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基本形体的切挖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圆柱体、六面体、球体、圆锥体等,说出它们的名字。
它们都是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物。
找出生活中和这些形体相类似的物品。
学生思考、回答。
二、发展阶段
1、展示图片:学生欣赏悉尼歌剧院、央视大楼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图片。
学生思考: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2、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汽车等物品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制作出这件作品。
4、学生练习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创作一件作品。
要求在造型上有变化,有新意。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摆放到指定位置。
2、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组内、组间评价交流,选出各小组优秀作品。
3、请优秀作品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心得。
四、收拾整理各小组收拾整理,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适当了解下节课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
板书设计:
第一课基本形体的切挖教学反思:
第三课远去的路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中远近距离感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方法体现距离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评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语文课上学的《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辩的是什么?,他们俩分别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远去的路》--------------板书课题
(本环节教师把语文知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灵活应用,使各学科的知识融合为一体,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知
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数码相机,连续做试验;首先,教师从学生中挑选出两位个子一般高的同学,从一侧照相,然后将图片传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说出现象和感受?如:“同学们,你们看为什么一个变高了,一个变矮了?”。
然后,教师再让一个学生手拿杯子,教师变换远近距离进行摄像,让学生观看图片后,回答教师:“杯子为什么变大了?”、“是什么动了?”等问题。
其次,教师手拿黑板擦与同学比大小后进行照相,观看图片后教师继续提问:“黑板擦为什么和同学一样大了?”,最后,教师再给一排同学照相,观看图片后,同学们发现越远的同学越小、越远的同学越模糊,越近的同学则相反!
(本环节主要是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连续做实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想一想: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此同时教师出示刚刚照的一系列图片,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教师进行小结,理顺远近的关系如:“大家说的非常好!近的显得大并且清晰,远的显得小并且模糊!”,并出示课件中的各类资料图片加深学生对远近关系的理解。
(本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刚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于远近变化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
) 画一画:
教师板书: 远 = { 小、模糊 } 近 = { 大、清楚 }
教师进一步表明远近与大小和清晰、模糊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让物品在画面中显得很远,应该如何去画呢?”并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作画,其他同学表述不同看法与意见,吸取更多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寻找逆向思维的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然后,再让全班同学分组画一画“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板书学生遇到的难题,然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解决。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自己要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则,锻炼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
三、随堂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用山、树、路三个景色元素组成一幅有远近距离感的画”,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单独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知识和解决的难题,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评价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后,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同学们自由表达;说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以及作者表述自己的构思和绘画方法,教师再加以总评并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要点等……。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远去的路
课后反思:
第四课线与造型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能力:感受线艺术语言的丰富变化,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
过程与方法:采用绘画的方式,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培养审美个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人物发型提炼出的线条进行组合,突显人物的气质和性格。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一、引导阶段
1. 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在平时画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线条呢?谁来说一说。
”
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线。
2)师:“哪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
生: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自己想表现的线条。
3)引导语:“请你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线的特点?”
小结语:“大家看,如果我们根据线的特点进行联想,它就会产生丰富的造型变化。
”
(边小结边添画学生的线条)
“所以说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
”
2.“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线与造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线”知识的回忆和老师的添画,使学生对“线”的进一步学习产
生兴趣】
二、发展阶段
过渡语:“我们先到生活中去感受各种线的美。
大家注意观察图片。
”
1.欣赏生活中的图片
斑马图片、蜘蛛网图片、落日图片、长城图片、汽车窗上闪过的霓虹灯
“这些景色美不美?(美),说说你发现了哪些线的美。
”
生:说说自己发现的线。
师:补充学生表达不充分的部分。
过渡语:“看来每一种线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所蕴含的情感也是各不相同。
”
↓↓↓↓↓↓↓
挺拔流畅强壮深远活泼运动锐利
过渡语:“怎样更充分的运用这些线进行创作呢?让我们到艺术家的作品中去找一找答案。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发现“线”的美,初步体会线给人的感受。
】
2.欣赏中国画线描作品
1)师:“《朝元仙杖图》是北宋画家武宗元的作品,这幅壁画是以工笔线描的方式创作的,大家仔细感受作品中线的特点,说说画家用线的方法?”
生:略
2)师补充: 1.“飘带用长长的曲线进行造型,体现了神仙腾云驾雾时迎风飘逸的动感,短线细密有秩序的组织表现了盔甲的厚重和威严的气势,线条在长短、疏密的对比之中形成了画面的节奏美。
”2.“线的深浅、虚实变化,使画面层次丰富,具有空间感,这幅画既体现了作者对用线的深厚艺术造诣又表达了他对仙人的敬仰之情。
”
3. 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星空
1)师:“大家看同样是对线的组织,荷兰画家梵高则是大胆的运用曲线的排列,夸张的表现了星空的绚丽和充满动感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深入感受不同线条的运用和处理,表现了造型的质感、动感,及作者的强烈情感。
】
4.欣赏名家作品
“我们再欣赏几幅作品,感受线的魅力。
”
“画家笔下的线条真美呀,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
“同学们你们明白用线的秘密了吗?谁来概括一下用线的方法。
”
生答:线可以确定轮廓,线在使用时有疏密变化、虚实变化。
板书:线——轮廓、疏密、虚实、穿插
师:“我们打开书第10页,看看线还有哪些运用的方法。
”
生:说说自己发现的线的运用方法。
(穿插等方法)
【设计意图:提炼“线”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为创作打好基础。
】
5.思考头发的画法
“我们平时在画人物时线最多、最不好处理的是哪个部位?”(头发)
“用今天我们学习的用线方法,就可以画出生动、有美感的头发了。
”
1)结合书中作品引导学生说说画头发的步骤
确定轮廓、找好发丝特点、组织穿插
6.演示创作方法:
1)出示女士中长发头像图片,演示怎样用线概括人物面部,用虚线概括头发的轮廓。
2)找到发丝特点,根据头发的分组去添画发丝,并夸张发丝的饱满度。
3)改变发丝方向,画出头发的前前后穿插的关系,体现体现疏密、虚实等变化。
4)整理完善作品,出示完善后的范画。
5)简单说明男士短发的画法。
【设计意图:根据观察引导学生明确头发的画法,通过演示知道本课“线”的处理方法如何运用到头发的创作之中。
】
三、创作阶段
1.提供人物头像图片供参考
启发语:“现在我们都是发型设计师,顾客要求你给他美发,发型一定要有特点,还要美观大方。
”
2.作业要求:
1)根据资料画出男士或女士的头发。
2)有序组织发丝,有虚实、疏密的变化。
3.巡视辅导学生创作:(轻音乐)
1)巡视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3)对孩子进行个别差异指导。
【设计意图: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在创作中体验“线”的运用方法,学会用“线”表达创作情感。
】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说说他人作品的特点,还应该怎么改进。
2. 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构图、构思画法、线的组织进行分析,作品突出了什么感觉。
3.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用“线”的知识表现了头发的画法,“线”的美在美术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希望大家多多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展评提升学生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认识,感受线与造型的关系。
】
五、拓展阶段
1. 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还可以用到哪些日常创作中呢,如板报设计、手抄报美化、儿童画创作等等。
(播放图片)
2.欣赏更多领域的线造型艺术(播放图片)
绘画领域中的线、抽象雕塑中的线、民间艺术中的线、工艺设计中的线、装潢方面的线。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并结束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从美术多领域感受线的美,拓展视野,发散思维空间。
】
板书设计:
第四课线与造型
线——轮廓、疏密、虚实、穿插、情感
范画:1、 2、 3、 4、
课后反思:
第五课风景写生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节奏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照片
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五、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小结提升,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第五课风景写生
教学反思:
第六课让剪影动起来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体会皮影艺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怎样制作剪影,怎样让剪影动起来,体验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剪影知识的了解和制作剪影,增强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剪影人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皮影活动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特别的短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师:大家边看还要边思考,它和我们平常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欣赏完短片,教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剪影是怎样动起来的(板书课题)
师提问:喜欢吗?能说出这是我们民间的哪种艺术吗?-------“皮影”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动起来的吗?
二、发展阶段
1、皮影是我们影子世界里的一朵奇花,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下查找有关皮影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分享,看谁了解的皮影文化更丰富?(让学生把自己用什么方式查找分享出来)
2、原来我们皮影艺术有这么多资料,那么我们今天一起了来学习让剪影动起来,让我们进一步走进皮影艺术!现在谁想再谈一谈,你还想知道有关皮影的那些知识?(播放微视频)
3、皮影历史悠久,起源于汉代,在唐代兴盛,宋代达到了兴盛。
在我们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里面就有了许多皮影的表现场面,13世纪传入了西方,我这里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大家想看吗?(展示相关皮影的图片)
4、看了这么多图片,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让剪影动起来呢?(教师操作一个真实的皮影)大家看这是什么?看看他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来到这里是想和你们做朋友,希望你们做的皮影也和我一样,能说会动,再仔细观察我能说会动的秘密呢?)同学们他们能说会动的秘密在哪呢?
请你们打开课文,以小组的方式讨论一下他能说会动的秘密在哪呢?(引导学生说出各关节链接的方法)教师分析书中的步骤图(课件出示)
现在老师们给大家制作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齐天大圣孙悟空(播放视频)(可以用胶带粘贴)
5、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这样的皮影人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讨论谁来进行故事的编排,故事中的各种角色分别由谁来担任?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可以展示学生做好的成品(边缘光滑,人物比例协调)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表演(教师出示表演场景)
同学们他们的表演怎么样?(精彩,形象,生动,有趣)
同学们虽然上台来只有几位同学,但是老师知道这几位同学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皮影人是大家以小组的方式分工制作的,故事的情节也是你们一起编排的,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五、教师总结
师: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号,经国务院批准皮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世博河北周活动期间,在宝钢大舞台小表演区,每天上演了4场唐山皮影戏。
虽然皮影表演很少见了,但它们并没有淡出历史的舞台,皮影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PPT课件)
皮影人制品-----实物展示,教师介绍:像这种加框的皮影人和刚才大家用于表演的带操作杆的皮影人,在众多工艺品中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皮影动画-----非常著名的有《桃花源记》、《鹊桥会》,在3D动画扑面而来的今天,皮影动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 以周杰伦的歌曲《皮影戏》结束本课(画面是桃花源记片段)
教师寄语: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殿堂不可缺少的明珠。
我希望我们这节课是一扇窗,大家可以透过这扇窗,利用更多时间和机会去领略皮影戏的精髓,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传承下去,并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谢谢!
板书设计:
第七课让剪影动起来
教学反思:
第7课漂浮的画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吸附法。
2.合理安排画面上的点,线,面,做到要有疏密变化。
过程与方法:分析观察生活中的“肌理”,了解PPT中美丽风景肌理形成的原理,通过演示、实践、感悟吸附法来制作“肌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肌理的美感,体会制作的快乐,展示学生的艺术个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肌理的美,并运用吸附法制作简单的肌理作品。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合理安排画面的点,线,面。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3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
提问:图片美在哪里?有哪些景物的存在而让你感到美丽。
总结:每幅图片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
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模仿,“制造”出这种效果呢? 1、演示:在玻璃试瓶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滴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漂浮。
说明:这个演示是为了让学生看清油漆和清水之间的变化过程,从而激发
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兴趣。
注意:油漆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汽油才会产生较满意的飘浮效果。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记录下油漆和水之间美妙的变化呢?(绘画、照片等)
二、新授
(板书)出示课题:
——漂浮的画
肌理的自然属性:
广义的意义:“肌理”是某种物体上的纹理、质感 ,如树皮的纹理、质感,大理石的纹理、质感等等。
狭义的意义:它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创造所特有的形象化语言,如各种笔触、斧凿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等。
注意:平时我们画画都是在纸上完成的,上了颜色万一画错了也很难修改
了,今天我们要在水里画画,好处是哪里画错了,哪里不好看我们都可以修改,最后用纸把水面上的“画”吸附下来。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示范油漆吸附法:
用油漆倒入盛满清水的扁平容器中,用棒稍加搅动,在需要化开的地方滴上几滴汽油稀释,用纸吸附在水面上,完全吸附后小心取出,即可制作出一幅肌理作品。
说明: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会造成不同肌理的吸附效果:
1、汽油稀释的量:
加入汽油的量多,油漆滴入水面成散点状。
加入的汽油量过少,油漆成凝结团状。
2、水所处的状态:
水处于静态时滴入油漆。
水处于动态时滴入油漆,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油漆滴入水面的距离。
四、欣赏作品,学生创作
用吸附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可以选用任何颜色搭配。
要求运用已学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制作的肌理作品命名。
板书设计
第7课漂浮的画
教学反思:
第八课山山水水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主要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学习山水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创作出一幅自己理想中的山水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 ,通过山水画的鉴赏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核心是创造意境,创造意境离不开空间, 塑造是创作山水画不可缺少的特殊造型手段。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中国画视频。
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觉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2、出示课件。
小游戏:在电子白板上教师任意点了数个点,请同学上来将上面的点用曲线链接,下面的点用直线链接。
(展现一幅中国山水画)
3、出示课题:山山水水
二、讲授新课:
1、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出示课件:中国山水画)
(1)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
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2)、欣赏作品
2、树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