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碳税论文完整版

目录前言以碳税为核心的环境资源税改革目前环境资源税税收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境资源税存在的问题应单独开征碳税一、单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碳税的概念2、征收碳税的理论研究3、单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分析4、单独开征碳税的可行性分析二、碳税征收的国外执行情况1、国外单独开征碳税的发展过程2、国外单独开征碳税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分析3、结合国内情况国外开征碳税给我们的启示借鉴三、单独开征碳税的制度方案设计1、单独开征碳税的目标以及作用2、单独开征碳税要注意统筹兼顾3、单独开征碳税的税率设计4、单独开征碳税税收的分配使用研究四、单独开征碳税的实施方案1、征收碳税时应该设计的相关措施2、具体的税征收实施方法五、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1,模型和相关设定2,静态分析的结果3,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展望参考内容:1、2、3、前言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
由于二氧化碳(C*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C O2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C O2排放的削减上。
在各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中,碳税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
就目前中国而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排入大气中85%的C02来自燃煤。
尤为不能忽视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表明,当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 D 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
中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源消耗势必会加速增长,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也会有较快的增长,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属于“生存性排放”。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室效应毕竟有可能在根本上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压力也是动力,在防止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与斗争中。
对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探讨

煤炭 、 然气 、 油 和柴 油 等 ) 照 其 天 汽 按
碳 含 量 或 碳 排 放 量 征 收 的 一 种 税 。 碳
亚、 日本 等 国家 也在 酝 酿针 对 控 制 和
减 少二氧 化碳 排放 的税 收制度 。对 于
收 碳 税 的欧 盟 罔家 所 做 的相 关 绩
税有 利于 推动化 石燃 料产生 的外部 负 效应 内部 化 ,通 过增 加能源 的使 片 成 I
文结 合 我 国现 实情 况 以及 国外碳 税 经 验 , 对我 国开征 碳 税 的必要 性 和 可 行性 进
行分析 。 并提 出几 点建 议
碳 税 是 针 对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征 收 的
一
智 能 电 网等 低 碳 技 术 的 开 发利 用 展 开, 占领 国 际技 术制 高 点 , 实 现 对 并 国际低碳 技术 市场 的控 制权 。这些 政 策 和 决 议 为我 国 开征 碳 税 提供 了政
2 2
产业 的 冲击等 。
二、 国外 碳税 实 践概 况 及 给 我 国 的 启 示
( ) 一 国外碳 税 实 践概 况 。 碳税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 税 种 虽 然 还 没 有 统 一
欧盟 国家 普遍 实施 了预告 制度 。在开 征 碳 税 前 给 企 业 一 段 充 足 的{ 整 时 拮 4 间, 以促 进 其尽 早 改进 生 产技 术 和 工 艺 , 高能 源利 用效率 。同时 , 提 分步 渐
本 以 达 到 减 少 能 源 消 耗 的 目的 。
一
( ) 术 上 的可 行性 。 二 技 与其 他环 境 税 相 比 , 税 有 计 量 简 单 、 作 容 碳 操 易 、 于检 测 的特 点 。碳 税 的税 基是 便 碳 的排 放量 , 各种 能 源 的含 碳 量 是 固 定 的 , 以其 燃烧 排 放 的二 氧 化碳 黾 所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庇古税” 。 相 继展开 。税收作 为一项公共政策, 在二 被称之为“
改革 中, 挪威 的小党派人士提议应该扩大
氧化碳减排方面应有积极的效应 。 中国显
2 污染者付 费原则( P 、 P P原则 ) 污 碳税 的征 收 范 围 , 。“ 将所 有 的企 业 都 纳 入 碳
的提 出是为了解 决污染者 税的征收范围, 并且所 有企业所排放的二 著 减少碳排放 的承 诺正是我 国碳税推 行 染者付费原则” 即环境外部成本该 由谁 氧 化 碳 的 税 率 不得 低 于 1 元邝 。但 考 3欧 屯 的脚本 。碳 税的开征 , 将会 更多表现为一 的环境责任问题 , 就是由污染者承担 虑到碳税会削弱国家 的国际竞争力, 挪威 种 激励 机 制 , 企 业 认 识 到碳 减排 的市 场 来负担 。污染者付费, 让 即污染 费用 。这 政府决定把碳税 的收益返还给企业 , 一部 价值所在 , 予了中国政府 另外一只强 大 因其污染所引起的损失, 赋 O世 纪 六 十 年 代 末 期 。 分 收 入 奖 励 那 些 提 高 能源 利 用 效 率 的 企 的“ 抓手” 本文在碳税相关理论 和国外 实 种 观 念 形 成 于 2 。
以税收形式弥 税 , 同时也对部分企业征 收碳税 , 目的 其 代夫水下内阁会议, 无疑气候 问题 已成 为 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 ,
将 0 0年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稳 定 在 国际社 会 高度 关 注 的 焦点 。 围绕 气候 问题 补 私人 成 本 和 社会 成 本之 间 的差 距 , 污 是 将 2 0 这种 9 8年 9 8年 进行 的二氧化碳 减排和清洁 能源的开发 染 的成 本 加 到产 品 的价格 中去 , 税 又 18 的水 平 上 。在 19 开 始 的税 制
我国征收碳税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国外已有碳税模式

J u I .2 01 3
Ge n. 5 1 6 No . 0 7
总第 5 1 6 期
第O 7 期
Ec o n o mi c F o r um
我 国征收碳税的可行性研究
— —
基于国外已有碳税模式
文/ 康 晓虹
【 摘
要 】低碳 经济成为 当 今 各国发展 的主流。我国作为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 ,也积极 开展 了旨 在控制二氧
欧 国家出现 。其中 ,丹麦于 1 9 9 2 年成为第一个对 家庭 和企 业 同时征 收碳税 的 国家 ,此 后 ,其 他一 些
欧 洲 国家也纷 纷开征 碳税 。从 实施绩效 上 ,碳税 给 这些 国家带来 的好处 显而 易见 ,欧洲 国家 与世界 其 他 国家 比较 ,二氧化 碳排 放 的增 长率 明显较 低 。此 外 ,政府 和企 业也受 益 匪浅 ,能源消 耗降低 、节 能 减 排技术 不 断成熟 、就业 岗位 增加 。 2 . 国外碳 税税 率 的制定 。在实 际操 作 中 ,大部
成 本 加到产 品的价格 中去 。这 种税 被称 之为 “ 庇古
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角度认为空气属于 自由 财富:工厂可以 自由排放各种污染物而不必支付任 何成 本 。 于是 ,对 于排 污 的工 厂来 说 ,它 的 “ 交 易 净产值”将是最大化的 ,而对于 “ 社会净产值”而 言 ,将无法达到最大化 ,就意味着企业 的私人成本
值背 离 的原 因 ,他认 为 这一 现象 的 出现 源 于 “ 外 部
益等于净化空气的边际收益时 ,才意味着未来人们 消费现值的最大化 。然而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代表
有 效 率 的二氧 化碳 排放 减少 的平 衡点 呢 ?人们 意识 到 ,既然 二氧 化碳 来源 于 含碳 的化 石燃料 ,就有人 就提 出对 含 碳 的化 石 燃 料 进行 收税 ,也 就 是 “ 碳
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征碳税的相关问题探讨

的 能 源 一 直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近 年 来 , 虽
( ) 保 角 度 : 利 于 缓 解 生 态 压 三 环 有
力 . 广 节 能 减 排 推
然核 电、 能 、 阳能 等有 所 发展 , 能 风 太 但 源结 构不 合理 的现 象仍 然存 在 。 国际 在 社会 压 力 和 国 内经 济 转 型 的迫 切 要 求 下 ,节能 减排 ” 为重 要 战 略被提 上 议 “ 作 事 日程 。
洪 水 、 旱 、 雨 、 冻 等 系 列 自然 干 暴 冰 灾 害 严 重 损 害 了 国 民 经 济 和 个 人 生 命 财 产 , 候 变 化 已 经 对 我 国 自然 生 态 系 气
作为 联合 国 常任 理事 国之一 , 为 作
一
个 肩 负责 任 感 的 民族 , 其 作 为《 尤 联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虽 然 我 国 G P增 D 速 居 世 界 前 列 , 主 要 是 走 一 条 粗 放 型 但
强税 收 手段 对 国民经 济 的调 控作用 。 通
境 条约 的相 关责 任 , 可 以提 高 自身 国 也
际 形 象 .有 利 于 掌 握 未 来 谈 判 的 主 动
二 、我 闺 开 征 碳 税 的 可 行 性 分
析
( ) 境 税 收 理 论 的 日臻 完 善 , 一 环 为 开征 碳税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从环境 税 理论 的 沿 革历 史来 看 . 主 要包 括 “ 境 负 外 部性 效 应 、 古 税 理 环 庇
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基于博弈视角的分析

— — — —
[ ] N E T NG I S c 5 I V S I N U. oMP T Tv N s: h ee . E I IE E s T eB n —
—止 —止 . 驰
税 收 激 励 政 策 应成为我国 R D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的重中 &
之重 。 ●
[ ] Re ac ad 4 sr e h n Dee p n Mauatr g a T p vl me — n f u n T x is o ci
1 / 』t: w OL ht / ww. . vb s e e s lid si DB p/ i g /ui s s ma/ ute s t o n s/ ln rs
I
G
我国开征碳税 的可行性
— —
基于博弈视角 的分析
毛 小松 朱 学义
中国矿 业 大 学 管理 学 院
【 摘
要】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 面临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 , 全球气候 变暖使得我 国承受 C O 减排的重 大压 力 , 买现 C O
的减排有 多种途径 , 对于征收碳税的这种方式是否可行是学术界探讨 的一个问题 。文章从博弈的视 角出发 , 立两个博弈模型 , 建 通过分析
可 行性 分 析 3双 重红 利 .
用环境税来替代现行的扭 曲性税收 , 从而实现 改善环境
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税的“ 双重红利” 效应。
4收 入 中 性理 论
相应的减排措施非常必要 , 开征碳税作 为一种减排途径倍受 质量和降低超额税负 、增加就业等非环境 目标的双重功效 ,
对我国碳税开征的可行性思考

对我国碳税开征的可行性思考摘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递增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
本文从税收经济学角度,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征收碳税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初步设计了我国征收碳税的税收要素,提出了我国碳税的发展方向,这对政府制定碳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碳税必要性可行性征管制度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环境税将在我国开征的信号越来越强。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我国以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态度提出到2020年碳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减排40%到45%的目标,开始担负起发展中国家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这也预示着碳税革命在我国即将到来。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通过开征碳税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期能够根据现实具体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碳税征收管理制度。
一、我国征收碳税的必要性(一)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有两大特点,一是总量巨大,二是碳强度高。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780.36097(百万吨),而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二)征收碳税对我国的预期影响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不同,能源资源秉性不同。
碳税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参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税务年鉴,选择以下部分省份的数据分析碳税实行的预期影响。
表1 征收碳税对各省(直辖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统计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表中能源正负值表示碳税的实施对各地能源消耗的影响,如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负值说明在保持其他税收大体不变时,征收碳税将减少当地能源的消耗。
而像河北、辽宁、山东、四川为正值则说明在保持其他税收大体不变时,征收碳税增加当地能源的消耗。
碳税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思考

碳 税 制 度 。我 国对 碳 税 开 征 问题 也 同样 关 注 , 特别是 2 0 0 9 年 财 政 部 财 政 科 学 研 究 所 的专 家 提 出 了关 于 我 国 开 征 碳 税 的 具 体 路径 , 学 界 的专 家 学 者 也 纷 纷 提 出 开 征 碳 税 、 如 何 开 征 碳 税 等 的具 体 意 见 。 为 此 , 本 文 拟 从 必 要 性 与 可 行 性 角 度 分 析 我 国碳 税立法的具体问题 , 因 为无 论 是碳 税 如何 开 征 、 纳税人是谁 、 税率怎样 、 有 无 税 收 优 惠 等 都 离 不 开 我 国 是 否 有 必要 进 行 碳 税 立
Vo 1 . 25 No . 03
Ma y .2 01 3
口 法 学 研 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碳税 立法 的必要性 与可行性思考
宣 志 欣
( 云 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招 生 与 系统 建 设 处 , 云南 昆明 6 5 0 2 2 3 )
[ 摘 要 ] 碳 税是绿色经济条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型经济手段 , 是 许 多国家应对二氧化碳 排放 的主要措施 , 也 起
第2 5 卷 第 3期 2 0 1 3 年 5 月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h a n g c h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碳 税 开 征提 供 了必 要 条 件 , 我 国具 备 了开 征 碳 税 的 可行 性 。
[ 关键词] 碳税 ; 必要性 ; 可行 性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税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

甘
肃 政 法 学 院 学 报
Ge r ne alNo.1 0 1
M a ., 1 y 20 0
J u n l f Ga s n tt t fP l ia c e c n a o r a n u I s i eo o i c l in e a d L w o u t S
气 候 变 化 背 景 下 的碳 税 立 法 : 要 性 与 可 行 性 必
李 传 轩
( 复旦 大 学 法 学院 , 海 2 0 3 ) 上 0 4 8
摘 要: 当前 气 候 变 化 背景 下 , 国 面 临着 严 峻 的 碳 减 排 压 力 , 否 进 行 碳 税 立 法 以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是 当 前 社 会 各 界 重 点 我 应
气候变 化 问题及其 可能 带来 的灾难 性后 果 , 年来 日益 受 到人 类社 会 的普 遍 关 注 。以解 决后 京 都 时代 近 的国际气候应 对 机制为 主 旨 、0 9 在哥 本 哈根 隆 重 召开 的联 合 国气候 变 化会 议 , 关 于这 一 问题 的讨 论 20 年 使 更加 白热化 。 由于背后 涉及 到复杂 的 国际政 治经济 利益 , 世界 主要 国家都 不得不 高度 重视 , 候变 化问题 因 气 而演 变成为各 国社 会经 济发展 的 时代背 景 。在 诸 多应对 措施 中 , 碳税 正 受到 许 多发 达 国家 和 发展 中国家 的
有 相 应 的 方 法 予 以 克 服 , 我 国开 征 碳 税 的 可 行 性 基 本 具 备 。 在 关键词 : 气候 变化 ; 税 ; 法 ; 碳 立 必要 性 ; 行 性 可 中图 分 类 号 : F 6 D 4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8 X( 0 0 0 —0 10 1 0 —7 8 2 1 ) 3 0 1 - 6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政策分析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政策分析近年来,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应对碳排放问题,其中机动车碳税成为一种被广泛讨论和推崇的政策方案。
机动车碳税是指对机动车产生的碳排放进行征税,通过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促使车主减少机动车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对我国开征机动车碳税的政策进行分析。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的背景和必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机动车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引起空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全国城市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40%左右,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在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更是成为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成为必要之举。
从技术上看,国内已经有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和测算的技术手段,并且有了确保征税公平性的技术手段。
通过利用现有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征收机动车碳税是可行的。
国内也有完善的税收征收和管理体制,有能力征收机动车碳税。
征收机动车碳税对环境保护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征收机动车碳税可以降低机动车使用量,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能够推动机动车技术的升级,促使车企生产更环保的汽车。
可以鼓励人们减少机动车使用,转而使用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从而减少碳排放。
征收机动车碳税也会给政府带来税收收入,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减排相关的项目。
也需要注意到,征收机动车碳税可能会加大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负担,因此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来制定税收政策。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的政策实施建议。
在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的政策实施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政府需要加大对机动车碳税政策的宣传,让人们了解机动车碳税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人们支持并配合政府的政策。
政府需要合理设置机动车碳税的征收标准和税率,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差异,避免给一部分群众带来过大的生活负担。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中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1)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受能源分布的约束,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长很快。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
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采取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2)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和其他高耗能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下降,最终起到抑制化石能源消费的目的,进而还能达到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因此,开征适度的碳税,有利于加重这些高耗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的负担,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
同时,征收碳税有利于鼓励和刺激企业探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碳回收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结果必然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从发达国家来看,其普遍建立了以硫税、氮税、燃油税、碳税等等环境税税种为核心的环境税制或绿色税制。
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等,但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环境税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环境治理的效果不理想。
低碳经济形势下我国碳税制度设计构想论文

低碳经济形势下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与构想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而碳税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经济低碳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在国外碳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我国碳税税制要素方面的设计与构想,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税制度设计随着2009年12月份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减排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的方向。
在新的低碳经济形势下,是否开征碳税在我国也引起了激烈讨论与思考。
目前,像芬兰、丹麦、英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开征了碳税,这对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国际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需要开征碳税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一、碳税的基本概况碳税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它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简言之,就是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一种环境税。
碳税与能源税以及硫税、氮税、污水税等税种共同构成了环保税体系。
碳税的开征是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分不开的。
它是一种主要以减排为开征目的的环境税,是在世界各国认识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以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后提出的一种调节税。
它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加速淘汰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工艺,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它也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征收碳税,意味着煤炭、石油等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上涨,加重了使用者的负担成本,导致了该类能源需求量下降。
碳关税的本质及其实施前景

碳关税的本质及其实施前景提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部分发达国家纷纷在国内立法中提出欲征收碳关税,从而引起了南北国家学术界、政治界、企业界各层面的研究与争论。
目前我国国内学者关于碳关税的研究侧重于其对我国贸易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本文则主要就碳关税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可行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分析碳关税的实施前景,重新审视中国面对碳关税的立场和态度。
关键词:碳关税;可行性;有效性;前景一、碳关税提出的背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而备受重视,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从最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巴厘岛路线图》、《京都议定书》,再到近期的《哥本哈根议定书》,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分别做出了规定,但公约和协定毕竟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各国在现实中面临国际贸易的利益冲突时,公约便不再具有约束力,因而导致了碳关税的产生。
碳关税是指对不能达到进口国减排标准的进口商品含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特别关税,虽然目前尚未有任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真正使用碳关税,但关于征收碳关税的呼声却日渐高涨。
二、碳关税成立的理论依据(一)碳泄漏说。
碳泄露是指未实施强制减排的国家,会因为那些强制减排的国家实施了气候政策而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进一步解释就是碳排放企业会从受管制的强制排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缺乏强制排放的国家和地区,形成国际间碳转移,从全球的角度来讲,碳排放总量可能不减反增,从而失去减排的意义。
为了避免碳泄露削弱全球减排的效果,大量西方学者如斯蒂格利茨、安东尼·吉登斯等都认为碳关税是解决碳泄露的最好方法。
企业为了规避管制会自发地进行国际碳转移,如果对来自未实施强制减排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就相当于没收企业由于国际碳转移而获取的额外收益,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碳泄露的动机。
(二)产品竞争力说。
支持碳关税成立的另一个理论是产品竞争力说,《京都议定书》规定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的减排目标只针对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即附件Ⅰ国家),非附件Ⅰ国家暂不承担具体的减排义务。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开征碳税以及“碳关税”的提出,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碳税的框架设计、碳税的经济影响等方面。
文章将对我国开征碳税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重点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参考。
关键词:碳税;框架设计;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65-02一、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一种污染税,在我国开征已势在必行。
1.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我国资源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富煤、少油、缺气”,这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碳税作为公认的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理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节能减“碳”,实行低碳经济已在国际社会达到基本共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减排的国际压力与日俱增。
既然减排是有益人民和子孙后代的事业,我们自然应该寻求主动。
因此,开征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将其作为我国主动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行动之一,不仅符合国际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
3.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而碳税作为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还符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
4.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或者作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配合其他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弥补环境税的缺位,构建起环境税制的框架,加大税制的绿化程度。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要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到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无疑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围绕气候问题进行的二氧化碳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相继展开。
税收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应有积极的效应。
中国显著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正是我国碳税推行的脚本。
碳税的开征,将会更多表现为一种激励机制,让企业认识到碳减排的市场价值所在,赋予了中国政府另外一只强大的“抓手”。
本文在碳税相关理论和国外实践基础上,探析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开征碳税;节能减排;必要性;可行性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
一、碳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一)碳税的相关概念。
碳税就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
更具体地看,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二)碳税的相关理论1、庇古税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接受了外部性理论,他认为要使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
政府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这种税又被称之为“庇古税”。
2、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污染者的环境责任问题,即环境外部成本该由谁来负担。
污染者付费,就是由污染者承担因其污染所引起的损失,即污染费用。
这种观念形成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
OECD委员会在1972年将“污染者付费原则”作为欧洲污染预防与控制的一个主要的经济原则,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被一些国家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政策分析

国内开征机动车碳税政策分析机动车碳税是指以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向机动车车主和生产者征收税款的政策。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全球范围内都在加强碳排放管理,从而推动设立机动车碳税政策。
我国自2010年开始,就开始了对机动车碳排放的监管和控制,并于2022年起正式实施了国内机动车碳税政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政策背景、政策执行、政策影响等方面对国内机动车碳税政策进行分析。
一、政策背景1.环保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由此带来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环境负荷和缓解环保压力,各国政府相继推出了针对机动车的碳排放管理措施,其中机动车碳税是较为普遍的政策。
2.多项法规文件的颁布我国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机动车环保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和《机动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文件,开始了机动车排放监管和控制的工作。
此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空气污染与人类健康》报告,卫生部发布了《全国大气污染预警和应急减排预案》等多项文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紧迫性。
3.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
其中,机动车碳税作为减缓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二、政策执行1.税率设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务部门有关机动车环保税收问题的公告》规定了机动车的碳税税率以及减税、免税优惠政策。
其中,公告规定,购置或者进口全新的乘用车、商用车的,应当依据所购买或者进口的车辆排放量大小,按每千克碳排放量征收机动车碳税。
具体税率如下:车辆排放量≤3.0L/100km,税率为0.5元/克;2.税收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务部门有关机动车环保税收问题的公告》规定,机动车碳税实行税收征收方式。
即,机动车保有量较大的单位或个人,按照实际车辆数量和实际行驶里程纳税。
同时,公告规定了机动车碳税的征收期限和缴款方式。
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探讨

在化 石燃 料 的生产环 节 、销 售 环节 或 者 消费 的环节 征收 。碳 税税 率 可 以采 用定 额 累进税 率 ,可以先设 定 较低 的 碳 税税 率 , 再 逐渐 提高 , 这 样公 用事 业 单 位 、企 业 和个 人 可以在 较低 税负 的
一
( 三) 征 收碳 税 可促进 清洁 能源 利 用 ,我 国 目前 对传 统能源 的 消费依 赖 性大 ,对 可再 生 能源和 清洁 能源 的接 受空 间较大 。征 收碳 税提 供 了一 个 未
、
我 国 征 收 碳 税 的 必 要 性
( 一) 征 收碳税 可有 效 降低 温 室气
体 排放 量 。征 收碳税 的主要 目的是 降
低 温室气 体排 放 。有研究 表 明温 室气
来减 排 的基础 ,它发 出 了一个 重要 信
息: 化 石燃 料是 昂贵 的 , 并 应得 到有 效
体 排放 中二 氧化碳 占近 8 0 %,在地 球
大 气层 中每 天增加 排放 的二 氧化碳 已 经 威胁 到气候 模式 和生 态 系统 ,这些 影 响 包 括全 球 气 温升 高 的 不 良反 应 ,
的共 同利 益。由此可见 , 征 收碳税不但 可 以减少 空气和水体污染 , 提高城市社 区的宜居 性 , 还可 以改变 人们 的生活行 为方式 , 提高公众安全 和健康 。
二、 我 国 征 收 碳 税 的 设 计
煦拉放 是 急一 需解 凌 的一 问煎 . 囊旌 碳旗 是 减 少_ 二氲 臻 排熬 量 监 止 气候 变
为碳 税是 根据 化石燃 料燃 烧时 的碳排 放量 的多少 征收的税费 , 所以为 了减少
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

实 践 运 用 。宋 晓丽 、 安 福 将 W B 文 S分 解 与 施 工 项 目成 本 控 制 结 合 运 用 ; 巧 玉 将 WB 任 S运 用 于 工 程 项 目的 收 、 款 合 计 付
核算结 合应 用于研 试项 目的成本 核算 中 , 更有 助于 项 目的 有
效 管理 。
参 考文献 :
二 、 国 开 征 碳 税 的 可 行 性 分 析 我
1 .政 策 上 的可 行 性 为 现 节 能 减 排 的 目标 , 国政 府 不 断 出 台 一 系 列 新 的 我
可能会 在 2 2 0 0年到 2 3 0 5年 达到 峰 值 。实 施碳 税 对 于 我 国
) . 】 _【 】. ( ●【 】. ( _> _ 】卜( _ 【 】H ) . 】 ) 【 】H ) ●【l ko-  ̄ 】 ) ). 一【 1 - . I -
技术 的发 展是极 为关键 的。
燃料( 如柴油 、 天然气 、 炭 、 煤 汽油 等) 照它们 的碳含 量或 碳 按
排 放 量 而 征 收 的 一 种 税 。 旨在 减 少 化 石 燃 料 的 消 耗 和 C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排 放 , 以此 来减 缓全球 气候 的变 暖 。 并
2 .开 征 碳 税 的 意 义
论我国开征碳税的政策路径

论我国开征碳税的政策路径作者:薛睿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碳税政策现状,论述了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及碳税税制要素的设置。
指出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
碳税税制要素具有多个层面,包括碳税计税依据、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收归宿、碳税使用范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需要合理设置碳税税制要素,使碳税发挥良好作用。
【关键词】碳税;开征必要性;税制要素;路径一、我国碳税政策现状碳税的开征与全球低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进行再工业化建设。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以新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为基础,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
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碳税政策的激励和支撑。
欧盟作为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先行者,已经有多个成员国家开征了碳税。
芬兰、挪威、瑞典、丹麦、法国都开征了碳税。
碳税开征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为征税对象,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税收支撑。
当前我国还没有开征碳税,也没有征收性质相似的税类。
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类。
国际上相似的税种,有气候变化税、能源调节税。
我国开征的能源调节类税收是燃油消费税、资源税。
燃油消费税是针对成品油开征的税收,资源税是针对开采的矿产品征收的税类,这两类税种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一定作用。
但是我国还没有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收。
碳税的缺失,造成对高耗能产业的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的控制国内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税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尚未在实际中得以显现。
我国对碳税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发挥其实际效果。
二、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1、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 用。碳税征收范围为所有矿物燃料,根据 照各自的情况实施了不同的碳税制度,并
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 燃料的含碳量计税。开始时,税率较低,随 取得了一定效果。欧盟 1990~2000 年温
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 后几年逐渐增加,当时的目标是在 20 世 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3.5%。
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节能减排是进行经 排。”
还和补贴等优惠政策,以减弱碳税推行的
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四、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阻力。
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和其他高耗
(一)政策上的可行性。开征符合中国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
能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 国情的碳税不仅符合我国目前贯彻科学
排放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长很快。根据世 税制的完善,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或 时开征碳税推动物价的上涨,在经济下滑
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 ~2002 者作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配合其他环境 时开征碳税会导致经济难以复苏。从国际
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 税的开征,可以弥补环境税的缺位,构建 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属于外向型的经
济社会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中 大棒的需要。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之前, 会影响到碳税的开征。目前,我国的宏观
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 美国最新《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众议院 经济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受
约束。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版本)中提出,在 2012 年后,如果进口产 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呈现出下滑的趋
排放的目的。因此,开征适度的碳税,有利 政策机制的要求,是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 [ 2] 何建坤,柴麒敏. 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
于加重这些高耗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的 化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的规定,也可以提 体长期目标的探讨[ J ] . 清华大学学报(哲
负担,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同 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和有利于掌握未来谈 学社会科学版),2008. 4.
的开发,促进就业与长期经济发展。
如资源税、消费税等等,但目前尚缺乏独 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包括合理设计碳税的
三、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
立的环境税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 税负水平,充分发挥碳税的调节功能,并
(一)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外压力的 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环境治理的效果也不 规避其对低收入群体和高耗能产业的冲
时,征收碳税有利于鼓励和刺激企业探索 判的主动权。
[ 3] 毛显强,杨岚. 瑞典环境税—— —政策效
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淘汰耗能高、排
(二)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硫税、废水 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J ] . 环境保护,
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碳回收技术 税等环境税相比,碳税有计量简单、操作 2006. 1.
项工具。而中国开征碳税,可通过 WTO 然会导致受影响较重的纳税人的抵制情
(二)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 禁止双重征税原则阻断美国意图。“反正 绪,产生较大的社会阻力。因此,碳税的开
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 出口受影响了,宁可我们自己收税,这个 征初期有必要设计较低的税负水平,并设
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 税还可以在国内补贴我们的企业进行减 计对受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的相关税收返
的“抓手”。本文在碳税相关理论和国外实 种观念形成于 20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末 期 。 分收入奖励那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企
践基础上,探析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 OECD 委员会在 1972 年将“污染者付费 业,另一部分收入用于奖励那些对于解决
可行性。
原则”作为欧洲污染预防与控制的一个主 就业有贡献的企业和弥补个税。挪威政府
代夫水下内阁会议,无疑气候问题已成为 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税收形式弥 税,同时也对部分企业征收碳税,其目的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围绕气候问题 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将污 是 将 2000 年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稳 定 在
进行的二氧化碳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这种税又 1988 年的水平上。在 1998 年开始的税制
公共 / 财税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文 / 张 宁
提要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 本内在化,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或者补贴的 排放量。
路线图”,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到马尔 形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政府根据污染所
挪威在 1991 年开始对家庭征收碳
100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年 8 月号上(总第 398 期)
公共 / 财税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税的收入用于一般公共财政,如消减个人 核心的环境税制或绿色税制。虽然我国目 需要复杂的检测。同时,其他国家的碳税
与公司所得税,促进低碳技术、低碳能源 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 实践为我国碳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很多
关 键 词 :开 征 碳 税 ;节 能 减 排 ;必 要 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要的经济原则,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 同,被一些国家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 本原则。
二、国外碳税实践概况
估计,如果没有采用碳税,今日挪威的排 放量将会比 1990 年增长 15%~20%。挪 威的碳税使一些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降低了 21%,家庭机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
需要。受能源分布的约束,我国是世界上 理想。开征碳税,可以设立直接针对碳排 击等。
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改 放征收的税种,增强税收对于二氧化碳减
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看,宏观经济过
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碳 排的调控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环境 热或下滑都不适合开征碳税,在经济过热
一、碳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1990 年芬兰在全球率 先 设 立 了 碳 外,该建议中明确规定成员国应该用从该
(一)碳税的相关概念。碳税就是针对 税,并将此税的收入用以降低该国所得税 税取得的收入来减少其他的税收,而不是
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更具体地 与劳务税税率,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 增加支出。欧盟各成员国在该指令下都按
的脚本。碳税的开征,将会更多表现为一 的环境责任问题,即环境外部成本该由谁 氧化碳的税率不得低于 13 欧元/吨。但考
种激励机制,让企业认识到碳减排的市场 来负担。污染者付费,就是由污染者承担 虑到碳税会削弱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挪威
价值所在,赋予了中国政府另外一只强大 因其污染所引起的损失,即污染费用。这 政府决定把碳税的收益返还给企业,一部
等节能减排技术,结果必然是促进产业结 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碳税的税基是碳 [ 4] 张克中,杨福来. 碳税的国际实践与启
构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 的排放量,各种能源的含碳量是固定的, 示[ J ] . 税务研究,2009. 4.
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所以其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是确定 [ 5] 李伟,张希良,周剑,何建坤. 关于碳税
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已经把节能减 品产地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美国 势,这都构成了开征碳税的相关障碍,导
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采取了相关的 同行业的排放量,则总统有权对这些进口 致碳税开征时间的延迟。
政策措施。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 产品征收“碳关税”。
开征碳税必然会加大企业和个人纳
政策手段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
(三)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 的,再考虑减排技术和回收利用等措施计 问题的研究[ J ] . 税务研究,2008. 3.
要。从发达国家来看,各国普遍建立了以 量真实的碳排放量,所以碳税计量相对简 [ 6] 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 我国五年之内
硫税、氮税、燃油税、碳税等环境税税种为 单,对税务人员来说操作相对容易,也不 开征碳税[ N] . 经济参考报,2009. 9. 23.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
碳税作为一种新型的税种虽然还没 量降低了 2%~3%。
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 有统一的标准,但它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国
1992 年 7 月,欧洲委员会颁布一个
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 际组织极力推崇的一种减排措施,许多发 指令,建议在欧盟引进碳税。其税率水平
相继展开。税收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二 被称之为“庇古税”。
改革中,挪威的小党派人士提议应该扩大
氧化碳减排方面应有积极的效应。中国显
2、污染者付费原则(PPP 原则)。“污 碳税的征收范围,将所有的企业都纳入碳
著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正是我国碳税推行 染者付费原则”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污染者 税的征收范围,并且所有企业所排放的二
有关专家担心:美国“碳贸易保护主 税人的负担,尽管目前我国全民环境保护
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政策手 义”和“碳贸易歧视主义”正在发展,“碳关 意识普遍提高,使得碳税的开征相对容易
段之一。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 税”或将成为其打击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一 为社会所接受。但是,过高的税负水平必
际形象。
一种税。
纪九十年代末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
总体来看,碳税的征税范围比较广
(二)碳税的相关理论
降低为零。在 1994 年,芬兰提高了能源税 泛,多数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国际竞争力
1、庇古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接 税率。根据估计,在 1990~1998 年间,芬 影响的考虑,对一些行业给予豁免或特殊
受了外部性理论,他认为要使环境外部成 兰因为碳税而有效抑制约 7%的二氧化碳 优惠。在税收的用途上,大部分国家将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年 8 月号上(总第 39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