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共27页
中国与东亚和欧美发达国家生活习惯大比较图文
中国与欧美国家生活习惯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对比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
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
一、问候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
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
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二、冰箱一般我买东西,都比较的贪,也好大。
常常是,买了一大堆,却又吃不完,完了完了还都得扔掉,这个浪费。
可在超市买的时候,却收不住手,总想着,这个也能用上那个也适合。
冰箱里的食物,总是吃不完,就算我只买了两天的东西,还是能吃上个三五天。
有一回,家里买了一堆肉啊鱼啊啥的,可一下子做不完也忘了放上层冷冻柜。
美国朋友来家里,她渴了我让她自己去冰箱拿饮料喝,就被她看见家里的肉和鱼。
她问我“你这些东西都放多久了?”我“才三天不到。
”她二话没说又给我全扔了,我急了“你怎么跟我这么浪费哪?!”“肉食类的超过四小时不吃就要冷冻,不然就会生变异的东西,而你肉眼看不到……”我没功夫和她磨牙,可我心疼我那些吃食,那可全是买来防饥的啊!由此,又得出一条结论:美国人,不仅仅讲究生活质量,同时,他们也很讲究环境卫生及健康饮食。
用我的观点来论述为:怕死。
可美国朋友听了却说:这是常识。
三、显小中国人一般都显小,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
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像高中生?”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
中德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
互相了解
中德两国人民可以通过互相了解对方的节日习俗,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德节日文化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口味偏清淡
德国菜口味偏清淡,调味品使用较少,强调食物本身的口感和味道。
德国饮食习惯
德国啤酒在中国流行
德国啤酒在中国逐渐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品尝和喜欢德国啤酒。
中德互相借鉴烹饪技巧
中德两国在烹饪技巧方面也有互相借鉴的情况,例如德国的烤肉技巧对中国烧烤文化有一定影响。
中式餐厅在德国受欢迎
随着中餐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式餐厅在德国开设,提供各种中国菜肴。
亲子关系
德国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空间,而中国人可能更加开放和直接。
隐私观念
01
03
02
04
中德家庭观念比较
05
CHAPTER
中德教育观念差异
重视知识传授
中国教育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
集体主义导向
中国教育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纪律。
家庭期望
中国家庭普遍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较为普遍。
重视效率
德国社交习惯注重效率和实用性,在商务场合中尤其明显。
德国社交习惯
中德社交礼仪异同
称呼礼仪
在中国,人们通常根据辈分和年龄来互相称呼,而在德国则更注重对方的职位和身份。
送礼礼仪
在中国,送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而在德国则相对较少见。
餐桌礼仪
中德两国在餐桌礼仪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中国,让客人多吃菜是礼貌的表现,而在德国则更注重个人需求和喜好。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共28页文档
10、餐厅里
11、胃痛时的饮品
12、旅游时
13、美女标准
14、处理问题的方式
15、一日三餐
16、交通工具
17、晚年生活
18、洗澡时间
19、心情与天气
20、领导
21、时尚
22、孩子
23、对待新事物
24、心目中的彼此
谢谢 大 家!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 —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1、表达个人观点
2、生活方式
3、守时
4、人际关系
5、表达愤怒的方式
6、排队
7、自我
【24张好玩的图】告诉你中国人和德国人的不同
【24张好玩的图】告诉你中国人和德国人的不同一个德国人眼中中国人和德国人间的不同Drei Mahlzeiten一日三餐:德国人早晚习惯冷餐,一天只有中午吃的是热的,中国人习惯一日三餐都是热乎乎的~Kontakte人际关系:德国人的“关系”相对比较“单纯”,而中国人的“关系”叫做“人脉”,俗话说“有关系好办事”。
Laune und Wetter心情与天气:德国人更喜欢阳光明媚,讨厌阴雨天,(个人觉得国人也大多数喜欢阳光明媚吧,不敢苟同以下图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国人都喜欢没有雾霾的天)Lebensstil生活方式:德国人喜欢独来独往,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而中国人喜欢热闹,希望身边总是有人陪伴。
Transport交通工具:70年代的德国人还喜欢开车,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年轻人选择自行车出行,而中国人有条件的一定要买车,年轻人更是如此。
Senioren im Alltag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德国的老人基本上还是独居的多,中国的老年人基本是带孙子的多,当然人多热闹嘛。
Ich自我:德国人喜欢凸显自我,而中国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Sonntags auf der Stra?e星期日街景:周日德国各大商场超市门面都是关门的,街上的人也极少,公园里倒是可以看到几个跑步的,而中国又是最热闹的时候,大家三五成群的购物,逛街,约会,聚会,繁荣昌盛的景象。
Das Kind孩子:德国的孩子更像一个“家庭成员”,而中国的孩子更像一个“家庭的中心”。
(没办法,人家不生就一个不要,一生就一窝,我们只能生那么一个)Beim Bauchschmerzen胃疼时的饮品:下面的图有些夸张,德国人胃疼应该是直接吃西药吧,不会喝可乐的。
中国人讲究的是由内而外的调养,饮食+中成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
Pünktlichkeit准时:德国人在预约或见面时还是很准时的,中国人喜欢“差不多”就行,聚会一般晚到半小时,那叫业务繁忙,有面儿。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前几天,有位哑同志因为一直以来看不惯咱博口气,就和咱争论居住德国,是否就真有幸福感优越感一类来着,还说他们村现在有人也很幸福了。
这次度假,咱因此就惦记着,特意沿路每天记载各种吃住行价格开支,毕竟在咱看来,生活无忧吃穿物价稳定无需为房子医疗教育之类的三座大山忧虑,也是属于现实中幸福优越感的一部分的。
否则,国内愤怒国粹,是很难理解欧洲大多数民众安逸自在生活的感觉的。
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不要详细给大家公布此次家庭度假帐目吧,毕竟那样有炫耀张扬的嫌疑。
咱们还是一本正经,补充一些正面叙述的文字吧。
不错,咱承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创造了亚洲四小龙之后又一个经济热点。
今天,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这样的城市,似乎已经迈进世界级发达城市的行列。
中国也产生了一批所谓令国民自豪无比的“中产阶级”,以及少数“超级富豪”。
中国人一掷万金购买本特利、布加迪、悍马、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最贵的汽车,LV、GUCCI这样最顶级奢侈品,甚至某些村庄曝光出来的村长书记豪宅,占地面积竟然是当地小学的数倍,令欧美厂商和西方消费者瞠目结舌。
还有,中国政府投入九千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两房基金。
那么,中国真的加入富国俱乐部了吗?中国公民真的富裕吗?普通民众的感觉是如何的?德国使用欧元,于是生活在这里的华人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完全不考虑汇率比例的因素,简单地将欧元价格虚拟折成人民币价格,做一番“横向比较”。
那么,不妨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将德国和中国国内的各种基本消费做一番比较,看看中国究竟是不是进入了“富国”行列。
要知道,虽然德籍华人回国,一个欧元能换来十个人民币,而真正要比较中国与欧洲两地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需要把欧元和人民币换算来换算去,只要以欧元比人民币1:1的比率,来算一算各自在当地的收入与支出,就能得出十分有趣的结果。
如下:一个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的中国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这类大城市,均属低收者。
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PPT27页
22.对待愤怒
23.时尚
24.领导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
蓝色代表德国,红色代表中国
5.交通工具
6.老人的生活
7.自我
8.周末的街景
9.孩子
10.美丽的标准
11.胃痛时的饮品
12.准时
13.旅游
14.排队
15.淋浴
16.理想中的对方
处理问题
21.对待新的事物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也许你知道,地球上反差最大的两个民族,大概就是德国人和中国人了!德意志民族的主体是日耳曼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人,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其实就是日耳曼人和汉族人的差异。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出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因此对日耳曼人的习俗和文化感受颇深。
网上关于德国人和中国人反差的文章很多,我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和阅读,总结几条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强烈反差给你看看!马可,你看了可不要生气啊?一听批评就跳的人,肯定不是来自谦虚的民族!1,德国人做饭会用天平来称,多少人做多少,做多少吃多少;咱中国人做饭喜欢估计,米几把,盐少许——没点估算能力,你甚至连学不会做中餐。
2,德国人指路误差很小——前方几米左拐,直行几米,再右拐几米。
你到了地方会发现,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米;咱中国人指路太含蓄了——一直走,走到前面再打听!3,德国人家里会有一个工具的仓库,自己家里的事儿,只要是一个人能干的,都自己动手;咱中国人不留神就敲门:请问你家有钳子吗?4,德国的公交车站大都有电子报站显示牌,车到了几乎一分一秒都不差;咱中国的公交车站,几乎没有这个装置,或者有也不大靠谱。
5,德国的火车很准时,偶尔晚点了,乘客投诉后很快会得到相应赔偿;咱中国的火车晚点是家常便饭,没听说哪位乘客索赔过,也很少听说谁索赔成功过。
6,德国人天一热,就会到草地、湖畔或海边晒太阳;咱中国人走在阳光下,也会打一把雨伞!7,发明汽车的德国人,开着汽车上拉着自行车去度假;咱中国人买上汽车,基本就告别自行车了!8,发明了电脑(的)德国人在地铁里看书读报;咱们爱用电脑的中国人,在地铁里忙着用智能手机或IPAD 忙着聊天和玩电子游戏。
9,德国人过节一般都会穿上传统服装,吼两嗓子民族歌曲;咱中国人过节就是吃喝,吃喝就是过节。
至于咱们的传统服装和歌曲到底是什么,咱们似乎早就不大知道了!10,德国人发明了啤酒,全世界都在喝德国啤酒;咱中国人的白酒酿造技术天下无双,但欧美市场看不到一瓶中国白酒,也没听说哪个国家引进中国白酒酿造技术——这个你懂的!你懂的?11,咱中国人发明了古代泥活字木版印刷;德国人发明了现代铅字机器印刷。
在德国和中国居住哪一个好?
在德国和中国居住哪一个好?
有很多人在德国居住的中国人内心都会挣扎,内心分成两份思考到底是中国好还德国好呢?开始从各种方面来作为比较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德国福利待遇好,但是却也不一定就适合我们生活。
首选是吃的方面,在这方面德国可以说是完败啊,大吃货帝国不是吹出来了的,国内美食一向就能蹦出一堆来,德国的话,热狗热狗热。
再说说穿的,德国最大的好处的是买名牌衣服真的相对便宜,打折村的衣服尤其实惠。
但是,如果想买日常的衣服的话还是被中国秒杀。
交通方面,德国是完爆国内的,这没办法,毕竟我们人口多。
所以喜欢吃的朋友当然还是回来住吧,喜欢安静,毕竟追求时尚的话当然可以选择德国。
各有各的好处。
如果有想德国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一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这个是一个非常棒的项目,有想法的朋友们可以去试试哦。
中德文化(生活)差异
生活方式
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德国人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 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就可怜了。德国人却正好相反, 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 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 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晚年生活
事实上,今天我们很多老年人也开始了养狗的生活。当然,如果有孙子辈的孩子在身 边,还是一件让中国老年人乐呵的事情。毕竟,人间一切皆美好啊。而不像德国人那 么喜欢独来独往,到了老年,一个人跟个狗相伴,多孤独啊(我们中国人对德国老年 人的理解)。至于谁得到了更大的心理满足,就看每个人的标准了。
图解中德差异
表达个人观点时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 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德国人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 话,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 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德国人看来,中国人表达 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 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 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谢 谢
准 时
德国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 还行、基本上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 德国人相约,则德国人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中德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
在中国餐桌上的热闹、喧嚣代表快乐、幸福、融洽和喜悦, 而相比之下德国饮食就非常简单,简直可以用“自虐”来 形容,早晚全是冷餐,绝大部分时间是面包奶酪、牛肉土 豆泥或沙拉生菜,而他们所谓的正餐也只不过是多了葡萄 酒酒、烤肉或火腿之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正式用餐, “色”居首,他们讲求氛围,觥筹交错间感受一份宁静, 聚会中三三两两拿着酒杯语交谈,细品美酒,便是一种情 调。德国人如果邀你到他家用餐,便是对对方很高的礼遇
上了德国的高速路才发现他们的最低限速是120KM/H,这可是我 们的最高限速呀,这起码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他们的道路很好, 其二,他们的汽车工业很牛。 走在德国的马路上,你会很舒心,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车辆,因 为他们绝对会各行其道,当你突然想过马路时,过往的车辆也会 很远就停在远处为你行注目礼,他们懂得行人是弱势群体,相反 行人一次可以,两次可以横穿,第三次你还好意思吗?而到了中 国,即使走在人行道上,你也得留一只眼睛左顾右盼,因为人行 道也是车辆的专用道。 除了城市道路,我们的铁路更是世界有名,我们被网友戏称“春 运帝国”,春节前后上亿的民众奔波在祖国的各条铁路干线上, 为祖国的运输业做着无可比拟的贡献,且看车站车内车外无际人 群,何等壮观,但每个匆匆身影背后却都是一颗团聚的心,与此 同时更有一票难求,黄牛四起,小贼猖獗状况,于是我们下决心 要建世界最长的高铁! 在行的方面,我们既要认清国情,又要高瞻远瞩,怎样才是行之 有效又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我们 的前车之鉴,发展新能源用车、新能源生活方式将是我们发展的 必由之路。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
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 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 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 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 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中德大学生学习生活比较
中德大学生学习生活比较:中国高校大规模铺张浪费和大学领导的机构是有关的。
上一任领导欠债,下一任也还不完。
德国的城市结构和中国城市结构不一样,一般只有10万多人口。
大学图书馆也是市民的图书馆。
德国的大学生,不需要父母负担。
18岁后青年独立。
从法律上讲,孩子不属于家庭所有,而属于国家所有,父母是国家所委托的天然的托管人。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18岁后离开家,读书不用钱,甚至还有补助。
放假可以出去打工,刚好顶替在职人员的假期空缺。
德国的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德国有两种课:A:大课是学生听,老师讲,讲的一定是老师熟悉的,正在研究的,还没有发表的东西。
如果老师已经把书写出来了,那么这门课原则上是会被取消的。
三次不来上课的人,将失去得分资格,考试只要提交一份心得,谈谈自己对老师所讲问题的自己看法。
这种课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
还要培养学生学术自由的传统。
德国没有全国统一教材。
这种课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
B:剩下三分之二研讨课:教师提前半年,需要广告自己的课程,规定每周固定时间和教师见面,人数20个左右。
然后分为各种子课题,老师准备一份书单,在半年时间内,学生自己读书研究,半年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搞成论文,给其他学生以及老师一份,然后大家开始讨论,旁边还有其他感兴趣但是没有选上的学生进行旁听。
教授一般只作为主持人,学生自己作为主讲,大家进行讨论研究,能回答所有同学的提问,才能及格,然后是教师提问,直到该学生表示自己没法回答为止,然后老师根据他回答的质量打分。
一周只能过一个同学,其他同学的课题研讨也必须参加。
德国文化是基督教文化,有宗教情结,拿出信仰宗教的热情信仰科学,没有出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共识,没有出现对劳动的鄙视。
德国教育的三轨制,小学4年,中学分6年的普通中学、8年的实验中学、9年的人文中学,普通中学对应职业高校、实验中学对应技术学院、人文中学对应大学,相互之间有沟通机制。
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德国是个没有学费的国家,其它还有瑞士、瑞典、芬兰。
德国人的衣食住行
个人收集整理-ZQ1 / 1(不是他们不想讲究,而是没钱)老人往往穿着高档十分考究,大多数人都很随便,但也不至于破烂.德国人生活很节俭,中国人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地“买旧衣服穿”,在德国十分正常,每周一次地跳蚤市场上从内衣到床单被套都能买到,处于卫生考虑建议大家不要买.德国地新衣服也很廉价,尤其是每年两次地“还季大减价”,通常几十马克就能买到合适地衣服穿.但身材娇小地女性还是尽量多带衣服吧!德国人也不讲究吃,面包、黄油、牛奶、蛋糕、巧克力、啤酒构成了德国地饮食文化(简直是给德国鬼子戴高帽子), 德国地饮食很便宜,只要你不下馆子,自己做饭一个月马克就足够了.但如果去饭馆这些仅够四个人一顿饭. 中国人在德国吃饭绝对是大问题,不仅蔬菜种类极少,就是肉也无滋无味,新鲜水果常见地只有苹果,梨,橙子,香蕉和葡萄,好在价格不贵,多数马克一公斤就能买到.如果大家想改善伙食,必须要去亚洲店,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亚洲店,参考价格如下:豆腐马克半公斤,韭菜马克十几根,青菜马克一公斤,空心菜马克一公斤,酱油,醋,味精,花椒大料,豆腐卤,粉条,绿豆,红豆都能买到.至于米,在德国超市就能买到,最便宜地反倒最好吃.马克克,(德国人煮米饭,连包装盒都一起放进锅里,狂煮半个小时)所以他们爱吃地大米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猪食,可笑地是,那种黄黄地大米竟然卖马克一公斤.选择超市也很重要,, 和,是最便宜,最理想地超市.德国超市里罐头与香肠是主力军,胃不好地同志可要小心了..能否租上价廉物美地房子只能靠碰运气.通常,学生宿舍价格在马克一个月(包含全部费用),如果住出租房价格通常略高,地区差异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东德地区马克就能住到好房子,慕尼黑,斯图加特,法兰克福至少要马克您才能找到房子,至于条件那就很难说了.当然也有极便宜地房子马克一个月,但那种地方比中国地学生宿舍条件还要差.当然,互联网上有一个著名地网站可以为大家排忧解难,即.由于现在中国留学生数量激增,很多学生宿舍规定一层只能有一到两个中国人,再加上德国很多大学都是学生多宿舍少,所以从登记宿舍到搬进去至少需要等一年.强烈建议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尽早申请学生宿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德国人的衣食住行
德国人的衣食住行德国人的衣食住行衣德国人不讲究衣着,(不是他们不想讲究,而是没钱)老人往往穿着高档十分考究,大多数人都很随便,但也不至于破烂。
德国人生活很节俭,中国人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买旧衣服穿”,在德国十分正常,每周一次的跳蚤市场上从内衣到床单被套都能买到,处于卫生考虑建议大家不要买。
德国的新衣服也很廉价,尤其是每年两次的“还季大减价”,通常几十马克就能买到合适的衣服穿。
但身材娇小的女性还是尽量多带衣服吧!食民以食为天在德国可是完全不对,德国人也不讲究吃,面包、黄油、牛奶、蛋糕、巧克力、啤酒构成了德国的饮食文化(简直是给德国鬼子戴高帽子), 德国的饮食很便宜,只要你不下馆子,自己做饭一个月200马克就足够了。
但如果去饭馆这些仅够四个人一顿饭。
中国人在德国吃饭绝对是大问题,不仅蔬菜种类极少,就是肉也无滋无味,新鲜水果常见的只有苹果,梨,橙子,香蕉和葡萄,好在价格不贵,多数3马克一公斤就能买到。
如果大家想改善伙食,必须要去亚洲店,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亚洲店,参考价格如下:豆腐1.5马克半公斤,韭菜3马克十几根,青菜5马克一公斤,空心菜8马克一公斤,酱油,醋,味精,花椒大料,豆腐卤,粉条,绿豆,红豆都能买到。
至于米,在德国超市就能买到,最便宜的反倒最好吃0。
6马克500克,(德国人煮米饭,连包装盒都一起放进锅里,狂煮半个小时)所以他们爱吃的大米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猪食,可笑的是,那种黄黄的大米竟然卖2马克一公斤。
选择超市也很重要,ALDI,Pennymark,Plus, Lidl,Real和Walmarkt,是最便宜,最理想的超市。
德国超市里罐头与香肠是主力军,胃不好的同志可要小心了三种住宿方式可供选择宿舍、租房、寄宿中国留学生在住宿方面一般有三个选择大多数本科生会选择住在学校宿舍(多为双人间)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外租房或寄宿在当地人的家里。
吴昊介绍在美国的大学如果住学校宿舍那么必须在食堂吃饭这样一来一个月吃住的费用大约是1500美元而如果在校外租房则会便宜不少而且居住环境甚至比校内更好。
收入、居住和生活:我所感受到的中德差异
收入、居住和生活:我所感受到的中德差异总有种感觉多数国人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们是为了活着而生活。
德国人的收入与很多人一样,我也对这样发达的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感到好奇,因此侧面了解了一些相关信息。
当然向同事直接问他们的收入和年龄是不礼貌的,可以间接同他们了解车间或者这个行业的收入情况。
德国的各行各业收入有的甚至区别很大。
但中间层较多,大部分人认为收入还可以,市民的收入生活水品由原来“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过渡。
德国一般实习生工资在600-700欧/月(当前1欧相当于买入价8.4元人民币)。
下面未注明提及的都是税前工资,我们车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员工(德国算是蓝领阶层,操作的是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有些技术含量)工作时间短的是2500欧/月,一般的在3000欧左右/月。
有一部分女工签合同时选择为了照顾孩子(德国每个家庭多数至少2个孩子)和家庭生活每天仅工作4个小时,我的同事告诉我12-14欧/小时。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经常看到他们随时有上下班的。
像大众这种优秀的汽车企业一般员工也在3000欧左右/月。
另外,德国的个人收入缴税卡等级是不同的,税收制度很完备,没结婚是43%的税,结了婚没有孩子是37%的税,有一个孩子是35%,两个孩子又要低些,总之,家庭负担越重,上税越少,挺注重人情的。
在孩子呱呱坠地后,德国的新妈妈们有权利享受三年的教育假期,雇主不能随意解雇,必须为她们保留工作岗位。
一般普通的德国家庭,往往男主人一人工作就能养活全家。
曾经与一个中国留学生聊过,她讲在德国像在卡塞尔这,一般能拿到近2000欧左右薪水,若没自己的房子,房租占收入大部分比例。
单人间的300多欧/月不包括水电煤,两室的700-800欧/月。
据2011年11月份的统计,德国收入最高的人群当属体育明星。
如F1车王迈克尔'舒马赫平均每天的收入达13.7万欧元,他的弟弟拉尔夫的收入虽只有哥哥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每天也可以进账4.65万欧元。
有趣的中德比较
有趣的中德比较
有趣的中德比较(2007-06-28 18:00:37)
德国人习惯早上洗澡,中国人习惯晚上洗澡
德国人很守时,中国人有的不太守时
德国人早餐和晚餐不动烟火,中国人顿顿都要吃热饭
德国人旅游喜欢用眼睛看风景,有些中国人喜欢拍照片
德国人排队很有序,中国人排队挤成一团
德国人对中餐感兴趣,中国人吃西餐是时尚
德国女性以晒黑为美,中国女性则觉得白皮肤更漂亮
德国老人独自生活,中国老人喜欢儿孙满堂
德国人提意见直来直去,中国人提意见喜欢拐弯抹角
德国人星期天很少上街,中国人则喜欢逛街
德国人自我意识很强,中国人喜欢为他人着想
我的朋友给我发来一组图片,内容是中国和德国的比较。
在没有来德国之前,我也许不能对这组图片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对人们有了一点了解,所以觉得有一些描绘是准确而有趣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
要是人们通过各种交流,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就会更加完善。
当然,有些民族习惯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让中国人早晚吃冷餐,用刀子和叉子,让德国人每天炒菜,用筷子吃饭,这样的习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应该流传。
但是有一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自觉地遵守时间,排队有秩序。
一个人无论怎样都应该学会关怀他人,这点德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学习。
这一组图片太多了,今晚选择这些,不知道朋友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