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发展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商引资发展趋势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一、招商引资的功能分析
(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资本、人力资源、原材料、科技、信息等生产力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流动,而且总是流向能实现其最大利润的所在。
经济区域吸引国际资本和国内资金的,是国内外生产力要素汇聚的地方。
经济区域内的招商引资,可以实现区域内生产力要素(比如土地资源)与资本相结合,创造经济效益,也可通过引进资本来促进区域内企业的制度改革,重组和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方式,为当地的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而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高科技企业,可以提升地区的产业结构。
外来资本和先进科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
招商引资引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而且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且现代有关理论认为,技术引进所带来的效应要大于资本引进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会迫使本地区企业进行技术的结构的更新乃至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地区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跨国公司是国家对外招商引资的主题,他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他们技术的引进对中国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通过技术转让,中国的企业学习了外国企业的先进水平,提高了生产水平,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也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给一些技术比较落后的企业带来压力,促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三)拉动经济体制改革
1、外商投资促进了经济体制完善
外商投资企业涌现出来的活力及其对市场条件的要求,对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都有不可替代的拉动作用。
外资企业的活力、效率使得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不得不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经营机制改革,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
此外,招商引资也促使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变革,在推动市场发育、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同时,也推动了全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变革。
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行为,必然影响到全社会性宏观经济目标,或影响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
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多样化,政府只有改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而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从而实现了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变革。
2、促进了市场体系完善
招商引资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场体系对吸引外商投资是至关重要的。
外商投资企业不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而是市场主体。
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市场保障制度和体系,如果没有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外商投资企业就不能通过市场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
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基础是在外商投资领域中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体制,并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完善市场体系。
(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1、招商引资加速了产业升级
外商投资实现了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中使用外国先进技术带来该行业技术进步。
国内企业应用、效仿外商投资企业所使用的有关技术而提高生产效率;外资的进入引起中国市场上竞争的加剧,迫使中国企业寻求更有效的新型技术;外资公司对国内的雇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国内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规模。
此外,中国企业需注重外资技术的本土化,培养自主开发能力与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2、招商引资促使产业效率提高
外资进入经济区域,看中的是该区域的政策,环境,资源,它的进入会给经济区域带来资金,技术等所或缺的东西,但同时也会加剧市场竞争,打破原来的企业市场格局,给其他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受到外资的威胁,国内企业更是要依靠自身的实力,锐意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这种无形的竞争将会形成一种规模经济,使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享受规模经济的利益,通过产业链间的相互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3、招商引资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先进的技术
由于中国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不高,中国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靠的是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利于中国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便可弥补这缺陷。
通过技术的引进提高了产业生产效率,使中国各个产业以前未解的难题迎刃而解,大大缩小了技术公关的成本,从而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4、招商引资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外资与产业上下游公司的关系,外资的引入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与上游公司的关联中,外商投资帮助有潜力的供应商建立生产设施;为改善供应商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协助管理并提供培训等。
对于下游公司而言,外资可以带动下游公司增添新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由于关联效应,中间产品的生产会引起对许多相关产品的需求。
从而,外资可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是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带动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带动了一大片中国相关的配套企业,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主要国家政府招商引资模式
(一)美国政府招商引资模式
由于美国把发展经济的重任从国家层面转移到各州,在该政策实施开始后,美国各个州与州、城市与城市之间便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这种竞争日趋疯狂。
美国各地方政府虽然疯狂的吸引着外来的投资,但是却不盲目,清楚自己所需的项目是什么,了解哪里最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主要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提供良好服务、进行有效
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吸引企业到开发区建厂。
由于过度竞争,美国各地方政府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外国投资者在各地方政府的过度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权,巧立名目,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相对来说,招商的地方政府获得的利益就微不足道了。
基于上述问题,美国各地方政府为了避免和减少过度竞争而造成的损失,采取了如下防范措施政策:(1)美国为了防止税收的流失和避免地方政府不顾风险的投资行为,在税收法中规定,免税工业债券以及工业发展债券的发行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通过自愿和立法两方面,要求各地方政府在考虑未来和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3)作为与政府鼓励计划的交换条件,要求投资方提供业绩报告。
(4)美国国会陆续制订和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监控外商投资行为,在鼓励外商投资同时又对其进行一定的监控与分析。
(二)英国政府招商引资模式
英国在招商引资方面更看重那些具有先进技术支持的企业和能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企业。
英国政府部门中负责招商引资的主要为英国工业部的投资局和对英贸易投资总署。
对英贸易投资总署和英国工业部为中央级,各个郡的贸易委员会和12个地区发展署为地方级,它们负责联系英国驻各国使馆、领事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主要是为其在英国的投资活动提供帮助。
投资者在英国可以享受到如下优惠政策:一是免税将其产品输入欧共体其他成员国,无疑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得益于英国为欧共体成员。
二是英国政府对于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或者特别行业的投资者,会给予一定份额的补助金。
三是英国政府可以提供给外国投资者良好的金融服务。
四是外企的固定投资,工业厂房的基建,有关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基建等都享受第一年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五是在选择厂址时若选择了各地方政府指定的工业区,政府便会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助金。
(三)日本政府招商引资模式
日本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日本吸收的外资却远远小于其对外的投资。
因此,在2000年4月,日本议会通过
改革商法典,提升了日本资本市场的效率水平,流向日本的国际资本日渐增多。
同时,日本中央政府和议会面对地方政府施加的压力,正逐步实现将限制外国投资者在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予以取消的目标。
此外,地方政府各个政事厅的经济事务所承担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任务,如静冈县的国际经济美国事务所就是负责吸引、接纳美国投资的政府专门机构。
(四)新加坡政府招商引资模式
新加坡有专门负责吸引外资的中央政府机构——经济发展局,它的作用是制定和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并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服务。
经济发展局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都会走访外国公司,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策略,广泛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政策,适应投资者的发展需要。
新加坡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特点简要来说就是制定了先进的招商理念,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遍布全球的招商网络,注重提升当地招商人员的素质,强调透明度,绝对杜绝私下交易等。
三、世界招商引资的发展趋势
(一)招商机构的发展
随着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战略,招商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产业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开始亲自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以便更好的为本国企业服务。
在这种形势下,各国纷纷建立了招商引资机构,甚至在地方政府层面也设立了区域性的招商引资机构。
同时,这些招商引资机构还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目的是与国外投资者取得直接联系。
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各国的招商引资机构纷纷创新组织模式和工作方法,开展“目标导向”的招商引资活动,为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各国招商引资机构主要负责招商引资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投向项目的策划与包装、投资者的洽谈与选择、投资服务与管理等事务。
从资金来源上看,各国招商引资机构可以分为政府型、准政府型和企业型。
政府型招商引资机构的经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例如德国投资促进总署。
准政府型招商引资机构的经费一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另外还向企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例如英国贸易投资署。
企业型招商引资机构的经费则完全来源于向企业收
费和社会捐助,例如哥斯达黎加投资促进局。
无论是国家级还是地方级招商引资机构,各国都是根据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外建立多个派驻机构。
例如英国贸易投资署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共有12个分局,其中有9个在英格兰地区,另外3个分布在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
该机构还在世界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负责吸引驻在国投资者前往英国投资。
爱尔兰企业发展局在国外设立的代表处多达32个,分布在全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还建立了9个分局,负责招商引资的后续服务工作。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世界已经建立了10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级的招商引资机构,其中大部分成立于1995年以后。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把招商引资视为一项政府职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多数国家都以政府部门或准政府部门的形式来设置招商引资机构,随着招商引资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招商引资中的市场性因素开始增加,市场营销理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也逐步增强,各国的招商引资机构开始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可以预见的是,各国的招商引资机构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各种组织形态的招商引资机构将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招商对象多元化
早期的招商引资对象单一,招商引资机构只需要和跨国公司开展业务往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招商引资对象逐渐趋向多元化。
招商引资机构所面对的除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以外,还包括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主权投资基金等新型投资者。
在招商区域的选择方面,也不再拘泥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也吸引了各国招商引资机构的注意。
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很多国家来中国进行招商引资,中国公司实施海外并购的战略步伐明显加快。
2009年,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40%,达到218亿美元。
除此之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各国都更加重视对创业者的鼓励和保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制定了很多鼓励和保护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更加注重通过“孵化器”、“创业园”等载体吸引处于创业阶段的投资者加入。
各国在吸引大型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同寸,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对地区产业链中的薄弱环
节进行重点招商,吸引地区产业链中急需的配套项目和中小企业加入,招商引资战略由“抓大放小”逐步转向“大小并重”。
(三)投资服务的强化
投资服务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方面,投资服务包括投资前服务、投资中服务、投资后服务。
各国的招商引资机构往往只重视投资前服务,对投资中服务和投资后服务不够重视。
随着招商引资竞争的加剧,各国纷纷改革招商引资的工作流程,更加重视投资中服务和投资后服务,尽量让投资者不在行政审批的环节浪费时间和精力。
投资服务是投资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能弥补硬环境的不足,最终能成倍的提高整体投资环境的水平。
发达国家从19世纪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优质的投资服务把现有的投资企业留在当地,并促进这些企业追加投资。
受到国际资本流动、商业环境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投资服务对于招商引资而言日益重要。
从目前世界招商引资发展的趋势来看,投资服务正在由投资前简单的项目介绍活动发展到招商引资的全过程,无论是项目签约之前,还是项目运营之后,都能看到招商引资机构为投资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无论是项目选址、人员配备,还是行政审批、部门协调,招商引资机构都可以为投资者打开方便之门,世界各国的投资服务正在趋向于“全程化”和“立体化”。
(四)投资项目的升级
投资者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出于多方面考虑,优惠政策并不是决定投资地选择的唯一因素,韩国、印度等国家更多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和政府的产业政策来招商引资。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资本结构将出现大规模调整,低质量小额资本将被高质量大额资本所取代,区域投资环境和产业链完整度将取代优惠政策,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将高端制造、设计研发等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项目成为最受发展中国家欢迎的投资项目,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战略,并制定实施了各种产业政策,鼓励国内外资本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本国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近。
各国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更加注意对项目和投资
者的蹄选,投资项目的数量和金额不再是唯一的指标,其产业特征和发展潜力成为更加重要的考虑因素,招商引资逐步由“数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
四、中国招商引资的发展趋势
(一)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还将持续20年以上,因此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将持续20年以上。
由此可见,中国的招商引资工作和招商引资机构将长期存在,招商引资仍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涉及到招商引资体制和流程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效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在2001年以后进入了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峰期,基础设施投资金额一度占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70%左右。
目前,电力、电信、公路、钢铁等行业都已经度过了投资的高峰期,近两年的投资增速明显下滑,但还有城市设施、水利、铁路、设备制造、房地产等行业仍然处于投资的高峰期,固定资产投资还会保持高速增长。
事实证明,政府主导型的招商引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招商引资活动的嵌入,正是市场效率得以迅速提高的关键所在。
在30多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各级政府都努力为投资者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尽其所能的为投资者提供便利。
招商引资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投资,帮助中国突破了经济起飞时期的资金瓶颈和技术瓶颈,为中国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各地招商能力差异扩大
虽然地方政府都将招商引资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招商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招商能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总量偏小,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大项目和龙头项目不足,区域投资环境相对恶劣,利用外资政策不够灵活,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不强。
总的来看,中西部地区在招商竞争的过程中处于明显劣势,地方政府的招商能力有待提高。
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例,2013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占据了82.4%,中西部地区仅占17.6%。
从地区分布来看,省份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
江苏、辽宁和广东占据了利用外资金额的前三位,这三个省份都突破了二百亿美元大关,江苏省甚至已经冲破了三百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从同比增长率来看,内蒙古、贵州、安徽等欠发达省份增长势头非常强劲,在产业承接过程中表现优异。
而广西、新疆等省份在吸引外资方面亟待提高,这些欠发达省份不仅总量不容乐观,而且增长率也低于其他省份,广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此外,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尚未公布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数据,但是根据2012年数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进行估算,这四个西部省份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量应该在20亿美元以下,尚不及内蒙古一个省份。
由此可见,省份之间的招商能力差异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省内不同地市之间的招商能力也具有明显差异,区域中心城市的招商能力明显强于一般地级市。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省外资金和省内其他地区的资金都有流向这些城市的倾向,较强的招商能力使这些城市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的招商引资数额通常占据了全省的较大比重,例如,2013年上半年长沙市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湖南省总额的40%以上。
随着地方性的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之间的招商能力差异更加明显,处于国家战咯之内的城市获得了更大的政策支持,在引资活动中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行动力,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三)引资活动出现层级分工
各级地方政府都积极参与引资活动I,其主要领导都会关注具体项目的引入过程。
然而,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引资活动中逐渐出现了职责分工,初步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招商引资体系。
一般而言,省级政府侧重于引资活动的领导和规划,市县级政府侧重于引资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招商部门侧重于引资活动的具体实施。
在层级分工的趋势下,省级政府对引资活动的微观干预逐渐减少,它的主要职责在于谋划本地区的主导产业,确定招商引资的基本方向和突破口,并领导下级政府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
例如,黑龙江省在综合考虑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的情况下,提出了主攻十大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战略。
2013年上半年,该省十大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金额占全省总额的73%。
在确定区域主导产业之后,省级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导下级政府完成既定的引资目标,监
督产业规划的落实情况,考核下级政府的引资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产业规划进行调整。
市县级政府在引资活动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要落实省级政府制定的产业规划,另一方面,则要组织下属单位完成本年度的引资任务。
在目前的引资实践中,市县级政府通常对下属单位进行目标责任管理,它将引资任务量化并细化,而后根据一定的原则分配给不同的单位。
在经济发达地区,引资任务通常只会分配给专业化的招商部门,由招商部门集中完成。
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县级政府普遍采用“全民招商”的工作方式,将引资任务分配给几乎所有的下属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也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市委和市政府将投资项目策划包装的任务分配给所有下属的局委办和区县,这些下属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策划包装相关领域的投资项目,比如市旅游局要策划包装旅游业投资项目,市科技局要策划包装高新产业项目,市教育局则要策划包装教育事业的招商引资项目。
目前,各地主要的招商部门包括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中心、经济合作办公室、经济园区开发公司招商处等。
成立专业化的招商部门有助于塑造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地区的知名度。
一些省市已经对各类招商部门进行了整合,成立了统一负责本地区招商事务的专业化机构,这有利于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招商引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商务管理工作,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难以胜任。
因此,将一个地区的招商职能集中到一个专业化机构来行使,是招商引资工作在微观层面的发展趋势。
(四)招商引资开始内外兼修
中国的招商引资出现了“内外兼修”的发展趋势,各级政府逐渐将对外招商和对内招商统一起来,对内外资项目给予同等待遇。
以前,地方政府往往将招商引资狭义的理解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这不是科学的招商观,这种招商观抑制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现在,国内企业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到其他地区,一些民营企业家开始到中西部地区寻找合作伙伴,这为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运作空间。
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以外,随着土地租金的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大中城市的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向外迁移,这种迁移给中小城市、小城镇提供了招商引资的机会。
由于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外资项目的分布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点,对于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