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becd219f5335a8103d22047.png)
第五节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一、上肢静脉的解剖基础☐由深、浅静脉组成;☐上肢自手掌至腋窝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多为两条;☐成对的桡尺静脉于前臂近端汇入肱静脉→成对上行于上臂二头肌的下缘移行为腋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组成上肢的浅静脉系统;☐头静脉走行于前臂外侧汇入腋静脉;贵要静脉走行于上臂的内侧近正中汇入肱静脉;一、下肢动脉解剖基础自腹股沟韧带逐次向远侧:股总A→股浅A →腘A →胫前A →足背A↘股深A ↘胫后A →至内踝以下↘腓A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静脉血流缓慢,压力较低,故管壁薄,收缩力弱,管径较相应的动脉略大;●壁内具有静脉瓣,由内膜皱襞形成,薄而柔软;●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防止血液逆流;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5)➢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二者之间有交通支;➢自足到小腿的深静脉(胫前后V)都与同名动脉伴行,每条动脉有两条静脉伴行→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由下肢内侧上行注入股总静脉;➢小隐静脉由下肢外侧上行注入腘静脉。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6)☐下肢深、浅静脉的交通支有调整下肢静脉血流的作用;☐交通支常以直角方向,由浅静脉至深静脉;☐交通支内有瓣膜,阻止向浅层回流;二、四肢血管的检查方法➢检查体位1、上肢血管:取平卧位,上肢外展;2、下肢血管:取仰卧位、下肢轻度外展外旋取俯卧位、足抬高20~30度预设置条件➢四肢动脉/ 静脉彩色多普勒调节●探头频率7~14MHZ●探测深度6 ~ 12cm●声束与血流夹角<60˚●取样容积1 ~ 2mm观测数据➢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及斑块、管腔内有无血栓、血管搏动幅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彩色血流分布状况、充盈度、有无异常血流;➢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流速曲线形态及性质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
三、彩色多普勒检查注意事项◆对比检查◆近心端向远心端◆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多普勒增益适当◆探头压力适当◆肌肉放松◆调整速度范围、滤波器及彩色增强器◆聚焦点◆连续扫查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1)✓二维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脉冲多普勒(PW)表现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2)二维超声表现左右对称,管径由近至远逐渐变小;管壁为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连续性好,呈两明一暗三条平行回声带;探头加压不易变形;腔内血液为无回声;有规律的搏动,收缩期内径大于舒张期内径;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色彩呈单一色;于血管轴心处较明亮。
四肢血管超声基础ppt课件
![四肢血管超声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894d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6.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四肢血管超声基础知识 •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 四肢血管疾病诊断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介绍四肢血管超声在临床诊断和 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医学 影像技术中的地位。
课程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阐明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即帮助 学生掌握四肢血管超声的基本原 理、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
学习目标
掌握四肢血管超声的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了解四肢血管超声与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的比较和优势。
熟悉四肢血管超声在 临床诊断和监测中的 应用。
02
四肢血管超声基础知 识
超声波原理
超声波定义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其频 率高于人耳可听范围。在医学领 域,超声波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
治疗。
超声波产生
超声波通过高频声波产生,通常由 压电效应的换能器实现。
超声波特性
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穿透力 和分辨率,能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
四肢血管解剖结构
01
02
03
上肢血管
上肢血管主要包括腋动脉 、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 脉等,负责供应上肢的血 液。
下肢血管
下肢血管主要包括股动脉 、腘动脉、胫动脉和足背 动脉等,负责供应下肢的 血液。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等因素 有关,可引起肢体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栓塞可能导致 相应器官的缺血和功能障碍。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
总结词
血管瘤是四肢血管的良性肿瘤,而血管畸形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
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
![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3eb34814791711cc79178f.png)
四肢动脉超声检查规范一.髂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1.技术要求检查技术要点:(1)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腘动脉较为清晰。
(2)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3)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
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检查步骤:(1)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
可从腹主动脉远端向髂外动脉顺行扫查,也可从髂外动脉向腹主动脉远端逆行扫查。
髂内动脉病变较少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可不作常规检查。
(2)下肢动脉检查包括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近段、股浅动脉、腘动脉、胫腓动脉干、胫后动脉、腓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图1 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探头位置注意事项:(1)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以上。
检查髂动脉时,为了使患者腹部肌肉充分放松,将患者上肢放在胸部或身体两侧,不宜放在头下。
检查肥胖患者髂动脉时,探头声束向内侧倾斜检查可能较前后方向检查效果好。
(2)下肢动脉近心端至远心端血流速度不断降低,检查过程中,特别是检查高度狭窄或闭塞远端的动脉时,应不断优化(降低)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
(3)下肢动脉斑块及壁严重钙化时,影响声束穿透,彩色和脉冲多普勒可能均不能显示血流,造成血流中断假阳性表现。
此时应检查其近端和远端的动脉,判断血流是否存在。
(4)从腘窝探查腘动脉时,应向近心端方向扫查,以保证从大腿内侧检查和从腘窝检查范围相互覆盖,使股浅动脉和腘动脉任何节段均不被遗漏。
如果有腘动脉瘤,应该测量其最大直径及是否存在瘤内血栓。
2.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 (表)表: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Cossman等)*病变处与相邻近侧正常动脉段相比;动脉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ppt参考课件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8407d2ad02de80d5d84054.png)
(3) 脉冲多普勒表现: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呈单相血流频谱。收缩期峰值流 速、平均血流速度及加速度均明显减慢,频带增宽,类似静脉血流频谱。
2020/3/26
4
二.正常四肢血管的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图1,图2):正常四肢血管左右对称,管径清晰,自近心端至 远心端逐渐变细。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管腔内 均为无回声。使用高分辨率的探头,可见动脉管壁呈三层结构,可见静脉管壁 上的瓣膜及管腔内的“雾状”回声随血流流动。
(3) 脉冲多普勒表现(图12):完全性闭塞时,栓塞处及其远端无血流频谱;不 完全性栓塞时,远端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力,单相连续性,酷似静脉血流频谱。 栓塞区域内血流速度较快,频谱窗消失。
2020/3/26
26
2020/3/26
27
4、多发性大动脉炎 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2020/3/26
1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杨适应症:
1、动脉系统疾病: (1) 动脉硬化性闭塞,显示斑块大小,管腔狭窄程度。 (2) 急性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可显示栓塞部位及程度,为外科手术提供
有用信息。 (3) 动脉瘤(真性、假性、夹层)及动-静脉瘘。 (4) 动脉炎,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5) 动脉手术后随访观察,包括人造血管移植及栓塞治疗等,可观察人造血管
(一) 动脉系统疾病 1、动脉硬化闭塞症 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纤维化致管腔狭窄,继发血栓形成引起的慢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及超声表现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及超声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866e57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0.png)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及超声表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四肢血管疾病是极其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患者常伴有肢体疼痛、肿胀等,甚至有些严重的患者局部组织有明显的坏死等。
对于患有四肢血管疾病的患者,临床中多采用超声进行检查或者诊断,这也是当前诊断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之一,能够准确的呈现出患者病灶,为后期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以下针对四肢血管超声诊断及超声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四肢血管超声诊断适应症四肢血管超场诊断主要适用于动脉系统、静脉系统疾病:其中动脉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硬化性闭塞,多诊断为斑块的大小形状,同时还能够呈现出管腔狭窄的具体程度;同时也可以诊断出急性动脉栓塞、动脉血栓的形成,清晰展示栓塞的具体位置,能够为手术提供依据;在动脉瘤、动、静脉瘘诊断准确率也较高;除此之外还有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在患者动脉手术以后,可以通过超声对患者人造血管移植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血栓风险。
对于静脉系统的诊断,既可以检查深静脉栓塞,又可以检测到浅静脉曲张,在深静脉栓塞诊断中能够准确到找原因,对栓塞程度、范围进行观察,同时还可以针对治疗以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诊断;在诊断浅静脉曲张时,能够检测到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性如何,对于其是否存在功能性障碍的检测主要是借助是否存在返流情况,准确捕捉返流时间及速度。
二、正常四肢血管超声诊断(一)二维超声诊断二维超声诊断四肢血管时,能够观察到其是否左右对称,可清晰展示管径,由近心端逐渐向远心端移动时,会慢慢变细,呈现出动脉管壁非常厚且有较好的弹性,静脉管壁薄且压缩性较好。
管腔内无回声。
在高分辨率探头使用时,能够清晰看到动脉管壁呈现出三层结构,清晰可见静脉管壁上的瓣膜、管腔内雾状回声伴随着血液慢慢的流动。
(二)彩色多谱靳诊断使用彩色多谱靳诊断四肢血管疾病时,能够将管腔内彩色血流情况清晰呈现,正常的血管血流充盈,而且边缘整齐。
每个心动周期中的动脉三相血流较为快速,并且同脉冲多谱靳呈现的三相血流频谱保持一致。
四肢动脉硬化超声诊断标准
![四肢动脉硬化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a584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7.png)
四肢动脉硬化超声诊断标准四肢动脉硬化超声诊断标准一、血管内膜增厚在超声图像中,血管内膜增厚通常表现为管壁厚度增加,超过正常厚度。
正常动脉内膜厚度在1-2mm之间,若厚度超过3mm则可视为血管内膜增厚。
此现象通常由动脉硬化引起,是四肢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二、血管斑块形成在超声图像中,血管斑块表现为突入管腔内的形态不规则、强回声或不均匀回声的团块。
这些斑块通常由胆固醇、钙盐和其他物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
血管斑块的存在表明动脉硬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对血流产生影响。
三、血管狭窄在超声图像中,血管狭窄表现为管腔直径减小,血流通过时出现涡流或湍流。
这通常由动脉硬化斑块堆积引起,导致管腔变窄。
血管狭窄会影响四肢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引起缺血性病变。
四、血管闭塞在超声图像中,血管闭塞表现为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通过。
这通常由动脉硬化斑块引起的血栓形成或血管壁纤维化引起。
血管闭塞会导致远端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引起坏死。
五、侧支循环形成在超声图像中,侧支循环表现为细小的、迂曲的血管分支。
这些分支通常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形成,以提供额外的血流通道。
侧支循环的形成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过多的侧支循环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六、血流动力学改变四肢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血流方向改变和阻力增加。
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血管狭窄、血管壁弹性下降或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这些改变,并提供有关病变严重程度的信息。
七、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变部位及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地显示四肢动脉硬化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和闭塞等病变情况。
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显示侧支循环形成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现象。
这种检查方法对评估四肢动脉硬化的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八、超声测量病变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通过超声测量病变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可以定量评估四肢动脉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颈部和四肢大血管超声
![颈部和四肢大血管超声](https://img.taocdn.com/s3/m/865173fe4693daef5ff73d0d.png)
颈部和四肢大血管超声TCD——经颅多普勒TCCS——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声窗:颞窗、眼窗、枕窗、颌下窗TCD主要应用领域:①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检测②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的检测③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检测④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⑤微刷子检测一、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MCA狭窄程度内径减少(%)狭窄处峰值流速远端血流远段频谱音频轻度狭窄<50% 140-170 正常正常基本正常中度狭窄50%-69% 170-200 轻度降低PI正常粗糙重度狭窄>70% 明显升高或者降低明显降低低流速低搏动改变,PI明显减低粗糙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正常VMCA/VICA1.2-2.5:1轻度VSP VMCA/VICA >3 120-140cm/s中度VSP VMCA/VICA 3-6 140-200cm/s重度VSP VMCA/VICA >6 >200cm/s三、脑动静脉畸形A VM1、速度异常:流速明显升高(2-3倍);Vs/Vd非对称升高,以Vd明显,比值<2:1(2-2.4/1)2、频谱异常:频带增宽或频窗消失,探测到涡流或湍流、“乐性”杂音(基线两侧)PI明显减低(常<0.65)音频异常:机器房自动调节功能异常血管舒缩功能异常颈动脉检查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鉴别★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解剖特征无分支多分支管径大小粗细阻力指数低阻力型高阻力型位置后外侧前内侧颞浅动脉敲击无锯齿波有锯齿波一、颈动脉硬化症:内膜增厚(IMT≥1.0mm)、斑块形成(>1.5mm)血管狭窄 0~49%、50~69%、70~99%颈动脉斑块目测分类分类特点症状风险1 整个斑块无回声会溃疡斑块高2 斑块大部分无回声>50% 高3 斑块大部分有回声>50% 低4 整个斑块都有回声最低5 未分类不清颈动脉狭窄标准狭窄程度PSV(cm/s) EDV(cm/s) PSV(颈内A)/PSV(颈总A) 0-49 <125 <40 <2.050-69 >=125,<230 >=40,<100 >=2.0,<4.070-99 >=230 >=100 >4.0闭塞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二、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肌性结构发育不良动脉中层增厚/变薄交替存在,呈“串珠样”改变超声表现:2D:一侧或双侧颈内动脉管径不均匀缩窄,内-中膜结构不清晰,无中膜平滑肌低回声暗带CDFI:管腔中心无亮带血流特征。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82645b5d1f34693daef3eed.png)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检查方法】动脉: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
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
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
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 m。
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
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
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
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
静脉: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
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
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
3.探测上肢静脉:(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
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
(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
4.探测下肢静脉:(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
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
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
(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试行(第三部分四肢血管)(参考仅供)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试行(第三部分四肢血管)(参考仅供)](https://img.taocdn.com/s3/m/33df61ef33d4b14e85246890.png)
第三部分四肢血管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第七章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为了评价上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具体如下: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
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
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1、上肢乏力、发凉2、与上肢运动有关的上肢无力、疼痛或指端溃疡、坏疽。
3、与上肢运动有关的头晕等颅脑缺血症状。
4、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或双上肢血压差异20mmHg以上。
5、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6、上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无绝对禁忌证。
但相应部位有插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通常采用5~10 MHz线阵探头。
检查无名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时,可采用相控阵探头(心脏探头)或2~5 MHz凸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无须特殊准备。
一般采用平卧位,被检肢体外展、外旋,掌心向上。
当被检者疑患胸廓出口综合征时,可采用坐位检查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以便了解上肢体位变化对上述血管产生的影响。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1、检查技术要点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上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上肢动脉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角度应≤60°。
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颈部及四肢血管超声检查
![颈部及四肢血管超声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9eaf89751e79b89680226af.png)
③采用多普勒超声(PW)测量动脉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三)、超声检查步骤及项目
(2)正常椎动脉的超声检查
①采用灰阶显像方式以纵切面连续观察,观察椎动脉的椎外段(特别 是开口处)、椎间段血管直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 有无动脉硬化斑块。
一
颈动脉超声检查
二 四肢血管超声检查
一、颈动脉的超声检查
(一)、超声探测方法
• 选择探头:高频线阵 • 仪器条件:血管大条件-颈动脉条件 • 体位及扫查方法:仰卧位,患者右侧或头部后方扫查
(二)、颈动脉解剖结构★
1、解剖图示
2、颈动脉解剖示表
主动脉弓
头臂干/无名动脉
左侧颈总动脉 LCCA
左侧锁骨下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局部狭窄
• CDFI状态下探及颈内动脉斑块导致管腔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局部狭窄
• CDFI状态下显示颈内、颈外 动脉管腔面积狭窄率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局部狭窄
• PW:测量狭窄的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局部狭窄
• CDFI显示椎动脉血流充盈尚好
病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
病例: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中内膜增厚、毛糙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局部狭窄
• 灰阶图像显示增厚的内膜及斑块
• CDFI图像显示彩色血流充盈缺损,血流束毛糙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局部狭窄
• 横切面:灰阶图像显示狭窄的管腔,呈 “鱼嘴”样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局部狭窄
• 灰阶图像状态下,测量横切 面的“管腔面积狭窄率”
上窝颈动脉起始处开始经颈动脉分叉处至颈内动脉入 颅处显示不清为止;椎动脉的扫查也是从锁骨上窝椎 动脉起始处开始,沿着椎管向上走行至入颅处显示不 清为止。
四肢血管超声的优势与限制
![四肢血管超声的优势与限制](https://img.taocdn.com/s3/m/0e9262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5.png)
四肢血管超声的优势与限制628000四肢血管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评估四肢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它通过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荡,能够生成清晰的血管图像,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信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与四肢血管有关的疾病。
四肢血管超声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评估各种血管疾病,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限制。
本文将介绍四肢血管超声的优势与限制。
一、四肢血管超声的概述及应用四肢血管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用于评估四肢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荡,可以生成清晰的血管图像,以便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四肢血管超声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血流评估:通过血流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包括血流速度、方向和异常血流信号等。
这对于检测血管狭窄、骨折后的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具有重要意义。
2、血管壁评估:四肢血管超声对血管壁的评估也十分重要。
它可以检测血管壁的厚度、弹性和任何异常的增厚、硬化或炎症反应。
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相关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
3、血管解剖结构:通过超声波的高分辨率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分布。
这对于了解血管的走行、分支和异常变异等情况非常有帮助。
4、指导治疗:四肢血管超声可以在介入手术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测量血管,以及评估手术后的血流恢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四肢血管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
它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成本较低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综合考虑。
二、四肢血管超声的优势四肢血管超声在临床上有许多优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无创性:四肢血管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不需要进行任何刺破或侵入性操作,避免了传统检查带来的疼痛和感染等风险。
2、安全性高:四肢血管超声采用的是超声波技术,没有辐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风险较低。
四肢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
![四肢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https://img.taocdn.com/s3/m/945d4e9743323968001c9257.png)
二维超声
大血管常常正常 中小血管如胫前、后动脉,血管内膜呈 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 呈节段性改变。搏动性消失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变处血流变细、不规则 或呈点条状的微弱血流 甚至无血流信号 正常段可有血流充盈 可有侧枝形成
脉冲多普勒超声
单相血流 血流速度减慢,类似静脉血流 声窗减小或消失 频谱形态多样
四 多发性大动脉炎
二维超声
管壁正常结构消失 呈向心性增厚,回声不均 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 血管的闭塞常由狭窄逐渐变细,到完全 闭塞 病变时间长者血管的内外径均变细 可有狭窄后扩常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 细 血流可出现五彩镶嵌色或色彩倒错 血流变细或中断
脉冲多普勒超声
狭窄区:流速快、声窗窄或消失、频带 宽 狭窄后:低速、低阻、加速时间长的单 相血流
同一通道
有
八 动-静脉瘘 病因: 先天性和创伤性 病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交 通,使高压的动脉血流通 过瘘道注入静脉,向心回 流,静脉压增高。
周围血管的阻力下降,中心动 脉压随之下降,继发性是心脏 扩大,心率增快 患侧静脉逐渐扩张
瘘道近端动脉因血流量增加而 继发扩张
瘘道远端动脉因血流量减少, 而管径变细
头晕、发作性晕厥 上肢脉搏减弱或消失 量测血压相差大,健侧>患侧 (20mmHg) 患侧颈部有血管杂音
二维超声
部分可见锁骨下动脉病变(斑 块、内膜厚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者:患侧 椎动脉的血流方向与颈动脉相 同
锁骨下动脉中度狭窄者:患侧 椎动脉的血流方向在每个心动 周期出现红蓝交替的变化
临床表现:
早期的有低热、乏力、肌肉或关节酸痛、 血沉增快等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 当病变动脉形成狭窄或闭塞时出现相应 的症状。
颈部及四肢血管超声检测规范化操作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颈部及四肢血管超声检测规范化操作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0bc2e18cc17552707220865.png)
法两 比种 较内 径 狭窄 百 分 比 计 测 方
面积狭窄%计测法(用于非对称性狭窄)
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面积狭窄% = [(A – a)/ A] 100% A:正常管腔面积 a:狭窄部残留腔面积
颈内动脉狭窄(内径狭窄56.6%)
颈内动脉狭窄 (面积狭窄58.7%)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EDV),计算有关指数(RI)。
国外采用颈部血管检查体位(检查者坐在 病人头端后方)
颈动脉检查(横断面)
探头横向置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
JIV
颈总动脉横向扫查
颈动脉检查(前侧位纵断)
颈动脉检查 (后侧位纵断)
ECA
CCA
ICA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纵断图
正常人颈动脉彩色血流成像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横向扫查图
颈总动脉远端内膜及中层显示
正常颈总动脉二维声像图
内膜中层厚度测量
斑块分类及测量方法
颈动脉斑块多发部位
颈动脉斑块多发部位
斑块分类方法
一、 以回声特点区分 1. 低回声斑块; 2. 高回声斑块; 3. 混合性斑块; 4. 复合性斑块(斑块内出血、溃疡、 血栓形成) 二、 以斑块回声分布的均匀性区分: 1. 均质斑块; 2. 不均质斑块。
颈内动脉狭窄部流速曲线来自完全阻塞与严重狭窄的鉴别
1. 狭窄程度 > 95%,残留腔极小, 流速明显减低。
2. CDFI 不显示。可用 CDE 显示 低速细窄血流通过。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CDE显示
二、椎 动 脉
检测部位及操作程序
1.二维超声先显示颈总动脉纵切面图像。然后将探头 稍向外侧动,显示穿行于横突孔的椎动脉, 在一排颈椎横突及其后方的声影间寻找血管结 构,此时,呈节段性管状结构即为椎动脉椎骨段。 2.然后,探头向近心端扫查至颈根部,显示椎动脉颈段 及其发自锁骨下动静脉的起始部。 3.转而再向头端追踪至第三横突孔,自下而上分别 测量颈段及椎骨段横突椎动脉内径,观察血管走行,管腔内膜 变化、斑块和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 4.与颈动脉同样进行CDI与脉冲多普勒检测。
四肢血管超声基础ppt课件
![四肢血管超声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9d45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3.png)
部连接成肱静脉。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上肢静脉解剖
桡静脉 尺静脉
肱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头静脉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沟中,分别越过喙肱肌、肱三头肌和肱肌前方,沿途发出肱深动脉,穿桡 神经管至臂后区。
➢尺动脉 为肱动脉在桡骨颈高度分出的另一个终支,发出后经前臂浅、
深屈肌之间向下向内方斜行,再于尺侧腕屈肌深面垂直下行,至豌豆骨的 桡侧在腕掌侧韧带的深面进入手掌。
➢桡动脉 为肱动脉的另一条终支,自肱动脉分出后,在肱桡肌深面,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3、腘动脉 在大收肌腱裂孔处续于股动脉,沿股骨腘平面下行达腘肌
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在腘窝内由浅入深为胫神经、腘静脉、 腘动脉。
4、胫前动脉 在腘肌下缘处,起自腘动脉向前经小腿骨间膜上缘进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静脉分深静脉、浅静脉
➢ 浅静脉位于皮下浅筋膜内,无伴行动脉 ➢ 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走行于肌肉间 ➢ 深、浅静脉均有静脉瓣 ➢ 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有丰富的交通支相连。交通支静脉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彩色多普勒表现(图8):病变处彩色血流充盈缺损,血流束变细,边缘不 整齐。狭窄处彩色血流色彩明亮或色彩倒错。完全闭塞时,彩色血流于阻塞部 位突然中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 脉冲多普勒表现(图9,图10):动脉的微小病灶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当管腔内出现较大斑块时,于局限性狭窄区域取样,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加快, 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频带增宽。闭塞段动脉管腔内不能测出多普勒频谱。病 变远端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减慢,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呈现低幅连 续性、单相血流频谱。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精品课件
四肢血管超声诊断
杨定叶
精品课件
一.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适应症:
1、动脉系统疾病: (1) 动脉硬化性闭塞,显示斑块大小,管腔狭窄程度。 (2) 急性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可显示栓塞部位及程度,为外科手术提
供有用信息。 (3) 动脉瘤(真性、假性、夹层)及动-静脉瘘。 (4) 动脉炎,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5) 动脉手术后随访观察,包括人造血管移植及栓塞治疗等,可观察人造血管
精品课件
二.正常四肢血管的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图1,图2):正常四肢血管左右对称,管径清晰,自近心端至 远心端逐渐变细。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管腔内 均为无回声。使用高分辨率的探头,可见动脉管壁呈三层结构,可见静脉管壁 上的瓣膜及管腔内的“雾状”回声随血流流动。
精品课件
(2) 彩色多普勒表现:在动脉不完全闭塞时,表现为彩色血流变细,粗细不 等,呈节段性明、暗变化,或彩色血流不呈束,出现点条状微弱的彩色血流显 示。完全性闭塞则在闭塞部位及其远端无血流信号。
(3) 脉冲多普勒表现: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呈单相血流频谱。收缩期峰值 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及加速度均明显减慢,频带增宽,类似静脉血流频谱。
精品课件
三. 四肢血管疾病的超声表现
(一) 动脉系统疾病 1、动脉硬化闭塞症 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纤维化致管腔狭窄,继发血栓形成引起的慢
性闭塞性疾病。可发生在各个部位的大、中型动脉。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糖尿病史。
精品课件
(1) 二维超声表现(图7):管壁正常三层结构消失,内膜不平,不规则增厚, 可见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病变主要发生在中小型动脉及其伴行静脉。早期病变为血
管内膜增厚,继而有血栓形成,以至血管完全闭塞。这种病变呈节段性,病变 节段与正常部分界限分明。
精品课件
(1) 二维超声表现:下肢近端动脉结构正常。常表现为小腿主干动脉血管内 膜呈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多呈节段性改变,病变的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失去 正常动脉的搏动性。
精品课件
3、急性动脉栓塞 由于栓子或斑块脱落,造成动脉急性栓塞。引起由受累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急性
缺血。
精品课件
(1) 二维超声表现(图11):病变部位动脉血管腔内可见实质性回声。陈旧性 血栓可为不规则或圆形强回声,继发性血栓及新鲜血栓为低回声。急性动脉栓 塞近端往往较整齐,大部分表现为完全性闭塞。随时间顺延,发病后12小时栓 塞平面上升速度很快(继发性血栓所致)。
(1) 二维超声表现:病变处管壁正常结构消失,呈不规则增厚,回声不均匀, 管腔不同程度狭窄,管壁呈向心性增厚,轮廓一般较规整。病变时间长者,可 表现为血管壁明显增厚,血管内、外径均变细。
(2) 彩色多普勒表现:病变处呈五彩镶嵌色血流,血流束变细或出现中断。 (3) 脉冲多普勒表现: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频带增宽。狭窄区域远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彩色多普勒表现:①完全性栓塞时,彩色血流于栓塞部位突然中断,于 中断处出现红蓝血流,红色血流与血栓之间出现的小股兰色血流为血流撞击血 栓后折返所致,是完全性动脉栓塞较特异的彩色血流征象。
②不完全性栓塞时,彩色血流呈不规则细条状或呈红蓝色点状,说明血流速度 较快,远端动脉通畅。其远端动脉仍可显示彩色血流,但充盈欠佳,色彩暗淡, 血流变细。若远端血管亦栓塞,则血栓内的血流明显减慢,色彩暗淡。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彩色多普勒表现(图3,图4):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动脉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呈快速的三相血流,其意义与脉冲多普勒所显示的三相血 流频谱是一致的。静脉为单一方向的回心血流信号,持续性充盈于整个管腔, 挤压远端肢体静脉时,管腔内血流信号增强,放松挤压或做Valsalva试验时, 血流信号中断或出现短暂的反流。
通畅情况,有无血栓形成。
精品课件
2、静脉系统: (1) 深静脉栓塞,鉴别肢体肿胀的原因是否由于深静脉栓塞所致。可观察栓
塞的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及栓塞范围,还可进行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2) 对浅静脉曲张者,检查其深静脉瓣膜功能,通过观察有无返流及返流时
间和速度来判断有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 脉冲多普勒表现(图12):完全性闭塞时,栓塞处及其远端无血流频谱; 不完全性栓塞时,远端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力,单相连续性,酷似静脉血流频 谱。栓塞区域内血流速度较快,频谱窗消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多发性大动脉炎 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精品课件
可测及低速、低阻力、加速度明显减慢的单相血流频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脉冲多普勒表现
(1) 动脉(图5):窄频三相血流频谱,即收缩早期血流速度加快,形成陡直 向上的波峰,然后迅速下降,接着在舒张早期则下降到基线以下,形成一个短 暂的反向血流,之后舒张末期再出现一个正相血流,波形圆钝,速度较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静脉(图6):下肢深静脉血流频谱特点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向血流 (向心血流)。深吸气或做乏氏试验时,大中静脉内血流停止。呼气或挤压远 端肢体后,血流速度加快。上肢静脉血流频谱形态与到上腔静脉的距离有关, 越接近上腔静脉,频谱越易受心脏搏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