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统计办法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三、统计内容
第3章统计内容, 规定了统计项目和统计指 标2项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1.统计项目
统计项目包括: 员工总数、工时数、死亡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损工伤害人数、损失工时数、工作受限人 数、医疗处理人数、急救箱事件人数、无伤亡事故起 数、未遂事件起数。
PPT文档演模板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2.企业和承包商统计数据报送程序
➢企业: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汇总并填写“企业百万工时 安全统计表”,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统计数据报集团 公司安全环保部,同时报送归口专业公司。统计时间 段为本月1日0时至本月末24时。 ➢承包商: 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统计上报承包 商(分包商)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中应 对集团公司内部承包商和外部承包商做出区分。
PPT文档演模板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1.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 是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 门,主要职责:
(1)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统计的政策、规定和 要求。
(2)制修订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制度。
(3)组织开展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对 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提供对外披露的统 计信息。
3.所属企业
所属企业: 所属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百万工时安全统 计工作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和专业公司有关安全统计的 规定和要求。
(2)组织实施本企业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汇总、 分析和上报本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数据。
(3)对下属单位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进行监督、 检查和考核。
×106
总可记录事件人数 ×=106 事故死亡人数+ 损工伤害人数+ ×1工08 作受限人数+ 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方法工时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计算工时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工时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时计算方法。
1. 简单计算法。
简单计算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工时计算方法,即通过员工的上下班打卡时间来计算工作时长。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无法准确统计员工的加班时间、迟到早退情况等。
因此,对于一些普通的工作岗位来说,简单计算法是比较适用的。
2. 弹性工时计算法。
弹性工时计算法是针对一些需要弹性工作时间的岗位而设计的。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只要保证每天工作的总时长达到要求即可。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但是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考勤管理制度,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长和质量。
3. 加班工时计算法。
对于一些需要加班的岗位来说,加班工时计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加班工时可以按照加班时长的不同进行计算,比如平时加班、周末加班、节假日加班等。
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员工的加班工作,并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4. 项目工时计算法。
在一些项目型企业中,通常会采用项目工时计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员工在项目上所花费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时,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项目工时计算法需要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和人力资源配置。
5. 班组工时计算法。
对于一些生产性企业来说,班组工时计算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班组的工作时长来计算工时,通常需要考虑到班组轮班、倒班等情况。
班组工时计算法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安排班组工作时间,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结。
合理的工时计算方法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时计算方法,并建立健全的考勤管理制度,以确保工时的准确统计和合理安排。
工时统计方案
工时统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在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准确统计和计算员工的工时是至关重要的。
工时统计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工时管理和资源分配,提高工作效率,优化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
本文将探讨一个高效可行的工时统计方案。
二、目标和需求1. 确定工时统计的目标和需求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步骤。
这些目标和需求应该明确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例如,目标可能包括准确统计员工的工时、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及时调整资源等。
2. 客观性和可靠性是工时统计的基本要求。
方案应该确保工时数据的真实性,避免信息误差和不准确的统计结果。
3. 系统化和自动化。
工时统计方案应该建立在可靠的信息系统基础上,自动记录和计算工时数据,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
三、方案设计1. 选择合适的工时统计工具。
市场上有很多工时统计工具可供选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工具。
常见的工时统计工具包括电子表格、专用软件和云平台等。
2. 建立有效的工时统计流程。
明确工时统计的具体步骤和责任人,在团队内部建立清晰的工时统计流程。
例如,团队成员需要按时提交工时记录,负责人需要验证和审批工时数据。
3. 完善工时统计规范。
制定详细的工时统计规范,包括工时统计的计量单位、记录要求、计算方法等。
规范应该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
4. 提供培训和支持。
在方案实施之前,为团队成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工时统计工具。
四、实施和监控1. 阶段性评估和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工时统计方案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方案。
2. 追踪和分析工时数据。
及时跟踪和分析员工的工时数据,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任务和资源分配。
3. 监控方案的效果。
通过与项目目标和预期结果的对比,评估工时统计方案的效果。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符合预期,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五、风险管理在实施工时统计方案时,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 技术风险:实施工时统计工具时可能遇到技术问题,例如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等。
计算工时的方法
计算工时的方法
以下是 7 条关于计算工时的方法及例子:
1. 嘿,小瞧不得的打卡记录法哦!你看嘛,每天上班下班打个卡,这就是最直接计算工时的办法呀。
就好比你每天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签到一样,超简单的咧!比如说小王,每次都是按时打卡,他的工时就一目了然啦!
2. 哇塞,还有任务分配统计法呢!把工作分成一项一项的任务,完成一项就记一下时间,这不就清楚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在工作上啦?就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的积累起来。
小李就常用这个方法,对自己的工时心中有数得很哩!
3. 嘿呀,别忘了工作日报法呀!每天写一写自己做了啥,大概用了多久,这也是算工时的好途径哟!这多像给自己的工作拍个小纪录片呀。
像小张,他的工作日报就写得特别详细,工时也就很清晰咯!
4. 咦,还有按项目计算工时法呢!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算时间,这多直接呀!这不就像跑一场接力赛,每一段的用时都清楚着呢。
小赵负责的那些项目,他都是这么算工时的呀,厉害吧?
5. 哇哦,会议记录时间法也挺好用的呀!开会的时候记一下时间,这样不就能知道在会议上花了多少工时啦。
这就和比赛中的计时一样重要呀。
我们那次部门会议,不就是这样清楚算出工时的嘛!
6. 嘿,不要忽略分段计时法呀!把一天分成几段,每段都算一算时间,不就把工时搞得很明白了嘛!这跟把一天切成几块小蛋糕一样好玩呢。
老孙就喜欢用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意思咧!
7. 哇,别忘了留痕统计法呀!不管干啥都留个痕迹,最后统计一下,工时不就出来啦。
这像走在路上留下脚印一样自然呀。
比如小陈做设计,每一步操作他都留痕了,计算工时简直轻而易举嘛!
总之,计算工时的方法有很多,就看你怎么去用啦,找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呀!。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表示每百万工时中工人进行危险作业的时间或次数,用于评估工 作场所的危险程度。
个人暴露率
表示每个工人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程度,用于评估个人安全风 险。
03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及要求
0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供的事故、事件 、隐患等相关数据。
02 生产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
02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指标
事故频率指标
事故频率
01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事故发生的次数与总工时的比值,用于衡
量事故发生的频繁程度。
千人事故率
02
表示每千名工人中发生事故的人数,用于比较不同规模和行业
的安全绩效。
伤害事故频率
03
表示每百万工时中发生伤害事故的次数,用于评估工作场所的
安全状况。
伤害严重度指标
伤害严重度
表示事故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 可以用伤害部位、伤害性质、伤 害程度等指标来衡量。
工伤事故率
表示每百万工时中因工作原因造 成的工伤事故次数,用于评估工 作场所的安全风险。
重伤事故率
表示每百万工时中发生重伤事故 的次数,用于重点关注可能导致 严重后果的事故。
暴露率指标
暴露率
表示工人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程度,可以用危险作业时间、危 险作业人数等指标来衡量。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汇报人: 2024-01-22
• 引言 •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指标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数据分析与解读 •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结果应用 •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优化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和防止事 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百万工时安全统 计管理办法。
员工工时统计
员工工时统计员工工时统计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工时统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下面将介绍员工工时统计的相关内容。
1. 工时统计的目的和意义员工工时统计的目的在于记录和分析员工的工作时间,以便评估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对工时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工作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2. 工时统计的方法和工具工时统计可以通过手动记录和电子化记录两种方法进行。
手动记录需要员工每天手动填写工作时间表或考勤表,而电子化记录则通过使用工时统计软件或系统进行自动记录。
电子化记录更加准确和高效,可以实时更新和查询工时数据。
3. 工时统计的内容员工工时统计的内容包括工作开始和结束时间、休息和加班时间、请假和外勤时间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员工的工作时长、加班时长、休假时长等,从而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4. 工时统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员工工时统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员工如实填写工作时间,避免随意篡改或造假。
- 保护员工的隐私权,不将个人工时数据公开或滥用。
- 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时间,避免过度加班或违规操作。
5. 工时统计的应用员工工时统计数据可以用于多个方面,例如:- 薪资计算:根据工时统计数据计算员工的工资和加班费。
- 绩效评估:通过对工时统计数据的分析,评估员工的绩效和工作质量。
- 项目管理:根据工时统计数据,合理安排和调配项目资源。
总结:员工工时统计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合理记录和分析员工的工作时间,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因此,合理使用工时统计方法和工具,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是实现有效工时统计的关键。
标准工时统计方案
标准工时统计方案1. 简介标准工时统计方案是为了准确计算和评估企业员工的劳动成本和工作效率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性指导方案。
通过统计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完成的任务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合理调配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2. 目的标准工时统计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员工的工作时间,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提供依据;•统计员工的实际工作量,为企业评估员工绩效和计算工资提供数据支持;•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为企业制定长期的生产计划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 实施步骤3.1 设定工作时间范围首先,需要明确员工的工作时间范围。
一般而言,一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一周工作5天,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3.2 登记考勤时间企业可以采用电子考勤系统或者手工考勤记录表的方式,记录员工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
考勤记录需要尽量保证准确性和真实性,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3.3 统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根据企业的业务情况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指标。
每位员工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可以通过工作报告、会议记录、项目管理工具等方式进行统计和记录。
3.4 计算标准工时标准工时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工时 = 实际工作时间 / 工作任务量实际工作时间为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包括休息、加班和非工作时间。
工作任务量是指员工的工作量总和,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指标和工作报告进行计算。
3.5 分析和评估根据统计的标准工时数据,可以进行员工绩效评估和劳动成本分析。
通过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
4. 注意事项在实施标准工时统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保证统计结果有效性的前提条件,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工时统计方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跟踪和更新,及时修正和调整方案;•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是有差异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分析;•标准工时统计方案的实施需要与员工充分沟通,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工时统计办法
工时统计办法(试行)依据员工工资及福利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工时的统计按下列规定办理:1、工时统计依据:经部门主管审核的员工工作记录、各生产环节入库记录、生产协调办公室对当月生产任务的总结。
2、员工每天必须进行工作记录,作为工时统计的原始资料。
3、各部门员工完成本部门生产任务后,应交由部门主管办理入库登记。
部门主管完成入库手续后,应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协调办公室。
至此入库部门的该项生产任务完成,入库时间计算为入库部部门生产进度完成时间。
4、生产协调办公室对入库部门入库登记确认后,第一时间通知下一生产部门主管办理出库手续。
此出库时间计算为出库部门生产进度出如时间。
5、员工于每月1日至3日对本人上月工作记录进行总结,统计出个人月工作工时。
并于每月4日前提交部门主管审核。
6、部门主管在每月4至9日对本部门全体员工上月工作记录按个人进行审核及总结分类。
并于每月10日前提交公司生产协调办公室。
7、生产协调办公室于每月10至14日前完成公司各生产部门员工生产工时审核勘误工作。
并于每月14日前提交公司经理审查批准。
8、员工对部门主管的工时审核有异议的,可提交至公司生产协调办公室,公司生产协调办公司与部门主管共同复核。
9、员工对公司生产协调办公司与部门主管共同统计复核有异议的,递交公司经理裁决。
10、对于公司成熟产品原则上允许有二次送检机会。
暂不成熟产品允许有三至四次送检机会。
产品分类见附录。
11、二次或多次送检均视为一次检验。
12、生产各环节工时确定由公司按生产惯例确定。
公司将根据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等的改进而适当调整工时。
工时统计方案
1. 选择作业速度平均或稍高于平均水平的作业员,以保证操作过 程中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五、记录时间值
1. 确定观测记录次数(暂定记录4次) 2. 按划分的工序分别记录(每段工序所用时间)和连续记录(此
工段内批量作业所用时间)时间值 3. 计算平均值
六、绩效评价
LOGO
由于每个单元的操作时间依赖于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努力程 度,因此必须对测定的实际结果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 比,将优秀者和略差者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标准时间
评比 80% 100% 125%
操作情形描述 较慢 平均 较快
速度 S/件 60 50 40
七、适当宽放
LOGO
1. 增加足够的时间到正常生产时间上,从而使大多数工人达到标 准
2. 宽放类型一般有管理宽放、生理宽放和周转宽放
八、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观测时间+宽放时间
谢谢 THE END
工时统计目的
LOGO
确保公司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 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依据,并用以控 制人工成本。
工时统计方法
LOGO
工时统计方法:利用秒表测时法,对产品进行分段测时完成标 准工时定制
S 70
60
பைடு நூலகம்
58
60
59
产品工时统计
50
45
43
42
40
30
25
22
23
20
三、测量准备
LOGO
1. 准备测量工具(秒表、计算器、工时统计表格) 2. 划分操作单元(将整个操作按工序单独划分) 3. 确认作业员保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稳定、正常的速度作业 4. 确认作业员的操作方法符合工序要求 5. 确认需要用到的原材料能保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受影响
制造业工时计算的方法
制造业工时计算的方法
1. 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产
品所需的标准工时。
首先需要确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的标准工时,然后根据实际生产数量进行计算,即标准工时乘以实际生产数量。
2. 实际工时计算,实际工时是指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工时,包括生产准备时间、生产时间、停机时间等。
可以通过记录员工的
上班时间、加班时间以及生产线的运行时间等来进行实际工时的计算。
3. 效率工时计算,效率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产
品所需的工时。
可以通过实际生产数量除以实际工时来计算效率工时,从而评估生产效率的高低。
4. 加班工时计算,加班工时是指员工超过正常工作时间所增加
的工时,可以根据员工的加班记录来进行计算。
5. 停机工时计算,停机工时是指由于设备故障、维护保养等原
因导致的生产线停机时间,可以通过设备维护记录和生产日报表来
进行计算。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可以更全面地进行制造业工时的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便更好
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情况,从而进行生产计划和效率评估。
工时计算方法
1、百万工时损工事故率 = (损工事故起数/实际总工时)×100 0000;2、百万工时损工严重率 = (总损失工时/实际总工时)×100 0000。
3、工伤事故:指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管理的伤害事故,即造成员工暂时(或较长时或永久)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轻伤以上的伤害。
有如下计算公式:千人死亡(或重伤)率 =[死亡(或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 ]×1000;百万工时伤害率 = (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0 0000;百万工时伤害严重率 = (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0 0000;20 万工时伤害率 = (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2×100000) ;20 万工时伤害严重率 = (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2×100000) ;伤害平均严重率 =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4、同一起事故有多人受不同程度伤害,“起数”仅统计在“伤害事故分级”中某一项,不可重复;“人数”按伤害程度分别统计对应“伤害事故分级”某项。
5、一般伤害事故包括:指员工受工况突发变故,肢体未受伤害但某些器官受不良刺激的伤“害未遂事”;肢体或某些器官受到伤害,造成离岗 2—8 小时的“一般损工事故”,2 小时以下的“非损工事故”。
6、非计划停止作业:是指除一般伤害事故、工伤事故外的、非计划安排的,停止作业导致损失工时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
7、损工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伤害未遂事故+非损工事故+一般损工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8、损工事故起数(总损失工时) =非计划停止作业起数(损失工时) +一般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工伤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9、表中工时单位统一为:小时; 1 个工作日=8 小时。
实际总工时 =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工作日×8。
在计算时,损失工时与实际总工时的“单位”统一使用“日”或“小时钻井队、海洋平台作业队、勘探队等野外作业活动,作业区和生活区一直暴露在与工作有关的危险中,员工每人每天按 24 工时计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员工每人每天按12 工时计算。
工时计算方法全套
工时计算方法全套工时计算是一种用于确定员工在特定时间段内工作时间的方法,它在管理和控制人力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时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关系到企业的成本管理、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工时计算的方法。
一、工时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工时计算是指根据员工在工作时间段内出勤情况、加班情况和请假情况,计算出员工的工作时间以及相应的工资和福利。
工时计算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出勤情况、加班情况和请假情况。
1.出勤情况:出勤情况是指员工按照规定时间上班,并在工作时间段内正常工作。
2.加班情况:加班情况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根据劳动法规定,加班工作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3.请假情况:请假情况是指员工因个人原因无法按照规定时间上班,需要请假。
二、常见的工时计算方法1.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是指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
在八小时工作制下,员工的工作时间将根据出勤情况、加班情况和请假情况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如下:-出勤时间:员工按照规定上班,按照出勤时间计算工作时间。
-加班时间: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的时间,加班时间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2.弹性工时制:弹性工时制是指员工在一定时间段内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只需要保证达到规定的总工作时间。
在弹性工时制下,员工的工作时间将根据出勤情况、加班情况和请假情况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如下:-出勤时间:员工按照自己安排的工作时间上班,按照出勤时间计算工作时间。
-加班时间: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的时间,加班时间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3.计件工时制:计件工时制是指员工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计算工作时间。
在计件工时制下,员工的工作时间将根据出勤情况、加班情况和请假情况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如下:-出勤时间:员工按照规定上班,并按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计算工作时间。
-加班时间: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的时间,加班时间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三、工时计算的流程工时计算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出勤、加班和请假信息:HR部门需要收集员工的出勤、加班和请假信息,包括每天的上下班打卡记录、加班申请单和请假申请单等。
生产车间现场工时统计管理办法
生产车间现场工时统计管理办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该办法的目的是规范生产车间现场工时的统计管理,确保工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生产车间。
二、工时统计方式
1. 生产车间的工时统计应采用电子系统进行,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工时统计系统应能够记录每个员工的上下班时间、休息时间和加班时间。
三、工时统计责任
1. 生产车间的主管负责监督工时统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人事部门负责维护工时统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系统故障。
四、工时纠正和调整
1. 如发现工时统计有误,员工应及时向主管反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经主管审核确认后,工时统计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纠正和调整。
五、工时统计报表
1. 生产车间应每月生成工时统计报表,包括每位员工的工作时长和加班时长。
2. 工时统计报表应由主管审核后,送交人事部门进行存档。
六、违规处理
1. 如发现有员工恶意篡改工时统计数据,将按公司相关纪律处分规定进行处理。
2. 如发现有主管故意虚报或篡改工时统计数据,将按公司相关纪律处分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为生产车间现场工时统计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引言工业工程是一门关注如何改进和优化生产过程的学科。
而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在工业工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标准工时的准确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衡量生产效率和工时成本,进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业工程中常用的七大手法以及它们在标准工时计算中的应用。
七大手法1.时间测量法:时间测量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工作任务的各个步骤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标准工时。
通过对多个工人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计算出标准工时的平均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任务比较简单和重复性高的工作。
2.工序分析法:工序分析法是通过将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细分为多个工序,然后对每个工序进行分析和计算标准工时。
通过对每个工序的时间测量和工艺要求的评估,可以得出每个工序的标准工时,再进行累加得出整个工作过程的标准工时。
3.工作抽样法:工作抽样法通过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来观察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然后根据观察结果计算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和复杂的情况,可以减少整个工作过程的测量时间。
4.分析比较法:分析比较法是通过对相似工作任务的时间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来推测出新工作任务的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充分时间进行细致测量和分析的情况,可以快速估计出标准工时。
5.工时调查法:工时调查法是通过对工人进行访谈和调查来获取工作任务的工时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任务比较复杂,难以测量的情况,可以直接从工人口中获取关键数据。
6.工时测定法:工时测定法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来获取工作任务的工时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7.标准时间法:标准时间法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大量的历史工时数据,来估计新工作任务的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任务比较规范和重复性高的情况,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模型来进行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以上七大手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和调整,以得出准确的标准工时。
百万工时统计方法
百万工时事故死亡率=
第一条百万工时统计范围包括企业在册员工、临时员工和项目承包商。统计的项目主要有工时、总可记录事件和损失工时。
总可记录事件包括员工可记录事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非计划误工事件。
第二条员工可记录事件包括损失工时伤害事故、限制成人员伤亡,导致脱岗一个工作日以上(含一个工作日)的事故。包括死亡事故、损失工时的重伤和轻伤事故。
限制性工作日事件系指造成人员伤害,虽暂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但经过治疗后(一个工作日以内)可从事其它岗位工作的事件。
医疗处理事件系指造成员工生病或受到伤害,经过医疗处理(一个工作日以内),还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事件。
百万工时统计方法
百万工时统计系指每百万工时发生的事故(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工时的频率。主要包括百万工时总可记录事件率、百万工时损失工时率、百万工时损失工时伤害事故率、百万工时死亡事故率、百万工时事故死亡率等。
计算方法如下:
百万工时总可记录事件率=
百万工时损失工时率=
百万工时损失工时伤害事故率=
工时统计操作规程
工时统计操作规程一、概述工时统计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工时统计的流程和步骤,确保准确、及时地记录和统计各项工时数据,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
二、工时统计流程1. 工时记录a. 每位员工需在上班时间开始前准时签到,并在下班时间结束后进行签退。
签到和签退时间应准确记录在工时系统中。
b. 出差、请假或加班的员工应在工时系统中详细填写相应的事由和时间。
c. 若员工需要迟到或早退,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或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并记录在工时系统中。
2. 休息时间统计a.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天享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各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员工的休息时间,但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b. 员工应在工时系统中准确记录每天的休息时间,并在被要求时提供相应的依据。
3. 加班统计a. 员工如需要加班,应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b. 加班时间应准确记录在工时系统中,并保留相应的加班记录。
4. 调休统计a. 若员工因工作需要在休息日工作,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计算调休时间。
b. 计算调休时间时,应根据工时系统中准确填写的休息日加班时间计算,并将调休时间记录在工时系统中。
5. 工时审批a. 经过工时统计后,部门主管应对员工的工时数据进行审批,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b. 若发现工时数据有误或存在异常情况,部门主管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正,并保留相应的修正记录。
6. 工时报表生成a. 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一定的周期(如每周、每月)生成工时报表,并将其提交给上级主管和相关部门。
b. 工时报表中应包含员工签到和签退时间、休息时间、加班时间、调休时间等详细数据。
三、工时统计操作要点1. 准确性a. 员工在签到和签退时务必准确记录时间,不得进行虚假记录。
b. 部门主管在审批工时数据时要仔细核对,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纠正。
2. 及时性a. 员工需在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及时填写当天的工时记录,不得拖延。
b. 部门主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审批和报表生成,确保工时数据的及时性。
公司工时统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工时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二章工时统计范围第三条工时统计范围包括:1. 员工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休息时间;2. 员工的加班时间、调休时间、请假时间;3. 员工的出差时间、值班时间等。
第三章工时统计方法第四条工时统计采用以下方法:1. 记时法:通过考勤系统记录员工的上下班时间,生成工时报表;2. 计件法:根据员工完成的计件任务量,计算工时;3. 实际操作法:根据员工实际操作时间,结合工作内容,计算工时。
第四章工时统计流程第五条工时统计流程如下:1. 各部门统计员负责收集、整理本部门员工的考勤数据、计件数据等;2. 统计员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考勤系统或统计软件,生成工时报表;3. 统计员将工时报表报送至人力资源部;4. 人力资源部审核工时报表,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核实;5. 人力资源部将审核后的工时报表报送至财务部;6. 财务部根据工时报表进行工资核算。
第五章工时统计要求第七条工时统计要求如下:1. 统计员应熟悉工时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2. 统计员应定期检查考勤系统、统计软件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3. 统计员应妥善保管工时报表,防止数据丢失;4. 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应定期检查工时统计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奖惩第八条对在工时统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工时统计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员工,给予通报批评或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九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公司能够规范工时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为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现场工时统计方案
现场工时统计方案1. 引言现场工时统计是一种对工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工时统计和管理的方法。
通过对现场工时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进度,预测完成日期,对工人进行绩效评估,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
2. 目标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现场工时统计系统,通过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工时的统计、记录和分析,提供给项目管理者决策参考,并对工人的绩效进行评估。
3. 方案设计本方案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现场工时的统计和管理:3.1 工时数据的采集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考勤管理系统对现场工人的打卡记录进行数据采集。
工人在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进行打卡,工作结束时再次打卡。
系统将自动记录每个工人的进场时间和离场时间。
3.2 工时数据的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工时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便于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工时数据可以根据施工项目进行分类,方便不同项目的工时统计和比较。
3.3 统计和分析系统将根据工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工时统计,比如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的工时统计。
统计结果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方便管理者进行查看和分析。
3.4 绩效评估根据工时数据和统计结果,可以对工人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排名。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工作效率较高的工人,也可以发现工作效率较低的工人,以便对其进行奖惩或提醒。
4. 系统实施4.1 系统选型根据项目的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合的工时统计系统。
可以选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考勤管理系统进行定制开发,也可以选择第三方的工时统计系统进行集成。
4.2 数据采集与整理根据系统选型,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漏打卡或重复打卡等问题。
4.3 数据分析与评估根据采集到的工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工时统计报表和绩效评估报表。
报表可以包括表格、图表等形式,方便管理者进行查看和分析。
4.4 系统优化与改进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功能优化和界面改进,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公司工时统计管理制度
公司工时统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工时统计管理,有效监控员工工作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公司对员工的工时统计信息保密,不得随意外传。
第四条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时统计情况,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并作为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本制度,不得违反相关法规。
第六条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本制度,以确保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二章工时统计管理规定第七条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应按照公司的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工作,严禁私自加班。
第八条员工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考勤方式进行打卡,迟到早退的情况将影响考勤记录。
第九条员工需要请假时,必须提前向直接主管请假,并填写请假单,经批准后方可离开。
第十条员工外出办公或因公出差时,应按照公司要求填写出差申请表,并经过上级主管批准。
第十一条员工因病需要请假时,需提供病假条,经公司医生确认后方可认可。
第十二条员工需加班时,必须提前向直接主管申请,经过批准后方可加班。
第十三条员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必须提前向直接主管请假。
第十四条员工在工作期间如需用餐,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用餐时间用餐,不得擅自延迟。
第十五条员工在工作期间如需参加会议或培训,必须提前报备,经批准后方可参加。
第十六条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工作,不得私自更改或丢弃工作内容。
第三章工时统计管理流程第十七条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考勤记录、请假记录、加班记录等信息进行工时统计。
第十八条公司将设立专门的工时统计管理部门,负责员工工时统计的资料整理和分析。
第十九条公司将定期对员工的工时统计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将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条公司将对员工的工时统计情况进行汇总,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工时统计管理考核第二十一条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时统计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时管理办法
1 目的
确保工厂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准时给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力争工厂各环节准时化进行,推行精益化生产,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制定标准工时,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单位。
3 职责:
3.1定义:
3.1.1生产运营部出勤工时分类:
3.1.2各类工时定义:
3.1.2.1总出勤工时 : 生产运营部所有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含加班支持工时)。
3.1.2.2应出勤工时 : 所有人员在公司规定下的正常应出勤工时总合(不含加班工时)。
3.1.2.3缺勤工时:
(1) 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 (公伤、无薪公假) 等均属缺勤工时。
培训、出差均为正常出勤,直接人员应以除外工时申报,不列为缺勤工时。
3.1.2.4直、间接人员划分:
(1)直接人员:从事生产操作者。
(即标准工时测定范围者)
(2)间接人员: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3.1.2.5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直接工时=直接应到-直接缺勤-出援+入援+直接加班。
3.1.2.6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间接工时=间接应到-间接缺勤-出援+入援+间接加班。
3.1.2.7除外工时 : 直接人员使用于非生产性事务的工时总和。
3.1.2.8实作工时 : 实际运用于正常生产的工时总和。
3.1.2.9异常工时 : 直接人员于生产中发生异常的工时总和。
3.1.2.10出援工时 : 生产人员支持其它单位,处理非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1入援工时 : 其它单位人员支持生产单位 ,处理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2标准工时(S.T) : 由作业纯熟的作业者,对指定的制程工作项目,在符合作业标准状
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该项操作所需的时间。
3.1.2.13支持工时:凡人员从事本组以外其他单位临时性工作所产生的工时数。
凡人员从事本组以外其他单位临时性工作者,即属支持。
(1) 生产运营部内部支持:
a)直接人员支持直接工作。
不开立支持单,但需各自反应于该组的生产日报表。
b)直接人员支持间接工作。
不开立支持单,被支持单位申报除外工时。
c)间接人员支持直接工作。
不开立支持单,但被支持单位应将支持工时反应于该组的生产日报表。
(2)支援/支持工时申请流程图如附表一。
3.2标准工时的设定、发行及修改:
3.2.1设定及发行:
(1)产品的标准工时配合新产品开发流程, 于首批量产 (含未完成先量产者)时,由技术部工艺工程科人员通知该生产车间主管或由技术部工艺工程科人员测定工时,原则上以马表测时法为准。
(2)标准工时包含观测时间, 及8%宽放率。
(3)技术部工艺工程科人员测得标准工时后,工时定额明细表提供生产单位、生产运营部及财务部、人事部作为效率计算、生产排程及标准成本计算、员工计件工资核算的主要依据。
(4)未定标准工时的产品生产绩效:依生产日报表中的实作工时统计后,以其85%作为暂定工时计算。
3.2.2修改:
(1)有关质量、制程技术等工作改善的工时修改,需由工时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或由技术部工艺工程科视需要提出修正。
(2) 技术部工艺工程部接获标准工时修改的申请,经调查并重新测定实际工时后,依标准工时发行流程重新发行工时定额明细表或更改通知单。
(3)产品标准工时需随时视公司情况请各单位重新检查修正。
3.2.3异常、除外工时管理:
3.2.3.1异常、除外工时申请:
(1)异常、除外工时发生时,发生单位组长须依项目表的分类,填写申请单,依流程提出申请。
(2)由生产统计将异常、除外工时申请单交给各单位主管,判定责任单位后,由责任单位签认并书面说明原因及其改善对策。
(3)责任归属由各单位主管判定,如有争议时由制造工程科人员于三日内召开协调会协商。
(4)生产统计将完成申请流程的申请单按发生日期、发生工时及原因逐日建档, 于每月统计生产运营部异常、除外工时明细表、并注明责任工时归属单位。
(5)异常工时每次事件不足十五分钟时, 因已于宽放中分摊,故无需申报。
(6)异常、除外工时申请流程图如附表二。
3.2.4工时管理作业:
3.2.
4.1作业规定:
(1)各单位的作业日报表,由各班组长或专人负责填写,并由生产车间主管审核,由生产统计建档统计, 并留存第一联,第二联由各班组自存。
(2)异常、除外申请单以发生日期作为月份归属的依据, 生产统计员须于当月20号前前完成上个月责任单位判定及统计。
(3)生产统计员每月依报废单或返修/返工单中"产品及原材料的报废或返修/返工数量,统计其累计损失的报废或返修/返工工时, 在计算部门效率时将其扣除。
(4)生产单位统计员于每月结束后,统计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统计表,月度产量表,月度汇总工时表,统计异常、除外工时明细表并注明责任单位,经生产车间主管审核后,上报生产运营部部长审批,报人事部进行员工工资核算(生产效率统计表除外)。
(5)员工出勤率统计表由车间主管审批后交人事部统计存档,
(6)生产效率统计表经生产运营部部长审批后,将报运营副总。
(7)工时管理作业流程图如附表三。
3.2.
4.2、工作量统计规定
(1)车间各工序操作者根据当天实际工作情况填制《工序日报表》,记录当日工时情况,上报班组长审核。
(2)班组长审核《工序日报表》各项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工时是否与额定相符,确认无误后填写《生产日报表》报生产统计员;
(3)生产统计员根据《生产日报表》统计:一是按人事部要求分产品、分类型统计工时,每月汇总报人事部,二是为统计每人每月工作量,统计每人每天工时汇总;
(4)根据考勤统计每月实际出勤小时数;
(5)根据每人每月的工作量,并分析生产效率。
3.2.
4.3部门效率基准设定:
工作目标中的部门效率设定目标值时,由生产运营部会同财务部统计全年部门效率的平均值作为基准,以确定下一年度的目标值。
3.2.5公式定义:各单位每月效率及经营参考指标的统计, 依下列公式作业。
加班工时间接工时
(1).加班率=─────×100﹪ (2).间接率=─────×100﹪
出勤工时总出勤工时
除外工时异常工时
(3).除外率=─────×100﹪ (4).异常率=───×100﹪
直接工时直接工时
制程标准工时+暂定工时
(5).工作效率=────────────×100﹪
实作工时
实作工时
(6).经营效率=─────×100﹪
直接工时
制程标准工时
(7).生产效率=工作效率×经营效率=───────×100﹪
直接工时
制程标准工时+暂定工时-报废/返修/返工工时
(8).部门效率=────────────────×100﹪
总出勤工时
4 附表
附表一《支持工时申请流程图》
附表二《异常、除外工时申请流程图》
附表三《工时管理作业流程图》
附表四《支援单》
附表五《生产日报表》
附表六《员工出勤率统计表》
附表七《生产效率统计表》
附表八《部门效率统计表》
附表九《异常、除外工时明细表》
附表十《工时定额明细表》
本管理办法归口部门:
本管理办法起草人:
本管理办法审核人:
本管理办法批准:
本管理办法实施日期:
【支援/支持工时申请流程】
【异常、除外工时申请流程】
【工时作业流程】
附表四
支援/持单
被支援/持单位:填表时间:编号:
支援/持单
被支援/持单位:填表时间:编号:
支援/持单
被支援/持单位:填表时间:编号:
附表五生产日报表
编制:审核:批准:
计划数完成数合格数返工返修报废数出勤工时实做工时异常工时除外工时附表六员工出勤率统计表
编号: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应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
实际值/Actual
目标值/Goal
备注(说明和相关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
附表七生产效率统计表
编号: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制程标准工时
直接工时
生产效率实际值/Actual
生产效率目标值/Goal
备注(说明和相关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
附表八部门效率统计表
编号: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制程标准工时
暂定工时
报废/返修/返工工时
总出勤工时
部门效率实际值/Actual
部门效率目标值/Goal
备注(说明和相关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
附表九异常、除外工时明细表
编号: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异常工时
除外工时
除外率
异常率
备注(说明和相关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
附表十
工时定额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