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变化与高古玉鉴16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时间较短,属于后天失调,自然不可能长得很大,这就是内变物都不大的可能因素。通过长时间把玩高古玉,更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玉表大面积的变化与玉体内甚小的变化既般配,又不般配,所谓不般配是大与小,所谓般配仍然是大与小,没有大的无法显出小的,反之亦然。只有大大小小、里里外外才构成变化的一致与和谐,大自然的变化太神奇了!
内变物基本可分为三类:霉斑、豆花、色素微粒,具体的概念及其特征如下。
2.7.1 霉斑
玉体内部出现的异色、异形、质地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斑块。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经常吃的面包、馒头,在炎热的夏天放一段时间,在它们的内部就会出现灰黑色的斑块。这种情况极类似于古玉中的霉斑。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在玉质属于优与良级别的范围内,且多以浅色的玉器为主,如白玉、黄玉,而碧玉与色深的玉极少见。这种霉斑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其色为灰黑色或黑色,极少有褐色的和黄色的,其它各色更少;②其形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黄豆,主要受玉的质地左右,关键在于这些霉斑的周边状态,利用玉的透明度,放大到相应倍数,可见其边缘的生动活泼状,与自然界的彩云边缘、树根等等一样,延伸向各方,慢慢地消失,融入了玉体的本色之中;③数量不等,但绝不会在某件玉器上只有一两个的现象,更不会有少数的几个霉斑色形基本相同的情况;④位置:这些霉斑只发生在玉器表层的一定深度内,距离玉表不一,浅的可为1mm左右,最深的约在10mm左右,更深的层内就没有了。注意:这一现象表明是后天形成的,如果是玉器的质地欠佳或成器前就有,那么它的更深玉体内也应有,只出现在玉表的一定范围内,就只有成器后的特定环境下方可;⑤把玩:带有霉
斑的古玉,在日常环境下经过把玩,如五年、十年,这些斑状就会随时间而不断增扩,由此可见它们是会发育的。假的是不会变化的。因为真品在地下最少埋藏了二千年,玉体内吃入了大量的相关物质,有充足的养分,可供它们成长。而人为作旧不会有如此丰富的大量“营养品”,只能“饱餐”一段后断了粮,无法再继续长大了;⑥质:据详细观察,霉斑部位的玉质似乎已经变了质(因无法取出深入研究,该部位的中心区域已经完全不透光,尽管每个霉斑的形体都较小,但其上不透光的范围较大(相对霉斑形体而言,这点区别于白化(白化周
边的透光范围则较大,说明霉斑变质的程度已经超过了白化。见图2.7.1(A 、
B 、
C 、
D 。
2.7.2 豆花
这是玉体内形成的另一种斑块,形状类似于煮开了花的豆类。小的如大米,有很多书称之为饭糁,从形态与成因等方面分析,饭糁的继续发展就是豆花,唯其形体小于豆花而已,没有必要单独列出。且只靠形体的大小区别饭糁与豆花,在界限上也难以划分开。本书把二者合二而一,并沿用较雅的名称以豆花冠之。具体特征如下:①色:多为白色,但也有少量黄色的,其它颜色的基本没见到;②形:多为不规划的任意形,不存在圆或椭圆形、多边形的,基本都类似于棉花团或云朵。大小不一,但最大的也不
会超过花生米。形态的最关键处也是它们的外缘的变化,既像云朵的周边,又像棉团的周边,成胡须状向玉体内漫延,弥漫
图 2.7.1 A 局部图 2.7.1 B 局部
图 2.7.1 C 局部图 2.7.1 D 微观
散开;③质:豆花如果色浅,类同沁色或变色,基本可见原玉色,没有影响到玉质。如果色深而重时,则无法见到原玉色,又类同于白化,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变质,其尺度很难掌握。仔细观察深处豆花而色又重的部位,其不透光的程度有时也重于白化。豆花不同于原玉体内部的棉,无论是颜色还是不透光性,豆花都明显要重于棉,何况高古玉体内极少有棉状形体。原玉内的棉都呈虚体状态,而豆花中心部位呈实体状;④分布:同样被局限在玉体表面的一定深度内,过深处不存在;⑤数量:相对于霉斑与下文的色素微粒要少,因为有一部分已转化为白化、黄化,还有一部分因发育长大后石化了。见图2.7.2(A 、B 、C 、D 。
2.7.3 色素微粒
指玉体内部出现的小于霉斑与豆花,又与原玉色不一致的微小颗粒。这是笔者给这类内变物取的名称。
图 2.7.2 A 局部图 2.7.2 B 局部
图 2.7.2 C 局部图 2.7.2 D 局部
这种微粒的具体特征是:它们可以小如针尖,大的不超过芝麻,数量比较多,有时
集中有时分散,在少数玉器上星罗棋布;这些微粒均在玉表以下,一般也不超过10mm 深,更没有凸出玉表的;其色多以黄、褐、黄褐与灰褐为主,极少有黑色的;形态千差
万别,无一相同,且无法描述,但都活泼自然,有动感;有些色重的已不透光,色浅的尚可透光;从变色角度纳入变色没有疑义,但是否可以归纳为变质则尚须讨论。为什么说这些微粒是成器后的古玉内变物?经过观察,这些微粒有二个前提:一是出现在玉质优与良的级别范围内,玉质差的部位很少存在,玉质优的范围内有可能含着少量玉质差的颗粒,这二者关系要分清;二是仅在玉表的一定深层内。前者表明不是所有的古玉器都必定会产生色素微粒,只是部分器物上有,而且有也只是在局部,不可能布满全器;后者表明是成器后经历时空作用逐渐产生的,如果原玉体各处都有,就有可能是先天的,在没
图2.7.3 a 局部图2.7.3 b 微观
图2.7.3 c 微观图2.7.3 d 微观
成为玉器之前的时间内就已经存在了。只有成器以后才会在一定的表层深度内产生。见图2.7.3(a、b、c、d。
这类色素微粒区别于霉斑,除了形体上后者稍大而前者微小外,还有颜色透明度。霉斑的颜色相对单一,而色素颗粒相对丰富多变,这与该颗粒的组成关系极大,有些可能是不同类别的外部矿物质渗入到玉体之内,经时空的洗礼后表现出来,也有些可能是玉质不纯发生了变异。透明度方面色素颗粒都弱于霉斑,也就是色素颗粒的透光性差,但反光性又强于霉斑。
三类不同的内变物,最终的归宿极有可能是白化、石化,也就是白化与石化产生的另一根源。按常理推测三种可能:一是这些内变物以后慢慢消失了,又恢复了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