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出海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大帝的出海梦
去年6 月初,俄罗斯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圣彼得堡市
建立300 周年的纪念活动。按照俄罗斯人自己的说法,这次庆典是俄政府向世界展示自己,提升本国国际形象,鼓励国人奋发图强,重振雄风的良机。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经过艰苦奋斗和付出沉重代价
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之后,于1703 年亲自规划建立的一座海滨城市,把它作为引进西欧国家先进技术和人才、进行对外贸易的窗口和平台。从此俄罗斯融入国际社会,国势日隆,成为东欧的一个强国。
梦寐以求打开海上门户
沙皇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 年5月30日。他的童年是在
宫廷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中度过的。彼得亲政时的俄罗斯,
虽然是一个地垮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但却十分贫穷、落后,有出海门户,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状态。
仍然处于中世纪的黑暗和愚昧状态。其中个重要原因是没1693 年彼得率员视察白海东南岸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港。
在港口码头上,他看到俄国的木材、亚麻、皮毛等商品堆积如山。由于没有本国船只运出销售,外国商人残酷压价,俄商不够成本,宁可让它烂掉也不出售。彼得明白了俄国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
1695 年为了夺取黑海的出海口,彼得率俄军攻取黑海南
岸原属俄国、后为土耳其占领的亚速城。因为俄国没有海军,无法
阻止土军从海上源源不断地向城内供应粮食和弹药,尽管俄军奋勇作战,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彼得亲睹一千余哥萨克敢死队员在土军猛
烈炮火下殉身城下。
这些刻骨铭心的亲历,使彼得日益形成坚定的信念:必
须要有海上门户,要有自己的海军,让愚昧落后的俄国融入欧洲,把
欧洲先进的技术引进俄国。“俄国需要的是海域这是彼得毕生为之
奋斗的座右铭,也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心声。
隐名乔装去西欧学习科学技术年2 月,他在克服保守势力重重阻拦
之后,终于成行。这个使团共有250 人,其中有30 名留学生。他把使团的领导工作交由三位大使负责,自己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
以留学生的身份随团出访。
率团去西欧访问,学习先进技术,是彼得的夙愿,1697 使团到东普鲁士的海滨城市哥尼斯堡,他向一位上校拜
师学习打炮技术。其后,彼得随团到达以造船业闻名于世的荷兰萨尔丹,这里工场林立,气笛长鸣。他借住在一个铁匠家里,生火做饭,
洗衣搭铺,全部自理。他跟着师傅学习木工,斧子劈,刨子刨,样样
活都干,而且干得非常出色。不久,他得到荷兰当局允许,又到东印
度洋公司学习造船学理论。为了完全掌握这门技术,他坚持完全由留
学生成功地独立建造了一艘三桅巡洋舰。
1698 年1 月使团来到英国。彼得除了进一步学习造船理
论外,着重学习英国的议会制度。为了真实了解英国君主立宪的运作
程序,彼得获准在英国上院会议厅旁边的一间房子里,听取会议进行
的情况。后来彼得觉得国王参加议会当面听取议员的意见,很有益
处,俄国应该向英国学习。
使团在同年1 月到达波兰。因为他同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世私交甚厚,他不再隐姓埋名,而以沙皇名义同对方会谈。
彼得率团出访西欧各国,除了学习先进技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游说各国建立反对土耳其同盟,结果很不理想。在会谈中奥古斯特二世向彼得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共同反对瑞典最符合两国利益。由于他说得有根有据,使彼得十分信服。并从此将俄罗斯争夺出海门户的重点,从黑海转移到波罗的海。瑞典当时是个东北欧强国,占领了波罗的海东西两岸许多海湾和土地,俄罗斯沿海的许多土地也被瑞典占领。彼得和波兰国王击掌为誓:不败瑞典,誓不罢休。
雷厉风行革除弊政
彼得一世回国后立即雷厉风行地全面进行改革,革弊兴
利,趋利避害,使整个国家面目一新。
首先改革礼仪制度。在彼得回国的第二天,大臣、贵族、
领主纷纷前来晋见。彼得早已等候。他身穿西服,胡子全部剃光,完全是欧洲人的打扮,他对来者行跪拜礼立即加以纠正,说那是旧的仪式,今后再不能行这种礼了。他简要向大家讲述这次出访的成果和西方的进步以后,就提出首先进行礼仪改革的要求。这时,他拿出一把剪刀,把前面的几位亲信重臣的胡子剪了下来,尽管大家不满意,但皇命不敢违抗,很快就在朝廷所有官员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接着彼得又要求大臣们带头换掉宽大、拖地的长袍,一律改成西装,并逐步在全国推行。
进行政治改革是彼得思考已久的大事。他对蓄谋政变的
宫廷贵族及其工具——射击军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先后两批处死799 名叛军官兵,甚至对某些罪犯采取车裂、暴尸的残酷手段,使人们明白沙皇的意志和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彼得在1699 年设立了由他的亲信组成的办公厅和枢密院,又两次进行地方行政改革,从而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彼得还“温和”地告诉神职人员:教会活动只限于精神方面,不得干预政治,不得插手世俗事务或仪式。神职人员同样要效忠沙皇,无条件执行沙皇旨意。
军事改革是彼得各项改革的核心和重点。他取消了原有
的雇佣兵和贵族军队制度,实行征兵制,主要征集对象是农民,先后
征兵53 次,经过严格训练建成一支20 多万人的精锐部队。对于军官的选择,不是看门弟出身,而是看军事才能和军功,有力提高了军官的素质。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可以说耗尽了彼得毕生的精力。他在顿河上游的沃罗涅什建
立起造船基地。下令筹集资金。凡拥有农奴 1 万户的领主和
8 千户的教堂要缴纳一艘战舰,逾期不交的将没收土地财产。
皇室人员也不例外,彼得自己带头捐了9 条战船。资金征集到以后就由从欧洲聘请来的技师主持建船,先后建成能架16
门、46门大炮的火攻船24艘,加其他各种船只计2000 余艘。1696 年成立了黑海舰队。1703 年又在奥洛涅茨造船厂造成
43 艘大型战舰,成立了波罗的海舰队。
为了支持军事改革和军事建设,彼得采取了一系列发展
经济的措施。他大力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鼓励商人到国外去做生意,除了发展同欧洲各国的贸易外,也同东方中国、印度等国发展贸易。同时颁布关税条例,对进口的外国商品课以高税,以保护、扶植民族商业。彼得还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他鼓励商人开办工厂,国家给予贷款和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外国人在俄投资办厂,在经营一段时间后,转让给俄国人经营。国家招聘国外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俄国帮助兴建官办工场。他还通过政策规定,促使大批农奴进人工场,从事工业劳动。彼得执政前,俄国军需民用的铁都要从瑞典进口,到1725 年已经可以向国外出口。1680
年俄国国库收入为150 万卢布,到1725 年,超过900 万卢布,翻了6 番,保证了战争的经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