卷,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指南为准进行复习。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试卷一题目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试卷一题目

试卷一题目一、单项选择题题:(共12题,每题1分共12分)1.我国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是从哪开始的?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 d近代体育【】2.学校体育的功能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a体育教学的需要b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c学生的需要 d体育教学的特点【】3.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体育课和a 体育课教学 b实践课c课外体育活动 d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4.体育教学特点的教学组织多变与复杂是因为体育实践课教学的a人多 b使用场地器材c教学方法复杂d教学环境开放【】5.体育教材内容分为基本教材和a精选教材 b选用教材c统一 d固定教材【】6.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初始,教学应注意抓动作的a细节 b关键c质量 d路线。

【】7.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教学的讲解示范主要是a提示 b评价优劣c纠错 d明确细节【】8.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可通过a集体教育 b课的组织教学c批平与自我批评 d爱国主义教育【】9.通常应将新的、较复杂或难度大的、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内容放在基本部分的a中间阶段 b开始阶段c后面 d过渡阶段【】10. 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a运动密度 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 d综合密度【】11.体育课密度的测定,测定对象的选择要以班里学生是a一般水平 b中等水平c中等身材 d一般身高【】12.综合评价体育课心里负荷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心里活动,它们是注意、情绪和a兴趣 b品质c意志 d情感【】二、填空题:(共19题,每空1分共32分)1.学校体育是以( )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

2.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是由( )( )( )三部分组成:3.男女生教材处理方法基本是( )( ):4.体育教学大纲是编写体育教材、实际教学以及考核、评价教学( )的直接( ):5.体能主要包括( )和( )两方面。

6.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以( )实践为基础。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一试题( A 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 分,时间为40 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20 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 B 、封建 C 、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公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 、平生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 C 、诗、书 D 、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A、1950 年 B 、1953 年 C 、1954 年D、1955年5、新中国一致的中小学体育授课大纲颁发于()A、1950 年B、1956年 C 、1957 年 D 、1958 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 、竞技性C)、基础性 D 、技术性7、文艺中兴今后,第一个提议“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 、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别性语言是()A、专业术语 B 、口令 C 、方言 D 、艺术语言9、体育授课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 B 、多样 C 、没有差异 D 、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授课目的在授课的不同样阶段、不同样时期,应()全面贯彻A、必定B、不用然 C 、必然不能够 D 、有所重视地11、体育授课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 B 、正比关系 C 、抛物线关系 D 、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内力 B 、人体外力 C 、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13、体育授课中,为突出授课的要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A、分解法 B 、快速示范 C 、常速示范 D 、正误比较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适中为好 D 、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授课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械较少,新授教材比较简单,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部署场所器械时,可搬动器械与固定器械之间应尽可能()A、分开 B 、相对靠拢 C 、保持距离 D 、保持较远17、在哪一种情况下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授课形式()A、人数不多场所器械设备条件充足 B 、人数多场所器械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然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收效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A、技术基础 B 、技术环节 C 、技术要点 D 、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 B 、专项密度 C 、练习密度 D 、一般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 B 、授课进度 C 、单项计划 D 、授课设计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正误,用“ A”和“ B”表示。

学校体育学ABC卷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ABC卷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ABC卷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体育的学科,它包括了以下哪些内容?A. 运动解剖学B. 运动生理学C. 运动心理学D. 运动社会学E. 运动管理学答案:ABCDE2. 以下哪个是最流行的团体竞技项目?A. 篮球B. 足球C. 乒乓球D. 游泳答案:B3. 以下哪个是速度与爆发力项目?A. 田径短跑B. 滑雪C. 网球D. 射箭答案:A4. 以下哪个是身体柔韧度项目?A. 俯卧撑B. 仰卧起坐C. 翻筋斗D. 深蹲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协调性项目?A. 游泳B. 足球C. 跳绳D. 冰壶答案:C二、填空题1. 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规则性、竞技性、身体运动性。

2. 体质是指人体在____方面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能力的总和。

答案:生理。

3. 运动员的体力水平取决于____、____和____三个方面。

答案:力量、耐力和速度。

4. 运动技能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动作、观察和判断。

5. 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和促进身体健康。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提高集中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请简要介绍一下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答案:运动与健康密切相关。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此外,运动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进社交交流等。

3. 请简要介绍一下体育赛事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

答案:体育赛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多方面。

首先,参与体育赛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管理:2(教材体系:3(运动负荷:4(定性评价:5(预先考核: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一答案
答案:
一.选择题(12分)
1.(A)
2.(b)
3.(c)
4.(d)
5.(b)
6.(b)
7.(a)
8.(b)
9.(b) 10.(b) 11.(b) 12.(c)
二.填空题(21题―――37分)
1.身体练习 2.(一)说明(二)大纲本文(三)附件3.(一)合编分注 (二)分别编写4.(1)质量(2)依据 5.(一)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二)身体素质6.(一)运动动作
7.(1)割裂(2)破坏 8.(一)风沙(二)干扰9. (1)基本环节(2)普遍
10.(一)课前常规(二)课中常规(三)课后常规11.(一)个人备课 (二)集体备课
12.(1)两组一次轮换(2)三组两次轮换(3)先分(合)后合(分) 13.(一)教学目标14.(一)基本15.(1)家庭体育(2)社区体育 16.竞技状态
17.(一)大些18.(一)专项训练19.基础 20.(一)单淘汰 (二)双淘汰
21.(一)整体 (二)局部
三.判断题(4题每题2分共8分)
1.(X)2.(X)3.(X )4.(√ )
四.名词解释(7题每题3分共21分)
1.学校体育的功能
是学校体育内部特性(1分)的反映,是学校体育过程中(1分),学生所要获得体育教育的结果(1分)
2。

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1分),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的能力(1分),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1分)
3.(发展体能)间歇法
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1分)和生理负荷的大小(1分),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1分),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4.是教师(或指定学生)(1分)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1分),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1分)
5.体育课结构
是指一节课教与学内容的合理顺序(1分),各练习之间的有机联系(1分)及时间分配(1分)。

6.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1分),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1分)的组织结构方式(1分)。

7.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
是指一节课中,有效利用(1分)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的时间(1分)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1分)
五.简答题(3题每题5分共15分)
1.动作示范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一)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1分) (二)示范要正确(1分)
(三)要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1分,解释加1分)(四)示范与讲解相结合(1分)
2.
(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注意揭示新旧内容内容的内在联系(1分)
(二)要使学生对新学内容建立正确的概念(1分)
(三)科学安排教学步骤(1分)
(四)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抓住关键,着重解决学生普遍存在错误(1分)
(五)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1分)
3.课外运动训练中,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身体训练要全面(1分,解释加1分)
(二)在多年和全年训练计划中要有计划地安排身体训练(1分)
(三)身体训练要注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1分)
(四)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要求动作质量(1分)
六.论述题(共1题每题7分共7分)
1.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一) 为了促使学生尽量建立完整动作的动力定性通常以完整练习法为主,以加深学生对完整动作的体验。

(1分)
(二) 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主要使为了更好地揭示动作地规律性,使动作概念进一步具体化(1分,解释加1分)
(三) 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1分)
(四) 要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1分)
(五) 应适当采用变化练习的方法,并注意运用竞赛法等(1分)
(六)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的能力。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