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局部解剖学【解剖教研室】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PPT课件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腰肋韧带:胸腰筋膜中 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 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 分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 动度,便于显露肾。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肌层
(一)肌肉分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下后
脊柱区
制作:陕西中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ຫໍສະໝຸດ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上界: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斜方肌前缘 腋后线的延长线
境界 侧界 髂嵴后份 髂后上棘
下界:尾骨尖
项区 分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二、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 3.尾骨 4.髂嵴和髂后上棘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 横突间韧带内侧缘 下界 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 下位椎骨上关节突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 下壁 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
下脓肿。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肌学护理课件

掌握运动疗法
了解肌肉的功能可以帮助 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运动 疗法,包括康复训练、按 摩等,促进患者的康复。
预防肌肉损伤
了解肌肉的生理特点和损 伤机制,可以帮助护理人 员预防肌肉损伤,提高患 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肌肉拉伤的护理
总结词
预防、缓解、康复
预防
在运动或活动前进行充分的热 身,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 训练,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和 场地。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肌 学护理课件
目录
• 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述 • 局部解剖学基础 • 肌学基础 • 护理应用 • 案例分析
01
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述
人体解剖学定义
01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 态、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医学 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
02
人体解剖学通过对人体各个系统 的解剖研究,揭示人体构造的奥 秘和生理机制,为医学临床诊断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完成。
保护功能
肌肉可以保护人体的内脏器官 ,如腹部肌肉可以保护腹腔内
的肝脏、脾脏等器官。
维持姿势
肌肉通过持续的收缩和舒张, 维持人体的姿势和平衡。
产生热量
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维持人体的体温恒定。
04
护理应用
护理中的人体系统解剖学应用
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从而提供更准确的护理。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人体解剖学
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和古代中国 的解剖实践,但当时的解剖学研
究较为简单和粗糙。
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人 体解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来 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PPT课件】局部解剖学

2018/12/19
1
局部解剖学
一、定义:是由浅入深研究人体各 局部层次结构和器官之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 二、人体局部的基本结构形式
鞘状结构 板层结构
2018/12/19
2
一般层次
皮肤:厚薄不一 浅筋膜:内含浅动脉、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管; 深筋膜:在四肢部分与骨形成骨筋膜鞘; 肌层 骨或腔隙
1、皮肤 2、浅筋膜:小隐静脉 腘浅淋巴结、股后皮神经、 隐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3、腘窝内容物:浅 深 (1)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2)腘静脉: (3)腘动脉; (4)腘深淋巴结
2018/12/19
20
2018/12/19
21
小腿后区
1、皮肤 2、浅筋膜: 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 3、深筋膜 后骨筋膜鞘: 浅部:小腿三头肌; 深部:腘肌和小腿 后群深层肌。
2018/12/19
13
2018/12/19
14
股后区 一、境界: 上:臀沟; 下:髌骨上方2横指; 内、外:过股骨内、 外侧髁垂线.
2018/12/19
15
二、层次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股后皮神经 3、深筋膜 后骨筋膜鞘:股后群肌、 坐骨神经、深淋巴结、 和淋巴管。
2018/12/19
2018/12/19
35
股三角 1)股鞘:3-4cm 2)股管: 长约1.0-1.5cm, 为股疝好发部位。
股管
股环
2018/12/19
36
股
管
股鞘内侧,1-1.5 cm 前:腹股沟韧带,镰缘上角和筛筋膜 后: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和股鞘内侧壁 外: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2018/12/19
1
局部解剖学
一、定义:是由浅入深研究人体各 局部层次结构和器官之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 二、人体局部的基本结构形式
鞘状结构 板层结构
2018/12/19
2
一般层次
皮肤:厚薄不一 浅筋膜:内含浅动脉、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管; 深筋膜:在四肢部分与骨形成骨筋膜鞘; 肌层 骨或腔隙
1、皮肤 2、浅筋膜:小隐静脉 腘浅淋巴结、股后皮神经、 隐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3、腘窝内容物:浅 深 (1)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2)腘静脉: (3)腘动脉; (4)腘深淋巴结
2018/12/19
20
2018/12/19
21
小腿后区
1、皮肤 2、浅筋膜: 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 3、深筋膜 后骨筋膜鞘: 浅部:小腿三头肌; 深部:腘肌和小腿 后群深层肌。
2018/12/19
13
2018/12/19
14
股后区 一、境界: 上:臀沟; 下:髌骨上方2横指; 内、外:过股骨内、 外侧髁垂线.
2018/12/19
15
二、层次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股后皮神经 3、深筋膜 后骨筋膜鞘:股后群肌、 坐骨神经、深淋巴结、 和淋巴管。
2018/12/19
2018/12/19
35
股三角 1)股鞘:3-4cm 2)股管: 长约1.0-1.5cm, 为股疝好发部位。
股管
股环
2018/12/19
36
股
管
股鞘内侧,1-1.5 cm 前:腹股沟韧带,镰缘上角和筛筋膜 后: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和股鞘内侧壁 外: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2018/12/19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第9页/共81页
第10页/共81页
第11页/共81页
第二节 颈前区
下颌下三角
颈动脉 三角
颈部三角的划分与境界
颈前区的皮肤切口
第12页/共81页
层次解剖
1 颈浅层结构 • 皮肤 • 颈浅筋膜、颈阔肌(platysma muscle) • 颈前静脉和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 颈浅丛(耳大神经和颈横神经) 2 颈深层结构 • 颈固有筋膜、颈静脉弓和颈袢(ansa cervicalis) • 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颈总动脉
e 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的关系*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 远离甲状腺处相伴行,接近甲状 腺处分开 (上近结扎动脉) ✓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 近甲状腺处相伴行,远离甲状腺处 分开 (下远结扎动脉)
右侧:神经在前,动脉在后 左侧:动脉在前,神经在后
第26页/共81页
甲状腺及其毗邻(前面观)
第6页/共81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面解剖
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 器官定位最重要的肌性标志。
•是运动头部并保护颈部器官的主要肌肉。 •划分颈部各区并参与颈部三角的构成。 •后缘中点是颈丛皮神经浅出的部位,称神经点 (punctum ervosum)。 •后缘上、中1/3交点为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行经处。 •后缘下、中1/3交点为臂丛( brachial plexus)行经处。 •前缘中点深面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对椎动脉三角的尖部,椎动脉由此 进入颈椎横突孔。
第23页/共81页
下颌下三角及其内容
Submandibular triangle and it’s contents
第10页/共81页
第11页/共81页
第二节 颈前区
下颌下三角
颈动脉 三角
颈部三角的划分与境界
颈前区的皮肤切口
第12页/共81页
层次解剖
1 颈浅层结构 • 皮肤 • 颈浅筋膜、颈阔肌(platysma muscle) • 颈前静脉和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 颈浅丛(耳大神经和颈横神经) 2 颈深层结构 • 颈固有筋膜、颈静脉弓和颈袢(ansa cervicalis) • 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颈总动脉
e 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的关系*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 远离甲状腺处相伴行,接近甲状 腺处分开 (上近结扎动脉) ✓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 近甲状腺处相伴行,远离甲状腺处 分开 (下远结扎动脉)
右侧:神经在前,动脉在后 左侧:动脉在前,神经在后
第26页/共81页
甲状腺及其毗邻(前面观)
第6页/共81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面解剖
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 器官定位最重要的肌性标志。
•是运动头部并保护颈部器官的主要肌肉。 •划分颈部各区并参与颈部三角的构成。 •后缘中点是颈丛皮神经浅出的部位,称神经点 (punctum ervosum)。 •后缘上、中1/3交点为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行经处。 •后缘下、中1/3交点为臂丛( brachial plexus)行经处。 •前缘中点深面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对椎动脉三角的尖部,椎动脉由此 进入颈椎横突孔。
第23页/共81页
下颌下三角及其内容
Submandibular triangle and it’s contents
局部解剖学(第二十八~三十五章)PPT课件

位于髋关节附近,主要功能是 协助大腿内收和旋内。
盆部血管与淋巴管解剖
髂内动脉是盆部的主要动脉,分为壁 支和脏支,壁支供应骨盆壁的肌肉, 脏支供应盆腔脏器。
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分别收集盆腔脏 器和下肢的静脉血,最终流入下腔静 脉。
髂外动脉是腹主动脉的分支之一,向 下进入下肢,供应下肢的肌肉和皮肤。
盆部的淋巴回流主要通过髂淋巴结和 腹股沟淋巴结进行,与下肢和盆腔脏 器的淋巴回流相通。
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等。这些肌肉协助主要肌肉完成上肢运 动,并维持上肢的稳定性和平衡。
上肢血管与淋巴管
上肢血管
包括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等 。这些血管为上肢提供血液供应 ,确保上肢的正常生理功能。
上肢淋巴管
与血管伴行,收集并运输淋巴液 回流至淋巴结。淋巴液有助于维 持身体的免疫功能。
局部解剖学(第二十八~三十 五章)ppt课件
目录
• 第二十八章:下肢解剖 • 第二十九章:上肢解剖 • 第三十章:头部解剖 • 第三十一章:颈部解剖 • 第三十二章:胸部解剖 • 第三十三章:腹部解剖 • 第三十四章:盆部解剖 • 第三十五章:脊柱区解剖
01
第二十八章:下肢解剖
下肢骨与关节
下肢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 骨、胫骨、腓骨和足骨。髋骨由髂骨 、耻骨和坐骨组成,是人体最大的不 规则扁骨。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 骨,分为一体两端。髌骨是人体最大 的籽骨,位于膝关节前方。胫骨是小 腿的骨干,分为一体两端。腓骨细小 ,位于胫骨的外侧。足骨包括跗骨、 跖骨和趾骨,是支撑和行走的主要结 构。
关节
连接颅骨的骨性结构,包括颞下颌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等,使头部能够进 行运动。
头部肌肉
01
02
盆部血管与淋巴管解剖
髂内动脉是盆部的主要动脉,分为壁 支和脏支,壁支供应骨盆壁的肌肉, 脏支供应盆腔脏器。
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分别收集盆腔脏 器和下肢的静脉血,最终流入下腔静 脉。
髂外动脉是腹主动脉的分支之一,向 下进入下肢,供应下肢的肌肉和皮肤。
盆部的淋巴回流主要通过髂淋巴结和 腹股沟淋巴结进行,与下肢和盆腔脏 器的淋巴回流相通。
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等。这些肌肉协助主要肌肉完成上肢运 动,并维持上肢的稳定性和平衡。
上肢血管与淋巴管
上肢血管
包括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等 。这些血管为上肢提供血液供应 ,确保上肢的正常生理功能。
上肢淋巴管
与血管伴行,收集并运输淋巴液 回流至淋巴结。淋巴液有助于维 持身体的免疫功能。
局部解剖学(第二十八~三十 五章)ppt课件
目录
• 第二十八章:下肢解剖 • 第二十九章:上肢解剖 • 第三十章:头部解剖 • 第三十一章:颈部解剖 • 第三十二章:胸部解剖 • 第三十三章:腹部解剖 • 第三十四章:盆部解剖 • 第三十五章:脊柱区解剖
01
第二十八章:下肢解剖
下肢骨与关节
下肢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 骨、胫骨、腓骨和足骨。髋骨由髂骨 、耻骨和坐骨组成,是人体最大的不 规则扁骨。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 骨,分为一体两端。髌骨是人体最大 的籽骨,位于膝关节前方。胫骨是小 腿的骨干,分为一体两端。腓骨细小 ,位于胫骨的外侧。足骨包括跗骨、 跖骨和趾骨,是支撑和行走的主要结 构。
关节
连接颅骨的骨性结构,包括颞下颌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等,使头部能够进 行运动。
头部肌肉
01
02
局部解剖学(下肢)PPT课件

踝关节主要肌肉
腓肠肌
起自股骨髁后面,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是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
比目鱼肌
起自胫骨后面,止于跟骨结节,作 用是屈踝关节。
趾长屈肌
起自胫骨后面及腓骨内侧,止于第 2-5趾远节趾骨底,作用是屈第2-5 趾。
04
下肢血管和神经
下肢动脉
下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下肢动脉主要来源于腹主动脉,分为股总动脉、腘动脉和胫前动 脉等分支,供应下肢的肌肉、骨骼和皮肤等组织。
详细描述
足部骨骼包括跟骨、距骨、舟骨、骰骨和五根跖骨等。这些骨骼形成了足弓,能 够吸收冲击力和分散压力,保护足部不受损伤。同时,足部骨骼还参与了人体的 平衡和步态控制。
03
下肢肌肉
髋关节主要肌肉
髂腰肌
起自髂窝和腰椎体,止于 股骨小转子,作用是屈髋 关节。
臀大肌
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 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 作用是伸髋关节和使大腿 外旋。
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外伤引起,包 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等。治疗方法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踝关节疾病和损伤
总结词
踝关节是下肢的另一个重要关节,常见的踝关节疾病和损 伤包括扭伤、关节炎等。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外伤引 起。治疗方法包括冷敷、压迫包扎、抬高等。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包括股骨颈骨折和髋臼骨折等。治疗髋 关节骨折的方法包括牵引、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等。
膝关节疾病和损伤
1 2 3
总结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常见的膝关节 疾病和损伤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撕裂或断裂,通常由剧烈 运动或外伤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 治疗等。
《局部解刨学》PPT课件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动脉:眼动脉 静脉
眶脂体
2019/9/9
60
局部解剖学
眼外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总腱环 1块上睑提肌 6块运动眼球的肌
2019/9/9
6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2
局部解剖学
动眼、滑车、 展神经
2019/9/9
63
眼神经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4
局部解剖学
下颌神经
分支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
3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2019/9/9
55
局部解剖学
六、面部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2019/9/9
56
局部解剖学
附:眶内结构
眶腔的组成及交通 眶内容物
眼球 眶脂体 眼球外肌 眶内神经:动眼、滑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1
40
局部解剖学
1)面神经
内耳门—颞骨内— 茎乳孔—穿腮腺— 分支
因此腮腺手术时应 注意分离和保护面 神经
2019/9/9
4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42
局部解剖学
颈外动脉
① 面动脉 1 ② 上颌动脉 2 ③ 颞浅动脉 3 ④ 耳后动脉 ⑤ 枕动脉 ⑥ 甲状腺上动脉 ⑦ 舌动脉
2019/9/9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颏孔mental foramen
2019/9/9
7
局部解剖学
2019/9/9
8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翼点 pterion 颧弓 zygomatic arch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枕外隆突 external
动脉:眼动脉 静脉
眶脂体
2019/9/9
60
局部解剖学
眼外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总腱环 1块上睑提肌 6块运动眼球的肌
2019/9/9
6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2
局部解剖学
动眼、滑车、 展神经
2019/9/9
63
眼神经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4
局部解剖学
下颌神经
分支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
3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2019/9/9
55
局部解剖学
六、面部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2019/9/9
56
局部解剖学
附:眶内结构
眶腔的组成及交通 眶内容物
眼球 眶脂体 眼球外肌 眶内神经:动眼、滑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1
40
局部解剖学
1)面神经
内耳门—颞骨内— 茎乳孔—穿腮腺— 分支
因此腮腺手术时应 注意分离和保护面 神经
2019/9/9
4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42
局部解剖学
颈外动脉
① 面动脉 1 ② 上颌动脉 2 ③ 颞浅动脉 3 ④ 耳后动脉 ⑤ 枕动脉 ⑥ 甲状腺上动脉 ⑦ 舌动脉
2019/9/9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颏孔mental foramen
2019/9/9
7
局部解剖学
2019/9/9
8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翼点 pterion 颧弓 zygomatic arch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枕外隆突 external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31
头部
▪ 腮腺
1、 位置、毗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 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达咬肌、下颌支、翼内
肌后缘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上份 前缘
深:腮腺床—起自茎突的诸 肌、颈内血管和下4对 脑神经共同组成。
32
头部
2、形态、分部
锥体形,底朝外、尖向内;
浅部(面突)
分为 峡部
深部(下颌后突)
3、腮腺咬肌筋膜
(4)三叉神经(末支为主)
▪ 眶上神经 ▪ 眶下神经 ▪ 颏神经
三孔处可分别作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
29
头部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缘、
及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 上:颧弓 下:下颌体下缘
30
头部
▪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和神经、腮腺咬肌筋 膜、腮腺浅部、腮腺峡部及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 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等。
①境界:颈前正中线、 胸锁 乳突肌下纷 前缘,肩胛舌骨 肌上腹围成。
②层次:皮肤 颈浅筋膜 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 内容 椎前筋膜
61
颈部
③内容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 管颈段、食管颈段 1)甲状腺 a.形态:左右侧叶,峡
b.位置 侧叶:上至甲状软骨中点水
平,下至第6气管软骨 环 峡: 2—4气管软骨环
▪ 翼点 ▪ 下颌角 ▪ 颧弓 ▪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头部
▪ 腮腺
1、 位置、毗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 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达咬肌、下颌支、翼内
肌后缘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上份 前缘
深:腮腺床—起自茎突的诸 肌、颈内血管和下4对 脑神经共同组成。
32
头部
2、形态、分部
锥体形,底朝外、尖向内;
浅部(面突)
分为 峡部
深部(下颌后突)
3、腮腺咬肌筋膜
(4)三叉神经(末支为主)
▪ 眶上神经 ▪ 眶下神经 ▪ 颏神经
三孔处可分别作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
29
头部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缘、
及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 上:颧弓 下:下颌体下缘
30
头部
▪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和神经、腮腺咬肌筋 膜、腮腺浅部、腮腺峡部及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 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等。
①境界:颈前正中线、 胸锁 乳突肌下纷 前缘,肩胛舌骨 肌上腹围成。
②层次:皮肤 颈浅筋膜 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 内容 椎前筋膜
61
颈部
③内容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 管颈段、食管颈段 1)甲状腺 a.形态:左右侧叶,峡
b.位置 侧叶:上至甲状软骨中点水
平,下至第6气管软骨 环 峡: 2—4气管软骨环
▪ 翼点 ▪ 下颌角 ▪ 颧弓 ▪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局部解剖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16
二、肘 前 区
(一)浅层结构: 1、浅静脉: 头静脉:位于肱二头肌腱外侧 贵要静脉:位于肱二头肌腱内侧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2、皮神经:
前臂内、外侧皮神经
17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触摸肱动脉搏动和测量血压
的听诊部位 2、肘窝 (1)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 头肌腱膜 底: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26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的结构
1.梨状肌上孔
由外向内依次为: 臀上神经 臀上动脉 臀上静脉
臀上动脉 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小肌。
局部解剖学
腋区 臀部、股后区 颈部 胸部 腹部
1
腋
一、腋窝的构成
1、顶:锁骨中1/3 段、第一肋外缘、肩 胛骨上缘
2、底:皮肤、浅 筋膜、腋筋膜 筛状筋膜:腋筋 膜中央部因有皮 神经、浅血管和 浅淋巴管穿过而 成筛状
区
2
3、前壁:胸大肌、胸小 肌、锁骨下肌、锁胸筋 膜 锁胸筋膜: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 部深筋膜 内有:头静脉、胸肩峰 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18
(2)内容:
桡侧 尺侧:
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及 桡、尺血管、正中神经
在肘窝外侧有: 1)桡神经行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约在肱 骨外上髁前方或稍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2)前臂外侧皮神经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 出深筋膜
19
前 臂 前 区
一、浅层结构 1、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前臂正中静脉 2、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 前臂内侧肌间隔,前臂外侧肌间隔 前臂前骨筋膜鞘: 由前臂前区的深筋膜,内、外侧肌 间隔,尺、桡骨及前臂骨间膜围成
二、肘 前 区
(一)浅层结构: 1、浅静脉: 头静脉:位于肱二头肌腱外侧 贵要静脉:位于肱二头肌腱内侧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2、皮神经:
前臂内、外侧皮神经
17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触摸肱动脉搏动和测量血压
的听诊部位 2、肘窝 (1)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 头肌腱膜 底: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26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的结构
1.梨状肌上孔
由外向内依次为: 臀上神经 臀上动脉 臀上静脉
臀上动脉 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小肌。
局部解剖学
腋区 臀部、股后区 颈部 胸部 腹部
1
腋
一、腋窝的构成
1、顶:锁骨中1/3 段、第一肋外缘、肩 胛骨上缘
2、底:皮肤、浅 筋膜、腋筋膜 筛状筋膜:腋筋 膜中央部因有皮 神经、浅血管和 浅淋巴管穿过而 成筛状
区
2
3、前壁:胸大肌、胸小 肌、锁骨下肌、锁胸筋 膜 锁胸筋膜: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 部深筋膜 内有:头静脉、胸肩峰 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18
(2)内容:
桡侧 尺侧:
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及 桡、尺血管、正中神经
在肘窝外侧有: 1)桡神经行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约在肱 骨外上髁前方或稍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2)前臂外侧皮神经经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 出深筋膜
19
前 臂 前 区
一、浅层结构 1、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前臂正中静脉 2、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 前臂内侧肌间隔,前臂外侧肌间隔 前臂前骨筋膜鞘: 由前臂前区的深筋膜,内、外侧肌 间隔,尺、桡骨及前臂骨间膜围成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骨学四肢上肢骨及下肢骨护理课件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 解剖学 骨学四肢上肢 骨及下肢骨护理课件
目 录
•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 下肢骨的解剖结构 • 骨学的护理知识 • 人体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01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肩胛骨
肩胛骨呈三角形,位于胸廓的后 面,是上肢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锁骨和胸骨相连,形成肩关 节,允许肩部进行旋转、前屈、
04 避免危险因素
05 及时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保 持骨密度、增加骨量、避 免危险因素和及时治疗。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保持骨骼的健康和骨密度 的稳定。增加富含钙质和 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 奶、鱼类、蔬菜等。适当 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 跳跃、举重等,以增加骨 密度。
在青少年时期,通过加强 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增 加骨量储备。保持身体健 康,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 的发生。
患者护理与康复
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护理人员可以 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05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骨学对护理的影响
诊断依据
骨学知识是诊断骨骼疾病的基础 ,对于骨折、关节炎等疾病,骨 学知识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判断
病情。
护理操作
了解骨骼结构和位置对于正确的护 理操作至关重要,如正确的搬运、 翻身等,可以避免加重患者痛苦。
关节炎的护理
01 总结词
02 减轻疼痛
03 控制炎症
04 改善关节功能
05 预防并发症
关节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减 轻疼痛、控制炎症、改善 关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使用非处方抗炎药或处方 药物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 疼痛。同时可以采用热敷 或冷敷等物理治疗方法来 缓解疼痛。
目 录
•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 下肢骨的解剖结构 • 骨学的护理知识 • 人体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01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肩胛骨
肩胛骨呈三角形,位于胸廓的后 面,是上肢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锁骨和胸骨相连,形成肩关 节,允许肩部进行旋转、前屈、
04 避免危险因素
05 及时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保 持骨密度、增加骨量、避 免危险因素和及时治疗。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保持骨骼的健康和骨密度 的稳定。增加富含钙质和 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 奶、鱼类、蔬菜等。适当 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 跳跃、举重等,以增加骨 密度。
在青少年时期,通过加强 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增 加骨量储备。保持身体健 康,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 的发生。
患者护理与康复
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护理人员可以 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05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骨学对护理的影响
诊断依据
骨学知识是诊断骨骼疾病的基础 ,对于骨折、关节炎等疾病,骨 学知识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判断
病情。
护理操作
了解骨骼结构和位置对于正确的护 理操作至关重要,如正确的搬运、 翻身等,可以避免加重患者痛苦。
关节炎的护理
01 总结词
02 减轻疼痛
03 控制炎症
04 改善关节功能
05 预防并发症
关节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减 轻疼痛、控制炎症、改善 关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使用非处方抗炎药或处方 药物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 疼痛。同时可以采用热敷 或冷敷等物理治疗方法来 缓解疼痛。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胸部解剖

动脉导管三角--动脉韧带
上纵隔后层
• 气管 • 食管 • 胸导管
气管胸部和主支气管
气管杈—气管隆嵴
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mum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心包pericardium
心包裸区
勇闯夺命岛
心包窦
①横窦 ②斜窦 ③前下窦
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Posteriorly
posterior esophageal plexus thoracic aorta thoracic duct azygos v. hemiazygos v. accessory hemiazygos v.
Left
aortic arch thoracic aorta thoracic duct
胸部
Thorax
表面解剖(Surface Anatomy
1. 颈静脉切迹 2. 胸骨角(sternal angle) 3. 剑突 4. 锁骨和锁骨下窝 5. 肋和肋间隙 6. 肋弓和(剑肋角) 7. 乳头 8. 胸大肌
境界与分区
胸壁 胸部
胸前区 胸外侧区 胸背区
胸腔
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胸骨线 3.锁骨中线 4.胸骨旁线 5.腋前线 6.腋后线 7.腋中线 8.肩胛线 9.后正中线
前纵隔 中纵隔
左侧面观left mediastinum 左迷走神经
食管上三角 食管下三角
左膈神经 左心包膈动静脉
右侧面观right mediastinum
以右肺根为中心
奇
静
脉
右胸交感干
弓
上纵隔前层
1. 胸腺 2.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上纵隔中层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PPT课件

下肢关节与运动
髋关节
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可进行 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
膝关节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 组成,主要进行屈伸运动。
踝关节
由胫骨下端、腓骨下端和距骨 组成,可进行屈伸、收展、旋 转和环转运动。
足部关节
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 和足趾关节,可进行屈伸、收
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04
局部解剖学实践操作
上肢实践操作
操作步骤 准备上肢模型和解剖工具。
从上至下依次分离皮肤、浅筋膜和深筋膜。
上肢实践操作
01
观察上肢骨骼、肌肉、血管和神 经的分布和走行。
02
重点观察肩、肘、腕等关节的结 构和功能。
上肢实践操作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损伤 组织。
注意观察血管和神经的分布, 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损伤。
腕管综合征
手腕正中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麻 木。治疗方法包括改变工作习惯、 使用护腕支具和手术治疗。
下肢常见疾病与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
膝关节软骨磨损引起的炎症,表现为 关节疼痛和僵硬。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压迫神经根引起 疼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和手术治疗。
腿骨
腿骨包括股骨、胫骨、腓 骨和髌骨,主要承受身体 的重量和运动时的冲击。
足骨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 骨,是支撑身体和行走的 关键结构。
下肢的肌肉结构
大腿肌肉
大腿肌肉主要包括股四头 肌、腘绳肌等,主要功能 是屈髋、伸膝和保持身体 平衡。
小腿肌肉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肠肌、 比目鱼肌等,主要功能是 屈踝和保持身体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行结构: ①颈外动脉 ②下颌后静脉 ③颞浅动、静脉 ④耳颞神经
横行结构:
①上颌动、静脉
面横A
②面横动、静脉 ③面神经的分支
浅-----深: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 动脉、耳颞神经。
1)面神经facial nerve
第一段:显露面神经主 干部位 第二段:腮腺切除术时 应注意保护,以免引起面 瘫 第三段:
下颌 支
②腮腺鞘浅层致 密,而深层薄弱且 不完整,与咽旁间 隙和翼下颌间隙 相通.
(2) 腮腺(parotid gland)
①形态和分部
下颌支 咬肌
翼内肌
不规则楔形 浅部 深部
咽旁间隙 茎突
胸锁乳突肌
②腮腺的位臵和毗邻:
上缘:颧弓、外耳 道、颞下颌关节 下缘:平下颌角 前缘:咬肌、下颌支、翼内肌的后缘 后缘:乳突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份 浅面:耳大神经末支、腮腺浅淋巴结
(二 )
浅筋膜
颊脂体 睑部易出现水肿 内有表情肌、神经、血管 和腮腺管等
1.面 肌
2.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血管
(1)面动脉 facial artery
行程
压迫止血部位
(2)面静脉 facial vein 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与海绵窦交通 无瓣膜 ★ 危险三角
眼静脉
翼静脉丛
海绵窦
危 险 三 角
均可扩散到此间隙。
(二) 翼下颌间隙
位于翼内肌与下
颌支之间, 与咬肌间 隙仅隔以下颌支 ,两 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 内有舌神经 、 下牙槽 神经和动脉 、 静脉通 过 。(麻醉 、 牙源性 感染----此间隙)
第三节
颅 部
颅
部
颅顶----额顶枕区、颞区
颅底----内面、外面
颅腔 内容物
额 顶 枕 区
深面:茎突及诸肌、颈内动、静脉、 Ⅸ~Ⅻ
腮腺床
翼内肌 咽旁间隙 茎突
舌下神经
下颌支
咬肌
副神经
迷走神经
二腹肌后腹 胸锁乳突肌
③腮腺管:
5~7c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cm
上颊支 面横A 下颊支
腮腺管的体表投影:
自鼻翼与口角间的 中点至耳屏间切迹连线 的中1/3段
④淋巴结(了解)
(3)穿腮腺的结构
纵行结构
横行结构
第一章
第一节 概
头部由颅和面组成
A:颈内A、颈外A、椎A V:颈内、外V N:脑N
头
述
部
颈外侧深淋巴结
一、境界与分区
下颌骨下缘、下颌角、 乳突尖端、上项线、枕 外隆凸
眶上缘、颧弓上缘、 外耳门上缘、乳突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
2.眶上切迹(孔):
3.眶下孔:
4.颏孔:
5.下颌角: 6.乳突: 7.颧弓: 8.翼点:pterion 9.枕外隆凸:
人体局部解剖学
绪论
人体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of human body 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依据临床应用的实 际需要,侧 重研究人体各个局部的层次结
构、器官的位臵形态及其相互毗邻关系的 科学。
学习目的
• 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 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
顶: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 颞肌 底:平下颌骨下缘
1. 翼内、外肌 翼内肌:
翼突窝—翼肌粗隆
翼外肌:
上头:颞下面
下头:翼突外侧板
---------翼肌凹、关节囊
2. 翼静脉丛 位于颞下窝内, 翼内肌、翼外 肌和颞肌之间。 组成: 与上颌 动脉分支伴行 的静脉均参与 组成翼静脉丛。
交通:
经面深静脉与面
神经
(1)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颏神经
(2)面神经facial nerve 颞支:2支 颧支:2~3支 颊支:3~5支 下颌缘支:1~3支 颈支:1~2支
淋巴(了解)
二、面侧区
(一)腮腺咬肌区 1. 境界 上界:颧弓、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咬肌前缘
境界:
前界: 眶上缘
后界: 枕外隆 突及上项线 两侧界:借上颞 线与颞区分界
翼点
硬膜外出血
(二)体表投影
1.脑膜中动脉的投影: 2.中央沟的投影: 3.中央前、后回的投影: 4.外侧沟的投影:
⑤中垂直线
④前垂直线 ③矢状线 ②上水平线
①下水平线
⑥后垂直线
5.大脑下缘的投影:
第二节 面 部
眶区
鼻区
口区
颊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面侧区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
好发皮脂腺囊肿、 疖肿 皮纹
颊动脉
4. 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①颊神经
②耳颞神经 ③舌神经 ④下牙槽神经
三、 面部的间隙 位臵:
在颅底与上、下
颌骨之间,是散在
于骨膜、肌肉与筋
膜之间的间隙,彼
此相通。
(一) 咬肌间隙
位于咬肌深部 与下颌支上部之间。 此间隙前邻第 3 磨牙, 如牙周炎,牙槽脓
肿和下颌骨骨髓炎
静脉交通,并经卵圆 孔及破裂孔导血管与 海绵窦交通,故口、 鼻、咽等部的感染, 可沿上述途径蔓延到 颅内。
3. 上颌动脉maxillary
第一段(下颌段): ①下牙槽动脉 ②脑膜中动脉 第二段(翼肌段): ①咀嚼肌支 ②颊动脉 第三段(翼腭窝段): ①上牙槽后动脉 ②眶下动脉
颞深前动脉 颞深后动脉 颞
2)下颌后静脉
Retromandibular vein
3)颈外动脉
颞浅动脉 上颌动脉 面横动脉
4)耳颞神经
auriculotemporal nerve
(4)咬肌(masseter muscle)
颞肌(temporalis)
(二)面侧深区
境界 前壁:上颌骨体的后面
后壁:腮腺深部和茎突 诸肌
外侧壁:下颌支 内侧壁:翼突外侧板、 咽侧壁
1.端正态度、一丝不苟 2.做好预习、温故而知新 3.严格操作、仔细辨认
4.善于发现,善总结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头部重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脑膜中动脉、腮腺管和面动脉的体 表投影。 3.了解面部皮肤特点,表情肌的配布;掌握 面动脉、面静脉的行程、特点;掌握三叉神经和 面神经在面部的行径和分布。 4.掌握腮腺的位置、毗邻及腮腺鞘的结构特 点和临床意义。 5.掌握额顶枕区、颞区软组织的层次及结构 特点。 6.掌握垂体的位置及毗邻;掌握海绵窦的位 置、构成、交通关系及穿经的结构。
后界:乳突、胸锁乳 突肌上部的前缘
下颌支的外面和下颌后窝 (下颌支后缘以后的部分)
下颌后窝
上界:外耳道软骨
下界:下颌骨下缘水平线
翼内肌 咽旁间隙
下颌支 咬肌
前外界:
后内界:
茎突
胸锁乳突肌
2. 内容
(1) 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鞘的特点: ①腮腺鞘与腮腺 结合紧密,并发出 许多间隔深入腮 腺.
翼内肌 咽旁间隙 茎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