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I+文化与生活
2020年高考政治 文化与生活试题分类解析 必修3 精品
文化与生活1.(2020•天津)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A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解析 A。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根据材料,台湾果农的做法不仅是将不同原料的东西放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给该商品取了有着中国浓郁文化特色的名称。
A项入选,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B与题意不符,不是侧重讲文化对社会实践的作用;C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能说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说法与题目无关。
本题选A。
2.(2020•江苏)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B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输出产品属于经济行为,影响或者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既是文化现象又是政治现象。
因此①③正确,入选。
这些现象不是世界多极化现象,也不是强调资源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②④不选。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考生对基拙知识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3.(2020•浙江)“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
这类现象表明D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解析: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有个性,又有普遍的规律,A项错误;题干以鲜明的事例说明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理念,这是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表现,而非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不是人们对文化的评价,故D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题意。
2020最新高中政治大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Q:为什么发展...文化/重视文化的原因?A:①(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个人的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
(文化的实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
发展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⑤(文化对人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观题答题模板Q: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发展?A: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基本途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即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即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做到博采众长。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突破精选试题(文化生活)05 文化创新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突破精选试题(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评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本义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用“实事求是”一词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通过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
“实事求是”内涵发展的过程反映出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能繁荣③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④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国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②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年5月13日,“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采用“传统展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汇集亚洲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由材料可知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②文化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科学技术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剪纸、陶瓷、髤漆等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民间艺人数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020届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13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2020届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13 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考法1 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考法点评】通常是提供古今中外的文化活动及文化现象等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的起源即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此处应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如自然风光等不是文化。
2.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如: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考查这一特点时往往与第一个特点结合在一起,即先强调文化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再强调优秀文化起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人们同时又在享用文化。
材料一定要体现人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这个特点的两个内容有差别,前动后静。
前者强调人的内心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社会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如人的行为习惯反映人的精神风貌;后者强调文化必须寓于物质载体之中,如读书、参观文物可以看到蕴含其中的文化等,更侧重文化的呈现形式。
【典例1】“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以上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解析】材料强调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项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项表述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项与题意不符;物质不依赖于精神,但精神依赖于物质,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政治 9_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专题九文化与生活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 1.命题规律本专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7年11月选考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其中,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4年5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年3考,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特点等4年2考,优秀文化塑造人生4年1考。
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以文化生活的热点资料,考查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理解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
本专题考查的核心素养包括:理性精神,辩证认识文化现象的本质及其影响;政治认同,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公共参与,自觉接受先进健康文化,担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
2.命题趋势本专题将继续以考查热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尤其需要关注体现文化的作用、自觉践行优秀文化建设等热点。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文化与社会1.(2018浙江诸暨期末,6)(判断)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 ) 答案T2.[2019届浙江五校高三联考(一),22]实体书店在网络冲击下经营惨淡,而“字里行间”书店采用“咖啡+书店”经营模式,并搭配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等,在创造收益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一个精神家园。
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④人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3.(2019届浙江温州九校10月联考,22)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
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③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4.(2019届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联,22)近年来,在民宿集群建设过程中,重视地方文化特色正成为当前游客们深度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把文化引进乡村,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乡村去,由此带动餐饮、疗养、生态农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从而惠及更多群众。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卷专题9文化与生活
题9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1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占34% 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 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
这表明()A. 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B. 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C. 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D. 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政治的发展[答案]B[解析]题干说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所占比例太小,因此B 的说法符合要求。
2. 专家指出,南京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等,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说明()A. 南京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南京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 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答案]D[解析]材料未涉及社会实践,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文化的继承,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故D正确。
3. 某校开展了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 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故① 错误;之所以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故②正确;文化修养并不能必然地提高道德修养,故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优秀文化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故④正确。
4. 下图漫画反映的观点是()打开札冊开新苛界准珈她劇[A.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 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D.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作用的理解。
高考政治各地真题汇编:《文化生活》.暑假作业
2020年高考政治各地真题汇编《文化生活》篇专题02 文化传承与创新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
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
这表明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②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③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
《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0·新课标全国卷3)2019年4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
11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决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
双方商定在2020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技术与科学交流及培训项目。
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③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0·山东卷)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度紧缺,不少大型制造企业开启了“跨界”生产之路,如某电器集团紧急成立医疗子公司,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很快向市场提供医疗物资生产设备和医用口罩。
企业短时间内紧急转产、快速投产,说明①我国相关制造业有完整灵活的供应链②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有重要导向作用③企业具有转产防疫产品的前瞻性战略④企业可以通过转产快速化解市场风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截至2019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400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亿户次增至1.8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从0.1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④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14.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启动。
CIP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的系统。
截至2020年5月末,有96个国家和地区的969家银行接入该系统。
CIPS的推广使用表明①人民币实现跨境自由流动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③人民币在全球可自由兑換④中国对外贸易结算风险降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信息时代。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文字和书写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编撰和阅读书籍成了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累积、传承增长的重要方式。
这说明()A. 书籍一直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B.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和媒介C. 经验和知识的累积离不开文字和书籍D. 书籍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3.积极推进美育村建设,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
美育村建设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这说明()A. 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B.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也就全面振兴了C. 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D. 文化建设需要对传统文化进于创造性转化4.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
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
读好书()A. 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B.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C. 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 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5.“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
由此可见()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中国最早发明了团扇、羽扇,还改良了来自日本的折扇,于方寸间开创出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赋予扇子以特有的文化意蕴。
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最全知识点+答题术语(附电子版)
1.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
是什么
含义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表现
民族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形成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作用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功能
透过它,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
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文化多样性决定了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和学习提供了可能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分析:错误。文化传播的途径是指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即传媒,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⑤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使旧的的传媒消失。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区域)
不同性质的文化: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历史)
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教育、劳动者素质
地位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练习答案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2020年高考政治各地真题汇编
《文化生活》篇
专题02文化传承与创新
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这表明
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②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
③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群众是否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是否受欢迎的一个标准,但不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①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这说明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②正确。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③错误。“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的背景下创作的”说明文艺创作也立足于时代;“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说明优秀的文化对时代发展的引领作用。故④正确。故本题选C。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丰富多彩的 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 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 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①④正确;对学 生开展劳动教育与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和推动 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必然联系,②③不符合题意, 排除。故本题选B。
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
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
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
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
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7.(2018·北京卷)“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 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 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 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 壶的身影。
4.(2018·北京卷)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 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 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 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 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6.(2019·浙江4月)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
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
2020年高考政治阶段训练模块试卷及答案:文化生活
范文2020年高考政治阶段训练模块试卷及答案:文化生1/ 7活阶段训练三文化生活 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陶刻作为紫砂壶的装饰,内容以文字、花鸟、山水、人物为主,不同题材的选择和运用,需要与紫砂壶的造型和神韵相统一、相融合,方能营造出“一砂一世界”之妙趣意境。
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紫砂壶畅销世界。
这表明( ) ①文化价值决定着商品的经济价值②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商品的竞争力③文化内涵比商品自身更具有价值④文化内涵依托特定物质载体呈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文化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经济价值,①错误;③错误,文化内涵可以让商品更具有价值,但认为“比商品自身更具有价值”则是错误的。
紫砂壶陶刻文字、花鸟、山水、人物等,可以营造出妙趣意境,说明文化内涵依托特定物质载体呈现,④符合题意;丰富的文化内涵让紫砂壶畅销世界,表明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商品的竞争力,②符合题意。
12.(2019·浙江选考模拟)央视热播的节目《国家宝藏》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为观众展出“国宝”,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触摸到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所延续的精神内核。
这表明( ) 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传播手段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关键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创造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①②符合题意。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关键,③错误;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④错误。
3.(2019·广东二模)某公司近年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等六大系列 220 个品种的苗绣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 67 个国家,一年产值 3 000 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 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L+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L+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1.[2014·山东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上述内容说明()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1.A31.[2014·广东卷]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
“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1.B11.[2014·天津卷] 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
这段佳话说明()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D.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11.A24.[2014·北京卷] 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
这说明传统美德()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24.D28.[2014·福建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2020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名校试题解析分类汇编:I单元文化与生活(二)
I单元文化与生活目录I1文化与社会 (1)I2文化对人的影响 (15)【【全品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201501)】F2 G1 I1 L2 36.(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特区立法权以来,深圳就坚持“人大主导,多方参与”的特区立法机制,制定了20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250多项政府规章,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法治政府是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的核心要素,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府作为,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并荣膺“中国法治政府奖”。
材料二深圳一直以法为“钢架”,构筑城市文明大厦;以法为“灯塔”,指引人们向善向好;以法为“盾牌”,保护市民文明行为;以法为“戒尺”,规劝不文明行为。
“用法治阳光照耀文明成长”,是深圳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实现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深圳市是如何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的。
(12分)(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城市法治建设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1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依法行政、人大制度的有关知识【解析】依题意可知,本题属于较典型的体现类题目,依据材料中深圳市的做法在知识限定范围内考虑结合点即可。
“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体现了依法行政;“制定了200多部地方性法规”体现了人大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授权、深圳市人大立法”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答案】(1)①深圳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2分)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府作为。
(2分)(如果学生回答政府的宗旨和原则,给2分,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给2分。
回答“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酌情给1分。
【名师精编】2020年新课标版高考政治考点汇编:考点9 文化与生活
考点9 文化与生活1.(2010·北京文综·T25)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立意】本题以电影《阿凡达》上映对经济的影响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文化生活的关注。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化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
电影《阿凡达》的制作和上映是一种文化现象,创造了巨额票房价值,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①③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②④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2.(2010·新课标文综·T39(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
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l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8分)【命题立意】本题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背景材料, 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高考对文化生活的关注,紧扣社会生活的热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信息的提取、对经济现象描述能力及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规范解答】本问属于探究性的问题,回答该问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赞同或不赞同,然后围绕自己的判断分析理由,不能把本题当作辨析题来回答。
答案一:不赞同。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检测: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习思用)Word版含解析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1.“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
”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②排除;依据“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可以判断③正确;游子离家在外仍时时在梦中回忆起家乡,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④正确。
2.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
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沉默注视着下面发生的悲剧。
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拳头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
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苦闷。
这表明()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创作者的感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他那深沉的目光……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
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苦闷”,这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①④正确;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感受是主观的,认为感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
这说明()①“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②“茶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③青年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B解析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观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客观的,①错误。
专题14 文化与生活——2020年新高考政治母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专题14 文化与生活【母题来源】2020年江苏卷【母题题文】“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
由此可见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试题解析】从北宋到明朝,再到清朝,交往礼仪和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③符合题意。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得分要点】文化的社会作用(1)从本质上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能把文化直接看作一种物质力量。
①从微观上看,文化素质是每个人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不断孕育出来、培养出来的,而这种文化素质也影响着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效果。
②从宏观上看,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2)从性质上看,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庸俗、优秀与腐朽之分。
并非任何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促进作用。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准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文化与生活
32.[2014·广东卷] 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
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32.D
8.[2014·安徽卷]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C
25.[2014·北京卷]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
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5.D
20.[2014·江苏卷]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D
21 [2014·江苏卷] 某地首创一种实名制、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以看电影、看演出、买书,只要在签约商户进行文化消费,就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
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
①降低文化消费的成本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④调动人们文化消费意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B
31.[2014·山东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上述内容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1.A
32.[2014·山东卷] 《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
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32.A
41.[2014·浙江卷]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25.[2014·海南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5 [答案] “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