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一适应损伤修复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合集下载

实验指导-局部血液循障碍.

实验指导-局部血液循障碍.

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部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实验目的1.观察肝淤血、肺淤血的主要病变特点。

2.了解血栓的类型及观察各型血栓大体和镜下的病变特点。

3.学会复制空气栓塞的动物模型,并了解其在动物实验中的用途。

二、实验内容【病理组织观察】(一)观察方法1.肉眼观察⑴观察淤血标本时,从脏器的颜色、体积、表面及切面等方面去描述,注意淤血的脏器是否有质地的改变? ⑵脑出血: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多少?⑶静脉血栓:观察血栓的颜色、形状、有无脱落等。

2.镜下观察淤血标本:低倍镜下找到淤血所在部位,观察淤血对组织细胞的影响,有无变性、坏死?有无淤血性出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继发改变?通过镜下观察推断是急性淤血还是慢性淤血?(二)观察内容肉眼观察1.肝淤血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边缘变钝,切缘外翻,表面和切面呈红黄相间花纹状,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

2.肺淤血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切面暗红色,质地变实,失去正常蜂窝状结构。

新鲜标本可见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

3.脑出血大脑冠状或水平切面,见暗红色血凝块,该处脑组织被破坏。

4.静脉内血栓见静脉内膜附着一长条形血栓,观察血栓的颜色,与内膜连接是否牢固。

镜下观察1. 肝淤血⑴肝脏正常小叶结构存在,肝小叶中央区大量红细胞淤积。

⑵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该区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

⑶小叶周边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

2. 肺淤血⑴肺组织呈弥漫一致性实变。

⑵肺泡壁和肺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正常横切毛细血管腔可见1-2个红细胞),肺泡壁增宽。

⑶肺泡腔内有蛋白水肿液、红细胞和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三)思考题1.根据肺淤血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改变,分析患者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2.简述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之间的关系。

(四)病案讨论【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4岁。

交通事故4小时后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休克状,双下肢严重挫伤,右小腿皮肤、肌肉撕裂出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的影响,并通过观测实验动物的腿部血液流量和运动能力,得到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下,实验动物的腿部血液流量明显降低,运动能力也受到显著损害。

引言:身体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稳定运转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它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给身体各个器官。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本实验旨在探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的影响,并通过观测实验动物的腿部血液流量和运动能力,得到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本实验使用16只实验动物进行,它们均为同种动物,并且在实验开始之前,它们的腿部血液流量和运动能力都处于相同的水平。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在实验开始后,通过缩窄其左腿的血管,制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在实验进行期间,记录实验动物的腿部血液流量和运动能力,并在最后取出实验动物进行解剖。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下,实验动物的腿部血液流量明显降低。

在实验后的第一小时内,腿部血液流量降低了50%以上;在实验后的24小时内,腿部血液流量仍然低于正常水平。

此外,在实验后的72小时内,实验动物的运动能力也受到显著损害。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动物在行走和奔跑时的速度和耐力明显降低。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下,身体的运动能力和腿部血液流量均会受到影响。

这表明,身体某个局部区域的血液循环障碍,会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进而导致身体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身体的血液循环,并采取措施预防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有关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影响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下,实验动物的腿部血液流量明显降低,运动能力也受到显著损害。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注意身体的血液循环问题,并采取措施预防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

病理学试验指导

病理学试验指导

目录实验一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四炎症实验五肿瘤实验六常见疾病实验七病例分析实验一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观察大体标本的注意事项:1.固定液:最常用的固定液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甲醛)固定液,是无色透明液体。

由它固定后的标本,组织呈灰白色,血液呈暗黑褐色。

2.在观察标本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标本瓶,在拿起来观察时应用双手,托住标本瓶,以免损坏;不准倾斜、放倒或倒置,也不要振荡,以免固定液流出、混浊影响对标本的保持和观察。

如有损坏立即报告教员。

3.在复习标本架或标本柜中的标本时,在观察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不要乱放。

(二)病理组织切片标本的一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1.肉眼观察:持所要观察的切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以下内容:(1)是什么组织或器官(2)切片的密度、颜色等是否—致2.低倍镜观察:(1)观察方法:实质器官—般由外(被膜侧),向内,空腔器官由内向外逐层观察。

观察每层时亦应从一端开始—个视野挨—个视野地连续观察。

⑵ 观察内容:①是何组织、器官以印证肉眼判定是否对,以便总结提高。

②根据组织学和病理学知识判定该组织是正常的?部分正常部分异常?还是全部异常?③如有病变再进一步观察、描述它是什么改变,属于哪种病变(如血液循环障碍?物质代谢障碍?炎症?肿瘤?……)3.高倍镜观察:必须在利用低倍镜全面观察之后,为了进一步清楚地观察某些病变的更微细的结构才能换用高倍镜观察。

—般是在低倍镜下找到你需要用高倍镜的地方之后.把该处移到低倍镜的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你所要观察的内容。

(三)组织切片的描述、诊断(方式)原则及绘图通过对病理切片的文字描述体现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过的组织学及病理学知识发现异常并加以描述,可巩固所学的病理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诊断思路的条理性,并且是我们做出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病理切片的文字描述一定要体现其真实性,不可照抄书本。

实验(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四、病 例 讨 论
CPC 病例一
病例摘要:女,30岁。因精神失常,不眠不食入院。
患者夫妻不睦,长期抑郁寡欢。 有“风湿”和“肺结核”史,本人和家族均无精神 病史可循。
体检:体温:38℃ 脉搏:124次/分 血压: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恍惚,思维紊乱,记忆力犹存,大 小便不能自理。 肤色苍白,无黄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部除心尖区有Ⅱ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外均正常。肝脾触诊不满意,脊柱 四肢正常,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要求 :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病变特点。 二、实验内容: 病 理 大 体 标 本 病 理 组 织 切 片 1 、慢性肺淤血 2、慢性肝淤血 3、静脉血栓 4、附壁血栓 5、肺动脉蛔虫栓塞 6、肾贫血性梗死 7、脾贫血性梗死 8、心肌梗死 9、脑出血 三、作业(绘图 ):肺淤血、水肿 慢性肺淤血 慢性肝淤血 心肌梗死 混合血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讨 论 题:
(1)、病人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2)、蛔虫怎么来的?(是异位发育?还
是移行?)
复习思考题
1.肺淤血、肝淤血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2.血栓的类型有哪些? 3.试述血栓可能引起的后果,请举例。 4.梗死的类型? 5.说明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四 者之间的关系?
蛔 虫 解 剖:
虫体长15㎝,最粗直径0.3㎝(不包括
已剥脱的角皮),尾端平直,未发现交合刺, 生殖管系切片证实是子宫,含有许多幼稚 蛔虫卵。
肺动脉蛔虫栓塞 — 大体标本


检:

右肺:未发现含气肺泡,肺泡腔为水肿液和 吞噬含铁血黄素的细胞充盈.间质含纤维量 增多伴以散在嗜酸球浸润的间质内发现坏 变蛔虫卵,外围多数嗜酸球. 肉眼所见地图状病灶镜下为凝固性坏死区, 肺组织轮廓隐约可辨,外围见充血出血带.

第一次实验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次实验血液循环障碍

慢性肝淤血
肺淤血
肺淤血
慢性脾淤血
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课上所使用的病理组织切片,如无 特殊说明,均为石蜡包埋、苏木素—伊红染 色(HE染色)切片。
肉眼观察 高倍镜
低倍镜 结合临床 诊断
(五)实验报告与绘图
(实验报告书写举例)
第一次实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 (一)组织切片观察:(绘图) 1、组织来源: 2、病变特点: 3、病理诊断:
HE 10×10
(二)大体标本观察: 1、脏器名称: 2、病变特点: 3、病理诊断:
肺泡壁毛细血 管扩张充血
水肿液
第一次实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淤血的概念、病变、后果; 掌握肺淤血、肝淤血的形态特点。
二、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
槟榔肝
槟榔肝
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
(二)病理学实验内容和方法包括:
①大体标本观察, ②病理切片观察, ③幻灯片及多媒体课件, ④临床病理讨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体标本和方 法
辨认器官或 组织
观察形状、 体积及表面
切面观察
观察病 灶
诊断
2、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方法

医学知识之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医学知识之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医学知识之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化生的概念的类型>>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的概念、好发部位及病理改变>>坏死的类型、结局及病理改变>>虎斑心和干酪样坏死的概念>>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的概念、病理及功能>>肺淤血和肝淤血的概念和病理变化>>槟榔肝、心衰细胞的概念>>血栓的类型和特点及其对身体的影响>>栓塞的类型1.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过程。

2.类型:①上皮组织:气管炎→鳞化。

胃炎→肠化。

②间叶组织:幼稚成纤维细胞→骨化生或者软骨化生。

3.化生意义:化生是适应性改变。

慢性胃炎时胃黏膜出现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应为A.萎缩B.适应C.增生D.肥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化生属于适应①上皮组织:气管炎→鳞化。

胃炎→肠化。

②间叶组织:幼稚成纤维细胞→骨化生或者软骨化生。

二、可逆性损伤(变性)类型定义好发于细胞水肿细胞浆内水的蓄积(肝C气球样变)肝、心、肾脂肪变非脂肪细胞的胞浆内甘油三酯的蓄积肝(最常见)、心、肾玻璃样变细胞内、结缔组织间、血管壁蛋白质的蓄积细胞内、结缔组织间、血管壁淀粉样变细胞间质内蛋白质-黏多糖复合物的蓄积皮肤、眼、气管和肺黏液样变细胞间质内蛋白质和黏多糖的蓄积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A硬化病理性色素沉着细胞内外有色物质的蓄积黄疸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外的软组织内固体性钙盐的蓄积甲旁亢、骨肿瘤VitD 摄入↑发病机理(缺氧感染中毒)线粒体受损→ATP↓→膜NA+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水增多。

2.脂肪变性(1)好发部位:肝、心、肾。

(2)心肌脂肪变:脂肪变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成为虎斑心。

3.玻璃样变(透明变性)(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好发:多见于瘢痕组织,纤维斑块,子宫肌瘤。

病理学知识点复习1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知识点复习1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知识点复习1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绪论1、疾病:(1)狭义:身体的结构、功能异常(2)广义:身体、心理、社会2、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3、人体病理学: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临床诊断最重要)、细胞学检查4、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形态学变化:细胞数目、体积、类型变化。

一、萎缩atrophy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2、萎缩的病理变化(1)体积小,重量轻,色泽加深(脂褐素)(2)细胞器大量退化,细胞功能下降(3)蛋白分解加强、合成减少(4)假性肥大:间质增生。

3、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分为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恶病质)和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脑萎缩)恶病质:糖尿病、结核病及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引起全身肌肉萎缩,称为恶病质。

脑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脑组织缺乏足够血液供应引起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因组织和器官长期受压所致,其机制是受压组织和细胞缺氧、缺血。

肝脑肺肿瘤推挤压迫,致邻近正常组织萎缩。

尿路梗阻:肾盂积水(3)失用性萎缩:器官组织长期工作负荷减少和功能代谢低下,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裹小脚)(4)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害引起效应器萎缩。

小儿麻痹症4、生理性萎缩(1)动脉导管闭合(2)胸腺萎缩(3)妊娠后子宫复旧(4)老年性萎缩——心、脑、皮肤等二、肥大hypertrophy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1、肥大的属性(1)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2)核DNA合成增高、核体积增大(3)细胞器增大,增多(4)蛋白合成活跃,功能增强2病理性肥大(1)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病(2)内分泌性肥大:毒性甲状腺肿(甲亢)、垂体腺瘤致肾上腺皮质肥大3、生理性肥大(1)代偿性肥大:需求旺盛、负荷增加(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2)内分泌性肥大:正常子宫0.4cm,100g 肥大子宫5cm,1000g4、假性肥大:某些病理情况下,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组织、器官的原有体积,甚至造成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性肥大。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引言: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障碍时,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本实验旨在研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实验设计:为了模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我们选取了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通过在小鼠的后肢施加压力,我们制造了一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模型。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施加压力;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施加压力。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实验组小鼠在施加压力后,后肢出现明显的发红和肿胀现象。

这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组织缺氧。

2.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运动功能:实验组小鼠在施加压力后,运动能力明显下降。

它们的行走速度变慢,甚至出现跛行现象。

这是由于肌肉组织缺氧,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运动。

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炎症反应:实验组小鼠在施加压力后,局部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

这是由于缺氧引发了炎症细胞的活化,释放了一系列炎症介质。

讨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缺氧和炎症反应。

它还可能导致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新陈代谢,导致代谢产物积累等。

因此,解决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非常重要。

解决方案:针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热敷:通过热敷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动,缓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热敷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按摩:通过按摩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

按摩力度和频率需要适度,避免过度刺激。

3.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如血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

但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结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组织缺氧、运动功能下降和炎症反应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热敷、按摩和药物治疗等方法。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引言:血液循环对于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它通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清除代谢产物和废物,维持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然而,有时候局部血液循环可能会遭遇障碍,导致一系列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身体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我们选择了十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25至40岁之间,无任何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2. 实验工具:我们使用了多种工具和设备来测量和监测血液循环的变化。

其中包括血压计、心电图仪、热成像仪等。

3.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在实验对象的手臂上选择一个局部区域,然后使用细针进行微创伤,以模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接下来,我们使用血压计测量实验对象的血压,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使用心电图仪监测实验对象的心率和心电图变化。

最后,我们使用热成像仪观察实验对象的体温变化,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血压变化: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区域,我们观察到血压明显升高。

这是因为血液在狭窄的血管中流动受阻,导致血液压力增加。

2. 心率变化:实验对象的心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区域,心率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弥补受阻的血液循环。

3. 体温变化:通过热成像仪观察,我们发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区域的体温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血液流动受阻,导致局部组织缺氧,从而降低了其代谢活动和产热能力。

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加和体温下降。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身体的正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2.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可能是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其他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因此,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对于维持良好的局部血液循环至关重要。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2.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

3. 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循环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病理状态下,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受到损害,机体的代偿功能不能及时补充,导致血量、血液形状发生改变,血液运行异常,从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本实验通过观察动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了解其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仪器: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注射器、酒精、碘酒、剪刀、镊子等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麻醉:使用生理盐水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

2. 解剖: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动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

3. 观察与记录:a. 观察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变化,包括充血、淤血、出血等。

b. 观察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

c. 观察血液性质和血管内容物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等。

4. 实验操作:a. 充血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使用注射器向一侧肢体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b. 淤血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使用注射器向一侧肢体动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c. 出血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剪刀剪破一侧肢体血管,观察血液外溢的现象。

d. 血栓形成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注射器向一侧肢体动脉注射含有凝血酶的生理盐水,观察血栓形成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1. 充血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局部皮肤呈现红热现象。

2. 淤血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现象。

3. 出血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破裂,血液外溢,形成血肿。

4. 血栓形成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内形成血栓,局部皮肤呈现紫黑色现象。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病理学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专业学时:51学时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主干学科,一方面,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理解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另一方面,通过临床病理讨论,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及转归。

病理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新医学模式的高质量医学专业人才服务,使学生通过对各类疾病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的学习,逐步提高观察及分析思考能力,深化对各种疾病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后续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实验一诊断病理学概要实习注意事项【目的要求】1.熟悉诊断病理学的概念及其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意义2.熟悉常规病理诊断流程3.熟悉实验室注意事项4.熟悉病理学、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病因、发病机制及免疫组织化学的专业英语5.了解病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诊断病理学的概念及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意义2. 常规病理诊断流程3. 实验室注意事项【实验方法】1. 多媒体示教、讲解2. 参观临床病理诊断流程实验二适应、损伤与修复【目的要求】1.掌握适应、变性、坏死、凋亡、再生和修复的概念2.掌握各类坏死的形态特点及坏死的结局3.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形态特点及其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4.熟悉萎缩、化生、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征5.熟悉肥大、增生的概念和类型6.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7.熟悉适应、变性、坏死、凋亡、再生、修复、肉芽组织、纤维性修复的专业英语8.了解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心脏肥大(高血压心脏) (2)肾萎缩(肾盂积水)(3)心脏萎缩(营养不良性) (4)脑萎缩(老年性)(5)肝脂肪变性(6)脾被膜玻璃样变性(7)脾/肾凝固性坏死(贫血性梗死) (8)足或趾干性坏疽(9)肺结核病(干酪样坏死)(10)脑液化性坏死(脑脓肿)(11)肉芽组织(狗皮实验创伤) (12)骨痂(狗胫骨实验性骨痂) (13)骨畸形愈合2. 组织切片1# 肝脂肪变性2# 宫颈粘膜鳞状化生3# 肾凝固性坏死4#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5# 肉芽组织(绘图)【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通过绘图,加深对肉芽组织形态特点的理解5. 课后小结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2.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形态特点及结局3.掌握贫血性、出血性梗死的原因、形态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掌握血栓、栓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熟悉栓子的类型及其影响6.熟悉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形态特点、类型和意义7.熟悉充血、淤血、心衰细胞、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栓子、梗死的专业英语8.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慢性肺淤血(2)慢性肝淤血(3)慢性脾淤血(4)脑出血(5)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6)肺动脉血栓栓塞症(7)肾贫血性梗死(8)脾贫血性梗死(9)肺出血性梗死2. 组织切片6# 急性肺淤血7# 慢性肺淤血8# 混合血栓(绘图)9# 机化血栓【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通过绘图,加深对混合血栓形态特点的理解5. 课后小结实验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目的要求】1.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方法2.掌握静脉延续性血栓的内在涵义3.掌握淤血、血栓形成、血栓、栓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4.熟悉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病变特点及影响5.了解“经济舱综合征”【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2.相关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3.测验一:损伤、修复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分组汇报2. 提出问题、分析讨论3. 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4. 用简单线条图配合文字说明归纳和总结病例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5. 测验一:闭卷笔试实验五炎症【目的要求】1.掌握炎症的基本病变2.掌握炎性渗出的概念、渗出液的的特点和意义3.掌握炎性浸润的概念、炎细胞种类、形态特点及其作用4.掌握急、慢性炎症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及形态特点5.熟悉炎症的经过和结局6.熟悉炎症、变质、渗出、增生、趋化、肉芽肿、败血症的专业英语7.了解炎症介质的概念、常见类型及意义【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急性重型肝炎(2)气管白喉(3)纤维素性心包炎(绒毛心)(4)化脓性脑膜炎(5)化脓性胸膜炎(6)脑脓肿(7)肺脓肿(8)蜂窝织性阑尾炎(9)慢性扁桃体炎(10)肺结核病(11)机化性胸膜炎(12)机化性心包炎(13)肠粘连(14)心瓣膜变形2. 组织切片10# 蜂窝织性阑尾炎11# 纤维素性心包炎12# 皮肤慢性炎13# 机化性心包炎14# 肺脓肿3.绘图:炎症细胞【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课后小结实验六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肿瘤及异型性的概念、特点及意义2.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3.掌握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4.掌握肿瘤的大致分类和一般命名原则5.掌握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的概念6.熟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7.熟悉常见的癌前病变8.熟悉肿瘤、异型性、转移、癌、印戒细胞癌、肉瘤、库根勃氏瘤的专业英语9.了解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皮肤乳头状瘤(2)结肠息肉状腺瘤(3)子宫平滑肌瘤(4)甲状腺腺瘤(5)脂肪瘤(6)乳腺纤维腺瘤(7)卵巢粘液性囊腺瘤(8)结肠癌(9)乳腺癌(10)足跟鳞癌(11)阴茎癌(12)淋巴瘤(13)纤维肉瘤(14)平滑肌肉瘤(15)肺转移癌(16)卵巢畸胎瘤(17)恶性黑色素瘤2. 组织切片15# 子宫平滑肌瘤16# 子宫平滑肌肉瘤17# 皮肤乳头状瘤18# 皮肤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9# 淋巴结转移癌20# 结肠腺癌3. 测验二: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测验二:闭卷笔试5. 课后小结实验七心血管系统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2.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心肌梗死的原因、类型、病变及合并症3.掌握缓进型高血压病的分期、内脏病理变化及后果4.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对机体影响5.掌握心瓣膜病的病因、病变特点、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6.熟悉动脉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7.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8.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风湿病、风湿小体、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专业英语9.了解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概念、类型、主要病变特点【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腹主动脉粥样硬化(2)脑动脉粥样硬化(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梗死(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梗死、穿孔(5)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6)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7)高血压脑出血(8)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9)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0)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 组织切片21# 主动脉粥样硬化2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绘图)23# 风湿性心肌炎24# 高血压病固缩肾【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通过绘图,加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态特点的理解5. 课后小结实验八呼吸系统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变特点及相互联系2.掌握细菌性肺炎:大叶性、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联系及并发症3.掌握矽肺的病变特点4.掌握鼻咽癌、肺癌的好发部位、类型、主要临床病理特点及扩散规律5.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念6.熟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矽肺的专业英语7.了解病毒性肺炎(包括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及SARS)、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肺气肿并肺大泡形成(2)肺源性心脏病(3)矽肺(4)支气管扩张症(5)大叶性肺炎(红肝、灰肝变期)(6)融合性小叶性肺炎(7)支气管肺癌(中央型、周围型、弥漫型)2. 组织切片2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6# 大叶性肺炎27# 小叶性肺炎28# 鼻咽癌29# 矽肺【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课后小结实验九心血管系统整合式病例讨论【目的要求】1.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方法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相互关系及病理临床联系3.熟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的病变特点及影响4.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与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心血管疾病病例讨论2.相关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分组汇报2. 提出问题、分析讨论3. 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4. 用简单线条图配合文字说明归纳和总结病例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实验十消化道疾病, 学生讲课:消化道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溃疡病的好发部位、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和合并症。

moban实验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moban实验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实验目的:
了解病理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掌握常见充血、瘀血及出血病变的特点,准确进行镜下诊断并能用病理术语准确描述。

二、实验内容:
(一)、眼观标本:肝淤血、肾出血、肾盂出血、出血性梗死、脾出血性梗死
(二)、组织切片:肝淤血,肺淤血,肺出血
1.肝淤血:
2、肺淤血:
3、肺出血:
三、作业
画出在显微镜下肝淤血与肺淤血形态图并用病理学术语描述。

1.肝淤血:
低倍镜:
肝小叶的界限尚可分辨,每个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及靠近中央静脉的窦状隙均扩张,其中蓄积大量的红细胞及血液其它成分。

高倍镜:
中央静脉
实验报告模板
淤血严重部位的肝细胞体积显著变小(压迫性萎缩)甚至完全消失。

病理学教案(全套)

病理学教案(全套)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实验一局部血液循环障课件

实验一局部血液循环障课件

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反思与改进意见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
规范实验操作流程
对于实验操作流程,应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实 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加强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在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应采用更为科学、严谨的方法,以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技能的锻炼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动物模型的制备、观察指标的检测以及数据分析等实验 操作技能,这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
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进一步研究建议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
学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机制
总结词
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
详细描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 液流变学改变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影 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实验操作方法
总结词
熟悉并掌握进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目前对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未知之处,深入研究其机制有助于寻找 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以尝试探索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 术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结合
将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病规律和治疗 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局部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局部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并分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现象,了解充血、淤血等病理变化,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生物学实验室实验材料:1. 鸡爪(用于模拟局部血液循环)2. 橡皮筋(用于模拟静脉回流受阻)3. 毛细血管(用于观察血液流动)4. 显微镜(用于观察局部组织变化)5. 水浴锅(用于控制实验温度)6. 记录纸、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鸡爪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实验过程中鸡爪的稳定性。

将橡皮筋套在鸡爪的一端,模拟静脉回流受阻。

2. 观察充血现象:将鸡爪浸入水浴锅中,水温控制在37℃左右,观察鸡爪局部血管的变化。

记录充血前后的血管直径、颜色及鸡爪的体积变化。

3. 观察淤血现象:在充血实验的基础上,将橡皮筋的拉力逐渐增加,模拟更严重的静脉回流受阻。

观察鸡爪局部血管的变化,记录充血后的血管直径、颜色及鸡爪的体积变化。

4. 观察出血现象:在充血和淤血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剪破鸡爪的毛细血管,观察血液溢出情况,记录出血量。

5. 观察血栓形成现象:在出血实验的基础上,将鸡爪放入水浴锅中继续观察。

观察血管内是否有血栓形成,记录血栓的位置、大小及形态。

6. 观察梗死现象:在血栓形成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观察鸡爪局部组织的变化。

记录梗死组织的范围、颜色及硬度。

7. 观察组织变化:将鸡爪取出,用显微镜观察局部组织的变化,记录毛细血管、纤维组织、细胞等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充血现象:在实验开始时,鸡爪局部血管直径较细,颜色淡红,体积较小。

随着实验的进行,鸡爪局部血管直径逐渐增大,颜色变深,体积增大。

2. 淤血现象:在充血的基础上,鸡爪局部血管直径进一步增大,颜色加深,体积增大。

3. 出血现象:在充血和淤血的基础上,鸡爪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

4. 血栓形成现象:在出血的基础上,鸡爪血管内出现血栓,血栓呈白色,质地较硬。

5. 梗死现象:在血栓形成的基础上,鸡爪局部组织出现梗死,梗死组织呈暗红色,质地较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细胞玻璃样变
浆细胞胞浆内可见圆形的嗜伊红小体(Russell body) 将核挤向一侧,是免疫球蛋白聚集的结果
脾凝固性坏死
坏死灶呈灰黄色,周围伴出血
肾凝固性坏死
坏死区呈均匀淡红色,与正常肾组织有一清楚的分界线, 坏死区肾小球、肾小管轮廓仍保留,但细胞核已溶解消失, 胞浆呈颗粒状。坏死区边缘可见出血、血管充血及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左箭头为正常肾小球;中箭头为坏死肾小球;右箭头为坏死肾小管)
观察切片顺序:先低倍后到高倍,再用 油镜(油镜要用专用油),转高倍后, 只能用细螺旋调节聚焦,不要用粗螺旋, 以防损坏镜头和玻片。
显微镜用毕:取下玻片,放入片盒内, 将显微镜放置回原处并用罩子罩好以防 灰尘。
的结构特点并进行描述。
肾萎缩
肾结石而引起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以至肾实质萎缩变薄、变形,肾盂肾盏扩大。
颗粒性固缩肾
正常肾表面光滑,切面皮髓质界限清楚,肾盂有少量脂肪; 萎缩肾表面颗粒状,体积变小,皮质变薄,切面皮髓质界限欠清楚,肾盂大量脂肪
颗粒性固缩肾:萎缩肾与正常肾相比,肾小球明显纤维化,周围肾小管减少,消失
小肠明显肿胀, 呈乌黑色,湿润
下肢湿性坏疽
坏死组织含水分 较多 呈污黑色 分界不清
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坏死)
血管壁结构破坏,出现片状和颗粒状嗜酸性红染的纤维素样物质
瘢痕组织
烫伤所致,瘢痕组织质地较硬,缺乏弹性, 因玻璃样变,造成瘢痕的收缩,使皮肤发生皱褶
肉芽组织(10x10)
肉芽组织(10x20)
其形成过程 掌握栓塞的概念及类型;熟悉栓子的运行途径及后果。 掌握梗死的概念及类型;熟悉梗死的形成条件及对机体的
影响
仪器与材料
显微镜 各种病变组织切片 电子计算机
实验内容
大体标本与病理切片幻灯片 显微镜下观察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慢
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切片 画出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慢性肺淤血
肾浊肿(肾细胞水肿)
纵切半肾,色较正常淡,浑浊而无光泽,肾体积增大, 切面实质略隆起,髓质中的正常结构模糊。
肝细胞水肿
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透明、淡染、疏松,有的细胞膨大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
脂肪肝(儿童)
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黄色有油腻感。
肝脂肪变
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这些空泡是脂肪所见大面积坏死 灶, 坏死组织为淡黄色, 易碎的干酪样物
干酪样坏死
结核结节内可见大片红染、颗粒状无结构的干酪样坏死物,可见郎罕氏巨细胞
脑液化性坏死
大脑坏死组织内可见一空腔,是由于坏死物流出所致
足干性坏疽
足趾全部坏死、干燥、 灰黑色、体积缩小, 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分界线清楚
肠湿性坏疽
心衰细胞
肺泡腔内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血红蛋白转化为含铁血黄素,呈棕褐色颗粒。
慢性肝淤血
肝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切面有红色和淡黄色相间的 斑纹,形似槟榔花纹,故称槟榔肝。此花纹即由高度 扩张的肝窦及中央小静脉和肝细胞脂肪变性所致。
慢性肝淤血
肝中央静脉和肝窦明显扩张, 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 肝细胞索变窄甚至离断
肉芽组织(10x40)
慢性肺淤血
肺组织部分实变, 呈暗褐色(新鲜为暗红色), 重量增加,肺泡结构不清, 病变以肺下部及背部明显
正常肺泡结构
肺泡壁较薄,其内毛细血管内仅见1~2个红细胞,肺泡腔内充满气体。 (壁内黑色颗粒为尘埃)
慢性肺淤血
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含水肿液和大量的红细胞, 其间可见分布不均的、吞噬棕褐色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
肠出血性梗死
坏死肠组织呈结段性,暗红色,与正常肠组织分界清楚
目镜
物镜 载物台 光源
显微镜结构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移动手柄
显微镜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持握:一手持镜臂,一手托镜 座,避免目镜滑脱损坏。
采光:先将低倍物镜旋转到位,双眼从 目镜中观察视野的同时,调节光源,直 至视野明亮均匀。
放置玻片:置玻片于载物台上,用片夹 夹好,注意玻片盖片要朝上,切勿放反, 以防损坏玻片。
切面可见多个扩张的支气管。 管壁增厚,呈灰白色, 为均匀、无结构且稍带光泽的 半透明组织组成。 肺间质内也有条索状的类似病变。 变性(支气管扩张症)
肺组织一部分 (支气管壁透明变性)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胶原纤维融合成片状,半透明,均匀红染一致的物质,纤维细胞减少
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脾小结中央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皮下有大量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
病理学实验一
适应、损伤、修复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指导老师 叶松山 李晶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细胞、组织适应性反应的常见类型,熟悉其形态特点。 掌握变性、坏死的类型及形态学改变;熟悉各种变性、坏
死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 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掌握慢性肝、肺淤血的病变特点;熟悉淤血的后果。 掌握混合血栓的形态特点;熟悉血栓的类型及结局;了解
白色血栓
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的疣状赘生物为白色血栓, 主要由聚集的血小板和网状纤维素构成
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由血小板梁和纤维素共同构成,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梁间纤维素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透明血栓
毛细血管腔内可见由纤维素构成的微血栓,呈均匀红染,团块状
血栓的机化
脾梗死
脾梗死灶切面呈楔形,底靠被膜,尖指脾门,灰白色
正常心脏与肥大心脏
肥大心脏与正常心脏相比,体积明显增大,呈球形,左室壁明显增厚
正常心肌与肥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与正常心肌相比,细胞明显增大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增大,呈结节状
鳞状上皮化生
左侧正常假复层纤毛上皮由鳞状上皮取代
食道肠上皮化生
左侧,食道鳞状上皮被肠上皮取代,可见杯状细胞
肾水样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