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
[作者:陈朝霞来源:镇海骆驼中心学校点击数:3172 更新时间:2004-6-28 8:15:02 ]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中小】[摘要]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时代在发展,理论在进步,学科在更新,课程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新课程学习方式发展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一、背景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融合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
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1、从现行的数学教育观念上看: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历来是我国数学课程的特点。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数学教学的绝对支配者,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
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
这些操作步骤是教师课程教学有效的控制方法,它既规定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同时又规定了他们必须接受的结果。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问题的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本身的生活和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呈割裂状态的。
2、从现行数学教学方式上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后作业的模式。
教学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
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听课——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付出的精力主要用于消化理解教师所讲,学生头脑中复制的是教师的思想和语言。
3、从现行的数学评价上看:一直以来,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关注作业、考试和考试分数,对其它的评价关注不多。
分数固然有客观,可操作的一面,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围绕考试和分数来展开,那么一切便有问题了。
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复制教师的思维,模仿教师解题的程序,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窄胡同,完全埋没了个人的想法与创意。
综上所述,原因就是出在老师的“讲”取代了学生的“学”,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了做题的“机器”。
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思想方法,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
在“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的今天。
我们的教学绝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的能力。
实践表明: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给学生提出
一个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有益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二、新课标下学生、教师、教材的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
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代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并通过教学的艺术手段来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乐,不仅以此来激发学生表层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力求诱导并激发出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即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正确的归因感,让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在学生中添放光彩,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从中“学会学习”,获取学习的策略和一定的技巧。
2、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是否削弱了呢?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
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项发展目标,能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心理及情感状态,正确引导学生由未知到达已知的彼岸,并非常重要地、能关于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意识与创新的心理趋向,使学生信心百倍、绕有兴趣的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在乐学、爱学、善学、动手动脑的自主活动中,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展。
3、以教材为主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本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教师切实地利用和把握好教材,根据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并从生活实践出发,科学地利用教材,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主动性,即促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新归知识联系起来,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的知识,使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使学生的自主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学习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4、以发展为主线
新课标提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并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享受数学的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在班组授课的同时,在辅以小组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蓬勃向上的个性。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流,以发展的目标为主线,恰当、适时、必要的展开小组式的互惠学习,通过这样的自主性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新课标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
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
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1、改变单向的学习方式,提倡多元的自主性学习。
“人人学着同样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封闭的狭小世界,天天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上演着毫无趣味可言的教案剧。
学生是一群毫无个性的演员,教师牢牢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
”这就是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
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要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提倡凸现学生个性的多样多元的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实现了五个转变: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探究转变;由重课内向重课外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书本知识向重社会实践转变;由重信息单向交流向重多向交流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教材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面对新问题,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去独立尝试解决新问题。
教师自己则巧妙地转向“幕后”,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五一”长假就要到了,请同学自己设计一个一家人从某市到某市的旅行计划。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关交通、住宿、公园门票等价格的信息。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一个组确定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旅行计划。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认真研究、计算和分析,分别确定旅行计划。
有的学生的计划用钱比较多,认为这样可以舒适一些;有的学生说家长挣钱不容易,要尽量节省一些。
有的学生更多的是从节省时间考虑,有的学生从可以玩更多的景点考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只是进行有关的计算,还要考虑经济条件、旅行的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样的教学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将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社会事件、以及价值判断等综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更广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2、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提倡网络化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已深入学生的生活,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对学生来说已不陌生。
计算机网络具有超强的贮存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宝藏”,这包括大量的知识信息、各类素材、运用软件等,它可以动态地呈现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同时它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勇于突破书本是知识来源的限制,大力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化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帮助自己处理、分析有关信息,指导学生登陆一些健康的网站,探险寻宝。
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奥数沙龙、奥数夏(冬)令营、网上竞赛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与教师、网友进行讨论、咨询、探究,完成信息交流、收发电子邮件等,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
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为了探究百分数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可让学生搜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处理、分析,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
他们分别搜集到城市近年来的人口、人均年收入、绿化面积、小车数量、手机用户、国民生产产值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使学生在网络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等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软件、“几何画板”去动手操作,探究问题,采取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自主获取结论,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向主动探究的转变,变枯燥的书本练习为有趣的游戏,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成
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3、改变个体独立的学习方式,提倡合作性学习
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
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以单一的个体学习为主,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忽视集体观念的教育;重学生独立思考,忽视群体之间的合作;重师生的纵向交流,忽视学生之间的横向沟通。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推行“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好体现。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还可以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想法。
这样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收集到多方面的数学信息。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司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而且还能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在团结合作、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争论中彼此启发,而且还能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采取这些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如为了发挥优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
这样,差生可以在优生的个别指导下进行探索,得到表现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而优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增强,这种分组方式可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供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又如为了合作过程中便于沟通,易于交流,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然群体采取自由组合的方法,这样,学生合作的兴趣大,学习的效果好。
再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子课题,指定几个学习小组分别承担。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