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传导阻滞与急性心肌梗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束支传导阻滞与急性心肌梗死
编辑课件
1
心脏传导系统
编辑课件
2
• QRS时间142ms,在I、avL、V1、V2、V5导联的 QRS中部有明显的切迹,V6导联QRS波中部顿挫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编辑课件
3
• QRS时间140m,在I、avL、V1、V2、V5、V6导 联的QRS中部有明显的切迹。
编辑课件
11
真性CLBBB诊断标准
2011年strauss提出真性CLBBB诊断标准 ① QRS形态: V1导联呈QS或rS型(r波<0.1mV)
aVL导联q波<0.1mV ② QRS时限: 男性≥140 ms,女性≥130ms ③ QRS顿挫: I、aVL、 V1、 V2、V5、V6导联
≥ 2个导联QRS波出现顿挫
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编辑课件
4
• QRS时间156ms,在I、avL、V5、V6导联有显著地Q波,
在QRS波群的形态上呈非特异性,与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
阻滞的典型形态均不同。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
编辑课件
5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真性CLBBB:是指左束支完全丧失传导功能。
• 假性CLBBB:凡左束支传导残存的情况
编辑课件
14
LBBB并AMI的诊断标准 (Sgarbossa 1996)
• ST段抬高≥1 mm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5分) • ST段抬高≥5 mm,且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2
分)
• V1~V3导联中任1导联ST段压低≥1 mm(3分)
注:总分≥3分诊断LBBB合并AMI的特异性达90%
,阳性预测值达88%。新出现的LBBB或LBBB合
编辑课件
20
谢谢
编辑课件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CRT可获显效:心衰患者伴真性左束支阻滞时,对CRT 治 疗可获显效,使治疗后 LVEF 值有望提高 15%以上。
编辑课件
13
LBBB与急性心肌梗死
• RBBB不影响QRS的起始向量,因而不影响病理性 Q波的形成,RBBB合并心梗不影响心梗的诊断。
• LBBB可以影响QRS起始向量,掩盖或改变心梗的 病理性Q波,以及继发ST-T改变可以抵消AMI的 原发性改变。因此,LBBB合并心梗是一诊断难题 。
8
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V1导联r波的形成:间隔向量的改变
编辑课件
9
QRS波顿挫的机制
编辑课件
10
传统CLBBB诊断标准
①QRS时限:≧0.12s ②QRS形态:V5、V6 R波宽大切迹
V1、V2 QS或rS形, S波深且宽大 ③继发ST-T改变: QRS波群向上的导联ST段下降,T波倒置 QRS波群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编辑课件
12
真性CLBBB诊断的临床意义
• 提高左束支阻滞诊断的特异性: 传统标准诊断的左束支阻 滞中,约 30%的人为左室肥厚伴左前分支阻滞或其他原因 形成该图形,属于假性左束支阻滞;
• 无残存传导:真性左束支阻滞因不残缺传导而使患者更易 发生三度房室阻滞;
• 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真性左束支阻滞时双室电与机械不 同步更明显,更易发生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
并同向性ST段偏移常强烈提示合并AMI
编辑课件
15
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编辑课件
16
LBBB并AMI的诊断标准 (Smith标准)
• ST/S比值>0.25, 此高度提示合并左前 降支阻塞
• 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 显示ST-T动态演变
• 血管造影的研究资料(13例左前降支闭塞患者,对照组225例),史
• 完全性LBBB是一种严重的传导障碍,临床发生率约0.5%
ຫໍສະໝຸດ Baidu
• 在CLBBB患者中约10%无心血管病因,称为特发性CLBBB
编辑课件
6
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V1导联r波的形成:间隔向量的改变
编辑课件
7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V1导联小r波的形成:间隔向量的改变
编辑课件
密斯(Simth)等建议LBBB合并左前降支阻塞的诊断标准为:ST段
抬高幅度与S波深度呈正比,ST段抬高幅度与S波振幅的比例≥0.25(
V1~V4 导联中任一导联)。
编辑课件
17
编辑课件
18
编辑课件
19
总结
• 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的机制 • 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标准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LBBB合并AMI的诊断标准
编辑课件
1
心脏传导系统
编辑课件
2
• QRS时间142ms,在I、avL、V1、V2、V5导联的 QRS中部有明显的切迹,V6导联QRS波中部顿挫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编辑课件
3
• QRS时间140m,在I、avL、V1、V2、V5、V6导 联的QRS中部有明显的切迹。
编辑课件
11
真性CLBBB诊断标准
2011年strauss提出真性CLBBB诊断标准 ① QRS形态: V1导联呈QS或rS型(r波<0.1mV)
aVL导联q波<0.1mV ② QRS时限: 男性≥140 ms,女性≥130ms ③ QRS顿挫: I、aVL、 V1、 V2、V5、V6导联
≥ 2个导联QRS波出现顿挫
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编辑课件
4
• QRS时间156ms,在I、avL、V5、V6导联有显著地Q波,
在QRS波群的形态上呈非特异性,与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
阻滞的典型形态均不同。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
编辑课件
5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真性CLBBB:是指左束支完全丧失传导功能。
• 假性CLBBB:凡左束支传导残存的情况
编辑课件
14
LBBB并AMI的诊断标准 (Sgarbossa 1996)
• ST段抬高≥1 mm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5分) • ST段抬高≥5 mm,且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2
分)
• V1~V3导联中任1导联ST段压低≥1 mm(3分)
注:总分≥3分诊断LBBB合并AMI的特异性达90%
,阳性预测值达88%。新出现的LBBB或LBBB合
编辑课件
20
谢谢
编辑课件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CRT可获显效:心衰患者伴真性左束支阻滞时,对CRT 治 疗可获显效,使治疗后 LVEF 值有望提高 15%以上。
编辑课件
13
LBBB与急性心肌梗死
• RBBB不影响QRS的起始向量,因而不影响病理性 Q波的形成,RBBB合并心梗不影响心梗的诊断。
• LBBB可以影响QRS起始向量,掩盖或改变心梗的 病理性Q波,以及继发ST-T改变可以抵消AMI的 原发性改变。因此,LBBB合并心梗是一诊断难题 。
8
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V1导联r波的形成:间隔向量的改变
编辑课件
9
QRS波顿挫的机制
编辑课件
10
传统CLBBB诊断标准
①QRS时限:≧0.12s ②QRS形态:V5、V6 R波宽大切迹
V1、V2 QS或rS形, S波深且宽大 ③继发ST-T改变: QRS波群向上的导联ST段下降,T波倒置 QRS波群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编辑课件
12
真性CLBBB诊断的临床意义
• 提高左束支阻滞诊断的特异性: 传统标准诊断的左束支阻 滞中,约 30%的人为左室肥厚伴左前分支阻滞或其他原因 形成该图形,属于假性左束支阻滞;
• 无残存传导:真性左束支阻滞因不残缺传导而使患者更易 发生三度房室阻滞;
• 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真性左束支阻滞时双室电与机械不 同步更明显,更易发生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
并同向性ST段偏移常强烈提示合并AMI
编辑课件
15
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编辑课件
16
LBBB并AMI的诊断标准 (Smith标准)
• ST/S比值>0.25, 此高度提示合并左前 降支阻塞
• 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 显示ST-T动态演变
• 血管造影的研究资料(13例左前降支闭塞患者,对照组225例),史
• 完全性LBBB是一种严重的传导障碍,临床发生率约0.5%
ຫໍສະໝຸດ Baidu
• 在CLBBB患者中约10%无心血管病因,称为特发性CLBBB
编辑课件
6
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V1导联r波的形成:间隔向量的改变
编辑课件
7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V1导联小r波的形成:间隔向量的改变
编辑课件
密斯(Simth)等建议LBBB合并左前降支阻塞的诊断标准为:ST段
抬高幅度与S波深度呈正比,ST段抬高幅度与S波振幅的比例≥0.25(
V1~V4 导联中任一导联)。
编辑课件
17
编辑课件
18
编辑课件
19
总结
• 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的机制 • 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标准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LBBB合并AMI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