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释道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儒释道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作者:蒋静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8期
摘要: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儒、释、道对艺术的影响虽各有不同,却都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艺术的理论正是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不但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本质,而且也奠定了艺术美学的发展规律。
无论是儒,是释,或是道,它们无不把审美主体与终极美学价值之间的一种同一关系视为审美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儒家;释家;道家;中国艺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春秋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释家和道家,即儒释道。
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以孔孟思想为主;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即佛教,是外来文化,其创始人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在中国以禅宗为主。
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和《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影响巨大。
[1]
儒家思想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强调要“入世”,面向现实的道德和责任,是一种“有为”精神,且提倡“修身必先修心,修心必先修德”。
儒家的美学中心概念就是“中庸”之美,崇尚追求中和的美、至善的美。
在此以书法为例,从书法的发展史上来看,最能体现“中和之美”的当属隶书与楷书。
隶、楷皆以对称、匀称、安稳、整齐为美,线条方润,笔态中和。
隶书最早出现在西汉。
西汉的大一统政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到空前的推崇,儒学那种重视“和”为归趋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讲求礼仪、提倡仁义理智的人生态度的文化氛围,使得隶书获得了极好的发展。
“约在东汉桓帝之间,书法在儒家思想的引导下达到了完全成熟。
”[2]这时候出现了规整平正,稳实雍容的隶书。
东汉的《熹平石碑》《张景碑》《史晨碑等碑刻》代表了汉代隶书的成就。
上述碑刻风格秀劲,中规人矩,稳重之气通体可见,这与儒家理智、严谨、中和的生活作风形成了完美统一。
[3]
从“中庸”思想角度来思考,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其“变与不变”的思想中得到启示。
中庸之道从哲学的概念上,概括了中庸思想的全部内涵。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即要达到《中庸》中所提到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时因事灵活变通,这就是中庸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因此,在对待艺术的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不变,只变方
法。
在艺术传承与发展上,要注重事物之间的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寻求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道家文化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与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一种互补的关系。
与儒家强调人为的“中和”之美相反,道家提倡的是一种非人工的“自然”的理想之美。
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果说人、地、天中的一切都以道为规则的话,那道则以自然的状态为规则,“自然”即“自己如此、自然而然”之意。
道家美学的一大贡献是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的境界。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也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法则。
道家的基本精神是“自然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勉强妄为。
老子的“无为”、“致虚极,守静笃”、“静观玄览”的审美认识观和他所创造的关于艺术创造和鉴赏的“虚”、“静”、“妙”、“味”等一系列审美范畴,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视整体意象、重视直觉感悟的审美开启了先河。
庄子反对五色五声之华美,崇尚虚静恬淡,推崇“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境界。
他的“淡”的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在后世繁衍出“平淡”、“清淡”、“淡雅”、“淡泊”等众多相关的审美范畴群,形成一股强大的“平淡自然”的审美取向,主导着中国古代雅文化的审美价值观。
正是通过“自然无为”这一终极价值,道家美学便把审美对象的领域无限地扩展为存在的一切,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超出日常审美的超越标准。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人间的美丑缺乏绝对的根据,当我们用自然之道的绝对标准来看时,美可以转化为丑,丑也可能转化为美。
因此,诗文中的拗体、书画中的拙笔、园林中的怪石、戏剧中的奇构,各种打破甜腻的人际谐和及奇奇怪怪、拙重生稚、艰涩阻困,以及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之辞等等,便都可成为审美对象,中国艺术因而得到巨大的解放。
[4]
佛学思想中的“空无”,影响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趣的“空”的取舍。
虚实结合当中的“虚”的意趣,就是从释家文化演化而来。
虚实结合的艺术思维过程,正是释家美学的思维核心,这是逻辑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变。
空和无的观念,在绘画上体现为视觉上的疏简和平淡;意境上的空旷和静寂,深沉和幽远,在绘画上表现为“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情景交融”。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它为中国艺术提供了“冲淡”和“禅味”这样的美学价值。
它选择非常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景象来传达并表现与日常生活感受相对立的具有空幻深意的存在感受这一佛学主题。
王维的《辋川绝句》、倪瓒《逸笔草草》正是这种“冲淡”美学价值的典范,它们是实又虚,是动复静,有中却无,色中还空,空中即色。
而“禅味”既指“冲淡”,又涵盖着一切着力于在极端对立和矛盾的两极彻悟而存在本体的人生努力及其所透露的人生意蕴。
[2]因此,尽管佛教追求寂灭,然而真正的“禅味”并非产生自与“有情”众生截然相反的“无情”,而是产生自对人生的最大热情与最大执着。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禅是中国人在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地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5]这位美学大师深刻地阐明了禅的境界与精神境界、艺术境界的内在统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儒、释、道都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艺术的理论正是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不但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本质,而且也奠定了艺术美学的发展规律。
儒家的“中庸”、“入世”;佛家的“虚实”之虚,即“空无”;道家的“自然无为”“空灵”。
无论是儒,是释,或是道,它们无不把审美主体与终极美学价值之间的一种同一关系视为审美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因此,研究中国艺术的发展问题,绝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否则很难使中国艺术沿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振宇.中华千年古书[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2] 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娟,罗猛.浅论儒释道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J].新世纪论丛,2006(03).
[4] 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 卿希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蒋静,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