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D的协同设计平台

合集下载

协同设计平台对比介绍

协同设计平台对比介绍

电子知识理正协同设计平台理正协同设计平台着眼于实现设计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解决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内部、不同专业之间以及不同层面上的分工合作与交流,从而帮助设计企业全面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该系统在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已经进入应用阶段,采用“网络集中设计,全院统一规则”的协同设计模式;优势:1.在三益建筑有过实施经验;2.较为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3.协同工作区可嵌入AutoCAD运行,可与专业CAD软件组合使用;劣势:1.暂时没有大型软件设计企业的应用案例;2.没有二次开发的支持,不能提供较好的功能扩展支持;AutodeskBuzzsawAutodeskBuzzsaw是一种在线项目协作服务系统,可以集中管理项目信息,从而缩短周期时间,减少错误,提高团队责任性和控制;Buzzsaw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能对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提供更紧密的支持,架构和部署体系具有一定先进性,对于国内客户的未来功能拓展有一定帮助;Buzzsaw 在未来的2-3年内,将进行功能的大规模扩充,将使得Buzzsaw 成为一个集设计、施工、进度、成本、物业管理为一体的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大型协同平台;但是,目前Buzzsaw在易用性和友好性上略有欠缺,对其在设计人员中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优势:1.相较于其他产品,能够对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提供的最紧密的支持,对于用户未来的功能扩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2.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支持用户在该平台上的自主开发,完成定制内容;劣势:1.目前Buzzsaw在易用性和友好性上略有欠缺,在设计人员中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对于流程的管理功能并不完善,只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流程管理和控制功能;3.Buzzsaw当前使用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 的运营模式;需要客户租用服务器,对客户的网络等条件要求较高;BentleyProjectWiseBentley的建筑解决方案为全球的商业与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与营运提供强大动力;Bentley是全球领先的多行业集成的全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厂商,产品主要面向全球领先的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Bentley建筑产品使得项目参与者和业主运营商能够跨越不同行业与机构,一体化地开展工作;对所有专业人员来说,跨行业的专业应用软件可以同时工作并实现信息同步;Bentley的工程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较完善,文件跟踪和恢复系统功能较好,但是部分功能不符合中国企业使用习惯,核心功能模块对二次开发有较高要求;优势:1.文件管理系统功能完善,并且具有良好的文件跟踪和恢复系统功能;2.系统架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体功能模块化,方便于未来的功能扩展;3.外接国外成熟的过程管理工具,为流程管理提供了较完善的功能;4.功能完善的二次开发接口;劣势:1.昂贵的价格,不同的功能模块都需要较高的价格;2.整个系统的功能庞大,整体部署需要对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3.二次开发对人员要求较高;金慧系列协同设计产品“金慧BuildingEasyTM工程设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协同设计版”系统是主要针对于设计单位需求的套装产品;核心是“基于CAD二维协同设计的项目管理系统”,其重点是解决“错、漏、碰、缺”等核心的设计管理问题;其实质是为企业搭建一个将“设计”与“管理”一体化集成的协同设计平台;该系统在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有一定的易用性和方便性,但功能上的完善性、友好性、安全性以及是否适用于大型软件设计企业有待进一步调研;More:More:s2csfa2优势:1.针对国内建筑设计院的需求完成,和国外的大型协同相比更符合中国企业的使用习惯;2.较为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3.在天华设计院已经实施,具有一定的易用性;劣势:1.流程管理功能较为简单;2.暂时没有大型软件设计企业的应用案例,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的调研;3.没有二次开发的支持,不能提供较好的功能扩展支持;纬衡协同设计平台纬衡协同设计平台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广应用三年,将项目策划、CAD设计、审核会签、互提资料、出图归档、设计变更等各个设计与管理环节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系统,平台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有待进一步调研;优势:1.针对国内建筑设计院的需求完成,和国外的大型协同相比更符合中国企业的使用习惯;2.较为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3.提供了设计与管理的多个环节的功能支持;劣势:1.暂时没有大型软件设计企业的应用案例,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的调研;2.没有二次开发的支持,不能提供较好的功能扩展支持;3.较多的功能使得系统的整体架构较庞大,实施难度较大;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CATIA具有一个独特的装配草图生成工具,支持欠约束的装配草图绘制,可以进行快速的概念设计;支持参数化造型和布尔操作等造型手段,支持绘图与数控加工的双向数据关联;CATIA的外形设计和风格设计为零件设计提供集成工具,而且该软件具有很强的曲面造型功能,集成开发环境也别具一格,同样,CATIA也可进行有限元分析,一般的三维造型软件都是在三维空间内观察零件,但是CATIA能够进行四维空间的观察,也就是说该软件能够模拟观察者的视野进入到零件内部去观察零件,并且它还能够模拟真人进行装配;CATIA基于同一三维工程信息载体,运用TOP-DOWN的关联设计方法实现多专业的并行协同设计,并能通过强大的知识工程模块运用超级拷贝POWERCOPY、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FEATURE、文档模板DOCUMENTTEMPLATE固化产品设计流程,集成产品开发经验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预估产品设计风险,从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能实现下述功能:真三维全参数化建模;各专业协同设计;运用装配环境实现各部件间相互参考引用的关联设计,以骨架设计为基础自上而下的协同设计实现快速自动修改;强大的3D-2D模板功能实现三维模型修改自动修改2D 文档功能,达到快速出图的目的;特有的知识工程模块能很好地固化产品设计流程,集成产品开发经验和方法;成熟的机电专业模块可实现机电设备快速布放,管道线路的自动连接,以及2D原理图驱动3D模型能快速高效率地完成机电专业繁琐的工作;对3D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线信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BIS和布局布线格式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软件工具;IBIS模型优点可以概括为:在I/O非线性方面能够提供准确模型,同时考虑了封装寄生参数与ESD结构;提供比结构化方法更快仿真速度;可用于系统板级或多板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可用IBIS模型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串扰、反射、振荡、上冲、下冲、不匹配阻抗、传输线分析、拓扑结构分析;IBIS尤其能够对高速振荡和串扰进行准确精细仿真,它可用于检测最坏情况上升时间条件下信号行为及一些用物理测试无法解决情况;模型可以免费从半导体厂商处获取,用户无需对模型付额外开销;兼容工业界广泛仿真平台;IBIS模型核由一个包含电流、电压和时序方面信息列表组成;IBIS模型仿真速度比SPICE快很多,而精度只是稍有下降;非会聚是SPICE模型和仿真器一个问题,而在IBIS仿真中消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所有EDA供应商现在都支持IBIS模型,并且它们都很简便易用;大多数器件IBIS模型均可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可以在同一个板上仿真几个不同厂商推出器件;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如何记录一个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不同参数,但并不说明这些被记录参数如何使用,这些参数需要由使用IBIS模型仿真工具来读取;欲使用IBIS进行实际仿真,需要先完成四件工作:获取有关芯片驱动器和接收器原始信息源;获取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IBIS格式方法;提供用于仿真可被计算机识别布局布。

基于CAD的网络协同设计探讨

基于CAD的网络协同设计探讨

基于CAD的网络协同设计探讨摘要:为突破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困境,引入协同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协同设计的现状,剖析了当前流行的协同设计方法,提出基于CAD的网络协同设计方法并阐述了作者的研究方法,也分析展望了协同设计的突破方向。

关键词:工程设计;网络;协同设计;CAD1 工程设计中项目过程管理的困境在当前工程设计模式下,设计组织是分专业单兵作战,上下游专业是串行对接,专业间互提条件是以原始的面对面通知为主;下游专业是否按照新的条件进行了修改对上游专业的设计者来说没有任何反馈,信息传递不及时;尤其当中间的某个环节出现修改但没有及时通知相关专业时,就可能造成最终成品图纸不一致的严重后果。

同时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不能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整体设计进度,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被尽早发现,设计资源不能被充分共享,从而造成项目拖期,设计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的局面,也给项目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同时,在争取用户满意的竞争中,现代工程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设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设计对象,单个人和小型团队、甚至企业已不能胜任,需要多个专家、团队和企业组成多功能设计小组,打破原有的设计模式,以一种高效率的协同的方式来进行产品的设计。

2 网络协同设计的概念2.1 概念网络协同设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各设计任务的承担方围绕同一项目交互地进行设计工作,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设计结果的设计方法。

网络协同设计方式强调群体性、交互性,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传统设计中项目管理与设计之间、设计与设计之间的脱节,以及设计周期过长、设计费用高、设计质量不易保证等缺点。

2.2 比较流行的协同设计分类(1)基于项目管理系统获取信息的文本层次的协同。

目前,基于项目管理系统获取信息的文本层次的协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其优点是协同功能模块与项目管理软件一体化集成,能自动提取项目管理中已建的工程项目信息、校审流程、成员组织结构和进度计划等工作规程和信息。

CAD中的实时协同设计与远程协作技巧

CAD中的实时协同设计与远程协作技巧

CAD中的实时协同设计与远程协作技巧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具,可用于制作、修改和分析设计图纸。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CAD软件不仅提供了强大的设计功能,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协同和远程协作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CAD中的实时协同设计与远程协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CAD软件进行团队合作。

首先,实时协同设计是指多个设计师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共同参与设计,实时更新和共享设计成果的过程。

在CAD软件中,实现实时协同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云存储服务。

设计师们可以将设计文件存储在云端,并允许其他团队成员进行访问和编辑。

常见的云存储服务包括Google Drive、Dropbox和OneDrive等。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团队成员间的设计文件始终保持同步,避免了传统的文件传输和版本控制问题。

其次,远程协作是指设计师们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进行合作,通过CAD软件进行设计交流。

远程协作的关键是要能够实时共享设计成果,并进行高效的沟通。

在CAD软件中实现远程协作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常见的是使用屏幕共享工具。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屏幕共享工具,将自己的设计界面展示给其他团队成员,实时交流和讨论设计思路。

常用的屏幕共享软件包括TeamViewer、Zoom和Microsoft Teams等。

此外,一些CAD软件也提供了内置的远程协作功能,设计师们可以通过该功能在不同的终端之间同步设计文件。

除了云存储和屏幕共享之外,设计师们还可以利用CAD软件的其他功能来提高实时协同设计与远程协作的效率。

例如,使用CAD软件中的协作标注工具,团队成员可以直接在设计文件上进行标注和批注,以便其他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设计问题。

此外,一些CAD软件还提供了实时通信功能,设计师们可以通过软件内置的聊天工具或语音通话功能,进行实时沟通和策划。

总之,CAD软件的实时协同设计与远程协作技巧为设计团队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合作方式。

科技成果——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科技成果——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科技成果——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技术开发单位Dassault Systèmes(法国)主要应用领域水利水电、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机械、电子成果简介CATIA是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开发的高档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内容覆盖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提供支持各种类型的协同产品设计的必要功能。

为满足所有工业领域的大中小型企业需要,CATIA可提供方便的解决方案,完全支持“端到端”的企业流程解决方案。

CATIA具有一个独特的装配草图生成工具,支持欠约束的装配草图绘制,可以进行快速的概念设计。

支持参数化造型和布尔操作等造型手段,支持绘图与数控加工的双向数据关联。

CATIA的外形设计和风格设计为零件设计提供集成工具,而且该软件具有很强的曲面造型功能,集成开发环境也别具一格,同样,CATIA也可进行有限元分析,一般的三维造型软件都是在三维空间内观察零件,但是CATIA能够进行四维空间的观察,也就是说该软件能够模拟观察者的视野进入到零件内部去观察零件,并且它还能够模拟真人进行装配。

CATIA基于同一三维工程信息载体,运用TOP-DOWN的关联设计方法实现多专业的并行协同设计,并能通过强大的知识工程模块运用超级拷贝(POWERCOPY)、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FEATURE)、文档模板(DOCUMENTTEMPLATE)固化产品设计流程,集成产品开发经验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预估产品设计风险,从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CATIA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可涵盖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技施等不同阶段,实现三维数字化电站设计管理。

统一的三维设计数据模型能保证专业间及时更新,关联设计将大大减少修改工作量,利用知识工程模块中的参数及设计规则、文档模板等把工程设计流程和经验知识很好地集成在模型文件中,快速实现坝型坝址方案比较,工程量预算,数字化模拟施工和维护操作等,对缩短工程设计周期起到积极作用。

CAD中的远程协同与团队合作功能

CAD中的远程协同与团队合作功能

CAD中的远程协同与团队合作功能CAD(Computer-Aided Design)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工程和设计领域的软件工具。

在团队合作中,CAD软件的远程协同和团队合作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在CAD中如何实现远程协同以及团队合作的功能。

远程协同是指不同地点的团队成员通过网络进行实时通信和协作的方式。

在CAD中,远程协同可以通过云存储和在线共享来实现。

首先,团队成员可以将自己的CAD设计文件保存在云存储平台上,如Google Drive、Dropbox等。

然后,通过共享链接,其他团队成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这些文件,并进行编辑和评论。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文件共享,还能够实时更新文件的版本,确保团队的设计始终保持同步。

除了云存储平台,CAD软件本身也提供了一些远程协同的功能。

例如,在AutoCAD软件中,团队成员可以使用"共享视图"功能。

通过这个功能,设计者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文件发布为一个视图,然后将链接发送给其他人。

其他人无需安装CAD软件,只需在浏览器中打开链接,就可以查看和评论设计文件。

这样,设计师和其他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实时交流和讨论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团队合作功能是指多个设计师在同一个项目中协同工作的能力。

CAD软件通常提供了协作和共享工具,使团队成员能够在同一个项目文件上同时工作,实现实时更新和同步。

例如,在SolidWorks软件中,团队成员可以使用"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系统进行协作。

PDM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和控制产品数据的软件,它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对同一个设计文件进行编辑和管理。

设计师可以通过PDM系统查看其他成员的修改,避免冲突和重复工作。

此外,CAD软件还提供了版本控制功能,确保团队在不同阶段的设计都能被保存和跟踪。

在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创建不同的版本,记录每一次的修改和更新。

如何在CAD中进行工程协同设计

如何在CAD中进行工程协同设计

如何在CAD中进行工程协同设计工程协同设计是现代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它能够使不同团队成员在CAD软件中同时合作设计,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和减少错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CAD软件中进行工程协同设计,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1.使用云端存储和共享工具云端存储和共享工具是实现工程协同设计的关键。

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云存储平台,如Google云端硬盘、OneDrive和Dropbox等。

团队成员可以将他们的CAD设计文件保存到云端,并与其他成员共享。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访问最新版本的文件,并进行更改和编辑。

2.版本控制和文件锁定当多个团队成员同时在CAD软件中进行设计时,很容易出现文件冲突和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团队应该使用版本控制工具来跟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设计文件。

此外,团队成员还可以使用文件锁定功能,确保同一文件只有一个人可以编辑,以避免对文件造成冲突。

3.实时协作在CAD软件中进行实时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幸运的是,很多现代CAD软件都提供了实时协作功能,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设计文件并进行编辑。

这样,团队成员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即时地交流和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沟通误差和延迟。

4.使用图层管理图层管理是CAD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巧,特别是在工程协同设计中。

通过有效地使用图层管理功能,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组织和控制设计文件中的不同元素和对象。

这样,不同的设计任务可以更清晰地分开,避免混淆和冲突。

5.标准化和模板为了提高工程协同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团队应该制定一套标准和模板来统一设计文件的格式和参数。

这样,所有的设计文件都遵循相同的规范,减少错误和混乱,并提高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6.培训和沟通最后,团队成员在使用CAD软件进行工程协同设计之前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CAD软件通常是复杂和功能强大的,因此掌握它的使用技巧和工作流程对于实现有效的协同设计至关重要。

此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和遵守设计规范和要求。

金慧图档管理软件介绍

金慧图档管理软件介绍

公司介绍:上海金慧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建设行业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和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

金慧的软件产品包括:基于金慧核心业务平台——BuildingEasy TM的一系列市场经营管理、设计项目管理、图文档知识库管理、工程总承包管理、综合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产品;基于驱动层加密的透明加解密软件——DocSecurity TM文档卫士防泄密系统。

金慧的解决方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金慧软件产品为基础,以管理信息化咨询、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用户化开发、系统部署、技术培训、系统集成为服务内容,帮助用户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质量。

在过去的10多年中,金慧的产品用户已涉及建筑、石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水利、水电、电力、市政、规划、邮电、交通、机械等十多个行业,遍布全国各地区。

方案概述:★功能“模块化选择”,系统“组件式装配”,保障系统的灵活组合性与快速实施性,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点餐”式服务。

整个系统基本覆盖了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企业所有的管理信息化内容。

各个用户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在系统中的200多个子功能模块中进行菜单式的功能选择,然后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在统一的系统平台基础之上,利用系统中的各种组件,为客户进行快速的“装配”。

★细分市场,为不同的规模或行业,提炼各种“行业专版”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精细化、更加专业化的“套餐”式服务。

“行业专版”是金慧公司针对建筑、石油、石化、化工、冶金、机械、水利、水电、电力、核工、市政、规划、邮电、交通、铁道、航务等各种细分的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深入提炼各细分行业的共性,所提供的各种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套装产品”。

各个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进行快速地选择。

在我们实施过程中,可以用这些行业专版产品为客户进行更快速、更有效地套装,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多样性的需要。

行业专版:在设计院的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我们已经在各行业做了各种不同广度与深度的应用模块或解决方案,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与团队合作

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与团队合作

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与团队合作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中,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发展,协同设计和团队合作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与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还可以改善设计质量。

本文将探讨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提高协同设计和团队合作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指多个设计师联合工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在CAD软件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共享CAD文件,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设计工作。

这意味着设计师可以实时查看、编辑和评论其他设计师的工作,从而协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

协同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设计师之间信息的断层,并促进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协同设计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提高了设计效率。

通过CAD软件中的协同设计,设计师可以同时并行地进行设计工作,而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文件传输和合并操作。

这大大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并大幅度提高了设计效率。

例如,在一个建筑项目中,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可以在同一个CAD文件中进行工作,他们可以实时查看和修改对方的设计,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

其次,CAD文件中的协同设计还可以改善设计质量。

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往往会导致设计上的误解和错误。

而协同设计通过提供实时的设计文件共享和沟通平台,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设计师可以直接在CAD软件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及时修改和优化设计。

这样,设计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设计项目,并通过协同工作不断完善设计,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在CAD文件中实现良好的协同设计和团队合作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

首先,设计团队需要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和分工。

每个设计师应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此外,设计团队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或使用在线协同工具进行交流与讨论。

沟通渠道的畅通可以促进设计师之间的合作,并迅速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质量管理与CAD一体化集成(协同设计系统)建设方案

质量管理与CAD一体化集成(协同设计系统)建设方案

1协同设计系统建设意义1.1建设背景传统设计管理模式下,延期、返工、变更等状况时有发生,并且普遍性存在,这不仅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还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

影响当下进度、质量、成本的因素有许多,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很大1.2建设目标➢精诚协作-构建沟通平台,变更单兵模式,生产全程信息化管理,削减了错漏碰缺,提升设计质量;➢避开返工-上游专业发生变更自动通知下游专业,避开差错与无谓返工;➢集中管理-将散落的资源自动收集起来形成权威过程与成果库;➢平安共享-图档资料、学问资源、涉密资料分别单独存储,没有权限的用户无法检索到,图档资料依据权限只能在线阅读,无法下载、拷贝、修改;➢质量管理-实现设—校—审全程带图电子化管理,杜绝ISO贯彻两张皮;➢过程追踪-图纸版本随校审统一管理,实现电子化圈阅审图与图纸历史追溯;➢远程办公-笔记本/平板/手机/4G上网,领导出差照常办公,不耽搁院内生产工作;➢提高效率-自动电子签名,自动图纸比较,自动图纸分析提取图名,自动图纸质量检查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效率;➢提升管理-工时进度生产过程中动态采集,项目真实状况一目了然;➢建立设计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企业领导/设计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计进展状况、调阅设计图纸(含草图)、查阅办理过程、驾驭实时的设计进度信息、质量信息以及标准规范执行的状况。

协同设计平台定位:建立以数据为中心,以“流程+事务”驱动的生产模式。

“协同设计平台”是面对设计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套软件产品,它以设计项目为管理单元、以设计标准为前提、以设计流程为核心,严格限制设计成果的设计、修改、批阅、校审、出版、签章(盖章)、归档、共享与利用的全过程,达到精细化生产管理的目标。

2协同设计关键技术2.1支持分布式部署大型的集团公司一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协同设计系统可以采纳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即在集团总部服务器部署主文件服务器,在异地的分公司也部署从文件服务器,在不同公司的人员登录协同设计系统的时候,将依据人员所在地来自动调整访问文件服务器的位置。

一个基于AutoCAD的同步协同设计方案

一个基于AutoCAD的同步协同设计方案
关 奠 词 :cS CW ;W iS k t 动 态 连 接 库 ; Ho - ik n o e; t Ln
中圉分 类号 :T 7 P9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59( 00 5 0 0— 2 07 99 21 )1— 10 0
An A u o t CAD-ba e y hr nia i n Co l bo a i eDe i n Pr g a s d S nc 0 z t0 la r tv sg o r m
d fe e a h e r t ehe e l i e i r nt c i swo k m n og t ri r a m . n t
Ke ywor sCSCW ; i d: W nSo e ; n m i nklb ay; o— n k tDy a cr ir r H tLik i
摘 要 :众所周知 , 当今 的 C D 应 用 系统都 是 面向 单用 户的 ,若要 实现 团队合作 异地 开发 一 项 目,可以通过 设计 一 A 种 的 Ho—Ln t ik功 能方 法 ,对 Auo AD 进行 再 次开发 ,使 不 同地 方 的 Auo AD 用 户利 用 Itre 实时地相 互 传递 各 自 tC tC nen t网
ta . r ug heHo — n o d sg a fnci a pp o c , ed v l p e fAu o e m t o h t tLik t e in u ton la r a ha r -e e o m nto t CAD,O t a h S h td rntp rso eAu o e a t ft t CAD h Onl e ra —i e I tn e e s o c m munc t wi a h o e n h i t i e ltm n e tusr t o n iae t e c t r i ter AuoCAD nt e wi i e daa a e i f r ain i h h e i s i t h t n t tb s n o m to n h s p o t f t i f ci ne c u e i t er u p r o s un to , h s r n h i own, l d a ng n h a whi e r wi i Au o t CAD , t CAD c n lo Au o a as be dd d t t e ntr l a e o h i ena daa s, diy o eee e i isI f r ai n sntt t e t CAD s r ,nd oh rusr tC AD h ip a ,i r e o tba emo f rd lt nt e o t n m to e o o h rAu o u e sa te e sofAu o n i t ed s ly n o d rt a hiv h s rSd sg d a . e e o m e ft s f a e b ro d c e e te u e ’ e in ie sThed v l p nto e mr o r we LAN S sr cu etr g enewo k c mm u c to hi C/ tu tr , ou h t t r o h h niain p o o la d W is ke t CAD r g a m i ppi ainst fee tpa e o l k p ma e hes m eLAN r tco n n o tAu o po rm ng a lc to o di r n lc s t i u k st a f n AutCAD n t e o o h

三大3dcad设计软件

三大3dcad设计软件

一、Catia CATIA是法国达索公司的产品开发旗舰解决方案。

作为PLM协同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制造厂商设计他们未来的产品,并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

模块化的CATIA系列产品旨在满足客户在产品开发活动中的需要,包括风格和外型设计、机械设计、设备与系统工程、管理数字样机、机械加工、分析和模拟。

CATIA产品基于开放式可扩展的V5架构。

通过使企业能够重用产品设计知识,缩短开发周期,CATIA解决方案加快企业对市场的需求的反应。

自1999年以来,市场上广泛采用它的数字样机流程,从而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产品开发系统。

CATIA系列产品已经在七大领域里成为首要的3D设计和模拟解决方案: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厂房设计、电力与电子、消费品和通用机械制造。

CATIA先进的混合建模技术设计对象的混合建模:在CATIA的设计环境中,无论是实体还是曲面,做到了真正的互操作;变量和参数化混合建模:在设计时,设计者不必考虑如何参数化设计目标,CATIA提供了变量驱动及后参数化能力。

几何和智能工程混合建模:对于一个企业,可以将企业多年的经验积累到CATIA的知识库中,用于指导本企业新手,或指导新车型的开发,加速新型号推向市场的时间。

CATIA具有在整个产品周期内的方便的修改能力,尤其是后期修改性无论是实体建模还是曲面造型,由于CATIA提供了智能化的树结构,用户可方便快捷的对产品进行重复修改,即使是在设计的最后阶段需要做重大的修改,或者是对原有方案的更新换代,对于CATIA来说,都是非常容易的事。

CATIA所有模块具有全相关性CATIA的各个模块基于统一的数据平台,因此CATIA的各个模块存在着真正的全相关性,三维模型的修改,能完全体现在二维,以及有限元分析,模具和数控加工的程序中。

并行工程的设计环境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CATIA 提供的多模型链接的工作环境及混合建模方式,使得并行工程设计模式已不再是新鲜的概念,总体设计部门只要将基本的结构尺寸发放出去,各分系统的人员便可开始工作,既可协同工作,又不互相牵连;由于模型之间的互相联结性,使得上游设计结果可做为下游的参考,同时,上游对设计的修改能直接影响到下游工作的刷新。

浩辰CAD协同客户端使用教程

浩辰CAD协同客户端使用教程

浩辰CAD协同客户端使用教程一、打开协同项目管理器若您安装了协同客户端(浩辰CAD),打开后,出现左图界面。

1.选择菜单栏上协同设计。

2.选择协同设计,打开协同项目管理器。

二、协同项目管理器界面介绍1.左起:项目检出、协同设置、实时协同、引用图纸灰色显示、设计提交服务器、从服务器更新最新版项目。

2.选择设计项目,若参与多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可自由切换(项目需先从服务器检出到本地)。

3.右击选中可登录、登出协同项目管理器。

4.项目目录结构,鼠标放在文件上会提示设计人员对该文件的权限。

三、从服务器检出项目到本地1.点击红色图框“左1图标”,打开本地项目管理窗口。

2.点击“检出新项目”。

3.打开“检出项目”界面后,点击“连接”。

4.根据检出项目所在的服务器,填写对应的IP地址,用户名,密码;登录。

5.选择需要检出的项目,点击“检出”。

四、协同项目管理器登录1.右击红色框内容,选择登录。

2.点击登录。

3.登录界面,首次登录根据管理员设置的用户名与密码进行填写。

4.登录后可修改登录密码。

五、协同设计操作(1)新建图纸1. 选择对应目录下创建文件夹、新建图纸,必需在“协同项目管理器”下创建,否则新建图纸将不会出现在项目管理器中。

2.可以导入本地现成文件夹,不仅图纸可以,图片、文字、数据表格都可以,实现统一管理,导入DWG格式图纸将自动转为DWX格式,外部参照将直接转化为引用。

(2)图纸引用如在名为“附件”的图纸引用“原件”图纸1.打开“附件”作为当前图,鼠标右击“原件”选择引用。

2. 在引用设置界面中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全图插入,也可根据预设的引用规则,简化(3)新建引用规则1.新建引用规则时需要选择一个图纸文件作为基础进行设置,如右图选择一层平面右击。

2.选择新建引用规则弹出设置引用规则对话框。

3.图层:可以通过拾取对象或在图层列表中取消勾选来排除一些不需要引用的图层。

窗口:选择被引用的窗口范围,目前仅支持矩形窗口。

国内有可用的云端CAD软件吗?

国内有可用的云端CAD软件吗?

国内有可用的云端CAD软件吗?——云图三维连接你创造的世界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公司企业都不得不进行线上办公,各种云端产品的便利性也迅速凸显。

相较于其他行业,机械、建筑业的线上工作饱受传统CAD软件的制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国内可用的云端CAD软件吧!①图纸通:一款基于三维图纸、二维图纸进行技术沟通和共享的云端软件,可以实现云端看图、分享图纸、批注图纸、沟通图纸、管理图纸等多种功能,支持手机APP、微信、手机浏览器、PC电脑多种应用终端,支持30多种3D模型和2D图纸。

图纸通目前定位为交流型的产品,许多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目前普通用户已经不能自助上传、查看模型,需要VIP才能创建项目和文件上传,单个项目文件容量限制为500M;目前图纸通不能识别装配体3D模型中的隐藏部件,暂不提供文件下载功能,暂不支持识别多配制的模型文件,不支持钣金件展开功能;图纸通主要是为实现项目成员之间基于图纸和技术资料的交流沟通,不提供在线建模设计功能,产品展示等功能。

e图1图纸通的网页端界面评价:图纸通目前正式进入公测,已将用户自主上传CAD模型查看列入收费项,扑灭了一部分普通用户的使用热情。

浏览器端的功能已经趋于完善,但APP端常有用户反应模型格式不兼容,功能性bug不时会出现,因此APP端仍处于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满足用户的模型查看等用户需求。

②SView华天软件开发的一款三维可视化应用软件,专注于模型查看,从2015年开始推出,目前迭代到了6.0.2版本。

SView4.0版本后,可以直接读取主流三维CAD 数据,突破CAD格式之间的技术鸿沟。

SView提供三维模型的轻量化浏览、轻量化装配、虚拟漫游、协同会议等。

目前可以在APP端及PC端使用,不支持浏览器端使用。

目前该软件关闭了本地上传通道,只允许从PC端上传模型才能在多端进行查看,同时APP界面不美观,用户体验不好。

图2 Sview查看界面评价:Sview主打3D模型查看和分享,但支持CAD文件格式种类单一,电脑端程序仅支持Win10 系统。

企业级CAD协同设计平台建设实践

企业级CAD协同设计平台建设实践

企业级CAD协同设计平台建设实践李嘉军【摘要】为了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建筑设计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集团内的技术资源共享。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于2003年就启动了CAD信息集成与协同设计的前瞻性课题研究。

【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协同设计;CAD;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平台建设;企业级;生产方式;生产效率;资源共享【作者】李嘉军【作者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3为了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建筑设计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集团内的技术资源共享。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于2003年就启动了CAD信息集成与协同设计的前瞻性课题研究。

历经近7年的技术研究、基础建设与应用推广,集团CAD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已全面覆盖集团的所有设计公司,目前每天有近1600名设计人员同时在平台中进行设计工作,利用平台中开展协同设计的项目已达300多项,在平台中集中存储的设计图纸量已超过100多万张。

现代集团的CAD协同设计技术和统一的平台化管理水平不仅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的同行中如此大规模的企业级运用也并不多见。

1 项目背景与目标建筑设计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

建筑设计团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业主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建筑设计的方式原来是绘制纸质的图纸交施工企业实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行业经历了“甩图板”的革命,已经进入了“人脑+电脑”的工作模式。

近年来,工程建设项目日趋大型复杂而项目设计周期却日益缩短,这给建筑设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频繁的设计变更加大了设计工作量和巨大的内部沟通成本,而设计师设计软件的个性化又造成内部信息沟通不畅,致使设计图纸经常由于内部沟通不及时而出现错漏碰缺等低级错误,同时设计图纸存储在个人电脑也存在诸多的信息安全隐患。

如何提高建筑设计的协同工作效率,是建筑设计企业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网络的CAD/CAM/CAPP协同设计

基于网络的CAD/CAM/CAPP协同设计
lr e n m b ro o a e a lr te to o t e i o e n fe tr rs o p t ie e s a r d c ii a g u e fc mp nisp y no e atn in t h mprv me to ne p ie c m ei v n s nd p o u tvt T spa e e e sa t y. hi p rprs nt we b s d b— a e CAD / CAM / CAPP olb r to y tm o sne s s,a ie olb r tv lto m e in fa wo k. Th a d c la ai n s se frbu i se o nd gv s a c l o ai e p afr d sg r me r a e rpi a c s o ma k trl td if r ain c n b c e e y usn s nc r o sc mmunc to e h oo y, i o a in s ai g tc n l g c e s t r e —eae nom t a e a hiv d b ig a y hon u o o iai n tc n lg f m n r to h rn e h o o y
第2 9卷 第 1 期
Vo. 9. .1 1 2 No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n lo h aU ies y ・ Naua ce c o r a fXiu nv ri t trlS in e
21 00年 1 月
Jn.Ol a 2 O
文 章 编号 :6 319 2 1 ) l 0 70 17 — X(0 0 0 - 2 - 5 0 4
提高生产率 。

二维CAD协同设计平台使用说明

二维CAD协同设计平台使用说明

目录1. 系统安装 (2)1.1. 运行环境 (2)1.2. 安装步骤 (2)2. 进入退出系统 (3)2.1. 进入系统 (3)2.2. 退出系统 (4)3. 个人管理 (5)3.1. cad签名管理 (5)3.2. 我的图块管理 (7)4. 界面布局与基本操作 (11)4.1. 界面布局 (11)4.2. 添加、修改、删除文件夹 (12)4.3. 添加、修改、删除文件 (14)4.4. 新建图纸文件 (18)5. AutoCAD图纸右键菜单使用说明 (20)5.1. 添加我的图块 (20)5.2. 添加、修改标准图签 (21)5.3. 引用资料图(外部参照) (24)5.4. 修正图层(加前缀) (25)5.5. 规范专业图层(重命名) (26)6. 提资料与收资料 (28)6.1. 提资料 (28)6.2. 收资料 (29)7. 校审 (31)7.1. 提校审 (31)7.2. 校审 (33)8. CAD图纸归档 (37)9.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40)9.1. 转换图层关系 (40)9.2. 常用命令 (40)1.系统安装1.1.运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XP 全系列或更高版本(2)CAD版本:AutoCAD 20081.2.安装步骤(1)首先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 包(如果系统是Win7或已安装AutoCAD2010\2011,则不用安装);(2)下载SipprCAD.rar到本地且解压到C:\SipprCAD;(3)打开AutoCAD2008,点击"加载应用程序"将Sippr.lsp加载到CAD的启动组;(4)重新打开CAD,输入命令"sippr",出现登陆界面(如图1-1所示),用户名和密码与EEP协同管理平台相同;备注:AutoCAD2008安装文件地址:ftp://192.168.1.23/专业软件/AutoCAD2002-2008/cad2008支持64位.rar (64位可用)天正7.5安装文件地址:\\192.168.1.42\天正建筑7.5破解不过期注意:该版本仅仅是个试用版,如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不解之处请记下并汇总遇到的问题,拨打67606093。

基于CAD系统的协同设计探讨

基于CAD系统的协同设计探讨
行。
足不 同阶段对产品数 据模 型的需求 。 4 - 2任务管 理 任务管理, 就是对协同设计的大任务进行分割、 规划、 调整和控制。 让各企业或设汁者明确 自己的设计时间、设计任务以及获取及时的信 息和资源 , 从而达到高效完成任务。 4 . 3任务约束管理 在协同设计的过程中,各子任务甚至各设计者之间相互依存又相 互制约。产品开发必须在这种独立又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完成。 4 4 冲突和消除 各个 独立的设计公 司或设 计者对 产品开发 的考虑角 度 、评价 标准 不尽相同, 因此而导致意见冲突或 ̄ ' t T Y 案之间的不契合。而协同的 过程就 是产生 冲突然 后消除冲突 的过 程 。 4 . 5网络 数据库管理 网络数据库管理 可以将不 同企业或设 计者在 不 同阶段开发 的设计 数据进行记录, 并对这些记录予以调用和传输。 5基于异构 C A D平台的 D T I I 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协同设计 5 . 1 D T I I 型 固定式 带式输送机 的协 同设计 为适应全球化 需求 , 原 有的带式输送 机设计 已不 能满足需 求。 带式 输送机必须向长距离、 大运量、 高带速、 大功率、 环保等方向发展。并且 , 带式 输送 机 的设 计不 能一概 而论 , 要根 据项 目实 地现 场环境 、 温度、 地 . 理条件 、 气 候等 因素进 行分析研发 。 对于 十 人 员来 一 说 , C S C W 计算机 网 络协 同设 计大大缓 解了这种需 “ 因地 制宜” 的设计 困难 。不 同地点 、 岗位 以及 设计方 向的设计 者在 同一 平台上进 行交 流讨 论 ,最 终完成 一项完 整 的设 计方案 。 5 . 2根据 上述协 同设 计特点与关键 技术 , 带式 输送机 的协 同设计方 案大 体如下 : 关键词: C ຫໍສະໝຸດ D; C S C W; 协 同设计

PW与其他工程协调平台对比

PW与其他工程协调平台对比

Autodesk BuzzsawAutodesk Buzzsaw 是一种在线项目协作服务系统,可以集中管理项目信息,从而缩短周期时间,减少错误,提高团队责任性和控制。

Buzzsaw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能对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提供更紧密的支持,架构和部署体系具有一定先进性,对于国内客户的未来功能拓展有一定帮助。

Buzzsaw在未来的2-3年内,将进行功能的大规模扩充,将使得Buzzsaw成为一个集设计、施工、进度、成本、物业管理为一体的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大型协同平台。

但是,目前Buzzsaw在易用性和友好性上略有欠缺,对其在设计人员中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优势:1. 相较于其他产品,能够对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提供的最紧密的支持,对于用户未来的功能扩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2. 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支持用户在该平台上的自主开发,完成定制内容。

劣势:1. 目前Buzzsaw在易用性和友好性上略有欠缺,在设计人员中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对于流程的管理功能并不完善,只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流程管理和控制功能。

3. Buzzsaw当前使用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运营模式。

需要客户租用服务器,对客户的网络等条件要求较高。

Bentley ProjectWiseBentley的建筑解决方案为全球的商业与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与营运提供强大动力。

Bentley是全球领先的多行业集成的全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厂商,产品主要面向全球领先的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

Bentley建筑产品使得项目参与者和业主运营商能够跨越不同行业与机构,一体化地开展工作。

对所有专业人员来说,跨行业的专业应用软件可以同时工作并实现信息同步。

Bentley的工程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较完善,文件跟踪和恢复系统功能较好,但是部分功能不符合中国企业使用习惯,核心功能模块对二次开发有较高要求。

基于AutoCAD的实时协同图形系统设计

基于AutoCAD的实时协同图形系统设计
程 的同步协 同设 计 。S e h a 是一个 支持 多个 kt Pd c
Dsn ei )是 C C 在 设计 工作 中的一项 重要 应 g SW
用 ,它主 要 支 持 设计 群 体 并发 工 作 即 使交 流 思
想 、协 调工作 进展 情况 、发 现工作 过程 中 出现 的
用户 的分布 式草 图系统 , 要用 于视 频会议 上对 主
维普资讯
20 0 7年
工 程 图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ENGI NEERI NG GRAP CS HI
20 0 7
第 3期
No3 .
基于 A tC D 的实时协 同图形 系统设计 uo A
陈 明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与安全工程学 院,上海 20 3 0 2 5)
共 享 的 图像 进 行 浏 览 并 作 草 图 标 注 等 操 作 ; S at h s a是在 桌面 系统 上 实现 的一种 多媒 体协 同
矛 盾和冲 突等 ,防止 、避 免和尽 可能 的减少设 计
过程 中反复修改的问题 。 目前在实时协 同设计领 域 已 经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和 开 发 工 作 , 有
摘 要: u C D系统是 目 At A o 前最常用的工程制图软件, 基于 A t A u C D系统开发实 o 时协 同图形设计系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开发 了 于 A t A 基 uo D的实时协同设计系统模型 , C 并对其通讯机制、 协同方式、 面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 了研究,最后给 出了一个建筑协同设 界 计 的 实例 。
CHEN i g M n ( co l f i l n ie r gadS ft, h g a Is tt o eh oo y S a g a 2 2 5 C ia) S h o v g ei n ae S a h in tue f c n l , h h o C iE n n y n i T g n i 0 3 , hn

如何进行CAD绘图的协同设计

如何进行CAD绘图的协同设计

如何进行CAD绘图的协同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

在设计过程中,协同设计可以让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并完成一项工程项目。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协同设计,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合作品质。

首先,建立一个团队平台是协同设计的关键。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或云存储空间,将设计文件保存在一个中心位置。

这样,每个成员都可以方便地访问和编辑这些文件。

许多CAD软件都支持多用户同时编辑同一份文件,因此可以实现实时的协同设计。

其次,确定每个团队成员的角色和权限是必要的。

在协同设计中,每个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能。

因此,需要确保每个成员在项目中承担适当的角色,并授予相应的权限。

例如,一位结构工程师可能需要修改建筑师设计的某些细节,但不能更改整体设计方案。

在进行协同设计时,需要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使用相同版本的CAD 软件,并使用相同的标准和规范。

这样可以避免文件兼容性问题,并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另外,建议将CAD软件的设置和配置文件统一,以便所有成员可以共享相同的工作环境。

在协同设计过程中,频繁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成员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设计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进展。

这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或在线聊天工具来实现。

此外,团队成员还可以使用评论功能或批注工具对设计文件进行反馈和备注。

CAD软件通常提供强大的协同特性,如版本控制和协作标注。

版本控制功能可以确保每个设计文件的更新和修订都得到跟踪和记录,从而避免文件冲突和丢失。

协作标注功能可以让团队成员在设计文件中添加注释和标记,以便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和交流意见。

另外,CAD软件还可以与其他项目管理和协同工具集成,以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例如,一些CAD软件支持与项目管理软件的集成,可以将设计文件的进度和状态同步到项目计划中。

这样可以确保设计工程按时完成,并避免时间和成本超支。

最后,进行CAD绘图协同设计时需要密切关注数据安全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世界/2006年/7月/31日/第B27版
应用构建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正在由个体化、串行流程的产品研发模式,转向上下游多方协同的并行产品设计,而支持协同设计的CAD平台正是这种转型的基础。

基于CAD的协同设计平台
梁江
协同设计是企业内不同设计部门、不同专业方向上或者同一项目的不同设计企业之间进行协调和配合,本质上是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

由于这种跨专业、跨地域的基于网络化协同设计可以极大地缩短产品设计和研发周期,快速地研发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因此,国内外优秀企业产品开发工作正在从个体化、串行流程的产品研发模式,转向上下游多方协同的并行产品设计。

“协同”已经成为当代产品研发策略的重点方向之一。

CAD协同设计的不同层次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设计协同的程度和要求不同。

在CAD设计领域,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层次:
1. 数据共享协同,包含文件传输、图档存储、网络图库等。

数据从最初建立开始到整个工程周期结束都可以实现共享,能够与不同公司的文件格式(如AutoCAD 的 DWG格式)互相兼容,每个项目设计者都可以自由上传和下载图形、文本等资源,设计者之间可以相互参阅,以期达到实现数据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相较而言,这一层次的协同设计是比较初级的。

设计数据必须保存入库后重新打开才能实现更新,设计更改的滞后难以避免。

而在这段时间内,设计内容的一些变更无法得到及时共享,会导致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惟一、准确的设计图纸。

对于高度协同化的设计工作而言,这种错误的后果不堪设想。

2. 信息交流协同,包含消息互发、可视化等。

设计者之间的沟通无时不在,随时的消息互发可以进行快速沟通和反馈,可以在Internet环境下召开网络视频会议、评审设计方案、流转校审圈阅,使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对设计的看法和意见。

这一层次的协同是目前解决协同设计问题的主流思路。

但是,它同样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设计平台和协同平台的分离。

在多数情况下,设计者不得不在设计环境下设计产品,然后在协同环境下与协作者进行交流,然后再回到设计环境下对设计进行修改,如此往复。

尽管其协同效率比第一层次已经有较大提高,但是仍然难以达到实时的协同设计。

3. CAD平台的协同,这是一种基础协同设计平台。

基于CAD平台的协同设计并不是一种通用的协同设计软件,而是一种标准、开放的平台,供其他软件开发商根据行业部门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协同设计软件。

CAD基础协同设计平台目的是提供一些底层技术支持,提供丰富协同设计的开发接口。

二次开发者可以使用不同编程语言,根据用户需要开发出自己的软件应用产品。

通过CAD基础协同设计平台,它们可以深入图档内部,很便捷地提取相关信息,能迅速准确地进行查询、检索、统计、归档等,即可以无缝连接到CAD平台,无需在系统和CAD平台间进行切换。

这种基于CAD平台的协同设计思路是将实现协同设计的众多基本要素以一种工具库或者构件库的形式集成到CAD平台当中,为二次开发者实现针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化协同应用提供平台
支持。

它一方面避免了第二层次的协同中面向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不同的协同系统的弊端,同时也使得CAD平台和协同平台能够合二为一,实现真正的实时协同设计。

基础的协同设计CAD平台
目前国内外的主流CAD平台都不具备协同设计功能。

因为“协同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单独的设计功能外,还有相应管理功能,这靠单独一个软件基本不大可能实现。

而且,各种设计单位的需求千差万别,很难有一种CAD产品能给用户提供完备的协同设计服务。

所以,致力于研发基于CAD的协同设计平台,将是改变国内CAD厂商一直以来靠模仿国外同类产品而生存的这一现状的一个突破点。

基于CAD的协同设计的目的不仅是注重数据的创造,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对信息的交流与管理,从而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信息管理上升到对知识管理。

笔者认为,要在现有情况下实现设计企业的协同设计,需要实现如下两方面功能:
1. 图纸设计管理。

主要包括:
●制定消息和文件传输标准,数据传输与交互界面可以跨平台、跨系统、甚至跨领域;
●图纸实时编辑,不同的设计者可以实时在线共同编辑或参阅同一份图纸,避免设计更改的滞后引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人和校审人之间可以实时流转校审;
●图纸权限管理,解决图纸的安全性保密性以及图纸的不同控制权限问题;
●图档存储管理,实现图纸存储、版本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图库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料共享和再利用。

2. 项目流程管理。

主要由流程协作、项目管理两部分,设计、校审和管理等不同角色人员利用该平台中的相关功能实现各自工作。

图纸设计管理的要求是快速、方便、安全,功能主要由CAD基础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并提供接口,这些功能是在经过大量用户实践,抽象出标准,并以API形式开放出来。

而项目流程管理则要做到高效、精确、便捷,功能主要由二次开发商基于上述API依据各种需求开发实现,部分基本功能可由CAD基础协同设计平台实现。

只有实现了这两方面功能,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协同设计。

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设计有实际应用的特殊功能,如实现CAD网络分布计算等,可以利用分布计算进行CAD设计领域内大量存在的优化设计计算。

以优化计算的遗传算法(GA)为例,如果某一台计算机需要启动遗传优化计算,它就先构造若干个“村落”,将这些村落发送到网络间其他节点; 接受到计算请求的节点立即对这个村落进行遗传,并在一定时间内将本村落进化出来的若干“最杰出人才”回送给计算请求者,计算请求者立即“引进”这样的人才,改善本地村落基因。

这样可以大大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

平台设计存在的难点
目前,在实现这种基于CAD的协同设计方面,存在三种主流的技术思路。

一种是在CAD平台提供一些底层技术支持,供二次开发者根据用户需要开发出各种应用。

比如AutoCAD,提供XREF即外部参照,做到可视化协同,平台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可以用各种编程语言访问图形数据,但平台并没有在协同设计上特意做太多的功能。

另外一种就是提供可定制化的基于项目管理、文档管理的协同设计管理软件,配合单机设计软件达到协同设计目的。

而笔者认为,业界应该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开发协同设计软件的基础平台,它是标准的、开放的、可扩展的,能够为二次开发商提供开发项目管理、文档管理、用户管理、图纸审核、网络图库、协商交流工具等协同设计系统功能的底层函数支持。

例如,浩辰软件公司针对CAD系统的特征,定义出“网络化实时协同设计协议”(Realtime Cooperating Aided Design,简称RCAD协议),这是一个完全实时的网络化的协同设计方案。

内容包括数据类型和结构、数据对象模型、事件对象模型、网络通信和信息交换、安全和验证等等。

所有网络上能通过TCP/IP协议相互访问的计算机,其中一方发生数据更改时,都将更改转换为一条或者多条协同指令,标识数据发生的变化,并向协同对方发送该指令,接受到指令的一方立即依据指令附带的参数,更新本地数据,达到数据的实时同步。

但是,在实现协同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

这其中除了技术难点以外,还有一些关于标准方面的障碍。

很多公司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都不明显,没有哪个公司的方案被广泛接受。

本来AutoCAD可以有很大优势,它的市场占有率很高,DWG格式已经成为市场标准,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标准,但它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投入。

其他公司的协同设计,大多立足于协同设计管理方向,最重要的,几乎都是独立于CAD平台,没有提供平台方案,更没有开放给其他软件厂商作后续开发。

总体而言,最主要的难点还是标准化、开放化。

协同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个软件。

每个设计单位可能对协同的需求都有不同。

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出现一种万能普适的协同设计软件。

标准的制定和推广都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目前可行的办法是,在基于CAD平台的协同设计上,不是设法设计出一种通用的协同设计软件,而是提供一种标准、开放的平台,供其他软件开发商根据行业部门需要开发出各种应用协同设计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