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三版课程设计一、引言药用植物是人类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巧妙利用,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用植物的种植、采集、加工等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当前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药用植物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药用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以及栽培技术;3.熟悉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解决办法。
三、课程目录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述1.1 药用植物的概念1.2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意义1.3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生长习性2.1 药用植物的分类2.2 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2.3 药用植物的适宜生长条件第三章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3.1 药用植物的种子繁育3.2 药用植物的育苗技术3.3 药用植物的移栽技术3.4 药用植物的增施技术第四章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4.1 药用植物的常见病害防治4.2 药用植物的常见虫害防治4.3 药用植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四、课程教材主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三版)。
参考教材:1.《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第二版)2.《药用植物学》五、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面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面授部分包括教师讲解、学生提问互动、案例分析等;实验部分包括种子繁育、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六、课程评价本课程的主要评价依据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学习表现2.实验操作表现3.课程报告撰写4.期末考试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得出。
七、结语“药食同源”的理念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药用植物的种植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向学生传授最新的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认识、了解和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在未来的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2013206、S3013207适用专业: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总学时:20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20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药用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情况,重点讲述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播种育苗、田间管理、产品分级和加工等技术原理)和几种具有北方特色、珍贵的、栽培技术具有代表性或有特殊特点的根茎类、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栽培技术,加强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联系是学习本课程的关键所在。
2、地位和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课程,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是与园艺专业相关领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当前药用植物上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为以后从事药用植物生产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总体要求《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以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其生长发育规律为主要内容,了解并掌握土壤、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原理,利用现代化的生物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协调药用植物、土壤、气象三者的关系,努力创造适宜药用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作为主要目标,以获得高产优质药用植物为最终目的。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学习者应具有一般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化学、土壤营养学、基础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药用植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无污染、集约化生产服务。
5、修订的依据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世纪的学科综合与渗透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为专业课程的教授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客观上缩减了各课程的实际教授时数,所以对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编写势在必行。
药用植物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第八版教学大纲引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对人类健康的益处以及相关应用的学科。
本文旨在介绍药用植物学第八版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一、课程目标药用植物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和素养:1. 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了解药用植物的传统应用和现代研究进展;3. 理解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4. 掌握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和药效学;5. 培养分析和解决与药用植物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药用植物学的概述1.1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3 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保护2. 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2.1 药用植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类型2.2 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方法2.3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分析和鉴定技术3. 药用植物的传统应用与现代研究3.1 主要药用植物的传统医药应用3.2 药用植物的现代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3.3 药用植物中的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的比较4. 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与药效学4.1 药用植物的资源鉴别与质量评价4.2 药物代谢与药效学研究方法4.3 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与药效评价5. 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5.1 药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和传统繁育方法5.2 药用植物的组培与快速繁殖技术5.3 药用植物的遗传改良与基因工程方法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1.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1.2 实验操作:开展相关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1.3 学术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提高其科研能力;2. 评估方式2.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和讨论等;2.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4 科研项目:评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表现;结语:药用植物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促进医药领域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04《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用植物育种学学时:72 学分:2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农学开课院(系)教研室: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草药与植物科学教材、教学参考书:《作物育种学总论》,潘家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植物育种学》,胡延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药用植物育种学》,庄文庆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蔬菜育种学》西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90年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药用植物育种学》是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及研究选育和繁殖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通过课程学习,以及实验实习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培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育种及相关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一、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二、品种的概念和作用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四、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要求:掌握品种的概念、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了解药用植物育种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药用植物育种目标与途径第一节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第三节获得新品种的一般途径教学要求:掌握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的确定一般原则;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和品种的类型及育种特点;明白获得新品种的一般途径。
第二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第一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第二节种质资源的类别第三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育种的关系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掌握种质资源的分类特点及使用,掌握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的方法及其研究内容。
第三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第一节引种原理第二节引种方法第三节驯化教学要求:了解引种的概念和意义,握引种驯化的原理,了解引种的工作程序。
第四章选择育种第一节选择的基本原理第二节选择方法第二节种源选择第三节有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育种第四节无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育种教学要求:理解选择育种的概念和意义,了解选择育种的方法,理解种源选择的概念,掌握芽变和实生选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有性和无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方法,了解选种的程序。
教案(药用植物栽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30
30
20
一、杜仲、肉桂的概述。
二、杜仲、肉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三、杜仲、肉桂的栽培技术。
四、杜仲、肉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陈述
讲解
讲述
讲述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12.全草类药材
目的
要求
1掌握细辛、薄荷、鱼腥草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自学后
阐述
讲解
讲解
分析、讲解
讲解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5.根及根茎类药材
目的
要求
1掌握人参、西洋参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掌握人参、西洋参的栽培技术
2了解人参、西洋参的概述。
4掌握人参、西洋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重点
难点
重点:人参、西洋参的栽培技术。
难点:人参、西洋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时间
教学组织
重点
难点
重点:药用植物繁殖与播种技术
难点: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防治方法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30
50
一、播种材料和繁殖,播种材料的特点与繁殖方式。
二、播种,种子准备及播种量,种子清选和处理。
三、保护地育苗,露地育苗,无土育苗。
四、栽植前的准备,栽植时期和方法,栽植密度,移栽,栽后保苗措施。
教学方法
15
25
40
20
一、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概述。
二、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三、龙胆、黄芪、甘草、山药的栽培技术。
教案(药用植物栽培)
六、植株调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其他田间管理,搭架、遮阴、防寒越冬。
七、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防治。
自学后
阐述
剖析、讲解
详细阐述
剖析、讲解
自学为主
符之讲解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4.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药用植物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13
9
14
10
15
11
答疑时间
每周三7~8节
答疑地点
主楼605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1绪论
目的
要求
1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学内涵
2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3掌握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种类与地理分布
4了解发展药材生产的方向
重点
难点
重点:药用植物栽培学内涵、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难点: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种类与地理分布。
10
7
第十章果实种子类药材
2
罗汉果、砂仁、山茱萸、枸杞的概述,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采收与产地加工。
11
8
第十一章皮类药材
2
杜仲、肉桂的概述,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采收与产地加工。
12
8
第十二章全草类药材
2
细辛、薄荷、鱼腥草的概述,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采收与产地加工。
四、药用植物栽培制度,栽培植物布局,复种,单作与间、混套作,轮作与连作。
五、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土壤耕作的基本任务,耕作的时间与方法。
阐述
讲授
阐述
讲授
讲授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标准大纲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实训)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对象:
1、目的、要求:通过药用植物栽培的实验使学生在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栽培理论的基础上,能根据本地区道地性强的主要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当地的环境因子的特点,能够熟练掌握其生产出符合GAP要求的优质高产的中药材的栽培技术。
能够同时熟练掌握优质丰产栽培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熟练操作。
2、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中药材栽培、中药学、中药制作等中等专业。
二、实验总学时:
80学时(实验24+实训56)
三、开设实验项目数:
11
四、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探索或其它。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实验类别: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或其它
五、实验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每次实验成绩按百分制。
考核方式按平时实验成绩占50%,学期结束考试占50%。
六、选用的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自编。
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注意学生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操作。
结合目前中药市场行情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部分道地性中药的栽培技术实验和实践可能有调整。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基础、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实际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1.熟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3.掌握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1.1 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1.2 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3 药用植物的适生性及其影响因素 1.4 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2.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2.1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及其特征 2.2 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药用植物的繁殖机理及其栽培技术3. 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3.1 药用植物的种植技术 3.2 药用植物的育苗技术 3.3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3.4 药用植物的灌溉与施肥技术 3.5 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4. 教学实践环节4.1 现场实践操作 4.2 问题解决讨论 4.3 实验室实验 4.4 科技论文研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互动式授课: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的带领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互动;3.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技能;4.组织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5.板书、PPT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1.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每堂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实验报告: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掌握情况;4.作业评定: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5.课程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馈意见。
中药材种植技术教学大纲
中药材种植技术教学大纲一、引言中药材种植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农业技术,对于推动农业发展、保护中药资源、提高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种植技术的核心要点,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二、中药材生长环境要求1. 光照需求:中药材对光照的需求因植物而异,需根据具体中草药的生长习性来确定合适的光照条件。
2. 温度要求:中药材对温度的要求也较为严格,适宜的生长温度有助于中药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湿度要求: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的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
三、中药材种植技术1. 种子处理:中药材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对于种植成功至关重要,需根据不同中草药的特点来进行相应处理。
2. 土壤准备:中药材生长的土壤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等工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播种管理:中药材的种植时间、密度和深度都会对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播种管理。
4. 病虫害防治:中药材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造成产量损失。
5. 生长调控:中药材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管理工作,帮助中草药健康成长。
四、中药材采收与加工1. 采收时机:中药材的采收时机对于药材的药效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在适当时机进行采收。
2. 采收方式:中药材的采收方式需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避免对中药材造成损伤。
3. 加工与储藏:中药材采收后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方可入药,同时在储藏过程中也需注意保存条件,避免受潮、霉变等问题。
五、中药材品质评价1. 外观品质: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需要根据药典规定进行评价。
2. 化学成分: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对于品质评价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检测。
3. 药效评价:中药材的药效对于其品质也具有重要影响,需通过实验证明其药效。
六、教学评估本教学大纲将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操作、案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需通过期中期末考核以及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中药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名称:中药栽培学: 英文名:Culture of Pharmaceutical Plant二、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三、适用专业:中药学四、采用教材及参考书:徐良,中药栽培实验技术与方法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程),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9年。
五、学时学分:(1)课程总学时:40 ;课程总学分:2.5 ;实验课总学时:18 ; 六、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学时实验实验者每组必开/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分配类型类别人数选开药用植物种质鉴定及种子1 3 综合性本科生2 必开发芽试验药用植物浸种催芽技术及2 3 验证性本科生 2 必开生活力测定3 药用植物栽培的播种育苗 3 验证性本科生 2 必开栽培药用植物种类和药用4 3 验证性本科生 2 必开植物园药用植物设施栽培种类的5 3 综合性本科生 2 必开识别6 栽培药用植物的生长分析 3 综合性本科生 2 必开[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药用植物种质鉴定及种子发芽试验 [实验目的]1.掌握药用植物种质鉴定的一般方法。
2.了解药用植物种子发芽试验的基本原理。
3.掌握药用植物种子发芽试验的一般操作方法。
[实验要求]1.掌握枸杞、甘草、柴胡等种子的形态特征。
2.掌握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的测定方法。
[实验时数]3[实验内容]1.讲述:种子的形态特征。
2.重点讲授: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测定方法。
3.示范操作。
4.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实验二药用植物浸种催芽技术及生活力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及种子处理方法。
2.学习和掌握药用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
3.掌握药用植物种子浸种催芽全过程与技术。
[实验要求]1.掌握种子处理方法。
2.掌握种子生活力相关概念及测定方法。
[实验时数]3[实验内容]1.讲述: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及方法、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
2.重点讲授: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
3.示范操作。
4.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实验三药用植物栽培的播种育苗[实验目的]1.了解药用植物育苗设施及整个育苗过程及方法。
04《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用植物育种学学时:72 学分:2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农学开课院(系)教研室: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草药与植物科学教材、教学参考书:《作物育种学总论》,潘家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植物育种学》,胡延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药用植物育种学》,庄文庆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蔬菜育种学》西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90年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药用植物育种学》是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及研究选育和繁殖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通过课程学习,以及实验实习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培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育种及相关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一、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二、品种的概念和作用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四、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要求:掌握品种的概念、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了解药用植物育种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药用植物育种目标与途径第一节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第三节获得新品种的一般途径教学要求:掌握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的确定一般原则;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和品种的类型及育种特点;明白获得新品种的一般途径。
第二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第一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第二节种质资源的类别第三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育种的关系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掌握种质资源的分类特点及使用,掌握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的方法及其研究内容。
第三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第一节引种原理第二节引种方法第三节驯化教学要求:了解引种的概念和意义,握引种驯化的原理,了解引种的工作程序。
第四章选择育种第一节选择的基本原理第二节选择方法第二节种源选择第三节有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育种第四节无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育种教学要求:理解选择育种的概念和意义,了解选择育种的方法,理解种源选择的概念,掌握芽变和实生选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有性和无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方法,了解选种的程序。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technology.)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及药学类专业公共必修课4.课程地位:专业课、公共课5.实验学时:24学时6.开课单位:生化系二、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高职生从业后有效利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开展学科工作和研究的技术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栽培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化的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能力;技术的学习溶入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作品的创作过程。
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综合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尽可能利用试验与实践教学环境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体会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
三、主要仪器设备:土壤筛(18号、60号、100号)、天平、盛土盘、研钵、恒温干燥箱、 pH计、干燥器、水分测定仪、发芽箱、电炉、蒸煮锅、种子检验板、紫外光灯、育苗盘、移植铲、遮阳网、塑料薄膜、嫁接夹、营养钵、显微镜、搭架材料等。
四、实验目标要求:1.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改变原来以培养学生理论技术掌握为主,向培养以学生综合化的技术掌握和技能为主;改革单一操作性实验为主,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溶技术的掌握于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任务驱动的创作过程。
2.实践能力的培养层次。
(1)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2)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目标: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2013206、S3013207
适用专业: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
课程性质:选修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总学时:20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20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药用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情况,重点讲述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播种育苗、田间管理、产品分级和加工等技术原理)和几种具有北方特色、珍贵的、栽培技术具有代表性或有特殊特点的根茎类、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栽培技术,加强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联系是学习本课程的关键所在。
2、地位和任务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课程,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是与园艺专业相关领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当前药用植物上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为以后从事药用植物生产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总体要求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以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其生长发育规律为主要内容,了解并掌握土壤、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原理,利用现代化的生物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协调药用植物、土壤、气象三者的关系,努力创造适宜药用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作为主要目标,以获得高产优质药用植物为最终目的。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学习者应具有一般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化学、土壤营养学、基础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药用植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无污染、集约化生产服务。
5、修订的依据
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世纪的学科综合与渗透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为专业课程的教授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客观上缩减了各课程的实际教授时
数,所以对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编写势在必行。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2、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
(2)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
(3)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5)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
(6)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3)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
(4)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请学生查阅关于药用植物生产的文献材料,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章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掌握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
2、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环境条件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3)药材的产量与品质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掌握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
(2)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第二章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基础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掌握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以及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
(2)土壤耕作
(3)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
(4)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
(5)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6)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掌握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以及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
(2)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
(3)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
(4)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5)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第三章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和产地加工方法。
2、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
(2)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
(3)药用植物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4)药用植物加工方法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和产地加工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
(2)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
(3)药用植物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4)药用植物加工方法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请学生查阅关于药用植物加工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人参的栽培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人参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人参的栽培技术、收获方法和加工技术。
2、教学内容:
(1)人参的植物学特征
(2)人参的生物学特性
(3)人参的栽培技术
(4)人参的收获方法
(5)人参的加工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人参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人参的栽培技术、收获方法和加工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参的植物学特征
(2)人参的生物学特性
(3)人参的栽培技术
(4)人参的收获方法
(5)人参的加工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请学生查阅关于人参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龙胆的栽培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龙胆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龙胆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2、教学内容:
(1)龙胆的植物学特征
(2)龙胆的生物学特性
(3)龙胆的栽培技术
(4)龙胆的采收加工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龙胆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龙胆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
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龙胆的植物学特征
(2)龙胆的生物学特性
(3)龙胆的栽培技术
(4)龙胆的采收加工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请学生查阅关于龙胆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枸杞的栽培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枸杞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枸杞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2、教学内容:
(1)枸杞的植物学特征
(2)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3)枸杞的栽培技术
(4)枸杞的采收加工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枸杞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枸杞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枸杞的植物学特征
(2)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3)枸杞的栽培技术
(4)枸杞的采收加工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请学生查阅关于枸杞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贝母的栽培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贝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贝母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2、教学内容:
(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
(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
(3)贝母的栽培技术
(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贝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贝母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
(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
(3)贝母的栽培技术
(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无
6、自学指导:
请学生查阅关于贝母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四、主要参考书目
1. 杨继祥. 药用植物栽培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赵渤. 药用植物栽培采收与加工.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五、主要编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