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学考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在于解决问题,与之相对的传统组织设计的着眼点是效率。在学习型组织内,雇员参加问题的识别,这意味着要懂得顾客的需要。雇员还要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一切综合起来考虑以满足顾客的需要。组织因此通过确定新的需要并满足这些需要来提高其价值。它常常是通过新的观念和信息而不是物质的产品来实现价值的提高。
彼德·圣吉(Peter M. Senge)是美国“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当代杰出的管理大师。他于1990年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和能力的源泉则是使企业成为善于学习的学习型组织。而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它必须完成“培养成员的自我超越的意识”、“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愿景”、“搞好团体学习”及“运用系统思考”五项工作。其中,“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
具体地说,这五项工作的内容是:
(1)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意思。“自我超越”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建立愿景(指一种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二是看清现状;三是实现愿景。即组织中的每一成员都要看清现状与自己的愿景间的距离,从而产生出“创造性张力”,进而能动地改变现状而达到愿景。原先的愿景实现后,又培养起新的愿景。随着愿景的不断提升,又产生出新的“创造性张力”。显然,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能力是组织生命力的源泉。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与其个人成长经历、所受教育、生活环境等因素密码有关,因此并非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很完美。人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就能弥补自己心智模式的缺陷。
(3)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源自个人愿景,它是经过各成员相互沟通而形成的组织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它为组织的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
企业只有有了共同愿景,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推进企业不断地发展。
(4)搞好团体学习。组织由很多目标一致的团队构成。“团体学习”指每一团体中各成员通过“深度会谈”与“讨论”,产生相互影响,以实现团体智商远大于成员智商之和的效果。它建立在发展“自我超越”及“共同愿景”的工作上。
团体是企业的基础,每个团体的“团体学习”都搞好了,企业才更有竞争力。因此,“团体学习”比个人学习更重要。
(5)运用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指以系统思考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核心就是:从整体出发来分析问题;分析关键问题;透过现象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系统思考是见识,也是综合能力。这种见识和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逐渐形成。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工作是个有机体,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而“系统思考”则是其他四项的基石。因为其他四项都离不开系统思考的见识和能力。
基于此,专家学者们将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总结为:①全体成员共同的愿景和理想;②善于不断学习;③具有扁平式的组织结构;④员工能自主、自觉性管理;⑤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⑥领导者的角色改变为设计师、服务者和教师。
创建学习型组织意义在于:
第一,它解决了传统企业组织的缺陷。传统企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分工、竞争、冲突、独立,降低了组织整体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组织注意力仅仅关注于眼前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忽视了长远的、根本的、结构性的问题,这使得组织的生命力在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前
显得十分脆弱。学习型组织理论分析了传统组织的这些缺陷,并开出了医治的“良方”——“五项修炼”。
第二,学习型组织为组织创新提供了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手段。学习型组织提供的每一项修炼都由许多具体方法组成,这些方法简便易学,此外,圣吉和他的助手还借助系统思考软件创建起实验室,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其中尝试各种可能的构想、策略和意境的变化及种种可能的搭配。
第三,学习型组织理论解决了企业生命活力问题。它实际上还涉及企业中人的活力问题,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能够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出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体悟出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世界产生一体感。
第四,学习型组织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讲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人才的竞争,学习型组织理论讲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学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竞争能力高低的关键。一个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去开发各自所置身的组织创造未来的潜能,反省当前存在于整个社会的种种学习障碍,使整个社会早日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或许,这才是学习型组织所产生的更深远的影响。
2.有效沟通
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和/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外界干扰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信息往往被丢失或曲解,使得信息的传递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组织的沟通存在有效的沟通的问题。所谓有效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强,因而和组织的智能是连在一起的。沟通的有效性越明显,则说明组织智能越高。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下列因素:
(一)个人因素:1.接受的有选择性、2.沟通技巧的差异
(二)人际因素:1.双方的相互信任、2.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3.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三)结构因素:1.地位差别、2.信息传递链、3.团体规模、4.空间约束
(四)技术因素:1.语言、2.非语言暗示、3.媒介的有效性、4.信息过量
克服沟通中的障碍一般有以下准则:
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要学会“听”、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
5.健全组织沟通渠道、
6.建立组织沟通反馈机制、
7.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
8.职工代表大会、
9.非管理工作小组、10.加强平行沟通、11.注重沟通者自身沟通技能的提高、12.选择恰当的沟通媒介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工,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做好沟通工作,无疑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有效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准确理解公司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管理矛盾
公司决策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才能施行,沟通的过程就是对决策的理解传达的过程。决策表达得准确、清晰、简洁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而对决策的正确理解是实施有效沟通的目的。在决策下达时,决策者要和执行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对决策达成共识,使执行者准确无误的按照决策执行,避免因为对决策的曲解而造成的执行失误。
一个企业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信息的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同样的信息由于接收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信息的过滤、保留、忽略或扭曲是由接收人主观因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