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社会实践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社会实践教案《不跟陌生人走》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面对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增强防范意识。
3.培养幼儿勇敢、机智的品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陌生人是谁2.为什么要拒绝陌生人的邀请3.如何应对陌生人的诱惑4.实践演练: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遇到陌生人的故事,引发幼儿关注。
(2)讨论:故事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2.认识陌生人(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陌生人?陌生人和我们认识的人有什么不同?3.拒绝陌生人的邀请(1)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2)幼儿讨论:跟陌生人走会有什么危险?4.应对陌生人的诱惑(1)教师举例:陌生人可能会用糖果、玩具等物品诱惑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2)幼儿讨论:如何拒绝陌生人的诱惑?5.实践演练(1)教师设计一个情景:小朋友在公园玩耍,遇到一个陌生人邀请一起去玩。
(2)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陌生人的场景。
(3)教师观察幼儿表现,给予指导和评价。
(2)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应对陌生人的能力。
2.检查幼儿对拒绝陌生人邀请、应对诱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陌生人的应对策略。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2.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相关安全教育展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重难点补充:1.导入教师以轻松的语调开场:“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在外面玩耍时,遇到不认识的人呢?”小朋友们可能会说:“有啊,上次我在超市就遇到了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教师:“那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是不是有点害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2.认识陌生人教师:“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描述一个人,你们来判断他是不是陌生人。
小班社会实践教案《不跟陌生人走》4篇
小班社会实践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小班社会实践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不跟陌生人走”是保护自己安全的重要原则。
2. 学会正确判断陌生人的真实意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防范意识,学会避免与陌生人走在一起。
2. 帮助学生学会鉴别陌生人的真实意图,做到甄别真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们平时都会遇到陌生人吗?你们对陌生人的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在一起?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析陌生人的种类:- 陌生人并不都是坏人,有些陌生人是可以信任的。
- 但是,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因为有些陌生人可能有不好的意图。
2. 讲解“不跟陌生人走”原则:- 学会通过外貌、言行等特征判断陌生人的真实意图,避免与对自己有不好意图的陌生人接触。
- 如果有陌生人向你走来,不要慌张,要冷静判断他的意图。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请学生分小组,每组讨论以下案例:- 你下午放学后在街上走着,有一个陌生人朝你走来,他对你说:“小朋友,我家的猫丢了,可以帮我找找吗?”你会怎么做?2. 分组讨论结果汇报。
四、游戏活动(20分钟)1. 制作“陌生人表情卡”,包括陌生人的开心、伤心、生气等各种表情。
2. 分成小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陌生人出示表情卡,其他人根据表情判断该陌生人的真实意图,并给出自己的回应。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再次强调“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判断陌生人意图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讨论“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讨论和汇报,考察学生对“不跟陌生人走”原则的理解程度和能力。
2. 评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对陌生人的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3篇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不跟陌生人走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到不跟陌生人走是保护自己的一个重要规则。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识别陌生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包括陌生人的图片和熟悉人的图片。
2. 讲述故事的道具:如玩具人物等。
3. 幼儿安全活动手册、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忆安全知识:询问幼儿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安全规则是什么?2. 激发兴趣:介绍今天的主题“不跟陌生人走”,并询问幼儿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规则的内容。
讲述故事:1. 使用道具或图片,讲述一个关于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故事。
故事情节可以包括一个小孩子在外面玩耍时被一个陌生人叫走了,然后有一个熟悉的人出现并帮助小孩子回到家的情节。
2.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强调小孩子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做的事情:不跟陌生人走,立即找熟悉的人寻求帮助。
讨论与互动:1. 观察图片:给幼儿展示一些陌生人和熟悉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区分陌生人和熟悉人的特征。
可以问幼儿陌生人和熟悉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2. 对话练习:模拟幼儿在外面遇到陌生人的情景,让幼儿依据刚刚学到的知识回答应该怎么做。
小组活动:1. 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陌生人问题。
例如在公园、学校、超市等地方如何正确面对陌生人。
2.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让其他同学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
巩固与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于不跟陌生人走的理解程度。
2.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这个规则,并在遇到困难时找到可信赖的人求助。
拓展活动:1. 绘本阅读:选取一本与不跟陌生人走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
2.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扮演陌生人和熟悉人的角色,模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人的情景,让幼儿熟悉处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和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到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面对陌生人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要跟陌生人走》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概念,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谊,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认识“陌生人”。
2.学习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教具:人物图片、道具、视频短片。
2.环境布置:模拟小区环境、幼儿园教室。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陌生人有什么特点?”2.讲解与讨论(1)教师讲解“陌生人”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办。
3.角色扮演(1)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陌生人与小朋友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应对方法,正确应对陌生人的诱惑。
4.小组讨论(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在幼儿园门口遇到陌生人,你们会怎么办?”(3)各小组成员展开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实践操作(1)教师带领幼儿到模拟小区环境,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应对陌生人。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进行反思。
六、作业1.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不要跟陌生人走”的绘画作品。
2.家长协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七、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陌生人”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2.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应对陌生人。
3.小组讨论环节,幼儿表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4.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如:1.在讲解环节,教师语速稍快,可能有些幼儿未能完全理解。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5篇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5篇小班教案不跟生疏人走安全教案篇1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年龄小,对是非的辨别力量较差,该怎样进展自我爱护,把握最根本的安全常识削减意外的发生,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知道不能轻信生疏人的话,不和生疏人走。
活动预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玩具、果冻、巧克力。
出示图片图片1:生疏人要去你家,不能带路。
图片2:生疏人硬拉着你,你要抵抗,大声呼救。
选择嬉戏1、能不能和生疏人走?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2、有个生疏人给你东西吃。
a、都可以吃。
b、不能吃。
活动完毕:提示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不能轻信生疏人。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几个日经常见的实例动身动身,图文结合让幼儿感觉到事情就在你身边,通过争论的形式让幼儿学到一些安全常识,教学效果很好。
小班教案不跟生疏人走安全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听信生疏人的话,不跟生疏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3、培育幼儿英勇、活泼的共性。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响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
活动预备: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慧的明明》)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识的男校工联系,请他协作教育活动,并预备一些幼儿喜爱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一、看图叙述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还有谁,生疏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引导幼儿争论:为什么不能跟生疏人走。
二、情景模拟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生疏人出场。
“生疏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生疏人与幼儿的对话:生疏人:小朋友你们教师呢?(幼:教师出去了)生疏人:教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教师说不能和生疏人走)生疏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
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
(幼:教师说不能吃生疏人的糖果)生疏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
(幼儿开头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头要玩具了)生疏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生疏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2
幼儿园小班安全优秀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对陌生人的警惕性,使幼儿能辨别是非。
3. 教育幼儿遇到陌生人时,能够用礼貌的语言拒绝。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遇到陌生人时,能够用礼貌的语言拒绝。
2. 培养幼儿对陌生人的警惕性。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不和陌生人走》。
2. 图片:陌生人和幼儿。
3. 小礼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不和陌生人走》,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故事讲述了一个幼儿被陌生人带走的经历,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成功逃脱了陌生人的魔爪。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和陌生人走?我们应该怎么做?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陌生人和幼儿的图片,让幼儿判断是否可以和陌生人走。
(2)教师模拟陌生人向幼儿搭讪,让幼儿回答如何应对。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4)教师讲解和陌生人相处的注意事项,如: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5)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时的场景,引导幼儿正确应对。
3. 巩固部分:(1)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互动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发放小礼物,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能够用礼貌的语言拒绝,并对陌生人保持警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还是存在跟陌生人走的情况,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加强教育。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时的场景,引导幼儿正确应对。
2. 课后反思:教师请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家长群内分享经验。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并了解“陌生人”的概念。
2.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高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跟陌生人走的基本原则。
难点: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策略。
三、教学准备1.课件:《不跟陌生人走》动画故事。
2.情景表演道具:小熊玩具、小兔玩具、大树、小河等。
3.教学卡片:各种陌生人角色。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情景导入1.教师讲述《不跟陌生人走》动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危险情节。
2.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小熊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各种陌生人角色卡片,让幼儿辨别哪些是陌生人。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遇到陌生人时的经历和应对方法。
(四)情景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场景。
2.引导幼儿运用所学原则,正确应对陌生人。
3.教师点评幼儿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互动游戏1.教师设计“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
2.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3.教师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优点:1.幼儿对动画故事感兴趣,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情景表演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
3.教师点评和鼓励,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不足:1.部分幼儿在互动游戏中表现出紧张情绪,需要教师更多关注和引导。
2.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课堂氛围略显紧张。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重点1:通过故事和情景模拟,让幼儿理解“陌生人”的概念,并明确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陌生人呢?幼儿A:我不认识的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跟陌生人走》4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跟陌生人走》精选4篇(一)教案标题: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跟陌生人走》教案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陌生人并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2. 培养学生警惕性,增强防范陌生危险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准备:1. 书籍、图片、幻灯片等介绍安全知识的教材。
2. 真实案例视频或故事材料。
3. 陌生人图片卡片等教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故事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引导“陌生人”这个概念,并与学生讨论陌生人的特征和危害性。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展示,向学生介绍不同陌生人的情境,如在公园、学校门口、超市等地。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陌生人有可能是危险的,并和学生讨论陌生人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第三步:案例学习(15分钟)使用真实案例视频或故事材料,让学生了解陌生人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案例,并和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可行的安全行为。
第四步:学习“我不跟陌生人走”(15分钟)1. 学生模仿老师说出“我不跟陌生人走”的应对用语,并进行角色扮演演练。
2. 强调“不跟陌生人走”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安全行为,告诉学生应该坚决地说“不”并及时向信任的成人求助。
第五步:游戏活动(20分钟)1. 使用陌生人图片卡片等教具,让学生分辨哪些人是陌生人,并鼓励学生合作讨论。
2.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情境下拒绝陌生人的走向。
第六步:总结复习(5分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让学生再次强调“我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陌生人的危害,掌握不跟陌生人走的应对策略,并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真实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陌生人的危险性,同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跟陌生人走》精选4篇(二)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关心他人的安全。
小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小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不跟陌生人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概念,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陌生人的含义,知道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拒绝陌生人的邀请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陌生人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重点:让幼儿掌握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角色扮演道具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幼儿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发幼儿对陌生人危险性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介绍陌生人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特点。
(2)通过PPT、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陌生人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
3. 例题讲解:讲解遇到陌生人时,如何正确应对。
4. 随堂练习:(1)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时的情景,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的经历,互相学习,提高警惕。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不跟陌生人走”的演练,检验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主题:不跟陌生人走2. 内容:(1)陌生人的概念(2)陌生人的潜在危险(3)拒绝陌生人的邀请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讨论,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做?2. 答案: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掌握情况,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加强亲子互动。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时,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3篇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不跟陌生人走适用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陌生人的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触和邀请。
3. 培养幼儿正确的求救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 玩具电话或手持对讲机2. 绘本《不跟陌生人走》或其他类似故事书3. 图片或卡片,包括陌生人的照片和身份示意图4. 辨认陌生人演练道具(例如帽子、太阳镜等)5. 画笔和纸张6. 相关宣传资料和资源(如海报、小册子等)教学活动:活动1:引入故事1. 引导幼儿坐好,询问他们是否知道什么是陌生人。
2. 准备绘本《不跟陌生人走》或其他类似故事书,向幼儿讲解关于陌生人的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
3. 在讲解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陌生人的看法和了解。
活动2:探索陌生人1. 展示陌生人的照片或身份示意图,在教室中选择几个幼儿模拟陌生人。
2. 引导幼儿观察、识别陌生人,关注他们的外貌特征。
3. 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陌生人,引导他们思考和了解陌生人的外貌特征。
活动3:角色扮演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3-4名幼儿。
2. 指定一名幼儿扮演陌生人,其他幼儿分别扮演自己和朋友。
3. 可以使用玩具电话或手持对讲机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陌生人接触幼儿的情景。
4. 让幼儿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触和邀请,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4:演练求救技能1. 使用图片或卡片展示常见的求救行为。
2. 向幼儿解释什么是求救行为以及何时需要用到求救行为。
3. 跟幼儿一起进行演练,教他们正确地使用求救行为,例如大声喊救命、寻找信任的大人等。
活动5:宣传活动1. 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宣传幼儿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些警示陌生人的图案。
3. 在校园中展示宣传资料,向其他班级和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不跟陌生人走的意识。
评估活动:1. 与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交谈,询问他们对陌生人的看法和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触。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跟陌生人走》6篇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跟陌生人走》精选6篇(一)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不跟陌生人走》这首儿歌,让小班学生了解到不应该跟陌生人走,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不跟陌生人走》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卡片或图片,用于教学辅助材料- 用于小组活动的小纸条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在幼儿园中见到的陌生人情况,例如新来的家长、访问园所的领导等等。
2. 音乐欣赏:让学生一起听《不跟陌生人走》这首歌曲,可以播放音频或视频。
3. 歌曲解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歌曲中的故事和歌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写这首歌。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卡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 安全教育:教师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如不随便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等。
5. 小组活动: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发放小纸条。
教师通过抽签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纸条上写下遇到陌生人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景,并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6. 结束讨论: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学到的安全知识,强调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遇到的危险情况。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儿歌和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应对危险的技巧。
通过引入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歌曲中的故事情节。
小组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检查教室和活动区域是否安全,尤其是小组活动时,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有些学生可能因活动内容或孩子正在经历的情绪而感到不安,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支持。
- 督促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优秀6篇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优秀6篇《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请二个幼儿不熟悉的老师分别扮演“陌生人”“警察”2、玩具手机一个活动过程:1、活动开始,教师在室外幼儿看不见处观察,“陌生人”走进教室,“小朋友,你们老师在吗?”然后分别走到几个幼儿面前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当“陌生人”准备带幼儿走时,走进教室。
)教师:“xxx,你认识这个阿姨吗?”(“陌生人”见教师来了,想逃)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她吧?请问你是谁?”陌生人:“我……我……”教师用“手机”拨打“110”:“警察同志,我们这里来了个陌生人,要带走孩子,请你们赶快来”。
警察出现,带走了“陌生人”,“请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2、教师问:①“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③“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3、“警察”来了,“小朋友,刚才那个陌生人是专门拐卖孩子的坏蛋,你们可记住了,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4、教师小结:“xx,刚才太危险了,差点儿就让陌生人给带走了,来,我们一起谢谢警察叔叔,记住,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动延伸:游戏“陌生人来了”,老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巩固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
日常教育活动渗透:可通过对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儿童失踪报道的讨论、谈话,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家园同步: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幼儿不熟悉的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
创新教育方法与策略:本篇采用带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动,让幼儿作为情境活动的主体,来积极体验,进行认知活动,体现了幼儿学习主动性。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详案《不跟陌生人走》3篇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详案《不跟陌生人走》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详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一)教案详案:不跟陌生人走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陌生人,以及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重要性。
2. 学习和掌握应对陌生人的策略和技巧。
3.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判断和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2. 学习如何应对可能的危险情况。
教学准备:1. 动画、图片或真实案例。
2.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课题,并通过动画、图片或真实案例揭示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Step 2:了解陌生人(10分钟)在大班上进行简要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和明确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重要性。
Step 3:如何判断陌生人(10分钟)通过图片、案例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陌生人,并讨论如何判断陌生人是否安全。
Step 4:应对陌生人的策略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介绍常见的应对陌生人的策略和技巧,如尽可能避免与陌生人交流、告诉家长或老师、不探头、不跟陌生人走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使用所学的策略和技巧来应对不同的陌生人情境。
Step 5: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鼓励学生与家长沟通,建立密切关系,及时向他们寻求帮助和保护。
Step 6:总结(5分钟)该主题的要点,再次强调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重要性,并回顾学到的应对陌生人的策略和技巧。
Step 7:拓展活动(1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小册子或海报,记录如何判断陌生人和应对陌生人的策略和技巧。
Step 8: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讨论所学知识,并记录一次主动向家长求助的场景。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学习如何判断和应对陌生人,并强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拓展活动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4篇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4篇(一)课时:1课时教材:《小班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小班学生识别陌生人的能力。
2.提高小班学生对自我保护的意识。
3.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触。
教学重点:1.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和危险性。
2.学习如何在外出时保持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图片或幻灯片,展示陌生人的形象。
2.小组活动所需的卡片或纸张。
3.小班健康教案的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此次课程的主题,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陌生人。
2.展示陌生人的图片或幻灯片,并与学生讨论他们的外貌特征。
讲解(10分钟):1.向学生解释陌生人的概念。
告诉他们陌生人是指除了家庭成员和老师以外的人。
2.讨论陌生人的危险性,提醒学生不随便接近陌生人或跟陌生人走。
活动(2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给出一些特征的卡片或纸张,例如“穿红衣服的男子”,“戴眼镜的女子”等。
然后,抽取一张卡片或纸张,学生根据卡片或纸张上的特征确定是否是陌生人。
2.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学生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触。
老师可以扮演陌生人,学生扮演自己,练习说出拒绝接触的话语。
总结(5分钟):1.向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识别陌生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证自己的安全。
拓展活动:1.让学生与家长合作,制作一张关于陌生人的海报,包括如何识别陌生人和应对陌生人的接触。
2.邀请警察叔叔或保安叔叔来校,给学生讲解有关安全知识,强调陌生人的危险性和如何保护自己。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不露小肚皮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象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2. 了解和掌握保持健康体形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和掌握保持健康体形的方法和技巧;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不跟陌生人走》5篇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不跟陌生人走》精选5篇(一)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与陌生人接触的危险性。
2. 学会正确应对陌生人接触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或漫画,引起学生对陌生人接触的警觉性。
2. 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陌生人接触可能带来的危险。
3. 分组讨论方式,让学生思考并集体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陌生人?- 如何判断一位陌生人可能是危险的?- 陌生人接触时应该如何应对?三、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安全教育视频或展示相关漫画,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了解陌生人接触的危险。
2. 提供真实案例:讲述一些发生在现实中的陌生人接触事件,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他们的警觉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思考并集体回答问题,鼓励他们合作与分享。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总结和强调: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强调正确的应对陌生人接触的方法。
四、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与家长讨论,了解家长对陌生人接触的看法和经验。
2. 写一份与陌生人接触有关的经历或故事,学生可以用文字或绘画来表达。
五、安全教育反思:1. 教育效果:学生是否能够了解与陌生人接触的危险性,以及正确应对陌生人接触的方法。
2. 教材选择:选择适当的安全教育视频、漫画或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警觉性。
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分享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
4. 拓展活动:安排与家长的讨论和个人表达,让学生在更多的环境中加深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是否能够充分借助真实案例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陌生人接触的危险性和正确应对方法?3. 是否能够促使学生与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和讨论,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更多的安全教育?4. 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以上是一个关于《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的小班教案及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安全教案设计《不跟陌生人走》3篇
小班安全教案设计《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设计《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不跟陌生人走教案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不跟陌生人走”这一基本安全知识。
2. 能够识别陌生人并避免与其接触。
教具准备:1. 图片或卡片,包括陌生人的照片和正常相似的熟识人的照片。
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辅助教具。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准备一张或几张有人物的图片,包括陌生人和熟人。
2. 通过展示这些图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些人你认识吗?- 你愿意和他们一起走吗?- 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不能随意和陌生人接触的理由。
第二步: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什么是陌生人,并简单解释为何不接触陌生人。
2. 解释陌生人可能为何要拐骗小孩子,并提醒学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三步:陌生人的标识(10分钟)1. 展示陌生人的照片并解释照片中人物的身份。
2. 展示正常相似的熟人的照片并解释其身份。
3. 通过对比两类人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学会辨认陌生人和熟人。
第四步:危险情况的判断(15分钟)1. 组织小组讨论:老师给出几种情况的描述,让学生讨论是否存在危险并理由。
- 一个陌生人问你要不要吃糖果。
- 一个熟人叫你到另一个地方帮忙找东西。
- 一个陌生人说你的爸爸妈妈生病了需要你去帮忙。
2. 解答学生讨论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答案。
第五步: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小孩子,其他学生扮演陌生人或熟人。
2.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几个危险情况的发生,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判断和应对。
第六步:梳理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强调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随时与父母、老师或信任的成年人沟通危险或者不安全的情况。
教案评估:1. 角色扮演中学生是否能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合理判断是否存在危险。
3. 对陌生人和熟人的辨认是否准确。
小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优质教案(精选5篇
小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我安全我做主》,具体内容为第三节《不跟陌生人走》。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解陌生人概念,认识到与陌生人交往风险,学会拒绝陌生人邀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陌生人概念,知道陌生人与熟悉人区别。
2. 培养学生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惕心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话。
3. 提高学生拒绝陌生人邀请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与陌生人交往风险,学会拒绝陌生人邀请。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陌生人扮演者。
2. 学具:情景模拟道具、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设计一个实践情景:一个陌生叔叔向学生搭讪,试图邀请他们去一个地方玩。
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感受与陌生人交往风险。
2. 讲解知识点(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我详细讲解陌生人概念,以及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持警惕、拒绝邀请。
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给出一个例题:一个陌生姨给你一颗糖,让你跟她去一个地方玩,你应该如何应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扮演陌生人和学生,练习拒绝陌生人邀请。
5. 小结与强调(5分钟)我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遇到陌生人时要注意安全事项。
六、板书设计1. 《不跟陌生人走》2. 主要内容:陌生人概念遇到陌生人风险拒绝陌生人邀请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你遇到过陌生人?当时你是怎做?如果一个陌生叔叔邀请你去一个地方玩,你会怎拒绝?2.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答,只要表现出警惕性和拒绝能力即可。
拒绝陌生叔叔邀请时,可以说:“谢谢叔叔,但我不认识你,不能跟你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与陌生人交往安全知识。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1. 让幼儿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学会拒绝陌生人的不合理要求。
3. 增强幼儿对家庭、老师的信任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难点:培养幼儿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的应对策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陌生人图片、安全标志等。
2. 环境准备: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案例,让幼儿了解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原因。
2. 基本概念:介绍陌生人的定义,让幼儿能够辨别陌生人。
3. 情景模拟:创设一些情景,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的不合理要求。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5. 总结提升:讲解安全知识,让幼儿认识到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
2. 评价:观察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1. 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陌生人的不当行为。
2. 理解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3. 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述法,以生动的案例教育幼儿。
2. 使用互动讨论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实施角色扮演法,让幼儿在模拟情景中学会应对策略。
4. 利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关于幼儿被陌生人带走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如何识别陌生人,并解释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3. 情景模拟:创设不同情景,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的不当请求。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的安全经验和建议。
5. 总结讲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法。
九、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兔乖乖”改编版,让幼儿学习兔宝宝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教案不跟陌生人走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记住不能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跟陌生人说话。
2、难点理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以及遇到陌生人时如何应对。
三、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情景模拟道具,如玩具、糖果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通过讲述故事或播放动画引入主题。
例如:“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小兔子没有给大灰狼开门,保护了自己。
然后提问幼儿:“小兔子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呀?”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不能跟陌生人走的话题。
2、认识陌生人展示一些陌生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陌生人的特点。
比如:不认识、没见过、不知道名字等。
然后强调陌生人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我们要小心。
3、情境模拟(1)教师扮演陌生人,拿着糖果或玩具,邀请幼儿跟自己走,看看幼儿的反应。
引导幼儿拒绝陌生人,并说出拒绝的理由,如“我不认识你,我不能跟你走”。
(2)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陌生人,去邀请其他小朋友,观察其他小朋友的应对方式,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4、观看视频播放一些关于小朋友被陌生人骗走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跟陌生人走的危险。
观看后,组织幼儿讨论视频中的小朋友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么做。
5、学习自我保护方法(1)告诉幼儿,如果有陌生人问路,可以指路,但不能带路。
(2)如果陌生人给礼物,要拒绝,不能要。
(3)如果陌生人强行拉着走,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6、游戏巩固玩“不跟陌生人走”的游戏。
将教室布置成不同的场景,如公园、超市、街道等。
部分幼儿扮演小朋友,部分幼儿扮演陌生人。
陌生人尝试用各种方法引诱小朋友跟自己走,小朋友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拒绝。
游戏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表扬。
7、总结再次强调不能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五、活动延伸1、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3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一)一、教育目标:1.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如何辨认陌生人;2.明白为什么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3.学会应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内容:1.陌生人的定义与辨认;2.危险性与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因;3.应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提问小班学生们认为什么是陌生人,如何辨认陌生人,进而让学生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和辨认方法。
2.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陌生人的定义,即平时不熟悉的人都可以视为陌生人;然后通过示范和解释,介绍如何辨认陌生人,如观察是否有陌生人靠近自己,是否与熟悉的人有联系等。
3.讨论:与学生们讨论为什么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了解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及对自己的伤害,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表意见。
4.案例分析:通过讲解一些真实的陌生人危险案例,给学生们形象直观地展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和后果,加深学生们的认识。
5.应对策略:向学生们讲解应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如保持距离、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尽量避免单独行动等等。
6.角色扮演: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分为陌生人和学生两组,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应对策略进行模拟实践。
7.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避免发生危险。
四、教学材料:1.课件或图片:用于讲解陌生人的定义和辨认方法。
2.真实案例:多个真实案例的说明材料,可从媒体报道中搜集。
3.角色扮演道具: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如假发、面罩等,用于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
五、教育方法:1.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方式向学生们介绍陌生人的知识和应对策略。
2.讨论与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们实践所学的应对策略,并加深记忆和理解。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喊妈妈》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安全自救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社会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社会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篇一
设计思路新人园幼儿,总是缠着教师要找妈妈。
尤其是晚上离园时,每位家长都急切地想第一个接到自己的宝宝,有的家庭是多名成员同时来接。
有的家庭则是今天爸爸妈妈接,明天爷爷奶奶接,后天又是叔叔阿姨接。
众多家长陌生的面孔.给教师接待离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在晚离园环节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
为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采取设置情境的方法,让幼儿在其中获得亲身体验,并逐渐促使孩子产生自觉的自护行为,养成良好的离园常规习惯。
于是,便有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动。
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2.会用礼貌用语,老师叫到名字说"再见"再礼貌地离园。
3.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位陌生人由配班教师扮演。
2.零食若干。
3.视频《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过程一.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1.陌生人:我接xxx和xxx。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2.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
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零食)这时。
马宇泽和邓香贵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
又有三四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零食。
3.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玩滑滑梯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1)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2)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陌生人:不知道。
(3)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陌生人:不知道。
(4)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
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掉不让回家。
(6)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
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7)教师:阿姨带你们去玩滑滑梯,你去吗?
幼儿:不去。
幼儿相互交流: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3.小结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
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
万不要跟他走。
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
要带我们去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
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
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进一步巩固。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
教师叫到的小朋友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
活动自然结束。
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妈妈去公园玩,幼儿学习网小猴子特别高兴,一个陌生人走到它面前,说带它去买火车侠,小猴子就跟着陌生人走了。
结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小猴子再
也回不了家了,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猴子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
(3)它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里有一些是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
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来,对某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X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情境二:表演“不上陌生人的当”。
教师提示: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陌生人说带你去好玩的地方能不能去?
4.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在外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他们的话。
篇三
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
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
”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3.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教师小结:
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A. 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
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
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游戏活动,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