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毕业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18d1e26c175f0e7dd1378d.png)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摘要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我国的食品生产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食品供给类型、数量和方式逐渐繁,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关注。
食品安全关系到食品产业的进出口,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随着近年来发展的有机食品作为目前国家最安全的食品,是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是人们消费的主要趋势,其生产与质量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对所有食品品质保证起到关键作用。
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和安全对增强我国的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十分重要,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国食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安全管理;发展状况目录第一章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色谱的由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2色谱法的分类。
.。
..。
..。
..。
.。
..。
..。
.。
...。
.......。
.。
..。
..。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1.3色谱流出曲线常用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法探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1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261ae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c.png)
食品是维持生命的物质根抵,这一根抵的安全又是一个社会安康开展的必备要件,关乎民生根本和社会稳定,更是考量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看看下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吧!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政府单一监管缺乏的情况下,有必要深入探讨行业协会参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社会关注度高,管理压力大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的身体安康和生活质量,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事外,食品安全问题的敏感性不言而喻。
在信息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快捷的情况下,食品安全事件会迅速发酵,形成宏大舆论压力,极易引起,影响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高,舆论燃点低,一旦出问题,很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甚至酿成。
毒奶粉、地沟油、假羊肉、镉大米、毒生姜、染色脐橙等事件,都引起了群众愤怒。
”[1]因此,迫切需要调动一切资源,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2.弥补政府单一监管缺乏xx 年以前,我国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监管模式,其弊端在于部门之间相互踢球,监管真空无法覆盖。
大部制改革力图通过整合监管资源、消除部门权责,扭转这一场面。
但目前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实行属地管理原那末,造成监管与盲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队伍建立,威慑和打击能力受限;监视机制不够完善,未整合多元主体力量”[2]。
从媒体暴光的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来看,无论分段监管、分块监管,还是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推委扯皮,解决监管问题,均需要跳出体制,放宽视野,发动包括协会在内更多的力量,弥补政府单一监管缺乏,才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3.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需要从立法宗旨来看,《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安康和生命安全”。
从详细规定来看,也在假设干条款中明确规定了社会共治的目标和要求。
如该法第三条规定,“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视管理制度”。
第九条第一款规定:“食品格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效劳,引导和催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立,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3000字食品安全论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3000字食品安全论文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1412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2.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000字食品安全论文篇一: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
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关键字:食品安全安全监管防患未然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近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
2021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21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21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21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21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
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
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21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
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法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正如紧接着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食品不断曝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食品质量、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范文(二篇)
![食品质量、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e608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4.png)
食品质量、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范文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食品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是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建立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足够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法律法规,确保食品行业各环节遵守法律法规,落实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同时,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及时修订不合理或滞后的法规法规,以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健全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环节的监督,完善监督体制机制。
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督,建立台账制度,做好食品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督,打击食品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三、强化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
加强食品质量和安全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共享,实现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快速响应和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消费者的信息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完善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责任追究机制责任追究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完善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界定。
对于违反食品质量和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是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对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论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27ab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f.png)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实施策略。
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维护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2.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提高食品质量,推动食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3. 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维护社会和谐。
4.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食品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策略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法可依。
2. 强化监管执法: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3.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4.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5. 推动食品企业自律:引导食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6. 强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信用评价。
四、结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同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范文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8c7d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a.png)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范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内容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 背景介绍食品安全问题是指由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所引发的食品中的卫生不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添加有毒物质、超标添加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期原料、采购非法食品等。
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二.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是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还可以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食品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三.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
生产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生产流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标准,采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和工艺,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保证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四.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加工者需要控制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工者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加工食品符合标准和规定。
五. 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运输者需要使用安全可靠的运输工具和设备,控制运输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品质。
此外,运输者还要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食品的安全运输。
六.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食品储存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储存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储存方法和控制措施,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
储存者还要定期检查储存设施和条件,确保储存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七. 食品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食品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98ac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7.png)
食品质量与安全引言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食品质量问题包括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的所有环节,如食品中毒事件和食品伪劣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因素:1. 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是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其中,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对养殖场进行科学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风险。
2. 加工环节食品加工环节也是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此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能够有效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
3. 储存和运输环节储存和运输环节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敏感环节。
不合理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甚至产生细菌污染。
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减少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风险。
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管是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建立起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公布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提高公众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知晓度。
2. 提高食品企业的自律意识食品企业应加强自我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对原料的把控,严格选择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
3. 引入先进技术引入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是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论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4a93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c.png)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本文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现状;对策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如瘦肉精、毒胶囊、地沟油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损害了社会信誉。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还会影响企业信誉、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 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3.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进展,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信用评级,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
4.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加大,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论文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5d85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e.png)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论文
一、引言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
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探讨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食品安全问题
1. 食品添加剂问题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一种物质,但不少添加剂带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如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部分食品生产商为追求经济利益会滥用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
### 2. 食品卫生问题食品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卫生条件不达标将导致食品质量下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 3. 食品真实性问题有些不法商家会在食品中掺假,虚假宣传
等手段进行欺骗,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对人们的生活带来隐患。
三、食品安全的控制对策
1.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确保食品安全。
###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追责机制,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切实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 3.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
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选择安全放心的食品,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四、结论
食品安全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加强食品安全
管理,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务之急。
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环境,实现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食品质量安全论文
![食品质量安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862dd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b.png)
⾷品质量安全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
⾷品质量安全论⽂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们对于健康和安全提出了更⾼的要求。
⾷品是⼈类⽣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更与⼈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必须确保⾷品质量安全,⽽加强⾷品安全预警管理则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章对我国⾷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了深⼊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现状分析;危机应对 1我国⾷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权限分配上,我国的⾷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预警管理也较为复杂。
管理职能较为分散,并且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等现象。
⾷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涉及诸多环节和领域,其权限分属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在信息共享和相互协调⽅⾯较差。
对于这些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作中很难做到尽职尽责,出现问题后更是互相推诿,逃避责任。
1.2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 ⽬前,我国与⾷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完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强。
从农⽥到餐桌,每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品质量造成影响,然⽽当前的法律法规并不能进⾏全⾯的涵盖,在执法的过程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制定⼀部完整⽽统⼀的,针对于⾷品质量安全预警的法律势在必⾏。
1.3技术装备⼿段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我国在很多⽅⾯仍然与之存在很⼤的差距,如监测机构、设备、⼈员⽅法等,并且在很⼤程度上受到了当前技术⽔平的限制。
发达国家拥有⼤型的精密仪器和检测技术,⽽我国在污染物的检测⽅⾯则较为⽋缺。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部分地区的检测检验机构设备和仪器较为简陋,功能单⼀,对于突发性的⾷品安全事件难以应对,对于违法⾏为的查处⼒度也存在不⾜。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结课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684fb0f121dd36a32d8259.png)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结课论文HACCP在桶装纯净水当中的应用学生姓名黄君学号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 15-1班指导教师陆健康日期2013年5月20日塔里木大学教务处HACCP 在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黄君(新疆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安15-1班843300)【摘要】为了确保饮用桶装纯净水的卫生安全,预防失去中毒的发生,本文用HACCP的七项基本原理对桶装纯净水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最后确定(1)水处理;(2)清洗内壁;(3)瓶盖接收;(4)瓶盖灭菌;(5)纯水臭氧灭菌等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建立了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并实施监控,旨在在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建立HACCP质量控制体系,进而提高桶装纯净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HACCP”、“桶装纯净水”、“质量管理体系”1.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桶装纯净水以其方便的饮用方式和良好的感官性状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 ,饮用人群数量不断增加 ,其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桶装纯净水生产发展迅速,桶装饮用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
但经过抽样调查,该产品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超标。
而微生物超标现象较为突出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措施不严格,对回收桶和盖以及管道设备、储水容器等设施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微生物污染;二是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存在不规范搬运、门店露天存放桶装水等问题,造成二次污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1]。
因此提出使用HACCP原理对其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其关键控制点,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以提高其合格率。
HACCP运用食品工艺学、微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质量控制和危险性评估等方的原理和方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用来保护食品不受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的预防性技术管理体系,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避免由食品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损害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通用8篇)
![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44ee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c.png)
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通用8篇)第一篇: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绝进展和消费者安全健康意识的加强,产品及服务质量已成为消费者、商家、媒体共同挂念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食品安全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广泛意义上的食物是指那些能经过简单处理或规范加工能充足人类生命健康需要和人们生活习惯嗜好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制品。
这些食物大部分来源于广泛意义上的农产品,来源于生产农产品的粮、棉、油、渔、丝、茶、菜、果、糖、酒、畜、杂等12大门类的初级产品。
这些初级产品的种类、特性、运输、加工、贮存、销售的途径、方式和管理已经各具特色,但在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环节存在的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却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危及人体健康。
因此,食品安全涉猎的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以外,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范畴,是一个涵盖全社会的、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为基础的,与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舆论、个人食品安全防范等相关的系统工程。
因此,在人人努力探求健康长寿的今日,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的紧要性是不问可知的。
食品的安全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容忽视,食品中有不少的天然有毒物质,我们要实行确定的防备措施。
平常我们所吃的蚕豆青色时不能吃,由于其中含巢菜碱甙。
生豆浆要煮到无泡才可以喝,由于其中含蛋白酶抑制剂。
水果中譬如银杏,生吃可能会中毒,还有杏仁食1克以上也会中毒等等。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食品的紧要性。
但是也有很多有违食品安全性原则的例子在我们的四周发生,大到一些国有企业,小到学校的食堂都会显现食物中毒的事件。
而且食堂的餐具就算用热水烫过,消毒精洗过,但是那么多不会认真洗,也洗不干净,一些过期食品不仅毫无营养而且在确定程度上危害人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70825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8.png)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摘要:“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实践,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士提供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内容;方法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食品企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知识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现阶段此门课程的教学授课形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降低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因此,如何对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牢固掌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已成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
1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质量1.1改革理论教学1.1.1完善理论教学内容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
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教材,却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
一般而言,专业的教学内容具有稳定不变性,但科技引领着食品质量管理方法的不断变更,使得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陆宗道、刘金福等编著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教材为例,虽然在阐明理论的同时,还适当的举例来进一步便于学生的理解,对枯燥理论知识的传授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是书本知识有限,所以无法及时补充更新内容。
在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的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先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和资讯及时地向学生们讲授,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知识。
1.1.2适当删减重叠知识每门课的授课学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授完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论文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4945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e.png)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而质量控制则是保障食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达到一定的标准。
食品安全的现状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例如,过期食品、添加有害物质、非法添加药物等问题屡见不鲜,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隐患。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到位,以及部分企业为了谋取暴利而不择手段。
食品安全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给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不法分子不断想方设法地伪造食品、添加非法添加剂,使得监管部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新的科技革命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也给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与质量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食品质量控制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严密的检测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食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只有严格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产品。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对策为了提升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水平,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都应积极行动。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管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违规企业要给予严惩;企业应提高食品生产加工的自律性,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不贪图便宜,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食品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只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共同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食品生产与消费环境,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范文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2b90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6.png)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范文食品质量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对食品的信任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管理的背景开始,逐步深入探讨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食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食品安全则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食品供应链的不断延伸,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因此,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
首先,食品安全管理能够防止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其次,食品安全管理能够加强食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标准和质量。
最后,食品安全管理能够构建食品安全意识,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
三、食品安全管理现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无法覆盖到所有食品领域。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技术手段,导致监管不力。
同时,食品行业的诚信问题严重,加剧了食品安全的风险。
四、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食品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食品供应链中环节众多,管理困难。
其次,食品监管人员的专业性和素质亟需提高。
此外,食品监管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五、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策略解决食品安全管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首先,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其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此外,加大食品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六、推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推进食品安全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和投入力度。
其次,企业要严格遵守食品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f959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8.png)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存在问题。
例如,农药、化肥的滥用、兽药的过量使用、饲料添加剂的超标等,都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此外,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不规范操作等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是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关键。
其次,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面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消费者应该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食品。
此外,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利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因此,加强科技研发,推动科技与食品安全的结合,是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最后,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加强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可以更好地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同时,各国应该加强食品贸易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确保食品贸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食品的安全管理金陵科技学院 13园艺1班 210038朱堂莉[摘要]: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我国的食品生产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食品供给类型、数量和方式逐渐繁,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关注。
食品安全关系到食品产业的进出口,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随着近年来发展的有机食品作为目前国家最安全的食品,是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是人们消费的主要趋势,其生产与质量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对所有食品品质保证起到关键作用。
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和安全对增强我国的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十分重要,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国食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安全管理;发展状况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法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物质资源的不断充裕,人们越来越注意生活和饮食的质量。
食品作为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安全性关系到食品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都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对饮食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适合人们消费需求的食品需要不断被开发,并要加强已有食品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有机大米、水果、蔬菜、饮料、茶叶、奶粉等有机食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有机食品将在我国食品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提高我国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
1 我国有机食品的现状1.1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有机农业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末,全世界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发展了有机农业生产。
同时全世界有机农业的生产面积逐年扩大,全世界有机食品贸易额与生产量也达到迅速增长。
欧洲是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较快的地区。
与国外有机食品产业的蓬勃态势相比,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起步较晚, 规模较小。
1990 年浙江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1994 年辽宁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有机食品贸易机构的推动下, 我国开始有少量地区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1]。
目前国内权威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两家,一家是1994 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的“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 ”,另一家是农业部批准建立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2002 年建立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 负责全国有机食品的审查、颁证和有机农业的研究、咨询等工作, 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粮食、蔬菜、油料、肉类、蛋类、奶制品、饮料、酒类、咖啡、可可、茶叶、草药、调味品等等100多个品种, 其中很多产品还畅销国外。
现阶段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1.2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管理的问题我国有机食品生产起步较晚, 规模较小,生产发展技术较落后。
管理部门和经验较少,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依据,在有机食品的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2.1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和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是一个法制制度较强的国家,很多事的进行都必须依照相应的法律。
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较晚,法律等各方面的制度还较少,缺陷较多,体质制度不健全。
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直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对经质量认证的农产品的监管更是无法可依。
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中心(OFDC)是我国目前负责有机食品认证的主要机构,但其认证并未获得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认可,知名度也并不高。
为进一步确立有机食品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国家有机产品标准》,遵照国家认证认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也于2005年通过) 执行。
该标准确定了中国有机产品的标准、范围和认证规则。
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标记“有机”和/或“有机转化”的产品必须符合《中国国家有机产品标准》的规定, 并经由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人员共同认证,从而减慢了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德国专门成立了有机农业组织联合体。
“有机农业工作组”(AGO)负责制定德国有机农业实施细则,建立自己的有机农业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目前德国执行《2092/91 条例》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共有59 家。
1.2.2 国际合作交流较少,国家政策支持不够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德国专门成立了有机农业组织联合体。
“有机农业工作组”(AGO)负责制定德国有机农业实施细则,建立自己的有机农业标准体系,明确有机农业生产中允许的投入,怎样对生产、加工、营销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及从非欧盟国家进口有机食品的要求。
而我国则没有相应专业性的负责有机食品生产管理的组织或机构,尤其在许多食品的发展中与欧盟要求的差距较大。
由于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转换期,在此期间,生产基地用于土壤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所需要的前期资金投入很高,在一些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发展,政府都给予高度支持和帮助,从生产制造开发过程中都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及技术的帮助,如美国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和保护环境,联邦政府根据情况对部分有机食品生产者认证给予资金补贴,受益的每个农场主甚至可以获得高达75%认证补助费,但补助金额绝对值每户一般不超过750 美元[2]。
我国政府鼓励性政策还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只有少数地区对实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或企业给予了资金补助,但力度不大,还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中。
即使是制定了鼓励性政策的地区,资金扶持也是以现金奖励为主,部分企业为了奖励而认证,致使部分地区对于有机农业生产的投入虽大,但效果差。
1.2.3 有机食品的管理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有机食品的管理体系缺乏规划和行政管理职能,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关系不协调。
在中国有机食品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违规操作、多部门管理、重复认证等现象,看似管理较全,但出现问题后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脱不管,加大了对获证企业的监管难度。
1.2.4 有机食品产业化优势不明显我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有充裕的物质资源,有机农业的发展迅速,加快了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有机食品的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等仍较小,并且品种较单一、生产技术较落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的优势并未显现出来,我国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并且产品的附加值不是很高。
并且企业资金不足,运转不够灵活,不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缺乏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组织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较短,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
1.2.5 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诸多优点,如更为健康、含有较少化学物质、味道更好等。
但是,有机食品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发展才十几年,目前总量占我国食品总量的比例太小,普通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了解还很缺乏。
对健康饮食还不够重视,同时对国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缺乏相应的了解,也阻碍了有机食品发展的和消费信心。
因此使有机食品的知名度和知识及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向消费者传达和转化,引起广大消费者的了解和购买需求,培育出有机食品的需求市场。
2 加强我国有机食品管理的对策2.1 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国家应该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相应标准的制定,建立我国专有的“有机食品负责工作组”直接负责我国的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及其市场和销售等等相关工作。
同时对相关工作和各部门明确责任职责,避免违规操作、多部门管理、重复认证和相互推诿现象,充分行使各部门的职能,对没有达到标准或违规的生产经营者,一经查实,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其次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使用比较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如原料生产环境要素对土质、气候、温度、水质、种植方法等等,其次对卫生指标的要求应该达到统一的结果。
要形成以“国家有机食品负责工作组”和现有的“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中心(OFDC)”为中心的质量认证体系,同时加强私人和非盈利性机构的认证,通过国家认证中心授权发展其他认证机构且统一认证程序,以此来促进认证体系制度的发展,并且加强标签使用的管理。
为了确保认证过程能够有力地支持有机食品的生产方式,有机认证需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制定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的框架;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执行;批准生产者或加工者和允许符合标准的指定产品使用有机标签的有机许可。
2.2 加强国际交流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相对较晚,经验较少,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加强国际合作非常迫切,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规范化的认证形式接轨。
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参与签订有关卫生措施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减少不必要的贸易阻碍;加强与各国在食品安全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风险评价能力;加强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处理有关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健全我国有机食品的管理办法和法规体系,在我国建立认证体系,使我国的认证既符合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产品进口国家的要求,又符合其他国家的要求,最终让中国的认证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从而降低认证成本,以利于大规模地组织生产。
同时要发展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先进可行性的技术。
2.3 完善有机政策、加强宣传由于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转换期,在此期间,生产基地用于土壤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所需要的前期资金投入很高,一般的生产企业难以接受。
为了推动有机食品的发展,国家应加大鼓励性政策,积极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措施的支持,并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
加大对有机食品产业化组织的调节力度,对产业化进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引导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扩大我国的有机食品产业数量和范围。
同时应加强有机食品的宣传力度,对国家优惠政策和相关要求做好宣传。
努力提高全民意识,让广大消费者更多的了解有机食品,引导消费者购买需求,创造良好的有机食品发展市场。
并让消费者做市场监督的主体,让他们加强有机食品市场的规范化,以此来完善管理体制和监督力量,是有机食品能更好的发展。
2.4 加强有机食品的产业化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发展,但有机食品的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等仍较小,并且品种较单一、生产技术较落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我们只有发展自己的优势食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宝贵资源将有机食品产业化,以此来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和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