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案例
对外直接投资案例: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洲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不断增长,涉及领域广泛,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
二、案例分析投资领域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主要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等领域。
其中,能源领域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重点之一。
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能源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多个领域。
投资方式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绿地投资和并购两种。
绿地投资是指企业在当地设立新公司或项目,进行生产和经营。
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并购则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当地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
这种方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投资成果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制造业和农业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促进了中非经贸合作。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最后,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项目注重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认可和赞誉。
三、经验总结了解当地市场和政策环境在投资前,企业需要对当地市场和政策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这包括了解当地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和方案。
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和方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和方式。
对于能源、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企业可以采取绿地投资或并购的方式进行投资;对于制造业、农业等其他领域,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6个案例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6个案例来源:2012年8月16日中国矿业网作者: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兴国在境外矿业投资过程中,中国地勘单位和企业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学到了不少的教训。
在成功投资的同时,也有很多的体会;在遭受一次次挫折之后,更多的感受到国际化征程的艰辛;在探索自己道路的同时,发现着身边值得借鉴的故事。
无论是有益的经验还是具有借鉴价值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为中国企业境外勘查开发的现时梳理坐标,为将来"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参考。
案例1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收购Canaco公司收益突出有色地调中心以中色地科(香港)公司为投资平台,通过定向增资方式投资在加拿大多伦多上市的加纳克公司。
加纳克公司是一家在多伦多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其主要矿业权是在坦桑尼亚的金矿和钻石矿以及在墨西哥的金银矿。
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司股票价格一路下跌,有色地调中心抓住这一机遇,在股价下降时锁定投资价格, 2009年3月: $0.05/股参与融资, 购买32,000,000股(占总股本的35.2%),附加16,000,000的购股权行权价位0.07/股(2年有效)。
2009年6月26日完成全部交割。
完成这一投资后,中色地科成为加纳克公司的第一大股东(35%),拥有董事会过半数的表决权,出任公司董事长,派人进入经理层,拥有今后公司和项目增资的优先权,从而实现了对公司的有效控制。
在这之后我们对公司仅仅是派出了一名管理人员,保留了公司原管理层。
有色地调中心进入后对公司整个发展战略进行大的调整,一方面将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墨西哥项目转让掉,获得转让资金。
第二把不熟悉的金刚石的项目放弃,放弃了坦桑尼亚金刚石的项目选择权。
第三集中精力、财力、物力主攻潜力最大的坦桑尼亚金矿项目。
实际上在这个地区里地表已经有了高含量金的露头,这个公司之前也打了12个钻孔,但是他的运气不好,12个钻孔都不是太好,公司股价不是太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前言——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失败案例
• 2019年2月25日,通用汽车在底特律总部宣布四川腾中重工未能按期完成 对悍马的收购,此项收购交易失败,通用汽车将逐步关闭对悍马的运营。 • 2019年2月19日,华为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撤销收购 3Leaf Systems专利技术的交易。 • 2009年6月5日,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 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中铝与 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 • 2019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 在与雪铁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 • 2019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 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 2019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 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 • 2009年7月24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北 汽集团竞标收购欧宝最终失败。北汽集团通报,根据目前美国通用公司宣 布的最新结果,通用和北汽在拟引进的五款车型的知识产权问题上没有达 成共识,存在重大分歧,因此此次收购项目宣告失败。
国际知名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 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指已宣布的跨境交易被撤回、拒 绝或听任其过期失效的比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9 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 和英国公司2019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其他国家
VOLVO(沃尔沃)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 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 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 人是古斯塔夫· 拉尔松和阿萨尔· 加布里尔松。吉利与福特在瑞典哥德堡正式 签署协议,吉利联合大庆国资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 权。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在中国建立年产能力达30万辆的新工 厂,使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年产量提高近一倍,并力争在2019年前实现沃尔 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 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 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
直接投资理论案例分析 大众汽车在华直接投资案 例分析
李坚伟 李丫丫 2011.3.18
大众对华直接投资背景简介
从 1984 年起,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全国范围内 已拥有 14家企业,除了生产轿车外,还向消费者和行业提供零部件和服 务。 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厂商之一。 与中 国政府最早的接触可追溯到 1978 年,即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 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 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汽车工业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拥有两家轿车合资企业,1984 年,上海大众 汽车开始它辉煌的历史篇章,1990 年又在长春签署了一汽-大众成立合 资企业的协议。 2003 年 1 月,大众汽车上海变速器合资企业建立投产, 2004 年又建立了两家生产最先进技术发动机的合资企业,分别于2006 年和2007年开始投入生产。 2007年7月大众汽车品牌捷达车型在成都一 汽集团公司的生产基地投产。 2004年5月,大众汽车已着重致力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建立发展, 并且由六人组成的董事会来领导,分别负责销售、技术、采购、人事/政 府关系、以及财务,其任务是建立和开展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所有企 业的各项业务。采用新建与合资形Fra bibliotek的原因
新建优势分析 : 第一,在企业规模和选择厂址上有着较大优势.风险低。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创建方式选择适当的地点并按照自己所希望的 规模筹建新企业.但是采用收购方式往往难以找到一个规模和定位 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目标企业,尤其是在企业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 国家,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创建新的企业还会使母公司能按长远发 展规模来妥善安排工厂布局,对资本投人的初始量和后来的资本投 出具有完全控制. 更为重要的是,母公司能够设置为它们所熟悉的生产工序和生产设 备,可以避免母公司卷人到它本来不打算卷人的业务中去.创建方 式所具有的这些优点正是收购方式所不具备的,因此,从企业的组 织控制的角度来看,创建方式的风险较收购方式的风险要低。
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案例
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案例1. 概论在全球化浪潮下, 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了各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
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案例既能展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经验, 也能表现出各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相互关系。
下面, 将结合具体案例, 深入探讨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意义。
2. 核心案例分析2.1 跨国公司在发展我国家的投资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典型案例是跨国公司在发展我国家的投资。
当跨国公司在发展我国家设立工厂或者开展业务时, 往往需要克服当地的贸易壁垒, 包括政策限制、贸易壁垒、文化差异等。
例如, 美国汽车制造商在我国投资建厂, 既要应对我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准入限制, 也要适应我国的劳动力、消费习惯等。
2.2 跨国贸易公司的发展此外, 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案例还包括跨国贸易公司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跨国贸易公司在跨国投资、跨国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 我国的一些大型贸易公司为了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 通过在海外设立分公司、合资企业等方式, 跨越了贸易壁垒, 实现了对外直接投资。
3. 案例共享与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意义。
首先, 它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其次, 它能够促进技术和产业的跨国流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 通过案例的共享和总结, 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并理解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 为企业的国际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 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
希望随着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案例的不断丰富, 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能够更加紧密, 为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 我通过深入分析了跨越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 结合了具体的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关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目录:一、引言二、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1.资本性模式2.资源性模式3.市场性模式4.技术性模式5.国际化经营模式五、案例分析1.华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直接投资2.阿里巴巴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布局3.中石化公司在海外资源投资4.海尔集团在国际市场的市场性投资5.中兴通讯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六、结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是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合作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传递中国的品牌、文化和价值观。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以及研究案例分析,以期帮助之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投资模式。
二、国际直接投资概述直接投资通常指在境外投资者通过购买或新建企业直接在海外开展商业和生产经营活动。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直接投资是一种全球化、多元化的经济现象。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对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且,直接投资能促进资本舒适、资源配置及技术转移和创新,可以便于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和技术应用;同时它也有助于企业降低企业分布风险和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此时由于灵活的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的大门开放,外资企业蜂拥而入。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进了众多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步伐。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制造、金融、消费服务和房地产。
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1.资本性模式在国际市场的投资中,一些企业以资本为核心而不是以产品为核心,因此资本性模式也称为资本性战略。
以华龙地产集团投资纽约万豪酒店为例,华龙地产集团于2017年开出1.1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纽约万豪酒店。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跨国并购是当代企业国际拓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篇12014年11月12日,锦江国际和美国喜达屋集团联合公布:双方就喜达屋资本出售卢浮集团和子公司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签署相关协议。
经此一役,锦江国际旗下酒店将超过2800家,34万间客房分布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并由此跻身全球酒店排名前8位。
卢浮酒店集团成立于1976年,是欧洲和法国第二大连锁酒店集团,其100%股权由喜达屋资本通过旗下私募股权基金持有,截至2014年6月,卢浮酒店集团布局全球46个国家,拥有、管理和特许经营1115家酒店,91154间客房。
6大酒店品牌覆盖1—5星级,在欧洲的核心市场具高知名度,位于全球领先地位。
锦江国际与其谈判完成后,向旗下经营酒店的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发函征询是否作为收购方参与该项目。
锦江股份决定收购并在上市公司履行完成法定程序后即与喜达屋签署了《股份购买协议》。
2015年1月14日,停牌两个多月的锦江股份发布公告,拟以百亿人民币巨资收购卢浮集团100%股权,以期拓展国际化战略。
这是国内酒店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也是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四季度放开上市公司现金并购政策以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例。
1月30日,锦江股份股东大会以高达9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此项并购案。
锦江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当日表示,基于对有限服务型酒店行业的看好以及对锦江股份和收购标的管理团队的高度肯定,弘毅投资认可本次收购,并将在未来发展中积极履行股东职责。
“品牌管理协同和客源优势带来看点,通过跨国收购分享出境游市场蛋糕。
预计此次收购有望增厚锦江股份2015年净利润1350万—3800万欧元,按照最新汇率计算,可以增厚公司净利润0.96亿—2.71亿元人民币。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近年来,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现象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美国市场,寻求并购海外企业来拓展自身的业务版图。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全球化商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为例,分析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形式、原因、影响和风险。
一、案例分析1. 华为收购美国企业3Leaf Systems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全球信息和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2010年,华为宣布收购美国服务器公司3Leaf Systems。
这次收购是华为在美国的首次并购,也是华为在美国投资的重大举措。
通过收购3Leaf Systems,华为可以加快在服务器领域的发展步伐,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以43亿美元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
这次收购让美的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也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竞争力大大提升。
3. 大中华区苏宁收购美国家居连锁商苏宁是中国领先的零售连锁企业,2016年,苏宁通过旗下美国子公司苏宁国际收购了美国家居连锁商欧衡。
这次收购让苏宁在美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为其在全球零售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赴美并购的形式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收购、收购股权和建立合资企业。
直接收购是指中国企业直接收购美国企业的资产,收购股权是指中国企业购买美国企业的股权或者进行合资合作。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原因主要包括寻求技术和品牌、拓展市场和资源、降低成本和风险等。
随着全球化的加大和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企业赴美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不仅可以获取更多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也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促进中美经济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增加两国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
外商直接投资决策分析:以大众汽车公司投资中国市场为案例
外商直接投资决策分析:以大众汽车公司投资中国市场为案例作者:刘莎来源:《财讯》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外商直接投资(FDI)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FDI被定义为一个企业在国外的投资。
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作为著名的跨国汽车制造商,是国际运营的成功典范,一直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中国。
本文将重点从进入动机、进入模式来分析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投资的FDI决策。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OLI范式;大众汽车一、基于OLI范式大众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研究(1)OLI概念根据邓宁理论(1979),OLI范式包含了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些优势促使企业进行FDI,因此可以用来分析大众汽车在中国进行FDI的动机。
本文将运用OL工具体分析大众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
(2)大众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1.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企业在国外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
与本土企业相比,外国企业在进入本土市场时,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许多劣势,这就产生了额外成本,但企业可以通过竞争优势(如成本优势)来抵消FDI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就大众的所有权优势而言,大众公司遍布于世界各地,可以在全球市场上找到最经济的生产零部件的地方以降低购买成本。
此外,大众在酬:发方面也表现出了竞争优势。
大众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而备受信赖,大众集团不仅注重低成本,而且在质量、设计、创新等方面力求生产更优质的汽车。
因此,这些所有權优势使得大众能够克服在国外运营的成本。
2.地点的优势地点的优势是指特定于某一国家但所有公司都可获得的优势,它涉及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以及文化、政治和法律环境。
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制造商。
中国市场有很多优势,包括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和材料对共应商。
本文将通过PEST分析来解释大众选择中国市场的原因。
首先,中国政府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大众对中国市场投资。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随着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自由化、知识化发展,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引进来”措施,并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后,政府政策又逐渐向“走出去”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让中国企业有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本文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原因以及对自身影响。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
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沃尔沃汽车公司创立于1927年,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受金融风暴波及,福特公司债务缠身。
严酷的国际背景带来的经济高压使福特急于放低身价出售沃尔沃。
国际金融风暴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而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保持迅速增长,吉利战略转型不断深入,吉利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其增长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我国加大金融对外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各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使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技术条件。
2010年8月2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要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
吉利并购沃尔沃被称为“蛇吞象”行为,并购背后的艰难是巨大的,吉利的每一步都存在变数,但吉利的成功却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原因: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数年来一直下滑。
国际上,主要汽车市场近年来都呈萎缩态势,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福特确实没必要增加风险继续持有沃尔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TEAMMATES:
报
厂商增长理论是指厂商经理偏好扩大规模(以销 售量或资产额)衡量,而不是偏好增加净利润。厂商 增长理论可以作为解释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跨 国企业形成的理论依据。TCL总裁李东生认为中国的企 业要么成为世界企业中的一员,要么被兼并成为其中 一员的一部分。于1998TCL开始国际化进程,施耐德 是其对外扩张迈出的一大步。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什么? 企业应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 良机,大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通过打造坚 实的所有权优势,充分利用直接投资的“内 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从而在更高水 平、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 和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
告
流
பைடு நூலகம்
程
1 2
3 4 5
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
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
1
并购双方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2并购动因 并购过程
并购动因 并购过程
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是一家从 事家电、信息、通讯、电工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集技、工、 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TCL集团现 已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四大产品 系列,并开始实施以王牌彩电为龙头的音视频产品和以手机为代 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发展来拉动企业增长的战略。TCL发展 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连续十二年以年 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目前 TCL涉及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几大主导产品都居国内同行 前列。2001年,TCL集团销售总额211亿元,利润7.15亿元,税 金10.8亿元,出口创汇7.16亿美元,在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 列第6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之一。2001年TCL品牌价 值144亿元,在全国知名品牌中排第5名。
肯德基在中国的直接投资
2、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 程中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 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
肯德基为保证其在中国的内部化优势,其分店绝大多数为直营店只有 为数不多的加盟店。这就保证了肯德基的资金运转,能够更好的进行经 营。
共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消灭竞争对手为目标的对抗性竞 争观念。联盟企业各方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即在竞争中合 作,在合作中竞争,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合作中 的竞争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竞争模式。
我国企业要改变传统企业间要么竞争、要么合作的认识 偏差,树立新的合作竞争观念。学会运用战略联盟手段,与 国内企业和国外跨国公司建立形式多样的战略联盟,敢于和 善于开展合作式竞争,利用战略联盟来抵御风险和发展壮大。 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跨国公司以合作代替对抗这一更高 层次竞争的实质,在与跨国公司结盟时应当坚持在合作中提 高竞争力的原则,防止出现只重合作而忽视竞争的片面倾向。
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了
实现资源共享、风险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战略目标, 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契约联结的方式,在某些领 域采取协作行动,从而取得“双赢”效果。随着经济全球化 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合作和联合形成 的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在更高水平上的全球战略,也是跨国 公司面临新的外部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一种自我 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回应。
2.直接投资理论分析
❖ (1)产品服务本土化
产品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产品的外观、口味、质量、品牌等各个方面 满足中国消费需求的行为。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其核心产品,而这种产品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本土市场的特色。正是这种本土化的特色,才 使得产品具有竞争力,才会赢得顾客的青睐,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取得成功。倘若跨国公司能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则必然 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从而碰撞出新的创意,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 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对于拉近跨国公司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开拓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我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奇瑞成功案例分析2009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夹击下,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一片黯然。
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汽车12.1万辆,价值17.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下降60.4%和54.7%。
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了73%。
几大主要的汽车出口市场非洲、东盟、俄罗斯、乌克兰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下降幅度更是高达96.2%和95.3%。
汽车出口市场的这个节点被诸多中国汽车企业家称为“危”“机”并存的时刻。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出口急剧减少。
但海外投资却日渐增加。
中国车企海外扩张举动表明:自主品牌已经从对外贸易进入到资本输出的阶段。
在众多中国车企中,奇瑞的海外扩张举动无疑是最成功的,而奇瑞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坚持技术创新。
奇瑞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整合资源,通过开展深度化、广泛化的国际合作。
大幅度降低了整车制造和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奇瑞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奇瑞汽车是国内少数在创业生产周期进入国际创业阶段的企业之一,在短短几年内,奇瑞完成了它的国际化创业过程,从出口开始,然后海外建厂,此后开始走国际化路线。
奇瑞开始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中东地区。
2001年10月意外接到了出口叙利亚的第一笔定单,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轿车零出口的记录。
之后奇瑞汽车开始出口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埃及,孟加拉,古巴,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
2003年,在伊朗合作建立了一个CKD整车厂。
2004年初,古巴购买了奇瑞汽车作为古巴的国务院用车,随后,古巴的政府企业副总裁又带来了1100台轿车的订单。
2004年12月,阿拉多公司以整车进口的方式将10000辆QQ运抵东盟市场,扩大了奇瑞在当地的影响力。
在2005年奇瑞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市场。
同年它实现了出口西方的梦想,奇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秘密签约,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但在合资厂商仍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市场中,竞争异常激烈,而且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坚固的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对外不断加大了在海外建厂的力度。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一汽平台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一汽集团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 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大众进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西泰克东昌座椅技术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北京)中心
3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定义: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
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 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 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 接投资的条件。
4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所有权优势 (1)大众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在海
外经营的经验,具有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具备 一定的把握市场方向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大众汽车的生产规模大。大众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 际化经营,广泛参与汽车海外销售,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经营 活动.自1998年起至2002年年底.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了布加迪,兰博基尼,本 特利和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大大加深。在 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南非,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以及泰 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独立生产装配公司及销售公司.整个大众汽车公司年 产销能力达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目前拥有十个独立汽 车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本特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斯堪 尼亚,大众商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3)大众汽车于1937年成立,拥有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其科研开发与 创新能力也极强,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汽车,而中国 改革开放之初,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其制作技术相对落后,。
中国对外投资的案例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的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壮大,中国开始逐步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方之一。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之一是起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直到2000年以后,中国才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对外投资。
自此之后,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06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方之一。
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之二是以资源和能源为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大宗商品进口国,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海外资源投资。
例如,中国石油大幅增加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投资,投资矿业公司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等。
除了资源和能源之外,中国还加大了在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之三是国有企业为主。
中国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逐步增多,比例也在逐渐提高。
近年来,中国民企对外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也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
总体来看,在中国对外投资的案例中,以石油、天然气、基建、房地产等领域为主的资源类投资占比较高,国有企业的投资额占比也比较大。
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逐渐增长,投资领域也更加多元化。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和挑战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高质量发展、消除贫困等领域,中国的对外投资帮助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其次,中国对外投资为一些国家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再次,中国对外投资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竞争机会,增强了全球经济的活力。
但是,中国对外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综述与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综述与案例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奇瑞汽车公司以及北京同仁堂集团对外直接投资成功案例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中国各企业由于其在行业种类、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均有差异,因此具体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动因与成功优势表现也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甚至是所属行业的更好发展,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
关键词:中国企业;投资行为;跨国并购;国际化;奇瑞汽车;同仁堂集团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13-03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现状(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早在1998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所谓“走出去”发展战略,是相对于企业生产与市场仅仅面向国内而言的。
“走出去”发展战略,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2001年,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被正式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走出去”的范畴包括三个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
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往往被看做“走出去”的代表形式。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
2002~2005年的四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5.6%,2005年的流量比上年增加1.2倍,首次突破了百亿,达到122.6亿美元。
截止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733.3亿美元。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了快速发展的进程。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并未能阻止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五位,截止到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457.5亿美元;而在2010年更延续了快速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败,我们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 成功和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失败的两个典型案例来解释中国企 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 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 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 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 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 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公司理念: 精神:沟通、合作、敬业、创新 承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 质量方针: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时刻对品牌负责,永远让顾客 满意 发展战略: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 成功关键因素:人才与创新 核心价值理念: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 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 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 人是古斯塔夫· 拉尔松和阿萨尔· 加布里尔松。吉利与福特在瑞典哥德堡正式 签署协议,吉利联合大庆国资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 权。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在中国建立年产能力达30万辆的新工 厂,使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年产量提高近一倍,并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 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 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 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
• 2011年2月19日,华为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撤销收购 3Leaf Systems专利技术的交易。 • 2009年6月5日,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 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中铝与澳 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 • 2005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 在与雪铁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 • 2007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 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 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 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 • 2009年7月24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北 汽集团竞标收购欧宝最终失败。北汽集团通报,根据目前美国通用公司宣 布的最新结果,通用和北汽在拟引进的五款车型的知识产权问题上没有达 成共识,存在重大分歧,因此此次收购项目宣告失败。
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是远大的,汽车市场也是远未达到饱和,汽 车的需求量在未来的几年内会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人们对汽车安全和 环保也越来越关注。而以安全闻名的沃尔沃汽车将注定受国内市场的欢 迎,这也为吉利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支持。 (1)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落后,国产汽车业主要以成本优势,打价格战, 在技术层面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自主品牌企业造高档车难度大,造中 低价位车的难度比较小,国内市场急需引进高档车生产核心技术。 (2)我国加大金融对对外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 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 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 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等在贷款上给予重点扶持;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 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使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 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技术条件 (3)吉利从2007年开始战略转型,提出了不打价格战,要以品牌、技术、 品质、服务赢市场,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利对于沃公司 的收购恰能补充在技术方面的不足。
• 国际经济环境
• 2008年9月以来.近200年来逐渐形成的华尔街金融版图,正遭遇“地毯式” 的巨变。破产和另类成为华尔街的关键词。有着158年辉煌历史的雷曼兄 弟公司轰然倒下,美林集团易主美国银行,大摩也寻求合并;美国最大 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在为避免破产苦寻买主……受这次金融 风暴波及,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而福特公司也因此债务缠身。由 此图可知,金融危机使本来就不稳固的沃尔沃市场雪上加霜,销售量下 滑的情况十分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9月, 沃尔沃轿车在其重要市场之 一——美国的销量骤降51%。 严酷的国际背景带来的经济 高压使福特急于放低身价出 售沃尔沃,对吉利公司来说 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 我国经济环境
• 虽然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风暴并没有 伤到我国经济的筋骨,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 速增长,而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保持迅速增长,吉利战略 转型不断深入,从销售情况来看,吉利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 2008年吉利汽车国内销量22万多辆,比去年依然有一定涨幅, 吉利的增长远远高于行 业标准。 当前的国内国外的经济 环境,便是吉利集团收 购沃尔沃营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更困难,而收购品牌无疑是捷径。所以代表品牌 市场的沃尔沃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吉利走出中国的桥梁。
• 学习系统的市场营销规模
沃尔沃通过体育营销和大成本的营销让自己的品牌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 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吉利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车企来说,都是未来走 向世界的前提。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案例分析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武汉理工大学
王 泱 杨晨晨 余梦君 林舒婷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 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资金链出现断 裂的企业比比皆是。这让中国的企业有了 很多进入的机会。 而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 有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而在这种 现实大潮中,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常常 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原为四川腾中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 司,注册成立于二零零五年一月,于二零零八年一月更名为四川腾中 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腾中重工生产大中型载重货车、自卸车、挂车、拖车、混凝土运输搅 拌车、大型油罐车、油料运输槽车等特种车辆,拥有先进的生产制造、 检测生产线。 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也是中国桥梁支座、伸缩缝装置、 预应力体系、筑养路机械老牌生产基地。公司分别与1997年取得 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2004年取得全国首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006年首批通过CRCC铁路支座产品认证。一大批创新型新产品频 频创中国企业记录。桥梁支座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主要用 于长江、黄河、跨海大桥,市政桥梁和轻轨工程,建筑场馆,航空基 础设施,重点高速公路,水利水电领域,并出口国外。
• 福特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
福特和沃尔沃拥有大量共享技术和专利,由于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因 此福特并不热衷于将沃尔沃出售给大型汽车集团,以免增强对手竞争实力。从 而吉利得以凭借不对福特构成威胁的优势收购沃尔沃。
• 看重中国车市场
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的确是块诱人的蛋糕,沃尔沃认识到要走出困境,眼下最 大的机遇就是借助中国市场,但中国有个政策:海外并购都要在发改委备案, 不允许自相残杀。所以,沃尔沃如果要选择中国,就只能选择吉利。
美国AMG公司以生产悍马(Hummer)而扬名世界。AMG 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自行车制造商乌特,1903年成立越野 (Overland)汽车部。1908年,约翰.威利购买了越野汽 车部,并于1912年成立威利斯-越野(Willys-Overland) 汽车公司,生产威利-骑士汽车。2009年,腾中重工从通 用手中收购悍马,以失败告终,通用放弃了悍马。
• 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在海外收购中,跨国文化向来很难兼 容,更何况现在沃尔沃融合了美国和老家瑞典的双重文化, 80多年的沃尔沃有着一套适应本国的成熟企业文化和管理机 制,合并之后,是吉利顺从沃尔沃,还是让沃尔沃就范中国 文化?这都是在将来的管理中将会浮现出来的问题。 • 作为传统的北欧福利国家,工会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尽管 李书福看得相当开:工会是进步之源,企业形成强大竞争力 和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但以低成本著称的中国制造业的 劳工政策是相当的宽松,与北欧完善的劳工保护比较起来, 无疑会极大地加大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成本,这其中隐藏 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 战略性出售:发展福特品牌
2007年,福特以8.5亿美元的价格将阿斯顿· 马丁出售给英国的一个投资集团。 2008年,福特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捷豹、路虎打包出售给印度的塔塔集团,同年, 福特将其持有的20%的马自达股份出售,持股降低至13.4%。可见出售沃尔沃是 迟早的事。
• 经济压力:沃尔沃成为烫手的山芋
国际知名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 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指已宣布的跨境交易被撤回、拒 绝或听任其过期失效的比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0 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 和英国公司2010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全球海外并购失败率
• 李书福个人性格因素
收购沃尔沃难度不言而喻,但对敢赌敢拼敢挑战的李书福来说,这是值得冒险的。 坚持李书福个人魅力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收购过程,是吉利收购成功的支柱。
• 吉利的尊重
福特是美国汽车及底特律工业尊严的捍卫者,吉利收购后的整合运营方案最 大限度地满足了福特的要求:对沃尔沃内部,保留沃尔沃单独的运作体系,吉 利不干涉沃尔沃的运营管理,高管团队给予保留,对工会承诺不转移工厂和不 裁员。李书福一直承诺要为沃尔沃保留更多独立,这种尊重让福特对吉利产生 了极大的好感,对收购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2005年5月1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 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 2009年6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宣布通过下属子公司与总部位于瑞士 Addax石油公司达成现金收购协议,以每股约316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该 公司全部股份。 • 2008年12月16日,中石化收购加拿大TYK石油公司的计划已获得政府部 门批准,预计收购总价折合人民币130亿元。收购完成后,TYK将成为中 石化首家全资海外油气公司。 • 2007年4月28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宣布,继2月份耗资约21.3亿人民币 (2.84亿美元)成功收购米雷康姆(Millicom)公司持有的巴基斯坦巴科泰尔 (Paktel)公司88.86%股权之后,又签署了收购其剩余11.14%股权的相关 协议。 • 2007年12月12日,中国最大国有电力公司——中国国家电网为首的财团 以约为296亿人民币(39.5亿美元)的价格,赢得了菲律宾电网未来25年的 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