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情绪受挫或受到刺激时,采取一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被攻击对象造成伤害,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案例一,小明在幼儿园经常打其他小朋友。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幼儿,但最近在幼儿园经常打其他小朋友,尤其是当他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时。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明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中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教育,导致他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能通过打人来发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需要及时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建议他们在家中多与小明进行沟通交流,关注他的情感需求,教导他正确的处理方式。
同时,在幼儿园,老师也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指导,教导他学会用言语表达情绪,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案例二,小红在家中经常踢打家人。
小红是一个内向的幼儿,但在家中经常对父母和弟弟进行踢打。
经过了解得知,小红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她在家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她内心压抑和不安,只能通过攻击行为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及时解决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给小红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同时,家长也要多关注小红的情感需求,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教导她正确的处理方式,帮助她学会用言语表达情绪,培养她的自我调节能力。
案例三,小华经常在幼儿园咬其他小朋友。
小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幼儿,但在幼儿园经常对其他小朋友进行咬人的行为。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华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中缺乏父母的约束和教育,导致他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只能通过咬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需要与小华的家长进行沟通,建议他们在家中加强对小华的教育和约束,教导他正确的行为方式。
同时,在幼儿园,老师也要给予小华更多的关爱和指导,教导他正确的处理方式,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推荐下载】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研究对象描述:李苛,2006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李苛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奶奶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幺就干什幺,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奶奶的现象。
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用什幺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攻击性幼儿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男,5岁,就读于某幼儿园中班。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但近期在幼儿园的表现引起了教师的关注。
小明经常在游戏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推搡、咬人、抢夺玩具等。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小明自身的心理健康,也给其他小朋友带来了困扰。
二、案例分析1.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家庭环境: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小明在家中缺乏与同龄人的互动,导致他在幼儿园中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同伴关系:小明在幼儿园中缺乏朋友,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
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可能会采取攻击性行为。
(3)情绪调节能力:小明可能缺乏情绪调节能力,无法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模仿行为:小明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其他小朋友的攻击性行为,并模仿这种行为。
2.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1)对小明自身的影响:攻击性行为会导致小明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2)对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会给其他小朋友带来恐惧和不安,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对教师的影响: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干预措施1. 家庭介入(1)与家长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小明的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2)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可向家长推荐一些亲子活动,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2. 同伴关系建立(1)组织集体活动:教师可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建立友谊。
(2)鼓励合作:在游戏中,教师可鼓励小明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培养他的团队意识。
3. 情绪调节能力培养(1)情绪表达:教师可引导小明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攻击性行为。
(2)情绪转移:当小明情绪激动时,教师可引导他进行深呼吸、数数等放松训练,帮助他转移注意力。
4. 模仿行为纠正(1)树立榜样:教师可树立一些表现良好的小朋友作为榜样,让小明学习他们的行为。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处理:教师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处理:教师案例分析与反思1. 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些行为可能表现为打架、推搡、咬人等形式,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如何正确处理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环境的维护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宝宝之家幼儿园的案例分析我在上个月参观了宝宝之家幼儿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在一次幼儿园的游戏时间中,小明和小强因为一把玩具争夺不下,发生了推搡和互相打人的行为。
教师及时赶来制止了这一行为,但之后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这一事件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面对攻击性行为时需要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3. 对攻击性行为的深入分析攻击性行为通常是幼儿在情绪受挫或者无法表达自己需求时的一种表现。
在分析这种行为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幼儿的芳龄、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攻击性行为的处理还需要考虑到对幼儿自尊心和认知能力的保护,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惩罚。
4. 教师的处理策略在对幼儿园攻击性行为的处理中,教师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并进行必要的安抚。
教师需要和相关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状况,以便更好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和需求,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 反思与展望从宝宝之家幼儿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面对攻击性行为时需要更有耐心和智慧地进行处理,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处罚。
家长对于幼儿的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在未来,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专业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处理攻击性行为,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情商方面都有较好的素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
面对攻击性行为时,教师需要以爱心、耐心和智慧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综合教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
【幼儿园综合教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一个被纠正了幼儿简报小雨,男,5岁。
他在班级表现较强的攻击行为,具体表现为;争夺玩具,咬人,踢打同伴,有自残行为,上课经常吵闹,打断教师讲话。
二、行为分析影响攻击因素很多。
有;1.直接外因(1)挫折:有段时间小雨受到轻视,情绪易激动,喜欢惹是生非来吸引同伴和老师的注意,对同伴进行攻击。
这是孩子吸引旁人注意的方法。
(2)挑衅:小雨是个淘气的孩子。
当他犯错误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同龄人的鄙视,伤害他的自尊。
尤其是在同样大小的男孩面前,他有敌意的偏见和报复。
他主要攻击他的一些同伴。
2背景因素(1)家庭环境冲突及其他问题小雨爸爸脾气较为暴躁,小雨稍有不对就用棍棒教育,父亲的这种行为强化了幼儿的错误观点: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性为,从而导致了幼儿的攻击行为。
(2)暴力媒体和游戏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通过观看电视或电影上的暴力行为,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会习得攻击他人的种种方式。
小雨家里有很多《奥特曼》之类的日本电影,里面有很多血腥的剧情,又没有合适的引导,的确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例外和同伴哥哥玩攻击性游戏,和喜欢惹事,爱打架的同伴在一起,也学会一些攻击行为。
三、行为矫正1给他宣泄的机会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让他发泄自己的愤怒。
如增加激烈的消耗体能的对抗性体育活动,拍球,抛纸球等。
2.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照顾,使其受到关注。
给予积极的情感、同情、幽默和关心。
同时,教师也应掌握程度,给予适当的惩罚。
3加强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提高与同伴的沟通能力。
如多帮助同学,多为班级争光,教师给予赏识教育4.为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言行文明,注意引导孩子观看一些有益、随和的电视节目或故事。
幼儿喜欢打人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5岁,性格活泼开朗,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在幼儿园里频繁出现打人的行为。
起初,老师和家长并未引起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打人行为愈发严重,不仅伤害了其他小朋友,还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为了帮助小明改正这一不良行为,我们展开了以下教育案例。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在家中,父母对他的要求较为严格,稍有不顺心,就会责骂他。
这种家庭环境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性格变得孤僻,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2. 早期教育小明的早期教育主要依靠祖父母,他们宠爱小明,对他的要求几乎百依百顺。
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乏同理心。
3. 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中,小明与同伴的互动较多。
然而,由于他缺乏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从而出现打人的行为。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多陪伴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家长要调整教育方式,适当宽容,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家长要培养小明的同理心,让他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2. 幼儿园教育(1)教师要加强与小明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帮助他调整情绪。
(2)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教师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共同教育幼儿。
3. 社会教育(1)鼓励小明参加社区活动,结识新朋友,拓宽人际关系。
(2)引导小明关注社会新闻,了解社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小明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2. 小明的性格逐渐开朗,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3. 小明学会了换位思考,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能够主动道歉和解决问题。
4. 小明的道德观念有所提高,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锴锴不打人了
锴锴不打人了——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研究对象描述:锴锴,2012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锴锴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锴锴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幼儿园的第一天,锴锴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锴锴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锴锴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锴锴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锴锴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保姆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保姆的现象。
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用什么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采取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攻击,包括推搡、咬人、打人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控制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个案背景:个案为女孩小红,4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红攻击性行为严重,经常推搡、打人,并存在咬人的行为。
家长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解决这一问题。
个案分析:1.家庭环境分析:小红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忙于工作,缺乏陪伴和关爱。
据了解,小红的父母很少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她的情感需求缺乏重视。
这种家庭环境缺乏稳定性和爱的渗透,可能对小红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2.幼儿园环境分析:小红所在的幼儿园环境相对混乱,师生比例较大,老师在管理幼儿时较为严厉,课堂活动设置不够丰富多样。
同时,对于小红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常使用惩罚性的方法,忽视了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和引导,可能导致了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加剧。
3.个案分析:小红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源于其内心的不满和焦虑。
在幼儿园这种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小红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通过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攻击性行为成为她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同时,小红也可能学习到了攻击的行为模式,她可能发现通过攻击可以获得她所需的关注和回应。
心理辅导策略: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的首要任务是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让她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与小红进行日常交流,询问她的感受和需求,耐心倾听她的故事和烦恼,以此增强她对你的信任感。
2.增强情绪表达能力:针对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帮助她学习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语言表达、绘画和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她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情和需求,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理解她的需要并提供支持:关注小红在幼儿园中的需要和焦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例如,安排友善的伙伴,鼓励她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互动,增强她的归属感。
幼儿园乱打人教育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幼儿园,五岁的幼儿小宇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学会了打人。
在幼儿园里,小宇经常用手或玩具打其他小朋友,让老师和家长非常担忧。
为了纠正小宇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小宇乱打人的行为,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模仿:小宇可能在家中或其他场合看到别人打人,模仿学习。
(2)情绪宣泄:小宇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感到愤怒、不满,通过打人来宣泄情绪。
(3)寻求关注:小宇可能希望通过打人来吸引他人的关注。
2. 教育目标(1)帮助小宇认识到打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引导其改正。
(2)提高小宇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其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3)培养小宇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使其学会尊重他人。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孩子为什么打人。
(2)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在孩子面前打人、争吵。
(3)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如用语言、绘画等方式。
2. 幼儿园教育(1)教师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幼儿讨论打人的危害,让幼儿认识到打人的错误。
(2)教师开展情绪管理课程,教授幼儿如何控制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
(3)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被打者的感受,培养同情心。
(4)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3. 教师与家长合作(1)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宇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教育孩子,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
(3)教师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宇的行为有了明显改善:1. 小宇不再经常打人,懂得了尊重他人。
2. 小宇的情绪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学会了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3. 小宇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总结幼儿园乱打人教育案例表明,幼儿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家长、教师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可以有效地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品德。
孩子攻击性行为问题解决方案
孩子攻击性行为问题解决方案案例:琪琪(小班孩子)是一个活泼阳光的男孩子,刚上小班,但适应能力好,乐意帮助别人,乖巧懂事,可是有一段时间总是有孩子告他的状,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把XX的脸抓伤了,把XX推倒了,把XX玩的玩具抢跑了……在幼儿园中,总有几个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而且老师不管怎样给他讲道理,他都会再犯,甚至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就很让人头疼,绞尽脑汁地想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幼儿园中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上的攻击,有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他觉得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成人才会把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成人越是阻止他他越会变本加厉地表现,因为这种做法起到了显著地效果。
通过这次网络研修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了一些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1、对于这种孩子更要有耐心与爱心,让他感受到成人的关爱,发生攻击性行为时成人不能一味地指责、责骂孩子;2、孩子太小,不可能天天给他讲一些大道理,他根本就不明白。
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故事来感染孩子,只要听了故事,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他人对比,自己揣摩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什么是需要改进的,事半功倍,远比传统的说教效果好;3、用欣赏、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让他感觉到在成人眼里他们都是最棒的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孩子;4、制定目标,当孩子在这方面有进步时成人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鼓励他下次有更大突破,让孩子感受到一步步成长的喜悦,让他喜欢上不断进取;5、多讲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遇到的矛盾;6、成人多表扬班上表现优秀、有进步的孩子,树立榜样意识,使孩子从小就有向往美好、向往进步的习惯;7、孩子好模仿,老师以及家长更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8、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或者攻击性行为倾向时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一起寻找原因,因为有的孩子是突然发生这样的行为;……采用了以上多种方式,最终琪琪又成了那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会时常发生,对于小朋友说,产生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遭受到了困难自己却解决不了时,就变得焦虑起;或者是因为小朋友们本身所有的性格,比如:有的小朋友比较任性、有的小朋友还处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等。
这时候幼儿就会采取打人、咬人、踢人、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把东西扔在地上等攻击性行为,这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严重的表现之一。
二、案例描述轩轩小朋友,男孩,年龄班中班。
轩轩生性活泼好动,比较任性,容易生气。
他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在家就是一个“小少爷”,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
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
在区角活动时,老师是按组请小朋友去选区角游戏的,坐的好的小朋友就先被请到去玩,每次等其他小组都选好之后,轩轩所在的那组才会被请去选区角活动,因为每次都是最后被请到,轩轩想玩的下棋区总是已经客满了,老师规定的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玩,他就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到下棋区对一个比较弱小的男孩说到:“我要玩下棋,你让开,你去玩别的。
”说着,他又把棋都弄乱了。
他见那个男孩还坐在椅子上不动,他就用手推了那个男孩,把他推倒在地上,于是小男孩就哭了。
而轩轩就好像不关他的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跟其他小朋友下起棋。
在排队洗手时,洗手池边已经有很多小朋友,轩轩就是硬挤进去,用力把两边的小朋友拉出,嘴里说着:“我先,我先。
”其他小朋友也不服气说:“是我们先到的你干吗插队,到后面去,不然我们告老师去。
”接下他们就开始争吵起,你推我,我拉你。
做早操时间,轩轩就乱站,做操时踢到了前面小朋友的脚,对不起也不说一声,还偷偷的笑。
排队回教室时和其他小朋友推推去,把一个小朋友推在了台阶上,结果那个小朋友的腰肿起了,几天不能幼儿园只能躺在床上。
轩轩喜欢在教室里跑跑去,一不小心就撞到其他小朋友,有时他是故意去碰碰小朋友,一天下会招惹很多小朋友,教室里就听见小朋友:“老师,轩轩他打我;老师,轩轩抢我的玩具。
幼儿园攻击行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的爸爸是公司经理,妈妈是全职妈妈,家庭条件较好。
小明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父母对他宠爱有加。
然而,随着小明的成长,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却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担忧。
小明经常在幼儿园与同伴发生冲突,有时还会出现攻击行为。
二、案例描述1. 攻击行为的表现小明在幼儿园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语言攻击:小明经常用侮辱性语言攻击其他小朋友,如“你这个笨蛋”、“你这个坏孩子”等。
(2)身体攻击:小明有时会动手打其他小朋友,如推、抓、咬等。
(3)物品攻击:小明会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或者将玩具摔碎。
2. 攻击行为的原因(1)家庭教育方式:小明的父母对他宠爱有加,过度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导致他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合作意识。
(2)同伴关系:小明在幼儿园里缺乏朋友,导致他在面对冲突时无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只能采取攻击行为。
(3)情绪调节能力:小明在遇到挫折时,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进而采取攻击行为。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指导(1)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父母应引导小明学会分享、关心他人,培养他的合作意识。
(2)调整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要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同时引导他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幼儿园教育措施(1)开展情绪管理课程: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小明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加强同伴交往: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小明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让小明学会在冲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实施过程1. 家庭教育实施(1)父母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小明的在园情况。
(2)父母根据老师的建议,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小明的合作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2. 幼儿园教育实施(1)开展情绪管理课程,让小明学会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组织集体活动,增进小明与其他小朋友的友谊。
(3)开展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培养小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个案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教育案例)
幼儿个案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教育案例)在幼儿园,每班几乎都会有一、二个与众不同的幼儿,他们或者在活动时捣乱,或者不接受班级常规的约束,或者以打人为乐,或者动个不停影响别人。
通常,教师在幼儿出现这些行为时,会使用批评、训斥、隔离、权利剥夺等惩罚手段来制止。
但这易造成幼儿与教师的对立,从而引发幼儿更多的攻击性行为,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来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
让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观察对象:小小年龄:三岁半班级:小一班行为表现:小小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平时工作较忙,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
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
每次入园时总是闹情绪,说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1.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
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小小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小小就把琪琪推到在地上,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小小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
小小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
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
小小在第l小组,他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
”这时,小小发现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
”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
小小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巾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4.分组活动。
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
小小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一位小朋友开玩笑。
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回去看图片了,等老师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他很开心。
幼儿园学前教育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重点资料).doc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本文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内容如下。
研究对象描述:李苛,2006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李苛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奶奶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奶奶的现象。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案例(一)李苛不打人了——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研究对象描述:李苛,xx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李苛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奶奶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奶奶的现象。
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用什么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分析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分析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分析王俊尧今年3岁,是班级中个子最高,力气最大的男孩。
他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
有时自由活动时他双手一齐拍打他身边小朋友的肚子,把小朋友拍哭。
有时,他有意拧其他小朋友的耳朵。
有时他学着电视武打片里的动作,指手画脚,,向其他的小朋友操练一番,把小朋友的衣服弄脏,撕破,甚至打伤小朋友的眼睛、鼻子等等。
明明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为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打人、推人、踢人等,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点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
一、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一)遗传因素(二)家庭教养方式有一些家长非常溺爱孩子,过于放任对孩子的教育。
甚至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你要狠狠地揍他。
打不赢就用脚踢,用嘴咬,用手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如上述案例中的明明,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
奶奶个性好强,文化素质低,外号是“死不讲理”。
奶奶担心自己的孙子在学校吃亏,就经常这样教育孩子,致使孩子产生了一种不健康的自护心理。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说一个孩子在偶然出现几次的攻击性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甜头”,其攻击性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或家长的赞许,其攻击性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三)大众传媒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一)逐步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幼儿虽然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认知成分在行为调节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是成人也不要忽视幼儿内部因素对控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使幼儿知道攻击行为的危害性,再通过移情训练,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攻击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痛苦。
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结合会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幼儿对自己的攻击行为感到羞愧,促进幼儿自觉地减少攻击行为。
小班教育调整情绪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儿童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幼儿园教育中,情绪管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案例以小班幼儿小明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手段调整幼儿的情绪,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案例描述小明,5岁,性格活泼,但情绪波动较大。
在幼儿园里,小明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如遇到喜欢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时,他会大声哭闹,甚至动手打人。
在集体活动中,小明也容易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而沮丧,甚至拒绝参与。
这些行为让小明在幼儿园里的人际关系紧张,也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困扰。
三、案例分析1. 情绪失控的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小明年龄较小,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弱。
(2)心理因素:小明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等原因,导致情绪容易失控。
(3)家庭因素: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可能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导致小明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4)幼儿园环境因素: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公平、不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等问题,导致小明情绪受到影响。
2. 教育策略(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亲切、关爱的心态对待小明,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2)情绪认知教育: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帮助小明认识不同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调节方法。
(3)情绪表达教育:引导小明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用语言、绘画等。
(4)情绪调节教育: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会调整情绪,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5)家园共育: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四、教育实施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对小明的关爱和关注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在游戏中,教师与小明一起分享快乐,让小明逐渐放松心情,愿意与教师交流。
2. 情绪认知教育教师通过绘本《情绪小怪兽》引导小明认识不同的情绪,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这是正常的。
小班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小班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案例:刚开学不久的一天,周孙浩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边哭边指着手说:"他咬我”,只见周孙浩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浩浩哭了,也都跑来看热闹。
这时何一沙也跑来告诉我"这个人也打我,还抢我积木”。
只见桂佳俊小朋友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桂佳俊小朋友是个胖胖的孩子,很可爱,而且比较任性。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事后与该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他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
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首先,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性格,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其次,我们通过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
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
通过游戏使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面对学生攻击性行为。
本文将深入分析学生攻击性行为,并提出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的具体方法。
一、案例分析: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小明展现出了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每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小明总是先动手打人。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困扰。
小明的家长也因此频繁地被老师召集到学校,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孩子改正这种不良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 情绪管理不当:小明可能没有健全的情绪管理能力,遇到挫折或愤怒时无法正确表达和释放情绪,只能通过攻击行为来获得发泄。
2. 缺乏社交技能:小明可能不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导致在与同学交往中产生摩擦,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家庭环境影响: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可能存在家庭纷争、家庭暴力等负面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学前教师如何应对攻击性行为1. 深入了解孩子:学前教师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情感状态、日常生活等,找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
2. 建立正面关系:学前教师应当与小明建立起积极的、信任的关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引导情绪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艺术创作等方式,引导小明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教会他正确处理情绪,使其学会用言语来替代暴力行为。
4. 整合资源进行干预:学前教师可以整合学校的心理老师、家长以及社会资源,共同帮助小明改善攻击性行为,例如进行心理辅导、家庭关系疏导等。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在面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时,我深切理解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攻击性行为的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并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我认为学前教师在应对攻击性行为时,应当既重视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又注重长期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学生攻击性行为是难免的,但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行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向良好的发展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
的教育案例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Educational case on correcting emotional aggressive behavior of a
small class of childr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
案例
案例(一)
李苛不打人了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
研究对象描述:李苛,xx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
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李苛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奶奶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奶奶的现象。
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
知用什么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系统干预步骤:
一、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刚来园没有几天,班上有很多的孩子告他的状,说李苛打他了,为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再次发生,我往往采用的是否定、批评等消极行为和教育方法,还告诫其他孩子离他远一点。
结果适的其反,李苛的行为非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变本加厉,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到我这儿告他的状,于是,我在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恰当,如何让李苛尽快纠正这一行为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相信孩子》一书中的话给了我启发:要善于透过幼儿淘气、不听话的现象发现美好的品质得到蓬勃发展,那么恶习就会受到排挤。
李苛的恶作剧、推撞别人目的是想引起老师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大家都来关注他的情绪反应。
如果老师总想着孩子的缺点,那关注点肯定在孩子的错误上,这样孩子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学会欣赏、理解、宽容有问题的幼儿。
经过分析,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以及情绪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行为。
因此,我改变了对李苛的态度,试着走进他,去理解他,当推人现象再一次发生时,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帮他说话,帮助他去向别的小朋友道歉“李苛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他好吗,其实他是喜欢你,才碰了你。
”李苛的表现也因为老师态
度的改变而改变,他第一次真诚的向别人到了歉,不象过去一样若无其事了,还学老师的样子,帮助别人摸一摸撞疼的地方。
这一细微的变化再一次证明了要真正的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二、引导孩子表露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宣泄过激情绪。
教师要理解他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宽容孩子,尊重他的个性,允许他暂时犯一些错误,然后耐心倾听他的心声。
因此,我坚持天天与他交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当他特别高兴的时候,将其拉到身边,抱抱亲亲他,请他谈谈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和他共同分享快乐的事情。
当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安抚他、帮助疏导他的异常情绪,使他愿意与老师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高兴事情和不高兴的事情。
老师与孩子平等、细致的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孩子的关爱使他的情绪有了合理的排解途径,从而一点点淡化他的情绪攻击性行为。
三、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发现肯定闪光之处
我用转移他的注意力来制止不良行为,然后通过故事教育法帮助他找出哪里对了,哪里错了,使其明白推别人是不受别人的喜欢的,培养他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意识,传授交往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发现进步及时表扬。
有一次午饭后,小朋友将椅子摆放的很整齐,璇璇放椅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乐乐,乐乐大哭起来,一旁的李苛看见了,他说了一句话“跟
她道歉”,看来,他已将老师的话随机运用在生活当中了,这句话使我找到了借机鼓励他的机会,我趁此机会表扬他:“你们看,李苛知道撞到别人会很疼的,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小心一点,不要撞到别人身上。
”老师的话和小朋友的掌声使他更加明确了怎样做大家才喜欢。
李苛很喜欢帮老师做事情,我利用他的这一特点,经常性的让他做一些小事情,比如为小朋友分勺子、分午点呀等等,他在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事情中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小朋友开始将他试为能干的大哥哥了,开始接纳和喜欢他了。
正面教育的方法使李苛愉悦的接纳了老师的意见,不知不觉明白了道理,有意识的减少了情绪攻击性行为,帮助树立了自信,维护了他在小朋友面前的良好形象。
使他喜欢上了集体,也使大家喜欢上了他。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