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68个特征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https://img.taocdn.com/s3/m/aef6e30d9b89680202d8255c.png)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1.在公共场合喜欢喧哗甚至起哄。
2.喜欢吃鸡脚、猪肝乃至猪大肠。
3.认为鱼头比鱼肉更好吃。
4.汽车裡会吊有许多晃来晃去的摆设。
5.比日本人还喜欢唱卡拉OK。
6.房间裡的家具比德国人多得多。
7.热衷于攀老乡。
8.亲友中还有一些小圈子。
9.习惯将遥控器放入塑料袋。
10.父母和孩子从不亲吻,也从不拥抱。
11.有点馀钱就存银行。
12.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了。
13.喜欢在节假日安排孩子进「专长班」。
14.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争论不休。
15.喜欢用折价券或淘便宜货。
16.为了买到最廉价的汽油而不惜开着车子满城找。
17.早晨不洗澡,但晚上必洗澡。
18.对宾馆裡的非免费食品碰都不碰。
19.很可怜,中国男人的体毛简直比德国女性还少。
20.别人为你倒茶你就用手指轻敲一下桌子。
21.说的外语往往调门过多(可能是受汉语四声的影响)。
22.求人办事前往往送点小礼。
23.比大多数西方人都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24.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钞票,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
25.常常把吃下的鱼骨头直接吐在餐桌上。
26.电冰箱裡常常存放有一个月的食物。
27.往往把洗碗机当碗橱。
28.喜欢舞刀弄棒(真冤枉:实际上是在健身哪)。
29.每家都有许多热水瓶。
30.经常就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剔牙,但会用手巧妙地遮着嘴。
32.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打几下乒乓球。
33.冰箱裡常常留有一些剩饭菜。
34.把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上。
35. 喜欢带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孩子外出旅游。
36.中国女人喜欢随时都带着零食:话梅、坚果或烤鱿鱼乾。
37.喜欢把大米洗得太乾淨。
38.家裡没有一般德国家庭都拥有的量杯,但秤倒是一定有的。
39.用筷子,而不是搅蛋器打鸡蛋。
40.家裡茶杯大多有盖子。
41.回国后常常带回许多盗版碟片。
42.喜欢看中国功夫片。
43.看比赛时总希望中国队赢,而且赢得越多越高兴。
44.送客喜欢送出家门很远。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7f64df3d84254b35effd3453.png)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普通外国人眼中(在国外看到的旅游中的中国人),中国人就是
暴发户的形象。
有钱、粗鲁、大声喧哗、炫耀财富、随地吐痰、不讲卫生。
他们接触的中国学生就是勤奋、刻苦、数理化奇好。
他们眼中的中国商人就是勤劳、勇敢、小生意也做,但拼命与同胞相互倾轧、为自己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民族与同胞。
外国人看待整个中国就是赤色中国30多年来迅猛发展,好像什么危机都与中国无关。
中国
购买了世界上所有能买到的资源(原油、矿石。
),中国生产了世
界所有的低廉日用品,中国创新不足,仿制技术高超。
中国国力每年以10%速度增长,军队预算每年10%增长,武器更新换代速度异常迅速。
所以对中国有恐惧感,害怕有朝一日会占领全世界。
实际上中国没有对别国领土有任何的企图,但中国13.9亿人口,必须努力发展才有出路。
如果30之后中国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上,中国确实应该是世界的第一强国。
应该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既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中国。
它愿意看到的是一个分裂的、一盘散沙的中国,与分解后苏联一个样子。
现在世界上有哪一桩大事,身后没有美国人的影子?中东?海湾?阿富汗?印巴?越南?北朝鲜?南中国海?。
一句话,走中国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1。
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6d44e8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8.png)
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从历史到现在,中德两国的交往一直是比较密切且持续性较高的。
截至目前,德国已经成为了中国在欧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也正因众多的交往和往来,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首先,德国人相对早期的对于中国人的认识是比较单一的,通常认为中国人是耐心、谦虚、懂礼貌、集体主义等等。
而德国人则更强调个人主义、认真工作、独立思考等等。
在此背景下德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评价就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德国国内和文化传承上,德国人倾向于更加理性和思辨性的文化路线。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一、教育水平方面人口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但是高等教育水平不及欧美等国,甚至远远落后。
在德国人心目中,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低于德国,因此也限制了中国能够占据怎样的地位。
当然,现在中国新一代的科技优秀,一些“互联网+”等先进科技在世界上名声响亮,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从高端人才的培养和重视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增加其教育的力度,相信未来的中国人的教育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二、经济发展方面德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快的增长市场之一,经济成长的速度相当惊人,已经使成千上万的人进入了中产阶级。
进口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很好,即使是有较高的售价也会有高额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德国向中国出口商品的巨大优势。
三、文化方面中国拥有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在电影、音乐等方面也逐渐走向世界,其中一些艺术品收藏的市值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中国年轻一代文化阅读消费的增长,其与德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如易经、太极拳等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众多德国学校教授孔子学院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趋向于多元化,从最初的单一认识,到现在的文化多元,科技始终都是最关注的方面。
虽然两国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差异明显,但仍在不断探索和发掘新的合作和交流方式,这将促进两国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外国人对中国刻板印象的例子(一)
![外国人对中国刻板印象的例子(一)](https://img.taocdn.com/s3/m/95104f0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b.png)
外国人对中国刻板印象的例子(一)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引言外国人对中国常常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源自历史、文化和媒体等多方面因素。
虽然这些印象不一定准确,但它们却对外国人理解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误解一: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外国人常常认为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与世隔绝。
这种印象可能源自中国历史上的长城和闭关锁国政策。
•实际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快速的开放与改革,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如今,中国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最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误解二:中国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一些外国人常常将中国人视为一个单一的集体,认为他们的思维、行为和价值观都是相同的。
这种印象可能源自中国庞大的人口和主流文化的传播。
•实际上,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包括56个不同民族和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误解三: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外国人有时候会认为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这种印象可能源自中国发展的艰辛和发展中的一些贫困地区存在。
•实际上,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在一些大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误解四:中国人只吃米饭•一些外国人可能认为中国人只吃米饭,这种印象可能源自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大米的重要性。
•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菜肴。
除了米饭,面食、馒头、饺子等也是中国人常见的主食。
误解五:中国人不讲卫生•外国人有时会认为中国人不讲卫生,这种印象可能源自一些中国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
•实际上,中国人的卫生观念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亦有讲究。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卫生环境的改善力度,改善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结论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虽然存在,但并不一定准确。
只有通过亲身了解和深入交流,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中国。
希望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能够逐渐被打破。
世界各国对中国人的评价
![世界各国对中国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8eefa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b.png)
世界各国对中国人的评价稿子一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世界各国对咱们中国人的评价。
好多国家都说咱们中国人勤劳得不得了!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到中国人努力工作的身影。
那股子不怕吃苦的劲儿,让好多外国人都佩服得竖起大拇指。
还有啊,他们觉得咱中国人聪明!数学题做得那叫一个溜,各种发明创造也不在话下。
好多高科技领域都有咱们中国人的身影,这可让其他国家的人羡慕坏啦。
说起来,咱们中国人还特别重视家庭。
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的,那种亲情的温暖让外国人都眼馋。
逢年过节,那热热闹闹的场面,真的是让人心里暖暖的。
而且外国人觉得咱们中国人热情好客。
只要有客人来,那肯定是好酒好菜招待着,让人感觉就像在家一样自在。
在美食方面,咱们更是独树一帜。
中国菜在世界上那可是大名鼎鼎,好多外国人吃了一次就念念不忘,直夸咱们中国人是烹饪高手。
不过呢,也有一些国家对咱们有不太准确的看法。
但没关系,随着交流越来越多,他们会更加了解真实可爱的咱们哒!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扯扯世界各国对中国人的评价哈。
好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那团结的精神简直无敌!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还有哦,他们觉得咱们中国人有礼貌,见人总是客客气气的,尊重长辈,关爱晚辈,这传统美德可是一直传承着。
中国的文化也让外国人惊叹不已!书法、绘画、戏曲,每一样都透着深厚的底蕴,让他们对咱们的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在生意场上,外国人觉得中国人精明能干,善于抓住机会,还特别讲诚信,所以都愿意和咱们合作。
而且呀,咱们中国人适应能力超强!不管到了哪个国家,都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当地生活。
不过呢,也难免有一些误解啦。
比如说觉得咱们说话大声,其实那是咱们热情的表现嘛。
相信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会发现咱们更多的闪光点哟!。
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
![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6e771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3.png)
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大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
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
一、早期的评价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德国对中国的评价是非常負面的。
殖民统治下的中国,被描绘为文化和经济的后退国家,落后于西方。
德国把自己视为强国和文明的代表,然而中国的落后和弱小,让德国人感到很不舒服。
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评价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的经济繁荣起来。
在1980年代中期,德国人对中国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
德国持续的高速增长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在政治和经济上,德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实力和地位,顺便改变了他们的负面评价。
三、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评价随着全球化势头的加速,中国的崛起变得越来越明显。
德国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开始将中国视为未来的经济强国和政治重要伙伴。
中国的消费者市场也极大地被德国所看重。
德国的一些顶尖大学和技术公司也开始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与当地的企业和机构合作。
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评价在国际地位上,中国现在是一个显著的力量。
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其它一些国家结盟,以保护其本国利益。
德国支持中国积极的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支持中国于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增加国际共识和发展。
总结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德国人的深刻关注,并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想法。
在探讨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时,我们发现,德国人的态度经历了从负面到积极的变化,飞跃性的发展使中国吸引了德国人的眼球。
中国在德国人眼中的角色也随着地位的提升而改变,由传统的投资国升级成为全方位战略伙伴。
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83bb4d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4.png)
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中国古代女性永远白脸。
《花木兰》的首支预告片中,木兰被带去相亲的情节中,刘亦菲和郑佩佩的脸以白粉打底,配以浓重的红黄大色块的妆容,有点类似脸谱,被网民吐槽“无法接受”“像日本艺妓”。
其实,在好莱坞电影《末代皇帝》中,也有相同的情节。
有一个片段是溥仪在睡梦中被接到了皇宫,醒来后发现面前瘫坐在龙椅上的慈禧。
导演贝托鲁奇为了表现慈禧对溥仪造成的心理阴影,在电影中,慈禧皇太后的脸也被涂上了又厚又白的铅粉颜料,凸显了人物的可怕。
李小龙打开好莱坞大门后,中国功夫就深深地烙印在了老外的脑海里,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国人以为中国人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貌似都会给人一种好学勤奋的印象,甚至在好莱坞影视剧中,典型的华尔街金融天才都是美国名校数学系毕业的戴着眼镜的中国人。
摄影师是二代移民,父母完全不会英文,全家只有他一个人是生下来的时候就在美国了。
他上学后注意到很奇特的一件事,大家有不会的数学题都愿意找他,他一问,美国人说:你长得很像数学很好的样子。
说起中国人对于热水的热爱,真是说好几天都说不完,从小就知道,肚子疼了喝热水,脑袋疼了喝热水,感冒了喝热水,月经那天亲戚来了男
朋友还是让你喝热水……而出过国的同学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每当你问外国服务员要一杯温水时,他们总是一脸无辜的这样看着你。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731239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b.png)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尊重。
外国人对中国人也有着不同的评价。
首先,外国人都很欣赏中国人的勤奋特质。
中国的城市里到处都有那些在夜里工作的本地人。
在中国,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人们会教育孩子们要勤奋学习、勤快努力,外国人对此也非常佩服。
其次,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乐于助人。
中国文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传统文化崇尚“以人为本”,中国人做事总秉持“先让利,后利己”的原则,在遇到困难时,总能给其他人带来帮助,这一点令外国人们印象深刻。
再次,外国人对中国人有另一个很深刻的印象:中国人非常重视信任。
中国历史上,文化中,四海之内朋友深厚,外国人也在这一点上受益不少。
中国人很快乐地肯定别人,有诚信的行为,也愿意与人建立友谊,这也是外国人所称赞的。
最后,外国人也很敬佩中国人的坚强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伟大人物,比如刘邦、毛泽东等,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险,最后取得了成功,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变革和发展,外国人也非常欣赏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鼓舞着中国人去勇敢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总的来说,外国人给中国人的评价是相当积极的。
中国人拥有勤奋、乐于助人、重视信任,以及坚强精神等优秀特质,这给外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提到的优秀特质,中国人还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和推动世界发展的行动,深受外国人的称赞。
外国人也认为,中国人有能力在新时代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成为全球推进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
从以上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十分积极,他们认为中国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勤奋,礼貌,乐于助人,重视信任,坚强的精神,以及不断创新的学习能力。
中国人也会不断努力,在新时代展现出更高的智慧,成为世界发展的积极力量。
德国人:中国人和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中国人将“神仙”生活世俗化
![德国人:中国人和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中国人将“神仙”生活世俗化](https://img.taocdn.com/s3/m/dd00cb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1.png)
德国人:中国人和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中国人将“神仙”生活世俗化我想,大家此前应该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不一样,显得与世界格格不入,这句话出自一名德国学者之口,他评点中国人是这样说的:中国是一个喜欢干实事的国家,他们所作所为的出发点都是实实在在的。
换句中国的俗语来解释,就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德国学者还说了后半句话:中国人为何如此喜欢干实事?简直与全世界格格不入!为何他要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德国人是以严谨著称的,他们会严谨到什么程度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假设你有一个德国朋友,然后当你按照中国人的逻辑习惯去跟他交谈,一般我们会说一些客套话,比如说有机会下次一起吃饭啊。
按中国人的逻辑,有机会下次一起吃饭,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而且大概率是一句客套话,根本不用当真。
然而在德国人眼中,他就一定会问你,这个下次具体是什么时候。
如果你告诉了他一个具体的时间,哪怕这个时间是一年后,德国人也会把这件事放入行程表中,然后到了约定的时间,他就会准备赴约。
这个时候你要是毫无准备,那就会非常尴尬。
这就是德国人的严谨。
然而即便德国人已经是一个如此严谨的民族,他们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只有中国人如此喜欢干实事。
德国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也是因为:中国从建国开始的一贫如洗,到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期间仅仅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完成了从穷小子到高富帅的逆袭。
而这个过程,在德国学者眼中,是不可思议的。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超越了,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强国,他们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有一百多两百年的技术积累。
而中国的发展过程,是实实在在的从零开始,可即便如此,中国还是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中国的科技实力更是不容小觑,超越美国也只不过是时间而已。
德国学者仔细分析过其中的原因,他发现有一点非常重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踏踏实实干实事,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迅速,与中国人的勤奋是分不开的,2020年美国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人中参加劳动的人员的比例高达76%,也就是说,全中国的劳动力都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相关著作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相关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c573b5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5.png)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相关著作德国媒体中对中国形象的相关著作非常丰富,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现状,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在德国媒体中涉及中国形象的著作的概述。
1.《中国——一场全球崛起?》(China – Der Aufstieg einer Weltmacht?)——托马斯·谢勒(Thomas Schmid)这本书讨论了中国崛起的经济现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崛起,并探讨了其对国际关系和全球秩序的影响。
2.《乌龟与鹰——活在中国的德国人眼中的中国》(Schildkröte und Adler – China durch deutsche Augen)——尤尔根·尤尔斯(Jürgen Jürges)这本书是一位德国摄影师的作品,通过摄影镜头记录了他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通过独特的照片和文字描述,书中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形象,从城市的繁华到乡村的贫困,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到中华文化的传承。
3. 《中国是个怪物吗?》(Ein Monster namens China?)——弗朗茨·笛尔茨(Franz Dietsch)这本书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分析,以及对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不同之处的探讨,试图回答中国对西方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威胁的问题。
作者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剖析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复杂性以及对世界各国的挑战。
4.《魅惑中国:在一亿人之间寻找中国》(Verlockendes China: Auf der Suche nach dem Reich der Mitte)——斯图特·霍金斯(Stuart Hawkins)这本书是作者对中国多年生活经历的总结,他通过与中国人的交往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
![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5ff681ffad6195f312ba609.png)
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所有的中国人都爱吃大米饭,不会发R的卷舌音,长得都差不多。
关于13亿中国人的偏见如果列个单子一定会很长。
中国孩子自小就被灌输进各种思想在西方,个子矮小,敏捷伶俐的中国人形象深入人心。
这也难怪,普通的欧洲人又能对中国有多少认识呢?顶多去中餐馆吃一顿已经西化的中餐,点一只油炸春卷,来一盘炸鸭,除了中国人不用刀叉吃饭以外,又能了解多少关于中国的知识?两位中国专家用调侃的笔调试图纠正几个关于中国的偏见:偏见一:中国人很有礼貌,轻声细语,总是面带微笑。
中国人被认为很懂礼貌特里尔大学的汉学教授卜松山(Prof. Karl-Heinz Pohl)说“在为人处事方面(中国人)有很明确的礼节规矩,但是到了火车站候车广场,规矩就不灵了。
”在中国的大街上,到处还有人随地吐痰,拥挤时推推搡搡,不太雅观地在大街上吃午餐。
在正式的宴请时,中国人对外国客人十分热情有礼,但是啃干净的骨头还是吐在盘子边的桌布上。
中国人轻声细语?现实正好相反。
柏林大学的汉学家达严思(Jens Damm)说,中国人的嗓门比西方人想像得大得多。
中国人对说话的分贝值宽容度要大得多。
奥运会前夕,人们不但要学“怎样规规矩矩地排队”,还要学会“轻声讲话”。
龙的传人也不是总在微笑,到中国去的游客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基本能够体会地到。
偏见二:中国人热爱米饭,而且无所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板凳桌椅之外啥都吃。
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卜松山教授介绍到,北方人爱吃面条馒头,南方人爱吃米饭。
至于肉食方面,中国人主要还是吃普通的鸡鸭鱼肉。
但是南方人大胆敢吃,什么能吃的都上了餐桌,常常令欧洲人做惊恐状。
例如油炸蚂蚱和烤狗肉。
偏见三:中国人不会发R的小舌音。
中国学生在上课,汉语中没有R的发音卜松山教授说,汉语里没有R的小舌音,但这只需要练习就可以发音。
达严思也强调,中国人中有人会发非常标准漂亮的R小舌音。
中国人把R的音都发成L,达严思认为这是谣传。
偏见四:汉语是门很难学的语言能看报至少需要掌握3000个汉字卜松山教授说,汉语其实不难,至少语法简单,没有复杂的词尾变化和变格。
外国男人怎样看中国女人
![外国男人怎样看中国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2752cc14336c1eb91a375d72.png)
外国男人怎样看中国女人作者:薛丽来源:《小康》2009年第02期很多外国男人认为中国女孩最为大胆,最为纵情,最为开放,也最为功利外国男人对中国女人的正面评价是:1、中国女人注重家庭,看重夫妻感情,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贴家人,任劳任怨,贤淑顺从,把家庭当作精神的全部。
3、吃苦勤劳、意志坚韧,对朋友认真负责,厨艺极佳。
外国男人对中国女人的负面评价是:1、中国女子开放、大胆,为功利不惜一切。
2、向往西方社会,虚荣心重、金钱占有欲极强。
3、过分依赖家庭,贪图享受,不够浪漫,性生活压抑。
外国男人眼中,中国女人远比中国男人要复杂得很多。
在他们看来,中国女人大都贤淑、善良、持家、肯干,甚至有一些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味道。
可是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女人,却也别具风情。
记得国外曾经有一个调查:“哪个国家的女孩最开放?”外国男人的答案是:“中国女孩儿最开放”。
这也就是说,很多外国男人认为中国女孩最为大胆,最为纵情,最为开放,也最为功利。
答案在意料之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DAVID [美国人]美国人DAVID被美国总公司派到上海分公司担任总经理。
本来他不愿意被派到中国,因为他对于中国知之甚少。
不过,上任不久接踵而来的“艳遇”让他彻底打消了过去的念头,他开始喜欢这个神奇而有魅力的国家了。
在DAVID看来,中国女性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漂亮,在大街上,经常有漂亮女性走过来找他练习英语,她们聪明敏捷、举止大方。
这一点跟在美国很像,不相识的人轻松聊天,彼此都感到很愉快。
DAVID很快就认识了一个上海的漂亮姑娘,两人觉得很谈得来,活动之后就留电话,两周以后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他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语言,那个时候,DAVID觉得很幸福。
可是没过两个月,她就急切地想跟DAVID结婚。
她的急切让DAVID怀疑:她爱人,还是爱他的国籍?DAVID认为,中国的女人比美国女人更实际一些。
首先她们对浪漫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这可能是受外国电影的影响。
中国人的68个特征
![中国人的68个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abd8f0502020740be1e9ba1.png)
中国人的68个特征1.在公共场合喜欢喧哗甚至起哄。
2.喜欢吃鸡脚、猪肝乃至猪大肠。
3.认为鱼头比鱼肉更吃。
4.汽车里会吊有许多晃来晃去的摆设。
5.比日本人还喜欢唱卡拉OK。
6.房间里的家具比德国人多得多。
7.热衷于攀老乡。
8.亲友中还有一些小圈子。
9.习惯将遥控器放入塑料袋。
10.父母和孩子从不亲吻,也从不拥抱。
11.有点余钱就存银行。
12.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了。
13.喜欢在节假日安排孩子进“专长班”。
14.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争论不休。
15.喜欢用折价券或淘便宜货。
16.为了买到最廉价的汽油而不惜开着车子满城找。
17.早晨不洗澡,但晚上必洗澡。
18.对宾馆里的非免费食品碰都不碰。
19.很可怜,中国男人的体毛简直比德国女性还少。
20.别人为你倒茶你就用手指轻敲一下桌子。
21.说的外语往往调门过多(可能是受汉语四声的影响)。
22.求人办事前往往送点小礼。
23.比大多数西方人都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24.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钞票,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
25.常常把吃下的鱼骨头直接吐在餐桌上。
26.电冰箱里常常存放有一个月的食物。
27.往往把洗碗机当碗橱。
28.喜欢舞刀弄棒。
29.每家都有许多热水瓶。
30.经常就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剔牙,但会用手巧妙地遮着嘴。
32.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打几下乒乓球。
33.冰箱里常常留有一些剩饭菜。
34.把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上。
35.喜欢带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孩子外出旅游。
36.中国女人喜欢随时都带着零食:话梅、坚果或烤鱿鱼干。
37.喜欢把大米洗得太干净。
38.家里没有一般德国家庭都拥有的量杯,但秤倒是一定有的。
39.用筷子,而不是搅蛋器打鸡蛋。
40.家里茶杯大多有盖子。
41.回国后常常带回许多盗版碟片。
42.喜欢看中国功夫片。
43.看比赛时总希望中国队赢,而且赢得越多越高兴。
44.送客喜欢送出家门很远。
45.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e7edd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5.png)
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人勤劳、聪明、有礼貌,而另一些欧洲人则认为中国人冷漠、自私、没有个人空间。
在欧洲,中国人通常被认为是商业活动中的高手,他们往往被视为有着很高的商业智慧和技能的人。
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人在商业上非常勤奋和努力,他们几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此外,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对教育非常重视。
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留学生在欧洲的数量上看出来。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欧洲的大学和学院里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往往是最努力和最有才华的学生。
然而,另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人缺乏社交技能和个人空间。
在中国,许多人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而在欧洲,这被认为是不合适的行为。
此外,在欧洲,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人空间,他们可能会认为中国人太过于亲密和侵犯了他们的个人空间。
总体而言,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是多元化的。
尽管一些人对中国人持有正面看法,但另一些人则持有负面看法。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了解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真实看法。
- 1 -。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b7992721192e45361066f5c7.png)
外国人眼中的四种中国形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
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不好不坏、坏、好、超好。
事实上,西方国家未必就一定对中国没有好感,而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有许多是中国的邻邦。
中东国家:“不好不坏”的中国在皮尤全球态度项目2010年的民意测验中,中东国家对中国的评价褒贬各半。
虽然参加民意测验的中东三国有超过半数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也有接近半数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
黎巴嫩的公众56%对中国有好感,而42%没有好感。
在约旦,53%对中国有好感,而46%没有好感。
埃及的公众52%对中国有好感,但43%没有好感。
中东各国对中国的暧昧态度或许与中国在中东的政策有关。
自从1992年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在中东的政治争端上一直基本保持低调。
当问到中国是合作伙伴还是敌人的时候,中东国家大都选择“两者都不是”。
当然,在“合作伙伴”和“敌人”之间,中东国家更倾向于把中国当作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
在埃及,28%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5%认为中国是敌人。
在黎巴嫩,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的占35%,认为中国是敌人的占10%。
在约旦,47%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3%认为中国是敌人。
中东国家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态度与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态度截然相反。
大多数人欢迎中国的经济崛起,但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普遍表示担忧。
埃及和黎巴嫩人中认为中国的经济强大对他们国家是一件好事的都占54%,而约旦人有71%持有类似观点。
但三国都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强大对他们本国是件坏事。
具体说来,这样的人在埃及占55%,在约旦占56%,在黎巴嫩占59%。
在中东地区,埃及对中国的态度值得注意。
埃及不仅是一个中东国家,也是一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
37个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
![37个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499907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c.png)
37个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以下是37个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1. 美国:中国人普遍聪明,有创造性。
但中国人与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
2. 日本:中国人面对挑战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强劲能力。
3. 韩国:中国人似乎比较有野心和竞争力,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4. 加拿大:中国人善于忍耐、深思熟虑,能够忠于自己的信仰。
5. 澳大利亚:中国人非常有商业头脑。
他们非常专注于利润,可能会在商业上有优势。
6. 新西兰: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经常采取谨慎、稳定的决策。
7. 英国:中国人十分重视教育和家庭。
8. 德国:中国人似乎比较冷静,不容易受情感影响。
9. 法国:中国人似乎比较注重保守传统、文化。
10. 意大利:中国人很有着发达的思维,能够快速的适应不同的情况。
11. 葡萄牙:中国人似乎比较注重沟通和谈判。
他们善于通过交流来达成共识。
12. 西班牙:中国人似乎比较注重家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3. 瑞士:中国人似乎比较注重节约,会保持克制。
14. 荷兰: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积极追求未来的发展。
15. 比利时: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懂得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才能取得成功。
16. 丹麦:中国人似乎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他们非常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17. 瑞典:中国人似乎比较持重,重视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18. 挪威:中国人似乎比较传统和保守,往往选择稳定而安全的生活方式。
19. 芬兰:中国人注重家庭和社区需求,并发挥创新思维推动社会发展。
20. 希腊:中国人注重沟通和协作,非常擅长在交流中寻找并实现共同目标。
21. 埃及:中国人似乎比较有耐性,可以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镇定。
22. 沙特:中国人注重个人尊重和人际关系,很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23. 约旦:中国人很注重家庭和传统价值,也懂得在商业上加强竞争力。
24. 美国加州:中国人富有创新精神和商业头脑,并注重家庭和社区。
25.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国人非常擅长创新和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留学见闻:欧美男人怎样看中国女人
![留学见闻:欧美男人怎样看中国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26a2ea62168884868762d6d2.png)
3、过分依赖家庭,贪图享受,不够浪漫,性生活压抑。
外国男人眼中,中国女人远比中国男人要复杂得很多。在他们看来,中国女人大都贤淑、善良、持家、肯干,甚至有一些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味道。可是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女人,却也别具风情。
记得国外曾经有一个调查:“哪个国家的女孩最开放?”外国男人的答案是:“中国女孩儿最开放”。这也就是说,很多外国男人认为中国女孩最为大胆,最为纵情,最为开放,也最为功利。答案在意料之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认为,中国女人喜欢浪漫,也有很多女人觉得跟本国男人交往已经没有意思,所以想跟老外谈恋爱,甚至一夜情。一夜情在西方国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西方男人只会跟性感风骚的女人发生一夜情,对于真正爱慕的女人,这种现象是极少发生的,因为在自己的心中,觉得这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
外国人对那些在酒吧间里主动“勾引”的女孩子其实是不感兴趣的,女人要有多种趣味,而不只是性感而已。中国女孩在“性”问题上其实十分开放,尤其对方是个“老外”,便会加倍开放,其实,这并不是西方男人眼中的“魅力”。
美国人DAVID被美国总公司派到上海分公司担任总经理。本来他不愿意被派到中国,因为他对于中国知之甚少。不过,上任不久接踵而来的“艳遇”让他彻底打消了过去的念头,他开始喜欢这个神奇而有魅力的国家了。
在DAVID看来,中国女性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漂亮,在大街上,经常有漂亮女性走过来找他练习英语,她们聪明敏捷、举止大方。这一点跟在美国很像,不相识的人轻松聊天,彼此都感到很愉快。DAVID很快就认识了一个上海的漂亮姑娘,两人觉得很谈得来,活动之后就留电话,两周以后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他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语言,那个时候,DAVID觉得很幸福。可是没过两个月,她就急切地想跟DAVID结婚。她的急切让DAVID怀疑:她爱人,还是爱他的国籍?
老外总结中国人60个适应特点,一针见血!你中枪了吗?
![老外总结中国人60个适应特点,一针见血!你中枪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f52d77d587c24028905fc39d.png)
老外总结的中国人60个适应特点,一针见血!你中枪了吗?2021-06-021.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不问好,而是问“吃了吗?”若是小贝也问:吃了吗?会是什么成效2.喜爱吃鸡脚。
中国人眼中的美味3.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
鱼头在中国很多地址式名菜,也可能是老外眼中的“毒药”4.车子后视镜上会吊中国摆设。
很传统的中国式装饰5.喜爱唱卡拉OK。
K歌成了中国人的一门文化6.屋子铺的是瓷砖。
外国人的瓷砖大多铺在了浴室7.厨房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脂。
8.炉子上面有铝箔。
9.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
外面包这包装,是因为中国人爱“干净”10.传统的中国人,碰到喜事也可不能“越理”11.从没抱过你父母。
欧美人的亲情来得更直接12.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戴眼镜了。
不戴眼镜反而有点不正常了13.睡醒后头发会竖起来。
发型是犀利哥成名的缘故之一14.会为一些不可质疑的情形辩论。
喜爱争辩,或争吵是中国人的特性15.喜爱用折价券。
外国人也爱打折券16.为了最廉价的汽油费不吝开着车子处处找。
17.天天老是到了晚上才洗澡。
东方的洗浴文化不同凡响18.旅店房间里的非免费食物都绝不吃。
国人比较喜爱节省19.若是是男人,那么身上的体毛比大多数女人少。
体毛上中国人确实无法和老外比20.他人为他倒茶时,他表示感激的方式是用手指敲一下桌子。
饮茶适应可能一时难改“哎(第二声)呀(第四声)”和“哇(第四声)”。
外国人更多的是“god”,或各类“四字经”22.开车或坐在副驾驶座搭车时不喜爱系平安带,因为系平安带让他感觉不舒畅和麻烦。
平安意识应该从小做起23.喜爱拉斯维加斯、老虎机和二十一点。
好赌是中国人的本性,那维加斯确实是圣地24.厨房桌子上老是有一条湿呼呼的抹布。
纯棉的“湿乎乎”的抹布25.就餐时适应把骨头和其他杂碎吐在桌子上。
吃那个骨头会吐的满地都是26.电冰箱时常会存着好久以前放进去的食物。
中国人的冰箱27.把洗碗机当碗橱。
洗碗机渐渐成了储物柜。
28.厨房里有洗碗机,但从来没用过它。
欧洲人评价中国人长相【欧洲人的规矩与不规矩】
![欧洲人评价中国人长相【欧洲人的规矩与不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e4d4adc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44.png)
欧洲人评价中国人长相【欧洲人的规矩与不规矩】对于吴大使结合自身亲历反映的德国服务业的问题,德国人自己倒也不讳疾忌医。
他们自己总结的原因有二:一是德国人力资源比较紧缺;二是缺乏竞争。
但在我这个长期研究德国和德意志人、并且在德国和其他德语国家长期生活过的人看来,德国人的最大优点是守规矩,最大的毛病则是过分地守规矩,用句俗话来说,是“方脑袋”。
前者使德国人严谨的作风以及由此产生的精致的工业品闻名于世,后者则使德国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过于循规蹈矩。
对德国人而言,凡事对错与否、效率高低与否都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按规则办事。
比如,某君患感冒,到医院挂上号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你抽上两管血,然后分别送到各科室化验,做病理检查、药理检查、毒理检查,等等,均未发现毛病之后,再给你开个药方,让你到外面的药店去抓副感冒药。
花多少钱不管、是否有必要不管,只要走完这些流程。
再有一个更过分的例子:一个酒鬼嗜酒如命,为了能有钱喝酒,他居然把买酒的收据拿到医疗保险公司报销,而该公司竟也照单给报。
因为该酒鬼振振有词:酒对他就是药,不喝酒,他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会出问题。
但德国人的守规矩,与某些俄罗斯人相比,却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一位曾在俄罗斯常驻的同事说起过一个段子:一名俄罗斯吊车司机正把大型预制板吊在半空,突然,他匆匆忙忙把吊车停下,从驾驶舱里爬下来:原来此时已到饭点了,工作再忙,不能耽误吃饭。
至于那件尚在空中的预制板,只好回头再说了。
不过,把这个笑话拿来与德国人相比,多少是有些委屈德国人了。
这不是守规矩,而是懒惰!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有许多人指责希腊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懒惰。
当然,在指责这些“欧猪”国家的人中,表现最激烈的自然是德国人,毕竟在救助这些国家时,他们掏的钱最多。
为了体验这些南欧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和工作状态,今年大年三十我专门跑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度假,了解那里的风情。
在那里呆了几天之后,我不禁感慨:西班牙人已经不能被称为“懒惰”了,那种懒散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在其骨髓里,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68个特征近些年来,前去德国旅游、探亲、上学和定居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但智慧的德国人往往很快就能从各色人群,甚至从同样是黄皮肤的亚裔中分辨出谁是中国人来。
他们透露,以下可能就是中国人的某些特别的“标志”。
1.在公共场合喜欢喧哗甚至起哄。
2.喜欢吃鸡脚、猪肝乃至猪大肠。
3.认为鱼头比鱼肉更好吃。
4.汽车里会吊有许多晃来晃去的摆设。
5.比日本人还喜欢唱卡拉OK。
6.房间里的家具比德国人多得多。
7.热衷于攀老乡。
8.亲友中还有一些小圈子。
9.习惯将遥控器放入塑料袋。
10.父母和孩子从不亲吻,也从不拥抱。
11.有点余钱就存银行。
12.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了。
13.喜欢在节假日安排孩子进“专长班”。
14.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争论不休。
15.喜欢用折价券或淘便宜货。
16.为了买到最廉价的汽油而不惜开着车子满城找。
17.早晨不洗澡,但晚上必洗澡。
18.对宾馆里的非免费食品碰都不碰。
19.很可怜,中国男人的体毛简直比德国女性还少。
20.别人为你倒茶你就用手指轻敲一下桌子。
21.说的外语往往调门过多(可能是受汉语四声的影响)。
22.求人办事前往往送点小礼。
23.比大多数西方人都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24.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钞票,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
25.常常把吃下的鱼骨头直接吐在餐桌上。
26.电冰箱里常常存放有一个月的食物。
27.往往把洗碗机当碗橱。
28.喜欢舞刀弄棒(真冤枉:实际上是在健身哪)。
29.每家都有许多热水瓶。
30.经常就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剔牙,但会用手巧妙地遮着嘴。
32.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打几下乒乓球。
33.冰箱里常常留有一些剩饭菜。
34.把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上。
35.喜欢带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孩子外出旅游。
36.中国女人喜欢随时都带着零食:话梅、坚果或烤鱿鱼干。
37.喜欢把大米洗得太干净。
38.家里没有一般德国家庭都拥有的量杯,但秤倒是一定有的。
39.用筷子,而不是搅蛋器打鸡蛋。
40.家里茶杯大多有盖子。
41.回国后常常带回许多盗版碟片。
42.喜欢看中国功夫片。
43.看比赛时总希望中国队赢,而且赢得越多越高兴。
44.送客喜欢送出家门很远。
45.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46.上班时喜欢悄悄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
47.即便身在异国,中国的南方人(如上海人)和北方人(如北京人)仍然会相互看不惯。
48.厨房里的瓶瓶罐罐特多。
49.常常会不厌其烦地向德国人或美国人解释堂哥和表哥,或叔叔和舅舅的区别。
50.大多对日本人敬而远之。
51.往往将牙膏挤到不剩一点点。
52.喜欢送月饼、吃月饼。
53.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学习都很用心。
54.常常在吃饱后还坚持“消灭”餐桌上的剩菜。
55.同胞之间发生争吵时一律用汉语。
56.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
57.在餐馆用餐后互相抢着埋单。
58.在大学喜欢攻读实用型的学科,如工程学、机械学或法学。
59.上了些年纪的中国人大多喜欢听收音机。
60.喜欢跟父母住在隔壁或同个小区,甚至三代同堂。
61.驾车时不喜欢礼让行人。
62.常常给亲友“介绍”男友或女友。
63.吃面条时喜欢用嘴吸,喝汤时不避发出声响。
64.朋友之间喜欢互相借钱。
65.不太喜欢去洗牙,但每日数次的刷牙却很认真。
66.重视室内卫生远远甚于室外卫生。
67.下班回家总喜欢忙个不停。
68.年纪轻轻就热衷吃各种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