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问题的文化视角

合集下载

简论“李约瑟难题”的内涵及看法

简论“李约瑟难题”的内涵及看法

简论“李约瑟难题”的内涵看法1937年,已经在胚胎生物化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李约瑟博士,认识了三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此后,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感情,并献身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他对中国古代科技了解愈多、研究愈深,就愈在脑海中产生这样挥之不去的问题: 为什么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能有这么多科技成果,在总体上超过欧洲,近代科学却在欧洲兴起而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呢?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实际上,此一难题包含两个问题,既: (1)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在把人类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2)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显然,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具有内在的联系。

前一问题是前提、基础,它不成立,后一问题便无的放矢;同时,后一问题又是前一问题的深化和发展。

因此,两者也可以简化为一个问题。

1991年,李约瑟在为王国忠所著《李约瑟与中国》一书撰写的序言中说,他在研究中国科技史过程中,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 “既然能有这么多早期科技成就,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呢?”提出这一难题,正展示了李约瑟的大家风范,表明他不止是出色的科学史家,而且还是深刻的思想家。

他并不满足于史料的爬梳考证,还力图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知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重要。

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波普尔强调科学始于题,没有了问题科学也就不存在了。

确实,能够提出一个深刻的、覆盖面大的问题很了不起。

一方面,它体现了提出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引导提出者努力去破解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它又吸引一批研究者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工作,或深化或拓展,从而推动科学前进。

因此,“李约瑟难题”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已经成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的通用术语。

一个学者提出的问题能够成为学科的术语,无疑是极高的荣誉。

从多个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及其理论启示

从多个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及其理论启示

从多个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及其理论启示(一)、“李约瑟难题”的解读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1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

这一难题自提出以来,就收到了学术界的广大学者的关注,对李约瑟难题的内容的解释性表述,他们为我初次接触并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个难题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我查阅了众多学者对该问题的解释,有的是从社会建制方面,有的从经济角度,有的从文化背景角度,有的从社会的科学能力角度探讨,最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我的结论:在我看来,这样一个难题,不仅仅是从一个角度可以解释的,是与一个社会的发展由着紧密联系的,而社会的发展不受单方面的因素决定,是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历史背景,宗教制度,政治等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这些百家之言都有其观点的合理性,但是都不够全面,要解释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全方位阐述它的原因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首先,我先阐述我对与李约瑟难题的解读,对于这个问题内涵的的解读是进一步分析前提准备,①:李约瑟所说的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技是按照现代西方人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而提出的疑问,但是“科学技术”一词包含了“科学”、“技术”两层涵义,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究竟什么是科学呢?贝尔纳认为“科学因体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是难以定义的”2,但是按照现代学者普遍的观点: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包括由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升华而成的理论体系,具有“以逻辑、数学、实验为基础”、“形式上的系统性”、“表达上的概念化、公式化”等特征。

而技术则不同,只是一些实用性的技能,李约瑟先生所述的“中国在16世纪前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更准确的表述我认为应该是16世纪前的中国技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我认为,在16世纪前的中国,在冶铁,印刷,火药,造船,数学,天文等等许多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多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依靠技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所获得的,他们的表述方式也大多是技术经验描述式的,本质上时感性知识的积累,即使有一些从表面上看来具有科学的特征,例如数学,天文,但是都只是相似于科学,其实质是不一样的,如中国古代的数学的特点是“算”,从而有了算盘等工具的制造,而西方数学的特点是“证”,讲求的是逻辑的演绎,推理。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班级:机制1206961学号: ***********: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所谓“李约瑟难题”,学界公认的经典表述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于1964年在《东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一文中系统提出的,他指的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

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虽然,李约瑟早在1944年2月重庆的中国农学会会议上就己提出了该问题,自从李约瑟从东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此问题后,其研究范围之广、见解之独到、在中外影响之深远,较前面诸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人们也就习惯的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简论从我国传统文化看李约瑟难题论文.doc

简论从我国传统文化看李约瑟难题论文.doc

简论从我国传统文化看李约瑟难题论文从我国传统文化看李约瑟难题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从我国传统文化看李约瑟难题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科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A摘要:中国科学史家,英国人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试图解决这个难题。

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难题似乎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但对这个理由的探讨却能带来人们对推动科技发展的因素的深思,这个理由也被称为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本文试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这一理由给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科学;技术;解释力;符号化一、理由的提出英国科学家,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们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脱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中国直到中世纪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种转变呢?”①理由提出后,引起了无数的争论。

各种试图回答的策略层出不穷。

李约瑟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在《中国在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回答认为欧洲在近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大超越中国史因为与中国相比欧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社会的形式、欧洲重商主义和工业的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等。

虽然他给出了回答。

但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回答不能说明理由。

其他的回答也很多。

从社会、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进行过分析。

甚至有观点认为李约瑟难题根本就是一个伪理由,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里世界领先根本不是事实,而是中国人最近的那种类似于阿Q那种“老子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心理。

那么在分析和解决李约瑟难题之前首先要确定这一理由的存在性,即中国是否在从古代直到17世纪在科学技术方面世界领先。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李约瑟之问是指“西方为什么没有‘科学革命’而东方有之”,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科学发展的历史问题。

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启示,下面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简答这个问题,并探讨当代的启示。

一、历史角度从历史角度来看,李约瑟之问涉及到东西方在科学发展上的差异。

事实上,在古代,东方比西方更早地出现了一些科学发现和创新。

比如古印度、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很多成就。

而在欧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了科学革命,并导致了现代科学的诞生。

这种历史差异可以从东西方的文化、制度、经济等多个方面来解释。

东方强调大一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科学发展可能受到了束缚;而西方的分权制度和市场经济则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当代启示:在当代,我们可以借鉴东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尊重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方式,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文化角度从文化角度来看,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这也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东方注重整体性思维和共同体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强调个体主义和理性思维,更注重个体的创新和自由。

这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差异也影响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东方科学更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和应用,强调实用主义和技术创新;而西方科学更注重理论探索和学科分化,注重科学的纯粹性和普遍性。

当代启示:在当代,文化的差异可以成为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基础,促进科学成果的共享和传播,推动科技创新的合作和交流。

三、制度角度从制度角度来看,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的不同也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东方的大一统制度和儒家教育强调秩序和道德,抑制了科学的创新和发展;而西方的分权制度和市场经济则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机会给科学家进行研究和创新。

当代启示:在当代,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和政策环境,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李约瑟难题”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从“李约瑟难题”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从“李约瑟难题”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深远,要想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就需要了解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有哪些影响。

本文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并探讨了这些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影响科学文化在近代西方首先确立,史家称其近代科学革命。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提出过一个问题: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这段时间里,中国人,在自然知识用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超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在中国没有发生呢?①许多人都有过这种困惑。

当年,诱使这位已经在生物学领域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毅然改变学术方向、走向专治中国科技史道路的主要契机,就是这个问题至今无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于是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这个问题原因很多,有政治、经济、科技的原因等等,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也与中国两千年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其他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巴比伦、玛雅、古希腊、古罗马等等不是湮灭了,就是转移了,只有中华文化浩浩荡荡绵延几千年而不绝,这是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么怎么界定中国传统文化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从字面含义上说,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

②我所理解的传统文化既是历史性的文化也是民族性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经过千百年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从时间跨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与冲击下,放生了解体与蜕变。

中国人只是在西方的枪炮恐惧下,口服而心不服地、不得已地学习西方文化,尽管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有深有浅,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始终潜伏在中国人的心坎里,而形成不易抹去的阴影。

李约瑟难题解答

李约瑟难题解答

李约瑟难题解答●从文化竞争模型:一、资源因素。

中国多山少地,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约束促使中国发展了节省能源、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非扩张资源、节省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的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

二、文化因素。

西方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

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

三、系统复杂性因素。

劳动分工的发展,要求稳定的环境,西方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单一文化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种文明冲突演化的结果。

中国面临单一小农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秦汉以来自然灾害的周期不断缩短,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不断,加上政府货币、财政政策的多变,都不利于劳动分工的保持。

●经济基础:中西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导致社会发展进程不同,进而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古代文明:一、中国自南宋以来的专制集权制度,特别是封建专制者对中国人愈来愈加强的集权制度下的儒家思想教育是造成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

儒家学说一反前朝历代只限于道德说教的范畴,在礼仪甚至从法律规范上对上至士绅下至普通百姓的思想行为,实施强行的灌输与限止,从而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维思想,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动力。

二、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一偶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经济贸易发展来维持国家的税收收入,这样也就使得国家工商业空前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致使南宋社会分工更加细致,贫富差别加大。

三、在政治上一方面表现为民众为追求工商业发展特别是相关技术的发展,需要一种更加自由开放的、更加宽松倡明的社会环境,要求封建统治者在保护封建土地制度的同时也能够保护工商业者的社会利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关系愈来愈向商贸化金钱化方向发展,私欲膨胀、只认利益而轻视道德规范,特别是缺乏对封建道德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从而造成社会混乱,特别是造成了宋朝普通民众、军队的爱国热情严重低下。

当时的状况使社会发展走到了一个政治上的十字路口,要不国家政治通过一定程度上打破封建专制而使社会制度更加清明民主,要不就为了巩固封建专制更进一步地加强对民众的政治思想统治。

从内史与外史相结合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

从内史与外史相结合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

从内史与外史相结合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一个涉及到中国古代科技史与文化史的难题,其涉及的问题包括《天文九章》的起源、南向火炮的来源以及制糖术的传入等。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与演进,更是历史记载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角逐场。

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结合内史与外史,从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从内部来看,《天文九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著作之一,成书时间早在西汉末期。

对于这本经典文献的起源,历史学家们展开了广泛的争议。

传统的说法是,《天文九章》是由《天元历》、《恒元历》、《太初历》等多部文献编纂而成的。

但是,这一说法在20世纪初被李约瑟提出的外来学说所取代。

他认为,这本著作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

然而,这个看法遭到了国内学者的强烈质疑。

他们认为,《天文九章》的原始版本并不存在印度,肯定是中国的天文学家所编写。

因此,我们需要从内部历史分析它的文化渊源及演进脉络。

同时,历史问题的背后还有政治角逐因素。

南向火炮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学者认为,南向火炮是明朝朱元璋驱逐鞑靼入侵的一种新式武器,制造者应当是住在宋辽边境的炼铁匠的后代。

但是,在台湾、菲律宾等地区,爪哇人一直也在使用南向火炮。

因此,外部因素也很重要。

首先,南向火炮中的“南向”是指伊斯兰教的红海贸易路线,其显示出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经贸联系或文化交流;其次,南向火炮传入菲律宾和台湾的是通过13世纪中国的南海商人与东南亚的商贸往来带动的,这也是外部因素对历史问题的解释。

对于这些问题的说明可以从社会和经济方面阐释。

造纸、印刷、纺织、冶炼等技术在中国明代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的产业革命为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样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地方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交流、融合起来。

例如,明代最大的糖料生产地之一就是福建南平同安府,那里的知识分子和贸易商往来台湾、菲律宾和印度的经贸往来中,促进了先进技术和文化的跨界传播,从而解决了李约瑟难题中泛亚平原文化互通的问题。

唯物史观视域下“李约瑟难题”的时代审视

唯物史观视域下“李约瑟难题”的时代审视

唯物史观视域下“李约瑟难题”的时代审视李约瑟难题是指1959年《远东经济史》一书的作者李约瑟提出的一个历史问题,即为什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没有像欧洲那样发展起来。

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我们可以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李约瑟难题进行时代审视。

在社会方面,古代中国与欧洲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代中国以封建社会为主导,封建制度对个人的约束较大,个人创造力受到限制。

而欧洲则以城市为中心,商业、工商业的发展为基础,较为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这种社会制度上的差异有可能限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古代中国主要依靠农业为经济基础,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土地资源,较少涉及到高科技的领域。

而欧洲则以商业、工商业为经济基础,这种经济结构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古代中国的封建经济体制较为封闭,限制了知识和技术的流动,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较为集权,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和官僚集团手中。

这种政治制度的缺陷导致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护。

相比之下,欧洲的封建时代中存在许多国家和城邦,权力相对分散,君主不再是科学技术的主宰者,科学家得到更多的自由和支持。

在文化方面,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实用主义和实用技术。

这种宗教主导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欧洲的文化传统更加开放,强调理论研究和探索,使得科学技术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唯物史观视域下对李约瑟难题的时代审视认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没有像欧洲那样发展起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和利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一、“李约瑟难题”研究历史述评所谓“李约瑟难题”,学界公认的经典表述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于1964年在《东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一文中系统提出的,他指的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虽然,李约瑟早在1944年2月重庆的中国农学会会议上就己提出了该问题。

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探讨,在李约瑟以前很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

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伏尔泰、奎奈、休谟、狄德罗等都有论述。

中国的不少学者对此均有广泛探讨,从鲁迅、任鸿隽、梁启超到冯友兰、钱穆、梁漱溟等都发表过诸多看法。

但自从李约瑟从东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此问题后,其研究范围之广、见解之独到、在中外影响之深远,较前面诸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人们也就习惯的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以时间为线索,“李约瑟难题”研究大体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

此时虽没有“李约瑟难题”的提法,但有关难题的基本内容都已经出现,并形成了第一次研究热潮。

任鸿隽认为“无归纳法为无科学之大原因”。

其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自然科学不发达,是因为我国人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之观念。

因袭己久。

本不易骤然解放,其对于自然界物象之研究“素乏趣味”。

又因为清代中国没有学校、学会、报馆之类的建制,科学上之发明不能流传和交流。

1924年,他在发表的《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史》中又认为自然科学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最大的障碍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蒋方震也提及“民族富于调和性”、“民族尚谈玄”等原因。

化学家王堪(1888-1966)在1922年发表了《中国之科学思想》一文,认为政府的专制、学术(易经、阴阳五行学说)的专制,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是极大的“摧残”综观这一时期的论述,可以看到,他们把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归结为研究方法、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专制政治和教育制度等,而对于经济制度方面则少有涉及。

从中国传统思维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

从中国传统思维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

从中国传统思维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出现过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世界所公认的。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是长期以来中外学者都在研究探索又众说纷纭的问题,与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的思维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

《中庸》——出自儒家文化。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这就体现出中国古代的思维整体性特别强,不针对具体的事、物、自然去研究探讨也与阴阳、五行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使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不过这种思维是原始的整体思维,而不是后来的整体—分析—整体式的思维。

还能体现出和谐性思维,而这种和谐的思维本身就有两个缺陷.一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方式,即通过对立面的调谐,达到统一。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李约瑟之问是指中国科学史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尽管有着丰富的科技知识和经验,却没有出现类似于科学革命的现象。

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学者的思考和讨论,涉及到科学与科技、文化与思想以及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

在当代,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从中汲取一些启示。

我们可以从科技与科学的关系角度来简答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技非常发达,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都是中国古代所发明的重要科技成果。

这些科技成果并没有演变成类似于现代科学的体系,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是以实用为导向的,注重工艺和技能的传承,而非以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为主导。

中国古代缺乏像科学革命那样的由理论推动的科学变革。

从这个问题当代的启示是,科技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现代社会需要重视科技与科学的结合,鼓励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可以从文化与思想的角度简答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以及在宗教、哲学方面的传统对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而相对忽视了自然界的探索和认知。

中国古代的宗教和哲学也倾向于将自然界的规律看作是神灵或天命的体现,而非以人类自身的认知和实践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

这些思想观念可能抑制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当代的启示是,文化与思想对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需要重视科学教育,提倡批判性思维与自由探索,培养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与热爱,以促进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制度与政治环境的角度来简答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是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体系下取得的,而专制的社会并不利于科学的自由发展和创新。

政治环境的封建传统以及官方对于学术独立的控制,也限制了科学的发展空间。

相比之下,欧洲的封建体制有所解体,出现了相对宽松的知识流通和交流环境,这有利于科学的创新。

当代的启示是,社会制度与政治环境对科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约瑟问题的文化视角

李约瑟问题的文化视角

李约瑟问题的文化视角李约瑟问题的文化视角——浅析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

我国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有至今仍使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

中华民族早在西方科学昌盛之前就有极其卓越的科学成就,15世纪之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

李约瑟在数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却产生于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古代典籍也被大量焚毁的欧洲呢?我们的停滞究竟源于何处?在这里,我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为何近代中国会落后于西方。

第一,小农思想的根深蒂固。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自然的,中国文化也被深深打上了小农意识烙印——重农抑商、重人事轻科技、重礼教轻平等。

这些观念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薄弱,尤其是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开始延缓甚至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首先,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帝王和官僚所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它的实行,首先根源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

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这种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而不是用来买卖。

农业经济成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商业便相对地不被统治者所看重。

其次,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比较崇尚重义轻利,而在实践中与此相联系的便是重农抑商。

商人往往是把赤裸裸地追求利润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可是在儒家的价值观念中,则认定“为富不仁”,商人是典型的“小人”代表。

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毫无例外地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角度谈 “李约瑟难题”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角度谈 “李约瑟难题”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角度谈“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出现过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世界所公认的。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是长期以来中外学者都在研究探索又众说纷纭的问题,与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当然是社会和政治的原因。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没有为人们研究自然、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实验科学方法的产生提供条件和技术手段。

但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在机制方面的原因,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分析兼对李约瑟难题的求解(一)混沌的整体性。

这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它是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而不太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以求得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的古朴的系统思维,其特点集中表现为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这种混沌的整体思维方式也有其不足,具体表现在:1、首先它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种性质,但却是靠直觉笼统地把握的,由于它不是建立在对自然界整体分割、解剖、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它的认识程度远不够精确和严密,自然界的总联系在细节上还不可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由于没有走到以分析细节为主的近代思维方式这一步,因此也就不可能使科学在近代发生突破性的飞跃了。

2、这种混沌的整体思维方式是有机的整体思维方式,它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

这种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人即主体自我就是宇宙的中心(不是人类中心论),人的存在就是世界的根本存在。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李约瑟之问”是指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科技对比、科学方法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议题。

在当代,李约瑟之问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领我们思考科技发展、文化传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众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李约瑟之问”进行简答,并探讨当代对此的启示。

一、中国科学技术史传统观念的挑战“李约瑟之问”首先对传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观提出了挑战。

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古代拥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隋唐以后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科技陷入停滞状态。

李约瑟则提出,中国古代并非缺乏科学思维,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希腊古典科学,并提出了自己的科学方法。

这种观点对传统观念构成了挑战,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本质的深刻思考。

当代启示:对“李约瑟之问”的关注,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轨迹,超越传统观念对中国古代科学的片面认识,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价值。

这有助于我们拓展科学史研究的视野,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与国际接轨。

二、中西方科技文明的对比研究“李约瑟之问”涉及到中西方科技文明的对比研究。

李约瑟通过对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史的对比,提出了中国古代拥有自己的科学方法,而且在某些领域上超越了西方古典科学。

这引发了对中西方科技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学习的思考。

在当代,中西方科技文明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各自的科技文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当代启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科技文明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中西方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成就,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理解,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三、科学方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李约瑟之问”还涉及到科学方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1. 引言1.1 李约瑟之问的背景李约瑟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问题,即中国古代科技为何未出现工业革命。

这个问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中国却未经历类似的现代化进程。

李约瑟之问的提出使人们开始思考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局限,也引发了对全球科技发展的比较与探索。

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纺织、冶金、建筑等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但为何没有像西方那样迅速实现工业化却成为一个谜团。

李约瑟之问的背景不仅是对中国科技历史的反思,更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因素的探讨。

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和比较,李约瑟之问的背景揭示了不同文明间科技发展的差异,为理解全球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李约瑟之问的背景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关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和不足,也激发了对科技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思考。

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对李约瑟之问的回答不仅关乎中国科技史的解读,更涉及到全球科技格局的演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段满足200字要求】1.2 李约瑟之问的意义李约瑟之问是中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20世纪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为什么中国没有实现工业革命?”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以及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差异。

李约瑟之问的意义在于引发人们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促使学者们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因由,找寻中国发展的道路。

通过分析李约瑟之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思考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定位和挑战。

李约瑟之问的意义也在于挑战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审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重塑发展模式和范式。

李约瑟之问提醒我们要警惕单一化的现代化路径,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李约瑟之问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还在于启示我们要拓展视野,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设限,创新发展战略和理念,迎接全球化挑战,推动中国走向更为可持续的现代化之路。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

对“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简答及当代启示1. 引言1.1 李约瑟之问简介李约瑟之问是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的一个广为讨论的问题。

该问题主要涉及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以及为什么中国在一定历史阶段失去了科技领先地位。

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古代曾经有过很高的科技成就,但后来却被西方超越并最终落后。

这一问题引发了许多学者对中国文明与科技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李约瑟之问的提出,不仅带动了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反思。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备受关注,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文明衰落的原因以及对当代科技与文明建设的启示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李约瑟之问的历史背景李约瑟之问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和科技文明的交汇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逐渐崩溃,科技进步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得中国人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困难。

李约瑟之问所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质疑和反思。

在20世纪初,中国的科技实力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落后许多,而这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和束缚所导致的。

李约瑟之问的提出,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的一种反思和探讨。

他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来寻找中国科技文明发展的路径和出路。

李约瑟之问所涉及的问题也与当时国际形势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密切相关。

在20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科技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自身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李约瑟之问的历史背景也有着国际视野和科技思维的背景。

李约瑟之问的历史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国际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科技文明的迫切需求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背景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李约瑟之问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中国科技文明的发展路径和时代使命。

2.2 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解读李约瑟之问的多角度解读包括对其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的正面问题研...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的正面问题研...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的正面问题研...“李约瑟问题”的正反两面说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英国学者李约瑟。

李约瑟以其鸿篇巨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原名是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直译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著称于世。

这一著作博大精深,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不但有科学,而且在科学和技术的许多方面都领先于同时期的西方文明。

由于李约瑟的工作,西方科学史家再也不能漠视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中的科学而侈谈“世界科学史”。

中国当代科学史学者们也在李约瑟工作的鼓舞和启发下,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挖掘和整理。

关于中国传统科技史的研究,李约瑟的贡献和影响,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形容的。

[1]李约瑟以近代科学为标准,对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进行比较研究,采用的方法是类似化学实验上的“滴定”法。

李约瑟通过具体的研究为科技发现和发明确定日期,然而用中国文明向西欧文明进行“滴定”,以给优先的科技成就以荣誉。

[2]这样,李约瑟不仅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四大发明”,而且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被证明是中国发明的,如机械钟、铸铁、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等。

随着这种比较研究的深入,似乎出现了一个悖论:既然中国古代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到了近代为什么反而落后了?李约瑟这样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而只诞生于欧洲?”“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3]这两个问题一旦经李约瑟在科学史领域鲜明地提出来,问题的求解就成了李约瑟孜孜不倦探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不竭动力。

前面提到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这一动力推进下的杰出工程,李约瑟本人设计了这一研究计划,并投入毕生精力,将其贯彻实行。

计划的最后一卷要对上述问题提供解答。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欧洲,因此科技交流的主体是从亚洲移向欧洲的,这是所有研究科学技术史的人所公认的事实。

在中国明代之前,300多项世界性重大发明中,中国就占了175项。

特别是被马克思认为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改变欧洲文明历程的四大发明,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的智慧之光和强大无比的辐射力。

然而,影响世界文明进程、使西方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四大发明并未在它的故乡本土产生革命性的作用,反而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武器;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近代科学革命并没有发生在充满智慧、有文化、有技术,一度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国度,而是诞生于中世纪曾处于“黑暗”之中、科技并不比中国发达的欧洲国家。

非但如此,在震动了西方的“两次科学革命”和伴随而来的产业革命面前,中国无动于衷。

根据权威资料显示,19~20世纪间改变世界面貌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权没有一项属于中国人。

中国偏离了世界发展的主航道,中国科技落伍了,中国从荣耀的顶巅“突然”跌入屈辱的山谷,这一“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不仅引起许多国内仁人志士、专家学者的思考,而且也令一些海外学者困惑。

李约瑟,这位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怀着对中国古代文化浓厚的兴趣顺理成章地提出如下问题:既然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如此先进,为何科学革命、近代科学仅发生在欧洲?这就是著名的的“李约瑟难题”,也称“中国难题”。

有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文明史中一个最大的不解之谜,是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歌德巴赫猜想”。

2.“李约瑟难题”研究的视角“李约瑟难题”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地理环境决定论”坚持中国因在地理上四面为山脉、沙漠及海洋所环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故而中国科学因缺乏交流而逐渐退化,直至落后。

“语言决定论”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原因在于中国汉字有先天的表达缺陷。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文明是因为缺少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才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约瑟问题的文化视角——浅析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

我国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有至今仍使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

中华民族早在西方科学昌盛之前就有极其卓越的科学成就,15世纪之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

李约瑟在数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却产生于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古代典籍也被大量焚毁的欧洲呢?我们的停滞究竟源于何处?在这里,我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为何近代中国会落后于西方。

第一,小农思想的根深蒂固。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自然的,中国文化也被深深打上了小农意识烙印——重农抑商、重人事轻科技、重礼教轻平等。

这些观念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薄弱,尤其是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开始延缓甚至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首先,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帝王和官僚所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它的实行,首先根源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

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这种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而不是用来买卖。

农业经济成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商业便相对地不被统治者所看重。

其次,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比较崇尚重义轻利,而在实践中与此相联系的便是重农抑商。

商人往往是把赤裸裸地追求利润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可是在儒家的价值观念中,则认定“为富不仁”,商人是典型的“小人”代表。

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毫无例外地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

这种重农抑商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一贯的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商业的发展,而工业与商业是相辅相成的也就不可能刺激手工业的发展。

同样,商业与科技发展又密切相关,商业及商品生产不发展,就不会给生产技术的提高提供资金和原动力,社会经济就不会出现技术革命的大进步。

其次,重人事轻科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此特征一方面由于中国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而造成——重农抑商政策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壮大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没有生成对科学的强烈要求和发展氛围。

科技一旦失去了社会动力的支持,也就难以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也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西方文化重人与自然的对立,是不同的。

前者把自然当作审美的对象,追求人与自然的调和;后者把自然当作认知的对象,追求人对自然的征服。

因此,前者看重的是人事,后者看重的是科学。

这也是近代中国科技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引导人才流向的重要政策。

但科考的指定书是儒家的经典,科学技术知识从来不列入科考的内容。

这也就否定了科技和科技人才的价值,而引导士人从小埋头四书五经。

所以,毫不奇怪,在中国历史上,为君而死的“忠臣”,比比皆是,但是,就没有出现过像西方的布鲁诺那样,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人。

所以,处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中,还能有多少人去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呢?再加上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也妨碍了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在古代发明了伟大的火药、指南针,却在近代被洋枪大炮轰开了国门。

再次,重礼制轻平等,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而礼教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在以伦理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基础上建立起等级秩序。

礼教包括礼仪、礼制、礼俗、礼义等多方面的内容。

应该说,礼治精神培养出了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尊长爱幼等,在血缘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对整个社会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自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之后,礼治精神在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同时,其本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明显加强了君、父、夫对臣、子、妇的统治。

唐宋以后,理学进一步加强了思想专制,竟造出“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教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论。

这些论调严重摧抑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子孙的心智和功业,使中国人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个性被压抑数千年之久。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寻求个性解放,主张超越封建藩篱、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潮在中国古老大地上展开,此时是在明末清初。

第二,集权思想的严重阻碍。

千百年来,中国都是一个集权国家,集权的思想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就连神圣的学术界也不例外,在中国历史上,由集权思想引领下的几种政治制度,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最大障碍。

比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国痛失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最佳时机。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盛况最为相似的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可到汉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至千秋万代,竟然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将其集权控制从政治上延伸到学术界,此招一出,近代自然科学注定就不会在中国产生。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不解,罢黜百家和科学有何关系?殊不知百家之中,不仅是操合纵连横之术者,还有诸于墨子这样的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但最重要是不仅是损失了一个墨家,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学术界从此就没有了学术自由,中国再也不会产生象墨子这样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了。

所以站在科学的角度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毒害中国最深的一种政治措施,它不仅使中国痛失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最佳时机,而且对后世贻害无穷。

同时,“禁言”使中国失去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土壤。

有很多科学家在谈到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时,总有这样一点:中国人不注意保存自己的研究成果,可研究成果如何保存,当时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出书了,可中国的老百姓还有人敢出书吗?前有“焚书坑儒”之鉴,后有“清朝文字狱”之覆,中国的历朝历代,哪一代不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所以中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不是不想保存自己的研究成果,实则是不敢保存。

还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严重压缩了自然科学发展空间。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促进社会进步曾起到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在站中科学发展的角度,们举制度的存在,严重压缩了自然科学发展的空间。

科举制度,如其说是一种制度,不如说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中国人的官本位的思想亘古不变就是源于此。

所以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做的是八股文章,鲜有读其它书、做其它文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自然科学还有发展的空间吗?近代的自然科学当然不会在中国产生。

第三,缺乏科学系统的哲学思想。

我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爱因斯坦在1953 年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托的斯威策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所以我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

第四,东西方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希腊和中国神话都包含有共同的宇宙观概念。

但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从神话到自然哲学的转换,两个文化不同的宇宙神话导致了两个文化的自然科学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

希腊观念以一个永恒的第一动因或外在的造物主为特点,所以希腊自然科学的动力就是去发现造物主设下的宇宙秩序的规律。

中国自然哲学的主要动力是在系统内寻找有机联系,而任何外在的原因是很难设想的,从而导致中国对自然和谐与自然变化有深邃的哲学理解。

其次,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逻辑思想是整个文明与科学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

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

东方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

其功利主义太强,并和特定的政治伦理观点结合太紧密。

而西方思维方式则相反。

东方思维方式中,更多地注意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而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西方思维方式同样与之相反。

二者显示了不同思维水平的深度和高度。

东方思维方式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控制,往往注重于对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诠释,而缺乏理性的创新精神。

西方思维方式表现出较多的冲破框框的创新精神,他们较少有以权威为当然依据的思维定势,而较多有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精神。

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差别,使得西方的新科学层出不穷,而东方总是在西方的后面模仿学习。

再次,我国文字的逻辑性的缺失。

中国的文字相对于拉丁语系来说,缺少了逻辑性,并且在中国的古代,我国的古文对于科学的描述又无法弥补的缺陷,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义和演绎,所以中国的古代文字系统对于科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

对“李约瑟难题”之类问题的反思,早自洋务运动开始就已产生,当时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直到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推翻帝制,甚至可以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国家倡导实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教兴国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实际方案。

摆脱重重障碍的中国,今非昔比,经济、文化、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势不可挡。

但是,当前世界重大科技变革的中心仍在西方,我国还存在诺贝尔奖零现象,“新中国”仍然不是创新思想的摇篮等等,说明我国的文化科技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因素,“李约瑟难题”继续困扰着我们。

为了加快我国科技的发展,促进我国多方面的进步,使我国再一次立于世界的巅峰,研究李约瑟难题、摆脱李约瑟问题,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