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留学生服务中心】 “海归”入沪工作面临三道坎:住房配偶子女教育
【上海海归落户】高层次人才比例上升 沪引进留学人员出现五变化

【上海海归落户】高层次人才比例上升沪引进留学人员
出现五变化
上海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日前顺利完成,在10324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有留学人员5217名。
上海市人事局负责人说,此次引进的留学人员与第一轮相比,出现了五个明显变化趋势。
首先,留学人员回国热情持续升温。
第二轮人才集聚工程实施的一年零三个月里,平均每月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00余名,比第一轮每月增加近30人。
第二,高层次人才比例上升。
5217名留学回国人员中,90%以上来自发达国家,留学回国人员中博士学历比例为38%,比上一轮高出近10个百分点。
第三,专业结构与国家和上海的发展战略重点更加吻合。
引进的留学人员中,管理类、经济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电子信息类达60%。
受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此次引进的港航类人才比上一轮明显增加,约占总数的1.2%。
第四,择业渠道向非公经济领域集聚的趋势明显。
第五,人才柔性流动趋势增强。
来沪工作的留学人员中,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以不改变其国籍的方式回国就业。
如在办理《上海市居住证》B证的人员中,已入外籍的留学人员增幅较高,目前已占B证总数的60%。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留学生落户上海常见失败案例与分析

落户咨询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有些无伤大雅,有些可能就成了落户的致命伤。
案例一:刘先生工作于上海的某分公司(总公司在外地),合同跟总公司签的,社保和个税皆通过上海的分公司按要求连续缴纳,其他各方面条件也都很不错。
于是,刘先生在公司人事的带领下去人才中心交材料,却被告知其不符合落户的条件,并被柜台的老师在落户系统中登记留痕。
问题点:劳动合同不符合要求(被定义为派遣性质),具体参照如下落户政策明确规定:缴纳单位与签订劳动合同不一致的不予认可。
所以务必要保证劳动合同、社保和个税的公司名称严格一致!接下来,刘先生又在上海分公司的配合下跟分公司签了一份新的合同,重新到人才中心提出申请,被柜台的老师直接拒绝,无奈之下开始找代办落户的机构处理,然而,被柜台的老师拒绝了两次并记录留痕,即使找代办机构也无能为力!刘先生将可能面临的处境:已被判定为外地公司的派遣性质,以后都无法通过留学归国的政策落户上海。
原本很小的问题,最后却成了硬伤,还是前期了解不够精准。
提醒大家,去柜台交材料前所有的材料一定要准备到位。
交材料前可以通过沪籍政策解读审核一下你的材料,防止出现纰漏,同时也有助于你一次性成功提交材料。
也许你对落户政策研究很多遍,也许你也做了很多的攻略,可难免有遗漏的细节之处,但愿这些细节不要成为你落户中的致命伤。
案例二:C先生,国外高校硕士2016年8月读完国外课程回国同时8月开始在上海工作,社保个税符合要求正常缴纳,已满11个月(C先生的国内外学校皆不在名单内,需要缴纳一年1.5倍社保)。
2017年4月正式拿到国外硕士毕业证书C先生近期准备办理上海落户,被告知其个人的情况目前无法办理政策有规定:国内外学校均不在名单内的人员,社保基数需要满足上海市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1.5倍,并正常连续缴纳满一年,个税也要相对应。
C先生的社保虽然已交“将近”11个月,但是正确的计算方式是:从2017年4月C先生拿到国外的毕业证书开始计算12个月。
上海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留学生找工作: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

【上海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留学生找工作: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刚从求职大战中胜出的李同学,回顾过去8个月的找工作经历,用上了“不堪回首”四个字。
这名拿着国内顶尖高校硕士学位的90后女生,向我们“吐槽”:找工作之初“还没战死,险些吓死”。
“去咨询公司面试,左边的是斯坦福硕士,右边是哥大硕士,还有一群加州伯克利的毕业生在窗边旁若无人地攀交情。
等候室就像海归精英聚会,让我觉得自己土鳖到家了,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然而,在与“无处不在”的海归精英“交手”几次后,李同学发现,有些海归的竞争力并不强。
“现在想想他们那么夸张地炫耀海外经历,也是为自己壮胆吧。
”当国内高校毕业生对海归抢饭碗心怀怨怼的时候,海归群体也在大呼“就业难”。
2013年底的一组数据显示,只有65.3%的海归在回国3个月内找到工作;3~6个月找到工作的占21.0%;6~12个月找到工作的占8.2%;还有超过5%的海归需要1年以上的求职时间。
然而,在对这个数据进行细分之前,我们并不能断定海归求职已陷入困境。
海归群体天然划分为“大海龟”和“小海龟”。
名校毕业、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出国前在国内职场已小有成绩的留学人员,通常被称为“大海龟”。
相应地,一直在读书、没有实习和就业经历、毕业后立刻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无论毕业于常春藤名校,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大学,都只能算作“小海龟”。
已经工作3年的李先生告诉我们,根据他的观察,身边的“小海龟”同事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工作能力。
在他看来,真正在职场上有说服力的,是那些在国内取得职业成就,随后出国读MBA 的“大海龟”。
“这些人是全球流动的,根据全球的机会调整自己。
他们在世界任何国家都会找到不错的工作,并且做得很好。
只是碰巧中国有适合他们的工作机会,而且碰巧他们的家乡在中国。
”李先生认为,就业环境对留学人员“看人下菜碟儿”,是市场的正常调节,因为海归整体含金量正在下降。
“留学的出口松了,求职的入口自然就紧了。
【招聘海归硕士】 “海归”专业集中造成就业压力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招聘海归硕士】“海归”专业集中造成就业压力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上海分中心昨天发布信息: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
去年一年,分中心受理6000多名留学人员的学历认证事务,比上年增加1000人左右;其中硕士学位占六成以上;“海归”人员的专业集中在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于留学专业选择过于集中,因此这部分人员回国就业可能会感到有压力和难度。
专家建议,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应从国家对人才的宏观需求来考虑,与今后的就业对接,而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
目前,国家对信息与通讯、农业高新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需求量较大。
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即将拉开帷幕,在全国数个城市举行。
其中,巡回展“上海站”的时间为3月7日—8日(下周六、日,10:00—16:30),地点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届时,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参展院校都经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资质审查。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上海留学生归国落户条件

上海留学生归国落户条件
上海留学生归国落户条件
上海市对留学生在上海落户有明确的规定,居住证申请需要归国人员满足以下条件:
1. 年满18岁,未取得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2. 具有国家批准的学历,或者在中国有不少于6个月的学习经历;
3. 取得上海市卫生局批准的入境体检;
4. 拥有经上海市公安局批准的有效期内的护照、居留许可;
5. 在短期护照的有效期内拥有上海市居住的合法工作或就业的权利;
6. 已在上海市落户后,有实际居住地址,符合居住证发放条件;
7. 申办上海市居住证时,应按照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有效护照和有效期内的护照;
(2)有效的入境体检证明;
(3)上海市公安局批准的有效期内的居留许可,以及签发时
间不超过6个月的工作许可;
(4)上海市护照签发机构(如护照办公室)出具的工作/就业
许可,以及落户地址证明;
(5)工作单位出具的落户地址证明;
(6)上海市海关出具的出入境报告。
其他上海市相关部门和机构可能要求提供其他文件,例如驾驶证、银行流水等,以便完成审核和审批程序。
另外,申请人需要进行面试,以证明他们的身份,让他们有足够的信息来落户上海。
总之,想要申请上海落户,留学生应该满足上述条件,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通过面谈。
【留学回来找工作】海归对回国心生恐惧 国内职场规则难适应

【留学回来找工作】海归对回国心生恐惧国内职场规则难适应毕业在即不少留学生对“是否归国”很纠结从本月开始,美国、英国等留学生即将毕业,记者发现留学生们讨论最热门的话题是“是否回国”,不少留学生网友表示在感情上都比较“纠结”,很多“非牛人”海归感叹,想留留不下,回国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
据了解,目前佛山留学生回国比例也逐年增加,其中以英国留学生回国比例最高,按业内的说法是去英国留学的十个有九个会回国,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占五成。
在留学生中,什么类型的人留在了国外?一旦回国留学生又将会遭遇哪些“不适应”,要如何面对?业内人士和海归人士为即将毕业的留学生支招,同时也希望留学生的毕业现状,能给即将奔赴国外开始留学旅程的新生们或想出国的学子们一些“心理准备”。
毕业后对回国心生“恐惧”“周围都是金发碧眼,ABC从来没觉得你们和他们是一类人,但是想着要面对国内的现实就恐惧。
”最近在应届生论坛的“海归求职”上,有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网友求助是否回国,发帖讲述了自己的回与不回的矛盾及对回国的恐惧心理,众多留学生纷纷跟帖表示理解。
记者发现,许多留学生们在回与不回中“纠结”,认为留在国外,跟家人天各一方,感觉孤独,融入不了国外的社会,工作压力大,但是社会环境还算好等优势又让留学生们留恋。
而回国,可以跟家人团聚,经历挫折也有家人做后盾,但同时他们也普遍担心适应不了国内社会的竞争环境、人际关系复杂等问题。
资深留学移民专家关琪告诉记者,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是希望自己能留在国外的,但现实是,要留在国外很难,这些接受了国外教育,适应了国外生活的留学生们,对回国就业有“恐惧”心理也不难理解。
据关琪介绍,在美留学毕业后可以有1年的工作许可,但到第2年就要抽签,中签率非常低,不到40%的中签率意味着即使留学生找到了工作,但是抽签没抽到,仍然要回国。
而加拿大是目前移民政策较宽松的国家之一,可以给到留学生3年的工作签证,在当地找到了工作并工作1年以上就可以移民,但是很多人仍然留不下,因为在加拿大很难找到工作。
海归落户家属及子女情况

海归落户家属及子女情况一、家属随迁条件符合落户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其配偶(配偶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及16周岁以下或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子女,可同时申请落户。
留学人员回国后结婚的配偶,不属随迁范围。
二、家属申请随迁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留学回国人员配偶安置登记表(附一张二寸证件照,子女免表)。
2、国内最高学历(位)证书;属肄业的提交肄业或退学证明;若配偶为留学回国人员的所需材料与留学回国人员相同。
3、随(归)迁配偶(属农业户口的须先办理“农转非”)和子女的户口本或户籍证明,身份证,配偶体检证明(由上海市二级(含)以上医院出具的六个月内有效的体检报告原件)。
4、国内无户籍由国外随归的配偶,附90天有效期的户籍注销证明、本人护照、签证及出入境记录。
5、在国外出生的随归子女且父母双方国内均注销户籍的,须附国外出生证明和推荐翻译机构的翻译件、中国护照或中国旅行证及签证、出入境记录;在国外出生的随归子女且父母一方国内有户籍的,先要在父(母)或其他亲属户籍地报出生入户,且附国外出生证明、户口本或户籍证明、本人护照或旅行证。
6、随迁配偶有工作单位的,附原单位辞职证明;若在上海已有工作单位的附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属三资企业的须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安置表须在用人单位意见栏内盖章并附劳动(聘用)合同。
7、放弃随迁的配偶须提交户口本和身份证及放弃随迁承诺书。
8、16周岁以上的普通高中在校生随迁的,需提供学籍证明。
9.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
三、留学回国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及家属随迁,应当由留学回国人员所在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用人单位是指: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用人自主权和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单位,或具有用人自主权的中央及外省市单位在沪分支机构。
2、大型跨国企业在沪依法注册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注册并设有专职人事(组织)部门的非企业法人社团机构单位。
上述单位必须持有上海市社会保险登记证。
外国人才在上海工作生活服务手册

外国人才在上海工作生活服务手册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才前往工作和生活。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些有关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信息和服务:1. 工作签证:外国人才需要获得有效的工作签证才能合法在上海工作。
可以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或上海市移民局申请签证。
详细的签证申请要求和程序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询到。
2. 就业机会: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各行各业的就业机会较多。
外国人才可以通过各大招聘网站、人才市场和猎头公司寻找适合的职位。
此外,一些国际性公司也会定期在上海举办招聘活动。
3. 住房:上海的住房市场相对繁忙,租房和购房都是常见的选择。
外国人才可以选择租赁公寓、合租房屋或购买房产。
学区房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对有子女的外籍人士来说。
建议提前通过中介公司或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
4. 医疗服务:上海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和设施。
外国人才可以选择去国际医院或中外合资的医疗机构就诊。
购买医疗保险是明智的选择,以防万一需要医疗服务时不至于面临高额费用。
5. 学校和教育:对于有子女的外国人才,上海有许多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供选择。
这些学校提供多种教育模式,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际课程。
提前了解学校的申请流程和入学要求是重要的。
6. 生活成本: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高。
房租、食品、交通等费用都需要考虑。
但相对于其他国际大城市,上海的生活成本还是相对较低的。
7. 文化和娱乐: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文化的城市,有许多博物馆、艺术展览和演出场所供人们参观和欣赏。
此外,上海还拥有许多豪华商场、购物中心和美食街,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总之,上海是一个对外国人才来说非常开放和宜居的城市。
通过合适的准备和了解,外国人才可以在上海享受到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上海留学生服务中心】“海归”入沪工作面临三道坎:
住房配偶子女教育
上海将进一步拓展上海市居住证B证功能,为解决外籍人士子女的户口、医疗保险、入学和高考等问题提供方便。
这是记者从市政协昨天召开的“在沪工作及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悉,住房条件、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已经成为本市吸引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海外人才的三大瓶颈。
尤其是子女教育,已经超越了生活环境而成为大多数海外人才来中国前的首要考虑。
徐汇区副区长周秀芬在座谈会上坦言,正是被这一问题所困,不少海外人才最终放弃了来沪发展的念头。
因此,在教育政策上向其子女倾斜,已是进一步吸引高质量海外人才来沪的当务之急。
市人事局有关人士透露,人事局已经针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B证的外籍人士的子女入学难问题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相关措施正在积极酝酿中。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