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浅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亚 洲都 是我 国企 业 对 外 直接 投 资 的最 主 要
地 区 。但 对 于 象 欧 洲 ,北 美 ,拉 丁 美 洲 投 资 也有 很大 的提 高 , 欧洲 从 0 年 的 6 % 如 3 1 的 覆盖 率 提 高 到 0 年 的 7%。 9 7 ( )投 资数 量 分 布 情 况 。 中 国对 外 直 2 接 投 资 从流 量 来 看 ,亚洲 仍 然 是 投 资 资 金 最 主要 的流 向 区域 ,0 年 达 到 4 4 7 9 9 0 0 5 万 美 元 , 占整 体 的 7 %。欧 洲 ,拉 美 ,北 美 l 经 历 了 0 年 投 资 下 降 后 , 9 投 资 量 迅 速 8 0年 提 升 。比如 欧 洲 0 年 投 资 量 仪 为 8 5 9 8 7 7 万 美元, 9 O 年 升 到 了 3 5 7 万 美 元 。 历 3 22 从 史 存量 上 来 看 ,对亚 洲 的 投 资 额 远 远 领 先 于 对其 他 洲 的投 资 。虽 然 对 拉 丁 美 洲 的 投 资 流量 近 几 年 在 下 降 ,但 是 历 史存 量 还 足 很 高 的 ,仅 次 于 亚 洲 的 投 资量 。截 至 到 O 9 年各 个地 区的 存 量 排 名 依 次 为 亚洲 ,拉 丁 美 洲 ,非 洲 ,欧 洲 ,大 洋 洲 ,北 美 洲 。 ( )投 资额分布情况。从流向的主要 3 国家和地 区看 ,中国香港 ,开 曼,英属维 尔京群 岛,澳人利亚 ,新加坡 ,卢森堡的 流量 占 0 年 流 量 的 近 九成 。 国 企 业 的 对 9 我 外 直 接 投 资 主 要 集 中于 港 澳 地 区 和 避 税 港 ,从 历 史情 况 来看 ,也 是 主 要 在香 港 以 及 避 税 港 地 区 ,这 对 于 我 国 扩 大 发展 中 国 家和 地 区的 市 场 ,实 现 市 场 的 多 元化 是极 为不利 的。 2 区位分布特点 ( )区 位选 择 的渐 进 特 征 。我 国企 业 1 对 外 直 接 投 资在 区位 选 择 卜 大都 经历 了一 个“ 甫近及远 、由熟悉及陌生 ”的过程。 在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初级 阶段 ,一般 选择 在 地 理 距 离 和心 理 距 离 上 都 比较 近 的 周边 国家 与 地 区 ,以积 累 经 验 ,培 养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人 才 ,降低 风 险 ,然 后 再拓 展 到 距 离 较 远 的 拉 美 、 非洲 及 欧 美 国 家 。这 一 点 中小 型 企业表现得尤为显著 。 ( )区位 分 布 的 产 业 特 征 。我 国 业 2 的 对 外直 接 投 资 表 现 在 投 资 区 位 上 ,资 源 开 发型 行 业 主 要 集 中在 非 洲 、拉 美 等 自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最佳投资收益至关重要 。近年来 中国对外直 接投资企业数量不 断增
21 0 己7 年代日本—桥大学教授、 0 经济学家小岛清在李嘉图的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即边际产业论。该理 论从双方国家的比菠 势及投资国要素禀赋比率的动态变化来解释 企业的对外直绥投资行为, 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该理论认 为, 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者趋于比较劣势的 产业 际产业) 而对东道国来说是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 产业开女进行。从边际产业开始对外投资, 自 可以使东道国由于缺乏 技术或生产经验等原因未能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 而投资
业对外直接投资应根据其所处的产业的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
选择区位 的思想。
* 收 稿 日期 :0 8 7 2 2 0 —0 —0
产要素或其他中间产品结合以后, 能够获得最佳利益时, 才会在国外
作者简介: 明媚( 94 , , 方 1 8 一)女 陕西西安市人,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国际贸易与 国际投资。
总第 4 2期)
No 6 2 0 ( 11 S m . 2 . 0 8 Vo. 0 u No 4 )
中 企 对 卜接 资 区 选 国 业 夕 投 的 位 择 直
● 方 明媚
( 西北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陕西 西安 70 2 ) 11 7

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 强, 中国许 多企业纷纷走 出国门, 开展 对外直接投 资活动。在 对外直接投 资的过程
国也能够通过产业的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多, 投资额也显著±大, 曾 由于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可以对其产业 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 而投资区位的选择又常常对这种促进作

66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分析

66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分析前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都是众所瞩目的焦点,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越来越愿意将投资扩大到海外市场。

然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牵扯到了中国企业如何把握全球投资机会选择出最适合的目标市场。

笔者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国别选择的考虑因素市场潜力选择进入一个市场需要考虑该市场的潜力,包括市场规模、环境等。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企业投资最多的地区通常是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

而且,这些国家通常拥有良好的经济营商环境,对外资的接纳能力较强。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企业投资的不可忽略因素。

政策稳定、透明、适宜等因素将提高某一地区/国家的吸引力。

正如在去年印度政府出台的一些保护主义政策之后,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

因此,在投资决策之前,中国企业应该认真了解这个国家的整体政策环境。

产业配套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时,其所在行业在目标市场的产业配套也是高度关注的。

在国际合作中,合作伙伴的结构、质量、能力和优势对投资决策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风险和回报在资金可用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不会经济投资收益过低的地区或行业。

适宜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条件虽然很重要,但是回报和风险评估仍然是企业投资决策的核心因素。

原则性和持续性国别选择更多依赖于投资方的控制选择,如贸易规则城:人口、市场市场拉近。

行业越专业、竞争愈激,企业在巩固自身原则性的同时,必须持续性地为目标市场做出牺牲。

分析目前,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主要选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外资的接纳能力较强。

此外,海外市场中,中国房地产、矿产、企业收购等行业的投资放缓,并转向可持续性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加深了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如乌克兰、俄罗斯、以及阿联酋等国家。

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_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

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_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

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_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摘要: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分布存在差异。

本文基于投资引力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检验,分析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引言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在过去几十年中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分布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中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并不均衡。

了解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对于理解其投资行为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排名和趋势,对于其区位选择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投资引力模型作为解释企业投资分布的重要工具,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模型认为,投资决策受到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影响。

三、模型设定本文将投资引力模型应用于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中,模型设定如下:Y_it=β_0+β_1X_it+β_2Z_it+ε_it其中,Y_it表示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X_it包括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Z_it包括政府政策、产业集聚等因素,ε_it为误差项。

四、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利用了2000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了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和地区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包括世界银行、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国统计局等。

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五、实证结果通过面板数据检验,本文得到了以下实证结果:1. 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即市场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更受中国投资者青睐。

2. 政府政策和产业集聚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同样具有显著影响,政府政策的友好程度、产业的发展水平等因素都能够吸引中国投资者。

3. 不同产业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有不同的影响,如制造业、能源等产业对中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六、分析与讨论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投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最早聚集在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同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如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这些地区通过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此外,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的建设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其次,我们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的注入,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外国企业的入驻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以汽车行业为例,众多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设立工厂,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零部件制造、物流和金融业。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发达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过于集中,导致资源和产业布局不均衡。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过分竞争外商直接投资,导致各地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甚至出现赔本经营的情况。

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监管和管理,防止一些违规行为和不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总体而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外商直接投资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先集中在亚洲国家,尤其是邻近的东南亚国家。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地理上的接近以及相似的文化背景,为投资提供了便利。

其次,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也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

中国希望通过对非洲的投资来获得原材料资源和开拓新的市场,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此外,中国对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高科技、金融等领域。

总体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在不断扩大与多元化。

二、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地区通常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有更稳定的投资环境、更成熟的市场以及更好的投资回报预期。

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政策支持,包括税收减免、市场准入等。

这些政策措施使中国企业更愿意将投资目标放在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国家或地区。

3. 资本需求和产业结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受到国内企业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企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此外,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转型,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竞争压力,因此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4. 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增强,通过对外投资来加强与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例如,中国通过向非洲国家提供投资和援助,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试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试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试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深,国际间直接投资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与联系的主要内容。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自身经济与世界经济已融为一体并互为依存。

面对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如何积极应对、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成为我们的政府和企业不得不思考的实证命题。

为此,中国政府于1998年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将这一战略的实施视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文章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出发,力图揭示其中具一般性的特征与规律,希望对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有所启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FDI 跨国经营;区位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根据《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简称03年度FDI公报)的划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初创”、“兴起”与“快速发展”三个阶段:1.初创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主要是政府为突破帝国主义的贸易封锁,组建专门的外贸公司,在海外设立专门的办事处与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海外销售与进口网点。

2.兴起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企业开始了对外投资的探索。

以北京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在东京成立为标志,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从专业贸易公司,发展到工贸公司、工业生产企业等多种类型的公司。

3.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至今。

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飞速发展。

截至2005年底,中国FDI净额(流量)达到122.6亿美元,累计净额(存量)达到572亿美元,分别占到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1.68%和0.59%。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企业优势的发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国际生产布局,并进而影响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收益及成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引言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商直接投资(IFDI)重要吸收国。

不仅如此,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快速融合也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来源国[1]。

中国OFDI的初始规模非常有限,但在过去十年间迅速攀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02年“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Voss et al.,2009)。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0a)的报告称,中国在未来三年内将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OFDI来源国。

实际上,截至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里最大的OFDI来源国。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属于五大海外投资国之一,占各国对外总投资的5.1%(MOFCOM,2009)。

图5-1展示了中国OFDI的激增过程:从1991年的9.13亿美元戏剧化地增长到2009年的565亿美元,再持续增长到2012年的880亿美元。

同时,中国的OFDI存量从1991年的54亿美元也增长为2009年的2458亿美元。

图5-1 中国OFDI的流量和存量值本章主要分1991~2003年和2003~2009年两个阶段来考察中国OFDI的发展情况。

[2]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对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那时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致力于中国海外业务的发展。

中国OFDI制度从中央审批体系逐渐演变为一个更加透明和自由的体系。

[3]Cheung和Qian(2009)指出,政府不仅将OFDI的决策过程从政治导向体系变为经济导向体系,而且将审批权力向地方政府下放。

更重要的是,政府对海外投资项目进行了经济扶持。

快速的经济发展加快了中国的国际合作。

大量研究表明,政府对OFDI的补贴是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尤其是在自然资源领域(Xiao and Sun,2005;Yao et al.,2010;Yao and Sutherland,2009)。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如何选择区位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如何选择区位
维普资讯
_
直接投赘
如 何 选 播 区 位
今 世 界经济 的 重要特 征 之一就 是开 放 , 中国要走 向世
= 界、 发 就 可 免 要 行经 盼 新 j 实现 展, 不 避 地 进 济 重 整合,
就必须积 极地参 与到世 界经济 一体 化 的进程 中来 。在国 际投
圈 —W D SOIC OI J2 F A IN— N C u0 O RP T O MS n0 R OIN E 2
一百 了 1 1 哥 _ 。。 ■ 瓯 嗣黯 。 . 融l
维普资讯
班 牙 、澳 大 利亚 、加 拿 大 、 墨西 哥 、 中国和经 济迅速 增长的东南亚地 区等往 往成 为跨 国公司竞相 投资设 厂的国家 3 、投 资气候 。投 资 气候主 要是 指 东 道国政 府对 外国企业在本 国投 资经营 的 “容 许 ” 程 度 和 “经 济 背 景 ~ 隋 况 。它主要包括 :对外资股的差别 待遇 程度 、允许利润 汇回的程度 、货币稳定 程度 、当地 资金的可供程度 、政 治局 势 稳 定程度 、基础 设施等几个方面 。许多 国家 的政 府都鼓励外 国直 接投 资,并制 定和颁布了鼓励或 限*  ̄ 国直 接投 资的 Ul - 产业 领域 。对于符合外 国直接投 资优先 领域 的投 资项 目,东 道国政府 一般 给予 相应 的政 策优 惠。 4 、其他 如 劳动力 的质量 和成 本也 是影 响跨 国公司投 资国别选择 的重要 因 素。拥 有大量高素质劳动 力的国家和地 区在 高科技产 品或行业 上显示 出极强 的 区位 优势,如 美 国硅谷 的电脑 业 .而劳 动力成本低廉 的国家和 地区在 技术 已经 标准 化的产业 同样显示 出其特 有的区位 优 势 ,如中 国台 北 的制鞋 业 。 有 时 东道 国还 拥 有 间 接 的 区位 优 势,如它 与第三 国在地 理位 置上接近 , 或与第三 国之 间享有 比投资国更为优越 的经贸关系 。这对那些 目标市场受到保 护又投有实 力去 目标 市场投资设厂的企 业来说 ,东道 国拥有 的间接区位优势就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准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准
其 目的在于充 分利 用 世 界经 济 资 源 , 以获 取 更 大 的 利益 空 间。但是 , 由于资 源禀赋 、 要素 结构 以及 经济
由东道 国的资源 禀赋 、 动 成本 、 场 类 型 、 础设 劳 市 基
施、 政府政策 以及 “ 理距 离 ” 诸 多 因素 共 同决定 心 等 的。第 二 , 过 引 入 区 位优 势概 念 , 一 次 说 明 了 通 第
第 2 卷第 2期 3
2 1 年 3月 00
西 安财 经学 院学报
J u a f ’nUnv riyo n n ea dE o o c o r l a ies f a c c n mis n o Xi t Fi n
Vo . 3 No 2 12 .
Ma . 0 0 r2 1
于: 第一 , 界定 了区位优 势 的构 成 因素及其 来源 。按 照 Du nn ni g的解 释 , 区位 优势 是一个 复杂 的概念 , 是
安排应 遵循东道 国与 投 资 国地 理相 近 的原 则 , 以周 边 国家 为依托 , 步 向远 距 离辐 射 ( 雪 欣 ,0 2 。 逐 李 20 )
( n i ,9 1 。 u D nn 1 8 ) g

国内外学者 的相关研究及其评价
D n ig 17 ) 国 际生 产 折衷 理 论 是 最 早将 u n (96 的 n
区位 优势变 量引入 F 分析 框架 的 。2 D1 0世纪 6 0年 代, 海默 等人 在 “ 场不 完全 ” 市 假定 的基 础上 , 以厂 商 在 产 品 、 素 或 经 营 方 式 等 方 面 所 具 有 的 “ 断 优 要 垄 势” 作 为描 述 F 主 体 形 成 的决 定 因 素 ( me, , DI Hy r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的战略选择——基于三维立体模型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的战略选择——基于三维立体模型分析

也就是所谓 的三维立体模型分析 。


三维立体模型概述
对外直接投资是许多因素作用的 直 接投资存量约有一半是流 向美 、 、 我 国相关产业之前 向其学习并掌握相 英
结 果 , 以不 能只从某一种 因素来分 德 等基础设 施完善 的少数 发达 国家。 关技术 , 所 利用我们的本地化优势 , 率先
的主体是企 业 , 业投资 区位 选择 受 而吸引外 资的能力 就强 。 ( 政 府政 企 3 )
投资国推动力和东道 国吸引力组成的 策。许 多国家的政 府都 采取 鼓励外 国
合力的决 定 , 而投资 国和东道 国 良好 直 接投 资的政策 , 一般来说 , 发达 国家
的关系将为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 一个 外资政策 较宽松 , 经济 的外 向度 较 其
资本并 不富裕 , 为什么 会出现快速 发 国经营提供一个 有利的外部环境 。通
展的海 外投资 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 过 经济 政治法律 等各 个方面的 比较分
数据 ,04年 我国 G 20 DP达 16 万 亿 析可 以发现 , .5 发达 国家具有 更好的外
美元 , 人均 1 7 2 0美元 , 中长江 三角 资成长的条件 从而其 引力 相对 较大 。 其
备 了对外投资的条件 。现代国际直接 中国境 外所 有投资项 目的资产 总和 已
投资实践证 明 , 发展对 外直 接投 资也 达 10 50亿美元 。 中国不仅是 外 国直 是利用外 资的一种重 要方式 , 国对 接投资 的主要接 收 国, 我 也正逐 渐成为 外投资 的资本构成 中 , 现金部分 只 占 资本输出国。 ( 学 习型企业的创建 。 2 ) 1 3 而在现金投 资中 , /, 现汇汇 出部 分 按照传统 的投资 理论 , 发展 中国家 只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制度基础观视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制度基础观视角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702012年7月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基于制度基础观视角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晋燕燕摘 要: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区位选择,制度因素对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有重大影响。

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视角,从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东道国影响企业运行便利性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文化制度等四方面分析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且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制度基础观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170-0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从2003年开始高速增长,年规模急速扩大,进入“跃升式”发展通道。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0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到2010年末,中国已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位因素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时必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呢?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非制度因素,如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及资源、原材料成本,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等)、基础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及其他配套服务等)和地理因素(东道国与投资国的地理距离及社会文化差异等)。

制度基础观已成为战略管理的第三个重要研究视角,然而国内学者从制度观视角考察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还不多,并且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方面的制度,如政治制度、文化差异等,不能从系统上对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因素进行阐述。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具体从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东道国影响企业运行便利性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文化制度等四方面分析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且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策略建议。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种投资形式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包括资源获取、市场拓展、技术提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

首先,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希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取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资源。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其次,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进入新的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实现更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中国制造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降低生产成本也是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中国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首先,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中国制造企业通过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市场。

其次,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也成为中国制造业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非洲国家相互之间贸易规模较小,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非洲的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中国制造企业的投资非常有吸引力。

此外,拉丁美洲地区也成为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

拉丁美洲的制造业发展相对较早,工业基础较为完善,同时拥有相对开放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 3 1 研 究 目 的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在 利 用 外 资 .. 我
和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上 取 得 了 巨 大 的 成 就 , 加 速 了 我 这 国 经 济 发 展 , 我 国 经 济 日益 融 入 全 球 化 。 从 实 践 使 但 上 , 用 外 资 与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在 结 构 上 有 着 一 定 的 利
差 异 。 用 外 资 和 对 外 进 行 直 接 投 资 对 一 国来 说 , 利 是 资 本 双 向 流 动 的 过 程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别 是 加 入 特 W TO 以 后 , 国 在 利 用 外 资 和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方 面 我 都有 很 大的发 展 , 据联 合 国贸 发会议 2 0 根 0 6年 世 界
择 的 制 约 作 用 , 不 是 单 向考 察 投 资 主 体 ( 业 ) 也 企 对
行 直 接 投 资 时 的 区域 选 择 研 究 。 其 实 证 研 究 的 方 法 主 要 是 : 通 过 问卷 调 查 的 方 式 , 察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① 考
的 动 机 、 策 过 程 和 因 子 ; 利 用 系 统 的 数 据 和 统 计 决 ② 模 型 , 示 外 商 投 资 与 各 种 区 域 特 征 变 量 之 间 的 关 揭
12 1 ..
国外 研 究 现 状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 方 企 西
投资 报告 , 国 ̄2 0 中 0 5年 吸 引 外 资 7 2亿 美 元 , 次 4 仅
于 英 国 和 美 国 , 次 成 为 全 球 第 三 大 外 国 直 接 投 资 再 接 受 国 。 此 同 时 , 国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累 计 净 额 已 达 与 中 52 0 7 . 6亿 美 元 , 计 成 立 境 外 投 资 企 业 9 9 0多 家 。 累 0 十几 年 的利 用外 资 与对 外 直 接投 资 对 我 国社会 、 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与区位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与区位选择分析

数 不多 。多数 理论 是 将 产业 选 择 和 区 位选 择 分别 予 本 国的边 际产 业 。坎特 威 尔 和 托 兰惕 诺 从 动 态 化 和
以论述 , 笔者 认 为 , 两 者 有 机结 合起 来才 具 有更 为 阶段化 的角 度 研 究 发 展 中 国家 的对 外 直 接 投 资 , 将 从
第 3 5卷 第 5期
21 0 2年 9月
辽 宁师 范 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u n l fLi n n r l o r a a i g No ma Un v r i ( o il ce c i o ) o o i e st S ca in e Ed t n y S i
实际 的指导 意义 。
而 提 出了技术 创新 升级 理论[ 。该理 论认 为 , 展 中 3 ] 发
1 对 外直接 投 资 的产 业 选择 与 区位 选择 相 关 理 国家企 业技 术 创 新 应 建 立 在 “ 习经 验 ” . 学 的基 础 上 , 论 简述 。阿 瑟 ・刘 易 斯 从 发 展 经 济 学 角 度 分 析 认 主要 是掌握 和开 发 现有 的 生 产 技 术 , 技 术 能 力 的 其 为 , 二 次世界 大 战后 , 达 国家 由于 非 熟 练劳 动 力 提高 是不 断 积 累 的 结 果 。随着 技 术 积 累 的增 加 , 第 发 技
应 有 所 区别 和 侧 重 。
关 键词 : 外直 接投 资 ; 业选 择 ; 对 产 区位选 择 中图分 类号 : 7 9 F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01 5 ( 0 2 0 —6 40 1 0— 7 12 1 )50 1 —5
自2 0世 纪 中期 以来 , 随着 国 际经济 的发展 , 际 国家 , 国 从而 加快 了 国 内产 业 结 构 升级 。该 理 论 认 为 , 直 接投 资 日益 增 多 , 逐 步 成 为 世 界 经 济 发 展 的重 发 达 国家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产 业 应 是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出流动性强 的资产 ( 资金)它不仅仅 具有 引进 ,
7健全资产证券化法律、 、 法规以及会计、
外资 的功能 , 且是 以不 出让产权 、 而 出让市场 评估、 税收等制度。我国不 良 资产证券化首先 产证券化 流通和退 出机制。 资产证券化是以流
为代价。 跨国证券化通过将资产与原始债务人 需要解决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建议通过制定 动性来实现收益与分散风险的, 没有活跃的债 的完全剥离, 运用来 自 超出本国管辖权的第三 《 资产证券化法》 对资产管理公司和S v的法 券市场 ,资产证券化就不可能得以顺 利实施。 , P 方信用担保等方式, 能够获得高于企业评级甚 律地位、 性质、 行为能力、 证券发行、 二级市场 因此, 结合当前市场化取向的利率机制改革和
2O O 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情况图
( 单位 : 美元 ) 亿
其他行业 农、 林撒 、 渔业 房地产业 制 造业 批发和掣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 金 融业 商务服务业
采 业
2 0 3 0 4 0 5 0 6 0 ' 0 8 0 9 0
前, 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 业——最后扩展 到第三产业 , 同时也是 从劳动
产 业 已经 分 布到 各 个 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个扩 行业, 对外直接投 资呈 展过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也需要 现 出交叉进入 的趋 势, 遵循这个过程 , 同时也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 但 很多 贸 易性投 资逐 渐 产业的投 资, 促进对外投 资的跨越性发展 。 向其他行业发展 , 生产 制造 业也 逐 渐 向多 种 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
流量行业分布和所占比例依次为: 采矿业 8. 1 %; 林、 渔业 1 亿美元, . 其 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因此可以看出, 5 . 农、 牧、 4 8 . 9 占O %; 9 中国对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分新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分新

毫无疑问, 经济全球 化是 2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 的主要趋势 。全球化 1
本 。当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后 , 美国的直接投资应该 转向那些发展
中国家 , 因为在此阶段 , 成本成 为最 主要 的竞 争因素 , 而美国成为这些产 品 的竞争国 。
1 折 中理 论 3
表现为贸易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其中生产全球化是其核心 。 在我 国 实行改革开放 2 多年的历程 中, O 我国成为 了世界上吸收外 资最多
的国家之一。大量的外国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我 国的经济发展 , 有利于我 国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 的升级 , 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我们也应该
邓宁 ( u n g 的折 中理 论认 为企业 只有具备 了所 有权 优势 、 D ni ) n 内部
看到在吸收外 国投资的同时 ,国外实际上是把我 国的优势吸收到 自己的
S I E H IF R A IND V L P E T&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 NM
20 年 06
第 1卷 6
第 2 期 1
收稿 日期 :0 6 0 — 3 2 0 — 5 0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 区位选择分新
张卉 瑶
( 南京 大学商学院 , 江苏南京 , 10 3 209 ) 摘 要: 开展对外直接投 资是我 国在 更高层次上参 与国际分工 , 充分利 用“ 两种资 源”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具 有比较优势 , 这种 比较优势可 以满足一 个小规模市场需求所拥 有的技术 。 相对一些具有某些明显规模效应 的大
[ ] 郑称德 , 7 赵曙明. 向中断风 险防范的准事制供应链—— 后成本 时 面 代供应链管理研究( [ ] I J. V) 生产力研究 ,0 3 6 : 1— 1. 2 0 ( )2 5 2 7 ( 责任编辑 : 邱娅男)

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D01:10.13546/ki.tjyjc.2020.19.024 广• ▲▲------------(经济实证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王坤,李富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61)摘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倡议的逐步推进,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进入了新阶段。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空间计量模型,估计并检验了我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3结果表明:中国对东 盟直接投资在空间分布上的溢出效应显著,意味着我国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时应关注对第三国的影响。

中国对东盟十国进行直接投资时,影响其区位选择的考察因素中,实际汇率、实际出口额、东道国人均G D P水平、东道国开放程度和东道国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平均工资值和资源禀赋值两 个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

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各国进行直接投资时,并不会重点考虑当地劳 动力成本和资源条件,而是更多基于双方贸易关系的内在因素和东道国经济条件等外部因素。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区位选择;静态空间面板模型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 19-0111-04〇引言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并适应全球化发 展的需要,我国先后实施了“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和 “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倡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 门,对外开展直接投资。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提升 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伴随而来的区位选择问题成为理论界 关注的焦点。

明秀南等(2019)11认为无论是从集约边际方 面来看,还是从广延边际方面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 区位选择,都偏好和我国经济社会相似的东道国家和地 区,从而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符合Linder 理论规律。

王金波(2018F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 显著的国家异质性特征,不同东道国具有的不同制度质 量和差异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摘要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不仅作为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而且也已成为新兴的备受瞩目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

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极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态势作出科学、客观、准确和及时的研判。

本文总结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和现状。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尝试分析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区域发展趋势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rea selection and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researchAbstract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ree decades, as our coun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rising, our country economy, not only as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regions in attracting investmen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has also become the emerging high-profi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urce. Based on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we extremely necessary for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to make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accurate and timely judg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lated theory and the status quo.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shows Chin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electing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regional The development trend目录1绪论 (1)2中国OFDI 现状 (2)2.1 我国OFDI 总体状况 (2)2.2 我国OFDI产业分布状况 (2)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及其战略 (3)3.1 东南亚国家 (4)3.2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4)3.3 俄罗斯 (5)3.4区位选择战略 (5)3.5区域选择战略 (6)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7)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9)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2)1 绪论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5日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再创新高,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

以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为基期进行计算,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1%,名列全球第五位。

在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FDI吸收额继续回升。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共吸引900.3亿美元的FDI,从2008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至第二位,但同比仍然下跌2.6%。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跨国投资与并购活动急剧萎缩熏,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资本。

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正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转变,中国已经广泛进入融入全球生产过程和全球生产体系中。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此前也表示,对中国而言,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投资,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要求。

按照“投资发展路径假说”,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到了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目前海外投资和吸引投资1:2的比重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升至1:1的水平。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收购企业或购买股份,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管理,可以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学习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

(2)近几年来,中国一些传统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已面临饱和,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不仅可以避开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带动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而且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行情,减少出口中的盲目性。

(3)通过投资于国外资源性行业,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2 中国OFDI 现状2.1 我国OFDI 总体状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 年,虽然起步较晚,截止2007 年底我国近7000 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 万家,遍及全球173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即存量达到了1179.1 亿美元。

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初步统计,200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265.1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

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48.4 亿美元,占85.8%;金融类16.7 亿美元,占14.2%。

2008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更是迅猛增长,突破500 亿美元,达到521.5 亿美元,较07 年增长高达96.7%。

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 亿美元,占78%;金融类115 亿美元,占22%。

2.2 我国OFDI 产业分布状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从过去的贸易、餐饮扩展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业和金融业等多个行业。

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和所占比例依次为:批发和零售业66亿美元,占24.9%;商业服务业56.1亿美元,占21.2%;交通运输仓储业40.7亿美元,占15.4%,主要是水上运输业的投资;采矿业40.6亿美元,占15.3%,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投资;制造业21.3亿美元,占8%,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专业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的投资;金融业16.7亿美元,占6.3%;房地产业9.1亿美元,占3.4%;建筑业3.3亿美元,占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亿美元,占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亿美元,占1.1%;农、林、牧、渔业2.7亿美元,占1%;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亿美元,占0.6%;其他行业1.1亿美元,占0.5%。

图1 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由以上数据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比较齐全。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也不断扩展。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已经分布到各个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交叉进入的趋势,很多贸易性投资逐渐向其他行业发展,生产制造业也逐渐向多种经营转变。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在投资区位的选择方面,首先,应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例如东道国的法律,政府对FDI的鼓励限制政策,当地资源以及劳动力状况等各方面,以便确定是否在该国进行投资。

其次,对自己的投资项目要有充分的认识,例如,对此投资项目是否为该国适用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相适应,能否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并且有利于突破第三国的贸易壁垒,易于进入第三国市场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结合我国实际,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目前应突出以下地区。

3.1 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应被列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一个战略重点地区,这主要因为:(1)这些国家与我国毗邻,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同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交往和友好关系。

而且在这一地区生活着上千万计的华侨,这有利于减少中国企业投资的进入障碍,同时又产生了对中国传统产品和一些特殊产品的需求。

(2)这些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正积极鼓励外资的进入,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3)这些国家与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相近,有利于我国小规模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这部分市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进入。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国企业到东南亚投资提供更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环境并不是十分优越,但是其与中国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企业发展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因此,我国企业在该地区可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相对优势,在巩固和扩大传统产品的出口上,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的优惠条件,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

3.2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内的20余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其吸引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地区优势:(1)市场容量大,现实购买力强。

这些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国内产值在1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这无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区市场。

(2)消费水平高,需求多种多样。

(3)社会分工高度细化,投资机会相当丰富。

(4)物质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发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