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教学案及练习
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教学案及练习

课题: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002号【学习目标】1.能据图说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差别,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陡缓坡等。
3.掌握等高线的一般特点。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熟练绘制地形剖面图。
【预习导航】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图的绘制观察等高线模型图,说出等高线图制作的基本过程。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画图步骤:(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 (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活动)根据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图例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在图中绘制A —F 的地形剖面图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本图1-2-10) ①山丘、山峰和盆地、洼地填注山顶、洼地对应的等高线部位例2.看右图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若a>b ,判断P 、Q 地形 ②陡坡和缓坡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向地势降低的一侧(合作完成)下图中从A 到B 数值减小,等高距为50, 做出下面两图中沿AB 线的简单剖面图A 50B A 50 B100 200 300 300200 100 aP a Q bb(规律总结)说出以下四种坡在等高线图上的疏密分布规律:同一幅图中 陡坡: 缓坡: 凸坡: 凹坡:例3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例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规律总结)不同的图形中若图幅面积相同、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相同,那么得出以下结论: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小),坡度越 ( ) 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小),坡度越 ( ) ③山脊和山谷观察并比较下面两图的等高线形态特征,并比较高程变化规律提示:1.将最弯曲的点连线,观察高程变化规律2.在P Q上任一点作垂线,观察高程变化规律(分水岭、集水线) 3.P Q 沿线哪个可能发育河流。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等高线地形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
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
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
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等高线及地形剖面图导学案---定稿

《等高线及地形剖面图》导学案【学习目标】1.海拔和相对高度2.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基本地形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部位 【教学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计算;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一、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指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 米,乙点海拔为 米。
(2)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 米。
【看图观察】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二、等高线的特点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 。
②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 。
③等高线是 的曲线。
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大图虽在本图中不闭 合,但在相邻的拼接地图内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决 相交(陡崖处只是 )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 ,等高线密集则坡度 ,等高线稀疏则坡度 。
⑥两条等高线之间出现等高线闭合区,若闭合区上的数值等于大值则闭合区内部的数值大于 ,若闭合区上的数值等于小值则闭合区内部的数值小于 ,闭合区上的数值只有两种取值,要么等于 ,要么等于 。
⑦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表示 (升坡、降坡)方向。
⑧0米等高线代表 。
三、常见的地形及对应的等高线图基本地形类型 描述海拔及相对高度特征 画等高线地形图五 种 基 本 地 形 山地 海拔 米以上,等高线 。
高原 海拔高度 ,等高线边缘 ,中部 。
90 80 706050平原海拔米以下,等高线,广阔平坦。
盆地没有具体的数据,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丘陵:海拔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
山脊等高线凸向__处,中间__于两侧山谷等高线凸向__处,中间__于两侧鞍部两组表示____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陡崖多条等高线____在一处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水系:盆地常形成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山谷常有发源,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下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
等高线与地形图专题复习教案

等高线与地形图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等高线的基本概念1.1 等高线的定义解释等高线的概念,即连接地图上相同高度点的线。
强调等高线是一种重要的地形表达方式。
1.2 等高线的性质描述等高线的特点,如间距、方向和形态。
解释等高线的密集与稀疏与地形的关系。
第二章:等高线的绘制与解读2.1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介绍等高线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高程、标注等高距和描绘等高线。
演示如何根据地形特点绘制等高线。
2.2 等高线的解读教授学生如何阅读等高线地图,包括识别地形特征、计算坡度和距离。
练习解读等高线地图,提高学生对地形图的理解能力。
第三章:地形图的符号与表示方法3.1 地形图的符号系统介绍地形图中的常见符号,如山峰、山谷、河流和平原。
解释各种符号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2 地形特征的表示方法讲解如何通过等高线表示地形特征,如山顶、山脊、山谷和鞍部。
强调正确表示地形特征的重要性。
第四章:地形图的应用4.1 地形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坡度。
练习分析地形图,识别地形对活动的影响。
4.2 地形图的实际应用探讨地形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工程建设、户外活动和土地规划。
强调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等高线与地形图的练习题5.1 填空题设计关于等高线和地形图的填空题,巩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5.2 选择题制作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等高线和地形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绘图题要求学生绘制指定地形特征的等高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第六章:等高线的间距与地形分析6.1 等高线间距的意义解释等高线间距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等高线间距在地形分析中的应用。
6.2 地形分析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如何利用等高线间距识别地形特征。
练习分析不同地形特征下的等高线间距变化。
第七章:地形图的阅读与解析7.1 地形图的阅读方法介绍地形图的阅读步骤,包括了解图例、识别坐标系统和解读等高线。
强调阅读地形图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7.2 地形图解析练习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解读地形图的能力。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教案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二、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等高线地形图 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总结等高线的特点;2.学会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3.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计算;4.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总结等高线的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2.教学难点: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计算。
五、教学方法:图示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
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
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2.相关概念理解:海拔:地面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等高线地形图:将许多条等高线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就形成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3.等高线的特点:①同线等高;②同图等距(全图的等高距须一致);③闭合,不相交,重叠为陡崖;④密陡疏缓;⑤凸低为脊,凸高为谷;⑥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练习: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4.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练习: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甲、乙两图均有错误。
甲图中间低,四周高,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计算:①等高线上点的海拔及相对高度:读出数值,直接相减即可。
②非等高线上点的海拔及相对高度:(n-1)d < H <(n+1)d,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两点相对高度。
③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
第二节 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学案 2

第二节 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基本特征。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 尺。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 ⑴ 推算等高线的值:
求A.B 两地的海拔范围
(2)计算相对高度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并求出H\、I两处气温相差多少度?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4)坡度大小的判断
1、判断坡度陡缓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
A B
●
●
●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越大,坡度越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
2、坡面凸凹
高疏低密
坡
高密低疏
坡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C .C 点
D .D 点
B。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一、学习目标1. 知道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思考题1 什么是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 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
思考题2 什么是等高线和等深线?3. 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的名称和坡陡程度。
思考题3 等高线稀疏,坡度是陡还是平缓?陡崖、河谷、山脊等地形在等高线地图上有何特点?4.能够在等高线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布点和选线。
思考题4 水库选址除考虑地质因素外,在等高线图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形? 5、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图上读出一地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思考题5 如何计算陡崖顶部的最高海拔、最低海拔以及崖底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 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 什么是等高线和等高距? 问题2: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有何关系? 问题3: 如何利用等高线图来确定水库及坝址?问题4:如何在等高线图上判读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 问题5: 如何计算陡崖顶部的最高海拔、最低海拔以及崖底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 三、目标检测图2-10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 是山谷,EF 是山脊C.H 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 地比B 地降水多2、B 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图2-10( )A.13.5℃,12.5℃B.22.5℃,13.5℃C.22.5℃,14.5℃D.13.5℃,14.5℃ 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 .101米B .198米C .298米D .601米 图2-11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5、关于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流甲河画错了B.乙河向西北流C.①位于②有正南方向D.③比④高100米配 餐 作 业请从下列三组题中任意选择两组题完成,建议选择AB 或BC ,时间30分钟: A 组题读图2-5,回答1-2题: 1、该地地形为( )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 2、以下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 C.此地的等高距为100m D.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读右图,完成3-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
课题: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002号
【学习目标】
1.能据图说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差别,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陡缓坡等。
3.掌握等高线的一般特点。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熟练绘制地形剖面图。
【预习导航】
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图的绘制
观察等高线模型图,说出等高线图制作的基本过程。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画图步骤:
(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 (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
(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活动)根据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例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在
图中绘制A —F 的地形剖面图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本图1-2-10) ①山丘、山峰和盆地、洼地
填注山顶、洼地对应的等高线部位
例2.看右图等高线的数值变化
若a>b ,判断P
、Q 地形 ②陡坡和缓坡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向地势降低的一侧
(合作完成)下图中从A 到B 数值减小,等高距为50, 做出下面两图中沿AB 线的简单剖面图
A 50
B A 50 B
(规律总结)说出以下四种坡在等高线图上的疏密分布规律:同一幅图中 陡坡: 缓坡: 凸坡: 凹坡:
例3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例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
(规律总结)不同的图形中若图幅面积相同、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相同,那么得出以下结论: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小),坡度越 ( ) 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小),坡度越 ( ) ③山脊和山谷
观察并比较下面两图的等高线形态特征,并比较高程变化规律
提示:
1.将最弯曲的点连线,观察高程变化规律
2.在P Q
3.P Q 沿线哪个可能发育河流。
(规律总结)向低处凸出表示 。
例5:右图中甲乙为河流
1.判断右图中的山脊、山谷,并在适当的位置画出
2.判断甲乙支流是否正确
100 200 300 P
④鞍部(一对山脊或山谷的组成)
说出P 点海拔和周边海拔的关系,分别画出P 方向的剖面图
⑤峭壁和陡崖
(活动)试根据右下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的略图,观察陡崖等高线的特征(其他等值线能否相交)
若上图等高距为50米,求出陡崖高度范围 (规律总结)
例6: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50米
B.190米
C.290米
D.320米 (随堂练习)判读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 4、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等。
②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大图虽在本图中不闭合,但在相邻的拼接地图内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陡崖处只是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谷)线垂直
⑦两组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表示降坡方向
5、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 a.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A B
b.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c.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稀疏
d.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e.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
三、等高线综合应用
⑴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
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
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
越河谷时向上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
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
与流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
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⑵判断气候特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C/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盆地、谷地不易散热,也容易引冷起空气的滞留,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⑶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见表)②选线:
a公路、铁路线: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以及穿过河流的多少(需建桥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b引水线路: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
c输油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③选“面”
a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因地制宜布局。
如陡坡适宜种树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缓坡丘陵可开发梯田,平原地区则可进行农耕种植业。
b 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如工业区建在下风向、下河源;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上河源,且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的地区。
地图过关练习
游客被困在右图(图1—3)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
回答1―3题。
1.图中C 处陡崖顶部最大高度可能为( )
A .390米
B .490米
C .190米
D .90米 2.图中C 处陡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90米
B .490米
C .190米
D .90米 3.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 处,被困游客位于A 、B 、C 、D 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中短横线是示坡线),回答4—5题 4.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A .四川盆地
B .珠穆朗玛峰
C .白头山天池
D .云贵高原 5.下面哪一幅是过AB 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A B C D 读右图,甲、乙、丙、丁四地等高距相等,回答6—7题
6. 4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
D 丁 7.关于4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4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三倍 读右图回答8—10题:
8..若a 小于b ,有关M 、N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 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 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 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 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9.若b 海拔高度为200m , a 海拔高度为300m , 则M 、N 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
B
图1—3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 或同为b ,则M 、N 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图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回答13~14题。
13.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4.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15—17题。
15.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 .①河 B .②河 C .③河 D .④湖 16.湖泊④对图中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的是 A .①河段 B .②河段 C .①②河段 D .①②③河段
18.图中虚线是居民点a 和b ,b 和d 之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
A .e 和g
B .e 和h
C .f 和g
D .f 和h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4
班级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