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线性时滞系统的模糊控制器仿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s T s T Kp s E s U s G d i ++==
s
e s s G 5.01101)(−+=一阶线性时滞系统的模糊控制器仿真
一、一阶线性系统的PID 控制
PID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现假设被控对象为:,根据“稳定边界法”即临界比例度法,来
整定调节器的参数,带入“稳定边界法整定参数计算表”得到,当采取P 调节时,KP=16,;当采取PI 调节时,KP=14.545,i T =1.7;当采取PID 调节时,KP=18.824,i T =1,d T =0.25。

通过Simulink 进行如图1
所示的仿真:
图1
各调节器的参数如上所设置。

由于在MATLAB 中的PID 为离散类别的,而实际需要的为连续的,故需要先创建一个连续PID 控制子系统,并进行封装。

子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在此基础上,将子系统封装成PID调节器,如图3所示的模块。

将此模块拖入至系统仿真图中,保存并运行.
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二、一阶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
用MATLAB模糊工具箱建立模糊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1、在Matlab的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中输入fuzzy,回车就会弹出这样一个窗口,在此窗口中对模糊控制器进行相关的设计。

2、确定模糊控制器结构:即根据具体的系统确定输入、输出量。

这里我们选取标准的二维控制结构,即输入为误差e和误差变化ec,输出为控制u。

这里的变量都是精确量。

相应的模糊量为E,EC和U,我们可以选择增加输入(Add Variable)来实现双入单出控制结构。

3、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化:即把输入输出的精确量转化为对应语言变量的模糊集合。

首先要确定描述输入输出变量语言值的模糊子集{NB,NM,NS,ZO,PS,PM,PB},并设置输入输出变量的论域,例如我们可以设置误差E(此时为模糊量)、误差变化EC、控制量U的论域均为{-6,-5,-4,-3,-2,-1,0,1,2,3,4,5,6},然后为模糊语言变量选取相应的隶属度函数。

在Member Function Edit中即可完成这些步骤。

然后分别对输入输出变量定义论域范围,添加隶属函数,以E为例,设置论域范围为[-66],添加隶属函数的个数为7。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分别对这些隶属函数进行修改,包括语言变量,隶属函数类型。

4、模糊推理决策算法设计:即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推理,并决策出模糊输出量。

确定专家经验为模糊规则,对于二维控制结构以及相应的输入模糊集,我们可以制定49条模糊控制规则。

在Rule Editor中输入49条规则。

制定完规则之后,点击view —surface ,可以看到一张图:
5、对输出模糊量的解模糊: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是一个模糊集合,通过反模糊化方法判决出一个确切的精确量,模糊化方法这里选取重心法。

6、命名该FIS文件并存盘。

Explor to disk--to file or to workspace 。

现有一个一阶滞后系统,其传递函数为:s e s s G 5.01
31)(−+=
,仿真框图如下图所示。

常规PID 控制部分的各整定参数分别为:Kp=7.059,i T =1,25.0=d T 。

三个限幅器中,前两个取[-6,6],主要作用是把误差e 和误差变化率ec 由基
本论域变换到模糊控制域中,后一个取[-20,20],主要是为了限制模糊控制器的最大输出。

零阶保持器的作用的把一个脉冲序列变成一个连续的阶梯信号。

在图中的FuzzyLogic模块中双击,添加所用模糊控制器的名称(即前面我们所保存的模糊控制器)。

运行后得到结果:
三、模糊控制法与常规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比较
由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对于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改善,但模糊PID比常规PID的超调量要小一些。

常规PID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控制对象不同时,控制器的参数难以自动调整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尤其在控制对象有很大的时变和非线性的情况下。

为了使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实现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可以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的方法。

通过MATLAB模糊工具箱建立模糊控制器,可以设置不同的论域和语言值,建立不同形式的隶属度函数,及根据实际经验和分析而得出模糊规则表。

选择合适的隶属度函数、论域和语言值、模糊规则表及控制器的结构,能够实现对系统的超调量、上升时间、过渡时间及稳定性等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

把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论相结合,可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