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输血安全与护理

合集下载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是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它能够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但在接
受输血治疗时需要注意众多细节,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病人的身体安全。

因此,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来说,接受相关健康宣教尤为重要。

首先,输血前后的饮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在接受输血治疗之前,
病人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以免影响
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

在接受输血治疗后,应该多饮水,保持水分
的平衡,同时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身体的负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其次,输血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接受输血治疗的
病人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医务人员需要在
输血前向病人详细介绍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恐惧,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对治
疗的信心。

此外,在接受输血治疗期间,病人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
定期进行检查,并且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发热、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求助,并遵守医嘱接受相
应的治疗。

总之,输血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手段,对于病人的健康恢复至关
重要。

通过健康宣教,病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输血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注
意事项,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治疗时需要重视健康宣教工作,为
病人提供全面、科学和贴心的护理服务,共同维护病人的健康和福祉。

希望每一位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都能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输血的健康教育

输血的健康教育

输血的健康教育
《输血:了解这一重要的医疗程序》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增加血液中的营养物质。

在许多情况下,输血可以挽救生命。

然而,尽管输血的目的是帮助患者,但它依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接受输血的患者需要了解输血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

输血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供血者、抽取血液、处理血液以确保安全性,最后输注到患者体内。

患者需要了解到,输血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传播疾病和引发其他并发症。

因此,患者应该在接受输血前咨询医生,以了解是否适合接受输血以及可能的风险。

同时,供血者也需要遵守一些健康标准。

供血者应该是健康人士,并且不患有任何传染性疾病。

他们的血液需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和处理,以确保安全性。

此外,供血者的生活方式和医疗史也需要受到关注,以减少供血者传播疾病的风险。

在接受输血后,患者也需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他们应该留意可能的过敏反应、发热、头晕和其他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总的来说,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程序,它可以拯救生命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但是,患者和供血者都需要注意输血的风险
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患者应该及时向医生求助,以获得专业的帮助和建议。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住院号,XXX。

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出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输血前准备。

1.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

2. 输血适应症。

描述患者为何需要输血,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出血情况等。

3. 输血前检查。

输血前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

二、输血过程记录。

1. 输血前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血袋标签、血型配对等。

2. 输血过程。

记录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情况。

3. 输血后处理。

输血结束后患者的情况,包括输血反应、输血后护理等。

三、输血后观察。

1. 输血后症状。

记录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任何不适症状,如发热、寒战、皮疹等。

2. 输血后体征。

记录患者输血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 输血后检查。

输血后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四、输血效果评价。

1. 输血效果。

描述患者输血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贫血症状等变化。

2. 治疗效果评价。

根据输血后的患者情况,评价输血治疗的效果。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输血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记录输血过程中的任何特殊情况,如输血延迟、输血反应处理等。

2. 输血后的护理。

描述患者输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护理事项。

六、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对患者输血情况的评价和签名。

以上为患者输血病程记录模板,记录完整详细的病程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输血情况,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性。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以保护病人、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输血治疗达到安全水平。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血型检查、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的副作用及对策的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血交叉配血试验,严禁同时采用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6、取回血液尽快输入,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7、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检查、治疗和抢救,妥善保管余血。

8、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捆扎,送输血科保存。

输血质控每月检查记录总结

输血质控每月检查记录总结

输血质控每月检查记录总结输血质控每月检查记录总结,这可是个不轻松的活儿啊!咱们得从头到尾,一点一点地给大伙儿掰扯清楚。

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输血质控,就是指对输血过程中的各种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那么,这个月的输血质控检查都查了些啥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1. 1.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咱们得确保患者在输血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了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等。

这些环节都是为了确保患者在输血时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

当然啦,这些工作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医护人员精心策划、认真执行。

1.2 1.2 输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接下来,咱们得关注输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了血液的采集、保存、运输等等。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血液的安全、无菌。

在血液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温度、时间等因素,防止血液变质、污染。

2. 2.1 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咱们还得关注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

这包括了患者输血后的反应、生命体征监测等等。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不适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医护人员还要对输血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不断改进工作。

总的来说,这个月的输血质控检查还是比较顺利的。

虽然中间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但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离不开咱们医护人员的努力与付出,也离不开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下个月,咱们还要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输血服务!这个月的输血质控检查总结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更好地了解输血质控的重要性。

当然啦,咱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因为这次检查顺利就松懈下来。

咱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下次见啦!。

输血护理记录单范文

输血护理记录单范文

输血护理记录单范文输血护理记录单。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35岁床号,XXX 日期,XXXX年XX月XX 日。

输血前评估:1. 患者情况,患者为35岁男性,主诉为贫血症状,经检查确诊为重度贫血,需进行输血治疗。

2. 输血适应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符合输血的适应症,包括Hb<60g/L,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3. 输血前准备,患者已完成输血前的相关检查,包括血型、交叉配血、HBsAg、HIV、HCV等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患者未发现输血前的禁忌症,可以进行输血治疗。

4. 输血前告知,患者已经明确了解了输血的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同意进行输血治疗。

输血过程记录:1. 输血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

2. 输血方式,静脉输血。

3. 输血品种,红细胞悬液。

4. 输血量,XXX单位。

5. 输血速度,开始时速度较慢,逐渐加快至正常输血速度。

6. 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轻度发热和皮肤瘙痒症状,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后继续输血。

7. 输血监测,输血过程中定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保持通畅呼吸道,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皮肤黏膜情况。

输血后观察记录:1. 输血后情况,输血结束后患者的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体力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感。

2. 输血后监测,输血结束后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情况,防止出现输血反应。

3.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及时清理输血设备,处理输血袋和输血管,做好相关记录。

输血护理记录:1. 输血护理,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输血,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处理输血反应,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2. 输血护理措施,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检查输血器材、准备输血记录单等;在输血过程中,护士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输血,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情况,处理输血反应;输血结束后,护士做好输血设备的清理和处理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保障受血者的生命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1. 输血:将血液制品经过特定途径输进受血者体内的过程。

2. 输血感染:受血者在输血过程中感染病原体的情况。

四、安全输血措施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1 受血者选型:根据受血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血型。

1.2 输血风险评估:根据受血者的个体特点和输血前的相关检查结果,评估输血的风险。

1.3 术前告知:向受血者详细说明输血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得其书面同意。

1.4 术前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袋、输血管、输血质控记录表等设备和文件。

2. 输血过程管理2.1 输血过程管控:确保输血既定的操作流程,并按相关规定记录和反馈各项数据。

2.2 输血核对:在开始输血前,通过受血者的住院号、姓名、血型和再次核对的方式,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3 输血血袋质量控制:检查输血血袋的密封性、标示是否清晰,有效期是否过期,并记录在血袋标签上。

3. 输血感染预防措施3.1 输血前的感染筛查: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受血者存在的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2 输血血袋的储存和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将输血血袋储存于指定的设备中,并保证其存放的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3.3 输血管的选择和管理:根据受血者的临床病情和输血需求,选择合适的输血管,并在输血前进行消毒处理和相关检查。

3.4 输血操作的无菌控制:在输血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3.5 输血后的感染监测:对受血者在输血后的感染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并按需进行病原学检测。

五、工作责任与监督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本制度,并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执行。

2. 各科室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开展输血操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成为救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对于输血病人来说,接受输血治疗不仅仅是一种医疗过程,更是需要加强健康宣教的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内容和重要性,以提高病人对输血治疗的理解和配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一、输血前的准备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宣教:1. 病人需要事先了解输血的原因和目的,明白输血是一种治疗手段,不是预防或者治愈疾病的唯一方法。

2. 宣教病人关于输血前的禁食、禁饮和用药事项,遵守医嘱,确保血液样本的取样准确性。

3. 向病人说明输血过程中可能的不适感受,如恶心、头痛、发热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输血过程中,宣教内容更应重点关注输血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舒适感受:1. 向病人宣讲输血的相关知识,包括输血血品的来源、检测和贮存条件,以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提醒他们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

2. 强调病人遵守管路无菌原则,保持输血管路的清洁,降低感染的风险。

3. 解释血型不匹配的危险性,帮助病人理解为何血型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这一步骤。

4. 宣教病人对输血反应的认识,以便他们能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尤其是过敏反应和输血相关肺损伤等严重反应,病人必须清楚了解相关症状和医院的急救措施。

三、输血后的护理与健康宣教输血后的护理和宣教同样不可忽视,对于病人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1. 告知病人输血后常见的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低烧等,这些通常是正常反应,但还是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 强调病人输血后需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血液的正常循环。

3. 宣教病人对于输血后的饮食要求和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促进康复。

4. 提醒病人关于输血后的随访和复查,确保身体的康复情况。

总结: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宣教工作,可以提高病人的合作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血后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后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后安全管理制度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医疗机构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认输血指征: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输血的指征和目的。

2. 获取输血同意书:在进行输血前,患者或其监护人需要签署输血同意书,明确知晓输血的目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3. 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包括输血反应的风险、传染病的风险等。

4. 完善患者信息记录:医疗机构需要在患者的病历中记录患者的输血史、输血指征、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

5. 确保输血质量:医疗机构需要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包括血液的储存条件、采集方式等。

二、输血环境的准备在进行输血时,医疗机构需要做好输血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输血设备的准备:医疗机构需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管、输血针、输血器等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输血环境的准备:输血室需要保持清洁、通风良好,避免输血环境污染。

3. 输血护理人员的准备:输血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输血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4. 输血后的监测设备:医疗机构需要配备输血后监测设备,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血液参数变化。

5. 输血后的护理准备:医疗机构需要准备输血后的护理设备和药物,做好输血后病情观察和处理准备。

三、输血后的监测和管理在进行输血后,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输血后的监测:输血后,医疗机构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2. 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

3. 输血反应的处理:若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医疗机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输液、抗过敏药物等。

4. 输血后的病情观察:输血后,医疗机构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迹象。

2022年2月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督导检查反馈记录

2022年2月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督导检查反馈记录
2、护理培训仍未开始做;4人的个人技术档案仍未整理;公休座谈、健康教育座谈仍未做;仍无2021年压力性损伤下半年分析;查看2名一级护理患者,1名患者的护理巡视未按护理级别;备用药品依达拉奉基数是4,接班数量是10;抢救车内仍无口咽通气道,下月继续追踪。
整改建议
科内真正重视问题,从根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且养成持续改进的习惯,于5个工作日内将反馈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通过OA传至护理部,同时护士长负责督导落实,及时追踪评价改进情况。
1、查看3名吸氧患者,氧流量符合要求,吸氧管已每日更换;询问2名患者均知饮食及跌倒的预防措施;2名护士留置针封管使用脉充式,已核对执行单;2份临时医嘱签名与医嘱执行单相符;提问2人,不良事件的上报方法及上报时限回答正确;3名患者均戴腕带;2022年优质护理计划、护理质控计划已完善;3瓶液体配置均有时间及加药人。
1.3、19床患者的评估单多处涂改,tid的口服药13:30时执行单护士未签名;bid的血氧饱和度检测,8点执行单护士未签名
1.4、日夜班交班内容:2名患者的诊断与病历不符;风险评估的分值与实际不符;2名患者血压高,未检测血压变化;1名患者血压82/41mmHg,未写护理记录
2.1、4床的床单不整洁
7、科室日常宣教仅局限于入院时,内容多患者记不住
8、科室档案管理无计划性
9、护理巡视仅限于观察输液和签字
整改
措施
1、本月十号集体学习护理记录书写及转科交接流程
2、护士长按照岗位职责认真落实自己日常工作
3、责任护士负责自己责任区患者电子交班,护士长每周抽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个人
4、责任护士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对护理级别巡视错误的责任护士给予扣绩效分考核惩罚,对发现人员给予绩效奖励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输血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订立本规章制度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与输血相关的科室和人员,包含输血科、血库、临床科室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与审核第三条输血适应症确实定1.医生应当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试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输血适应症的推断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

第四条输血申请与审核1.医生在确认患者需要输血后,应当填写《输血申请单》,并注明输血的适应症、输血血液成分、输血量等相关信息。

2.输血科负责人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输血科负责人应当向相关人员供应输血血液成分的相关培训和引导,提高申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与配制第五条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1.医生在依据患者的输血适应症确定输血血液成分时,应当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临床需要,选用最为合适的输血血液成分。

2.医院应当建立相应的输血血液成分供应与管理制度,保证输血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与配制1.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2.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输血血液成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记录应当认真、准确,并保管有关质量掌控的相关资料。

第四章输血操作与管理第七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医生在进行输血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检查,包含患者的身体情形、输血需求量、输血反应风险等。

2.输血前应当检查患者的身份、血型和配血结果,并与输血血液成分标签进行核对。

第八条输血操作1.输血操作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应当进行手卫生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2.输血器材应当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不得超出有效期。

输血查对制度月.

输血查对制度月.
输血相关知识
输血概念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品 红细胞(①、浓缩红细胞②、红细胞悬液③、除“白膜”红细 胞 ④、除白细胞(过滤)红细胞或全血⑤、洗涤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制品(① 新鲜冰冻血浆② 病毒灭活血浆③. 冷沉淀) 血浆蛋白制品(①.人白蛋白溶液②.浓缩凝血因子Ⅷ制品③.浓缩Ⅸ因子制品/凝血酶 原复合物浓缩剂④.纤维蛋白原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2、过敏反应 ㈠发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 致敏所致。3.多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㈡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发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脸、口唇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㈢预防及处理 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2.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实因病情需要须输血时,应输注洗涤红细胞 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4.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寻找对该过敏原无接触史的供血者 5.病人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时,可减慢输血速度,不必停止输血,口 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mg,继续观察;反应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6.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予以高流量吸氧;有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 时,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讲解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讲解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讲解1. 输血流程管理输血流程管理是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病人申请输血、医生开具输血申请、病人签署同意书、检验室抽取供血者血样进行输血前血型鉴定和试验受体的免疫学鉴定、输血科抽取供血者血进行输血前各项传染性疾病检测、检验科对受体血液进行常规检测、接收科进行血袋核对、输血科进行输血操作、输血后复查等环节。

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2. 输血品质监控输血品质监控主要是指输血血液的质量保证。

血液来源、储存过程、保存时间等都会影响输血的质量。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合理的输血血液管理制度,确保输血血液来源正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保存时间合理,同时要进行输血血液的质量监测。

如实验室应该定期检测输血血液的血型、传染性疾病等,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合格。

3. 输血医疗设备管理输血医疗设备管理主要是指输血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医疗设备,包括输血针头、输血管路、输血泵等。

这些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是否符合规范,直接关系到输血安全。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严格的输血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对每一份设备进行登记、检测、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 输血医护人员管理输血医护人员管理是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且要接受过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

医护人员要熟悉输血的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可靠。

同时医疗机构要定期对输血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输血事故处理即使在严格执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输血事故仍有发生的可能。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输血事故处理机制,包括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并对输血事故进行归因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要及时通知患者和家属,并提供相应的救济措施。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供血者的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关于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关于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输血安全的重要性输血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急救、手术、肿瘤治疗等。

在输血过程中,血液从供血者体内提取后经过筛查、保存、输注等环节,最终输给需要的患者。

然而,输血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1 输血反应输血不合适或不安全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常见的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休克等。

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1.2 传染病传播输血过程中,如果在血液筛查环节出现疏漏,可能会使一些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通过输血传播给患者。

这会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1.3 供血细胞质污染在输血过程中如果发生供血细胞质污染,则可能导致供血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疗效。

输血质量的保障需要从源头严格把关。

综上所述,输血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高度重视。

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了保障输血安全,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机构等。

这些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前提。

2.1 政策法规各国政府在法律层面对输血安全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输血的目的、程序、要求等。

例如,美国FDA对于输血的监管非常严格,确保供血质量符合标准,减少输血风险。

2.2 标准规范国际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的输血管理标准,对输血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各个医疗机构在开展输血服务时必须遵守这些标准规范,保证输血质量。

2.3 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输血管理机构,负责输血供血者的登记筛查、血液检测、供血质量评估等工作。

这些机构通过不间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输血过程符合规范。

实施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机构,才能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三、常见的输血管理措施为了降低输血风险,医疗机构在输血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3.1 供血者筛查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包括疾病史、既往输血史、吸毒史等,确保供血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感染。

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2017年1月份输血科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7-1-4活动地点:输血科主持人:任玉国参加人员:任玉国、徐凤玲、马国良、苏晨记录人:苏晨会议内容:根据《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各项内容在我院的应用,临床输血基本做到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存在问题:1.临床输血申请单上输血原因填写笼统不清,如术中用血原因为:“术前贫血”、“补充血容量”、“休克”等几个字简单描述,无失血量、血压变化等具体的描述;治疗用血原因为:“贫血”“抗休克”“血小板少”等简单描述,无具体的检测指标。

2.输血指征掌握不清,如“血红蛋白86g/L,输注悬浮红细胞6U,血浆400ml”,中度贫血,输注血量太大。

3.个别科室没有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进行评价原因分析:1.临床医师输血适应症落实不到位,未认真填写输血原因和输血前评估。

2.临床科室对合理用血评价未引起足够重视。

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加大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降奖惩力度。

2.医务科和输血科应加强监督检查。

2017年2月份输血科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7-2-3活动地点:输血科主持人:任玉国参加人员:任玉国、徐凤玲、马国良、苏晨记录人:苏晨会议内容:集中对本月科室的整体工作总结分析,具体内容如下:一.工作效率血型鉴定:血型初筛在检验科检查,申请输血的病人血型由输血科进行复检。

交叉配血:根据申请单的要求结合患者输血适应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交叉配血,达到安全、科学、合理用血。

报告单:发血前进行复审,报告单字迹清晰、无涂改、内容完整,双人核对双人签名。

储血:每日保证充足的库存血液,供应及时,可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

二.质量管理血液质量:入库血液均合格,分型按序存放,储存符合要求,有效期内使用。

储血冰箱:每周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无霉菌生长。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患者血液输注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血液输注的各个环节,包括献血者资格筛查、血液采集、检测与处理、血型配对、血液储存与运输、输血前的溶血反应试验与配血、输血前沟通告知等。

三、相关责任1. 医院负责人对输血管理工作负 overall 的责任,确保输血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输血工作,包括人员的培训、血液品种的使用、血液安全等。

3. 输血科主任负责输血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管理、培训等。

四、血液供者的资格筛查1. 血液供者资格的确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 血液供者必须接受详细的咨询,如有相关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需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说明。

3. 血液供者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完善的检测,包括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等。

五、血液采集1. 血液采集必须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性和血液的质量。

2. 采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3. 采集设备和器材必须经过专业检测和维护,保证器械的使用安全和血液的质量。

六、血液检测与处理1. 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确保血型和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2. 对检测结果异常或疑似感染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处理,确保不被用于输血。

3. 对血液样本的存储和保管,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质量。

七、血型配对1. 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确保患者和供者之间的血型配对正确,防止输血不相容的情况发生。

2. 血型配对应由两名以上具有相应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3. 血型配对结果必须进行记录和上报,防止出现配对错误或信息丢失的情况。

八、血液储存与运输1. 血液储存必须符合相关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四、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五、必须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将血放在取血筐内带回。
六、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不得取回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北京市卫生局下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三、血液自学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悬浮红细胞自血库取出后应及时输入。
4.巡视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5.巡视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以及静脉注射部位有无渗液和不良反应。
6.巡视剩余液量,并及时准备好新的药液。
7.巡视仪器固定位置是否牢固.
8.检查仪器表面是否清洁干燥.
9.检查电路供电是否正常,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10。巡视各项指标,报警上下限调节是否合理。
药品及无菌物品存放规范
九、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2.遵医嘱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血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3.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十二、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在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格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科室输血月度总结分析(实用10篇)

科室输血月度总结分析(实用10篇)

科室输血月度总结分析第1篇20xx年护理部在医院领导下仅仅围绕“提服务、控制量、抓落实、保安全”等中心重点工作,更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凝聚护理队伍,深入推进各项护理工作。

一、提高服务质量按照三好一满意要求,护理部要求各护理单元根据自己特点制定不同特色的护理服务目标:病房红灯零呼唤、入出院护士全程陪同,门诊全程快准、无忧,手术室温馨、无惧,供应室收送及时,根据上述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

并以此为切入点在512开展服务礼仪知识竞赛,评选出优秀职业团体。

促使每位护理人员注重自己在工作中的仪表仪态,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三个病区每月进行一次,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每次调查有总结有分析,针对调查中反应的突出问题护理部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协调解决。

二、严格护理质量控制,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针对20xx年护理一级质控相对薄弱问题,20xx年初护理部及时召开护士长会议,确定2 0xx年护理质量的目标、任务及发展方向,重新制定重点科室护理质量标准,护士长参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周检查、月总结,护理部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质控大检查,并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反馈分析,及时拟定整改措施进行改进。

做到有执行标准,有检查落实,有总结分析,有信息反馈,有整改措施,有详实记录。

体现护理质量持续不断改进。

(参照标准:整体护理质量检查记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质量督导记录,一级护理质量控制改进记录,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各科护理质量考核检查标准,护理核心制度)针对20xx年底检查中出现问题,20xx年重点加强责任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督导,病区护士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督导。

三、具体工作抓落实影响护理工作持续改进的突出问题是:没有目标计划;有目标计划但没有落实;有工作落实却没有详实记录和台账。

针对上述问题,20xx年护理部真抓实干,要求各护理单元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重点,日有记录,资料分类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 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 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 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不论是什么情况, 一袋血必须在4h内输注完毕,如室温高,可 适当加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

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病人及 其家属有关输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 求,进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特别是 要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 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治疗 的信心;也需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 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 的思想准备。

每个病人输血前都要签订《输血治疗同意 书》、查输血前九项。这样既增加了医患沟 通,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明确了责 任,一旦出现输血纠纷,输血前九项检测的 结果可以区分责任在输血前还是在输血后, 作为有力的医疗证据。
输血记录的保存

输血结束后护士要将输血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到 护理记录单上,随病历妥善安全地保存,这些 记录要注意到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既能对患 者、单位和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又能使 输血纠纷得到公正地解决。
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

输血后的血袋留放于清洁间专用血袋存放箱 保存24h,再由指定人员按医疗垃圾回收焚烧 处理。
血液的领取

输血科配好血,护士接到取血通知后,应携 《取血单》和专用取血箱尽快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前应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并且 要“唱对"。对领取的血液严格执行“三查八 对一确认”制度。
核对内容 三查八对 一确认
三 查
一查输 血申请 单
二查 血袋 标签
三查配血 报告单
二对姓名 三对性别
界线清楚,无凝块 上层:黄色 下层:暗红色 界线不清楚 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暗紫色 血内不得加入其他药、防凝或溶血 密切观察
正常(分两层):

二、输血中的护理

输血中的护理包括输血器的选择、输血速度、 时限、药物禁忌、加温、加压、静脉通道和 患者的监护等。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有 以下几种成分血: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未认真核对患者身份(采错人) 采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 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 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 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量少、溶血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 贴错等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存在风险(某医院曾发 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 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
3、采集血样过程确保:
(1)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核对正确的患者; (2)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 号,必须与申请单一致; (3)正确的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而不应该事 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后贴标签; (4)正确的标本量、标本无溶血,在输液 处采集不能血样。
4、 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 血样标识与申请单
一对血型 四对床 号 五对病案号
八 对 一 确 认
六对 血袋编码
最后确认患者血型与配血报 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
凡血液外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律不得领取:
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样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 血;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 签名:配血者、发血者、取血者共同签名。
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签字 送输血科,并进行护理记录。第一次输血应同 时采集输血前九项检测血样。
5、送血样人员 必须是有执照医护人员,严禁
患者家属送血样。
血液标本采集规定

1. 遵循两次采集血标本的制度,即检验科做血型 初检,输血申请时由输血科复检血型。 2. 使用EDTA抗凝的血标本,送检的配血标本不超过3天, 无稀释和溶血,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情况。 3. 反复输血的患者应抽取新的标本作配血试验, 避免因回忆反应而产生的抗体漏检。
输血三个独立环节
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可 将输血护理全过程划分为输血前、输血中、输 血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 强化、突出。
一、 输血前的护理
患者输血的准备

护士在输血前应掌握病人的相关信息 (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 娠史、传染病史、是否按有关规定检测 不规则抗体、有无肝肾衰竭等)、输血 目的、病人输注的血液种类、血型、数 量等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 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 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因10%在于医生处 方和护士采样,36%在医院血库和51%在血样收 集和管理,而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操作 程序错误的25%。血液标本是安全输血的源头, 一旦受血者血标本张冠李戴,所有安全输血 防范措施都将化为泡影。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1、采血护士 采集患者血样,护士必 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 护士不得进行。 2、核对输血申请单 姓名、性别、年 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患者信息。

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品,尤其是乳酸钠复 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 氯化钠注射液,否则会发生凝固、凝集或溶 血。
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
输注前要轻轻摇动使血袋内为云雾状,切 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如有细小凝 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血小板功能随保 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输血科取来的血小 板应尽快输注。

输血前的核对

输血前的核对至关重要,是防 止输血工作错误的关键。绝大 多数输血引起的致命反应并非 由于输血科的技术差错,而是 由于识别标本、血液成份或患 者的错误,从而输入不符合的 血液。此关键在于做好这些识 别的标记。
输血的三查八对
三 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 装置是否完好无损。 八 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 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

输血后数日至2周内有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的 可能,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 体征的变化、血常规和尿的颜色有否异常等, 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出院的受血者, 应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与 医院联系。
不良反应回报

输血发生不良反应后,及时处理,及时记录 于《不良反应回报单》,交予输血科归档, 每月上报医务处。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悬浮红细胞的输注

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 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液中要不时轻 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免越输越慢。 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0.9%氯化钠 注射液通过Y型管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
•输注过程如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 器,决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以 免凝块进入血管,造成血管栓塞;

血小板ABO血型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需要输 注Rh阴性血小板。 多次输注将导致输血无效,需输特配血小板。

血浆的输注与护理
正常血浆外观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融化后 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蛋 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如未 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存,不得超过 24h,不可再次冰冻保存。
输血后的处理

由于输血穿刺针头粗,故拔针后应压迫局部 3~5min,以防止出血,如有出血倾向应适当延 长时间,直至不出血为止。
输血后关爱

护士对输血后病人的关心和询问非常重要, 有助于及时发现因输血引起的异常情况,也 有益于病人提高对输血的正确认识,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关注迟发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常见输血反应

常见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等
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

输血反应常见症状:倦怠感、背痛、发热、皮肤瘙 痒、胸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呕吐及沿输血 静脉走行出现发热、疼痛、肿胀等。 输血反应的体征:颜面潮红,紫绀,出冷汗,皮疹,脉 快而细弱,脉律不齐,血压下降以及休克等。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体征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 换输液器,保持静脉通路,迅速报告医生,并将输 血装臵,血袋等保留下来,送检,以便查明原因。


对输血患者的监测

输血过程中的监测:患者的表现、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排尿情况以及皮肤黏膜情 况,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输血反应多发生 于输血后5~15 min。
包括输血后伤口的处理和对受 血者的关爱、迟发性输血反应的观察、输血 记录和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等。
若长时间未能及时输注,应送回输血科在血 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保存。 若短时间不能及时输注,可在常温(22±2℃) 下保存,并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 止血小板聚集。


用输血器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由于输注速度快,在输注过程中护士不应离开 患者,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等输血 反应。
输血安全与护理
航天中心医院肾内科 孙春香 2016-2-4
万分之一的误差就会 造成 100%的灾难
输血管理要做到零 缺陷 输血工作要做到零 误差
输血工作一定要在法 律、法规指导下进行

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 是较常用的风险较大的一项技术操作,在实施 输血治疗过程中,从患者输血的准备、标本 的采集和送检、血液的领取和输注,直到输 血后的护理,整个过程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 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误,都会 影响到医疗安全、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危及 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也容 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风险。


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有两名护士在床边“持病历”进 行严格、认真履行核对程序,对病人的信息一定要认 真核实(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障碍须询问患者家 属或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并记录核对 护士和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精确 到分钟),以备查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