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疗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针疗法
2020/11/13
1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注:“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 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 “ 起 于 鼻 、 交 颈 中 , 旁 约 太 阳 之 脉 , 下 循 鼻 外 …… 上 耳 前 , 过 客 主 人 , 循 发 际 、 至 额 颅……。”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六阴经中则有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尤其是足厥阴肝经在“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除手少阴与足厥阴经脉直接上行头面之外,所有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 面部。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在气街学说中“头之气街” 列为首位,其原因也在于此,并因此而有“气出于脑”的阐述。这些都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 集的重要部位,针灸治疗非常重视头部腧穴的重要作用。
2020/11/13
5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一)额区 1.MS 1 额中线 ézhōngxiàn (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 “scalp points”的缩写。 )
【部位】: 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鼻病。
6.MS 6 顶颞前斜线 Dǐngniè Qiánxiéxiàn (运动区)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
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
(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下肢感觉异常及后头痛、
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
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 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
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该方案是1983年由中国针灸学会主持制定的,并
于1989年在WHO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通过。 WHO于1991年将该方案
公开颁布于世,向世界各国针灸界推荐。该方案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
的原则,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制定了头针穴名
标准化方案,确定14条治疗线,分属额、顶、枕、颞4区。2020/11/136
3.MS 3 额旁2线 épángxiànⅡ (胃区、肝胆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 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胁肋痛、乳房胀痛。眩晕、目病。 【刺法】: 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4.MS 4 额旁3线 épángxiànⅢ (生殖区、肠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 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 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刺法】: 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悬厘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悬厘
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头202针0/1图1/1.3ppt
8
7. MS 7 顶颞后斜线 Dǐngniè Hòuxiéxiàn (感觉区)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
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几种常用头针
目前提出了各自的学术见解,并形成了自己的头针穴名体系者,主要有焦顺 发、方云鹏、汤颂延、张鸣九、朱龙玉等。其中临床应用较广泛,并有一定 影响力的是焦顺发、方云鹏头针穴名体系,以及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和在该方案基础上提出自己治疗带的朱明清头针穴名体系。
焦氏头针 :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为理 论依据,在头皮相应区域划分出14个刺激区,作为头针治疗部位。临床常用 于脑源性疾病。
2020/11/13
7
(二)顶区
5.MS 5 顶中线 Dǐngzhōngxiàn
【部位】: 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 头痛,眩晕,高血压。
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
小儿夜尿、脱肛。
【刺法】: 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刺法】: 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2.MS 2 额旁1线 épángxiànⅠ(胸腔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 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强不语。 【刺法】: 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头针图.ppt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 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 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 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2020/11/13
1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注:“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 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 “ 起 于 鼻 、 交 颈 中 , 旁 约 太 阳 之 脉 , 下 循 鼻 外 …… 上 耳 前 , 过 客 主 人 , 循 发 际 、 至 额 颅……。”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六阴经中则有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尤其是足厥阴肝经在“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除手少阴与足厥阴经脉直接上行头面之外,所有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 面部。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在气街学说中“头之气街” 列为首位,其原因也在于此,并因此而有“气出于脑”的阐述。这些都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 集的重要部位,针灸治疗非常重视头部腧穴的重要作用。
2020/11/13
5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一)额区 1.MS 1 额中线 ézhōngxiàn (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 “scalp points”的缩写。 )
【部位】: 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鼻病。
6.MS 6 顶颞前斜线 Dǐngniè Qiánxiéxiàn (运动区)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
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
(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下肢感觉异常及后头痛、
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
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 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
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该方案是1983年由中国针灸学会主持制定的,并
于1989年在WHO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通过。 WHO于1991年将该方案
公开颁布于世,向世界各国针灸界推荐。该方案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
的原则,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制定了头针穴名
标准化方案,确定14条治疗线,分属额、顶、枕、颞4区。2020/11/136
3.MS 3 额旁2线 épángxiànⅡ (胃区、肝胆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 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胁肋痛、乳房胀痛。眩晕、目病。 【刺法】: 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4.MS 4 额旁3线 épángxiànⅢ (生殖区、肠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 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 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刺法】: 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悬厘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悬厘
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头202针0/1图1/1.3ppt
8
7. MS 7 顶颞后斜线 Dǐngniè Hòuxiéxiàn (感觉区)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
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几种常用头针
目前提出了各自的学术见解,并形成了自己的头针穴名体系者,主要有焦顺 发、方云鹏、汤颂延、张鸣九、朱龙玉等。其中临床应用较广泛,并有一定 影响力的是焦顺发、方云鹏头针穴名体系,以及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和在该方案基础上提出自己治疗带的朱明清头针穴名体系。
焦氏头针 :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为理 论依据,在头皮相应区域划分出14个刺激区,作为头针治疗部位。临床常用 于脑源性疾病。
2020/11/13
7
(二)顶区
5.MS 5 顶中线 Dǐngzhōngxiàn
【部位】: 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 头痛,眩晕,高血压。
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
小儿夜尿、脱肛。
【刺法】: 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刺法】: 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2.MS 2 额旁1线 épángxiànⅠ(胸腔区)
【部位】: 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 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 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强不语。 【刺法】: 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头针图.ppt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 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 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 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