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疗法本科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针课件ppt

强头针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
头针的国际交流与推广
国际学术交流
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国际论文等方式,加强头针的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同时可以邀请国外专家 学者前来交流学习,促进头针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应用。
培训和普及
通过开展国际培训班和研讨会等形式,向世界各地推广头针技术,提高头针的国际知名度。同时可以编写相关教材和 宣传资料,方便国外学习者学习和了解头针。
运动系统疾病
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 突出等。
其他
如美容养颜、调节亚健康状态 等。
02 头针的穴位与操作方法
头针穴位分布
01
头针穴位主要分布在头部各个区 域,包括前头部、后头部、两侧 头部等。
02
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 用,掌握好穴位分布是进行头针 治疗的基础。
头针操作流程
消毒
对头部皮肤进行消毒,防止感 染。
国际合作研究
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头针研究项目,推动头针的国际合作与发展。通过合作研究,可 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促进头针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基础研究
加强头针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头针治疗疾病的原理和 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 科学和可靠的依据。同时需要关 注头针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问题 ,为头针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头针的原理与特点
原理
头针通过刺激头部穴位,激发经络之 气,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调整脏腑功 能,达到治病养生的效果。
特点
头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 显著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常见疾病的 治疗和预防。
头针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04
内科疾病
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 腹泻等。
《头针疗法》课件

注意事项
头针治疗需注意消毒,避 免感染;同时,对于某些 疾病和特殊人群,需谨慎 使用头针疗法。
头针疗法的科学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头 针疗法在各种疾病中的疗效和优 势,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
据。
机制研究
科研人员对头针疗法的治疗机制进 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可能通过调 节神经递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等 方式发挥作用。
失眠的头针疗法
总结词
通过刺激头部穴位,改善睡眠质量。
详细描述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头针疗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改善睡眠质量。常用 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三阴交等。
面瘫的头针疗法
总结词
通过刺激头部穴位,改善面部肌肉功能。
详细描述
面瘫是由于面部肌肉瘫痪引起的病症,头针 疗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调节神经和肌肉功 能,改善面部肌肉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地 仓穴、颊车穴等。
针具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具,如毫针、皮肤针等。
消毒措施
在针刺前应对针具、皮肤等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针刺方法与技巧
针刺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针 刺方法,如快速进针法、缓慢进针法 等。
针刺技巧
在针刺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进针 角度、深度和刺激强度,以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针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反应
在针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VS
控制刺激强度
在针刺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刺激强度,避 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或不良反应。
03
常见病症的头针疗法
头痛的头针疗法
总结词
通过刺激头部穴位,缓解头痛症状。
头针针灸课件(共55张PPT)

侧,顶中线旁开 前神聪 百会前1寸
[顶中线]
寸处,属足 定位: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少阳胆经。自正 头针的行针只捻转不提插。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早 泄、子宫脱垂、眼病等。
营穴沿皮向后刺 (一)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
痪、麻木、疼痛
等病证。
(三)颞区
[颞前线] [颞后线]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悬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
[颞前线]
定位: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
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 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 回顾 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
等。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一)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
用头针治疗。凡有高热、急性炎症和心力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 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衰竭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其操作常用等长度的三根毫针,分别从上述治疗线的起点(如前顶穴)、第一个等分点和第二个等分点(将此线三等分)处进针,沿皮由上 而下依次透针。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
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e中,旁约太阳
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顶中线]
寸处,属足 定位: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少阳胆经。自正 头针的行针只捻转不提插。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早 泄、子宫脱垂、眼病等。
营穴沿皮向后刺 (一)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
痪、麻木、疼痛
等病证。
(三)颞区
[颞前线] [颞后线]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悬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
[颞前线]
定位: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
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 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 回顾 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
等。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一)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
用头针治疗。凡有高热、急性炎症和心力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 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衰竭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其操作常用等长度的三根毫针,分别从上述治疗线的起点(如前顶穴)、第一个等分点和第二个等分点(将此线三等分)处进针,沿皮由上 而下依次透针。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
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e中,旁约太阳
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刺灸法总论头针》PPT课件

语、面瘫、口腔疾病。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操作:由颔厌穴透刺至悬
上1/4与下3/4交点处。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厘穴,行快速捻转手法。 上3/4与下1/4交点处。
精选PPT
16
11、 MS11 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 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 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 耳聋、眩晕。
精选PPT
6
(一)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MS1 额中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督脉 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寸。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 鼻病。 操作:从神庭向前平刺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精选PPT
7
2、MS2 额旁1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 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 一直线,长1寸。
主治:心绞痛、哮喘、 支气管炎、失眠等。
操作:从眉冲穴向前 平刺1寸,行快速捻转 手法。
精选PPT
眉冲:前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开0.75寸。
8
3、MS3 额旁2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 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寸。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
操作:从头临泣穴向前平
精选PPT
3
17个相关腧穴
神 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前 顶: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前神聪: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 百 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强 间: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 脑 户: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
精选PPT
4
17个相关腧穴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曲鬓:耳前发际后缘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1/4与下3/4交点处。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3/4与下1/4交点处。 率谷:耳尖直入发际1.5寸。 头临泣: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头针疗法-PPT课件

3
一、概 述
2、头针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头部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 目而为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 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头部是调整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
4
一、概 述
经络与头部的联系:阳经、心肝经 经别
5、顶颞前斜线(中央前回)
督/膀胱/胆/胃/三焦
定位 前神聪→悬厘
前神聪 百会前1寸--督脉 悬 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 1/4交点-胆经
主治 对侧下肢、上肢、面部瘫
痪,流涎、发音障碍。
10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6、顶颞后斜线(中央后回) 督/膀胱/胆/胃/三焦 定位 百会→曲鬓
曲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主治 对侧下肢、上肢、头面部疼痛、
麻木、感觉异常,偏头痛、颞
颌关节炎
11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7、顶中线(旁中央小叶肛门、膀胱括约肌中枢)
定位
前顶→百会(1.5寸) 前顶 百会前1.5寸--督脉
主治
腰腿足的瘫痪、麻木、
疼痛,性功能减退,
夜尿、遗尿、皮质性多尿
子宫下垂 、脱肛
12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针灸治则的近取
气街、四海、标本、根结理论
现代经络研究
5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1、额中线 督脉
定位 神庭向前引1寸直线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定位与主治
2、额旁一线 膀胱经 定位 眉冲向前引1寸直线
眉冲 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 膀胱经
主治 胸部疾病/鼻病
25
三、操作方法
一、概 述
2、头针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头部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 目而为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 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头部是调整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
4
一、概 述
经络与头部的联系:阳经、心肝经 经别
5、顶颞前斜线(中央前回)
督/膀胱/胆/胃/三焦
定位 前神聪→悬厘
前神聪 百会前1寸--督脉 悬 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 1/4交点-胆经
主治 对侧下肢、上肢、面部瘫
痪,流涎、发音障碍。
10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6、顶颞后斜线(中央后回) 督/膀胱/胆/胃/三焦 定位 百会→曲鬓
曲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主治 对侧下肢、上肢、头面部疼痛、
麻木、感觉异常,偏头痛、颞
颌关节炎
11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7、顶中线(旁中央小叶肛门、膀胱括约肌中枢)
定位
前顶→百会(1.5寸) 前顶 百会前1.5寸--督脉
主治
腰腿足的瘫痪、麻木、
疼痛,性功能减退,
夜尿、遗尿、皮质性多尿
子宫下垂 、脱肛
12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针灸治则的近取
气街、四海、标本、根结理论
现代经络研究
5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
1、额中线 督脉
定位 神庭向前引1寸直线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定位与主治
2、额旁一线 膀胱经 定位 眉冲向前引1寸直线
眉冲 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 膀胱经
主治 胸部疾病/鼻病
25
三、操作方法
头针疗法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头针疗法专业知识
19
❖ 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再 总结,再提高。焦顺发头针治疗 脑血栓、脑溢血、颅脑损伤等20 多种疾病的疗效,被患者神话般 地传开了,1971年省卫生厅与国 家卫生部派人来考察了解,肯定 了焦顺发的头针。
头针疗法专业知识
20
❖ 1971年,凝结着焦顺发心血与智慧 的“头针”正式对外公布,引起了 国内医学界的轰动。由于头针对脑 源性疾病有独特疗效,迅速传遍国 内外。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承认 头针是中国发明的,要求在世界医 学领域推广应用。这一针,刺通了 世界医学组织的经络。
❖ 短短几秒钟,偏瘫病人就能够活动原本僵 硬的肢体,坐轮椅的人就能站起身走路。 一种区别于一般针灸术的“头针”针刺术, 在病人身上呈现的神奇效果,令人叹为观 止。
❖ 称之为“天下第一针”、“神针”、“针王”之 美誉。
头针疗法专业知识
16
❖ 焦顺发1956年考上县医院医训班, 开始了学医之路。1966年,在县 级医院工作的焦顺发由于神经外 科手术开展得红火,求医问诊者 络绎不绝,他反而在动荡中成了 “革命的对象”,下放农村“劳 动改造”。
头针疗法专业知识
9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 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
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 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 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 少阳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头针疗法专业知识
10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 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 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 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 头针疗法就是源自祖国针灸经络 学说的理论依据,在临床实践中 不断总结发掘出来。
第七章头皮针法2课件

注意事项
腕踝针法进针一般不痛不胀不麻等,如出 现上述症状,说明进针过深,须调至不痛 不胀等为宜。
把握准确的针刺方向。 有几种症状同时存在时, 如症状中有痛的
感觉,首先按痛所在区选点。 出现晕针、滞针、血肿等现象者,按毫针
刺法中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腕踝针临床应用
选点原则
➢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区域不明、选双上1 ➢上下同取 ➢左右共针
处方示例
感冒 胁痛 眩晕 腹痛 呃逆
上1,配上2、上5、上4。 下2,配下1、下3或上2。 上1,配上3。 下1、下2,配下3。 下l,配上1。
处方示例
痛经 下l,配下2。 带下病 下l,配下2。 肩周炎 上4、上5,配上6。 荨麻疹 上l。 肾绞痛 下5、下配下6。
上段分区
下段分区
腕踝针进针点 --腕部进针点
左右两侧共6对,约在腕横纹上2寸(相当于 内关穴与外关穴)位置上,环前臂做一水平 线,从前臂内侧尺骨缘开始,沿前臂内侧 中央,前臂内侧桡骨缘,前臂外侧桡骨缘, 前臂外侧中央,前臂外侧尺骨缘顺序六等 分,每一等分的中点为进针点,并分别称 之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快速捻转手法
抽提法
抽添手法
进插法
施术要领:一是要用全身力量带动肩、肘、腕, 运气于指,行抽提或进插;二是每次抽提或进插 都要迅速,要在1分范围的幅度内进行,针体勿左 右转动。
头皮针临床应用 --头皮针适应范围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精神病症 疼痛和感觉异常 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患
头皮针临床应用 --头皮针注意事项
4.额旁3线 本神穴与头维穴之间发际上5 分处,向下刺1寸。
5.顶中线 自百会穴至前顶穴。
演示文稿头针针灸课件

第49页,共54页。
•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中风 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 眩晕、耳鸣、舞蹈病、癫痫、脑瘫、小 儿弱智、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此 外,也可治疗头痛、脱发、脊髓性截瘫、 高血压病、精神病、失眠、眼病、鼻病、 肩周炎、腰腿痛、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常 见病和多发病。
第50页,共54页。
• 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烦 心,失眠。
• 平刺0.5~0.8寸;可灸。
第37页,共54页。
[枕上旁线] 定位: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与枕
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 经。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 视眼等。
第38页,共54页。
脑户旁1.3寸
[枕下旁线]
定位: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
定位: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自前顶穴
向百会穴,沿皮
刺1.5寸。
主治:腰、腿、足的瘫
痪、麻木和疼痛
等病证。
前顶: 百会前1.5寸
第20页,共54页。
前顶穴
•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 前1.5寸)。
• 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目 赤肿痛,小儿惊风。
• 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 等。
第32页,共54页。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颞后线]
定位: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 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
刺向曲鬓穴。 回顾
主治:颈项病、耳病、眩晕等。
第33页,共54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率谷穴
•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 【主治】 • ①偏头痛,眩晕。 • ②耳鸣,耳聋。 • ③小儿惊风。 • 【操作】 • 平刺0.5~1寸。
•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中风 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 眩晕、耳鸣、舞蹈病、癫痫、脑瘫、小 儿弱智、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此 外,也可治疗头痛、脱发、脊髓性截瘫、 高血压病、精神病、失眠、眼病、鼻病、 肩周炎、腰腿痛、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常 见病和多发病。
第50页,共54页。
• 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烦 心,失眠。
• 平刺0.5~0.8寸;可灸。
第37页,共54页。
[枕上旁线] 定位: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与枕
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 经。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 视眼等。
第38页,共54页。
脑户旁1.3寸
[枕下旁线]
定位: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
定位: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自前顶穴
向百会穴,沿皮
刺1.5寸。
主治:腰、腿、足的瘫
痪、麻木和疼痛
等病证。
前顶: 百会前1.5寸
第20页,共54页。
前顶穴
•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 前1.5寸)。
• 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目 赤肿痛,小儿惊风。
• 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 等。
第32页,共54页。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颞后线]
定位: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 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
刺向曲鬓穴。 回顾
主治:颈项病、耳病、眩晕等。
第33页,共54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率谷穴
•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 【主治】 • ①偏头痛,眩晕。 • ②耳鸣,耳聋。 • ③小儿惊风。 • 【操作】 • 平刺0.5~1寸。
头针疗法PPT课件

wwwthemegallerycom22头皮解剖结构wwwthemegallerycom23头针禁忌症头针禁忌症心肌梗塞急性脑出血高热婴儿囟门未闭高血压血压不稳不连电针wwwthemegallerycom24特色治疗特色治疗背部八髎快针背部八髎快针风池颈三四夹风池颈三四夹脊大椎脊大椎颈三颈四夹脊靠近颈三颈四夹脊靠近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可改善颈椎病脑可改善颈椎病脑供血不足面瘫供血不足面瘫三叉神经痛肌无三叉神经痛肌无力等症状力等症状背部夹脊穴背部夹脊穴一寸直刺可在一寸直刺可在病变特定穴位加强病变特定穴位加强治疗相应脏腑病变治疗相应脏腑病变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调节植物神经的功痛坐骨神经痛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中医药结合头针治疗多种老年病
芦 晓 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概述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是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选
取相关的区域进行针刺。此方法首创于原山西省稷山县医
院焦顺发医师,1969年研究,1971年总结出“头针”。中 医科学院蒋达树教授结合个人经验,稍作改进。
Company name
各区定位及主治
6.言语二区
Add Your Text here
部位:从顶骨结节引一与前后正中线之平行线, 从顶骨结节顶点取2cm,沿其末端再取3cm,为 言语二区(3cm)。
主治:命名性失语
各区定位及主治
7.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 水平线
Company Logo
病例分析
1-2周
患者,女,31岁,因服 食菌类快餐,随后出现 发热,头痛,入院后诊 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 物2天后,突然出现下 肢剧烈神经根疼痛,添 加对症治疗无效,发展 为双下肢萎软,行走不 能
中医药结合头针治疗多种老年病
芦 晓 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概述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是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选
取相关的区域进行针刺。此方法首创于原山西省稷山县医
院焦顺发医师,1969年研究,1971年总结出“头针”。中 医科学院蒋达树教授结合个人经验,稍作改进。
Company name
各区定位及主治
6.言语二区
Add Your Text here
部位:从顶骨结节引一与前后正中线之平行线, 从顶骨结节顶点取2cm,沿其末端再取3cm,为 言语二区(3cm)。
主治:命名性失语
各区定位及主治
7.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 水平线
Company Logo
病例分析
1-2周
患者,女,31岁,因服 食菌类快餐,随后出现 发热,头痛,入院后诊 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 物2天后,突然出现下 肢剧烈神经根疼痛,添 加对症治疗无效,发展 为双下肢萎软,行走不 能
焦氏头针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0.平衡区
【部位】: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 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平行于前 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小脑性平衡障碍。
13.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 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 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下,然后迅速拔出。因为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取
针后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头皮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为一 疗程。疗程间隔5~7日。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适应病症】 头皮针法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求捻转200次左右。这一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是有
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双手同步捻转,因此要下苦
功锻炼一段时间。每次持续捻转1~2分钟,头皮
针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还需间隔5~10分
钟运针1次。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主治】:命名性失语。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头针--针灸课件ppt

捻转手法。
神庭穴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 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 角弓反张。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
[额旁一线] 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回
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向 顾 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胸部病、鼻病等。
眉冲穴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足六阴经中手少阴经“上夹咽,系目系 ”,足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直接循于头面,其他阴经则通过经别在 头项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直接上至头面 部。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一)额区 (二)顶区 (三)颞区 (四)枕区
额区
[额中线] [额旁一线] [额旁二线] [额旁三线]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 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 e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 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 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 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 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文者,从 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额中线]
回顾
定位:额部正中,属督脉。自神庭穴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神志病、鼻病等。
操作:从神庭向前平刺1寸,行快速
捻转手法。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头针1 ppt课件

自强间透脑户穴。 主治:眼病、腰脊痛等。 2、枕上旁线 部位:属足太阳经,在头枕部,与枕上正中线平行,
与之相距0.5寸。 主治:同上。 3、枕下旁线 部位;属足太阳经,在头枕部,
在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寸长的垂直线, 即玉枕透天柱穴。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
2020/10/10
二、头皮针操作方法
2、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癔病、考场综合征、老年性痴呆和小 儿先天愚型等。
3、疼痛和感觉异常: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坐骨神 经痛、胆绞痛、胃痛、痛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 还可用于肢体麻木等。
4、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病:
2020/10/10
(二)注意事项
1、囟门和骨缝尚未闭合的婴儿及孕妇不宜针头针。 2、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 不宜针刺。 3、头皮针刺要迅速,注意避开发囊、瘢痕。行针 时要注意针下感觉,如有阻力感或局部疼痛时,要 及时调整针刺方向与深度,要保证针体刺入帽状腱 膜下。 4、留针时不要碰撞针柄,以免发生弯针和疼痛。 如局部有疼痛、瘙痒、沉重感,而无法忍受时, 可将针向外提使异常感消失。
(二)针刺手法 1、快速捻转手法: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采用快速捻转法,要求
200转/分左右,持续2-3分钟,或用提插法或提插加捻转法等手法行针。其 特点在于速度快、频率高,较易激发针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 量,从而使患部出现气至病所的感觉。
2、抽添手法: (1)抽体法: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 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三次, 然后缓慢退回原处。 (2)进插法: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 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三次, 然后缓慢退回原处。
与之相距0.5寸。 主治:同上。 3、枕下旁线 部位;属足太阳经,在头枕部,
在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寸长的垂直线, 即玉枕透天柱穴。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
2020/10/10
二、头皮针操作方法
2、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癔病、考场综合征、老年性痴呆和小 儿先天愚型等。
3、疼痛和感觉异常: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坐骨神 经痛、胆绞痛、胃痛、痛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 还可用于肢体麻木等。
4、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病:
2020/10/10
(二)注意事项
1、囟门和骨缝尚未闭合的婴儿及孕妇不宜针头针。 2、头颅手术部位,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 不宜针刺。 3、头皮针刺要迅速,注意避开发囊、瘢痕。行针 时要注意针下感觉,如有阻力感或局部疼痛时,要 及时调整针刺方向与深度,要保证针体刺入帽状腱 膜下。 4、留针时不要碰撞针柄,以免发生弯针和疼痛。 如局部有疼痛、瘙痒、沉重感,而无法忍受时, 可将针向外提使异常感消失。
(二)针刺手法 1、快速捻转手法: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采用快速捻转法,要求
200转/分左右,持续2-3分钟,或用提插法或提插加捻转法等手法行针。其 特点在于速度快、频率高,较易激发针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 量,从而使患部出现气至病所的感觉。
2、抽添手法: (1)抽体法: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 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三次, 然后缓慢退回原处。 (2)进插法:针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 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三次, 然后缓慢退回原处。
《头针疗法》课件2

优势分析
操作简便
头针疗法操作相对简便,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便于 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疗效显著
头针疗法对于一些神经系 统疾病和疼痛类疾病具有 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快 速缓解症状。
副作用小
头针疗法相对于药物治疗 和其他物理疗法,副作用 较小,安全性较高。
费用较低
头针疗法成本较低,治疗 费用相对较低,患者负担 较小。
培训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推广策略与实践
01
02
03
学术交流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 方式,加强头针疗法领域 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临床实践
鼓励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 用头针疗法,提高治疗效 果,积累更多经验。
宣传推广
通过科普文章、宣传册、 网络推广等方式,向社会 普及头针疗法的知识,提 高公众认知度。
刺激强度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治疗效果,调整刺激强度,如捻转、提插等手法。
留针时间
一般留针时间为30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疗程与注意事项
疗程
头针疗法一般每周进行2-3次,持续 数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 有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注意保持局 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03
糖尿病
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头针疗法能够调节血糖代谢,有助于控 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疼痛性疾病
头痛
头针疗法能够缓解各种类型的头痛, 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通过刺激 头部穴位,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颈肩痛
头针疗法能够改善颈肩部的血液循环 和肌肉紧张,缓解颈肩痛患者的疼痛 和僵硬症状。
04
头针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头皮针课件-PPT

Add visual areas and double depending on the contact area for the visual identity disorder. 视觉识别障碍者加视区和双视联络区。
Scalp acupuncture 头针
Add worry area for emotional anxiety. 情绪焦虑者则加忧虑区。
将磁珠用胶布贴敷于耳穴上,嘱患儿自行按压,每日 不少于3 次。每次贴压单耳,隔日交替贴压双耳,以 10 次为一疗程。
Jin's 3-Needle Therapy靳三针
Therapy: the Four Spirit Points, the Stabilizing the Shen Points, the 3-Point in the Temporal Area, the 3Point in the Upper Temporal Area,The 3-Occipital Points, The 3-Point for Intelligence, the Resuscitate the Shen Points, the 3-Intellect Points on the Hand, the 3-Intellect Points on the Foot, the 3-Tongue Points.
自闭症 焦虑症 抑郁症 老年痴呆 失眠 儿童多动症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Autism 关于儿童自闭症的针灸治疗
Scalp acupuncture 头针
principal points: shenting(GV24),qianding(GV21), baihui(GV 20) ,Intelligence emotional area,Double feeling district of 1/5, Double listen to understand area, Cerebellar vermis area。
Scalp acupuncture 头针
Add worry area for emotional anxiety. 情绪焦虑者则加忧虑区。
将磁珠用胶布贴敷于耳穴上,嘱患儿自行按压,每日 不少于3 次。每次贴压单耳,隔日交替贴压双耳,以 10 次为一疗程。
Jin's 3-Needle Therapy靳三针
Therapy: the Four Spirit Points, the Stabilizing the Shen Points, the 3-Point in the Temporal Area, the 3Point in the Upper Temporal Area,The 3-Occipital Points, The 3-Point for Intelligence, the Resuscitate the Shen Points, the 3-Intellect Points on the Hand, the 3-Intellect Points on the Foot, the 3-Tongue Points.
自闭症 焦虑症 抑郁症 老年痴呆 失眠 儿童多动症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Autism 关于儿童自闭症的针灸治疗
Scalp acupuncture 头针
principal points: shenting(GV24),qianding(GV21), baihui(GV 20) ,Intelligence emotional area,Double feeling district of 1/5, Double listen to understand area, Cerebellar vermis area。
头皮针疗法PPT课件

行于前后正中线4cm长的直线(图中2—133)。 •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 (十)平衡区 • 部位:在枕外粗隆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3.5cm,向下引
平行于前后正中线4cm长直线(图中2—133)。 •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
第14页/共18页
• (十一)胃区 • 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直线(图中2—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 2、颞后线 在头部侧面,颞部耳尖直上方,即自率谷穴起,止于曲鬓穴的连线(图中2—127)。主治 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等。属足少阳胆经。
• (四)枕区
第6页/共18页
(四)枕区
• 1、枕上正中线 在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即自 强间穴起至脑户穴的连线(图中2—128)。主治眼病,腰脊痛。 属督脉。
• 2、捻转 一般以拇指的掌面和食指的侧面挟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屈伸,使 针体左右旋转,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min—3min,留针 20 min—30 min,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即可出针。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 时间。针刺偏瘫患者时,留针期间可让患者运动瘫痪的肢体,这样有助于其运动功能的 改善。一般捻转2 min —3min后部分患者病变部位可出现热、麻、胀、抽动感等,但 这种针感与疗效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没有这种感觉并不一定疗效不佳;即使有这种 感觉,也未必疗效就一定好。
第2页/共18页
(二)顶区
• 1、顶中线 在头顶部正中线,自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图中 2—125)。主治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脱肛、阴 挺、尿频、眩晕、头痛等。属督脉。
• 2、顶颞前斜线 在头部侧面,即自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的 连线(图中2—126)。将全线分五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 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 运动性失语、脑动脉硬化。该治疗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 和足少阳胆经。
平行于前后正中线4cm长直线(图中2—133)。 •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
第14页/共18页
• (十一)胃区 • 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直线(图中2—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 2、颞后线 在头部侧面,颞部耳尖直上方,即自率谷穴起,止于曲鬓穴的连线(图中2—127)。主治 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等。属足少阳胆经。
• (四)枕区
第6页/共18页
(四)枕区
• 1、枕上正中线 在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即自 强间穴起至脑户穴的连线(图中2—128)。主治眼病,腰脊痛。 属督脉。
• 2、捻转 一般以拇指的掌面和食指的侧面挟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屈伸,使 针体左右旋转,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min—3min,留针 20 min—30 min,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即可出针。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 时间。针刺偏瘫患者时,留针期间可让患者运动瘫痪的肢体,这样有助于其运动功能的 改善。一般捻转2 min —3min后部分患者病变部位可出现热、麻、胀、抽动感等,但 这种针感与疗效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没有这种感觉并不一定疗效不佳;即使有这种 感觉,也未必疗效就一定好。
第2页/共18页
(二)顶区
• 1、顶中线 在头顶部正中线,自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图中 2—125)。主治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脱肛、阴 挺、尿频、眩晕、头痛等。属督脉。
• 2、顶颞前斜线 在头部侧面,即自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的 连线(图中2—126)。将全线分五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 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 运动性失语、脑动脉硬化。该治疗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 和足少阳胆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顶区 5.MS 5 顶中线 Dǐngzhōngxiàn 【部位】: 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 前顶穴之段。 【主治】: 头痛,眩晕,高血压。
中风失语,昏厥, 癫狂,痫症。
腰腿足病症。如瘫 痪、麻木、疼痛。
小儿夜尿、脱肛。 【刺法】: 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 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6.MS 6 顶颞前斜线 Dǐngniè Qiánxiéxiàn (运动区)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 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 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 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 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 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 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 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 音障碍。 【刺法】: 用长针由前神聪 沿皮向悬厘穴方向刺入,或用 2寸长针由上点向悬厘分段接 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7
可编辑
12
14.MS 14 枕下旁线 Zhěnxià Pángxiàn (平衡区) 【部位】: 在后头部, 自玉枕至天柱。 【主治】: 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肢体共济失调。 头项痛,眩晕。 【刺法】: 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 行快速捻针手法。 。
胁肋痛、乳房胀痛。眩晕、目病。 【刺法】: 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4.MS 4 额旁3线 épángxiànⅢ (生殖区、肠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 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 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肩、臂、手病症。 【刺法】: 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 快速捻针手法。
(三)颞区
10.MS 10 颞前线 Nièqiánxiàn 【部位】: 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 【主治】: 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口腔病症。
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 【刺法】: 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11.MS 11 颞后线 Nièhòuxiàn 【部位】: 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 头痛,偏头痛,眩晕,耳鸣,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 【刺法】: 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强不语。 【刺法】: 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3.MS 3 额旁2线 épángxiànⅡ (胃区、肝胆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 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7 . MS 7 顶 颞 后 斜 线 Dǐngniè Hòuxiéxiàn (感觉区)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 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 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 下肢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 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 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 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 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 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8.MS 8 顶旁1线 DǐngpángxiànⅠ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4.5厘 米),从膀胱经承光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 (4.5厘米)。 【主治】: 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
腰腿病症。瘫痪、麻木、疼痛。 【刺法】: 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 快速捻针手法。 9.MS 9 顶旁2线 DǐngpáànⅡ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6.75 厘米)。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 (至承灵穴)。 【主治】: 头痛,偏头痛,眩晕。
【部位】: 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鼻病。
【刺法】: 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2.MS 2 额旁1线 épángxiànⅠ(胸腔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 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头皮分层
皮层 皮层下(浅筋膜层) 帽状腱膜层
纤维组织紧密联系 针刺时阻力大、疼痛 宜迅速通过
帽状腱膜下层 (蜂窝组织层)
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 阻力小,为针刺部位
骨膜层
三、操作方法
1、针具 28─30号、25─50毫米长 2、体位 坐、卧位 3、进针法:单手快速进针法 4、角度方向及深度:平刺,帽状腱膜下层
头针法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发展
《头针》1971 《头皮针》1982 《朱氏头皮针》1989 《头皮针国际标准方案》1983年由中国针灸 学会主持制定的,并于1989WHO主持召开 的国际会议上正式通过
二、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一)额区 1.MS 1 额中线 ézhōngxiàn (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 “scalp points” 的缩写。 )
(四)枕区
12.MS 12 枕上正中线 Zhěnshàng Zhèngzhōngxiàn 【部位】: 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 【主治】: 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目疾。
癫狂,痫症。 腰背痛、 【刺法】: 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 13.MS 13 枕上旁线 Zhěnshàng Pángxiàn (视区) 【部位】: 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 直线,长4厘米。 【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刺法】: 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