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论文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17 届)设计(论文)题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系部汽车工程系班级14汽修2学生姓名张三指导教师李参二0一七年三月十五日摘要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对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同时论述了冷却系统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温度设定点,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目录1 引言 (1)2 冷却系的概述 (1)3 风冷却系 (1)4 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及维护 (2)4.1 冷却介质 (3)4.2 水泵 (4)4.3 节温器 (4)4.4 风扇 (4)4.5 散热器 (5)4.6 汽缸水套及其他密封装置 (5)4.7 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5)4.7.1 系统组成 (5)4.7.2 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6)4.7.3 单片机系统控制过程 (6)5 冷却系统的检修 (7)6 温度设定点 (7)6.1 提高温度设定点 (8)6.2 降低温度设定点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谢辞 (11)1 引言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2 冷却系的概述冷却系的主要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冷却系按照冷却介质不同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如果把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系。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去年以来,我国专用车市场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全国395家改装车企业改装汽车23.06万辆,销售23.05万辆。
自卸汽车27125辆,占总量的11.76%。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断增加,自卸车产量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产销量,在专用车综合产量中保持第一位置,但在种类、型式、材料运用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首先对自卸车的设计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做了相关的概述。
接着,从车厢的设计、举升机构的设计、取力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EQ3090自卸车的总体设计,并对主车副车架进行了改装与设计。
对整个EQ3090自卸车的外廓尺寸、轮距与轴距尺寸、前悬后悬以及整车的装载质量、整备质量、总质量和轴载质量进行了相关的计算与设计。
关键字:自卸汽车总体布置设计副车架轴载质量举升机构AbstractSince last year, our country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industry is in the boom, with 395 car refit enterprise all around the country refitting 230.6 thousand cars, selling 230.5 thousand. auto unload vehicle the 27125 car, account for 11.76% of total dea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oundation facilities, in recent years auto unload vehicle yield has been keeping in higher production & sales, remains in the first place i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production. However, in aspects of category, pattern, material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In this paper, firstly, I made a general about the auto unload vehicle design and its development domestic and abroad. Then, at the point of compartment, rising organization etc, I started the design of the EQ3090 auto unload vehicle. Also, I refit and designed the vice-car stalk.To whole EQ3090 the lading quantity, reorganization quantity, measure, tread, wheelbase, forward suspension behind,proceeded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and design.Key words: auto unload vehicle total arrangement vice-car stalk raising organization1 概述1.1 专用汽车设计特点专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区别主要是改装了具有专用功能的上装部分,能完成某些特殊的运输和作业功能。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程,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部分以及优化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市场需求。
首先,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转动部件的摩擦力和力矩平衡。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助力器将压力传递给制动主缸。
主缸生成高压液体,通过制动液管传输到车轮上的制动器。
与轮轴相连的制动器则通过摩擦力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一个典型的汽车制动系统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制动踏板、制动助力器、主缸、制动液管、制动器和制动片。
制动踏板是驾驶员踩下的控制装置,通过运动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制动助力器。
制动助力器增加制动力,减少驾驶员踩踏的力量。
主缸是一个液压装置,将驾驶员施加的力量转化为液压压力,并将其传输到制动器上。
制动液管连接主缸和制动器,将液体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制动器包括制动片和制动盘(或制动鼓),分别与车轮相连。
当制动片与制动盘(或鼓)接触时,摩擦力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和灵敏度需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要求。
制动力是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可以通过调整制动片和盘(或鼓)之间的接触面积、制动片的材料以及压力比例装置来实现。
灵敏度是指制动器对驾驶员踩踏力的响应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制动助力器的机械结构和材料来实现。
其次,制动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也是关键要素。
车辆在长时间行驶中,制动系统需要承受较大的磨损和高温。
因此,制动片的材料和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高温性能。
此外,制动液管和连接件应具有高强度和密封性,以防止液压泄漏和系统失效。
最后,制动系统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重要目标。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制动系统应具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ABS系统能够避免车轮因制动过度而导致车辆失控,而EBD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车轮的情况分配适当的制动力,以实现最佳制动性能。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汽车毕业设计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汽车工程领域,毕业设计是学生们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机会。
本文将探讨汽车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课题和设计方法。
一、汽车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汽车毕业设计是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汽车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此外,毕业设计也是学生们展示自己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适合的课题选择适合的课题是汽车毕业设计的关键。
学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确定课题。
例如,对于喜欢汽车设计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设计一款新型汽车或改进现有汽车的外观和内饰。
对于对汽车性能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研究发动机、悬挂系统或制动系统等方面的课题。
选择适合的课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使他们在毕业设计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设计方法在进行汽车毕业设计时,学生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和模拟。
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学生们可以模拟汽车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汽车工程原理,并进行设计优化。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实验研究。
学生们可以设计和制造自己的实验装置,对汽车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汽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四、案例分析以一款新型电动汽车的设计为例,来说明汽车毕业设计的具体过程。
首先,学生们需要对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研究和了解。
然后,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和仿真来评估不同电动汽车设计方案的性能和效果。
接下来,学生们可以设计和制造实验装置,对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充电效率等进行测试。
最后,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电动汽车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
汽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汽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第一篇:汽车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汽车企业未来对人才需求的报告专业:汽车应用技术班学号:080321216论文作者: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交稿日期:引言关键词:汽车发展、专业人才、高新技术、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不同于普通产品,汽车产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最终产品,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
长期以来,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点投资和发展的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国内的汽车企业只能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占领国内市场,而几乎没有能力打入国际市场。
这表明,我国的汽车工业尚属幼稚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与家电等行业类似,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是汽车行业高利润时代结束和汽车产业激烈竞争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当部分企业由于在资本、技术、市场等万面处于劣势,这部分企业将必然面临淘汰命运。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规模的兼并和收购已在汽车行业展开。
上汽集团已经在全国汽车行业整合重组中,抓住时机进行低成本扩张,利用外资参与购并,在全国形成五大整车生产基地:上海轿车十大中型客车、重型载货车生产基地;长三角的仪征轿车和轻卡生产基地;西部柳州微型车生产基地;中部山东烟台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地处北万的沈阳轻客生产基地。
据预计,2014年我国销售峰值将达到3000万至3500万辆。
而对于今年汽车发展速度的下滑,徐长明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根据对先进国家的市场研究,汽车销量的发展有两个高速增长时期,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增长期。
这个时期发达国家销售量增长的平均速度是20%左右,中国从理论上来讲年均增长率应该能够达到15%左右。
过去两年因为国家出台了各种振兴规划,也就是说是政策刺激使得汽车行业高速发展。
今年,很多优惠政策都撤出了,汽车市场也回归到正常的增长状态。
毕业设计--汽车的整体设计论文
`摘要本说明书从先进,实用,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0.5吨轻型货车的整体设计和车架,车箱的设计工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设计部分,它包括了汽车型式,主要尺寸和参数的选择,汽车发动机的选择,汽车轮胎的选择,以及总布置草图设计和运动校核,本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介绍了汽车车架和货箱的设计,车架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其结构形式的选择,并且对其受力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计算,货箱设计部分就主要介绍了货箱的分类,结构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货车整体设计车架货箱Abstract This Specification introduces three parts of 0.5t turning-lathe trailer include that the allover design and chassis system the coach from sophisticated, tlity, systematic and science. The first part is the unite design ,it include the selection of the type, main dimension and arguments, the selection of the trailer engine ,the selection of the cart tires .It also include general layout drawing and campaign check.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of the specification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railer joisted and coach. In the part of joisted design, it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its architecture, then analyses and accountes particularly on its strength the part of the cart coach design introduces categories, architecture and contrive methodKey Words trailer overall design trailer joisted coach引言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四十余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在产品开发水平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二)2024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二)引言概述:本文将对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二)进行分析和讨论。
该设计论文旨在探索汽车行业中的特定主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或开展相关研究。
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市场概述、设计目标、技术开发、测试与验证和总结。
正文内容:1. 市场概述1.1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1.2 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态势1.3 汽车消费者偏好和需求1.4 汽车市场中的创新和趋势1.5 汽车产业的市场机遇和挑战2. 设计目标2.1 确定设计项目的目标和范围2.2 分析现有问题和改进机会2.3 设定可行的设计目标和要求2.4 制定具体的设计策略和方法2.5 评估设计目标的可行性和实施性3. 技术开发3.1 研究和开发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3.2 进行产品的原型设计和制造3.3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测试方法进行性能评估3.4 进行产品的优化和改进3.5 研发满足设计要求的最终产品4. 测试与验证4.1 设定测试的目标和要求4.2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工具4.3 进行产品的实地测试和数据收集4.4 分析测试结果并评估产品性能4.5 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 总结5.1 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5.2 总结设计的成果和取得的成就5.3 分析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教训5.4 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5.5 对未来汽车设计领域的展望和展望总结:本文通过对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二)的分析和讨论,对汽车行业的市场概况、设计目标、技术开发、测试与验证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这些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指明方向。
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设计论文的目标和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汽车动力系统改装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汽车动力系统改装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和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汽车的动力系统作为汽车性能的核心之一,已经成为汽车改装的重点之一。
汽车动力系统改装是指通过对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点火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改装,从而提升汽车的性能,提高汽车的驾驶体验。
目前,汽车动力系统改装已经成为汽车爱好者和竞技车手们追求汽车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对于大多数汽车爱好者来说,汽车动力系统改装时常面临着技术难题和经济成本的限制。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成本,提升汽车的动力系统性能,从而满足广大汽车爱好者和竞技车手对于汽车性能的追求。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汽车动力系统改装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成本,提升汽车的动力系统性能,使得汽车达到更高的性能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和期望。
三、研究内容1.汽车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结构;2.汽车动力系统改装技术方案的研究与探讨;3.汽车动力系统改装经济成本分析;4.案例分析:基于某品牌轿车的动力系统改装设计。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和分析,建立汽车动力系统改装的相关理论框架;2.通过实验分析,测试不同改装方案的动力系统性能;3.通过分析案例,结合经济成本分析法,探讨汽车动力系统改装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汽车动力系统改装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指导;2.为汽车爱好者和竞技车手提供经济成本和技术方案的参考;3.为汽车动力系统改装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
六、研究进度安排预计研究进度为两个月。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阅读相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第二周-第三周:确定研究方案及设计;第四周-第五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第六周-第七周:撰写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第八周:论文的最终定稿和提交。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汽车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智能座舱作为汽车内部空间的重大革新,正逐渐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要素。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汽车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设计,通过全面解析用户需求与行为模式,拟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座舱的界面设计应简洁易懂,交互方式应推陈出新,而情感化设计的融入则能大幅提高用户满意度。
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用户测试和反馈收集,本研究证实了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据此进行了多次设计优化和迭代,最终实现了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
智能座舱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便捷的操作体验,还通过个性化的设置和温馨的驾驶氛围,增强了用户的情感认同和驾驶愉悦感。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汽车智能座舱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论体系,还为未来智能座舱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座舱有望在智能化、个性化、安全性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为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驾驶体验。
然而,如何确保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以及如何确保智能座舱在各种复杂驾驶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汽车智能座舱;用户体验设计;界面设计;交互方式;情感化设计;用户测试;反馈收集;设计优化与迭代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4)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第二章汽车智能座舱相关理论 (7)2.1 智能座舱定义与特点 (7)2.2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 (8)2.3 智能座舱与用户体验的关联 (9)第三章用户需求与行为分析 (10)3.1 用户群体特征 (10)3.2 用户行为模式分析 (11)3.3 用户需求挖掘与整理 (12)第四章汽车智能座舱用户体验设计策略 (13)4.1 界面设计优化 (13)4.2 交互方式创新 (13)4.3 情感化设计融入 (14)第五章设计实践与评估 (16)5.1 设计方案制定与实施 (16)5.2 用户测试与反馈收集 (17)5.3 设计优化与迭代 (17)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9)6.1 研究成果总结 (19)6.2 未来研究方向 (20)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智能座舱技术日益成为汽车产业关注的热点。
汽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一)
汽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一)引言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研究汽车相关的毕业论文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精选多篇优秀的汽车毕业论文,分别从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市场、汽车技术和汽车环保五个大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汽车工业的研究动态并提供相关参考。
正文一、汽车设计1. 汽车形态设计的发展历程2.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则3. 汽车外观设计中的色彩认知与应用4. 汽车内部空间布局与人体工学优化5. 汽车创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使用二、汽车制造1.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装备技术与自动化控制2. 汽车车身质量控制技术研究3. 汽车制造中的质量管理体系4. 智能制造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5.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减排技术三、汽车市场1. 汽车市场需求与预测2. 汽车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3. 汽车销售渠道与网络化经营4. 汽车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5.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研究四、汽车技术1.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进展2. 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与改善3. 汽车悬挂系统的性能研究与改进4. 汽车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5.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五、汽车环保1.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2. 汽车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3. 汽车环境评估与环境管理措施4. 汽车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5. 可持续发展对汽车工业的影响与挑战总结通过对以上五个大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工业在设计、制造、市场、技术和环保等方面都涉及到了广泛的研究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汽车工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推动汽车工业的进步并解决相关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环保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本文所提到的汽车毕业论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些观点和研究方向的思考,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启发。
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一)2024
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概述:汽车的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程项目,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和开发。
本文将探讨汽车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五个大点,包括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功能和性能、外观和内饰、安全和环保以及市场和用户需求。
正文内容:1. 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分析汽车设计对于改善交通和提高出行效率的意义- 说明汽车设计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影响2. 汽车设计的功能和性能- 探讨汽车设计中功能性的重要性,如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 分析汽车设计中性能表现的关键因素,例如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等- 讨论汽车设计中人机交互性的考量,如操控感和舒适性等因素3. 汽车设计的外观和内饰- 描述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性,涵盖造型设计和比例协调等方面- 分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要素,如座椅舒适度、功能布局等- 探讨汽车设计中品牌特色的表达和创新的展示方式4. 汽车设计的安全和环保- 讨论汽车设计中安全性的考量,如车身刚性、碰撞安全等因素- 探索汽车设计中环保性的重要性,包括减排和节能等方面- 分析汽车设计中安全和环保的技术及材料创新5. 汽车设计与市场和用户需求- 研究汽车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包括消费者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因素- 讨论汽车设计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考量,如空间利用和功能定位等- 探讨汽车设计与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的关联总结:通过对汽车设计的综述,可以看出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功能和性能、外观和内饰、安全和环保以及市场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考量都是为了提供更加出色的出行体验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汽车的毕业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全面了解这些方面,并进行创新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汽车系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系毕业论文范文汽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代表,正在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
汽车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动力学和设计等多个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动力系统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汽车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首先,汽车设计是汽车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设计正朝着更加人性化、科技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汽车设计注重人体工程学原理,在车内空间设计、座椅结构和仪表盘布局等方面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
同时,汽车设计也注重外观美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减少风阻、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减少燃料消耗和减轻排放的目的。
其次,动力系统是汽车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来驱动车辆。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工程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
混合动力汽车将传统燃油发动机与电机相结合,通过智能控制和能量回收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废气排放。
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动机驱动,零排放,无噪音污染。
未来汽车工程的发展趋势是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提高车辆能效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最后,环境保护是当今汽车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尾气排放,汽车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进发动机燃烧过程、引入尾气净化装置和使用清洁燃料等。
此外,汽车工程也在研究减少噪音和振动对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未来的汽车工程还需要不断创新,研发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汽车工程在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汽车设计、动力系统和环境保护是当前汽车工程研究的重要方向。
凭借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汽车工程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汽车设计论文Word版
《汽车设计》课程论文题目车辆防疲劳驾驶智能转向盘及其监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222009322210041姓名李锐成绩2012 年 5 月 30 日目录摘要: (2)绪论 (2)1技术原理 (2)1.1 模式识别技术 (3)1.2 转向盘航向修正与疲劳驾驶的关系 (3)1.3 转向盘转角电压波的模式识别 (4)2 原型机设计与技术实现 (4)2.1 原型机设计 (4)2.2智能转向盘疲劳驾驶预警技术实现 (6)3 智能转向盘疲劳驾驶监控与预警数据流程和算法 (6)4 结语 (8)参考文献: (8)车辆防疲劳驾驶智能转向盘及其监控摘要:该转向盘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利用GPS数据变化判定车辆驻、行状态,以控制持续驾驶时间的计算周期,利用变压器式角位移传感器采集转向盘转角电压变化,采用电压波模式识别判断疲劳状态,并结合持续驾驶时间参量对疲劳驾驶进行预警。
关键词:智能交通;汽车电子;疲劳驾驶;转向盘;模式识别绪论国外对于防疲劳驾驶技术正在研究中,并开发出了一些产品,但需要改装车辆或重新设计,且价格高昂,目前已经有部分高级轿车在应用。
如美国Attention Technologles公司推出的Driver Fatigue Monitor(DD850)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驾驶员眼部信息,用PERCLOS作为疲劳报警指标,可直接安装在仪表盘上,但只有晚上才有效,且眼部信息采集误差极大,对于眼睛很小的人或戴墨镜的驾驶员几乎不起作用;美国Digital Installations开发的S.A.M.疲劳报警装置利用置于转向盘下方的磁性条检测转向盘转角,如果一段时间内驾驶员没有对转向盘进行任何修正操作,则系统推断驾驶员进入疲劳状态,并触发报警。
但如果在蛇形路、连续弯道、盘山路、环形路中误报,则非常严重。
国内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主要在大学等研究机构进行。
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视频信号的驾驶员眼部生理特征的研究方面,且目前各种算法在识别精度、可靠性、实时性等基础性能方面尚存在问题。
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二)2024
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二)引言概述: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论文是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内容,包括市场需求分析、设计理念、结构设计、车辆性能仿真与测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五个大点,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为汽车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正文内容:1. 市场需求分析- 综述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分析当前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 研究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偏好- 调查目标市场的市场规模和前景2. 设计理念- 确定设计目标和理念- 汽车的功能和外观设计考虑因素- 分析其他类似产品的设计案例- 探索创新设计的可能性3. 结构设计- 介绍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分析汽车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详细介绍相关的结构设计方法和工具- 讨论汽车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性4. 车辆性能仿真与测试- 分析车辆性能仿真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介绍常用的车辆性能仿真软件和工具- 研究车辆性能仿真与测试的关键参数和指标- 探讨车辆性能仿真结果的解读和优化策略5. 可持续发展- 分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探讨汽车设计中的环保和节能技术应用- 研究汽车制造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分析可持续发展对汽车设计的影响和挑战总结:毕业设计论文是汽车专业学生展示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机会。
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学生可以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
设计理念和结构设计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需要学生揣摩用户需求,提出创新设计,并且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车辆性能仿真与测试是评估汽车设计的重要手段,学生需要掌握仿真工具和方法,优化设计参数。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向,学生需要研究环保和节能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并思考可持续发展对汽车设计的影响和挑战。
通过这些大点的探讨和研究,学生能够在汽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指导。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一)2024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汽车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汽车设计的研究和分析,为毕业设计项目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设计要素、设计方法、实践经验和创新趋势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汽车设计对于提升驾驶体验的影响- 汽车设计对于节能环保的意义2. 汽车设计的要素- 外观设计:包括车身形态、车窗设计、车灯设计等- 内部空间设计:车厢布局、人机工程学考虑等- 功能设计:操控系统、安全系统设计等- 材料选择: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材料的可持续性等- 车辆性能设计: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3. 汽车设计的方法- 设计流程:包括需求概念化、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 三维造型技术的应用:CAD软件的使用、虚拟样车的设计和评估等- 人机工程学方法的应用:人体工学分析、人机界面设计等- 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如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汽车的外观吸引力等4. 汽车设计的实践经验- 汽车设计案例分析:对一些成功的汽车设计进行评估和总结- 用户体验研究:通过调查和用户反馈来改进汽车设计- 汽车原型制作:通过制作和测试汽车原型来优化和改善设计- 汽车安全评估:对汽车设计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验证5. 汽车设计的创新趋势- 新能源汽车设计: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和研发 - 智能汽车设计:无人驾驶技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 可持续发展设计: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绿色制造等总结:通过对汽车毕业设计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了解汽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汽车设计的要素、方法和实践经验,以及关注汽车设计的创新趋势,将有助于毕业设计项目的成功实施。
不断学习和关注汽车设计的最新动态,将有助于毕业生在汽车设计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的关键阶段,其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深入探讨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着重分析了电池技术、电机技术以及能量管理策略等关键技术领域。
通过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本文提出了系统化的优化设计流程,涵盖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仿真评估、优化迭代、实验验证以及总结反馈等环节。
同时,本文还以某款具有代表性的混合动力车型为例,详细阐述了优化设计的实施过程,充分展示了优化设计方案在提升动力系统性能、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水平等方面的卓越成效。
此外,本文还深入剖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
展望未来,随着集成化、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电池和电机技术的持续革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将愈发高效、环保且智能,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能量管理策略;环保节能;智能化发展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3)1.2 动力系统优化的重要性 (4)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5)第二章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基础 (7)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 (7)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8)2.3 关键技术分析 (9)第三章动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11)3.1 优化设计流程 (11)3.2 优化技术手段 (13)第四章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14)4.1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14)4.2 优化设计实施过程 (15)4.3 优化效果评估与分析 (16)第五章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挑战与展望 (17)5.1 面临的主要挑战 (17)5.2 解决方案与建议 (17)5.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8)第一章引言1.1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能源紧缺问题的凸显,混合动力汽车以其独特的节能和环保优势,正逐渐成为国际汽车市场的新宠。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5000字.doc124
汽车概论班级:某某: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3)一、安全气囊相关介绍 (3)二、全气囊的形式 (4)三、安全气囊的原理 (5)四、气囊元件作用简介 (7)五、全气囊故障内容的读取、消码 (9)六、全气囊的处理 (9)参考文献 (11)完毕语 (12)摘要本论文主要讲解了在中国市场中占据很大市场的微型汽车,是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主要分析在微型车中豪华型中的安全气囊的技术,也是最具有代表性,从构造、原理分析、故障处理等方面论述。
关键词二次碰撞 SRS 时钟弹簧故障代码上汽通用五菱荣光豪华型安全气囊概述前言随着高速公路的开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
又由于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越来越拥挤。
这就使得汽车事故频繁发生,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成为当今汽车设计和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的稳定性,制动的可靠性、平顺性等;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保护乘员的能力,主要有防撞式车身、安全带和辅助乘员的保护系统〔SUPPLEMENTAL-RESTRAINT SYSTEM,以下简称安全气囊〕等。
由于汽车事故难以防止,因此被动安全显得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近年来得到迅速开展和普与。
一、安全气囊概述为了说明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保护乘员方面的重要性,首先说明造成乘员伤害的原因。
当汽车和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
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度与一个固定不动的障碍物正面相撞,如此汽车至完全停止所需时间大约0.1s。
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可发生的事情却相当多:在碰撞的瞬间,前护杠停止运动,但汽车的其他局部仍以50km/h的速度前进。
随着车辆前部逐渐损坏,汽车即开始吸收动能并减速;在碰撞过程中,当开始减速慢下来时,内部乘员如此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影响汽车动力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姓名:叶思成学号:13101938
[摘要]为了提高汽车的动力性,使汽车具有合理的动力性参数,必须对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从发动机特性、传动系参数、汽车质量和使用等因素着手,全面分析与论述了影响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的诸多因素,希望给相关业内提供理论借鉴,以期共勉。
[关键词]发动机参数传动系参数汽车结构参数底盘技术状况
动力性是汽车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性能,是实现汽车其他性能的前提。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依据自身动力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其动力性能的大小主要受制于汽车发动机的参数。
一、发动机参数的影响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转矩和外特性曲线形状对汽车动力性影响很大。
1、汽车发动机功率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活塞式发动机的汽车在车速低时后备功率小,能提供的驱动力也小。
这是因为该发动机低转速时功率较小,若不配备变速器,只能驶过很小的坡度。
汽车上配备的发动功率越大,则汽车的动力性越好,但功率过大,会使经济性降低。
为了评价汽车的动力性能,可用汽车的比功率作为指标。
比功率是指发动机最大功率Pemax与汽车总质量m之比,也称功率利用系数,是选择发动机功率的重要依据之一。
2、汽车发动机的转矩特性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影响。
低速发动机,其转矩变化较大,适应性系数(发动机最大转矩与最大功率时的转矩之比)稍高,在低速范围内,具有较大的转矩,但转速低将导致功率下降,降低了高速行驶时的汽车动力性。
高速发动机,其转矩变化较小,适应性系数稍减,但选择了适当的传动系后,可以使转矩随转速增加而下降缓慢。
这样可以保证汽车在任一档位的全部速度变化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加速性。
这对高速汽车尤其重要,使其具有良好的超车性能,保证高速行驶,现代汽车发动机多向高速方向发展。
二、传动系参数的影响
传动系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取决于主减速器传动比、变速器档数与传动比等。
1、主减速器传动比
汽车发动机一经确定,其动力性可随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变化而变化。
当主传动比为,阻力功率曲线与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相交于最大功率处,此时Uamax的数值最高。
若主传动比大于或小于时,Uamax的数值均稍有降低。
从提高汽车的加速性出发,应尽可能大。
但若过分增大,将使汽车最高速度Uamax减小,并使发动机以较高转速工作而影响其寿命。
提高还将使汽车燃油经济性降低。
此外,由于的加大,与之相应的主传动器外形尺寸也加大,使结构过于复杂,并减小了驱动桥的离地间隙,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对于一般用途的汽车,为了保证其有足够的后备功率,在选择时,应使阻力功率曲线与发动机功率曲线交点所决定的最大速度高于最大功率时的速度,交点处的最大速度与最大功率时的速度的比值应为1.1~1.25,但此时燃油经济性稍差。
2、变速器参数
为了扩大发动机的转矩变化范围,克服活塞式发动机特性曲线上的缺陷,汽车必须在传动系中采用变速器,以改善汽车的动力性。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变速器参数有变速器档位数及各档位的传动比。
1)变速器的档位数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影响。
变速器档位数越多,越接近等功率发动机。
增加变速器档位数,后备功率可以增加。
但档位数增多,变速器结构变得复杂,操纵也显得复杂。
因此,有级变速的实际档位数仍有所限制,一般采用三至五个档位变速器。
2)变速器传动比要分别考虑最低档位传动比和各档位传动比。
最低档传动比对汽车动力性有重大影响,最低档传动比越大,汽车所能克服的道路阻力越大,但应考虑驱动轮与道路之间的附着条件是否可以满足,驱动轮上的最大驱动输入法能大于驱动轮与道路之间的附着力。
变速器各档位传动比之间的分配对汽车动力性也有影响,各档位传动比要合理分配。
分配得当,能使发动机经常在接近外特性最大功率Pemax处的大功率范围内运转,从而增加了汽车的后备功率,提高了汽车的加速能力和上坡能力。
如果各档位传动比分配不当,还将致使换档困难,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三、汽车结构的影响
1、汽车的外形尺寸
汽车的外形尺寸直接影响空气阻力系数CD和迎风面积。
所以改善汽车外形和缩减汽车的有关尺寸会使汽车的动力性明显得到改善,也是汽车节能的有效措施。
2、汽车的总质量
汽车的总质量对汽车的动力性有很大影响。
除了空气阻力之外,所有行驶阻力都与汽车总质量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汽车总质量增加,则汽车动力性下降。
所以,减轻汽车自重,会以改善汽车的动力性。
载荷相同的汽车,自重较小者,总质量了较小,因而动力性较好。
对于自重占汽车总质量比例较大的汽车,减轻自重所得的效果亦显著。
减轻汽车总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加铝合金与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比例,改善汽车各总成乃至零件的结构,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小结构尺寸;采用承载式车身、前轮驱动、少片弹簧,提高轮胎的可靠性。
3、轮胎的尺寸与结构
轮胎尺寸与结构,直接影响汽车的驱动力和驱动力的发挥。
另外,减小滚动阻力系数也可以相应使汽车的动力性得到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汽车油耗。
轮胎花纹对附着力和滚动阻力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汽车对轮胎花纹的选用应考虑行驶的环境条件。
实践证明,子午线轮胎在降低滚动阻力系数的综合性能比斜交线轮胎要好,其滚动阻力系数比斜交线轮胎低20%~30%。
四、底盘技术状况的影响
底盘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动力的传动效率和行驶阻力。
1、传动系的功率消耗约为传递功率的10~15%,其中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的功率损失占绝大部分。
若传动系机件技术状况不良,在行驶中出现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变速器自动脱档,传动轴发响、抖动等故障,这都意味着会消耗能量,使汽车的动力性降低。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传动系各总成、部件进行保养、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
2、行驶系中轮辋轴承的松紧度对驱动力的传递和行驶阻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轮辋轴承调整过紧,将增加车轮旋转阻力和摩擦损失;如果调整过松,车轮行驶时会出现摆动,使车轮滚动阻力增加,同时也会使制动鼓易与制动蹄片相碰擦,增大旋转阻力。
3、车轮定位的正确与否,对车轮的行驶阻力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轮胎气压不符合标准,轮胎形变增大将增加轮胎的滚动阻力。
前、后桥与车架的相互位置若安装不正确,将会使汽车在行驶中不能维持直线行驶而跑偏,导致行驶阻力增加。
制动器的调整必须保证其工作可靠,制动发咬会损耗功率。
此外,驾驶者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维护与否将直接导致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技术状况的好坏,从而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乃至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韦竞秋.汽车工程应用力学[M].汽车的动力性,2013,(2):65-98.
[2] 谭颖,周广侠.汽车实习指导驾驶员,2011,(5):127-131.
[3] 周开利,邓春晖主编.MATALB基础及其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3).
[4] 余志生.汽车理论[M].第五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刘磊.基于经济性与排放性的轻型货车动力系统匹配优化方法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08.
[6] 何仁. 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模拟计算方法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7]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 MATLAB6.5辅助优化计算与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 曹孟德,郭汜. 最优化技术方法及Matlab的实现[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 许褚,高延龄.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10] 万里翔,许攸. 汽车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确定方法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12
[11] 张翼德. 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综合评价. 汽车工程,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